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哨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麥哨》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麥哨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麥哨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麥哨的教學反思 篇1
《麥哨》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鄉(xiāng)下人家》、《牧場之國》、《古詩詞三首》三篇有關鄉(xiāng)村生活的課文。上這堂課前,布置學生結(jié)合綜合學習的任務,收集田園風光的資料,便于學生進一步感受鄉(xiāng)村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和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快樂。
本文內(nèi)容淺顯,寫景意境清新,寫人童稚純樸。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因為,多讀是品位語言的最佳方式。有疑問時讀,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讀,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時讀,多讀朗朗成誦。
我以麥哨為引子導入課文,介紹了麥哨的做法,讓孩子們模仿吹麥哨聲音,孩子們馬上進入了學習熱潮,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思考問題,對學習《麥哨》一文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麥哨”的聲音是課文的'線索,貫穿全文通過初讀課文學生能快速理清課文脈絡,找出描寫麥哨的段落。其后,讓學生聯(lián)系文中“和、應、歡快、柔美”等詞對 “嗚卟嗚卟”的麥哨聲展開想象,讓他們體會當時的情景,切身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感。
吸取自己以前教學中,讓學生朗讀不足的缺點,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在讀中有所提升,我放慢教學節(jié)奏,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讀的平臺,有自由讀、默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聲呼應讀、師生配合讀等,各種讀法交叉進行,始終提醒自己這樣一個觀點:語文教學,一定要讓孩子讀有所得,讀有所長。
上次在舟嵊小學聽了姜茗芳老師的對自己課的評價后感觸很深,她說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能簡單的給出對或錯,學生回答問題時才是一個老師最緊張的時候。于是在平時教學中自己開始注意自己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在《麥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語言表述不完整,或有語病時,我都會及時提醒他們,給足時間,讓他們自行糾錯。當一個孩子讀課文漏字時,在肯定他的優(yōu)點之后,鼓勵他別急,不要漏字,把句子讀通順。
這堂課可能由于沒有其他老師來聽課,自己也比較放松,與學生之間互動的也比較多,整堂課比較自然融洽。但畢竟自己經(jīng)驗有限,很多地方不能很好的應變。如讓學生讀的時候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求還是沒能做到層層遞進,想到該讓學生讀的時候才讓學生讀;感悟鄉(xiāng)村美景時,學生找出的句子和自己預設地不一樣時,沒能很好的銜接,只是讀一讀帶過,直到找到自己所需的句子為止,這樣顯得有點為教而教,不夠尊重學生的自讀感悟。
相信每一次嘗試都會是自己的一次學習改進的機會,自己也會牢牢抓住機會爭取每一次都有所得。
麥哨的教學反思 篇2
一、課堂充滿了活力
我以“麥哨”的呻聲音線索,緊扣文題初讀課文,能快速理清課文脈絡。其后,讓學生聯(lián)系文中“和、應、歡快、柔美”等詞對“嗚卟嗚卟”的麥哨展開想像,能有效把握學習語言的本質(zhì)性目標。同時,那歡快而柔美的哨聲在課堂里吹起一股清新的風,使學生仿佛置身與田園之中。
從課題麥哨引導到學習直接寫麥哨的段落,通過1.2和7.8段的想象、對比,既理解了詞語又加深對麥哨聲的理解,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歡快、悠長。接著,“尋著聲音走進田野”,通過給看到的畫面質(zhì)疑課題與文章內(nèi)容的關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為解決疑問自然地走近鄉(xiāng)村孩子,理解鄉(xiāng)村孩子那歡快、柔美的田園生活。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1.在《麥哨》一課中,陳老師成為親切而又睿智的點化者、組織者,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引讀),去體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時間里,讀得有重點),讀得有層次,以讀激趣、以讀悟情、以讀啟智、以讀育人。
以“歡快、柔美”為重點,讓學生自主讀悟的突破口,并搭起一個有效地學習空間。再學習中重點詞句品詞想像,使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從而真正品位到文本語言所流淌著的濃濃情趣。
三、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
