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圖片,激發(fā)幼兒對學習詩歌的興趣。
2、認識漢字“冬天”、“白”、“雪花”。
3、了解冬天的季節(jié)特性。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冬天掛圖一張、雪人頭飾一個、雪花片帶字30份
2、字卡冬天、白、雪花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漢字“冬天”、“白”、“雪花”
活動難點:幼兒對識字感興趣并了解冬天的季節(jié)特征。
活動過程:
(一) 識字游戲:復習幼兒學過的字寶寶(誰來了)
春天、夏天、秋天、風、雪、飄
這里面呀有許多的字寶寶朋友想和我們做游戲呢!我們先和字寶寶打個招呼吧! 瞧! 字寶寶來了,它和我們說什么呢? (出示字條――“小朋友好!”)
我請座得好的小朋友來和字寶寶打招呼。
。ǘ┬蕾p圖片冬天并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真能干(表揚)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タ匆粋漂亮的地方,(出示冬天掛圖)。小朋友看到什么啦?(雪花,說出后出示相應(yīng)的新字寶寶)小朋友們看到地上,屋頂上還有樹上蓋著一層什么東西啊,什么顏色啊?(白)說得真好,有雪人,有雪花,小朋友說這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2)小朋友真棒,表揚自己,小朋友說冬天好不好看。浚ê每矗┒彀∵有一首好聽詩歌,聽單老師來念一遍:冬:北風刮,雪花飄,大地白,冬天到。ㄟ吥钸呏缸謱殞殻┪覀冃∨笥褋碓囋嚹钜槐!
3)小朋友喜歡冬天嗎?喜不喜歡雪人。靠,誰來了?(雪人)今天她呀帶來了她的`三個朋友來,要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我們看看是誰;分別出示冬天、雪花,白。分別用游戲誰長高了,誰變矮了,誰躲起來了的游戲來讓幼兒識字。
4)游戲結(jié)束:送雪花。雪人說我們的小朋友真是太好了,她呀還給我們小朋友準備了禮物?是什么?想要嗎?(出示雪花)可是啊雪花上有雪人的朋友,小朋友要認識他才能得到禮物噢!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在朗誦詩歌上,我的語氣還不夠柔美,導致孩子在念詩歌的時候也沒有加入優(yōu)美的語氣,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活動的環(huán)節(jié)過渡上還不過自然,任需努力。還有幼兒在創(chuàng)編上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學會隨機應(yīng)變,方便幼兒更好的學習。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在積累經(jīng)驗的同時我要將自己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的錯誤慢慢改正。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制作,讓學生更加了解、認識和熱愛自己的學校。
2.培養(yǎng)學生制作地圖的興趣。
3.學會確定方向和制作簡單平面圖的方法。
4.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一、導入、板書課題:
1.談話:
我們通過體驗活動學會了實地辨別方向,知道了校內(nèi)各景物的方位。誰來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地方?
2.播放介紹學校的錄像。
3.師:要向其他人介紹我們學校,最好的方法是結(jié)合錄像,畫一幅地圖來介紹我們的學校。
4.板書課題:一起畫學校
活動過程:
1.電腦課件展示:電腦是怎樣畫學校地圖的?
2.談話:概括出畫學校地圖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定方向
第二步:選中心
第三步:按方向畫內(nèi)容
第四步: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討論:你認為畫地圖的時候最困難的是哪一步?
通過討論明確:畫地圖的困難是確定方向。
4.如何確定方向?
(1)討論:生活中怎樣辨別方向?
