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基本唱出豫劇的韻味,能跟著教師唱準下滑音的曲調(diào)。
2.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男子漢,解放軍操練的動作。
3.通過歌表演,理解.表現(xiàn)男子漢的.形象。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
活動重點:
初步學唱歌曲,能基本唱出劇的韻味,能跟著教師唱準下滑音的曲調(diào)。 活動難點:
1.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男子漢,解放軍操練的動作。
2.通過歌表演,理解、表現(xiàn)男子漢的形象。
審美元素:
豫劇一向以唱見長,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教師引導幼兒用鏗鏘有力的演唱,揮灑自如的動作表現(xiàn)自己男子漢的形象,使幼兒感受到了戲曲的韻味,激發(fā)了他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活動過程:
一、對比欣賞《鋤草》和《小小男子漢》。
。1) 了解《小小男子漢》也是河南豫劇。
。2) 請幼兒分析《鋤草》和《小小男子漢》有什么不同。
教師播放錄音磁帶,幼兒完整地欣賞歌曲《小小男子漢》
師: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歌曲《小小男子漢》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和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這首曲子叫豫劇。
二、幼兒學習歌曲。
1.教師范唱,幼兒傾聽并理解歌詞內(nèi)容。
師:你聽到了什么?說的什么事?我們一起來說說。
2.教師再次范唱,引導幼兒感受豫劇味,仔細聽下滑音的曲調(diào)。 師:你能把這首歌曲的特別的地方唱出來嗎?幼兒模仿唱下滑音。
3.幼兒跟隨教師演唱,在教師向下手勢的幫助下,唱準下滑音,重點強調(diào)并練習“男”、“解”的豫劇發(fā)音。
師:你們看到老師手勢向下時,應該怎么演唱?再來一次。
三、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歌表演動作。
重點練習男子漢的動作和解放軍操練的動作。幼兒自由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時,能隨節(jié)拍左右搖擺,表現(xiàn)男子漢的形象。
四、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五、老師評價活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工具的名稱,知道它們的用處。
2、鼓勵幼兒根據(jù)操作對象選擇合適的工具。
3、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孩子提前做的工具調(diào)查表每人一張
2、工具ppt
3、各種小工具:錘子 鉗子 扳手 削筆刀 訂書機 螺絲刀等
4、鉛筆一支
5、美工紙
6、大紙箱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工具調(diào)查表說一說自己對工具的'認識,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回家調(diào)查一下家里的小工具,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調(diào)查向小伙伴介紹一下自己知道的工具。(幼兒自由的發(fā)言)
2、認識各種工具,并探索工具的用處,能根據(jù)操作的對象選擇合適的工具。
(1)、出示一個大紙箱,請幼兒幫忙打開。
師: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能干了,今天我?guī)硪粋大紙箱,我請小朋友來幫忙,把箱子打開。
師:看來空手打開打開箱子可真不容易,誰能想一想其他的辦法呢?(幼兒發(fā)言)用剪刀 刻刀等
(2)打開紙箱,認識各種工具
出示小錘子 錘子 鉗子 扳手 螺絲刀等工具,引導幼兒認識并說出用途。
師:小朋友,箱子里有一個工具箱,我們打開看看里面有哪些工具?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回答問題并說出用途。
(3)能根據(jù)操作的對象選擇合適的工具。
師:我想用鉛筆為每一位小朋友畫一朵小紅花貼道表揚欄中,可是為什么畫不出來?誰愿意幫老師到找一件能削鉛筆的工具,我們看他找得對不對?(幼兒找出卷筆刀)
(4)請一幼兒示范操作削鉛筆。教師并用小號的鉛筆畫畫。
(5)出示幾張美工紙,請幼兒選擇合適的工具。
師:我想把這幾張紙訂成一本小冊子,誰愿意幫老師到找一件能合適的工具。
(6)設計問題,引導幼兒說出解決辦法:
手機的螺絲松了,用哪種工具好?
這排釘子太危險了,我們是用哪種工具把她砸下去?
這塊鐵絲太長,我想用一小塊,我應該用哪種工具剪下來?
3、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用來幫忙的這些工具,用起來省時間省力氣,它們有一個名字叫工具,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問題,這么多的小工具就會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如果沒有這些小工具來幫助我們,我們的生活就會有很多麻煩。所以,這些工具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們。但是在使用這些工具是應該注意什么?
4、思想教育:安全使用剪刀
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 :使用工具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用完的工具材料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遇到困難可以請小朋友、老師、家長幫忙。
5、關注生活中的其他工具,到幼兒園里尋找被修理的物品,用工具自己修一修。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首尾相接的方法進行測量,引發(fā)測量的興趣。
2、欣賞、理解故事內(nèi)容,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寸蟲若干、知更鳥尾巴、PPT繪本、故事中的各種鳥卡片
活動過程:
一、介紹“一寸蟲”
1、幼兒的身高
師:孩子們,知道自己有多高?
