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大全(7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正值秋天,幼兒對落葉比較熟悉,平時的生活中也能看見,而且兒歌“秋葉”篇幅短小,卻充滿趣味,想象力豐富而美麗、語言動態(tài)感強,有一定的節(jié)律。通過欣賞誦讀教學,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奧妙,兒歌語句簡短而有重復,在朗誦中體驗兒歌的意境。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激發(fā)欣賞及朗誦兒歌的興趣,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
2、能在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中想出和做出大家都感到快樂的動作,能自然熱情而主動地交流感情并體驗交流合作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積極解難。
4、了解兒歌的含義。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與小動物的情感,學習兒歌,并根據兒歌的結構仿編兒歌。
難點:遷移運用根據兒歌的結構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錄音帶,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全體幼兒欣賞《秋葉》,引出課題。
1、組織幼兒觀看教學掛圖《秋葉》,通過掛圖讓幼兒了解兒歌的大致內容,通過提問讓幼兒講述看到的內容,既感知了兒歌,又提升了說話能力。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都有哪些小動物?
2、通過教學錄音帶讓幼兒再次欣賞《秋葉》,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感受。
(二)深入感悟,學習兒歌。
兒歌共有六句,其中第二句至第六句結構相似,只是句首主語小動物和句尾賓語不同,言語簡潔生動,有利于兒歌句子的學習。
1、老師完整朗誦一遍兒歌,邊朗誦邊指著圖片。
2、幼兒學習兒歌。請幼兒邊看圖邊跟著老師朗讀。
3、分組和個別幼兒朗讀,并嘗試邊讀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4、師幼游戲讀兒歌,教師讀前半句,請幼兒對上后半句。幼兒興趣大增,同時也加深了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5、教師將已經記住的兒歌內容圖片收起來,幼兒朗誦兒歌,檢驗學習效果。
(三)嘗試仿編兒歌。
1、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喜歡落葉,它們會把落葉當成什么?老師示范仿偏兒歌一句,并板書 :秋風起,(落葉飄),( 小蝴蝶 )說,這是我的'(舞伴)。
2、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根據兒歌的結構繼續(xù)仿編兒歌,鼓勵幼兒說出和兒歌內容不一樣的小動物,看到秋天的落葉,會把落葉當做什么,讓幼兒說出多種答案,拓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仿編的兒歌內容,并讓幼兒朗讀,體驗仿編兒歌的成就感。
4、扮演角色,表演兒歌。讓幼兒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圖片,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說給對方聽。
教學反思:
1、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教育活動,使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在與同伴、老師的活動中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2、提供了良好的質疑環(huán)境,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大膽提問,踴躍釋疑。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大大增強了幼兒提問的信心;一席鼓勵表揚的語言、動作進一步提高了幼兒釋疑的興趣。
3、為幼兒提供了運用語言的機會。采用小組或三三兩兩自由討論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有說話的機會,他們說話的愿望得到了滿足。
改進的方面:
1、 教師自己的提問設計還要更精練,簡單,讓幼兒一聽就懂。
2、課堂教學中當孩子們的回答,有點跑題的時候,自己有些急躁,語言組織也不嚴謹了。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取長補短,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教案是結合大班"我要上小學"主題選取的一個關于"堅毅和勇敢"的繪本教材。可以說,幼兒成長的道路不是一番風順的,往往需要憑借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難,逐步體會到成長的自豪。然而,也有些孩子在獲得一些小成績后會表現出驕傲自大的心理。所以我選取繪本故事中小豬的"勇敢"和"驕傲"作為活動的切入點。先從引發(fā)幼兒觀察、聯想畫面中小豬是如何變成石頭小豬又為何變回原來的樣子;逐步推進到以投票方式,讓幼兒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勇敢"和"驕傲";最后遷移故事,讓幼兒聯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想出勇敢克服的辦法。整個教學融知識性和情感性相互滲透,又激發(fā)幼兒的自主性。最終,孩子們也會有深刻的領悟:不久的將來,當他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應該如何去勇敢的克服,即使成功了也不能驕傲的道理。
教學目標:
1.圍繞畫面展開想象,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去克服,成功了也不驕傲。
2.能用清楚地語言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想象故事情節(jié),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克服,但不要驕傲。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分享交流克服的辦法。
教學準備: 1.故事完整PPT;
2.音樂;
3.大路背景圖:上面有若干"石頭"(石頭背面貼有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圖片,正面畫上不等數量的地雷);
4.石頭小豬的標簽;
5.乒乓球,標有笑臉和哭臉地投票箱各一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形象,引出故事(畫面:石頭小豬)提問:它是誰?它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豬有什么不一樣?