面北背南,左西右東
。2)圖上確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訓練:圖上辨別方向
三、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先分好工,學生們互相協(xié)作,共同完成學校地圖的制作。
教師作適當指導,提醒學生畫地圖的`四個步驟。
四、學習活動小結(jié):
1.展示各小組的作品;
2.評議出完成得最快最好的作品;
3.請最好的小組介紹經(jīng)驗。
五、學習畫平面圖
師: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飛翔的小鳥,垂直向下看,校園里各種設(shè)施會有什么不同?把它們畫下來,我們就會得到一幅新地圖——學校平面圖。
1.電腦課件展示:把電腦畫地圖的四個步驟(即四幅圖)一一轉(zhuǎn)換成平面圖。
2.根據(jù)完成的地圖繪制學校平面圖。
3.展示優(yōu)秀作品
活動結(jié)束:
看來既要掌握畫平面圖的方法,又要很好地團結(jié)協(xié)作,才能夠把我們的學校畫好。
小班教案 篇3
主題活動:糖果
一.活動背景
有一次帶孩子們?nèi)⒂^石路國際商廈,當走到糖果柜臺時,孩子們都特別興奮,像發(fā)現(xiàn)寶貝似的叫了起來:“這么多的糖果,真漂亮!”許多孩子便討論起糖果來,相互交流著自己吃過的糖果以及認識的糖果?梢娞枪麑τ谒麄兙哂泻艽蟮奈,這時我們感覺到談國是孩子們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于是我們決定帶孩子們一起去看各種不同的糖果,并設(shè)計了這次關(guān)于《糖果》的主題活動。
活動一:各種各樣的糖果
。ㄒ唬┗顒幽繕耍
1.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見到或吃過的各種糖果的名稱、形狀、味道等特點。
2.喜愛糖果,并想象發(fā)明奇特、有趣的糖果。
(二)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糖果店,找一找各種各樣的糖果。
2.活動室中布置各種糖果的圖片,各種有趣的糖紙、糖果包裝盒等。
3.每組一個“百包廂”里面放有各種糖果。
4.收集一些奇特、有趣的糖果。(如:石頭糖,瑞士彩虹糖、跳跳糖、荷包蛋糖、鱷魚糖等)
。ㄈ┗顒舆^程:
1.通過回憶、交流、能大膽、清楚地說出糖果的名稱。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昨天我們?nèi)⒂^什么地方?你在糖果店找到了什么糖果?
我們教室里有嗎?(幼兒自由交流后個別介紹,并指出相應(yīng)的糖果)
幼A:我找到了水果糖。
幼B:我找到了巧克力糖。
2.通過游戲“摸糖果”感知各種糖果的特點。
。1)師:這么多的糖果一樣嗎?請你摸一摸桌上百寶箱里的糖,每次拿兩粒,說說談什么地方不一樣?
(2)幼兒摸糖果,教師注意觀察,引導幼兒從糖果的形狀、品種、顏色幾個方面來講述。
幼A:這個水果糖是圓的,瑞士糖是方的。
幼B:棉花糖是軟軟的,水果糖是硬硬的。
幼C:這兩粒水果糖的顏色不一樣。
幼D:這粒糖大,這粒糖小。
3.通過品嘗與交流,了解糖果有各種各樣的味道。
。1)師:這么多好吃的糖果想不想來嘗嘗?你可以一邊吃一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我吃的是什么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2)幼兒邊品嘗邊相互交流。
(3)集體交流:我吃的是什么糖,是什么味道的。
幼A:我吃的是小白兔糖,很甜的。
幼B:我吃的是瑞士糖,它的味道又酸又甜,還有點桔子味道。
幼C:我吃的是薄荷糖,味道涼涼的。(邊說邊把小舌頭伸了伸,表示涼涼的感覺)
幼D:我吃的是棉花糖,甜甜的軟軟的。
幼E:我吃的是跳跳糖,它會在我的舌頭上跳,還發(fā)出劈劈啪啪的聲音,有點辣的
。ㄔu析:讓幼兒吃糖果是他們最高興的事,每個孩子的臉都象糖果一樣甜甜的,他們通過吃糖果獲得了豐富的直接經(jīng)驗,并十分愿意將自己的感覺與同伴分享。)
。4)師:糖果有各種各樣的,有園的,有方的,有硬糖,有軟糖;有各種顏色的糖;還有各種口味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涼的,有又酸又甜的……
4.延伸活動:
。1)步了解糖果與人們生活、健康的關(guān)系。
(2)觀察一些奇特、有趣的糖果。(如石頭糖、瑞士彩虹糖、跳跳糖、荷包蛋糖等。)
。ㄔu析:讓孩子在區(qū)域游戲中用塑料紙、瓶子、剪刀、橡皮泥、糖紙等各種材料制作成各種有趣的糖果,并用收集、制作的糖果開展“糖果商店”的游戲。)
活動二:分糖果
。ㄒ唬┯螒蚰繕耍
1.將各種各樣的糖果按照某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2.增強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體驗合作活動的愉快。
。ǘ┗顒訙蕚洌
1.幼兒人手一盤糖果(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包裝不同、軟硬不同等)、小盤子個兩只。
2.每組糖果一籮筐(其中有四種不同種類、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糖果)、小盤子每組若干。
3.視頻展示儀。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將糖果按不同的特征分類。
。1)師:現(xiàn)在請你們把這些糖果分一分,把相同的糖果放在一個盤子里。
。2)幼兒操作分糖果。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能邊操作邊講述“我把××糖果放在一起”并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分糖果。
。3)幼兒展示(在視頻展示儀上)和交流分糖果的過程與方法。
師:請你說一說是怎樣分糖果的,把那些糖果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圓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裝的糖果和盒子裝的糖果分開,把瓶子裝的糖果放在一起,把盒子裝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C:我把硬的糖果和軟的糖果分開,硬糖放在一起,軟糖放在一起。
。ㄔu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jù)幼兒能力的差異,提供了不同的糖果,對于能力差的幼兒,我提供的糖果數(shù)量較少,而且只有一種分法,幫助他們通過操作,理解分類的含義,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我提供的糖果不僅數(shù)量增加了,而且能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分法,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意愿確定分類的標準,給予他們更多主動探索的機會。)
2.游戲:“糖果超市”。
。1)討論糖果超市的糖果怎么分。
師:了“糖果超市”的糖果真多,你們準備怎樣把它們分一分?