2、說說“一寸蟲”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朋友,看看是誰?
提問:猜猜一寸蟲大概有多長?
二、故事“一寸蟲”
1、欣賞故事第一段
師:就這樣,一寸蟲快樂的生活著,可是這天他碰到了誰?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說說你的理由。
(1)第一次測量
要求:請你們幫個忙,去量一量知更鳥的尾巴,看看他的尾巴到底有多長?
(2)展示測量的結果
提問:知更鳥的尾巴有多長?你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量的'嗎?
討論:一寸蟲說了,你們的辦法真好,可是現(xiàn)在只有一條一寸蟲,這該怎么量呢?
2、教師講故事第二段,嘗試測量
師:你認識這些鳥嗎?他們會讓一寸蟲幫忙量什么呢?
l巨嘴鳥——嘴巴
l蜂鳥——全身
l蒼鷺——修長的腿
(1)第二次測量
要求:這些部分你們都會量嗎?那這次難度提高了,每人挑選一種小鳥,它想讓你們幫忙量的那個部位,還有一個要求更難就是每人只有一條一寸蟲,行嗎?如果需要記號筆幫忙在籃子里自己拿。
。2)展示測量的結果
師:你量的是誰,量了是什么部位,量出來的結果是多少?
小結:一寸蟲做完這些工作和你們一下得意的不得了,可快活了。
3、教師講故事第三段,展開聯(lián)想
師:就在他幸福的時候,又遇到了一個新朋友,這是誰?夜鶯會讓一寸蟲幫忙量什么呢?
三、討論,拓展
師:喜歡這條一寸蟲嗎?為什么?如果給你一條一寸蟲。你想讓他量你的什么?
小結: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很自豪的地方,很喜歡地方,送你一條一寸蟲,你想量什么地方就量什么地方。
大班教案 篇4
一、學情說明
大班幼兒在社會性發(fā)展方面的主要年齡特點是合作意識逐漸增強,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紹、解釋游戲規(guī)則。比如,在小舞臺表演游戲中幾個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語言、動作等進行表現(xiàn),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大班(上),社會領域的人際關系方面的課程。本教學活動就是針對幼兒這一階段人際關系發(fā)展的特點,引導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fā)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與別人合作的快樂。
三、教學設計
1、活動名稱大班社會領域——人際關系《合作力量大》
2、活動領域主要領域:社會滲透領域:語言
3、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精神。
(2)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伙的技巧。
(3)通過游戲、故事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
4、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fā)幼兒的合作意識。
難點: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
5、活動準備
故事《猴子和鹿》的視頻,足球比賽視頻,ppt。
6、活動過程
(1)導入
談話“足球”,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足球)?
師:小朋友都會踢足球嗎(請一位小朋友演示),那你們喜歡看足球比賽嗎?
師:楊老師可是很喜歡看足球比賽,而且老師還是山東魯能泰山隊的球迷。我們一起來看山東隊對陣北京隊的精彩的足球比賽視頻。
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比賽場上一共有多少名球員呢?他們是怎樣贏得足球比賽的?播放足球比賽視頻。
師:山東隊進球啦!山東隊的球員踢得棒不棒啊,那請小朋友們?yōu)樗麄児墓恼瓢?
師:我請小朋友來說一下,球場上一共有多少名球員?老師這有一張他們合影的照片,小朋友可以看著照片來數(shù)一數(shù)。
師:他們是怎樣進球的?
師:山東隊取得了比賽的勝利,11個人中誰得功勞最大呀?
師:那進球的時候,只有這一個本領大的人能行嗎?為什么呢?
小結:小朋友說的非常好,在一場足球比賽中,這11個球員是一個團隊,他們都有各自的本領,有負責進攻的,有負責助攻的.,還有負責防守的,大家一起踢球傳球,才能將球踢進對方球門而得分。這種做法就叫“合作”。
(2)展開
1、欣賞動畫《猴子和鹿》,進一步認識合作的意義。
過渡:有兩個小動物也在比一比誰的本領大,下面就請大家一起欣賞動畫《猴子和鹿》,我們來看一看究竟是誰的本領更大?
欣賞視頻前半部分(1:42)。
師:看到這里,老師有幾個問題要問小朋友們,梅花鹿能摘到桃子嗎?為什么?
師:那小猴子能過河嗎?
師:請小朋友仔細的想一想,應該怎樣才能摘到桃子呢?
師:我們來看看猴子和鹿是怎么摘到桃子的吧?
2、欣賞故事后半部分。
師:故事講完了,小朋友都認真地看了嗎?為什么梅花鹿和小猴子一開始沒有摘到桃子呢?
