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了解家庭的歷史及變遷,進一步增強對于歷史的親近感。
。、通過編寫簡單家史,學習一些歷史學方法。
〖教學準備
檢查學生為寫家史所做的準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教師詢問學生家庭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家長們對教科書上呈現(xiàn)的家史發(fā)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對寫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議等,并請幾個學生談一談。
。、閱讀與觀察討論。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觀察和閱讀教科書第28~29頁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寫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與國家的大事”對照表,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四幅照片中體會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照片中人物的年齡、衣著、容貌、家庭成員數(shù)量等的變化入手談感受,可以結(jié)合下面的歷史年表,讓學生估計每幅照片拍攝的年代,根據(jù)歷史年表列出的國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個年代。
。、講解與討論。請學生朗讀教科書第27頁的課文,教師說明:“我們每個同學都可以像小文那樣,為自己的家庭編寫家史。要編寫得好,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教科書上為我們列舉了一些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根據(jù)教科書第27頁列舉的確定歷史時間、收集和資料、完成三大步驟,逐一與學生進行討論,并對他們不甚清楚和不明確的.地方加以說明、解釋。
。、個人。每個學生根據(jù)課前的準備,開始編寫自己的家史,教師巡視并給予幫助。教師需要提醒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第27頁豆博士的話。
。、。教師就學生寫家史的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布置家庭作業(yè)。
〖家庭作業(yè)
對于在課堂上沒有完成家史的學生,請他們課后繼續(xù)完成。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2
教學目標:
1、感受誠信與我們?nèi)粘I畹亩喾矫娴穆?lián)系。
2、以誠信為標準分析和評議身邊的各種行為現(xiàn)象。
3、思考失去誠信可能帶來的后果。
教學準備:
了解學生上次家庭作業(yè)完成的情況。
教學活動:
一、導入
請幾個學生發(fā)言,談談對上一節(jié)課家庭作業(yè)中“進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閱讀與討論
1、教師朗讀教科書第7頁上方的課文。
說明:前面兩個課題中所學的內(nèi)容,畢竟在生活中不是經(jīng)常發(fā)生,而是比較特殊的事情。實際上,正如課文中所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誠信問題。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從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的。
2、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7頁的.幾幅插圖及說明文字,展開自由討論。
3、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你遇到過這樣的或類似的事情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閱讀與思考
請學生自己閱讀并且思考教科書第8—9頁中的內(nèi)容,然后自由討論,要求每個學生的發(fā)言要結(jié)合第8—9頁中的一項內(nèi)容。
思考及討論主要圍繞以下題目展開:
1、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2、這樣的。做法,給自己帶來了什么?
3、這樣的做法,給別人帶來了什么?
4、這樣的做法,給社會風氣帶來了什么?
四、教師
教師用教科書上“誠信是做人的核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這句話進行,鼓勵每個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提升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嘗試自己處理和解決班級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场娀杂X遵守班級規(guī)則、學校紀律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教師引導:“作為集體的一員,同學都愿意為集體做好事,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著解決這些問題!
。、閱讀與討論。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不僅要解決教科書中‘紅領巾信箱’中提到的'問題,還要打開我們班的‘心里話’信箱,并在下節(jié)課召開‘我的心里話’發(fā)布會。讓我們先從教科書中樂樂所在班級同學的來信開始吧!”
