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常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概括每一段的段意,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2、了解課文所介紹的鶯的特性。
3、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概括段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鶯的特性。
教學難點:
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聽寫課后生字詞
鶯 陰霾 棲息 千呵萬護 恬靜 輕盈 遷徙 無憂無慮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上一單元學習《古代詩歌五首》時學過一首描寫美好春光的詩——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同學們還會背誦嗎?(學生齊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繪了一幅動人的鶯歌燕舞圖,那么,“鶯”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小動物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豐的生動描繪去一起認識一下鶯這種小動物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回視,記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提問:課文共六段,試概括每一段的大意。(教給方法找中心句或關鍵詞)
第一段:鳥類的回歸帶來了初春的第一個信息。
第二段:鶯科小鳥最多,也最惹人喜歡。
第三段:鶯的外形特征。
第四段:鶯的生活習性。
第五段:鶯生性膽小。
第六段:鶯的叫聲最好聽。
2、說說鶯的`特點(篩選文中的詞語概括回答)
活躍、靈巧、輕盈、好動、富有感情;生性膽小,但無憂無慮;歌聲美妙動聽。
四、細讀賞析
1、比較閱讀。
雀形目鹟(wēng)科的1亞種。本亞科鳥類體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細,有時微有缺刻;體羽大都為純色,僅少數(shù)非洲種彩色較多。共61屬345種,中國有19屬83種。是舊大陸著名的鳴禽,僅少數(shù)種類(如戴菊鶯、北極鶯)越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賓和馬魯古群島越冬!洞蟀倏迫珪 · 生物學》
這段文字與課文相比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
本段:典型的說明文 語言嚴謹科學 知識性
課文:文藝性小品文 語言優(yōu)美生動 趣味性
既然同學們覺得本文語言優(yōu)美,接下來就讓我們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2、以你喜歡的閱讀方式(速讀、精讀、選讀)找出文中你認為語言優(yōu)美的語句,并作簡要品析。
例子:早晨可以看見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暫的雨后,它常來到濕潤的樹葉上,搖晃樹枝洗淋浴。(第五段)
品析: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采集”、“搖晃”、“洗淋浴”這幾個詞將鶯的行為擬人化,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鶯活躍好動、無憂無慮的特性,體現(xiàn)了文藝小品文的語言優(yōu)美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
這是一篇介紹鶯的文字,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diào)描寫了鶯的特點、習性,突出了鶯的活躍、靈巧、輕盈、好動,愛歌唱,有感情,惹人喜愛等特點。整篇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運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將鶯寫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動傳神,形象地表現(xiàn)了鶯的特點,在使讀者獲得有關鶯的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美的享受。這種融知識性和文學性于一體的科學小品,確實是說明文中的上乘之作。
六、作業(yè)布置
《語文同步訓練》自主學習和體驗探究部分。
板書設計:
《鶯》布豐
活潑好動 生性膽小 善于唱歌
語文教案 篇2
【內(nèi)容簡析】
課文介紹了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外形;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活動特點,并且講述了翠鳥捕捉小魚的經(jīng)過;第4自然段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
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經(jīng)驗,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1.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知道鳥兒是人類的朋友。
2.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會認“葦、稈、繡”等生字,會寫“葦、稈、顏”等字。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
難點: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或其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同學們?nèi)フJ識一種非常可愛的小鳥,它的名字叫翠鳥,又叫叼魚郎。(板書課題。)
2.瞧,這就是翠鳥了。(出示掛圖或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翠鳥”圖。)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是怎樣的嗎?