二、觀察畫面、想象情節(jié)
(一)勇敢的石頭小豬1.(畫面:小豬在路上散步)提問:小豬往前走將遇到什么?
。ㄒ龑в變褐攸c關注有"困難"二字的路牌)
提問:小豬遇到了什么事?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去做?
。ㄒ龑в變赫f出注意避讓、快跑、堅持、用力氣等各種克服的辦法):面對困難不退縮,努力去戰(zhàn)勝困難這就是勇敢。小豬真勇敢!
。ǘ湴恋氖^小豬
1.(組圖:被小石頭、大石頭砸-被龍卷風吹-被雷劈)
提問:小豬變成了石頭小豬后又遇到了什么事?遇到那么多危險,為什么小豬一點沒事?現在它心里可能會怎么想?
2.(組圖:哈哈大笑-踢到小石頭-滾下山坡-摔回原樣)
提問:小豬為什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
:以為自己的本領很大就看不起小困難,這就是驕傲。小豬太驕傲了!
3.完整聽賞故事(音樂)
三、投票評選,凸現主題
1.自主投票(出示投票箱和乒乓球)要求:幼兒每人拿球投一次,喜歡小豬的投進笑臉的箱子,不喜歡的投進哭臉的箱子。
2.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大家喜歡的是小豬的勇敢,不喜歡它的驕傲。所以我們要學習勇敢時候的小豬,后面變驕傲的小豬可要不得。
四、遷移故事,滲透情感
1.(路和石頭背景:后面貼有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難圖片,正面用地雷數量表示困難大。⿴煟涸龠^不久,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就像小豬遇到的石頭一樣。請你們用自己地辦法去克服它。
2.幼兒自己或合作選擇石頭(困難),和朋友商量克服困難的辦法。
3.分享交流自己的辦法。(獎勵石頭小豬標簽)點評:(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黃瓊老師)優(yōu)點:
活動中,教師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在其引導和啟發(fā)下,該班孩子能充分展開想象,敢于表達,敢于質疑,孩子語言發(fā)展水平高,語言質量好。教師能很好地尊重和傾聽孩子的反饋,能及時鼓勵孩子自身的想法。在孩子觀察畫面的過程中,也能做到及時突出重點,啟發(fā)孩子思考。整個活動,教師節(jié)奏上把握比較好。環(huán)節(jié)設計如"投票"帶有趣味性,體現出設計的巧妙與時代感。最后環(huán)節(jié)能突出孩子的意識,整個活動都能較好體現出孩子的自主。
改進:
1.互動后的歸納、梳理和概括能力需要加強。面對孩子出現的不同觀點,也要明確給己的理由,提高孩子判斷的能力。
2.最后解決困難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聯系幼小銜接來說,突出大班的意識,用小學的要求跟孩子互動,提升大班幼兒的能力。
3.在繪本的選取上還需加以改進,這樣可以避免勇敢和莽撞觀念上地沖突。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發(fā)展的過程和結局,能體會其中的幽默與樂趣。
2、能根據對圖畫和故事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大書音樂主人公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開心農場的小動物們邀請我們去農場玩,你們愿意嗎?讓我們伴隨著音樂出發(fā)吧!
1、出示小雞和狐貍的圖片,請小朋友和小動物打招呼,并分析狐貍和小雞的不同性格特點
2、猜測可愛的小雞遇到狡猾的狐貍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二、圖畫閱讀(初步)
教師帶領幼兒逐頁梳理故事。
封面:觀察主人公及自然環(huán)境。
第一頁:觀察小雞的動作、表情以及狐貍的位置、表情、心理活動,預測后面的情節(jié)。
第二頁:觀察事件的發(fā)展、小雞和狐貍的動作及表情。
第三頁:觀察小雞和狐貍的神態(tài)與動作,想象它們之間的對話。
第四頁:觀察小雞的位置、動作和表情,猜測小雞說了什么話,讓狐貍一副很驚訝的樣子。
第五頁:觀察小雞和狐貍的動作,分析他們在干什么?結果會是什么?
第六頁:觀察小雞的表情與動作,分析他們在干什么?結果又會是什么?
