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麥哨》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麥哨》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麥哨》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析:
本案為人教四下鄉(xiāng)村生活單元的一節(jié)略讀課文。文章以清新秀雋的筆觸描繪出一幅鄉(xiāng)村和諧,柔美的田野生活畫卷,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這種田園生活的熱愛和贊美。作者滿懷喜悅之情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了鄉(xiāng)村孩子天真、純樸、可愛的形象,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此文為略讀課文,文文句優(yōu)美通順,適合兒童自讀自悟。同時,文字中富含作者熱烈豐富的情感,適合提供孩子自讀感悟,也適合班級授課中欣賞品味。
教學目標:
1、課外自學能認識本課“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準確認讀。
2、通過自讀自悟,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鄉(xiāng)村美景的柔美。
3、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教具準備:
圖片若干,幻燈
教學流程:
一、直面文題,速讀,搜索,發(fā)現
師【板書:麥哨】課題為麥哨,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全文中哪些段落寫到“麥哨”。
生:第1、2、7、8自然段。
師:【幻燈:出示四個自然段】
第一段:“嗚卟(bǔ),嗚卟,嗚……”
第二段:田野里,什么聲響和(hè)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第七段:“嗚卟,嗚卟,嗚……”
第八段: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歡快的哨聲在撩(liáo)起麥浪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
師:請大家自由讀讀這四個自然段,說說你的發(fā)現。
生1:我發(fā)現這四段中很多內容比較相似。
生2:我發(fā)現第一段和第七段幾乎是一樣的。
生3:我發(fā)現作者用的是首尾呼應的寫法。
師:是啊,真是偉大的發(fā)現,這四段確實展示出本文作者使用的寫作方法。就像作者說的那樣“你呼我應,此起彼落”。真棒!還有么,你們是否發(fā)現文字中表達出麥哨哨音中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提示一下,關鍵的詞在這四段中重復出現。
生:歡快,柔美。
師【板書:歡快柔美】好,請全班標注這兩個關鍵詞,F在分男女生讀這四段話。男生讀第1、2自然段,女生讀7、8自然段,一聲呼,一聲應,一邊讀,一邊體會這種寫法。
生:分男女生讀四個自然段。
【解析:此部分教學意在讓孩子圍繞課題總體感知全文,同時抓住首尾呼應的段落部分學習朗讀,讓孩子在充分地讀書,感受,對比,分析中,在實際的語言文字訓練中培養(yǎng)語感,練習表達】
二、質疑文題,自讀,解析,辯解
師:本文總共六百余字,而有關于“麥哨”的段落才區(qū)區(qū)四個自然段,大約百余字。其余的文字中都沒有出現“麥哨”,你覺得,文題為《麥哨》合適么?請全班同學表態(tài)。
生:舉手表態(tài)。
師:(大致統(tǒng)計,結果為基本認為文章切題)好的,就請大家來說服我吧。這個問題是我提出的,也許我有我的想法呢。下面請孩子們自由地選擇文中你認為最切題的'部分,說說切題的理由。
生:自由地讀課文,討論,準備發(fā)言。
。1)、探討第4自然段,感受大自然中蘊藏的和諧有序的柔美。
生1:我想讀課文第4自然段,我認為這段話是切題的。(生朗讀此段)
師:這段話百余字,是全文中字數最多的自然段。如果它切題,那么無疑對全文切題寫作是有力的佐證。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1:我就是感覺到這段話沒有偏題,但是說不出理由。
師:有這樣的感覺就不容易啦。我想你說不出理由和你不大熟悉文中所描寫的“油菜花”“蠶豆花”“豆莢”“蘿卜花”“麥桿”“麥芒”等鄉(xiāng)間特有的景物有關系。請看老師為大家準備的圖片,認識這些鄉(xiāng)間的精靈,這些大自然的寵兒吧。【幻燈:“油菜花”“豆莢”“蘿卜花”“麥桿”“麥芒”的圖片】
生:看圖認識,欣賞。
師:請看看,這段中描寫“油菜花”“蠶豆花”“豆莢”“蘿卜花”“麥桿”“麥芒”的語句,作者寫作的順序能顛倒么?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文中說“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麥田換上了耀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币簿褪钦f要一個凋謝后才長出另一個,是按照生長順序出現,這是自然之道,不能顛倒。
師:你能說出這段話給你留下的感覺或是讀后留下的印象么?
生1:一切都有序,你不爭我不搶。
師:是啊,這就是和諧有序的美,不正是一種柔和的美么?現在,你能說說你的理由么?
生1:這段話透著柔美,和麥哨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吻合的,所以我認為沒有偏題。
師:好,請大家自由讀讀這段話,再體會。
。2)、探討第5、6自然段,感受鄉(xiāng)村生活中蘊藏的歡快。
生2:我覺得第5自然段沒有偏題。
師:我建議你將5、6自然段合起來欣賞,你請注意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玩累了,喊渴了”。第六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聯(lián)系得多么緊密啊。讀書應該講究效率,特別是像這樣的略讀課文,能合并的就一起學,F在請讀讀第5、6自然段,說說你的感覺。
《麥哨》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體會文中有特色的句子,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品讀文中優(yōu)美句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PPT 光盤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同學們,哨是什么意思?麥哨呢?齊讀《麥哨》,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帶著問題,我們一起來讀課文,讀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應”“和”“樂”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點。
2、檢查學生朗讀的情況。(指名讀,接力讀等形式進行)
3、再讀課文,讀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你最喜歡的部分,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ㄟ@是一個比喻句)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這是一個排比句。)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簡直”表示完全如此,比喻的手法,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2、把你最喜歡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3、學了本文,你知道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嗎?