我們的.教學應該為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服務,包括認知水平的提高、學習技能的掌握與熟練、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等等。我們在提倡人文、感悟情感的同時,不能否定工具、忽視語文文字,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才是語文教學的完美。在《麥哨》一課中,我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如:課堂教學一開始,讓學生大家注意“和、應”的讀音,作者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排比、比喻、擬人),我在教學這修辭手法時進行句式練習,讓學生體驗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講排比句,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來體驗。課堂中我讓學生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田園風光的柔美時,聯(lián)系《桂林山水》中的排比句學習。這些不僅滲透著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還落實了知識點。板書也對文本起了提綱挈領的效果。
我又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看到的景物。這些語言文字的訓練,都是立足于教材,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機融合的,不是為了訓練而訓練。
在教學中,通過美的情境和美的語言,陶冶學生美的情操,讓學生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課文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幅幅令人向往的鄉(xiāng)村圖,同時,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極富特色,如“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痹从谶@是一篇閱讀課文,我把教學的重點落在了田野美景上。先通過學生自主圈畫表示色彩的詞語,感悟色彩的美,再抓重點詞“擎”來體會豐收的喜悅。情境美與語言美融合一起,激發(fā)了學生熱愛鄉(xiāng)村、熱愛語文的情感。
四、注重讀寫結(jié)合的能力
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并熟讀積累,定能使文本豐富的語言滋潤學生的心靈。另外,作為本單元最后一課的學習,引入拓展閱讀,嘗試寫作練習,把學習的視角引向了廣闊的天地,使得文已盡,而學無盡、意未盡。最后以一首小詩來感受學生的詩情畫意。孩子們用最質(zhì)樸的語言,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風情和特色,這既是一次有意義的課堂練筆,又是對文本的豐厚。
麥哨的教學反思 篇3
朗讀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語文基本功之一。而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積月累,不斷訓練。怎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呢?請看《麥哨》的一個片段, 老師引導學生找到描寫農(nóng)村美麗景色的句子之后,學生開始自由朗讀課文,但并非很投入。根據(jù)實際情況,教師調(diào)整了導 讀書的最高境界是:把文字都讀活了,演變成一幅幅美妙的圖畫。我們來比一比,誰把文字讀成的畫面最美!
學生爭先恐后地再次投入了對課文的朗讀之中,個個搖頭晃腦,聲情并茂!鞍盐淖肿x成美麗的畫面”,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卻激起了學生高漲的讀書欲望。在瑯瑯書聲中,無聲的文字轉(zhuǎn)變成有聲的語言,這有聲的語言,又在孩子們的頭腦中,漸漸地演變成一幅幅美妙的畫面。從他們那無限憧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讀書的投入程度!鞍盐淖肿x成美麗的畫面”,使學生在語言文字與思維火花的撞擊中,產(chǎn)生共鳴效應,從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把文字讀成美麗的畫面”,提醒著教師以讀代講,以讀代練,以讀促思,化抽象的語言文字為具體形象的畫面。這樣,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引領學生讀出文章的“味”來——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趣。
麥哨的教學反思 篇4
《麥哨》是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我在教學時,定位為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來到城市學生走進鄉(xiāng)村生活,欣賞鄉(xiāng)村田園風光,感受鄉(xiāng)村孩子們淳樸自然、歡快的童年生活。
教學過程中通過城市的常用的“口哨”引入到了鄉(xiāng)村的“麥哨”,讓學生對麥哨充滿了好奇,而引發(fā)了質(zhì)疑。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了什么是麥哨。于是引入了文章的預習檢測之中。對生字、詞語、以及句子的復習,進一步鞏固了預習的成果。預習課文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歸納出《麥哨》這篇課文: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村迷人的田園風光和勤勞樸實的孩子們的歡樂游戲?偨Y(jié)出了“美與樂”兩個關鍵詞語。接著就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從文章中找出表現(xiàn)“美”或者“樂”的句子,做好批注,小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就在我準備結(jié)課時,一名學生站起來問:“老師,麥哨是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寫了,我明白了這是首尾呼應,但是,文章卻沒有介紹具體是誰在吹?”我把問題拋給全班學生,說實話,麥哨到底是誰在吹,我也不太清楚。
有學生說:“麥哨是小孩子在吹!瘪R上有學生反對:“不對吧,為什么圖上沒有畫一個小朋友吹麥哨呢?”“會從插圖中找信息,了不起!蔽壹皶r鼓勵。又有學生說:“麥哨可能是風吹麥田發(fā)出的呼呼聲!薄皬哪膬嚎闯瞿兀俊蔽疫@一問,馬上有學生恍然大悟,急著讀課文最后一句:“那歡快的哨聲在撩起麥浪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真是會讀書的孩子!蔽医o以肯定。又有學生說:“其實,麥哨到底指什么并不重要,關鍵是歡快的麥哨聲襯托了鄉(xiāng)村孩子們幸?鞓返纳睢!
