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家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知我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1
知識目標:了解家庭的一般概況;家庭關系的確立;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了解父母的特點;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
能力目標: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
情感、價值觀目標:愛自己的家、熱愛父母的情感和厭惡不孝行徑的情感。
導入新課:
展示《三毛流浪記》的四幅圖片,問“三毛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學生答“三毛最渴望得到的是家”。
聽歌曲: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
活動一(教材第4—5頁)
聯(lián)系所給的情景,說說并體會“家是什么”?
1、“家”的遐想
請用一種水果來描述你對“家”的感覺?
生1:家像一個成熟的橘子,那顏色讓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時的燈光,溫馨舒適。
生2:我的家像一個石榴,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生3:我的家像一個桃子,顏色鮮艷,中間又有一個核,那就是我。
生4:我的家像一個蘆柑,剛開始吃的時候有點苦,但仔細一品又有點甜。
生5:我的家像一個蘋果,很普通,但營養(yǎng)很豐富。
……
體會:說明家不僅僅是一個場所,是吃飯的地方,更是親人、親情的一代名詞,是與感情關系密切的一個詞語。
2、我說我“家”請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情景故事:學生閱讀教材p4兩則故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狹義的家和家庭有關。家庭是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家庭關系的確立也有多種情形,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結婚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收養(yǎng)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關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結構。現(xiàn)在的艦艇結構有哪幾種哪?
學生結合教材p5的內容回答,家庭關系的建立
家庭的結構類型家庭的功能
說自己不同的家:
教師板書四種家庭結構形式,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lián)合家庭等。
你現(xiàn)在的家庭屬于什么類型?
你的家庭(家族)中,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
3、“家”的情結
“我可以選擇嗎?”我是某市重點中學的一名學生,我周圍的同學都很優(yōu)秀,他們有著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和優(yōu)秀的父母。每當他們談及父母時,看著他們眉飛色舞的神情,我只覺得我心中的“秘密”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因為我的家庭跟他們相差十萬八千里。我出生在農村,父親為讓我受好教育,帶著我和母親來到這個城市,和別人合租了一套房子,為了讓我有個獨立的空間,他戒掉了20年的煙,每月多花200多元錢給我租下了那房子的陽臺,但是我睡覺還是得縮著腳。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父親在街邊擺的修車攤,為了多賺錢,父親從來早上沒晚過5點出門,晚上沒早過8點回家,而且風雨無阻。我怕同學看不起我,一直不敢跟任何人提及我的家庭和我的父母,這個秘密已經存在我心底七八年了。而且每次和同學一起經過父親的修車攤前,我都痛苦地低下頭,裝做沒看見……我常常想不明白,在班上,我的學習不比別的同學差,可即使考了第一名,為什么我還是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為什么我就偏偏生在這么個家庭?為什么我的父母這么辛苦,卻還不能改變家庭的現(xiàn)狀?為什么……我可以選擇嗎?我可以重新選擇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嗎?……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特的劇本《結局》中有這樣一段:
兒子對父親吼:“混帳!你為什么生下我?”父親:“我不曉得!备改缸优年P系不可選擇兒子:“什么?你不曉得什么?”父親:“我不曉得生下的會是你!”一年輕人向一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
智者:“假如有人用100萬換你強健的四肢,你愿意嗎?”年輕人:“不愿意!敝钦撸骸凹偃缬腥擞1000萬換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嗎?”學會感恩父母年輕人:“不愿意!敝钦撸骸凹偃缬腥擞1億元換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嗎?”年輕人:“不愿意。”智者:那就快感謝你的父母吧,他們一次性饋贈給你超過一億一千一百萬的巨額財富!彼自捳f: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血濃于水。
教師講解:對我們來說,在家庭關系中,最主要的是我們與父母的關系,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這種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
活動二(教材第6頁)
1、子女與父母的親情,會因家境狀況、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變嗎?
答:不會。家庭的狀況會變化,父母的地位會不同,但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關系是不可選擇、無法改變的。
2、你如何理解與父母的親情?
答: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shù)基于血緣關系。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所以我們應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維系與父母之間的親情。
你知道家人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難和委屈嗎?你能說說家人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活動三(教材第7頁)
填寫家庭樹,知道自己與家人、親戚的血緣關系。
提示:將自己的家人、親戚的姓名填寫在樹上。
1、你現(xiàn)在的家庭屬于什么類型?
提示:家庭結構類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lián)合家庭。根據(jù)自己實際家庭情況來選答一種。
2、你的家庭成員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
提示:主要是寫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的長處。如團結、勤奮、經商等等。
3、在你的家庭中,有什么好的家風和傳統(tǒng)?