幼A:把不一樣的糖果都分開來。
幼B:把一樣顏色的糖果放在一起。
。2)幼兒給“糖果超市”分糖果。幼兒想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法來分糖果,可究竟采用哪種方法呢?平平想出了舉手表決的方法,最后幼兒決定用按顏色特征來分,“糖果超市”的營業(yè)員一起動手,很快就把|“糖果超市”的糖果分得整整齊齊。
(3)幼兒交流分糖果的過程。
師:“糖果超市”真整齊,請營業(yè)員來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紅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綠色糖紙的放在一起,蘭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黃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糖果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潤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圓的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的糖果放在一起,把長圓的糖果放在一起。
(評析:其實幼兒最后采用的根據(jù)顏色不同來分糖果的方法并不十分合理,但這也反映出了
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直觀性和形象性,因此我在尊重幼兒意愿的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比較,采用更合理的分類方法。)
3.延伸活動:角色游戲增添“糖果超市”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
二.活動評價
整個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興趣入手,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并注重以幼兒為主體,多渠道地調(diào)動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體驗、了解各種糖果的特性,如:活動前的“找糖果”,活動中的“摸糖果”、“嘗糖果”、“分糖果”,活動后的“做糖果”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動腦、動手,極大限度地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整個活動注重倡導|“樂學”的教育精神,所以幼兒的探索興趣一直很高。在活動中,我們對幼兒的要求和指導也是因人而異的,力求
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發(fā)展的機會,盡可能地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給予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在活動中我們注意挖掘各種教育因素,并將其有機地結(jié)合、滲透。在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表達、交往的能力;適時地滲透保健意識;注重激發(fā)幼兒對糖果正確、美好的情感;注重在操作活動中發(fā)展幼兒觀察、分析、比較等能力,不斷積累知識經(jīng)驗等。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幫助幼兒找出糖果的許多不同,并能從糖果的品種、顏色、味道、硬度幾個特征來歸納,所我們設(shè)計了一個“百寶箱”來吸引幼兒去比較、講述,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教學活動《分糖果》又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按特征分類的技能,所以前一個活動是后一個活動的鋪墊和準備,后一個活動是前一個活動的鞏固和延伸。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積累相應(yīng)的數(shù)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水果若干,摸摸袋若干;水果圖片;西瓜奶奶教具一個,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ㄒ唬┮}
1、(出示西瓜)問:這是誰?你們看這是西瓜奶奶還是西瓜寶寶?(西瓜奶奶)你是從那里看出來它是西瓜奶奶。
2、額頭上這一條條是什么?這一條條的線,我們叫它皺紋。奶奶有皺紋,我們小寶寶有皺紋嗎?
(二)觀察水果,了解水果的特征
1、幼兒操作:今天,西瓜奶奶過生日,誰想去?西瓜奶奶說你要帶一個寶寶一起去,這個寶寶就是你面前布袋里的這個,你先不要打開,先摸一摸,猜一猜這個寶寶是誰?聞聞味道,這是什么寶寶?(幼兒操作)
。1)我們現(xiàn)在打開看看是什么寶寶?
