(合集)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隨課文識字,理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2.再讀課文,感受領悟。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重難點:識字、理解重點詞語和練習朗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昨天你們預習了第五課,把你喜歡的樹畫下來了嗎?誰愿意把自己的畫貼到黑板上?
2.學生上講臺貼畫。
3.大家畫得很美,說明大家都很喜歡小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小樹有關的課文,相信學完這篇課文后,同學們會更加喜歡小樹的。
4.師板書課題,生看大屏幕齊讀課題兩遍。
5.“爺爺“這兩個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生答,師講解后領讀課題一遍。
6.這篇課文藏著十個生字寶寶,老師把它們?nèi)页鰜砹耍埧创笃聊弧?/p>
二、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出示課件:內(nèi)容為本課要求認識的十個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想記哪個字,會記哪個字,在小組內(nèi)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認讀生字,。
5.認識四個新偏旁。
6.把生字寶寶放回課文,生自瀆課文。
7.男女生比賽讀課文。
8.分自然段指名接力讀課文。
三、感受領悟
1.出示課件,畫面為: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北風一陣陣刮過,地上有許多落葉。小樹在寒風里會說些什么?請生上臺帶頭飾表演。
2.課件畫面:課文第一幅插圖。爺爺在做什么?“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還有哪些東西也能讓人覺得暖和。
3.分組讀第二自然段。
4.課件畫面:夏天到了,小樹長得很茂盛。你覺得小樹長得怎么樣?你想夸夸小樹嗎?四人小組再次合作討論:小樹為什么能長得那么好?
5.全班齊讀第三自然段。
6.聽著你們讀課文,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你們愿意幫我解決嗎?為什么說小樹是一把“綠色的`小傘”呢?誰愿意幫我?
7.爺爺在樹下乘涼,心情怎樣?(高興)那就讓我們把爺爺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吧!全班一起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學習
1.小樹為爺爺遮擋住了夏天炎熱的陽光,其實,樹木對人類的貢獻可多著呢,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2.課件出示小樹遇到干旱、缺乏養(yǎng)料的畫面?吹竭@些小樹你有什么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小樹?
五、總結(jié)
1.是的,只要我們對小樹好,按時給它治病、穿衣,小樹也會回報我們的。它能夠為我們遮擋炎熱的陽光,可以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等等。不僅對樹,對任何一種事物,對人都是這樣。只要你對他們好,你就會得到回報。記住有付出才有回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爺爺那樣保護校園的每一棵小樹,愛護身邊的每一棵樹木,那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城市就會像你們畫上的那么美!
2.課件出示: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理清課文內(nèi)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從而了解他的才能,語文教案-草 船 借 箭。
2.能簡要地根據(jù)板書概括全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中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三段是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及教學軟件、幻燈機及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況,知道這個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今天,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諸葛亮的才干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
二、新授
㈠學習一、二段
1.幻燈出示三個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輕聲朗讀一、二段課文。
、僦荑ざ始芍T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跒槭裁匆s造十萬枝箭?
③諸葛亮為什么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找出反映諸葛亮胸有成竹的詞語。
2.讀后討論。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說說周瑜是怎樣設計陷害諸葛亮的?
4.分角色讀周瑜與諸葛良亮的對話。
、鎸W習第三段
諸葛亮顧全大局,答應趕造十萬枝箭。在魯肅的幫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準備。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節(jié)朗讀,并概括每段意思。(板書)
2.讀了這一段,你覺得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出示卡片)
。ㄉ駲C妙算、識天氣、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讀課文,劃出表現(xiàn)以上幾點的語句,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草 船 借 箭》。
4.讀后交流。
教師相機出示7、8小節(jié),劃出有關語句。
5.齊讀7、8小節(jié)
電腦顯示:船一字兒擺開受箭的情形,幫助學生理解諸葛亮計算的準確與計謀的絕妙。
6.引讀第9小節(jié)
、鐚W習第四段
教師讀第10節(jié),學生齊讀周瑜的話。
1.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呢?