3.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你們專注的目光里,老師感覺到你一定很喜歡翠鳥。從課題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3.教師檢查: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
4.重點指導“顏、繡、脆、箭、溪”等較難寫的字的書寫。
5.小組交流: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有了哪些了解?說一說自己理解了課文中的哪些內(nèi)容,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6.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相機板書:外形、活動。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點?請用“△”標出描述翠鳥各方面特點的詞語。
2.課文第1段從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個方面把翠鳥描寫得栩栩如生、活潑可愛。你們認為哪些句子寫得最精彩?引導學生鑒賞、朗讀。如:
、兕^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襯衫。
、陬^上的羽毛是橄欖色和翠綠的,背上的羽毛是淺綠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á倬溆么虮确降.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翠鳥的頭部、背部、腹部羽毛的特點,從中透出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認真地進行了觀察,并且對翠鳥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②寫作時,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了翠鳥的特點。)
4.出示彩色翠鳥圖,讓學生練習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翠鳥的外形。
5.讓學生根據(jù)板書練習背誦第1自然段。
四、小結
可愛的翠鳥還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學。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動手畫一畫翠鳥的樣子并涂上顏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幾個生詞。
2.背誦第1自然段。
二、體會翠鳥捕魚的敏捷
過渡:翠鳥不但外形美麗,而且是捕魚高手。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樣捕魚的。(播放錄像或看圖講述。)
1.同學們,通過看錄像,你們知道了翠鳥是怎樣捉魚的嗎?
2.默讀課文2、3自然段,劃出翠鳥捕魚的句子。
3.出示句子,自由讀;談談從翠鳥捕魚的句子你體會到什么。
4.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翠鳥捕魚的敏捷。如: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ń(jīng)過朗讀、討論,要讓學生弄懂這句話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翠鳥捕捉小魚的經(jīng)過。從帶點的詞語可以看出翠鳥動作熟練、連貫、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間進行的。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下文“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進一步體會翠鳥動作的迅捷。)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6.分小組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句式訓練的方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弄清句間聯(lián)系。
例:
。1)翠鳥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水面是因為它有。
。2)翠鳥目光銳利是因為它有。
。3)翠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是因為它有。
通過練習讓學生認識到翠鳥捕魚本領高超,不只是因為身體某一部分的特點,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點整體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三、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
過渡:翠鳥這么可愛,我真想捉一只來飼養(yǎng)。這個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請默讀第4、第5自然段。
1.學生匯報,教師歸納。
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難捉到。
我們愛翠鳥,打消了捉它的念頭。
2.指導讀句子,要讀出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
“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四、總結全文
師述:在大自然里,因為有了翠鳥,有了各種各樣的鳥,它們的歌聲,它們的色彩,它們的羽毛,它們的姿態(tài),為大自然增添了許多美感和生趣,就讓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息吧。ǘ嗝襟w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鳥兒。)
說話練習:人們應該怎樣保護鳥兒,怎樣和動物做朋友呢?
五、鞏固練習
1.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2.選擇“詞語花籃”中的詞語練習造句。
六、遷移拓展
課外作業(yè):把自己喜愛的一種小動物的外形寫出來。
要求:
、賹懬耙J真觀察。
、趯懽鲿r要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動物的特點。
、壅Z句通順,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家、作品。