4、完成練習(出示PPT)
四、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和《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
五、布置作業(yè),積累語言
《麥哨》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認識“畔、兜”等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盛夏鄉(xiāng)村的美景及孩子們快樂、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
。场Ⅲw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感悟鄉(xiāng)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樂”。
難點:讀準文中多音字和兒化音;體會作者的寫法并應用于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場之國》的美景使人著迷,古人描寫的鄉(xiāng)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田園看看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板書課題:24*麥哨,齊讀
問:讀完課題你想說什么?(麥哨是什么)
出示麥哨,吹麥哨。文中是怎么形容麥哨聲的?(嗚卟,嗚卟嗚??) 過渡:這悅耳的麥哨聲帶給孩子們的是什么呢?讀完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題上面的導語,說說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誰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鄉(xiāng)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們有哪些活動?在自己的書上圈圈畫畫,然后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并說感受
過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讀把大家?guī)нM這個美麗的鄉(xiāng)村,讓我們跟這些可愛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鄉(xiāng)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快樂。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為什么喜歡?請寫出批注。
2、交流、美讀(以評促讀)、感悟寫法
a.交流“美”
。1)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2)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大屏出示相應圖片
(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ā昂喼薄北硎就耆绱耍@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b.交流“樂”
(1)吹麥哨 “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頭、豎蜻蜓、摔跤
發(fā)散思維:你最想在這個天然運動場干什么?
(3)想象采集茅茅針有什么樂趣?
。4)孩子們的這些活動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歡快)賽讀
c.看板書回顧孩子們的活動,說說孩子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3、體會麥哨的含義
發(fā)散思維:那歡快、柔美的麥哨還會在哪響起來?是呀,盛夏的鄉(xiāng)村如此美麗、和諧,孩子們走到哪兒就會把快樂帶到哪兒。讓我們一起再次吹響這象征著快樂、和諧的麥哨聲吧!
四、拓展: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寫法?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3、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玩玩,用相機拍下讓你心動的美景和你快樂的身影。
板書設計:
美樂
《麥哨》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略讀課文
1、認識“畔、兜、穗”等8個字。
2、自主讀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語言的豐富與優(yōu)美,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麥哨聲的歡快、柔美
1、板書課題麥哨,知道麥哨是什么嗎?(用麥稈做成的哨子,每年春末夏初,麥子即將成熟之際,農村的小孩最喜歡玩了,把麥稈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就能發(fā)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陳益寫的散文——麥哨,指名讀。
2、這么好聽的聲音作者用了哪些詞句描繪的呢?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出描寫麥哨聲音的詞句。聽明白了嗎?好的,放開聲音,按自己的節(jié)奏讀,開始。(學生自由讀課文。)
3、考考你們,這些生字詞都會讀嗎?
湖畔 肚兜 嫩莢 麥穗兒 麥芒 擎起 包裹 嚼嚼 吮吮 肺腑 撩起
似的 黑白相間 剝開 應和
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應、結、剝),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說說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fā)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初 4、作者怎樣描繪麥哨聲的?出示一、二、七、八自然段。
這麥哨聲:句子下出示:一聲呼,一聲應 你呼我應 忽高忽低 此起彼落
指名讀詞語,我們一起來吹吹,一生吹,你這是悠長悅耳的,還可以短促些,請你,輕快短促,很好聽。這麥哨聲是悠長悅耳的,又是輕快短促的。請兩位女生,一組“應和著”吹一吹,并解詞:一聲呼,一聲應 你呼我應。請兩位男生,“應和著”。
二、入情入境,感受初夏鄉(xiāng)村田野豐收在即的景象
1、這歡快、柔美的麥哨聲是誰吹響的,你看到了怎樣的孩子?