提示:如勤儉、勤學向上、樂善好施等等。
課堂小結: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家,知道了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我們要認真了解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立志為自己的家庭做貢獻。
結論: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這種天然生成的最
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
作業(yè)區(qū):舉例說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家的含義,認識家庭的特點及家庭關系的確立,明白子女與父母的關系是不可選擇的。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認識、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感受有關發(fā)揚良好家風、學習并繼承家人優(yōu)秀品質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引導學生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對“家”的理解;難點在于引導學生能正視“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現(xiàn)實,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家庭。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放歌曲《我想有個家》,展出一系列與家相關的圖片和照片。(需課前準備)
2、談“家”
師:剛才歌曲中的“我”唱著“想要有個家”,想要有個什么樣的家?有人為什么明明有家卻不想回家呢?
看了以上關于“家”的圖片,你認為哪張圖片最能代表“家”?根據(jù)你的.理解,你認為究竟什么是家?
小結:剛才大家從各個角度談了對家的理解。沒錯,家是一個地理位置,是我們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體……但它又不同于這些,它最大的特點是“有親人,有親情”,這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家庭”有關。
3、說“家”
老師首先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照片,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家庭成員、家庭特色等。
學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準備的家庭照片,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需課前準備)
從家的介紹中,進一步探究家庭關系的建立、家庭結構的類型。
家庭關系(板書)
家庭結構的不同類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lián)合家庭。(板書)
小結:雖然我們的家庭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建立的情形不同,家庭結構有別,但相同的是,我們都有親人、都有親情。
4、析“家”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滿意自己的家庭,都滿意自己的父母。下面我們聽一聽“我可以選擇嗎?”這個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小組討論,然后回答。
①這個同學為什么不滿意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類似的情形嗎?
、谌绻o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父母,什么樣的家庭?
與父母親情不可選擇、無法改變。(板書)
5、知識拓展——我“知”我家
師:既然我們不能選擇,我們就應該學會接受,學會珍愛。當我們學會用“心”來看我們的家、我們的父母時,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也同樣很優(yōu)秀。
板書:——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如……
——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如……
6、小結
今天的主題是《我知我家》,通過學習和討論,我們現(xiàn)在不僅知道了什么是家,以及家庭的建立與家庭的結構,我們還通過××同學的故事明白了我們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對于良好的家風和父母優(yōu)秀的品質,我們應該學習并繼承。
五、教學反思
1、共話家常這一環(huán)節(jié)盡量保證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同大家分享家庭的部分信息,雖然有些費時,但對于學期伊始,拉近學生的距離,拉近師生的距離,拉近學生同課堂的距離,拉近學生同家的距離,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2、本著課堂教師少講,把時間多留給學生,學生能學教師絕不講解的教學理念。對于“家庭的含義、家庭關系確立方式、家庭結構、家庭功能”這一部分的學習,我認為應該采用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分享學習成果。在分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效果更佳。
3、關于“春運”的問題,這是每年的熱點問題,學生并不陌生,這則資料的呈現(xiàn),既讓學生有機會關注社會,又幫助學生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對家的情感。對家的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更真實的得到解讀。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容及分析
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我知我家。指的是家庭關系是有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而組成的家庭情形,以及構成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的四種結構,其中,血緣關系的父母子女是不可選擇的,也是絕大多家庭的組成形式。理解它關鍵就是要懂得家庭組成的形式決定家庭結構。教學重點是父母子女關系。解決的重點的關鍵是舉例分析社會存在的各種家庭情形。
二、教學目標及分析
1、了解家庭的一般概況,記住家庭組建的四種情形。就是指家庭的變遷。
2、記住家庭關系的確立及其四種結構。就是指法律概念上的父母子女關系的多種情況。
3、理解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就是指絕大多數(shù)家庭基于血緣關系。
4、了解父母的特點及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就是指良好的家風。
三、問題診斷分析
我們和父母一起回憶在你們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比賽成功等)是什么?父母當時是怎么做的?
沒有了解父母對我們的愛,就不能回答。激發(fā)學生多關注自己的父母
教學過程
[導語]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春芽才會開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我們的家。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愛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開始為我們繪制宏偉的藍圖,編制美麗的理想甚至為我們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沒有同學愿意為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名字的含義呀?(請2—3名同學介紹。)
問題一、“什么是家呢?”
簡簡單單的.名字,寄予了家長深切的愛。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溫暖所包圍。
[情景故事]教材p4兩則故事說:
“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
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設計意圖:是學生知道家庭的功能,激發(fā)其愛家的情感。
問題二、 “家”的遐想?我眼中看到的家是怎樣的?(并請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感受家的溫暖,用語言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小結]家是溫暖的避風港;是一片藍天;是一把傘……
問題三、家庭關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設計意圖
用家庭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理解家組成的幾種情形。
a、爸爸、媽媽、哥哥、小松
b、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蘭
c、爸爸、小剛
d、爸爸、媽媽、小浩、叔叔、嬸嬸
——我們有不同的家庭結構: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lián)合家庭等。
[知識拓展]家庭是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庭關系的確立也有多種情形,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結婚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收養(yǎng)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關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結構。
——父母賺錢不容易:為了撐起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媽媽具體從事的工作嗎?他們工作中有什么困難和委屈嗎?他們回家后還要干什么?
