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要求書寫的6個生字,學習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會正確認讀本課要求認讀的12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聯(lián)系實際生活理解“孤單”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生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1、在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實際生活理解“孤單”的意思。
教法:根據(jù)學生識字和讀課文的學情,運用字不離詞、隨文學習的策略,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突出重點。
學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總結(jié)識字、寫字規(guī)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 課件
教學過程:
想象故事,頭腦作畫,體會文章內(nèi)涵 (教學難點)
師:(有感情地讀)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誰來想一下,當樹和喜鵲有了鄰居之后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
師:閱讀的`時候,腦子要比文字走得遠。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邊的同學說一說。
(生自由討論)
生1:樹有了鄰居,可高興了!他們每天有說不完的話。
生2:樹有了鄰居,每天比賽誰長得快,長得高!
師:能用上“一起”這個詞來說一說嗎?
生1:樹有了鄰居,他們白天一起看天上的白云,晚上一起聽小蟲的叫聲。
生2:樹有了鄰居,他們一起玩游戲,看誰長得高,長得快!
生3:喜鵲有了鄰居,每天天一亮,他們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了。到了晚上,他們又一起回到窩里休息。
師:他們一起飛出去干什么了?
生1:他們一起在天空飛翔。
生2:他們一起捉蟲。
生3:他們一起玩游戲,看誰飛得高。
師:現(xiàn)在,樹和喜鵲的心情怎樣了?他們會說什么?
生1:我現(xiàn)在每天都很開心。
師追問:為什么?
生1:因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們會對鄰居們說:“謝謝你們,我們現(xiàn)在再也不孤單啦!”
師:現(xiàn)在你知道怎樣可以不孤單嗎?
生:有了朋友我們就可以不孤單,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學習,多開心呀!
師:是呀!有了朋友就會快樂,有了愛就會幸福。只要我們和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那么我們就不孤單啦!我們一起來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這份快樂吧!
(生有感情朗讀。)
賞析: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并不急于把文章的內(nèi)涵講給學生聽,而是鼓勵學生慢慢想,腦子要比文字快,強調(diào)閱讀時“腦走到哪兒,心跟到哪兒”。通過想象,產(chǎn)生角色的代入感。這樣,一年級的孩子就能與作品展開“互動”,他們置身于課文營造的氛圍里,走近角色,想象畫面,理解感知,體會內(nèi)涵。學生自然而然地開始想象著樹和喜鵲會跟他們的新伙伴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在交流的過程中,已浸潤其中,自己開始主動地思考著,感受著。老師并沒有進行明顯的告知、傳授,而是輕輕地點撥,學生們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只”“種”“樂”的字音并運用。
2、能借助課文插圖,了解課文大意。
3、通過聯(lián)系上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4、通過“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詞語的學習,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詞語的學習,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難點:
1、通過聯(lián)系上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看圖導入課題(4)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知道了伙伴之間要互相幫忙,團結(jié)友愛。今天老師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圖片——《喜鵲》。
2、師板書:“喜鵲”,鵲,右邊是鳥字旁,看到鳥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ㄉ合铲o是一種鳥、很多鳥的名字都帶有鳥字旁。比如:鴉、鴿、鷹......)
3、師質(zhì)疑,喜鵲住在哪里?(生:喜鵲住在樹上)引出課題《樹和喜鵲》
二、初讀正音,了解大意(10)
。ㄒ唬┳宰x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它們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趕緊打開書本32頁,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標好自然段。
1、大家讀得真認真呀。ㄕZ文書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沒有不認識的字?我可要從課文中挑幾個生字來考考大家。敢不敢來挑戰(zhàn)呢?
出示:從前、后來、喜鵲、鳥窩、孤單、快樂、鄰居、只有、招呼、安安靜靜、嘰嘰喳喳(指名讀,小老師帶讀。)
3、生字中有3個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嗎?學習多音字“只”、“種、“樂”。多音字跑到長句中,大家能不能讀好它呢?指導長句的朗讀。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錯,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的觀察能力,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幅插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示:圖上都有什么事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一棵樹——好多好多樹;一只喜鵲——好多好多喜鵲;孤單——快樂)
。ǘ┪覀冎皩W過通過看圖猜故事,老師今天把課文的插圖帶過來了,請大家看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簡單講這個小故事。誰愿意來試試看呢?(8)
1、出示:圖一:從前,這里只有( ),樹上只有( ),鳥窩里只有( )。
2、出示 :圖二:后來,這里種了( ),樹上就有( ),鳥窩里就有( )。
3、出示:圖三:白天,( )( )一起飛出去( )。
4、出示:圖四:天一黑,它們( )飛回( ),( )睡覺了。
師:學習方法:在以后是學習中記得借助插圖來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三、聚焦詞句,落實語用
1、學習第一自然段(6)
。1)通過“一棵樹”等詞語的`學習,結(jié)合教室,說說帶有量詞這樣的句式。
指名朗讀第一段,進行朗讀評價后,老師在聽讀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詞—一棵樹,這段話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表達?(一個鳥窩、一只喜鵲)齊讀一遍后,請孩子們看看我們的教室,也來說說這樣的句式吧!