“湖畔,到處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
多有韻味的句子,美美地讀讀。(讀一讀,看圖品味:碧藍的湖水邊,茵茵綠草地上,孩子們玩耍割草,就像是綠草地上盛開的美麗花兒,好一幅色彩艷麗的畫。)
2、他們在什么地方吹響了麥哨?從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出示第四自然段,讀1,你看到了什么情景?指名讀2,從他的朗讀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田野里美麗的花兒都謝了,結果了,果子很多,麥穗兒特別引人注目,“擎”突出麥子的自豪與獻禮般的鄭重,豐收的歡樂,像唱著一曲歡慶豐收的歌。)讀出豐收的喜悅之情。
課件,師講述:瞧!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片綠蔭蔭的草地,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也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田野里最耀眼的是那一大片一大片像金子般閃著光的麥田!指名讀。
《麥哨》教學設計 篇5
【設計理念】
新課程提倡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倡導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體驗,注重學生的實踐和探究,學習語文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是這一節(jié)課里所要努力達到的。教學時,應該:一、引導學生針對課題質疑,以探究問題帶動朗讀;二、讓學生運用學習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讀全文,品味語言,積累運用;三、讓學生結合綜合性學習的任務,在生活中去實踐,去感悟。
【教學目標】
。薄⒄J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3、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難點: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
【教學準備】
《牧童短笛》的音樂,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播放課件(觀看鄉(xiāng)村生活的場面,讓學生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理解課文的意境)。
師:同學們,你們有過鄉(xiāng)村生活的經歷嗎?想了解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篇課文,讀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薄W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大意。
。病⑾嗷ソ涣魃謱W習情況,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生字(越多越好)準備參與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應),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說說自己曾經見過的字,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fā)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3、同桌互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的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ㄠl(xiāng)村孩子淳樸可愛,鄉(xiāng)間景色美麗親切,孩子的活動豐富多彩,孩子們的情感熱烈活躍。)
三、細讀課文,點題明理
。薄⒉饺搿皻g快、柔美”的課堂
《麥哨》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散文,讀起來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課文的兩個關鍵詞,并說說其意思。
2、理解“歡快、柔美”的情態(tài)
、潘伎迹赫n文中是誰在什么環(huán)境下“歡快、柔美”地干什么?(相機板書:“歡快、柔美”)
⑵學生“歡快、柔美”地自由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們的“歡快、柔美”。
⑶找出你喜歡的部分,說說理由,朗讀出感受。
。、領悟“歡快、柔美”的'內涵:
、挪シ拧赌镣痰选芬魳,師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⑵展開想象:鄉(xiāng)村的生活為什么柔美、歡快呢?與哪些因素有關?
、墙Y合生活實際:請舉出生活中“歡快、柔美”的具體事例。怎樣創(chuàng)建歡快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
(設計意圖:從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學生認識到“歡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和一定的基礎上的,需要一定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隨隨便便就能過上“歡快、柔美”的生活。)
四、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薄⒛x課文,畫出你做喜歡的部分,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病Ⅲw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
、拍且粡垙埣t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⑵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ㄟ@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遣莸厝彳浂袕椥裕瘸抢锏捏w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五、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和《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
板書設計:
24、麥哨
活躍熱烈
歡快柔美
《麥哨》教學設計 篇6
一、由圖入題
。、觀察插圖或教學掛圖,你猜一猜,課文描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節(jié)的什么情景?
。ㄊ⑾臅r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孩子們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
2、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認真讀一讀課文吧!
(板書課題)
二、感知課文
。薄⒆杂勺x文,讀準了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
(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此起彼伏,歡快柔美;鄉(xiāng)村孩子在田野中無拘無束地快樂游戲)
2、默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寫出真實感受。
。、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品味語言
。薄嫵瞿阕约鹤钕矚g的部分,試著讀出喜歡的`感情。
。病⒔處熝惨曋笇Ю首x。
。场⒅该懈星榈乩首x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四、擴展閱讀
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麥哨》教學設計 篇7
一、揭題導入
1、談話導入
師:童年是一幅畫,畫中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詩,詩中有我們明媚的笑臉。在作家張益眼中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請看老師板書課題(麥哨)請大家齊讀課題生讀題。
2.、介紹麥哨
師:誰見過麥哨?它是農村孩子特有的玩具,用一小節(jié)麥稈,在上面打一個小洞,放在嘴里輕輕一吹,就能發(fā)出嗚卟,嗚卟······的聲音。
3、感受麥哨聲音的美模仿麥哨的聲音
二、自讀檢查生字
1、自讀課文
師:孩子們,好聽嗎?那我們就在這麥哨聲中走進課文,去尋找更多的快樂吧。請大家自由、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師:聽到同學的讀書聲,我就知道了你們讀得很認真!誰來讀讀這些詞語?(拿出詞卡)
師:我們就開火車來讀一讀,來,這一組。
三、品讀賞析,感受風光美
1、讀第四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師:那我們快到第四段去看看,欣賞一下那的田園風光。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用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喜歡?把自己喜歡的原因寫在旁邊。
2、反饋,賞析優(yōu)美句子
師:這位女孩畫得可認真了,用直尺畫,線條很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畫的句子。
預設1:(感悟顏色,豐收)
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師: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師:還有誰喜歡這句?請你來讀讀。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顏色)那么多的顏色,讓你想到了哪個詞?還有誰來說說,這句話還讓你看到了什么?(嫩莢、豆莢、蘿卜種子)真是碩果累累,好一幅(豐收的景象)!快豐收了,你的心情怎樣?你能快樂地讀一讀嗎?老師感受到了你的快樂。
師:我們接著交流。誰再來說說自己喜歡的句子?
預設2: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根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師:能說說為什么喜歡嗎?
師:真好,我也有這種感覺。好像連麥穗兒都要唱歌了一樣。它唱的是(豐收之歌,也是喜悅之歌,)誰來高興地讀一讀?
師:老師感受到了你的高興。誰覺得自己可以比他讀得更好?
預設3: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芽苞初放,轉眼間,到處都是濃陰。師:季節(jié)的變換,田野的色彩也在變換,就像一幅流動的畫。
四、再讀文,感受活動樂(玩、吸、吹)
師:五彩繽紛的田園風光是那么的美,那在田園上割草的孩子們呢?他們美不美?美在哪?預設: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
師:這寫的是孩子的衣服,嗯,很有眼光,還有誰來說說自己找到的美?
