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大班教案大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xu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知道動物之間要互相幫助,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2、練習(xí)雙腳行進跳。
3、練習(xí)在有間隔的物體上走,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
4、練習(xí)肩上揮臂投準。
【教案準備】
彩色塑料小跨欄,自制梅花樁,高蹺,沙包,塑料小筐。
【教案流程】
1、邀請兩名幼兒到河對岸扮松鼠,預(yù)備收松果。其他幼兒扮小白兔。
2、游戲開始兔媽媽說:孩子們,河對岸的小松鼠沒有松果吃了,我們這里有很多松果,我們幫他們把松果投過河。
3、"小白兔"分成兩隊分別給"小松鼠"送松果。
4、"小白兔"雙腳持續(xù)跳跳過小跨欄,走過梅花樁,踩著高蹺,投松果,繞過大樹返回,拍第二個"小白兔"的手,依次這樣,協(xié)作好,守紀律,速度快的一組為勝。
5、游戲結(jié)束:給勝利的一組進行表揚。(育兒天堂)
大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活動設(shè)計的基礎(chǔ)來源于紙,紙是幼兒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東西。幼兒常常用它來畫畫、寫字、做手工作品。我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大班下學(xué)期的幼兒在創(chuàng)造思維(主要是求異性發(fā)散性)上有了明顯地發(fā)展,他們已不滿足于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幾種玩法、用法,而是喜歡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舊”的事物。例如:中班玩紙時,幼兒常用平面的紙當扇子;到了大班下學(xué)期,如果再請他們做扇子,則多數(shù)采用摺摺皺的方法。在剪、貼、畫、折的各項活動中幼兒顯示出很大的熱情,為本次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懂得只要用折疊的方法,改變紙的形狀,紙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活動準備】
1、積木若干、小筐。
2、長方形的似明信片的白紙若干、玻璃杯。
3、固體膠、雙面膠若干。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來證明紙的承受力。
【活動過程】
一、 說說紙的用途
1、導(dǎo)入:師出示一張紙,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說說紙。紙可以用來干什么?(畫畫、寫字、擦窗、折手工……)
2、 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訴我,他能用兩張紙,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組合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在這張紙桌上能放上一筐積木、一杯水。你覺得這件事,是真是假?為什么你覺得是真或是假?(幼兒明確的闡述自己的理由)
3、 你們有什么辦法來證實這件事的真假?小結(jié):小朋友想用實事求是的辦法來試試。誰說得對,誰說得錯?
二、 嘗試兩張紙做紙桌
1、 無論是真是假,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做紙桌?每人兩張紙,學(xué)著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讓紙桌站起來。
2、 集中討論:“我的紙桌站起來了”。(幼兒用語言表述或結(jié)合實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將紙對折立起來變賀卡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三折變成“門”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四折變“W”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卷成圓柱型
三、 進一步嘗試用兩張紙做紙桌
1、 試試在紙桌上輕輕地平放積木,看看哪種形狀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積木最多?
2、 鼓勵幼兒嘗試實驗各種形狀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領(lǐng),教師巡回指導(dǎo)。
3、 組織交流:你的紙桌上放了幾塊積木?它是什么形狀的桌腿?你發(fā)現(xiàn)哪種形狀的桌腿比較牢,桌面上可放積木多些?在嘗試做紙桌的過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4、 幼兒再次嘗試用不同的積木進行實驗?
四、 師生共同小結(jié)
1、 紙的本領(lǐng)很大,通過折、卷的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后,可以“站”起來,變成一張桌子。
2、 小朋友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造各種形狀的紙桌,發(fā)現(xiàn)圓柱體的桌腿比“門型”、“W型”、“波浪型”的桌腿都牢,桌面上放的積木塊數(shù)量多,承受重量的本領(lǐng)最大。
3、 還有什么形狀的桌腿也像圓柱體的桌腿一樣,有一個支撐面,在桌上可以放許多塊積木呢?
4、 教師演示折成三棱柱型的`桌腿,放上一筐積木一杯水,證實朋友說的話是可信的。
5、 小結(jié):有時聽別人說的話,你覺得有點信、有點不信,最好呢!我們?nèi)邮衷囋,因為事實會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
五、延伸教育
老師見過會滾動的雞蛋立在桌子上、立在燈泡上,你能否讓完好的雞蛋立起來呢?什么樣的雞蛋立起來更快些?請孩子們回家試一試。
反思:“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點自主,讓他自己去選擇”。是呀,就應(yīng)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和機會,讓他們?nèi)グl(fā)揮、去想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就是最好的驗證。我本來想示范,又一想還是別示范的好,所以我一開始沒有做。因此,通過孩子們自己的發(fā)揮想象,做出了各式各樣的紙桌。雖然有個別幼兒沒有成功,但是他們也經(jīng)過了一個思維與操作、實驗的過程。
孩子們的作品讓我出乎意料,富有個性、富有創(chuàng)造性。在制作過程中,我不斷聽到孩子們驚喜的聲音:“老師,瞧,我的桌子也站起來啦!薄袄蠋熌憧次业淖雷油仁欠降,和他們的不一樣!”這一聲聲興奮的報告聲透著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因為,這紙桌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是跟別人學(xué)的。新課改要求老師們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不要把孩子們牽的太緊,我認為我這堂課對這一新課改精神進行了成功的驗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過程中嘗試側(cè)身穩(wěn)穩(wěn)地走過獨木橋,發(fā)展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2、能積極與同伴商量,探索合作走獨木橋的方法。
3、能勇敢地完成任務(wù),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竹梯、輪胎、水桶、紅綠標記
活動過程:
1、好朋友做游戲,感受朋友間合作游戲的快樂。(熱身運動)
2、過獨木橋(探索如何合作側(cè)身走過獨木橋)
。1)幼兒兩兩合作自由探索①師:你們走過獨木橋嗎?走在獨木橋上是什么感覺?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合作走獨木橋嗎?(請幼兒嘗試,并討論過獨木橋的方法)②討論:怎樣才能穩(wěn)穩(wěn)地過獨木橋呢?腳踩在什么地方比較穩(wěn)?
