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歡快、風趣的特點。
2.通過道具游戲、肢體造型感應(yīng)每句末“蛀牙”次數(shù)。
3.體驗歌曲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知道蛀牙的危害。
2.材料準備:音樂《大蛀牙》、鼓、故事圖片
三、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了解歌曲內(nèi)容,并通過道具游戲肢體造型等感應(yīng)每個句末的“蛀牙”次數(shù)。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聽辨每句末尾木魚聲的次數(shù)。
四、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教師敲擊鼓面, 幼兒走各種步伐感應(yīng)拍子。(指導幼兒根據(jù)鼓聲的快慢變化,走出各種步伐如跑、跳、蹲走、彎腰走等。)
(2)教師敲擊鼓邊,幼兒原地拍手或兩人互拍出教師敲揍的節(jié)拍。
2.觀察圖片,故事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故事圖片,自由講述圖片內(nèi)容。
師:你看見了誰?它們在做什么?
故事講述
3.欣賞歌曲:
(1)完整傾聽,感受歌曲的歡快與風趣。
(2)再次傾聽,肢體感應(yīng)歌曲節(jié)拍。(教師按三段歌詞,隨拍子拍肢體的三個部位,引導幼兒聽蛀牙的.次數(shù)。)
4.進行道具游戲,感應(yīng)每句末“蛀牙”的次數(shù)。
(1)打棒敲擊次數(shù)。(引導幼兒聽辨句末的木魚聲,并用掌聲拍出來。)
(2)點手心游戲,感應(yīng)次數(shù)。
玩法:幼兒手一只手攤開,當唱到“有一顆大蛀牙”時用另外一只手在手心點一點,兩顆,三顆大蛀牙則依照歌曲節(jié)奏快慢點上兩點或三點。(注意提醒幼兒邊唱邊玩。)
5.做肢體造型,感應(yīng)句末“蛀牙”次數(shù)。
(1)教師伴隨音樂,在句末木魚處做肢體造型。(注意提醒幼兒兩人合作,一人創(chuàng)作,另一個模仿,合拍做造型。)
(2)幼兒兩個人合作玩肢體造型游戲。(提醒幼兒隨“蛀牙”的次數(shù)做肢體造型,之后請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請幾個幼兒站在中間按歌曲節(jié)拍做動作,其余幼兒模仿,每段間奏時換人)
6.小結(jié)評價。
提問:怎樣保護牙齒?
小結(jié):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保護牙齒身體好!
附:
【音樂分析】
1.句式。
前奏(一個八拍)-----念詞一遍(有一顆大蛀牙)------間奏(一個8拍)------唱歌一遍(有兩顆大蛀牙)-------間奏(1個8拍)-------唱歌一遍(有三顆大蛀牙)。
2.歌詞。
小朋友乖乖,小蟲子壞壞,把嘴巴開開!
有一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有兩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有三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肢體動作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并能用走、跑、跳等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 能跟著老師唱出相應(yīng)旋律的唱名。
活動準備:
小火龍圖片 圖譜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火龍圖片,引出音樂
教師:你們瞧,這是誰?它是一只會噴火的小火龍,這項噴火的.絕技只有小火龍才會,它好得意哦!可是,小火龍卻不會跳舞,它總是笨手笨腳的,大家都譏笑它。
這天森林里傳出一個消息:秋天要舉辦一場舞蹈大會,大家都熱烈的討論者。小火龍雖然不會跳舞,它還是打定主意要參加舞蹈大會,于是它去和老虎老師說,自己要學跳舞,老虎老師說要想學跳舞,必須要學習基本功,哪幾項基本功呢,你們來聽聽看!