預設: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師:這寫的是孩子的外貌,
師: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誰再來讀一讀?
師:聽到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這些孩子,那么勤勞,那么可愛。是啊,勞動者是最美的,你們喜歡這些孩子嗎?喜歡的舉手,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師:湖邊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籃很快就裝滿了。接下來就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我們來看看圖,碧藍的湖水邊,茵茵的草地上,這群快樂的孩子在干什么呢?師:作者是怎么寫的?誰來讀讀?
預設: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翻跟頭,豎蜻蜓,還有摔跤比賽。
師:在草坡上玩著這些游戲心里很(高興,快樂)老師可要擔心了,摔跤比賽,不疼嗎?豎蜻蜓,草不扎手嗎?為什么?
。ú莸厝彳浂謴椥,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師:這個天然的運動場是大自然送給我們農村孩子的一件特殊禮物,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孩子們在這個運動場上還可以玩什么呢?
師:他們的童年生活是多么(自由,快樂,豐富多彩。)玩累了,喊渴了,他們還有純天然的飲料,快找找,他們喝什么?師:誰來介紹一下?師:怎么吃?師:什么味道?
師:誰再來讀讀,讓我們再來回味一下甘甜清涼的滋味?
師: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也躍躍欲試了。我來讀讀吧。誰想再來試試?讀得比老師都要好,你真棒!師:孩子們還來不及細細品味茅茅針的甘甜與清涼,只聽嗚卟,嗚卟,嗚······是誰又······(引讀)師:麥哨聲的特點是有呼有應,我們的作者在描寫麥哨的時候也前呼后應,還有哪里也寫了麥哨的聲音?誰來讀一讀?麥哨聲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那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看著老師的手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五、拓展延伸
師:文中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有他們的快樂,我們也有屬于自己的快樂,誰來說說,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快樂的事?星期六和家人一起去爬山,我會覺得很快樂,
六、總結全文
師:我們在歡快的麥哨聲指引下,跟隨作者的腳步領略了田野的美麗風光,感受了孩子的無限歡樂,文章已經學完了,但那柔美的麥哨聲仿佛隨著那撩起麥浪的東南風飄到了我們的心里。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下課。
《麥哨》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梳理,合作交流補充的過程中,展示想畫面的本領,嘗試用小標題概括,在老師的指導下關注遺漏或合并,進而讀懂這篇散文的主題是為了表現鄉(xiāng)村生活。
2.在交流中,嘗試運用本單元想象畫面的方法來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
3.讀文后,同桌檢查文中要求認識的“畔、兜、穗、裹、嚼、肺、腑、撩”這八個生字,分類積累描寫聲音及“吃茅茅針”的語句,并嘗試運用。
一、談話導入,回顧閱讀方法。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讀一篇略讀課文,題目是《麥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以前你們的略讀課文你們是怎么讀的?
師:看來大家很關注略讀提示。但有一點同學們忽略了。從精讀課文學到的讀書方法更能幫我們把略讀課文讀好。請看,這是《鄉(xiāng)下人家》的課后習題,哪些讀書方法呢?
生:我們要有感情地朗讀。
生:還要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生:我們要想象畫面。
師:想象畫面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走進文中,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嗎?
師:光想畫面,還不過癮,還要走進畫面。怎樣走進畫面呢?這個單元的導讀可以幫助我們。我們來看看。
師:當我們讀到描寫瓜果芳香的句子時,你該怎么讀?
師:我們就要想象著用鼻子去【板書:聞】。當讀到描寫青蛙歌唱的句子,我們又該怎樣做?
生:我們應該想象著用耳朵去【板書:聽】。
師:當我們讀到描寫遼闊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的句子,我們又該怎樣做?
生:我們應該想象著用眼睛去【板書:看】?炊疾粔,得欣賞。
師:對呀,調動我們的感官,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甚至是用嘴巴【板書:嘗】,用手去【板書:觸】摸,這樣才能讓我們走進畫面。
師:想畫面,走進畫面,這兩方法你學會了嗎?下面我們讀《麥哨》這篇課文來檢驗一下同學們的讀書本領。首先要看同學們想畫面的本領?纯茨隳芸吹綆追嬅妫块_始讀吧!
二、初讀課文,梳理畫面。
1.師:大家都讀完了嗎?請把書扣過去,看到幾幅畫面?用手勢告訴老師。看到一幅的,可以得六十分,看到三幅畫面的請舉手,可以得八十分,看到五幅畫面的,可以打一百分。
師:老師想先請看到一幅畫面的同學來展示,現在不說,后面可就沒機會了。
(第三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孩子的穿著這幅畫面。
師:看來,你在讀第三自然段的時候,眼前浮現出這些孩子們的樣子?
