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查,講述畫面,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講述故事。
2、積極參與討論,講述等活動,知道做人要誠實。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栽種植物[如在自然角中照顧植物]的經(jīng)驗。
2、"字寶寶樂園"教學掛圖[字詞:王子]。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講述自己栽種植物的經(jīng)歷。
1、教師;小朋友,你們種過植物嗎?誰來說一說自己種植物的過程?[引導幼兒回憶以往的經(jīng)驗,說一說自己在種植物時是怎樣做的。
2、教師;你栽種的植物發(fā)芽了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討論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
3、教師;有沒有小朋友在種的過程中,一直很細心地照顧它。但是卻沒有發(fā)芽的呢?你知道為什么嗎?
二、觀察理解畫面,了解故事的內容。
1、幼兒自主觀察畫面。
教師;仔細地看看這幅圖,想一想,說一說發(fā)生什么事情?
2、閱讀后,幼兒自由講一講自己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3、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的內容)。
a、這個國王是什么樣子的?他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情?
b、他給了四個兒子什么?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c、小王子是怎樣照顧他的花的`?他的盆里長出花了嗎?他感覺怎么樣?
d、時間到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e小王子怎么了,他會對國王怎么說?
三、幼兒猜測故事結局。
1、教師;國王聽了小王子的話會怎樣?
2、請你來給故事設計一個結局。(幼兒自由猜測,想象講述。)3、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觀點。
四、閱讀畫面,了解故事結局。
教師;圖片上這些人的表情一樣嗎?有什么不同?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表情?
五、自由觀看圖片,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你們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2、教師小結;誠實的人是最可以信任的人。我們應該向故事中的小王子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六、幼兒聽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課后反思:
孩子們對這節(jié)活動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積極參與表演,并理解了誠實是一種美德,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種植這個話題是生活化的,同時與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相符合。現(xiàn)在幼兒對植物的認識在不斷的提升,但在一次種植活動中,有幼兒發(fā)現(xiàn)菜的底部出現(xiàn)的黃色、干干的葉子,幼兒非常的好奇,活動結束后幼兒也在不停地討論,問老師。因此本次活動以幼兒的興趣的主,及時性讓幼兒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激發(fā)幼兒對植物的種植興趣。
活動目標
1、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葉子老化的.現(xiàn)象。
2、幼兒感受種植的辛苦,體驗動手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葉子老化的現(xiàn)象。
難點: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種植活動。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袋子、剪刀、鏟子;萵筍圖片
2、場地準備:教室、種植地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幼兒觀察討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T:你在圖片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T: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那想一想為什么萵筍的底部上的葉子是黃色的?
二、結合生活經(jīng)驗,談談自己對于蔬菜的認識。
T:請小朋友想一想,蔬菜上的葉子變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談談自己認識的蔬菜。
T: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去種植地看看吧!
三、 幼兒進入種植地,觀察自己種植的蔬菜。
T:棒菜底部有沒有黃色的葉子?為什么有黃色的葉子?
T:韭菜上有黃色的葉子嗎?為什么?
T:動手清理一下這些黃色葉子,它們有什么不同。
小結:蔬菜上有黃色的葉子,原因一是天氣變冷了;二是水分不足;三是營養(yǎng)不良,葉子老化。在種植地里,蔬菜先長出的葉子,在菜的生長過程中會漸漸的營養(yǎng)不良,出現(xiàn)老化現(xiàn)象,所以葉子變黃。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到家,通過詢問、收集資料、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大自然中哪些植物有老化現(xiàn)象,入園后對小朋友講一講。
活動反思
本節(jié)種植課幼兒看到蔬菜上的葉子變黃就感到很難過,我出示了真實的變黃的蔬菜,首先問道,孩子們你們看到蔬菜上的葉子變黃了有著什么樣的感受,這時候有幼兒說到:我感到很不開心,因為我覺得世界上的綠色又減少了,因此也抓住了機會教會幼兒學會環(huán)保,不浪費糧食。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樂曲名稱,理解樂曲內容,感受樂曲歡快的氣氛。
2、初步北洋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節(jié)奏感。
活動準備:
游戲活動的場景“小老鼠的家”小老鼠的尾巴(毛線辮成)
音樂貓瞇頭飾及充氣榔頭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練習
1、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幼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以開火車的方式,連貫的介紹自己的名字。
節(jié)奏│╳╳│╳╳╳∣要求第二個寶寶要隨音樂跟上第一個寶寶的.節(jié)奏不掉隊。
二、主體部份
1、歌“小老鼠上燈臺”來引出今天的主活動。幼兒分片段欣賞動畫片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A:小貓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整合方位詞:在什么里面,在什么外面。在什么下面。)
B:小貓的舌頭為什么要伸出來?它在想什么?