教師:要哪幾項基本功?(走、跳、跑)
二、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學習小火龍走路
走可以怎么走?你覺得小火龍走起來是什么樣子的?請個別孩子學學看! 集體學小火龍走
跳可以怎么跳?你覺得小火龍是怎么跳的?集體學小火龍?zhí)?/p>
跳可以怎么跑?你覺得小火龍是怎么跑的?集體學小火龍跑
跟著音樂完整表演
三、 出示圖譜,模唱
你認識這些音符嗎?認識哪個?(教師對五線譜稍做介紹) 教師模唱幼兒跟唱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新疆維吾爾族人。有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通過故事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多動腦筋。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阿凡提的聰明才智,并且知道以后遇事要勇敢,要動腦筋。
活動難點: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
了解一些常見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服飾。
物質(zhì)準備: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27-30頁。
活動過程:
(一)認識阿凡提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阿凡提。
(2)從這個人的服飾上你能看出他是哪個民族的人嗎?你知道他是誰嗎?(阿凡提)
(3)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國新疆地區(qū)有一個經(jīng)常騎著毛驢的人,他常常想出聰明的.辦法幫助窮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4)有關(guān)阿凡提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阿凡提怎樣運用聰明才智戰(zhàn)勝大官的故事。
(二)傾聽故事
。1)聽錄音故事《聰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2)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聰明的阿凡提)
。3)大官提了哪幾個問題,(天上都多少顆星星?)阿凡提是怎樣解決的?(他對大官說議案上的星星跟你的胡子一樣多,胡子跟小毛驢尾巴上的毛一樣多)
(三)看著掛圖一起欣賞故事
(1)邊看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2)組織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阿凡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3)幼兒交流自己對阿凡提的認識。
(四)打開幼兒操作材料,幼兒之間互相講述故事內(nèi)容。
活動延伸:表演故事
。1)討論:怎樣表現(xiàn)出阿凡提的機智勇敢以及大官面對阿凡提的機智勇敢所表現(xiàn)出的膽小害怕?
。2)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活動,我在導入部分,采用錄像形式,觀看阿凡提動畫片,然后和幼兒談話。(老師:你知道剛才這個人是誰嗎?他是哪里的人?看過他的動畫片嗎?聽過他的故事嗎?)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
展開部分主要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兒對故事的興趣,然后進行提問:你認為阿凡提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引導幼兒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進一步問:故事中一共有幾個主要人物角色?他們分別是誰?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官?這些提問促使幼兒對故事進行回憶和想象,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提問方式。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畫面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記憶,提問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戴上道具進行表演,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興趣。雖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側(cè)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所以才不會使幼兒興趣遞減。
結(jié)束部分仍采用錄像的方式,在一片歡歌笑語中,幼兒與錄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樂,進一步體驗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在故事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幼兒領(lǐng)會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幼兒掌握兩種學習方法。一種是學會傾聽,一種是學會表述。傾聽是一個輸入的學習過程,表述是一個輸出的學習過程。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字寶寶:雪人、可愛、幫忙。
2、初步認讀兒歌“小雪人笑了”。
3、認識快樂是會傳染的,把快樂傳給更多身邊的人吧。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兒歌。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快樂怎么樣傳染給身邊的人.
2、怎么樣才能更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范例、字卡;
2、小紅帽玩偶、外婆玩偶、奇奇玩偶(小男孩)、大灰狼玩偶、杰西玩偶(小鳥)各一個;
3、雪人圖片一張(沒鼻子、沒嘴巴、沒手);
4、手工、樹杈、嘴巴、圍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音樂《鈴兒響叮當》響起,駕著馬車的動作進場。
2、律動:幸福拍手歌。
3、談話導入:A、小朋友們,現(xiàn)在進入冬天了,天氣變得怎么樣?(冷)
B、天氣冷了,有些小朋友就變得懶了,可小紅帽她們卻堅持 每天早上早起做早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4、欣賞故事“小雪人笑了”。(按照故事情節(jié)出示各類人物)
二、基礎(chǔ)部分。
1、出示兒歌“小雪人笑了”
教師:下面我們用一首兒歌來表達我們的快樂吧。
2、欣賞兒歌。
3、跟讀兒歌。
4、朗讀兒歌。
5、識字教學:準備4個氣球,氣球里藏著字寶寶,掛在小椅子上。一根包裝好的棍子(一頭扎一根細針)。
教師:看,今天園長媽媽送了一根魔術(shù)棒,我們用它來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shù)。
用棍子碰氣球,爆了氣球出來字寶寶。
三、游戲部分。
1、游戲:找個朋友碰一碰。
2、準備:人手字卡一張,掛在胸前。
3、幼兒圍圈,音樂響起,順時針走,音樂停下,教師說出XX碰XX,幼兒迅速找到對應(yīng)的朋友碰一碰,正確的獲得獎品,游戲重復。
四、結(jié)束部分。
教師:“今天玩得高興嗎?快樂嗎?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肩....那請把我們的'快樂傳給更多身邊的人吧。”帶領(lǐng)孩子離開教室到戶外送快樂。
教學反思
1、活動中孩子對于快樂該怎么傳染還不夠理解;
2、在識字教學中沒有簡單的解釋字寶寶的字義;
3、游戲中沒有示范,導致孩子在第一次時不懂怎樣玩。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5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