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溶液 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溶液 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溶液 教學設計1
《溶液》復習課
一、情境反思
將某物質加入到水中
1.預測會出現(xiàn)幾種現(xiàn)象?為什么?
2.那么分別形成什么體系?各有什么特點?
3.若固體為硝酸鉀所形成的溶液叫什么?溶質是什么?溶劑是什么?4.若固體為生石灰,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若取上層清液,叫什么?溶質是什么?
5.還能說明該石灰水是什么溶液?如果水剛好為100克,則里面所含的溶質的質量又是什么?
6.若要使該石灰水變?yōu)椴伙柡腿芤,可采用什么方法?.若是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要使它變?yōu)轱柡腿芤,可采用什么方法?若要從溶液中得到固體硝酸鉀最好采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8.若要從食鹽溶液中得到固體食鹽最好采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9.若該溶液100克中含有10克食鹽,則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10.若要使上述氯化鈉溶液⑴稀釋成5 %的溶液,則應加多少克水?若要濃縮為20%的溶液,應蒸發(fā)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溶質?
11.若要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160克,則應加多少克溶質?多少克水?你還能提出哪些新的方案?
12.若將10%的氯化鈉溶液58.5克中加入155.85克硝酸銀溶液
、、則可以得到多少克沉淀?
、、該硝酸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二、知識整合
特征:均
一、穩(wěn)定
現(xiàn)象:溶解中的溫度變組成——溶質、溶劑根據(jù)溶質、溶劑相對量粗略分類根據(jù)溶解能力分類濃溶液稀溶液飽和溶液(加溶劑)(變溫)(加溶質)(蒸發(fā)溶劑)(變溫)不飽和溶液
溶質溶解性的量度——溶解度含溶質的`量的量度——溶液的組成→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結晶和乳化現(xiàn)象分類量度
氣體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溶解度曲線
三、練習達標
針對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卦O置強化和補充性練習題。
溶液 教學設計2
溶液的滲透壓
一、設計思路
1.教學內容(任務)分析
溶液滲透壓是化學教材中與臨床醫(yī)學聯(lián)系極為密切的一節(jié),臨床護理上輸液及電解質紊亂、水鹽平衡失調、水腫等患者的護理處置,都涉及到溶液的滲透壓知識。該教材著重介紹了溶液滲透的概念、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較好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和舊教材相比適當降低了難度,知識面加寬了,密切了和醫(yī)學聯(lián)系。
2.學情分析
(1)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自我努力,自我獲取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如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討論解疑,學生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習興趣提高了,漸漸變成會學的人。
(2)幫助學生抓住關鍵,掌握重點知識掌握是由厚到薄、由表及里的過程,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溶液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原因及溶液滲透壓之所以產(chǎn)生的關鍵是膜兩側單位體積內水分子數(shù)不同造成的,而理解這一點,就能較好掌握了本課的內容。
3.設計理念
聯(lián)系臨床和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材編寫的意圖,結合護理專業(yè)特點和班級學生特點,本課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溶液的滲透的定義及產(chǎn)生的條件;熟悉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了解滲透濃度的計算;熟悉醫(yī)學上的常用的等滲液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現(xiàn)象的能力、綜合思維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富有愛心的良好情操。
教學重點: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壓與濃度關系、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教學難點:滲透濃度的計算。
三、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fā)式、討論法、講解、實驗分析、對比。
四、教學媒體(教具)的選擇和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案、教材、實驗器材等。
五、教學組織方法及課時安排
在教學過程設計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滲透現(xiàn)象、滲透壓及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分小組以搶答形式來回答問題。
教學以滲透現(xiàn)象的演示實驗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觀察實驗,逐步引導學生從實驗現(xiàn)象得出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產(chǎn)生的條件及溶液的滲透壓概念,然后闡述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及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六、教學過程
。1)創(chuàng)造情境,設疑引趣(2min)
創(chuàng)造學習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設疑“將海水魚和淡水魚交換生活環(huán)境后,魚兒還會自由自在生活嗎?”學生馬上回答說“不行” !盀槭裁床恍?”學生不知,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 “同學們今天學習溶液滲透壓后就可以知道答案。而且還可以知道咸鴨蛋為什么是半空的等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2)觀察實驗,誘導提問(10min)
