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語言教案(熱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教材簡介: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是一個彩色的季節(jié),大自然給予了孩子美的感受,讓孩子們從視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上領略了秋天的美麗。"秋的暢想"主題活動給孩子深入了解秋天的機會!肚锾斓挠辍肥且黄Z言優(yōu)美、意境幽遠的散文,作者巧妙的運用擬人的手法將秋天的雨賦予了生命,從秋雨的歌唱、顏色、氣味和發(fā)出的信息四個方面來展開,以秋雨為線索,呈現(xiàn)出一個豐富多彩的,詩情畫意的秋天。其中擬人的手法更能讓孩子領略語言美、意境美,從而激發(fā)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適合大班幼兒欣賞、學習。
目標預設:
1、感受散文中表現(xiàn)的秋雨帶來的美景。
2、初步了解散文中運用的比喻手法,學習"她把×顏色給了××,××××像××"的句式。
3、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散文意境的感受。
活動重點:
通過散文感受秋天的美,鞏固對秋天主要特征的認識。
活動難點:
體驗散文的語言美,學習散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
設計理念:
教與學是一個統(tǒng)一與和諧的過程。在活動中,要恰當把握好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關系,使教與學相輔相成;顒又,我主要通過欣賞形象生動、具體的畫面幫助幼兒直觀感知秋天的美麗。通過反復傾聽,運用完整和分段欣賞相結合的方法,輔以提問,從整體到局部、由淺入深,細致、系統(tǒng)的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所蘊涵的意境美、語言美。提升對秋天的知識經驗積累。在欣賞散文的過程中我充分創(chuàng)設大膽發(fā)言的機會,通過集體與個別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讓幼兒在美的感染下愉快的進行學習,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完成活動目標。
設計思路:
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熱愛和探索大自然是兒童最常見的表現(xiàn),他們對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體驗,但在表述上詞匯不夠豐富,思維不夠開闊,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好好地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引領孩子們去探索。通過散文《秋天的雨》讓孩子從中了解秋天的季節(jié)特點,學習關注周圍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從而感受到散文中語言的優(yōu)美和意境的溫馨,啟發(fā)孩子們無盡的遐想與表現(xiàn),給幼兒提供了絕佳的欣賞學習的契機。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主動參與活動、接受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幼兒對秋雨的原有經驗。
教師播放下雨的音頻,并吸引幼兒注意:聽!這是什么聲音呀?你是怎么知道的?活動一開始就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秋雨上來,并交流講述對秋雨的認識,如:秋雨是涼涼的,輕輕的,細細的等,教師在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并給予肯定的基礎上,然后教師將幼兒自然地帶入到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中來。
二、初步感知散文詩。
1、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一起來聽聽《秋天的雨》這篇散文。聽過以后可要告訴老師,你最喜歡散文詩里的哪一句。"(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2、提問: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你喜歡散文里的哪一句?(啟發(fā)幼兒盡量說或者用動作表演。)
三、運用課件圖文結合,幫助幼兒分段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師:我們來看一看秋天的雨在大自然中都有哪些變化?
1、欣賞散文第二段:想--秋天的雨。
提問: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呢?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學習詞:清涼和溫柔、輕輕地、悄悄地。)教師小結:秋天雨后,自然中發(fā)生了變化,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秋天的門。
2、欣賞散文第三段:看--秋天的雨。
師:為什么說秋天的雨像一盒顏料?她把各種各樣的`顏料給了誰?(學習"她把×顏色給了××,××××像××"的句式。)教師小結:秋天到了,各種樹都發(fā)生了變化,水稻變金黃,水果成熟,農民伯伯準備要收割;美麗的菊花都開了。
3、欣賞散文第四段:聞--秋天的雨。
師:秋天的雨還有好聞的氣味呢,它是從哪里來的呢?感覺怎樣?(鼓勵幼兒積極思考,談談自己的生活體驗。)教師小結:原來秋天來了,水果都成熟了,會散發(fā)出香味,菠蘿甜甜的,梨子香香的,還有蘋果、橘子稻谷……
4、欣賞散文第五段:聽--秋天的雨。
師:為什么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呢?它告訴我們冬天快來了,小動物要做什么?(學習詞:銜、造、挖、油亮亮。)教師小結:小動物忙著做事情,小喜鵲造房子,小松鼠做糧食,小青蛙加緊挖洞,小樹葉有的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有的飄到大樹媽媽的腳下,它們都準備要過冬。