教師請學生分別朗讀教科書第5~6頁上同學們的“苦惱”,然后請學生以自由發(fā)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體會。教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使學生懂得在班集體中,同學間應團結(jié)友愛、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小組探究。教師拿出課前搜集到的同學中的“心里話”,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也可以讓各個小組閱讀事先準備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紹的準備。教師在巡視學生的討論時,應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思考解決辦法的妥當性。
。础⒔處。督促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為下次的發(fā)布會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以小組為單位,繼續(xù)為“心里話”發(fā)布會做準備。
。、全班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說說“心里話”,并根據(jù)小組的討論結(jié)果,說說解決的辦法,同時引起全班學生的討論與交流。
。、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和。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4
教學目標:
。、知道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農(nóng)村和城市共同的發(fā)展方向。
。病⒘私庵苯舆x舉所帶來的各種積極變化。
。场⑦M一步增進對于民主選舉制度優(yōu)越性的認識。
教學過程:
。薄!扒皫坠(jié)課,我們通過大家提名、大家投票的方式選舉了班委會。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地方也通過這樣的方式選舉帶頭人?(村委會和居委會)同學們還共同討論了班級建設的'計劃,這就是‘民主管理’。不過,班集體的民主管理不僅是討論計劃,還包括其他許多方面。究竟應當怎樣做呢?讓我們一一看大人們是怎樣做的。”
。病⒂懻摶顒。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0~23頁,然后提問:“虎子的來信與樂樂和他的同學們的調(diào)查都提到民主管理的方法,具體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參照教科書里面所提到的具體事例來說明,比如,村委會的通知說明了遇到大事要大家共同討論,不能幾個人說了算;村委會的賬目公開,是接受大家的監(jiān)督,可以避免亂花錢;自己制定道德公約,能夠促進村民自我約束,等等。
。、探究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村委會和居委會采用的方法,哪些是在班級里進行民主管理可以采用的;教科書上樂樂和他的同學們從居委會學到了什么,學生可以怎樣做等。
。、全班交流。各個小組推舉代表介紹討論的結(jié)果,其他組員可以做補充。教師通過,鼓勵學生付諸實踐。
5、教師,布置家庭作業(yè)。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5
教學目標
。、能夠舉例說明中外民間進行交流的活動。
2、能夠用自己的話解釋吸引眾多外國人的原因。
3、形成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準備
。薄⒔處熢谡n前應對中外民間友好來往的情況和活動有大致的了解。
2、課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搜集相關的內(nèi)容,在課上匯報展示。
教學活動及過程
。、導入。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外國人“大山”引入本課題的學習?唇炭茣冢福怠福讽摰膱D片,了解一下中外民間友好往來的情況。
。、觀察與討論。
(1)閱讀書上的圖片和說明文字,請學生用概括性的語言說說中外民間友好往來都有哪些形式?
。ǎ玻┽槍δ骋环鶊D片展開教學,讓學生想想圖中的.對話。
。ǎ常┧伎迹鹤鳛橐幻W生,可以為中外交流做點什么。
。、匯報展示。
(1)小組交流。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可以介紹、表演等形式)
。ǎ常┱勼w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說說能夠吸引眾多的外國人的理由。
。、教師?隙▽W生的搜集情況和課堂表現(xiàn)。
家庭作業(yè)
完成走進學習廣場。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6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著許多華人,他們和我們有著同樣的血脈、同樣的根。
2、知道海外華人雖身在異鄉(xiāng)卻有著割不斷的中國情節(jié),他們時刻關注著中華民族的繁榮興旺,并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各個國家里的中國城資料和海外華人的故事。
2、教師準備相關音樂,制作課件;指導排練相關節(jié)目。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教學。
1、同學們,我給大家推薦一首傳唱多年的歌,來,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2、聽著音樂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達了他們怎樣的心聲?
3、揭示課題:是啊,每當聽到《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我們就會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華人,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中國城——華人的“家”。
1、理解中國城
。1)由來: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炎黃子孫的足跡已隨著祖國的強大而遍布世界各國,在有些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了獨立的華人區(qū),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國城”、美國的!疤迫私帧钡鹊。(課件展示)
。2)、解釋中國城:所謂“中國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頗具規(guī)模的商業(yè)中心——以經(jīng)營中國產(chǎn)品、中國飲食為主,以中國式建筑為格調(diào)的城區(qū)。
2、展示交流中國城資料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展示關于中國城的資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特色的資料(圖片、文字資料、影碟、錄像等)。
。2)、抽生在班內(nèi)交流。
3、小結(jié):風格各異的中國城,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中國城就是華人溫暖的“家”。
三、中國城——中國心!
1、探究活動:海外華人為什么要建中國城?過中國節(jié)?
