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輪椅上的霍金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輪椅上的霍金教案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輪椅上的霍金教案優(yōu)秀1
《輪椅上的霍金》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一篇文章。課文里介紹了非凡的科學家霍金以堅強的毅力不斷的挑戰(zhàn)命運,挑戰(zhàn)科學。他那種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令所有世人嘖嘖稱贊和折服。因此本課的教學目的就是教育學生學習他的堅強毅力和人格魅力,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在當今人才濟濟的競爭社會里,人要具有這種堅強的毅力簡直是太重要了,作為教師,我們的使命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為了教育現(xiàn)代的獨生子們能更好地走入社會,融入社會,這篇教材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充分預習。說實在的,課前,我心里很沒底。首先,學生沒有對殘疾人生活的深刻體驗,對霍金這樣一位外國的著名科學家更是陌生,再加上那些難懂的物理術語。其次,課文篇幅較長,語言凝練,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課還是要上。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如何讓霍金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是我在備課時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我首先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搜集資料,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跡,為學習本篇課文進行大量的鋪墊。在上第一課時時,師生進行充分交流,并讓學生模仿霍金身體徹底變形后的樣子,保持一分鐘,再讓他們談談感受。然后順勢進入課文的學習,這是,霍金的形象已初步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第二: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年級的課文一般都比較長,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做到了長文短教,長文精教,以讀促講,讀中體會,讀中感悟。本課教學,我抓住女記者的提問來切入本課的教學,合理選擇并調整了教學內容,重點引導學生研讀命運對霍金究竟怎樣殘酷及從哪些方面看出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和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币龑W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體會霍金不斷探索,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和堅強、樂觀的人格魅力。
第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引領學生用心靈與文本對話,與強者對話,與自己對話,以這三大板塊來組織本課時的教學。課堂的'一開始,我采用身份置換的方式讓學生以一個記者的身份走近霍金,向霍金提問,質疑心中的困惑。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走進文本,開始了和霍金的對話。課堂中,我又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不斷地讓學生誦讀課文,品讀課文,充分感受霍金面對困難不屈服,坦然面對殘酷命運的樂觀而又豁達的精神。其間又不斷拋出發(fā)人深省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心靈和人物對話,與文本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如,在教學命運對霍金實在是殘酷時,提出“同學們,一般人如果遭遇如此的命運,可能會怎么想、怎么做呢?”再如,假如這樣一位不幸的人此刻就在我們教室里,你的心情怎樣?又如在引導學生體會霍金對名利的淡泊、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質時。以一句“生活中的一些明星出名后會干什么”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去觸摸語言、感悟文本。學生的體驗豐富了,才透過文本的語言文字領悟到霍金的淡泊名利以及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這不僅帶給了學生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教會他們學會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縱觀本課教學,我覺得有幾個地方的教學還很不到位:
1、由于課文比較長,因此雖然在設計的時候想方設法抓住重點展開教學,但還是覺得時間很緊,為了趕進度,所以對幾個重點的品讀感悟還不到位,感覺浮于表面,不能品到點子上,深感遺憾。例如對一組排比句的教學,對霍金這段話的理解等。
2、課的結尾有匆匆收場之感。本來還安排了一個說話練習,但臨近下課,便匆匆結束,未能將課堂推向高潮,甚為遺憾!
3、讓學生潛心閱讀感悟的時間太少,交流時導得過多,總是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而匆匆收場,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4、雖然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的好教材,但這首先是一堂語文課,而我在教學中,過多地注重了語文學習的人文性,沒有更好地挖掘本課教學的語文味,這是我本課教學的又一不足之處。如何在本課教學中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起來,敬請各位朋友給我提出寶貴建議。
輪椅上的霍金教案優(yōu)秀2
開學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這一個月來整個人感覺太累。對于已經(jīng)有8年教齡的“老教師”來說還是第一次。直到今天才有時間坐在電腦上寫寫反思,一來是對這堂課做一個總結,二來是完成本月的教育隨筆。
10月9日,太倉市教培研中心對我校進行了調研。原本與語文教研員薛老師不認識的我,由于電大畢業(yè)論文的指導老師是薛老師,使得她對我有一點印象。這次被她點中。暈啊!
原本只想比較順利的上完,不要太差勁就可以了!沒有想到居然給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下面我就談談對這堂課的準備和反思。
《輪椅上的霍金》是一篇振奮人心、感人至深的文章。主人公霍金在全身癱瘓,失去說話能力,全身只有大腦能夠思考的情況下,完成了常人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并且在物理科學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令世人稱頌。此文與去年的《海倫·凱勒》有異曲同工之妙。由于知道要來調研,我做了如下準備:
一、熟悉教案
我把這篇課文的教案作了詳細的分析。借助語文參考書、備課手冊,對事先備好的課作了整理。為了使整堂課更加流暢,更有把握,我增加了許多過渡,并且用紅筆來寫。這樣上課時才更加游刃有余,不至于緊張。
二、多媒體輔助
多媒體是使一堂課更加精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通過網(wǎng)絡進行了課件的下載。由于和所備的課不一樣,我有根據(jù)教案進行了修改。增加了霍金的.圖片、課文中霍金取得的榮譽的補充、霍金科學著作《時間簡史》的資料以及霍金的名言。使得課件更加與教案一致,內容更加飽滿。
三、資料搜集
第一課時預習時,我讓學生收集了許多霍金的資料。大家對霍金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由于比較充分的準備,使得整堂課比較順利地上完了。但還是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下面我就結合薛老師的意見和我自己的感受來談談課的不足:
一、學生朗讀準備不夠
這一不足是我個人感覺,薛老師沒有提到。由于平時時間緊張,學生作業(yè)很多。因此現(xiàn)在學生的讀書時間越來越少了。除了第一課時讀了幾遍,再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朗讀。導致一些平時朗讀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朗讀時存在讀錯字,語句不連貫的現(xiàn)象。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在第二課時時,過多的讓學生齊讀,使得讀書的形式單一缺少個性化的朗讀。這一點薛老師是提到的。
二、提問太多
薛老師給我粗略數(shù)了一下,我的問題大約有五、六十個,甚至更多。這樣還是體現(xiàn)了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薛老師建議可以把老師的提問減少20個左右,把這些問題改成學生自己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這樣學生的自主性更容易體現(xiàn)。
三、自學時間太少
我在教學時,有兩個環(huán)節(jié)是布置學生自己讀片段,自己在文中做批注。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大約在一分半的時間,這顯然是不夠的。至少要有3-5分鐘的時間,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互動性不強
現(xiàn)在的課更加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我的課有互動,但不夠有效。這與我越少教育的智慧有關。
五、有效性不高
下課后,薛老師居然給全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小測驗。讓學生默寫出我的板書,這樣的測試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測試結果不佳,課堂有效性大大降低。
在大力提倡課堂有效性的今天,通過這次調研,使我深深感受到這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教師實實在在地貫徹在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減負增效。這次聽課,使我感受頗深,收益頗豐。
【輪椅上的霍金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摩天輪》02-05
高考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教案01-03
高考一輪復習地理東南亞教案模板10-11
輪滑策劃書04-10
輪滑工作總結05-24
優(yōu)秀教案優(yōu)秀09-25
高三地理復習第一輪復習教案01-23
輪滑社工作總結02-18
深圳公租房輪候查詢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