——父母養(yǎng)育我們不容易:爸爸媽媽為了我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著他們對兒女的愛。你能說說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問題四、喜歡“選擇什么樣的父母”?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化解與父母有隔閡的心理困惑。
a、小冰早就想買一個新款mp3了,媽媽說家庭經濟不寬余,一定要買的話就看期末考試有沒有進步。
b、小亮是一個很調皮的男生,這次在學校不小心打破一塊玻璃,要賠償人民幣15元?墒切∷母改竸偮犃艘粋開頭,便不高興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頓。
c、小寧生活在一個十分優(yōu)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開車送她去學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飯來學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媽媽還告訴她學校的值周勞動最好不要參加。
d、……
五、小結: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這種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
六、作業(yè):
介紹我家的好品質、好家風。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本教案根據(jù)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一框《我知我家》的內容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繼承家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良品質、為家庭作貢獻的人生態(tài)度。
2、能力目標:增強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別家庭傳統(tǒng)優(yōu)劣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家庭的含義,了解家庭關系確立的情形和現(xiàn)代家庭的主要類型,懂得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家庭關系確立的情形,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
2、教學難點: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我想有個家》。
教師:剛才播放的是歌曲《我想有個家》。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溫暖、溫馨的家。那么,什么是家庭?家庭關系是怎樣確立的?家庭的功能有哪些?我們能否選擇父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我知我家》。
多媒體顯示:我知我家。
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我眼中的家:(1)請用一個比喻描述你對“家”的認識。(2)請用一種水果來描述你對“家”的感受。例:我的家像一個成熟的橘子,那顏色讓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時的燈光,溫馨舒適。
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什么是家庭?家庭關系確立的情形有哪幾種?
學生閱讀課本后回答。
多媒體顯示:一般來說,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家庭關系確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yǎng)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
教師:那么,家庭的結構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家庭的結構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學生閱讀課本后一回答。
多媒體顯示家庭結構示意圖(略)。
教師:家庭的功能有哪些呢?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學生閱讀課本后回答。
(多媒體顯示)家庭的功能:物質生產功能;人口生產功能;消費功能;撫育和贍養(yǎng)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娛樂功能。
教師:下面,我們對一個情景進行分析。
。ǘ嗝襟w顯示)情景分析:某校八年級學生小鮮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家庭比較貧窮。小鮮從小就看不起父母,認為父母無能,讓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他非常羨慕那些父母身體健全、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于是,他想與父母脫離關系,然后找一個經濟條件好、身體健康的父母。
議一議:小鮮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簡述理由。
學生討論以上問題后回答,教師引導點撥。
多媒體顯示: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基于關系而確立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可選擇。(配母親與兒子在一起的圖片)
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配母親、兒子相互給對方洗腳的漫畫。)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則故事,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
。ǘ嗝襟w顯示)一年輕人向一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
智者:“假如有人用100萬換你強健的四肢,你愿意嗎?”
年輕人:“不愿意!
智者:“假如有人用1 000萬換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嗎?”
年輕人:“不愿意。”
智者:“假如有人用1億元換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嗎?”
年輕人:“不愿意!