師:那在你們眼前的畫面中,這群孩子在干什么呢?對,這就是割草的孩子們的畫面。翻開書,找到這段,寫下來。
(第四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有許多植物,有麥子,油菜花……
師:看來,你們明白這個意思,但把他們叫做植物或農作物,感覺就像科學書上的插圖,冷冰冰,這是風景呀!這是哪里的風景,還記得嗎?翻開書快看。田野的風光。好,把田野圈起來,在上面寫上風光兩個字。這就又是一副畫面了。
。ǖ谖遄匀欢危
生:我看到的是孩子們翻跟頭、豎蜻蜓、摔跤的畫面。
師:你們看到了孩子們豎蜻蜓、摔跤、翻跟頭,這些都是孩子們在——游戲
師:這活動的地點太特別了,知道在哪嗎?!那這幅畫面可得改改了,對,那這就是在草地游戲。好,批注在書上。
在這幅畫面中,我們還能看到什么?那你覺得這幅畫面應該叫什么呀!那這個畫面可以改成什么?
。ǖ诹匀欢危
生:我還看到了孩子們吃茅茅針的畫面。
師:你在讀書時看到了孩子們吃茅茅針,這個畫面不僅有吃茅茅針,還能看到什么?看看書。有采集的,有品嘗的,還有茅茅針的樣子。
師:那合起來就是采集茅茅針的畫面,不僅有采集的,有品嘗的,還有茅茅針的樣子。記在書上。
師:剛才老師不是說了嗎?五幅得100分,除此之外,同學們還看沒看到其他的畫面?
。ǖ谝欢、七八自然段。)
師:除了這四幅畫面,還有沒有其他的畫面啦?看看書,還有哪些段落你沒有關注到。
師:對,孩子們吹麥哨的畫面。記在書上。
梳理:
師:我們來看,你們最開始看到的幾幅畫面和現在我們看到的畫面一樣嗎?
師:有沒有五幅畫面都看到的。了不起,你真是閱讀高手。
師:其他同學請起立,哪個畫面,你在最開始讀書的時候漏掉了?快說說,要誠實呀!在比如說,在割草的孩子這個畫面中,誰只注意孩子們,而沒有注意到割草啦?草地玩耍這個畫面,誰只注意玩耍,而沒注意到草地的?把看到的畫面打上對號,沒看到的畫面打上重點號。以后讀書細致點,你們也一定能成為讀書高手。
2.師:我們看,文章一會寫吹麥哨,一會寫孩子割草,一會寫田園風光,一會寫孩子們草地游戲,然后又寫孩子們采集茅茅針。看起來是不是感覺挺零散的。再想想,其實這些內容都是寫什么?不知道啊,略讀提示可以幫我們的忙,有一個詞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在寫什么的?
生:都是在寫孩子們的生活。
師:對,這樣讀書才對,讀略讀課文一定要先讀文章,有一定理解了再讀導讀,你就會發(fā)現自己什么讀懂了,什么沒讀懂,明白了嗎?
師:作為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看著這樣的`鄉(xiāng)村生活畫面,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
三、想象體會,感受鄉(xiāng)村生活。
1.你羨慕他們什么?到底是什么讓大家羨慕、向往、甚至是想體驗一下他們的生活呢?
2.默讀課文,批注交流。你讀書用……干什么啦!讀是能讀到,但會讀的人,會聞到,看到,聽到,嘗到。
師:來我們來交流一下,說說你的感受。
第五自然段(玩耍之樂)
生:最吸引我的是第五自然段,“孩子們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豎蜻蜓,還有摔跤比賽。草地柔軟而又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讀到這,我感覺他們玩的太開心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他們想做的游戲。
點評:同學們知道他為什么羨慕嗎?因為他都想象著用腳去踩那片草地了,太舒服了。
聽著他的話,我們都感受到你已經跑到草地上翻跟頭、豎蜻蜓去了。
聽你一說,都感覺到他的身子都到草地上打滾了。他在讀書的時候都會調動整個身子來想象啦。來給我們讀,讓我們也想象著打個滾。
呀,你的手都已經拄在草地上了,你才知道他有多軟啊!
同學們,他簡直是用腳在踩著草地來讀書啊,讓我們也踩著那柔軟舒適有彈性的草地來讀一讀。
第四自然段(豐收之樂)
師:他做到了在讀田園風光的時候,用眼睛去看,看到金黃的油菜花的樣子了,還有誰在讀這段的時候,想象著用眼睛看了。
師:讓他再給我們讀一讀,我們也來用眼睛細細的看,看看你還能看到什么?
師:是呀,你看,你不僅看到了田野的樣子,還看到了田野的色彩。
師:多好,只有用眼睛想象著看到這些美景,才能這么羨慕呀!你再讀一讀,看看我們能不能看到這樣的景色。
師:閉上眼睛,老師再給你讀一讀,看看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
師:同學們,你們看,讀書的時候,你們注意到顏色的詞,你看到的就是顏色,你注意到姿態(tài)樣子的詞,你看到的就是姿態(tài)和樣子,你注意到表現變化的詞語,你就能讓眼前的畫面活起來?磥硪氚旬嬅婵慈,真得每一個詞都要細細琢磨。
第六自然段(舌尖之樂)
師:文中還有哪些部分是你所喜歡的,我們接著交流。讀書呀,讀書就能讓你嘗到。
師:都有誰在讀到茅茅針的描寫時,好像嘗到了它的滋味。展開想象,用我們的嘴去嘗,那就能感受到。
師:你羨慕嗎?通過讀書,想象著用自己的嘴去嘗,你就能嘗到茅茅針的滋味。
師:誰能讀一讀,讓我們感受到你嘗到的那種滋味。
師:看到他們吃茅茅針的樣子了嗎?老師來讀,大家做動作,讓我們看看孩子們嘗茅茅針的樣子。
師:不僅要看到孩子們吃茅茅針的樣子,我們還得想象著用嘴去嘗,品品這天然飲料的滋味。我們再來讀讀這句,品一品。
師:誰讀讀,讓我們也嘗嘗,品品茅茅針的滋味?什么味?什么感覺?
