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能在平衡木上頭頂沙包走和在平地上雙腿夾物跳躍的能力,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
2.體驗頭頂物品走平衡木、雙腿夾物跳躍的.樂趣。
3.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與靈敏性。
4.學會與同伴協(xié)商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高20-25厘米的平衡木4條、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隨音樂活動各關節(jié)。
2.六名幼兒為一組,幼兒頭頂沙包在平衡木上行走。途中沙包掉落應撿起來放好再走。行進途中不能用手扶著沙包。走下平衡木后,來到平地,用雙腿夾緊沙包沿指定路線跳躍,最先到達終點者為獲勝。
3.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
可適當增加難度,將頭頂?shù)奈锲犯鼡Q,換成更小的物品,如飛盤、帽子等。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自主閱讀圖畫故事書《我愛你,小猴子》,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及大猴子對小猴子的愛。
2、能細致地閱讀圖畫書,根據(jù)畫面信息,明白雖然小猴子做了淘氣的事情,可是大猴子還是愛他的道理。
3、能理解故事大致內(nèi)容,調(diào)動已有生活經(jīng)驗,大膽講述出自己對畫面的見解。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幼兒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大膽講述對畫面的理解。
2、重點引導孩子觀察小猴子和大猴子的面部表情,感受他們的心情。
活動準備
1、生活經(jīng)驗: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2、《我愛你小猴子》每人一冊。
活動過程
導入語:小朋友們,前幾天,我和朵朵姐姐一起看了一本書,我們看得很快樂?赐旰,朵朵說:“這是我最喜歡的書!庇谑,我想,既然朵朵這么喜歡這本書,那么咱們大一班的小朋友一定也會很喜歡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書,好嗎?
小朋友們?nèi)绻胍鞓返目磿,就一定要注意這兩點:第一:自由看書時,大家要一頁一頁安靜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悄悄說,注意別影響到別人看;第二:大家一起看時,只能一個人講,其他小朋友安靜聽。
一、看封面引出書名
1、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談論)引出讀本名字
(1)看畫面:說出地點、人物、在干什么
。2)看文字:
2、書的題目叫“我愛你,小猴子”,從封面上看,你覺得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猜想:大猴子會在什么時候對小猴子說我愛你呢?(幼兒自由交談)
二、自主閱讀讀本
1、第一次閱讀初讀自由讀后說出讀后感覺,了解文本的大概內(nèi)容
引:小朋友們講得真好,大猴子和小猴子之間到底發(fā)生了個什么事呢?請大家一頁一頁往后讀。
自由讀完后提問:
你最喜歡這本書的什么地方?為什么?請到的小朋友大聲講,他講到哪一頁,其他小朋友就翻到這一頁。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所看所想。
預設:(看書3分鐘、提問4分鐘)
。ㄒ唬┯腥,從哪些地方覺得有趣?
預設:扔無花果(模仿象聲詞)、蕩樹枝(模仿猴子最愛的活動蕩秋千)、騎在大猴子身上(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等。
這么有趣的書,真讓人開心呀!可書中的大猴子和小猴子一直都開心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關注細節(jié):猴子尾巴、表情、動作等。
2、第二次閱讀精讀不一樣的愛
引:故事的題目叫《我愛你,小猴子》,既然大猴子愛小猴子,可我看見大猴子卻在吵小猴子,怎么回事?
引導幼兒理解故事。重點放在小猴子淘氣、母子恩愛六幅圖的理解上。
幼兒:小猴子淘氣惹大猴子生氣,大猴子才會吵它。
。1)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猴子淘氣呢?(鼓勵幼兒聯(lián)系文本前后進行講述,同時出示圖片)
扔果子、坐壞床、摔在大猴子身上
。2)你們認為大猴子到底愛不愛小猴子呢?從哪里看出的?(引導幼兒關注圖畫細節(jié))
講道理、陪它玩、擁抱它
小結:雖然大猴子不喜歡小猴子調(diào)皮搗蛋,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很清楚的,那就是:雖然小猴子做了淘氣的事情,可是大猴子還是愛他。
三、集體欣賞故事
教師講故事,幼兒看書欣賞故事。
小結: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其實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他們都是大猴子,大猴子都會對小猴子說(幼兒說):“我愛你,小猴子!毙『镒觽儯銈儛鄞蠛镒訂,請對你身邊的大猴子們說:“我愛你,大猴子!