。ㄉ裨谏现煳,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據(jù)天氣、地理、人的性格決定借箭的策略。)
2.朗讀全文,體會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總結(jié)全文
這堂課我們通過討論,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而諸葛亮神機妙算,根據(jù)天氣、地理、人的性格決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嘆不如,這是草船借箭的結(jié)果。同時我們還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了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個顧全大局、胸懷寬廣的人。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出發(fā)》《老師》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畢業(yè)班的學生了,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學生,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呢?(生交流)
2、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你們真的長大了,少了些童年的摯嫩,多了分少年的沉穩(wěn)!少了些童年的任性,多了分少年的責任!還記得咱們五年級學習的那首題為《少年》的詩歌嗎?(師生齊誦詩歌《少年》)3、過渡:少年,一個意氣風發(fā)的美好年華,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柯藍先生筆下的少年旅行隊,開始新學期的第一課吧!
3、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并觀察思考,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2、分人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重點關注“簿”字(出示形近字比較:“薄”和“簿”),反饋:這篇課文里面含有一些小標題。(生述有哪些小標題,師相機板書)
3、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小標題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層次清晰,要點明確,并與開頭構(gòu)成了總分關系)4、師小結(jié):同學們很善于觀察,一會就發(fā)現(xiàn)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這是一篇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詩,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從小標題中,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少年旅行隊去了不少地方,不管去哪兒,他們旅行的目的.只有一個,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在生活中學習)
5:你們是從哪里知道的呢?書上有作明確的解釋嗎?
師相機板書:
“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
“所以我愿意當一個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
三、品讀詩歌:
1、生齊讀句子,師述:這兩句話似乎寫得很空洞,不易捉摸,但只要你靜下心來品讀課文,你定會對這兩句話有更為具體、更為深刻的認識。默讀全文,把你感觸最深的句子勾畫下來。
2、反饋交流《出發(fā)》部分:
師生交流(預設閱讀點):
。1)、“明亮的陽光在喊他們……到生活里去”
生讀句子,談體會;
師:短短的一句話里竟然用到了三個“喊”字,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隊員們出發(fā)前急切的心情)
指導朗讀。
(2)、“都準備好了嗎?沒有忘記帶昆蟲網(wǎng)嗎?沒有忘記帶標本箱嗎?沒有忘記帶筆記本嗎?”)
生讀句子,談體會;
師:總覺得這句話有些羅嗦?既然問“準備好了嗎?”為什么還要問后面那一連串問題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前一句與后面三個問句構(gòu)成了總分關系,這樣些更能體現(xiàn)出少年旅行隊的興奮與急切的心情)
能試著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誰能試著說一組總分關系的問句(指導句子練習)
語文教案 篇4
松鼠
教學目標:
1、領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掌握根據(jù)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3、采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重點、難點
1、先總說后分說的邏輯順序
2、準確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征。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tǒng)復備
一、導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有沒有見過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讓我們隨同法國的博物館布豐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關彩圖)
二、出示本課教學目標(略)
三、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隨文指點生字讀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總說松鼠的特征——具體說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補充說明有關松鼠的一些知識。
2、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明確本文采用的主要說明順序,結(jié)合完成課皇思考和練習一,1、3題。
五、分析課文內(nèi)容
1、分析第一部分,(1)從中找出說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詞語,即“漂亮”、“馴良”、“乖巧”隨文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2)結(jié)合讀中提示,這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這一題,明確觀察順序由外到內(nèi),為什么采用這種順序,與下文2—5小節(jié)內(nèi)容排列的聯(lián)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層,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哪些詞能說明其漂亮?
。3)這段文字除運用說明發(fā)外,還采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4)歸納總結(jié),初步指明用擬人手法進行說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快速閱讀了3—5節(jié),結(jié)合思考練習五,圍繞松鼠的“吃”、“住”“行”分組展開了小型討論,可根據(jù)課文中內(nèi)容加以合理想象,設制一定的情節(jié),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講述。
目的:
1、通過討論了解松鼠內(nèi)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斷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更熟悉,進一步體會生動說明的妙處。
3、訓練了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明確課文中材料安排與我們的討論的不同之處,從而掌握根據(jù)事物特征組織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補充說明的作用。
六、總結(jié)課文,再次明確目標。
七、課后作業(yè):
1、學習完《松鼠》這篇課文,我們再來看一篇介紹松鼠的文字,想一想兩篇有什么區(qū)別,你更喜歡那一篇,為什么?