師:你們看,剛才我們是用嘴嘗著來讀這段,是不是越讀越有樂趣。越讀越羨慕。你要是不用嘴嘗,你是不會有這么多感受的。
第三自然段(勞作之樂)
師:還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我們繼續(xù)交流。
生:看來你真的看到了孩子們那淳樸的生活,看來你真正看到了孩子們臉上的細汗,
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吹哨之樂)
師:剛才我們用眼睛看,看到了鄉(xiāng)村讓我們羨慕的田園風光,剛才我們用嘴去想象著品嘗,嘗到了鄉(xiāng)村獨特的美味——茅茅針,剛才我們用手去摸,用腳去踩感受到草地上玩耍的樂趣,現在,我們再讀讀課文,用耳朵去聽,看看還有什么讓我們羨慕的?
師:你是一邊讀一邊想象著用耳朵聽啊。誰聽到麥哨的聲音啦,來讀一讀第一段,讓我們也來聽一聽。
師:同學們要記住,展開想象還有個基礎,一定要注意里邊關鍵的詞語,F在你們就來吹麥哨。讀一聲呼一聲應,要是用耳朵聽,發(fā)出的是一種什么樣的聲音呢?吹給我聽。來男同學一聲呼,女同學一聲應。
忽高忽低,聽到的又該是什么樣的聲音呢?
那此起彼伏,你聽到的是一種什么樣的聲音呢?你們來學一學。
歡快柔美呢?
看來同學們真的會用耳朵在聽了。怎么樣,這回真的感受到吹麥哨的樂趣了吧,羨慕吧!
會想象的孩子才會真的羨慕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
只有真的羨慕才會在讀這段的時候想象著用身體去觸摸。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調動這些感官去想象,去體驗,看出來了,你們已經享受到他們生活的情趣啦!
四、回憶課文,無意識積累語言
A師:好,這回讓我們把書輕輕扣,這篇文章寫得太美了,寫美景讓你如同置身其中,寫美味讓你感受身受,仿佛親口嘗到,寫游戲讓你熱血沸騰,想要參與其中,寫聲音,讓你感覺就在耳畔回響,輕聲附和。知道為什么嗎?作者詞語用得好,句子寫得傳神呀!還記得哪些語句呀,看來同學們從前沒有這么學習過呀!老師教你們好不好。還記得描寫麥哨聲音的詞語嗎?
生:一聲呼,一聲應,你呼我應,忽高忽低,此起彼伏。傳得很遠很遠。
師:對,把這次詞語放在一起,歸類積累。
師:再比如,大家還能記得吃茅茅針的情景嗎?來,大家試著填填空。
師:怎么吃茅茅針,同學們都記住了,老師現在把所有內容都省去了,讓這樣的畫面浮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
師: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讓我們也嘗嘗這甘蔗的滋味,好嗎?誰描述好,誰就可以吃到。
師:……是呀,不撕開袋子怎么吃呀!說得多準,這么一大塊甘蔗我的嘴可吞不下去,所以得咬下一口。
B師:這是你們剛才讀錯的,老師隨機記錄下來了,剛才讀錯的同學注意了。我擦一個,同學們讀一個。標在書上,老師給的任何一種提醒,同學們都應該注意到。放到課文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來讀一讀。老師把拼音擦了,大家還能讀準嗎?
師:讀書還能讓我們認識好多的字。在剛才的閱讀中,你們認識了嗎?讀給同桌聽聽。如果讀錯了,給他糾正。誰在剛才同桌互讀的時候讀錯了哪個詞,請起立,領大家讀讀你錯的詞。那可能也是大家容易出錯的。
五、教學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讀書不僅要看到畫面,還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走進畫面,讓畫面活起來。成為你的真實的生活。不僅體驗到鄉(xiāng)村孩子令人羨慕的生活,感受到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而且還收獲了這么語文的知識,這也是閱讀的樂趣。
板書:
麥哨(生活)想畫面
吹麥哨聞
割草的孩子走進畫面聽
田野風光看(欣賞)
草地割草嘗
采集“茅茅針”觸
《麥哨》教學設計 篇9
教學準備:《牧童短笛》的音樂,掛圖或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直觀激趣
播放課件,觀看鄉(xiāng)村生活的場面,讓學生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理解課文的意境。
2、范讀激情
教師配樂范讀全文。要求學生閉目靜聽,全身心地感受課文的美好意境。
3、初讀感受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大意。
4、互助識字
相互交流生字學習情況,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生字(越多越好)準備參與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應),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說說自己曾經見過的字,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fā)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歡快、柔美”的課堂
《麥哨》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散文,讀起來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課文有兩個詞語特別重要,只要我們抓住并真正理解了這兩個關鍵詞,就可以說理解了整篇課文,到底是哪兩個詞語呢?