2。 根據(jù)課文理解“攝譜學”“聲納”“超聲”等概念,積累有關科學知識;
3。 掌握篩選信息的方法,提高辨析文章內(nèi)容和篩選重要語句的能力;
4。 學習本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4。 引發(fā)學生想象與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興趣與熱情。
教學過程:
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用“跳讀法”快速閱讀課文,勾畫關鍵語句,篩選各段的關鍵信息。
明確:(1)音樂是我們?nèi)祟愃枰挠幸饬x的東西。
。2)大自然的聲音能使人愉悅。
。3)白蟻的敲擊聲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
(4)白蟻的聲音有意義。
。5)不能界定大自然的聲音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6)蝙蝠發(fā)聲的奇異特點。
(7)不同的動物用不同的部位發(fā)聲。
(8)猩猩、烏龜?shù)葎游锏牟煌l(fā)聲方式。
(9)鳥類聲音的不同意義。
(10)歌鴝、野云雀等鳥兒聲音豐富的曲調(diào)。
。11)唱歌像說話一樣,是人類生物性活動的主導方面。
。12)蟋蟀或蚯蚓等的.聲音具有合成音響的特點。
。13)鯨魚唱歌是為成功而喜悅。
。14)人類的音樂也具有迷惑不解的特性。
。15)音樂記載著生命形成的過程。
。16)大自然的聲音給我們許多的啟示。
三、劃分結構層次
明確:文章共計1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由現(xiàn)代生活引出說明的話題,指出大自然不喜歡長期間的沉寂,到處充滿美麗而和諧的音樂。
第二部分(3~14)狀寫大自然中到處充滿奇妙的樂章。作者列舉了許多例子,指出它們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音樂”。
第三部分(15~16)概述大自然的“音樂”給予我們?nèi)祟惖膯⑹尽?/p>
四、重點語句分析
1.我們之所以沒有滅頂于廢話之中,只是因為我們還有音樂。
分析:我們?nèi)祟悡頂D地生活在一起,處于大量的無休止的廢話噪聲中,由于有了音樂,才避免了被廢話毀滅的災難。這句寫音樂對人類的重要作用,以引出下文對大自然音樂的介紹。
2.那有節(jié)奏的聲音,也許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現(xiàn)——是一種最最古老的記憶,是一支舞曲總譜,記載了混沌中雜亂無章的無生命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違反幾率的、有條有理的生命形式的過程。
分析:這段文字是作者對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chuàng)作音樂的驅(qū)力(原因)的一種解釋,作者認為人類創(chuàng)作音樂是為了記載一種最古老的記憶。記載人類從無生命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生命形式的過程。
3.企圖賦予這種特別的聲音以某種具體的意義,那顯然是有風險的,整個生物聲學領域都存在這類問題。
分析:動物發(fā)出的聲音往往難以確定具有某種具體意義,生物聲學領域都存在著把某動物聲音確定為某種意義的錯誤。
五、本文寫作特色分析
1.舉例豐富,具體可信。
本文共列舉分析了20多種動物發(fā)出的聲音,來說明動物充滿音樂,由于舉例多,涉及各級各類動物,分析又具體,因而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令人信服。
2.語言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是科學小品文的共同特點。本文主要特點是運用擬人手法,對許多動物賦予人的行為特點,因而顯得十分形象生動。如:“骷髏天蛾用吻作洞簫,吹奏出高調(diào)的管樂聲”“蟾蜍互相對歌,朋友們則報以應答輪唱”“我后院的畫眉低首唱著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轉(zhuǎn)的歌曲”。
六、小結
本文描寫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動物們的聲音,指出動物們的聲音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音樂。說明了通過交流和合作表達生命的和諧的重要意義。文章給人以積極的啟迪和力量,引導人們對自然界和對生物圈持樂觀的態(tài)度,感受到一切生命的美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重點
1.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借助關鍵詞句準確地概括內(nèi)容要點。
教學難點
理解列數(shù)字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廣播教學”,將從網(wǎng)上下載的一篇“北京中學生將‘飛’火星”的新聞報道播放給學生閱讀,以此導入對新課文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熟悉課文
教師通過“廣播教學”給學生播放一段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反映人類首次登月過程的錄像,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直觀印象。
教師通過“文件傳輸”將課文內(nèi)容傳輸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默讀全文,在閱讀中獲取課文信息,提取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生可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找出課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圈點批注,并用自己的話對課文內(nèi)容要點進行概括。
三、課文教讀
教師通過“集體討論”功能,提出討論題。例如:①課文可分成幾個部分?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②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③宇航員登上月球做了哪幾件事?④課文按什么順序來報道登月的全過程?⑤登月有什么意義?⑥作者在文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⑦文中的數(shù)字有什么作用?⑧你對課文最后一句話如何理解?