教學反思
活動時間較長。在上課時我也意識到自己超時很長時間,在設計活動時,我一直都很猶豫應該怎樣進行,是先整體閱讀感知還是帶領幼兒一起邊提問邊閱讀。到該上課還是在一直猶豫著。其實本篇繪本是一個富含深刻感情的故事,但卻因為我的準備不足和設計活動的不謹慎,造成活動很失敗。在課堂中,我自身也有很大問題,在對孩子進行邊閱讀邊提問時,每一頁的內(nèi)容需要提問的問題沒有事先設計好。在準備這節(jié)課時,我也認真地看了,在網(wǎng)上也查閱別人的設計等,但在實際課堂上,我沒有謹慎的把握住課堂中的重要部分—提問問題。沒有抓住幼兒的興趣,使之課堂枯燥無味,我也沒有別的老師的教學方式活躍,只是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對此,今后一定嚴格要求自己認真?zhèn)湔n,多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詢問,減少自己的懶惰性,真正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搖籃
活動目標:
學習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動準備:
1、掛圖:四幅。
2、布娃娃。
3、音樂:搖籃曲。
4、頭飾;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搖籃曲》,教師抱著娃娃做睡覺動作。
二、初步感知詩歌
過渡語: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搖籃嗎?(原來有很多東西可以當搖籃,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詩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詩歌里有哪些是搖籃。
①、教師配樂朗讀。(配樂)
、、教師結合圖片再次朗讀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那我們再來聽聽詩歌里到底有哪些搖籃,搖籃里有哪些小寶寶?(出示圖片:邊讀邊操作圖片。)
提問:詩歌里到底有哪些搖籃,搖籃里有哪些小寶寶?
三、進一步感知、理解詩歌內(nèi)容
、、提問:為什么說藍天是搖籃?(因為藍天很大····)
小結:藍天很大,還有白云,星寶寶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溫暖。
②、提問:大海這個搖籃里睡著誰呀?(魚寶寶)
浪花是怎么搖的?
、、提問:花寶寶睡在哪個搖籃里?(花園)
、、師:媽媽是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為什么小寶寶睡著了。
四、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朗讀詩歌。
活動分析:
在詩歌創(chuàng)編中,原有環(huán)節(jié)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幼兒突破創(chuàng)編詩歌的困難,但有一些限制幼兒的思維。欣賞詩歌的次數(shù)略有欠缺,沒有充分發(fā)揮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把握稍顯不足,使幼兒的創(chuàng)編活動不夠盡興。特別是仿編詩歌的第三句較難,有的忘了編,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搖籃搖起來。作為老師的.我也不能很廣闊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數(shù)活潑的小朋友創(chuàng)編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編詩歌的第三句是難點,這和孩子本身的經(jīng)驗不足有關,在上這節(jié)課時,可多觀察、多引導幼兒去學習 。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內(nèi)容:
大班體育活動:我是小小宇航員
活動目標:
1. 激發(fā)幼兒對跳躍—助跑跨跳活動的興趣。
2. 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發(fā)展幼兒的腿部力量。
3. 培養(yǎng)幼兒勇于嘗試,克服困難的意識與能力,激發(fā)幼兒對宇航員的熱愛和崇敬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60—80厘米寬的泡沫塑料板、紙板、塑料棍、各種寬窄、高矮不同的紙盒若干。
2. 火箭頭飾人手一個、滑板車兩輛。
3. 場地布置:
○ ○ 小
●● 河
活動過程:
一、 師以宇航教練員的身份帶領幼兒(宇航員)參加體能訓練的`口吻引入課題。
二、 幼兒隨音樂做軍事模仿操。
三、 以宇航員學習體能訓練新動作的形式讓
幼兒進行助跑跨跳動作的探索學習。
1、引導幼兒觀察用橡皮筋撐起的寬60厘米的“小河”,啟發(fā)幼兒如何跳過“小河”,并且不能碰到“小河”,請幼兒進行探索嘗試。
2、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探索活動情況,并請若干名幼兒展示跳過“小河”的方法,與幼兒一同討論出最好的方法——助跑跨跳。
四、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
1、教師講解示范助跑跨跳的動作。
動作要領:助跑是自然放松,起跳時,一腳用力蹬地跳起,腿要蹬直,另一腿彎曲快速向前擺起,腳著地后繼續(xù)向前跑。
兒歌:助跑跨跳我知道,步伐合適最重要,起跳身體要跳高,緩沖慢跑才站牢。
2、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
3、集體幼兒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
五、分散練習: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寬度、不同高度的材料進行助跑跨跳動作的進一步練習。
六、 游戲:火箭發(fā)射
教師以教練員的身份組織小宇航員們進行一系列的身體素質的訓練。
玩法:小宇航員們先助跑跨跳過一條小河,再鉆過一個山洞,最后騎踏板車繞“地球”一圈后,沿跑回出發(fā)點。第二個小宇航員接上,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七、歡呼勝利。
