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的金魚》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綠色的金魚》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綠色的金魚》教學反思1
我在本文的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小學語文教學務必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語文課堂上,要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問題,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要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主導作用,通過引發(fā)、組織、示范、釋疑、激勵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拓展空間。本課正是實施這一教育的絕好題材。教學中我通過展示綠色金魚的圖片,讓學生認識這種世界上沒有的金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圖文對照說圖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及想象力。依此理解本文的難點:老師為什么點點頭,滿意地笑了。讓學生明白文本中老師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肯定,本課的教學意圖也就初步達到了。
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賴于創(chuàng)新教育。把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引入語文課堂,作為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去聽、說、讀、寫,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有趣有力。讓學生踴躍思維,勇于發(fā)言。或許學生的觀點不是很正確,但是對于學生自己確是具有獨立性、首創(chuàng)性、新穎性的,這樣既不同于別人,又超越了自我,真正是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與語文課教學不僅可以有機的結合,而且可以使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創(chuàng)新教學。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加強激勵,拓展思考,逆向思維,移植、開放想象等多種方法的運用,真正使學生探索地學習,逐步形成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良好個性。這樣,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就會在教學中逐步地發(fā)展起來。
《綠色的金魚》教學反思2
本單元由四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四”組成。四篇課文是《看書》、《綠色的金魚》、《自己去吧》、《輕輕地》。前三篇課文是兒童詩,以“愛學習,會思考”為主題。后一篇課文是散文,以“有禮貌,關心他人”為主題。本單元的課文反映的是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內容,抒寫了兒童的思想和情感,滲透了“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現(xiàn)代意識,對兒童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語文百花園四安排有我愛識字、比較漢字筆畫、猜字游戲、說句子、背一背、讀讀猜猜和能說會道等內容。這些學習內容,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閱讀、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隨文識字,培養(yǎng)朗讀能力,教育學生愛學習,會思考,有禮貌,關心他人;仡櫛締卧虒W,既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成功之處在于:
一、引導學生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釋疑,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積極探究
如在教學《綠色的金魚》一課時,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質疑:“世界上有沒有綠色的金魚?”讓學生一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有了強烈的探究欲望,他們在自讀課文時才會十分認真。特別是在引讀課文這一部分教學中,我感覺到學生讀得不僅是認真,而且讀出人物之間對話的真實情感,比如老師親切的詢問語氣和“我”天真可愛的回答。學生在尋求問題的解答中,慢慢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進而質疑、釋疑:“為什么我畫的是綠色的金魚呢?”、“‘我’說以后會有的是什么意思?”“老師為什么會在我的畫圖本上畫了一顆紅五星呢?”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針對這幾個關鍵問題各抒己見,學生說得很好,此外,學生每次讀過課文后,我都組織學生展開評價,讓學生做學習活動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
二、巧妙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為孩子創(chuàng)造豐富的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們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自主學習。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童話故事情節(jié),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朗讀,結合具體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學生與文本對話。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深切體會文章中的感情
如在教學《輕輕地》這一課時,我鎖定課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輕輕地”一詞,引導學生細讀,品讀,將作者的意圖滲入潛意識之中,使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達到理解。學生都感悟到了“我”和媽媽輕輕地起床、輕輕地穿衣、輕輕地走路、輕輕地開門、輕輕地說話都是對爸爸的關心和體貼。
不足之處在于:
一、教學評價不夠多樣化
課堂上對學生回答的評價的語言應該準確多樣化,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學方式不夠多樣化。
在課堂上采取一些有趣的游戲來積極調動課堂氣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習是一個知不足的過程,同樣教學也是一個知不足的過程,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克服不足,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
《綠色的金魚》教學反思3
我校錄播室剛剛竣工,我有幸第一個在里面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綠色的金魚》。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兩個:
1、認識11個會認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我讓學生先預習了課文,標出共有幾個小節(jié),圈出了會認字和生字。課堂教學我安排了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
我從幾張金魚的圖片引入,讓學生說出分別是什么顏色的金魚,然后引入課題:綠色的金魚。
二、設問導讀
本環(huán)節(jié)我原來設計的是插入一個范讀課文的錄音,可在“龍音閣”中找到的錄音少了一句,自己的朗讀水平又不怎么樣,因此我先讓同桌互讀課文,再指讀課文,同時出示了兩個問題:
1、課文共有()個小節(jié)。
2、圖畫課上,我畫了一條()色的金魚,老師點點頭,()地笑了,在我的圖畫本上,畫了一顆()。
逐題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字詞教學
1、會認字
課件出示加拼音的會認字,讓學生自讀、互讀、指名讀,糾正字音,然后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再去掉拼音,讓學生開火車讀。
2、指導書寫生字
讓學生先觀察說出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書寫時哪一筆在什么位置,然后由老師范寫后,學生在書上描一個寫兩個,然后書空。安排的每個生字組兩個詞,因為時間關系沒進行。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認為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達到了教學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
1、學生的.語言不夠規(guī)范,不能自覺地說完整的話;
2、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時,應讓學生先書空,再拿筆寫;
3、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例如學生的握筆姿勢有70%的學生都不正確,雖然一直在努力糾正,但效果不理想。還有正確的坐姿、認真聽講的習慣等都需要慢慢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地、長期的過程。希望自己今后耐心,細心加用心,靜待每一朵花的盛開!
【《綠色的金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綠色基因的革命》教學反思02-19
創(chuàng)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12-21
《綠色千島湖》教學反思11-05
中班主題《親親綠色》教案及教學反思04-05
小班主題教案:親親綠色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生活中的綠色》教案及反思02-02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反思14篇08-11
小班科學教案美麗的金魚反思12-18
前后教學反思《前后》教學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