。1)、四人小組內(nèi)探討,各選兩人分別負責記錄、發(fā)言,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匯報探究結(jié)果,師相機給予適當?shù)狞c評。引導學生感受海外華人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理解海外華人的一顆中國心。
2、小結(jié)激情:欣賞中國風格的建筑,感受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品嘗中國風味的飯菜,用漢語談笑聊天……在中國城里,華人們仿佛回到祖國溫暖的懷抱。
3、想象中國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異國的華人,當你走進中國城,你會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說些什么?
。2)、生自由發(fā)言,師給予適當?shù)淖穯、點評,再次引導學生感受海外華人濃濃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理解海外華人的一顆中國心,明白中國城——華人的“家”的真正含義。
四、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1、過渡引入:海外華人和我們有著同樣的血脈、同樣的根,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生活過得怎樣,始終是我們難舍的牽掛,有一首歌曲表達了我們的心聲。
2、播放音樂《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學生欣賞完后說說自己對這首歌的體會和感受。
3、介紹了解到的海外華人的生活情況,體會他們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進一步體會他們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
4、演唱歌曲《我的中國心》,引入第二課時。
五、板書設計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
中國城——華人的家
中國城——中國心
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7
教學目標:
通過這個年齡段同學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各種活生生的事例,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fā)展理解、體諒他人的社會認知能力和情感傾向。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舉一個同學間發(fā)生矛盾沒有很好解決的事例。
師述:同學之間免不了要發(fā)生一些矛盾,那么該如何處理是最恰當?shù)哪兀?/p>
今天,我們來學習《同學之間》共同討論一下;我們該怎么做?
二、美好回憶。
1、師述:升入三年級了,同學們已經(jīng)在班級里度過了兩年的美好時光。請你給大家講一兩件印象深刻的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事情。
2、學生先討論,再指名講。(對存在偏差的幫助、關心,如幫人打架、做作業(yè)、抄襲等要正確引導。)
三、設身處地。
1、師述:在與同學相處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這些事情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么想?請看下面的兩個事例。
2、指名讀第一個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當時的心情嗎?你幫助過人嗎?還記得當時的感受嗎?
(幫助體驗互相幫助和分享的快樂)
3、指名讀第二個朱靈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樣說服她的小組同學的嗎?你能體會到朱靈當時的感受嗎?
。◣椭鷮W生懂得不能因為別人的有某方面的缺點就排斥他人。)
4、指名讀第三個喬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過嗎?當時的心情如何?你能為喬典出出主意,幫他解除煩惱嗎?
(幫助學生體會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學間要互相信任。)
5、指名讀第四個王輝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輝,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幫助學生體會到與他人相處中要理解與尊重他人。)
6、指名讀第五個周青的事例。
你能體會周青的感受嗎?
(幫助學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綽號)
7、如果你們班里也有這種情況,你會去勸阻嗎?
寫一寫再說一說:不會勸阻的原因。
勸阻的原因。
8、你們班上也發(fā)生過這類事嗎?
四、送他一縷陽光。
假如你的同學有這樣一些內(nèi)心的陰影,你能不能做個“陽光使者”,送給他一縷陽光,幫他驅(qū)散心中的陰影,打開心扉?
1、分別指名朗讀和討論三個事例。
(1)告訴學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2)告訴學生同學間交往要尊重有各種困難的同學。
。3)幫助學生懂得要幫助和尊重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
2、舉班上的一些事例來討論。
五、黃金法則。
師述:人與人相處有一條黃金法則,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裁匆馑寄?
1、讀書,了解意思。(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2、填一填,并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加以說明。
你想要別人關心你,別人也想要你他。
你想要別人尊重你,別人也想要你他。
3、相反,如果你對別人不好的話,那你也就很難讓別人對你好。
聽故事《蝸牛和蝴蝶》
六、總結(jié)。
讀讀名言結(jié)束課文。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案03-14
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07-20
(精品)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09-18
《品德與社會》教案03-15
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6-10
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4篇[精華]09-09
品德與社會教案07-14
《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選)09-17
《品德與社會》教案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