。2)我們看到圖上的喜鵲特別少,為了表達“少”這個意思,作者用到了一個“一”字,還用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詞,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只有)結(jié)合我們的教室或身邊事例,練習用“只有”說話:
我們的教室只有( )。
。3)大家想想,這么大一個地方,卻只有一棵樹,只有一只鳥,那樹和喜鵲的心情又如何呢?(不開心——孤單)——導入第二段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板書—孤單
2、學習第二自然段(6)
。1)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結(jié)合生活,說說你什么時候會覺得孤單?
。2)師:這段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字“也”,課文中除了這里有一個“也”,后面還有兩個句子也帶有“也”字,誰發(fā)現(xiàn)它們在哪里?
。浜芄聠,喜鵲也很孤單)
。溆辛肃従,喜鵲也有了鄰居)
。浜芸鞓,喜鵲也很快樂)
師生合作朗讀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內(nèi)容是一樣的。那我們來試試說句子吧!
。3)師質(zhì)疑:樹和喜鵲一直這么孤單下去嗎?同桌討論,引出第三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6)
(師:同學們,這棵樹和喜鵲一開始都很孤單,因為樹只有一棵,喜鵲只有一只,后來,它們變得快樂了,因為樹和喜鵲都多了,課文用到的詞語是—好多好多)
。1)通過朗讀,抓重點詞語“好多好多”,讓學生結(jié)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練習說句子訓練。如:我們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
。2)因為種了好多好多的樹,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鵲,所以它們都有了鄰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覓食,由孤單到快樂的轉(zhuǎn)變!——板書 鄰居 快樂
四、結(jié)合圖片,再次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明白有鄰居、朋友的陪伴,會覺得很快樂!
師總結(jié):這節(jié)課認識了樹和喜鵲,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會快樂。希望同學們能夠相互為伴,相互幫助,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
板書設計:
《樹和喜鵲》
只有 ———自己————— 孤單
好多好多———鄰居————— 快樂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文章所講的故事。
學生通過自主讀文、探討、溝通等過程,感受課文情感。
培育學生珍惜友情,信守承諾的良好品質(zhì),體會人和物之間的相互依存、和諧發(fā)展。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童話的趣味以及體會鳥與樹的友情。
感受鳥兒對樹的真摯情意,體會鳥兒對樹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時,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講一講他們熟識或喜愛的童話故事,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童話故事的愛好;另一方面是為了熬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實力。(板書標題)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讀)(一兩個即可)
2、學生朗讀課文思索: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
①寫了一只鳥兒為了實現(xiàn)自己去年的諾言,去找尋好摯友“樹”并為它歌頌的事情。
、诳煞譃槿齻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樹與鳥兒是好摯友,鳥兒每天為樹唱歌;其次部分(第2~4自然段)鳥兒離開樹到南方過冬,答應明年春天接著為樹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寫鳥兒飛回時不見樹的蹤影,四處找尋,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
。ㄈ┳プ≈攸c,理解道理
1、這共出現(xiàn)四次對話。第一次對話,鳥與樹,約定明年春天相見時鳥再唱歌給樹聽,其次次對話是鳥與樹根,鳥向樹根詢問樹到什么地方去了,樹根告知鳥“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對話是鳥向門打聽樹的去處,門先生告知她樹根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賣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對話是鳥與小姑娘打聽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知她“火柴已經(jīng)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燈光。這四次對話,分別就是本作者運用了“切、做、運、賣”四個動詞描述了樹的動向。表達了作者對樹變成火柴的不幸遭受的惋惜之情,體現(xiàn)出一種感傷。
3、“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焙汀俺炅烁,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边@兩個句中出現(xiàn)了兩個“看”字,請談一談你對兩個“看”字的理解。
明確: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鳥兒歷經(jīng)艱辛,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好摯友,鳥兒心中在想,樹啊,我最終找到你了,我的摯友,讓我來為你唱歌吧。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鳥兒實現(xiàn)了諾言,鳥兒心中在想,摯友啊,你聽見我給你唱的歌了嗎?以后再也沒有機會給你唱歌了。體現(xiàn)鳥兒無盡感傷。
。ㄋ模┩卣寡娱L,理解難點
鳥兒飛走后會想些什么呢?盡情暢所欲言吧!
提示: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ㄎ澹┛偨Y(jié)全文,深化中心(可依據(jù)時間進行刪減)
讀完本課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明確:要向課文中的鳥兒一樣,珍惜友情,信守諾言。
(六)課后作業(yè)
寫作練習:學完這篇課文后你想對鳥兒說什么,請寫下來下節(jié)課和同學們一起溝通共享。
四、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童話,在教學時應當更多的將學生帶入文本當中來,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應當讓同學們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生的朗讀體會鳥兒四處找尋樹的艱辛,進而理解鳥兒與樹的感情真摯,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應當多讓學生參加到課堂當中來。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學設計09-17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07-30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優(yōu)秀07-08
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學反思04-18
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教學反思04-13
樹和喜鵲教學反思09-17
《樹和喜鵲》教學反思06-22
樹和喜鵲教學反思06-14
《樹和喜鵲》教學反思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