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后,請同學們來猜一猜,看看誰是老師“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歡快、柔美”的情態(tài)
。1)教師板書“歡快、柔美”,然后問學生:“歡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是誰在什么環(huán)境下“歡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學生“歡快、柔美”地自由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們的“歡快、柔美”。
。3)你平時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人、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是“歡快、柔美”?
從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學生認識到“歡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和一定的基礎上的,需要一定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隨隨便便就能過上“歡快、柔美”的生活。
3、領悟“歡快、柔美”的內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師生一起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找出你喜歡的部分,說說理由,朗讀出感受。
。3)鄉(xiāng)村的生活為什么柔美、歡快呢?僅僅是因為鄉(xiāng)村景色怡人嗎?
提示: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鄰居,他們和人們的“歡快、柔美”有關系嗎?
。ń浝蠋煹倪@一點撥,學生不難感受到人們“歡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長壽,是孩子的聰明可愛,是夫妻的恩愛美滿,是鄰居的和睦友好。從孩子們歡快的神情,看到人們的歡快生活;從人們的歡快生活,聯(lián)想到整個鄉(xiāng)村歡快、柔美的生活。)
4、提升“歡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師告訴學生,有一位詩人讀了《麥哨》這篇課文之后,激動不已,將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用28個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詩:[
碧湖,綠田,孩子;清風,炊煙,農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陽西下,幸福人,樂開花。
。2)引導學生反復吟誦,細細品味。
。3)最后告訴學生這首小詩的作者就是老師自己,希望同學們展開想象,課后也寫一首精美的小詩。
板書:(簡筆畫:一副鄉(xiāng)村圖)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3、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教學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麥哨》教學設計 篇10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你們的鄉(xiāng)村生活是什么樣的?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田園看看(麥哨)中的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問:讀完課題你想說什么?(麥哨是什么)
文中是怎么形容麥哨聲的?(嗚卟,嗚卟,嗚……)
過渡:這悅耳的麥哨聲帶給孩子們的是什么呢?讀完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檢測識字情況,糾多音字,解決難理解的詞。
三、細讀讀課文,品味語言
1、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誰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誰來試著模仿吹吹麥哨的聲音?
3、課文用了兩個詞來描寫麥哨,誰能找出來?
4、“歡快”“柔美”什么意思?你們認為什么樣的生活是歡快的、柔美的?
5、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找出你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說出你喜歡的理由。(請寫出批注)
6、交流、美讀(以評促讀)、感悟寫法
a.交流“美”
(1)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2)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大屏出示相應圖片
(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b.交流“樂”
。1)吹麥哨
“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頭、豎蜻蜓、摔跤發(fā)散思維:你最想在這個天然運動場干什么?
(3)想象采集茅茅針有什么樂趣?
。4)孩子們的這些活動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歡快)賽讀
c.看板書回顧孩子們的活動,說說孩子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d、想象:鄉(xiāng)村生活為什么這么歡快、柔美呢?(和諧)。
7、體會麥哨的含義
“麥哨”兩次出現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寫法?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3、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玩玩,用相機拍下讓你心動的美景和你快樂的身影。
《麥哨》教學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
2、感受語言的豐富與優(yōu)美,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3、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描寫鄉(xiāng)村風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自主讀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反復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讀出感受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的生活,能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品味優(yōu)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身處農村,每一個人都有鄉(xiāng)村生活的經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4課《麥哨》講的就是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情況,學習之后,相信大家會有更美好的感受。(板書:麥哨)麥哨是什么呢?(麥稈做的哨子)課文所介紹的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相互交流生字學習情況,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生字(越多越好)準備參與交流,書中的字也可以。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說說自己曾經見過的字,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fā)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
3、開火車朗讀課文。(要求讀的同學聲音響亮,聽的同學要專心)
三、感悟文章
1、在文中找兩個詞“歡快、柔美”
《麥哨》這篇課文有兩個詞特別重要,只要我們抓住了并真正了解了這兩個關鍵詞,就可以理解這篇課文,到底是哪兩個詞語呢?請同學們用瀏覽的方式在書中找一找,猜一猜。
2、理解“歡快、柔美”
(1)教師板書:歡快、柔美。然后問學生:歡快、柔美是什么意思?(歡快:歡樂、輕快。柔美:柔和、優(yōu)美。)文中是誰在什么地方歡快、柔美的干什么?(小孩子在鄉(xiāng)間田野上做游戲。)
。2)請你們一起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3)你平時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歡快、柔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歡快、柔美的生活,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歡快、柔美的生活不是每個人隨便都可以的,必須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環(huán)境中才可以的。)
3、感悟“歡快、柔美”的內涵
。1)課文描寫的鄉(xiāng)村孩子“歡快、柔美”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a、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b、分組討論。
c、學生匯報。
、俸⒆勇斆骺蓯邸
、谏瞽h(huán)境優(yōu)美。
、酆⒆涌鞓返纳睢
教師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詞語來形容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無拘無束的生活、悠閑自得的生活等等,教育學生學會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同一種意思。)
。2)你喜歡在這樣的生活嗎?找出你喜歡的部分,讀出感受并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寫在句子的`旁邊。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①學生匯報喜歡的理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是句子形象、生動。)
、诰渥又械谋扔魇前咽裁幢茸魇裁。
、鄯聦憽
、苤笇Ю首x。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賹W生匯報喜歡的理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可以看出作者觀察仔細,語言中蘊含的豐收的喜悅。)
、诶m(xù)寫句子。(西瓜花謝了,結出了又大又圓的西瓜;桃花謝了,結出了白里透紅的桃子……)
、壑笇Ю首x。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賹W生匯報喜歡的理由。(運用了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
②理解“簡直”。(簡直:完全如此。這里寫出了作者對鄉(xiāng)村天然運動場的贊美。)
、壑笇Ю首x。
。3)鄉(xiāng)村生活為什么柔美呢?(孩子聰明可愛,生活環(huán)境優(yōu)美,活動豐富多彩)僅僅是這些嗎?