教師與幼兒一起跳起歡樂地軍中舞蹈,自然結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曲調(diào)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制樂器演奏樂曲。
2、訓練幼兒的節(jié)奏感,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的打擊樂器一套(筷子每人兩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搖鈴、易拉罐做的響筒各一個),“單簧管波爾卡”音樂節(jié)奏圖,寫有三種節(jié)奏型的大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教室幼兒集體聽音樂,跳舞蹈進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樂結束。
二、復習已學過的節(jié)出示寫有節(jié)奏型的卡片,讓幼兒徒手練習打節(jié)拍。
。ü(jié)奏讓幼兒動腦筋,可用古詩“靜夜詩”、“憫農(nóng)”等念出這種節(jié)奏型)
三、新課――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1、師:小朋友節(jié)奏拍得真好!下面請你們聽一首音樂(放“拔根蘆柴花”音樂)。
提問:這首音樂好聽嗎?(好聽)這首音樂叫什么名字?(拔根蘆柴花)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jié)奏?聽起來有什么樣的感覺?(放“拔根蘆柴花”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的做動作)
提問: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jié)奏?(2/4拍)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樣的感覺?(活潑、快樂,就像過年一樣的熱鬧、舒服……)
2、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演奏這首音樂,先聽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樂)
提問:哪個小朋友能拍出這段音樂的節(jié)奏?(讓個別幼兒練習拍節(jié)奏×××|×××|)請某小朋友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jié)奏。(放第一部分的音樂讓幼兒練習)
師:繼續(xù)聽音樂的第二部分,聽聽我們拍什么節(jié)奏?(放第二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后讓幼兒拍出××××|××××|節(jié)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jié)奏。(放第二部分音樂)
師:大家一起聽音樂的第三部分?聽聽拍什么樣的節(jié)奏?(放第三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后讓幼兒拍出××|××|××|節(jié)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jié)奏。(放第三部分音樂)
師:小朋友節(jié)奏拍得真好!老師把你們拍的三種節(jié)奏型寫在紙上,現(xiàn)在請小朋友拿起我們喜歡敲的筷子跟著音樂演奏一遍。(放“拔根蘆柴花”音樂,出示圖――老師指揮幼兒看三種節(jié)奏型演奏)
師: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這是什么?(出示茶杯,自制的響筒、搖鈴,讓幼兒說出自制樂器名稱)
師:對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響筒、搖鈴。這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小茶杯,今天就用我們自己做的小樂器演奏這首音樂,幼兒聽音樂分別用響筒、搖鈴、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樂。
師:第二段音樂我們要分組演奏,先用響筒演奏音樂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最后兩小節(jié)大家合奏。
師:我們學會了合奏,分組演奏,現(xiàn)在我們完整演奏這首曲子,第一段音樂合奏,第二段音樂分組演奏,第一部分用響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第二段音樂最后兩小節(jié)大家合奏。讓幼兒練習演奏兩遍。
四、跳“單簧管波爾卡”舞。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奏強弱、快慢。
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舞吧!請你們用自己想出來的動作學一學這些美麗的花和枝條在音樂聲中跳舞的.樣子,音樂一樣的地方做一樣的動作,音樂不一樣的地方做不一樣的動作。(最后,老師同幼兒一起隨歡快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周的音樂活動是《拔根蘆柴花》,這重點目標是讓孩子練習幾種節(jié)奏,并學習用不同的動作方式進行演奏!吨改稀分薪逃ㄗh之處: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我自制了整首樂曲的節(jié)奏圖譜,并在白板上將幾種不同的節(jié)奏出示。并且根據(jù)不同的節(jié)奏繪制了不同的樂器符號,這樣可以讓幼兒簡單易懂。整節(jié)活動幼兒興趣較高,對于平常都是唱的方式上音樂課,這次改為打擊樂他們顯現(xiàn)的異常的興奮。他們積極的配合,運用不同的動作、聲音完成了整節(jié)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按意愿選擇協(xié)商角色,培養(yǎng)幼兒對表演游戲的興趣,遵守游戲規(guī)則。
2、通過游戲,幫助幼兒理解本故事的中心思想、主要情節(jié)和角色特征。掌握故事中幾種動物形象化動作。