C:猜猜老鼠洞里的小老鼠知道貓來吃它們會做些什么?
D:貓瞇得到了什么懲罰?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表現(xiàn)貓瞇的饞樣和小老鼠勇敢的樣子。
2、完整欣賞。(培養(yǎng)幼兒安靜欣賞的文明觀看動畫片)
三、在情景中表演。
由老師表演貓瞇和老鼠媽媽,在音樂中表演游戲,使幼兒在歡快的氣氛中進一步感受樂曲所要表達的幽默和歡快,真正體驗嚇了一跳的感覺。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小螃蟹的大"鉗子"》,知道螃蟹的"鉗子"會夾人。
2、愿意交流生活中被各種東西夾住的經(jīng)歷。
3、知道要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園用書,各種形狀的白紙或彩色紙若干,記號筆和固體膠幼兒每人各一支。
活動過程
1、閱讀故事《小螃蟹的大"鉗子"》,知道螃蟹的"鉗子"會夾人。
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激發(fā)幼兒園閱讀的興趣,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螃蟹的"鉗子"能夠干什么(獲取食物,保護自己等)教師:請你看看最后一幅畫,猜猜會發(fā)生什么事?(一個小朋友想抓住螃蟹,可能會被螃蟹的大鉗子夾住)
教師:你被螃蟹夾到過嗎?請幼兒說說相關經(jīng)驗。
2、交流生活中被東西夾住的`經(jīng)驗。
教師:螃蟹的"鉗子"會夾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也會夾人,請你說說你知道哪些。(抽屜、門、拉鏈等。)
3、學習制作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被夾傷。
教師:請小朋友在我們教室里找找哪些東西容易夾人。
教師:怎么樣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被夾住。(引出制作提示牌。)教師引導幼兒園制作提示牌,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教師記錄幼兒園的提示語。如:關門要小心哦,抽屜慢慢拉。
把制作好的提示牌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上,集體進行學習和交流。
教師小結:動作要輕,要慢慢的,小心自己被夾住,也要小心夾到其他人。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認識了夾子,了解了夾子的用途。
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互相配合,互相學習,參與積極性始終很高。
小百科:夾是一個漢字,讀作jiā/jiá/gā,本意是指從左右兩方相持,從兩旁限制,作動詞時,一般是指用夾子等物品嚙合其他物品,如夾上襪子。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互相團結合作的精神。
2、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
準備:
1、平坦的場地。
2、讓幼兒在場地做鉆的動作。
玩法:三個幼兒各自把雙手交叉拉好,其中兩個幼兒左手壓右手拉好,另一幼兒右手壓左手再拉另兩個人的手,互相拉好手后,先套標
、俚'人,再套標
、诘娜,最后套標
、鄣娜,邊套邊說歌謠。套人的兩個幼兒套完后要蹲下,被套者用腳跨出手臂。然后大家站起來套另一個人 。
規(guī) 則 :游戲過程中不得松手,必須按規(guī)定順序動作進行。
提 示:此游戲適合中、大班幼兒玩。
[附]歌謠:切切察察切切察,我是織布的小行家,心靈手巧織布忙,白布花布堆滿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幼兒能熟練哼唱出樂曲,跟著樂曲做動作,但本次活動因為主要是創(chuàng)編動作,由于幼兒對織布顯得很陌生,沒有生活經(jīng)驗,所以創(chuàng)編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幾乎編不出什么動作,全是老師教,幼兒模仿,不過幼兒在聽音樂做動作時,還是非常感興趣,動作做得很準確到位,比較整齊,課堂氣氛較好。老師能帶領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整首歌,幼兒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絕大部分幼兒都能沉浸在音樂的氛圍中,做到聲情并茂,是比較成功的一次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認真傾聽并理解故事。
2、讓幼兒能將自己對故事的感受大膽的、連貫的、完整的敘述出來。
3、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能進行簡單的復述,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敘事的條理性。
4、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第28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北極熊賣雪糕》,初步形成感知故事的內容。
教師提問: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引導幼兒回答。
2、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提問:是誰給北極熊大電話訂購雪糕?北極熊都做了哪幾種顏色的雪糕?。北極熊都做了哪幾種味道的雪糕?北極熊都做了哪幾種形狀的雪糕?北極熊想了什么辦法賣雪糕?