師:那后來她們又是怎樣成功地摘到了桃子的?她們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啊?
師:那梅花鹿和小猴的這種方法是不是合作呀?
師:動畫里的老熊說的很對,梅花鹿和小猴子雖然都很有本領,但兩個動物也都有不擅長的事,如果他們能一起合作本領就會更大了。
3、聯(lián)系生活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平時的生活中你們會合作嗎?你們合作做了哪些事情呢?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照片,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自己平常是怎么合作的!
幼:欣賞并討論。
(3)結束
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有一個游戲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請小朋友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游戲嗎?展示幼兒玩兒游戲的照片。
師:小朋友都會玩兒毛毛蟲的游戲嗎?
師:那你們現(xiàn)在想玩兒嗎?我們先來分組吧,(分四組),面向老師站好。玩游戲的時候,每組小朋友蹲在地上時,必須緊緊的貼在一起,不能讓毛毛蟲的身體斷開,每組最后一個小朋友超過終點就完成比賽了,最先完成的一組就是第一名。
游戲結束總結:這次小朋友在游戲中表現(xiàn)得都很好,小朋友們合作的開心嗎?
師:小朋友,我們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小,但是如果勁兒往一處使,學會合作,我們就更容易成功了。我們一起回到教室繼續(xù)玩兒毛毛蟲的游戲吧?
四、教學反思
1、教師的教態(tài)方面,動作和語言都比較具有表現(xiàn)力,但與幼兒的交流不夠投入、集中,情緒沒有與孩子融為一體,導致幼兒的注意力不完全集中在教師的教學上。
2、教學過程,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好,但細節(jié)遺忘的太多,由于教師自身的緊張,導致整節(jié)課的流程不夠流暢。對于新手教師來說這也是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要熟練地導入、開展課程,必須多研多練。
3、教學設計方面,教學的層次分明,但在教學過程中較刻板,沒有過多地發(fā)揮,這使得課堂的氣氛沒有預期的活躍氛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將自己的興趣點轉移到幼兒身上,讓幼兒集中精力,調(diào)動起氣氛。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
太陽是孩子十分熟悉而且喜歡的事物,每天戶外活動時都能在操場上曬到太陽,孩子們對太陽有了許多的感性經(jīng)驗。而且,每天點名前,我們也都會說一說當天的天氣情況。有時候,天陰沉沉的,孩子們都說太陽不出來、陰天一點兒也不好,孩子們都喜歡陽光明媚的日子。另外,孩子們喜歡唱歌,他們在歌唱活動中能體驗到活動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跳躍地演唱每一句句末的象聲詞。
2、通過圖譜提示理解記憶歌詞,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譜一幅,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練聲:向太陽問好。
“太陽升起來了,今天的天氣好晴朗。太陽給了我們光明、給了我們溫暖。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向太陽問個好吧!”
“太陽看見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聽見這么有禮貌的問好,它想給你們唱個歌了。聽一聽,太陽唱了什么?”
二、引導幼兒傾聽、感受歌曲。
1、教師清聲范唱歌曲,“你們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師隨樂范唱歌曲。“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一一出示小圖片,教師念出歌詞)
3、掌握跳音。
小鳥是怎么唱歌的?(出示跳音卡,認識跳音符號)一起學一學、唱一唱。
樹葉是怎么唱歌的?強化:漢字上面也有什么符號,那我們應該怎么唱呢?
大海、小朋友怎么唱歌呢?(跳音部分連起來唱一唱)
三、看圖譜學說歌詞。
1、出示一張不完整的圖譜。
“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太陽升起來了》。老師這里有一張圖譜,我們可以把這首歌記下來!”
“老師先把跳音部分填進去,其它空白的地方請小朋友來填!
“誰出來了,誰開始唱歌?這些小圖片應該放在圖譜的哪一塊呢?”
2、教師邊指圖譜邊演唱,請幼兒填補圖譜。
3、有節(jié)奏地集體朗誦歌詞。
四、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輕聲學唱!白屛覀冇煤寐牭穆曇舾俾暟堰@首歌來唱一遍!
2、提醒跳躍地演唱歌曲每一句句末的歌詞。
3、學習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我們換種方式來唱,老師唱小圖片,你們唱跳音部分。”
“女孩子來唱小圖片,男孩子來唱跳音部分!
五、延伸活動。
“除了太陽升起,小鳥唱歌;風兒吹來,樹葉唱歌;海浪涌來,海水唱歌之外,還有誰也會來唱歌呢?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想一想,把他們編到這首歌里去,一定非常好聽!”