【松鼠】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體中型,長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殼灰黑色。前后肢均發(fā)達,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鉤爪鋒利,便于攀登。行動敏捷,善于在樹枝間穿行、跳躍,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冬季有貯集食物的習性,為森林害獸?捎脴淙~等筑巢,有時也用鴉、鵲廢巢安身。每年產(chǎn)仔1~4窩,每窩5~10仔。尾毛可做筆,毛皮可制衣。我國東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產(chǎn)。仿寫訓練
2、“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兒歌,小白兔也是同學們非常喜愛和了解的一種小動物。請同學們仿照《松鼠》一文的寫法,采用生動說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寫一篇關于“小白兔”的說明文。
八、布置家庭作業(yè)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5
《三峽之秋》是修訂后六年制小語教材人教版第九冊新增的一篇精讀課文。在教學本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層讀書,層層深入,感受三峽之秋的奇麗景象,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1、通過各種讀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⒆x懂課文,能簡單說說三峽之秋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场⒘私馊龒{各個時段的景象特點
。础⒘私獗疚牡膶懽黜樞。
1、了解作者按什么順序來描寫三峽的景物。
。病⒛荏w會三峽之秋一天當中的景象特點。
多媒體課件、搜集三峽的圖片、有關音樂
一、導入課題,初讀感知,質(zhì)疑問難,從整體上感悟美
⑴ 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
、 交流讀后的一些初步的感受。
⑶ 請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作者描寫了三峽之秋的哪些景象?
。ǎ矗┱垖W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ㄊ紫,學生自由朗讀,重點是為了解決字音問題,把課文讀通順;然后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一些初步的閱讀感受;再一次默讀,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即從作者描寫的幾個時段的景象中感悟它的美麗。這時,學生的感受一般是淺顯的,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提出閱讀中不明白的問題,以便調(diào)整下面的教學。)
二、讀書想像,解決疑問,在細讀中感悟美
1、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再把讀得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2、大家仔細聽并展開想像,聽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ㄟ@個環(huán)節(jié)以讀代講,讀中想像,讀議結(jié)合,將語言文字和生活觀察相結(jié)合,巧妙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三峽之秋的美,避免了教師串講串問。)
(在引導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的同時,可以按照時間的變化有順序地安排交流,利于學生有順序地想像三峽景象,感悟秋景的奇麗,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培養(yǎng)語文能力。)
。场⑿蕾p三峽的錄像片斷,請學生說說觀后的感受。
〔這里運用電教手段,可以引導學生直觀地感受三峽的美景,幫助學生豐富想像,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三、感情朗讀,練習說話,在表達中升華美
。、比賽: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讀,男女對讀,表演讀等),讀出三峽之秋的美,大家評議。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競賽,給學生選擇朗讀方法的權(quán)利和相互評價的權(quán)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美讀,在美讀中進一步升華閱讀情感。)
2、比賽:在學生明白了如詩如畫的三峽的意思的基礎上,請學生作詩作畫作廣告,贊美一下三峽之秋美景。
。ㄔ谶@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可以自由說話,盡情表達對自然、對三峽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在說話中進一步明白成熟、明麗、熱烈等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鳴。)
四、了解寫法,對比讀書,在對比中體會美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題型:
1、必答作業(yè):(在小組里說說、畫畫、議議。)
作者把三峽之秋描寫得如詩如畫,看看作者都用了哪些描寫手法?
。ㄔ谛〗M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課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等,淺顯地了解作者的.描寫手法,從而受到啟發(fā)。)
。、超市作業(yè):(任選一題,在小組里交流)
⑴ 讀了: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和連同它們在水面映出的紅色光暈,使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這兩句,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 欣賞:而月亮,從山頂上,順著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一句,如將畫線的詞語去掉,你有何想法?