5、欣賞散文第六段:秋天的雨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師:秋天的雨為什么會給大地帶來一首豐收的歌?為什么會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快樂的歌?(從中提升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了這首新的散文詩,小朋友也看到大自然這么美麗,那么,我們從小就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幾種動物對地球的清潔作用。
2、能用比較清晰、完整的語言介紹動物清潔工的本領。
3、了解動物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懂得愛護小動物也是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圖1海鷗清潔海中剩菜、剩飯;圖2鯽魚清潔河中垃圾、水草;圖3烏鴉清潔地面上的蠅蛆、地蠶;圖4蚯蚓清潔地下垃圾,使之變成肥料)
2、地球(哭與笑)的圖片。
3、《低碳貝貝》歌曲。
活動過程:
1、出示地球的圖片,創(chuàng)設地球公公招聘清潔工的情景。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一位大家熟悉的客人,你們看它是誰?(教師出示地球哭笑的圖片)(地球公公。)
師:小朋友,那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地球公公有什么不同?(前邊的地球公公在笑,后邊的地球公公在哭······)
師:是的,那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前邊的地球公公是過去的地球,后邊的地球公公是現(xiàn)在的地球。那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地球的過去和現(xiàn)在不一樣呢?(過去的地球公公身上是干凈的很高興,現(xiàn)在的地球公公身上是臟兮兮的很傷心。)
師:你們看地球公公臟兮兮的,它很傷心,很難過,所以它今天來到森林里招聘地球清潔工的。那么你們說說誰回來應聘地球清潔工呢?(大獅子,大老虎,小老鼠·······)
教師小結:地球公公又臟又亂,它很傷心,不得不到森林里招聘清潔工,小動物們都爭先恐后的去報名,想要幫地球公公分擔一些負擔。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地球清潔工的故事。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完整講述第一遍故事。師:小朋友,聽完故事,你們知道為什么地球公公要來招聘清潔工了嗎?(知道。)
師:為什么呢?(因為地球公公很臟,要找別的小動物來打掃。)
師:那么都有哪些小動物來應聘呢?(海鷗、鯽魚、烏鴉、蚯蚓。)
師:那它們可以當哪里的清潔工?(海鷗是海面上的清潔工;鯽魚是河里的清潔工;烏鴉是地面上的清潔工;蚯蚓是土壤里的清潔工。)
師:嗯,小朋友們都很聰明,小動物的本領也很大。
教師小結:在地球公公的招聘會上,海鷗、鯽魚、烏鴉、蚯蚓,還有很多小動物都前來應聘地球清潔員,他們各有各的本領。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通過提問依次讓幼兒學說故事中海鷗、鯽魚、烏鴉、蚯蚓的.對話,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們我們再回憶一遍故事。(好。)
師: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位客人它是誰啊?(地球公公。)
師:它來干什么?(它來招聘地球清潔工。)
師:那都有誰來應聘了?(海鷗、鯽魚、烏鴉、蚯蚓。)
師:來了這么多的小動物,海鷗是怎么說的?(海鷗能夠吃掉大海里的剩飯。)
師:那鯽魚呢?(鯽魚能夠吃河里的垃圾,把河水打掃得干干凈凈的。)
師:鯽魚的本領這么大啊,那烏鴉呢?(烏鴉能夠把地上的臟蟲子吃掉。)
師:還有蚯蚓呢?(蚯蚓吃地下的垃圾,變成肥料。)
師:小朋友們可真棒。
教師小結:在地球招聘會上小朋友了解到了這么多小動物的本領,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那么小朋友呢?
4、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討論如何保護地球,如何保護動物。
師:小動物的本領那么大,那我們又怎么保護地球公公呢?(不亂扔垃圾。)
師:嗯,對。那你們喜歡小汽車嗎?(喜歡。)
師:那你們知道小汽車排放的尾氣會污染環(huán)境嗎?(知道。)
師:那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可以坐公交、騎自行車、走步······)
師:嗯,對,為了保護環(huán)境,我們可以以步代車,這樣可以讓我們的空氣更清新。小朋友,小動物的本領這么大,那我們要怎么保護他們?(我們要保護它們,不傷害它們。)
教師小結:保護小動物也能保護我們個環(huán)境,環(huán)境好我們身體才會更健康。
5、用幼兒熟悉的歌曲結束活動,更進一步的引導幼兒去保護環(huán)境。
師:小動物和地球公公為了保護環(huán)境他們編了一首動聽的歌,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聽。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多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2、創(chuàng)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chuàng)編內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創(chuàng)編的詩歌畫下來,在區(qū)角活動時,說一說,演一演。
附詩歌:借傘
下雨了,下雨了!
嘩嘩嘩,嘩嘩嘩
荷花姐姐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青蛙樂得張開嘴巴唱歌:呱呱,呱呱
小雨點敲著綠傘給伴奏:滴答,滴答
下雨了,下雨了!
嘩嘩嘩,嘩嘩嘩
山坡上的大蘑菇遮住了螞蟻,
螞蟻笑得蜷腿伸胳膊:下吧,下吧
小雨點敲著蘑菇給伴奏:不怕,不怕
下雨了,下雨了!