第七頁:觀察小雞的動作與表情,并分析他們在干什么?
第八頁:觀察狐貍的身體、小雞的動作,推測要發(fā)生的事情。
第九頁:觀察小雞和狐貍的'表情與動作,猜測它們的心理活動。
第十頁:觀察狐貍和小雞的動作,并注意引導他們觀察后面背景中出現的農夫。
第十一頁:描述事件進展情況,分析農夫出現的原因。
第十二頁:觀察小雞的表情,猜測并描述它的心理活動。
三、總結分享:
利用圖片及大書從頭到尾梳理故事,引導幼兒講出每一頁的主要內容。請幼兒給故事命名。
結束:時間不早了,讓我們跟農場的小動物們說再見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常用的貨幣及基本的貨幣單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2、復習8、9、10的組成方式和加減法。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人民幣,體會買書活動的樂趣。
難點:通過活動開展,進一步加深對8、9、10組成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書(書的封面、顏色、大小、厚薄、新舊等都不同),教師事先給書定價(10以內的整數)。
2、人民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二、認一認,換一換。
。ㄒ唬┮赃^渡:
1、小朋友們,有個小書店快開張了,你們想到書店買書嗎?
2、需要準備什么才能買到書呢?
。ǘ┱J識人民幣
1、把準備好的封包發(fā)到幼兒手中
2、認識幼兒常見的幾種基本貨幣(紙幣):1角、2角、5角、1 元、2元、5元、10元。
3、認識硬幣:1角、5角、1元。
4、介紹認識大面值人民幣:20元、50元、100元。
。ㄈ┝私庠c角之間的換算關系
1元=10角(板書)
。ㄋ模Q一換,并完成教材第60頁“連線”。
三、買書游戲
。ㄒ唬┌延變悍譃閮山M(賣書組4人,買書組若干人)。
。ǘ┰诶蠋熤笇麻_始買書游戲。(在活動中教師播放愉悅的輕音樂,幼兒伴著音樂進行活動)
。ㄈ﹨R報。
1、教師:好了,游戲開心嗎?買到書了嗎?買書用了多少錢呀?
2、鞏固對元、角換算的認識以及數字8、9、10的組成方式的理解。
四、總結并提示課題。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覺得以下這些地方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
一、創(chuàng)設生活性和趣味性活動情境。
使幼兒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教學資源,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讓幼兒親身參與小書店買賣書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
二、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在課堂中充分動口動手。
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在課堂活動中以游戲形式 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讓幼兒在游戲中寓教于樂中獲悉知識。在這節(jié)課中,我讓幼兒參與買、賣書活動,既滿足了幼兒好動的特點,也讓孩子在游戲中體會了學習的快樂。使孩子在整節(jié)課中,保持深厚的學習興趣,興趣盎然。
三、適當運用學具,提高活動效率。
眾所周知,再好的魔術師,沒有道具就不可能表演出精彩的魔術,教師如能在教學實踐中,制作教具,利用教具就會使課堂上錦上添花。在這節(jié)課中,我準備了精美魔術盒、連環(huán)畫和嶄新的人民幣作為活動的載體,吸引幼兒的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四、魔術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上課之初,我就以富有誘惑性的百變魔術來激發(fā)的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
五、重視了對幼兒的表揚和激勵。
表揚和激勵是孩子成長的加油站,希望得到別人的表揚是每個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善于捕捉孩子們身上的亮點,對他們進行表揚和激勱。如有的孩子在買賣書環(huán)節(jié)中,我就表揚和激勵了幼兒,給幼兒成功之處給予肯定。實踐證明:表揚和激勵是我們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中,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和改進,如在教學中,自己運用的教學手段還是比較保守和陳舊的,沒有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我個人的教態(tài)、語言、組織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使一節(jié)課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老師、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特征,了解冰的融化過程。(重難點)
2.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從多角度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冰塊、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冬天到了,今天冷嗎?今天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一件禮物,但是要請小朋友們來摸一摸,猜一猜。
2.請個別幼兒摸一摸,然后說一說摸到的是什么東西,摸上去是什么感覺。
3.對了,你們都猜對了,冬爺爺給我們帶來的是冰。
二、通過觀察討論,了解冰的'外形特征。
1.冰是什么樣子的?
2.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覺?
3.聞聲去去有什么味道?
4.它是什么顏色的?