、 對比:三峽又是一片秋天的明麗、三峽又充滿了秋天的熱烈的氣息不同景象,你感受到什么?
⑷ 換換結(jié)尾:將結(jié)尾這一天,正是中秋換為其他句子,并從中表達作者的感情。
(這里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利于學生全體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再來深入感悟自然的美,評價文章的美。)
五、課后練筆,搜集資料,在實踐中展現(xiàn)美
。、課后可以繼續(xù)搜集、閱讀描寫三峽的文章、圖片,并進行相互交流。
。病⑥k一期奇麗的三峽的墻報。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內(nèi)學習的延伸,拓寬了學習語文的渠道,引導學生在練筆、搜集資料、辦墻報等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讀寫 1 個生字(洛);能正確讀“意萬重”的“重”字; 能正確理解并記住“見秋風”、“意萬重”、“復恐”、“行人”、 “開封”的意思。
2.能結(jié)合注釋用自己的話正確說出詩句的意思,并記住“洛陽 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意思。
3.能背誦《秋思》,并默寫出來。 4.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詩詞的`韻律 美,語言美。
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理解每句詩,有感情地朗誦《秋思》,通過背誦、默 寫積累詩詞語言。
教學難點:
能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插圖
課前預習:
自由讀一遍《秋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泊船瓜洲》,這一節(jié)課呢,我 們接著學習第二首古詩《秋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同學們一起朗讀 1 遍《秋思》。(若發(fā)現(xiàn)學生有哪個字讀不 準,要及時糾正。提示多音字“重”)
2.解題。 師:同學們,“秋思”的“思”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師:對,“思”是“思念”的意思,那“秋思”就是——秋天的 思念。那么作者在秋天思念什么?(板書“思:思念”,要求學生記 下來。)你們認識作者張籍嗎?(PPT 展示,讀一遍) 好,那么,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 一起來到洛陽城。好,大家一起讀《秋思》。
3.自學古詩,讓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詩意。
PPT 展示
自學要求
1.讀古詩;
2.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3.小組討論,派代表匯報。
師:有哪位同學可以說說前兩句詩句的意思嗎?
師:嗯,這位同學理解得很正確。(PPT 展示這兩句詩的意思, 并要求學生讀 1 遍詩的意思,并抄在課本上。) 那“見秋風”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知道嗎?
師:“見秋風”不是看見秋風,秋風是看不見的,但秋風是可以 感覺到的。所以, “見秋風”是“秋風初起”的意思。 (PPT 展示“見 秋風”的意思并要求學生記下來。)
師:那“意萬重”是什么意思?
生: 師:對,“意萬重”的意思注釋里面有。同學們,咱再一起讀 1 遍第一、二句詩和它的意思。
師:接下來,同學們一起讀一下第三、四句詩,好嗎?
師:同學們知道“復恐”是什么意思嗎?(板書:“復恐:又害 怕!保
師: 同學們理解后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嗎?四人小組交流合作解決 詩句意思。
生: 師:哪位同學可以說說自己的理解?(等學生說完,再 PPT 展示 后兩句詩意,讓學生齊讀一遍詩意。) 師:嗯,對。就是這個意思。
4.同學們真棒,都理解了這兩句詩的意思。到底他們“說不盡” 的是什么呢?同學們想一下詩人與行人之間會說什么呢, 四人小組進 行角色扮演。前后桌交流之后,我們請其中一、兩組同學作為代表扮 演給我們看。
5.詩句的意思我們已經(jīng)懂了, 那么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 (PPT 展示: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三、指導朗讀,背誦全詩
1.首先,整首詩讀 1 遍。
2.再試著兩句兩句地背誦,然后是整首背誦。(先要求同學互 相背誦,再讓全班一起背誦。)
四、布置作業(yè)
抄寫2遍《秋思》,熟背并要求第二天默寫《秋思》。
板書設計:
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2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4
語文教案(精選)08-11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