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自由發(fā)言。每個學生都可以針對討論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供教師和其他學生觀看。
教師用“廣播教學”播放幻燈演示課件,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完成對課文的閱讀分析。
四、課堂練習
教師應用電子教室的“電子搶答”功能,發(fā)布課堂練習題。例如: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答案是“可望而不可即”)。
學生可以進行搶答,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學生發(fā)表的答案將顯示在題目的下面,而其他學生不能再進行回答。一題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新一輪搶答。
五、自主探究
教師提供北京天文館、月球和登等網(wǎng)站的網(wǎng)址,讓學生自主登陸網(wǎng)站,瀏覽有關內(nèi)容。
應用“虛擬光驅(qū)”功能,教師提供光盤《小天使少兒科教系列——科技篇》中的錄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觀看。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每個學生的電腦屏幕進行監(jiān)控,以保證娘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隨時進行引導。
六、課后作業(yè)
教師通過“廣播教學”發(fā)布作業(yè)課后題目,要求學生寫一篇想象作文。例如:假設你此時正在遠離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過舷艙,你看到了美麗的地球。請以此為觸發(fā)點,展開想象,寫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作文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版面和美術編輯,統(tǒng)一以電子文本格式上交,供教師進行批閱。如時間允許,教師可選擇寫得較好的學生作文讓所有同學在自己的電腦中進行閱讀欣賞和進行修改。
語文教案 篇5
《晚餐桌上的學!氛叩母赣H每天晚餐時間都要與家里人一起交流一天獲得的新知識,使晚餐桌變成了一所特殊的學校。真實、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一個熱愛學習、不斷堅持學習的父親形象,同時也告訴我們“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要“不斷學習,堅持學習”的道理。
設計理念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緊扣文本,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讀出個性,在多維互動中深化認識,在質(zhì)疑解疑中收獲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課堂之外的“課堂”、學校之外的“學校”,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父親的言行,讀懂課文內(nèi)容,從父親身上感受到不斷學習、堅持學習的,并能體會到父親的教育方法對“我”的深遠影響。
3.認識生字“恕”,積累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生命有限、學海無涯”這一人生哲理,學習文中人物時刻不忘學習、堅持學習的。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以文前提示導入:古時候有人充分利用“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的時光學習新知?赡阒绬,有時候餐桌上也是學校呢!(板書課題,生齊讀)
2.讀了課題后,你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
預設:
、佟安妥郎系膶W!笔鞘裁礃拥?
、跒槭裁磿霈F(xiàn)這樣的學校?
、墼谶@樣的學校里是怎樣學習的呢?
抓住課題激疑,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積極觸發(fā)學生自主走入課文,這是教學成功的一半。
二、自讀自悟,初步理解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自讀要求:
①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圍繞課題提出的問題,在書上圈點批畫。
②用“——”畫出父親說的話,聯(lián)系上下文讀一讀,思考作者從父親身上得到了哪些終身有用的教益,做一做批注。
、郛嫾翰焕斫獾牡胤,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分小組交流自讀收獲,討論不懂的問題。
教學中,重視學生單元閱讀的遷移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讀、自探、自悟、自練,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集體研讀,深入感悟
1.指名讀課文,正音(可有重點地抽讀兩三個自然段)。
2.通過自讀、交流,弄懂了哪些問題?(一般問題可通過學生互動解決,重點問題可置后于研讀中解決。)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理出文章的條理:想一想,課文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請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俑赣H每天晚餐時間都要與家人一起交流一天獲得的新知識,使晚餐桌成了一所特殊的學校。
、诟赣H認為“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人必須不斷學習,堅持學習,所以才會出現(xiàn)“晚餐桌上的學!。
③父親的這種教育方法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3.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生疑難,確定研讀重點)
4.討論:究竟是什么使我終身受用不盡?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集體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讀出語言背后的東西:
、俑赣H自身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使我終身受用不盡”。(結合文中父親說的話,重點研讀第2、3自然段,體會父親以生活為課堂、酷愛學習的)
、诟赣H對孩子們嚴格要求、巧妙的教育方法“使我終身受用不盡”。(結合對一家人晚餐桌上學習、交流情景的敘述,重點研讀13-16自然段,指導朗讀,體會父親教育的“生動有效”。)
5.討論:你認為文中的哪句話對你的啟示最大?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對它的理解嗎?(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及感受,暢所欲言。)
交流合作,合作交流,通過互動,激發(fā)學生的研讀熱情,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能使學生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品評答問,互促互進,于感悟中體驗,于體驗中感悟,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
2.學生在積累本上摘抄優(yōu)美詞句及名言,并從中選擇一句話作為自己學習上的“座右銘”。
3.談話:文中的一家人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通過互相交流收獲了知識。其實,我們也常常在生活的大課堂中、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在游戲玩耍中學到許多的知識。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說給同桌聽一聽。
4.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的《竊讀記》,(1)想一想,文中主人公令你感動的地方。
拓展延伸,讀說寫結合,能深化本課教學主旨,促使學生語文綜合水平得到積極發(fā)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精選)08-27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6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