在這一問題的探究中,學生拓寬了閱讀方法,而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我通過總結(jié)板書:“麥哨吹響豐收頌,湖畔田野好風光;勤勞孩子游戲樂,鄉(xiāng)村生活譜華章。”從而讓學生明白了麥哨其實就是文章的線索,是一條明線,暗線就是美和樂。實際上不僅是小孩在吹麥哨,更是鄉(xiāng)村在吹奏美與樂之歌。
在美的升華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利用四人學習小組的集體力量,一人寫一個部分,然后合起來呈現(xiàn)一篇文章。學生非常愿意及時表達自己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新認識,于是學生均用心寫作。最后抽小組匯報時,一人念一段,很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學生做到了以聲音開頭、聲音結(jié)尾的寫法,文章中有景美,更有人樂的內(nèi)容。
語文教學其實就應該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去走進文本,然后走進生活。
麥哨的教學反思 篇5
《麥哨》是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這篇課文,不僅文質(zhì)優(yōu)美,而且韻味雋永,值得品味感悟。通過教學,收獲頗豐,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一、亮點: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勵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課前談話交流,由極其平常的話題“你喜歡農(nóng)村嗎?為什么?”入手,調(diào)動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既引領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農(nóng)村的生活情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進入課文學習,理解意境。果然,在課前談話中,孩子們就自己眼中的農(nóng)村暢所欲言,師生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接著,我又以麥哨為引子,介紹了麥哨的做法,為孩子們模仿吹麥哨聲音,還鼓勵孩子們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這一招,相當有效,孩子們馬上進入了學習熱潮,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思考問題,對學習《麥哨》一文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興趣,我及時在學習過程中,對孩子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自由朗讀課文后,我不失時機地送上一句“你們朗讀課文的聲音真美妙!絲毫不亞于悅耳的麥哨聲!”或送上一個大拇指,或報以熱烈的掌聲,或送他一個真誠的微笑,時刻以自己的態(tài)勢語鼓勵孩子。
2、以生為本,發(fā)展學生。《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因此,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是在《麥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都努力立足于學生實際,關注到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畫出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在旁邊批注出感受或體會,然后在小組交流。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本,自主學習,從交流中豐富自己的體會。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在讀中有所提升,我放慢教學節(jié)奏,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讀的平臺,有自由讀、默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聲呼應讀、師生配合讀等,各種讀法交叉進行,目的.只有一個:語文教學,一定要讓孩子讀有所得,讀有所長。
二、不足:
1、部分教學環(huán)節(jié)過于冗長像結(jié)尾時,不應該再讓孩子們閱讀另一篇《麥哨》,不但拖拉了時間,而且造成了學生的疲勞。
2、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不是很自然 由于是倉促備課上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有些顯得有點生硬。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斟酌,精益求精。
3、教學設計有待于調(diào)整。靈動的課堂,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預設。教學設計不僅應該從大處著眼,還應該從小細節(jié)入手。任何細節(jié)都應該有很好的處理方案,尤其是文中優(yōu)美句子的朗讀與感悟的教學引領,應精致,不應粗枝大葉。
【麥哨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麥哨教學反思10-22
《麥哨》教學反思(集錦15篇)08-21
《麥哨》教學設計07-04
《麥哨》教案03-07
麥哨的教案01-12
《麥哨》教案15篇08-31
《麥哨》的公開課教案10-16
《觀刈麥》教學設計303-23
前后教學反思《前后》教學反思11-13
《孔乙己》教學反思 孔乙己 教學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