3、養(yǎng)成愛護玩具,用后會有條理地加以整理。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1、讓幼兒理解《小熊拔牙》的故事內(nèi)容,知道每個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對話,會復述故事,并喜歡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玩游戲。
2、準備小熊、熊媽媽、羊醫(yī)生、小兔子、小豬、小狗、小貓、小松鼠、紅頭細菌、綠頭細菌、黑頭細菌等頭飾。
活動過程:
第一次:
1、教師利用小熊、熊媽媽、羊醫(yī)生、小兔子、小豬、小狗、小貓、小松鼠、紅頭細菌、綠頭細菌、黑頭細菌等頭飾進行故事的講述。
2、通過聽錄音復述故事,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及各角色的對話。
3、組織幼兒學習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語言。
4、請能力較強的幼兒進行復述故事和情節(jié)表演。
5、師生評價。
第二次:
1、提問故事中主要的情節(jié),鞏固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的熟悉。
2、組織幼兒進行分段表演,要求幼兒學習、模仿動作及語言的交流。
3、請一組幼兒進行示范表演。
4、分組表演,教師指導。
5、整理收拾玩具。
6、講評游戲存在的問題。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學習數(shù)的分合和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了,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幾乎沒有的情況,我將數(shù)學的學習融入故事、PPT動畫、游戲等活動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們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得輕松自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體驗“走掉”“還剩”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幼兒每人一套數(shù)字列式操作卡。
2.貼有數(shù)字1~4的郵箱各一個,有一道5以內(nèi)加法算式題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圖卡及筆。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guī)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shù)量和老師的球的數(shù)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二、導入課題,學習5的減法。
1.出示PPT①
師:玩了“碰球”的游戲,我要帶你們?nèi)ス涔珗@啦,出發(fā)吧!
(1)車站里有幾輛公交車?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開走了幾輛車?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輛車?
(2)教師(出示“—”):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減號”的.含義。)
(3)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4)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導幼兒理解算式的含義。)
(5)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2.出示PPT②:花圃里有幾只蝴蝶?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飛走了幾只蝴蝶?(2只)用數(shù)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只蝴蝶?
3.出示PPT③:池塘里有5條魚,游走了3條魚,還剩下幾條魚?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4.出示PPT④:食品店里有塊面包?買走了幾塊?還剩下幾塊?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三、游戲:送信(看式計算)
(1)出示游戲材料1—4個郵箱和許多信,讓幼兒觀察、思考、討論游戲玩法規(guī)則。
(2)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打開4個信箱,按游戲規(guī)則檢查“信”都送對了嗎?
四、看圖列式計算,進一步掌握5以內(nèi)的減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逛公園,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品嘗了美食,還學會了用減法來計算,玩了送信的游戲,F(xiàn)在我要來考考你們,請你們看著這幾幅圖來列算式,還要算出答案哦,看看誰最棒。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是怎么列式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板書,集體驗證。)
五、聯(lián)系生活中的運用
1.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減法來計算的說一說好嗎?
2.回家后用我們今天學的本領向爸爸媽媽提出幾個數(shù)學問題好嗎?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精選】大班教案09-08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12-12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