活動反思:
今天上午,天氣陰沉沉的,看不見太陽。于是,我直接導入和太陽打招呼,讓孩子們在歌唱活動之前亮一亮嗓子。在練聲時,我用手勢指揮暗示連貫與跳躍,為后面的學習作一小小的'鋪墊。
我拿到這首歌曲,首先針對自己的孩子在詞曲方面作了一些修改,把旋律編得更為優(yōu)美,把歌詞改得更為易懂。在設計這個活動中,我考慮了以下兩點,在活動后我也覺得比較成功的就是:
1、結合圖譜。
我把整首歌曲分成三部分圖片,實物圖片、漢字圖片、最后一個結束句是簡譜。這首歌曲一共有五個樂句,那么我在圖譜上面劃分為五行三列。我不僅從內(nèi)容出發(fā),還兼顧美觀,最上面是歌曲名稱,并加上景物裝飾,顯得這幅圖譜既美觀又大方,更大的作用是讓孩子從中理解歌詞的意思。
2、難點前置。
在定位重難點時,我把跳音作為難點,并作為本次活動的一個知識點,使活動有深度,音樂活動就應該有音樂元素。在感受歌曲后我?guī)Ш⒆觽冋莆仗簦屗麄兿扔^察跳音符號,通過“像什么?”來形象地進行觀察,并告訴他們名稱,再讓他們用跳躍的感覺去學一學、唱一唱。我覺得孩子們在這部分掌握得非常好。
總之,整個歌唱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過渡流暢,活動充分體現(xiàn)出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的完整性。幼兒的主體性表現(xiàn)在師幼互動中,面向全體;活動的完整性表現(xiàn)在歌曲的名稱,活動的延伸等等。
在活動的點評中,眾多老師也一致認同我的這兩點設計策略。指出不足的一點是最后的一句結束句,他們認為把簡譜改成五線譜,這樣的話,孩子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階的高低變化,我也是表示贊同。
在活動中,我班天意的表現(xiàn)一直非常好,舉手回答問題也特別積極,就是在演唱歌曲時,他那愛表現(xiàn)的性格使得他的聲音異常突出,使得歌唱的聲音很不和諧。在平時的歌唱活動中也是這樣,我也經(jīng)常提醒他輕輕地、用好聽的聲音來唱。當然,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都不一樣,接受能力也參差不齊,我覺得發(fā)生這種個別的現(xiàn)象也是教學中很常見的問題,這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長期關注的事情。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鞏固整點,認識半點,能正確辨別時間。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課件、時鐘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時鐘圖片,引出故事
這是什么?時鐘上有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時鐘?
二、利用課件鞏固整點,學習半點
。ㄒ唬╈柟陶c,進一步掌握整點時分鐘、時針的指向。
(二)認識半點,知道半點時分針總是指向數(shù)字6,而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
三、集體游戲,鞏固練習
1.判斷正誤,知道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時間。
2.時鐘連連看,引導幼兒將起床、上學、午餐、午睡、放學等圖片與鐘面相連,進一步知道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四、延伸活動:雙休日的`時間安排
1.教師示范演示部分時段自己的活動安排。
2.請幼兒回家設計一張雙休日時間安排表。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圖片,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并能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達。
2.學習故事中的動詞短句:x過……。
3.感受和體驗故事的`詼諧、幽默,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母雞蘿絲去散步》繪本若干;
2.《母雞蘿絲去散步》課件;
3.布置場地。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這幅圖上有誰?看,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時候是怎樣的?
二、觀察畫面,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
1.觀察畫面,了解農(nóng)場里有哪些地方
2.觀察畫面,學習故事中的動詞短句:“x過……”。
3.自主閱讀,了解母雞和狐貍之間發(fā)生的事情
(1)狐貍想干什么呢?母雞蘿絲最終被狐貍吃掉了嗎?
。2)幼兒自主閱讀。
。3)幼兒交流。
4. 出示畫面,引導幼兒講述。
(1)母雞蘿絲走過院子,狐貍怎么樣了?
。2)母雞蘿絲繞過池塘時,狐貍怎么樣了?
。3)母雞蘿絲越過干草堆時,狐貍怎么樣了?
。4)母雞蘿絲經(jīng)過磨坊時,狐貍怎么樣了?
(5)母雞蘿絲穿過籬笆時,狐貍怎么樣了?
。6)母雞蘿絲鉆過蜜蜂房時,狐貍又怎么樣了?
5. 回味感悟,給故事起名。
。1)你覺得是這是一只怎樣的母雞和怎樣的狐貍?幼兒討論。
。2)誰能幫這個故事想一個好聽的名字呢?
三、觀看動畫,體會樂趣。
四、延伸活動,遷移經(jīng)驗
狐貍沒抓到母雞露絲,它很不甘心,它還會跟著母雞后面,那母雞露絲和狐貍之間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選)08-0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大班教案【精選】08-0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精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