5.集體小結:原來冰是物色無味的,是透明的,摸上去是冰冰的,你們喜歡冬爺爺送的這個禮物嗎?
三、通過討論,了解冰融化的過程。
1.今天冬爺爺的禮物中還藏著秘密,在冰塊中還有一個小禮物,你們有什么辦法能把這個禮物從冰塊中拿出。
2.通過比較、實驗,知道冰融化的過程。
(1)要求:老師這邊有許多材料,有溫水,熱水,涼水,你們覺得那個水能夠很快的把禮物拿出來呢?
(2)請幼兒猜想。
(3)通過實驗讓幼兒知道融化的時候溫度越高,冰融的越快。
(4)你們看冰在慢慢的變小,我們把冰放在水里并慢慢變小的過程叫做融化。
(5)冰融化了變成了什么呀?(水)
(6)你們覺得那個融化的最快呢?
3.小結:
師:“原來溫度越高冰就融化的越快!“
四、經驗拓展,知道冰的作用。
1.提問:
(1)在你們的生活中冰有什么作用呢?
(2)小結:你們可真棒,原來冰有這么多用處。
2.欣賞冰雕展
在我國的哈爾濱,他們那邊每年到了冬天都會舉行冰雕展,他們用冰雕刻成各種各樣的樣子,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播放冰雕的課件)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綠色食品標志,知道綠色食品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健康食品。
2.使幼兒知道只有有了干凈的水源、環(huán)境,純凈的空氣,才會生產更多的綠色健康食品。
3.激發(fā)幼兒初步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ppt課件:綠色食品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課件演示
1.請幼兒仔細觀察標志上的圖案,說說像什么?
2.了解綠色標志的意義
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組成,即上方的太陽變體,下方的植物葉片和中心的蓓蕾,
分別代表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植物生長和生命的希望。三部分共同構成了一個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
3.討論:什么是綠色食品
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
4.綠色食品的特征
無污染,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
5.幼兒操作:綠色食品、非綠色食品分類。
找一找,把綠色食品放在一個筐里,把非綠色食品放在一個筐里
進一步加深對標志的認識。
二、了解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
1.觀看課件講述: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
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添加劑等
生產資料及其它有害于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物質,并實施“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
2.說一說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加工成為綠色食品?
(1)奶牛在黑煙沖天的工廠旁的草地上吃草,提問: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
為什么?說出你的理由。
(2)農田里用臟水澆灌,旁邊也有黑煙。
提問:這農田里生產的東西能加工成綠色食品嗎?為什么?
。3)山清水秀風景地。
提問: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為什么?
3.只有有了干凈的水源、純凈的空氣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才會生產出更多的綠色食品,
我們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綠色食品,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三、怎樣創(chuàng)造綠色環(huán)境
1.討論: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環(huán)境被污染的現象?
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2.爭做綠色小衛(wèi)士
幼兒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說。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為保護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了解故事發(fā)展的主要線索,體會人物因為粗心帶來的一連串麻煩事。
2.能幫助人物改正粗心的壞習慣,感受幫助他人后給自己帶來的快...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了解故事發(fā)展的主要線索,體會人物因為粗心帶來的一連串麻煩事。
2.能幫助人物改正粗心的壞習慣,感受幫助他人后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在實際操作中體驗細心做事的過程,為今后入小學做好準備。
活動準備:
1.PPT《王阿姨回娘家》。
2. “準備大考驗”游戲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與難點:
通過繪本閱讀,了解娃娃變成冬瓜的來龍去脈,懂得粗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很多不便和麻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介紹人物。
“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大家都叫她王阿姨。王阿姨是個很有趣的人,在她身上總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們想聽嗎?
二、講述繪本故事《粗心的王阿姨》。
。ㄒ唬 觀看PPT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ǘ┬〗Y:因為王阿姨做事粗心,所以鬧出了很多笑話,但同時也會造成很多危險,所以做一個粗心的人,是多么麻煩呀。
三、討論:故事里,王阿姨在哪些地方犯了粗心的毛?
1.分組討論。
2.個別幼兒說一說,教師提煉回答內容。
3.幫助王阿姨改正這些粗心的行為。
四、根據幼兒的回答,重新講述故事。
五、 游戲“準備大考驗”
結束語:老師發(fā)現你們都是一群細心的寶寶,相信你們以后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我們一起努力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教案【精選】08-01
(經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經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