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鄰居,他們和人們的“歡快、柔美”有關系嗎?
(經過老師的點撥,學生感受到人們“歡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長壽,是孩子的聰明可愛,是夫妻的恩愛美滿,是鄰居的和睦友好。)
(4)麥哨的聲音在文中出現了幾次?(二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緊湊,突出了鄉(xiāng)村孩子生活的“歡快、柔美”。)
。5)讓我們再歡快、柔美的自由朗讀這篇課文。
四、板書設計
麥哨
孩子聰明可愛
歡快、柔美 生活環(huán)境優(yōu)美
孩子生活豐富多彩
《麥哨》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等8個字,讀準“應、和”等多音字。
2、讀通課文,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xiāng)村孩子的淳樸、歡樂的童年生活。
3、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排比、擬人、比喻等寫法,積累語言。
二、教學重點:讀中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xiāng)村孩子淳樸、歡樂的童年生活。
三、教學難點:初步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題目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田園風光圖,說說你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2、板書課題:麥哨
3、給每個字組個詞:麥哨就是用麥稈做成的哨子。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最大感受。
2、檢查字詞
三、默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1、說說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最大感受?
板書:田野美麗
孩子快樂、自由
2、那你們是從哪兒感受到田野的美麗和孩子的快樂、自由呢?請你再次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句子讀一讀。
3、交流
A“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jiá);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a抓住色彩美、喜悅之情指導朗讀。
b說話訓練:出示圖片,學說排比句。
B“麥田換上了耀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麥稈都擎(qínɡ)起了豐滿的穗(suì)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a體會擬人句、比喻句。
b指導朗讀
c齊讀田野的美麗段落。
C“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豎蜻蜓,還有摔跤比賽。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a從孩子們的游戲中感受到快樂。
b出示草地圖,感受快樂。
c出示填空:說說如果你們來到這樣的草地上還想干什么呢?
D“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誰一聲招呼,大家采集起“茅(máo)茅針”來。那是一種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頂部的茅穗兒還裹(ɡuǒ)在綠色的葉片里,顯得鼓鼓的。剝(bāo)開葉片,將茅穗兒連同莖輕輕抽出,把莖放進嘴里嚼(jiáo)嚼,吮(shǔn)吮,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a出示茅茅針圖,認識茅茅針,感受快樂。
b一起讀
四、體會麥哨帶來的快樂。
麥哨的聲音到底是怎樣的呢?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已經告訴我們了,請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1、我們也吹吹麥哨吧!理解忽高忽低、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么歡快,那么柔美。感受麥哨帶來的快樂。
2、了解首尾呼應,用這樣的方法寫,使文章更完整更生動。
五、總結。
這麥哨是盛夏農村特有的,象征著農村孩子們的生活也像麥哨聲一樣永遠快樂、美好。讓我們再美美地讀讀課題吧。
《麥哨》教學設計 篇13
1、課前讓學生結合綜合性學習的任務,收集田野風光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便于學生進一步感受鄉(xiāng)村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和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快樂。
2、本文內容淺顯,寫景意境清新,寫人童稚純樸。教學時,可直接從課題設疑,激趣導入,然后讓學生運用學習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有所感悟,接著以探究問題帶動朗讀,最后品味語言,積累運用。
課題導入,可讓學生在讀過閱讀提示后,針對課題質疑。如今天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作者怎樣通過麥哨反映出了今天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好奇心引導著學生,使學生充滿樂趣,認真讀書。
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解決由課題產生的問題,交流體會,教師要指導學生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的純樸可愛,鄉(xiāng)間景色的美麗親切,孩子們玩耍的內容多么地貼近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豐富多樣,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熱烈,正如同歡快柔美的麥哨那樣你呼我應,此起彼落,傳承久遠,同時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最后找出自己喜歡的`句段,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并說說喜歡的理由,并摘抄下來,達到積累的目的。
3、多讀,是品味語言的最佳方式。有疑問時讀,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讀,多讀理解深入;品味語言時讀,多讀,朗朗成誦。本文朗讀的情感基調應歡快柔和。
。、朗讀時注意以下字的讀音:似的的似的聲母讀翹舌音,剝開的剝讀bāo,黑白相間的間讀四聲。
5、教師應引導學生擴展閱讀,可推薦學生閱讀《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語言積累。
【《麥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麥哨教學反思04-03
《麥哨》教學教案09-16
麥哨的教案01-12
《麥哨》教案03-07
《麥哨》教案07-20
《麥哨》教學反思(15篇)07-29
《麥哨》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23
《麥哨》教案15篇03-05
語文教案:麥哨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