做好溶液擴散和溶液滲透的實驗,給學生以直觀、鮮明的印象,實驗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現(xiàn)象,并引導分析半透膜液面上升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誘導提問導出溶液滲透和溶液滲透壓的概念。
。3)課件演示,比較討論(10min)
課件演示同演示實驗相比更節(jié)省課堂時間,更細微展示了半透膜內不同葡萄糖溶液時的液面高度,及紅細胞在不同NaCl溶液濃度時的形狀變化。課件展示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各液面的高度,不同濃度時紅細胞的形狀,從而討論得出滲透壓與濃度關系的結論,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難點講授,練習鞏固(8min)滲透濃度和溶液濃度較易混淆,滲透濃度是指溶液中能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各種溶質粒子的總濃度,可明確指出對于非電解質是用溶液濃度mmol/L來表示,對于電解質是用各離子濃度之和mmol/L來表示,舉例題供學生練習鞏固。例1:計算ρB=50g/L葡萄糖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例2:計算ρNaCl=9g/L氯化鈉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5)自學解疑,舉例講評(8min)
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來指導實踐,并能與護理專業(yè)相結合,是護理人員應具備素質之一。可通過自學解疑來加強這方面的鍛煉。教師設疑引導學生自學“例1中的50g/L葡萄糖溶液和例2中的9g/L氯化鈉溶液為什么在護理上被稱為等滲液?如果大量輸液不是等滲液會有什么結果?”帶著疑問在學習溶液滲透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學、閱讀、討論及分析得出:大量輸入低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破裂”,大量輸入高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皺縮”的嚴重后果。為加深學生理解,可再舉例講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滲透壓在臨床醫(yī)學上的重要性,從中使學生感受到護士的責任重大,在護理治療中要多為病人著想。
(6)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2min)
根據(jù)教學目標指導歸納總結出本節(jié)的學習內容、知識要點,并對本次課教學情況作一評價。
(7)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溶液的滲透壓
一、滲透現(xiàn)象和滲透壓
1.半透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滲透現(xiàn)象:溶劑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純溶劑進入溶液(或由稀溶液進入濃溶液)的現(xiàn)象稱為滲透現(xiàn)象。
注:
①移動的是溶劑水分子。
、跐B透方向:純水→溶液。稀溶液→濃溶液。
3.滲透平衡:動態(tài)平衡。
4.滲透現(xiàn)象發(fā)生條件:
、侔胪改
、诎胪改蓚鹊娜芤捍嬖跐舛炔睢
5.滲透壓
七、課后拓展
1.列舉生活中溶液滲透現(xiàn)象兩例,并解釋原因;
2.教材課后習題。
八、教學反思
學生操作不夠熟練,課后仍需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訓練。情景模擬時,學生經(jīng)驗的不足導致在角色表演過程中不夠深入,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探索思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溶液 教學設計3
實驗三:緩沖溶液的配制與性質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配制緩沖溶液的原理和方法,并加深認識緩沖溶液的性質;
2、練習pH試紙的使用,資料《緩沖溶液教學設計》。
二、實驗原理
弱酸及其鹽(例如HAc和NaAc)或者弱堿及其鹽(例如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外來的酸或堿起緩沖作用,即當另外加少量酸、堿或稀釋時,此混合溶液的pH值變化不大,這種溶液叫做緩沖溶液。
三、儀器、試劑及其他
1、儀器
試管,試管架,燒杯(50m1),量筒(10m1),玻璃棒。
2、試劑
酸:HCl(0.1mol·L1, 0.2mol·L1),HAc (0.1mol·L1, 0.2mol·L1, 1.0mol·L1);
堿:NaOH(0.lmol·L1, 0.2mol·L1),NH3·H2O (0.1mol·L1, 0.2mol·L1);
鹽:NaAc (0.2mol·L1,l.0mol·L1),NH4Cl (0.1mol·L1, 0.2mol·L1), NaH2PO4 (0.1mol
3、其他
pH試紙。
四、實驗內容
(一)、緩沖溶液的配制
1、分別測定蒸餾水、0.lmol·L1HAc的pH值。
2、在兩支各盛5ml蒸餾水的試管中,分別加入5滴0.1mol·L1 HCl和0.1mol·L1NaOH--溶液,測定它們的pH值。
3、向一只小燒杯中加入1.0mol·L
值,并與計算值比較。
4、在一支試管中加10m1 0.1mol·L1 NaH2PO4溶液和l ml 0.2mol·L1Na2HPO4溶液,1 HAc和1.0mol·L1 NaAc溶液各15ml(用量筒盡-可能準確量取),用玻璃棒攪勻,配制成HAc-NaAc緩沖溶液。用pH試紙測定該溶液的pH。
混合均勻,測定其pH值,井與計算值比較(H3PO4的Ka2 = 6.2×108)。
5、用下列給定試劑設計幾種配制緩沖溶液的方案,寫出每種試劑的用量(緩沖溶液體積不超過5 ml)。用pH試紙測定緩沖溶液的pH值并與計算值進行比較。
給定試劑:NH3·H2O (0.1mol·L1, 0.2mol·L1),NaOH(0.lmol·L1, 0.2mol·L1),NH4Cl (0.1mol·L1,), HCl(0.1mol·L1, 0.2mol·L1)。
(二)、緩沖溶液的性質
1、緩沖溶液的稀釋
取三支試管各加入自制的HAc~NaAc緩沖溶液3ml,然后分別加蒸餾水5滴、3ml、30ml,測定pH值,并與原緩沖溶液的pH值比較。觀察pH值有否變化。
2、緩沖溶液的抗酸、抗堿作用
(1)取兩支試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緩沖溶液,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1滴0.2mol·L1HCI,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滴0.2mol·L1NaOH,用pH試紙分別測定溶液的pH值。
(2)取兩支試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緩沖溶液,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l ml 0.2mol·
L1 HCl,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ml 0.2mol·L1 NaOH,用pH試紙分別測定溶液的pH值,并與原來緩沖溶液pH值比較。pH值是否發(fā)生變化?