智者:那就快感謝你的父母吧,他們一次性饋贈給你超過一億一千一百萬的巨額財富。”
說一說:你從上述故事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老師點評。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則故事,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
多媒體顯示:小時候,我總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自卑。他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都在土地上勞作。他的皮膚因長時間的日曬而變得粗糙、黝黑,身形佝僂,顯出與年齡不相稱的衰老。那時,農民是靠天吃飯的,天災又似乎很多,所以童年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饑餓。那時我覺得,挨餓都是因為父親的無能,是他沒能使我們兄弟姐妹吃上一頓飽飯。有一年冬天,母親讓父親給我送冬天的衣物。當同學告訴我,外面有人找我時,我走出了教室。發(fā)現(xiàn)是父親……我毫不遲疑地拒絕相認,因為父親看上去實在太土。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父親遭拒認時痛苦的表情,后來它變成了我對父親一生的愧疚。
想一想:后來“我”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上述問題后回答,教師引導點撥。
教師: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有志者不嫌家貧,明智者不嫌母丑。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們與父母的血緣關系是不可選擇、不可隨意改變的。
多媒體顯示:我們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對我們來說,在家庭關系中,最主要是與父母的關系。父母與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shù)基于血緣關系。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教師:下面請同學再思考并回答幾個問題。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你的'家庭有什么好的傳統(tǒng)?你的家人有什么優(yōu)秀品質?你打算怎樣為家庭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家,特別是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愛家庭的每個成員,那么,我們的家庭就會充滿溫暖,更加和諧,更加興旺,F(xiàn)在,請大家欣賞歌曲《家和萬事興》。
多媒體播放歌曲《家和萬事興》。
課堂小結
教師:下面,我請一位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進行小結。
學生小結,老師引導點撥。
多媒體顯示:課堂小結
一般來說,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家庭關系確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yǎng)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
家庭的功能:物質生產功能;人口生產功能;消費功能;撫育和贍養(yǎng)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娛樂功能等。
現(xiàn)在的家庭結構一般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此外,還有少量的單親家庭和聯(lián)合家庭。
基于血緣關系而確立的父母子女關系是無可選擇、無法改變的。
我們要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家的含義,認識家庭的特點及家庭關系的確立,明白子女與父母的關系是不可選擇的。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認識、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感受有關發(fā)揚良好家風、學習并繼承家人優(yōu)秀品質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引導學生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學習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對“家”的理解;難點在于引導學生能正視“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現(xiàn)實,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家庭。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放歌曲《我想有個家》,展出一系列與家相關的圖片和照片。(需課前準備)
2、談“家”
師:剛才歌曲中的“我”唱著“想要有個家”,想要有個什么樣的家?有人為什么明明有家卻不想回家呢?
看了以上關于“家”的圖片,你認為哪張圖片最能代表“家”?根據(jù)你的'理解,你認為究竟什么是家?
小結:剛才大家從各個角度談了對家的理解。沒錯,家是一個地理位置,是我們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體……但它又不同于這些,它最大的特點是“有親人,有親情”,這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家庭”有關。
3、說“家”
老師首先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照片,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家庭成員、家庭特色等。
學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準備的家庭照片,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需課前準備)
從家的介紹中,進一步探究家庭關系的建立、家庭結構的類型。
家庭關系(板書)
家庭結構的不同類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lián)合家庭。(板書)
小結:雖然我們的家庭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建立的情形不同,家庭結構有別,但相同的是,我們都有親人、都有親情。
4、析“家”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滿意自己的家庭,都滿意自己的父母。下面我們聽一聽“我可以選擇嗎?”這個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小組討論,然后回答。
、龠@個同學為什么不滿意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類似的情形嗎?
、谌绻o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父母,什么樣的家庭?
與父母親情不可選擇、無法改變。(板書)
5、知識拓展——我“知”我家
師:既然我們不能選擇,我們就應該學會接受,學會珍愛。當我們學會用“心”來看我們的家、我們的父母時,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也同樣很優(yōu)秀。
板書:——家庭的良好傳統(tǒng),如……
——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如……
6、小結
今天的主題是《我知我家》,通過學習和討論,我們現(xiàn)在不僅知道了什么是家,以及家庭的建立與家庭的結構,我們還通過××同學的故事明白了我們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對于良好的家風和父母優(yōu)秀的品質,我們應該學習并繼承。
7、作業(yè)
、旁谡n堂上自己完成“家庭樹”。
、苹丶遗c父母交流自己的家風,并寫出小結。
8、板書設計
附錄:
我可以選擇嗎?
我是某市重點中學的一名學生,我周圍的同學都很優(yōu)秀,他們有著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和優(yōu)秀的父母。每當談及父母時,看著他們眉飛色舞的神情,我只覺得喘不過氣來,因為我的家庭跟他們相差十萬八千里。
我出生在農村,父親為讓我接受良好的教育,帶著我和母親來到這個城市,和別人合租一套房子。為了讓我有個獨立的空間,他戒掉抽了二十年的煙,每月多花200元錢給我租下了那房子的陽臺,但是我睡覺還是得縮著腳。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父親在街邊擺的修車攤。為了多賺錢,父親每天早上5點出門,晚上8點以后才回家,風雨無阻。我怕同學看不起我,一直不敢跟任何人提及我的家庭和我的父母,這個秘密已經存在我心底七八年了。而且每次和同學一起經過父親的修車攤前,我都痛苦地低下頭,裝作沒看見……
我常常想不明白:在班上,我的學習不比別的同學差,即使考第一名,為什么我還是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呢?為什么我就偏偏生在這么個家庭?為什么我的父母這么辛苦,卻還不能改變家庭的現(xiàn)狀?為什么?
我可以選擇嗎?我可以重新選擇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嗎?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07-06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最新03-28
知一教學設計01-19
我選我教學設計10-09
《我很誠實》教學設計01-06
《我換牙了》教學設計05-21
《我的家》教學設計06-10
我愛我家教學反思07-10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經典】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