引導幼兒逐一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3、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你覺得北極熊聰明嗎?為什么?"
請幼兒自由回答
4、復述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故事情節(jié)和故事內容。
引導幼兒嘗試復述故事
教師用圖片提示幼兒復述
翻開幼兒用書第28頁,邊看圖邊講故事,然后兩個小朋友之間互相講述故事。
延伸活動:引導幼兒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冰淇淋是幼兒都很喜歡的一種甜食,冰淇淋漂亮的`顏色也是幼兒喜愛的另一個原因。教師從幼兒的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觀察冰淇淋,讓幼兒在觀察中知道冰淇淋的特點及基本形狀,再根據(jù)經(jīng)驗發(fā)揮想象,設計、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冰淇淋,幼兒參與活動積極,主動,效果較好。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有目的地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2、大膽的描繪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將冬天到春天的變化在畫中體現(xiàn)出來。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狐貍畫春天、繪畫用具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狐貍畫春天》
1、教師講述故事,突出詞匯"種上、鋪上、栽上、松土、施肥"等等。
2、提問:故事中說了一件什么事?發(fā)生在哪個季節(jié)?小動物在春天里做了什么事?狐貍和朋友們有什么不同?
3、討論: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么變化?(水、空氣、太陽、花草樹木等的變化)
你在生活當中看到的春天是怎樣的?你把自己眼里的春天描述給大家聽一聽。
二、感受春天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請幼兒大膽的說出春天的色彩。
。ňG色、藍色、還有花朵的五顏六色……)
2、說說從冬天到春天的色彩會有哪些變化?如果用顏色表示該用哪種顏色?
。ǹ蔹S的樹木變綠了,是由褐色變成了綠色;草坪上的小草由黃色變成了嫩綠……)
三、畫出眼里的春天
1、啟發(fā)幼兒畫出我眼里春天的'變化,樹木、花草、天氣的變化等等,要求畫面突出自己看到的某一事物的變化。
2、幼兒自由作畫,教師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簡單的評價。
四、活動評價:
繪畫一直是幼兒的最愛,幼兒眼中的春天是五顏六色的。有幾個小朋友畫得特別好,有效地畫出了天氣的變化,會寫字的小朋友寫上了“冬”“春”,有人還將冬天變春天的過程用箭頭表示出來,畫面表達的意思一目了然。孩子們通過這次活動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并學會更細致的觀察周圍的一切。
教學反思:
這個春天特別美,每年的春天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而今年的春天留給孩子們的是一種美,一種無處不在,立體的美。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從多方面讓孩子感受了春天的美。幾首不同情感的春天里的歌曲即散發(fā)著一種靜靜地、清新地春天的氣息,也洋溢著歡快、有生機的活力。在美的環(huán)境中游戲、學習,孩子們也用各種美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春天美的理解。孩子們用美麗的畫筆表達自己眼中的春天。還用純凈的聲音唱出了春天的美。
春天的色彩之所以豐富多彩,因為它是有生命的。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
2、學習變勇敢的方法。
3、學習尊重他人。
4、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回收的空白紙、油畫棒、垃圾桶或大紙箱。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分享一件自己害怕的`事,例如: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看見一只蟑螂,覺得好害怕呀!因為我最怕蟑螂了,害得我都不敢睡!
2、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也和我一樣有害怕的東西或事情嗎?