嘩嘩嘩,嘩嘩嘩
公路邊的大楊樹遮住了喜鵲,
喜鵲哈哈地唱起歌:喳喳,喳喳
小雨點敲著楊樹給伴奏:嘩啦,嘩啦
放學了,雨仍然下著,
嘩嘩嘩,嘩嘩嘩
小朋友的傘借給了老師,
老師喜得含著淚花忙說:“謝謝,謝謝”
小雨點敲著花傘來唱歌:老師,用吧,用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jié),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表現(xiàn)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大掛圖5幅,(同課本)小圖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組織幼兒背誦兒歌《小蝸!罚盒∥伵,去旅游,背著房,到處走。引出課題《懶惰的小蝸牛》
。ǘ┗静糠郑
1、 整體出示圖片,幼兒感知觀察圖片后提問;圖片上有什么小動物?(烏龜和蝸牛)它們要去干什么呢?(旅游)這只偷懶的蝸牛在旅游時是怎么偷懶的呢?結果怎么樣了?
2、 幼兒自由講述。
3、 請個別幼兒講述。
4、 分圖講述,教師運用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提問:
圖一:小蝸牛和烏龜要去干什么?
圖二:(1、)小烏龜為什么要睡懶覺?
(2、)烏龜睡著了,蝸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圖三:(1、)烏龜醒來沒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怎么做?
(2、)小蝸牛這時正在干什么呢?
5、 幼兒在理解基礎上講述1——3幅圖,教師小結:
圖四:(1、)走著走著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2、)烏龜為什么會上河里去呢?
(3、)掉到河里后,小蝸牛怎么了/它會怎么做呢?
。4、)小烏龜怎么說?怎么做呢?
圖五:小蝸牛怎么樣了?它對烏龜說了什么呢?幼兒講述圖四圖五,教師總結講述。
6、 幼兒自由排圖,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ㄈ┭由旎顒樱核鸭嘘P蝸牛的資料,在區(qū)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天后帶幼兒尋找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探索蝸牛的生活習性,并把觀察到的畫下來。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的描述;
2、通過歌曲、故事表演、游戲等形式,感受故事的詼諧和有趣,享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2、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故事中動物的圖片、嗯嗯的圖片、嗯嗯的頭飾兩個
3、故事中動物的家(在小椅子貼上動物的圖片和漢字)
4、伴奏音樂(選自《歡樂頌》)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快樂嗯嗯》
1、教師與幼兒邊唱歌邊跳舞進入活動;
2、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二、欣賞故事《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一)、播放幻燈片,認識故事的題目,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師:是誰這么不講文明,把嗯嗯嗯在了我的頭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有趣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1、播放幻燈片1、2,教師講述故事后提問:
* 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 小鼴鼠的心情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學小鼴鼠生氣的樣子和話語)* 幼兒猜測:請你來猜一猜,這是誰的嗯嗯?
2、播放幻燈片3–8,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 小鼴鼠分別找到了誰?它們的嗯嗯是什么樣子的?
* 幼兒描述嗯嗯的樣子,并學學小鼴鼠與他們的對話。
3、播放幻燈片9、10,提問:
* 為什么蒼蠅能幫助小鼴鼠呢?
* 蒼蠅是怎么樣做的`?原來這是誰的嗯嗯?
4、播放幻燈片11–14,提問:
* 如果你是小鼴鼠,這時你會怎么做?
* 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鼴鼠的嗯嗯是什么樣子的?
* 你們覺得小鼴鼠這樣做對嗎?(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交流)* 教師小結:動物和人不一樣,它們會隨地拉嗯嗯,但是這很不禮貌,不僅污染了環(huán)境,還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5、完整欣賞故事,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合作表演故事內容。
三、游戲:嗯嗯配對(播放《快樂嗯嗯》的背景音樂)
1、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找到相對應的動物和嗯嗯圖片,然后講給喜歡的客人老師聽:我們是***(動物的名稱),我們的嗯嗯是***(描述嗯嗯的特點)。
2、把今天學到的本領講給弟弟妹妹聽(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語言區(qū):將故事中的圖片擺放在語言區(qū),鼓勵幼兒大膽表演故事內容;益智區(qū):嗯嗯配對(鞏固對嗯嗯的認識)
活動實施教學反思: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是一個幽默、詼諧的兒童繪本故事。為了使故事更適合中班幼兒的閱讀及年齡、思維特點,教師對原著的故事內容進行了壓縮和修改,比如由故事中的六種動物減至五種;故事結尾進行了修改,保持了小鼴鼠善良、可愛的形象。活動中通過PPT的呈現(xiàn)以及師幼之間的互動,大多數幼兒都能把不同動物“嗯嗯”的形狀大膽的表述出來,比如:鴿子的“嗯嗯”是白白的,像牛奶一樣;馬的“嗯嗯”大大的、圓圓的,像土豆一樣……原本難以啟齒的話題,孩子們卻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而且興趣濃厚。之后教師通過配對連線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幫助幼兒再次鞏固了活動的重點——了解鴿子、老馬、野兔等動物“嗯嗯”的知識。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來支持、鼓勵幼兒與同伴自主交流,在互動交流中幼兒的知識經驗逐步豐富:知道人和動物不同的“嗯嗯”習性,知道養(yǎng)成良好的“嗯嗯”習慣對健康很重要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突破了難點。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教案06-14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大班語言教案06-15
(經典)大班語言教案07-23
【經典】大班語言教案07-23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8-05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04
(經典)大班語言教案07-28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