小結(jié):兩個好朋友面對面,手拉手,把腳同時跨出去,踩在交叉的'地方,慢慢的向前走。
。2)幼兒運用方法嘗試穩(wěn)穩(wěn)地走過獨木橋
3、運水
。1)師: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把水從獨木橋上運過去嗎?(請個別幼兒嘗試)
。2)討論:怎樣才能把水又穩(wěn)又快又多的運過去?
。3)游戲:獨木橋上運水交代游戲規(guī)則:①紅隊和綠隊要來運水比賽,比一比哪一隊運的水最多。
。ㄟ\水多的一隊被評為:團結(jié)合作隊。另一隊被評為:互幫互助隊)②聽口令:預(yù)備開始,一人舀水,兩人同時過獨木橋,把水倒進桶里后返回。
(4)評選團結(jié)合作隊和互幫互助隊
4、過高架橋
。1)師:有沒有信心在高架橋上運水?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把吧!
。2)師:你們真勇敢,合作的非常棒,在和小朋友時有什么感覺?
總結(jié):今天我們在一起合作了運水,到教室里以后我們還要和更多的人合作抬桌子、擦桌子和合作看書、合作觀察、合作學(xué)習(xí),讓我們把合作帶到生活中去,讓合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5、結(jié)束、放松、整理場地。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發(fā)現(xiàn)塑膠地墊的多種玩法,體驗玩板塊的趣味。
2、 感受與同伴合作、協(xié)商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塑膠地墊若干。
2、 寬敞的活動場地上散落著若干塊塑膠地墊,但一定要比游戲人數(shù)少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部分
1、 導(dǎo)入游戲《占地盤》。利用塑料地墊當?shù)乇P,地墊的數(shù)量要比參加游戲的幼兒的數(shù)量少一個。
2、 唱歌曲“拉個圓圈走走”,唱完最后一句,大家迅速搶占地盤,即每人站到其中一塊塑膠地墊上,沒搶到地盤的幼兒暫時退出游戲。
二、互動要素
1、 跳障礙:用三四塊塑膠地墊拼接成三角形或正方形,進行跳躍游戲。
2、 跳塑膠地墊:根據(jù)塑膠地墊的不同擺放形式,練習(xí)各種跳法,單腳跳,雙腳跳,跨跳,立定跳,分、和跳,單、雙腳等。
3、 塑膠地墊飛盤:將塑膠地墊裝飾成飛盤,飛著玩。
4、 爬塑膠地墊:將塑膠地墊連接,爬著玩,手膝爬、匍匐爬等。
5、 過小河:每人拿兩塊塑膠地墊,輪換向前移動,人只能踩在塑膠地墊上,逐一通過。
6、 托頂?shù)貕|:可以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托頂?shù)貕|,跨越障礙等。
7、 跳數(shù)字:在塑膠地墊上粘貼數(shù)字,按照數(shù)字的順序或規(guī)律跳著玩。
8、 看誰站得穩(wěn):兩塊塑膠地墊拼接好,兩人分別占到獨角地墊兩頭,腳不動,相互伸出雙手,去推對方,看誰站得穩(wěn),腳不能出地墊范圍。
大班教案 篇5
游戲目標:學(xué)習(xí)用腳和腳趾夾、運紙,感受集體競爭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收集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報紙、紙盒、小椅子6張
游戲過程;
1幼兒自主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六隊;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每人取一張報紙或紙盒,聽到教師指令后,用腳或腳趾將報紙、紙盒撕碎,撕得越碎越好。
聽到教師的第二次指令后,用腳或腳趾腳將碎紙夾到大紙盒內(nèi)。
2運紙竟賽:
幼兒分成六隊,聽到發(fā)令后,迅速用腳夾住紙盒,單腳行進跳至小椅處,奔跑回自己的隊伍,拍下一個幼兒的手,依次進行,先運完者為勝。
3交流競爭經(jīng)驗:
提醒幼兒同伴間要團結(jié)合作、互相謙讓。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07-31
[精選]大班教案08-13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精選】08-0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