3、請幼兒想想,再輪流發(fā)表與大家分享。
4、教師說:原來大家都會有害怕的時候,所以感到害怕也沒關系,但是如果可以變勇敢會更棒喔!你們想變勇敢嗎?
5、激發(fā)幼兒想變勇敢的意愿后,教師介紹變勇敢的方法。
6、再問幼兒自己都是怎么變勇敢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要分享?捎涗浽陧撁嬷械目瞻卓蚶。
7、進行繪畫活動:
。1)發(fā)給幼兒空白紙,請幼兒在紙上用筆畫出自己害怕的東西或事情。
。2)畫好后,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3)請每位幼兒拿著自己的作品,教師問怕不怕?幼兒要大聲回答我不怕,教師反復問數(shù)次,帶動氣氛。
(4)幼兒排好隊,前方放置垃圾桶或大紙箱。
。5)依排隊順序,幼兒把手上畫好的作品揉一揉,將害怕包在紙里頭。
。6)大家一起數(shù)一二三,該幼兒就把手上的紙團往前丟進垃圾桶或大紙箱里。
。7)換下一位幼兒。
。8)活動結束后,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紙團及垃圾桶或紙箱。
8、分享進行活動前后的心情改變。
【活動反思】
幼兒能夠表達自己害怕什么,也能說出一些讓自己變勇敢的方法。能夠尊重別人,不隨便取笑別人,能與人分享自己害怕的事物和解決的方法。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畫面內容創(chuàng)編“救鼠”和“逃生”故事情節(jié)。
2、能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講述,發(fā)展語言能力及想象力。
3、體驗創(chuàng)造性講述的快樂。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創(chuàng)編“救鼠”和“逃生”故事情節(jié)。
難點:理解故事內容,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
活動準備:
1、課件
2、鼠、兔、鳥、狗、羊、鴨、雞、猴、貓、牛、裝有許多酒的酒桶圖片各一張,布置在黑板上:酒桶圖片在中間,豬、兔、鳥、狗、羊、鴨、雞、猴、貓、牛圖片呈圓形翻貼在酒桶圖片外圈。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老鼠圖片,激發(fā)幼兒觀賞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這是一只聰明勇敢的小老鼠,今天讓我們聽一聽、看一看這只小老鼠的故事吧!”(教師用一種神秘的口吻介紹幼兒即將看到的錄像)
二、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并創(chuàng)編故事。
1、播放課件第一部分:從故事開始到小老鼠掉進酒桶里等著有人來救它。
教師出示事先布置好的.黑板,把小老鼠圖片放在黑板上的酒桶圖片中。教師提問:“小老鼠為什么掉進酒桶里?”“小老鼠在酒桶里怎么樣?”
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救鼠”情節(jié):“誰會來救小老鼠呢?”“怎樣救的?”幼兒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把相應的圖片反過來,用粉筆畫線把動物與酒桶連起來。如果黑板上沒有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物,教師就用粉筆畫出來,幼兒沒有提到的動物老師最后把它反過來,并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
2、播放課件第二部分:從來了一只小花貓到小老鼠同意小花貓救自己上來。
教師:“小花貓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嗎?”“小花貓為什么要救小老鼠?”“小老鼠為什么同意小花貓救自己?”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為下面的創(chuàng)編打下基礎。
3、播放課件第三部分:從小花貓把小老鼠救上來到張開嘴巴要吃小老鼠。
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逃生”情節(jié):“小老鼠被小花貓吃了嗎?”“它是如何逃脫的?”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創(chuàng)編小老鼠“逃生”過程。
4、播放課件第四部分:從小花貓張開嘴巴要吃小老鼠到最后。
教師:“當小花貓要吃小老鼠時,小老鼠說了什么?”“小花貓是怎么做的?”“小老鼠逃回洞里又是怎么說的?”教師要求幼兒用故事中語言進行講述。
三、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課件。(教師要求幼兒邊看邊默默的講述故事)
四、請個別幼兒講故事。
五、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小老鼠嗎?為什么?”“我們應該向小老鼠學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然災害、迷路、
教師小結:我們應該向小老鼠一樣做個聰明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害怕,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3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8-1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