。2)你們帶去的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說,說說自己手里的水果是什么樣子的。)
2、觀察比較水果的顏色、形狀。
。1)桔子是什么樣子的.?香蕉是什么樣子的?蘋果是什么樣子的?
。2)他們是什么顏色的?
。3)桔子、香蕉比較:香蕉是黃色的,桔子寶寶有綠色的,也有桔黃色的。
。ㄈ┡判颍何覀冏屗鼈兣藕藐犎ノ鞴夏棠碳胰
1、先給桔子排隊
2、給蘋果寶寶排隊
3、給香蕉排隊
4、給梨子排隊
(四)數(shù)數(shù)與滲透性識字相結(jié)合
1、那么多寶寶排好隊了,我們看看今天有哪些寶寶去西瓜奶奶家去。(幼兒說出一個水果,教師將水果卡片及漢字貼在黑板上)
2、數(shù)一數(shù),寫一寫。
(1)你們看看桔子寶寶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5怎么寫?
(2)蘋果寶寶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4怎么寫?
。3)香蕉寶寶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3怎么寫?
。4)梨子寶寶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2怎么寫?
。5)西瓜奶奶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1誰會寫?
。6)一個西瓜奶奶,2個梨子寶寶,3個香蕉寶寶,4個蘋果寶寶,5個桔子寶寶它們和西瓜奶奶合起來,它們合在一起,有一個大家都可以叫的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水果”)
小結(jié):它們合起來,有一個大家都可以叫的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ㄎ澹┠銈冞吃過什么水果?(幼兒想象回答)
。┱Z言表達:我們要帶著這些水果寶寶一起到誰家里去啊?到西瓜奶奶家去干什么?
1、西瓜奶奶家的門關(guān)著你要進去,怎么辦?(敲敲門)
2、可是西瓜奶奶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你是誰怎么辦?告訴他你是誰?你帶了什么水果。
3、西瓜奶奶耳朵不靈,怎么辦?(大聲點說話)
4、誰先來敲敲門?(幼兒敲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提問再幼兒回答)
。ㄆ撸┏崭瑁
1、西瓜奶奶過生日,西瓜奶奶要請大家吃什么?
2、(出示蛋糕)吃蛋糕之前我們要先干什么?
3、幼兒唱生日歌
4、教師:老師現(xiàn)在要唱一首生日歌,和你們唱的是不一樣的,誰聽出來唱的不一樣,我先給他吃,你聽出來哪里不一樣。
5、教師唱生日歌一遍,提問:老師唱的生日歌和你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
6、幼兒跟唱一遍
小班教案 篇5
學習活動:大公雞(一)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發(fā)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歌曲錄音。
2. 鋼琴。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部分。
1. 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 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 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 學習歌曲《大公雞》。
1. 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 學習按歌曲的.節(jié)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 分小組繼續(xù)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 啟發(fā)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xiàn)。
6. 啟發(fā)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掌握3以內(nèi)數(shù)的形成,知道其意義;
2、能較準確地按物取數(shù)和按數(shù)取物;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準備沒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個,數(shù)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筆1支;練習單兩張;一幅體現(xiàn)家庭居室的圖片
重難點分析:熟練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義
活動過程:
一、聽音計數(shù),鞏固2、3的形成,如:教師敲一下鈴,冰吻幼兒在敲擊下零是2下鈴?知道1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來。
二、看圖計數(shù)。培養(yǎng)幼兒按物體取數(shù)的能力并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觀察圖片上有什么?分別有幾個?并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
三、幼兒在練習單上進行行練習,能較熟練地按物體取數(shù)和按數(shù)取物體。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豆子的生長過程,學習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yǎng)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種植觀察活動,激發(fā)幼兒關(guān)愛植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觀察豆子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豆子呀?現(xiàn)在我們一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豆子,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豆子,它怎么樣了?它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己的記錄,互相說一說觀察結(jié)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豆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說說自己種的豆子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豆子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豆子——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豆子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fā)幼兒關(guān)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豆子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豆子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有的豆子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種的,為什么他們的豆子長得不一樣?
6.激發(fā)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yīng)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豆子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fā)現(xiàn)它干了應(yīng)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3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2
(精選)小班教案08-04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精選)08-24
小班教案【精選】08-16
【精選】小班教案08-20
(精選)小班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