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對緩沖溶液的性質做出結論。
五、實驗注意事項
在配制緩沖溶液時,為獲得適宜的.緩沖容量,要有適當總濃度。總濃度太低,緩沖容量過;總濃度太高也不必要,一般為0.05~0.5mol·L1。-
六、預習要求及思考題
(一)、預習要求
認真預習緩沖溶液的性質,緩沖作用的原理及緩沖溶液的配制。
(二)、思考題
1、用同離子效應分析緩沖溶液的緩沖原理。
2、為什么在緩沖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或強堿時,pH值無明顯變化?
3、怎樣配制pH值一定的緩沖溶液?
(1)在緩沖溶液中,弱酸的共軛酸鹽(基本上是強電解質)會在水中完全電離出對應的酸根離子,大量的酸根離子便會對弱酸產(chǎn)生同離子效應,抑制該弱酸的電離,于是H+便儲存在弱酸中,對pH值的變化起緩沖作用.
(2)緩沖溶液:由弱酸及其鹽或弱堿極其鹽組成混合物溶液.
少量的外來酸堿可以被他們中和,而不會引起H+的顯著改變.
(3)強酸培弱堿!強堿培弱酸!最后用ph試紙看下ph值的范圍
溶液 教學設計4
緩沖溶液及其作用機制
授課時間:20分鐘
【教學目標】:
通過緩沖溶液的定義、作用、組成及作用機制的介紹,使學生對緩沖體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為以后學習人體緩沖體系打下理論基礎,緩沖溶液教學設計。
【教學方式】:多媒體結合板書進行講解式教學
【教學內容】:
1、緩沖溶液的定義
2、緩沖溶液的作用
3、緩沖溶液的組成
4、緩沖溶液的作用機制
【教學重點及難點】:緩沖溶液的組成、緩沖溶液的作用機制
【教學過程】:
引言:
通過醫(yī)學常識我們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圍為7.35 ~ 7.45,pH值不因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酸、堿性物質而變化。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圍能保持在7.35 ~ 7.45?
知識準備:
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鹽類水解
一、緩沖溶液的概念(由實驗引出)
緩沖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強酸或強堿,而維持pH基本不發(fā)生變化的溶液。
緩沖作用:緩沖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強酸或強堿的作用。
【提問】:
1.緩沖溶液的組成是怎樣的?
2.緩沖溶液為什么能對抗外來少量強酸、強堿或適當稀釋,而保持溶液的pH幾乎不變的?
二、緩沖溶液的組成和作用機制
1.緩沖溶液的組成
根據(jù)緩沖對不同,緩沖溶液分為三種:
弱酸及其鹽
弱堿及其鹽
多元弱酸的酸式鹽與其次級鹽
2.緩沖溶液的作用機制
共軛酸—抗堿成分共軛堿—抗酸成分
三、討論:
NH3—NH4Cl的緩沖原理
四、練習:
五、小結:
概念:緩沖溶液
緩沖溶液組成和緩沖作用
緩沖原理
六、作業(yè):
搜集資料:
緩沖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溶液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教學反思11-06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教案設計12-05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7-20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4-27
《春日》教學設計01-19
歷史教學設計01-03
完整的教學設計01-03
窮人教學設計01-04
《長城》教學設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