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實用的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了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對情景表演以及圖中的行為作出簡單的評價,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男孩和小女孩玩偶,餐車,湯鍋。
2.點心人手一份。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喜歡在幼兒園里吃飯嗎?在幼兒園吃飯和在家里吃飯有什么不一樣呢?
(2)在幼兒園里吃飯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項)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了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洗干凈的'手不能再去摸別的東西。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遠離熱的湯鍋。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吃飯的時候不能去碰旁邊的小朋友。
3.觀看教學掛圖,對圖片中的行為進行判斷,進一步鞏固進餐的安全知識。
教師:
(1)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們在吃飯。我們來看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
(2)你知道吃飯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嗎?什么事會發(fā)生危險,是不能做的?
4.組織幼兒吃點心,鼓勵幼兒應用所獲得的安全知識。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點心,比一比看哪一個小朋友在吃點心時最懂得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我是根據(jù)我班幼兒具體存在的問題所設計的,在活動中讓每位幼兒通過觀看課件來感受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孩子的反應很好,在活動后,孩子在用餐時也能盡量注意吃飯時要注意的問題。
小百科:吃是一種文化,民以食為天,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飯、午飯和晚飯,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許多大中城市,許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習慣。吃飯是人攝入負熵維持耗散體系的主要方式。
小班教案 篇2
在紙趣活動《一盤水果》的課結(jié)束后,我便及時地對自己的這堂課做出了反思,每次上課之前我都會在腦海中預想一些小朋友可能會問的問題或者是一些突發(fā)的狀況,但只有等到真正上課時你才會發(fā)現(xiàn)總有一些問題是你所料不及的,對于這節(jié)手工課也是出現(xiàn)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以下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具體反思。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兩個活動目標:1.嘗試用撕、貼的方法制作一盤水果。 2.樂于參加紙工活動,并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著重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首先,我以談話的形式與幼兒進入主題,與幼兒談談喜歡吃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樣?平時媽媽會給你準備什么樣的水果拼盤,會放入哪些水果?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拋出后,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的回答問題,有的說蘋果,有的說橘子,有的說哈密瓜等等,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成功接下來的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出示活動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的一盤水果的紙工,告訴幼兒“今天,老師也為幼兒準備了一盤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準備了一些什么水果吧”當幼兒看到我出示的一盤水果后,當我出示“一盤水果”后,孩子們你爭我搶地想要把看到的水果回答出來。后來,當我說清幼兒也來自己做一盤水果時,幼兒表現(xiàn)得更加興奮了,當我在示范如何制作一盤水果時,每個孩子都很認真的在看,生怕錯過哪個環(huán)節(ji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自己操作,孩子們每人一張操作紙,在操作之前我也請幼兒注意保持場地的整潔,不要亂扔垃圾,所以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沒有亂扔,做完以后也將垃圾扔進了垃圾桶里面,甚至有些幼兒做完以后還去撿掉在地上的垃圾。
通過反思本次活動,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多運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方法,讓幼兒在玩中學到本領,在體驗中獲得知識。不應拘泥于太多的條條框框,而應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如在貼水果時可以請幾位幼兒上來示范貼一下,通過形象直覺地感知,親身的實踐,能夠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到語言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3
課題生成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小枕頭很感興趣,午睡時他們一會兒抱抱小枕頭,一會兒又拋接小枕頭,非常開心。我想:何不收集一些靠墊,組織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一些認知經(jīng)驗,得到一些動作發(fā)展呢?為了讓孩子能更加快樂地玩,我設計了螞蟻媽媽帶螞蟻寶寶玩“面包”的情節(jié),增強了活動的游戲性和情景性。
活動目標
1.喜歡玩靠墊,初步感受靠墊的不同玩法。
2.激發(fā)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3.體驗與同伴一起玩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螞蟻胸飾、螞蟻背心、大靠墊(靠墊的邊緣縫合)。
2.場地上鋪上地毯,活動前為幼兒脫掉鞋子。
(說明:螞蟻背心的`背面縫有尼龍褡袢,靠墊的一面也有尼龍褡袢,這樣螞蟻寶寶可以牢牢地把面包背在背上)
活動過程
一、小螞蟻在媽媽的帶領下進入場地螞蟻媽媽:寶寶們,今天,我們帶著大面包到草地上去玩玩,好嗎?(音樂聲中,螞蟻寶寶和媽媽背著大面包邊爬邊念兒歌:“小螞蟻背面包,嗨喲嗨喲爬呀爬,嗨喲嗨喲爬呀爬,爬到草地去玩耍。”)
二、小螞蟻玩面包
1.親親大面包
螞蟻媽媽:大面包是我們小螞蟻的好朋友,我們抱抱它,親親它,再站起來把大面包舉得高高的,抱著面包輕輕地轉(zhuǎn)一圈。
2.自由玩大面包。
(1)螞蟻媽媽:大面包真高興,聽一聽,它好像在說話呢!哦,大面包說:它想和我們小螞蟻一起玩呢!那我們就帶著大面包玩一玩吧。
(2)螞蟻媽媽鼓勵小螞蟻想出許多辦法玩面包。如:拋接大面包,抱著面包滾一滾,在大面包上跳上跳下,把面包頂在頭上,把面包壘高等等。(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或帶全體孩子集中學1―2個動作)
3.玩“小路”
(1)接“小路”
螞蟻媽媽:寶寶們快過來看一看,這兩只大面包連在一起多開心啊,它們是好朋友呢!如果把這些大面包一個一個都連起來,那一定很好玩的,我們來試試吧!(鼓勵小螞蟻和媽媽一起合作把“面包”一個一個接起來)
(2)玩“小路”
螞蟻媽媽:看看,這么多面包連接在一起,變成了很長很長的什么呀?(幼兒自由說)螞蟻媽媽:現(xiàn)在,我們在小路上可以干什么呢?誰會勇敢地爬過去!還可以怎么玩?(引導幼兒在“面包小路”上走、跳、騎等)
三、把“面包小路”抬回家
1.下雨了
(放“下雨”音樂)螞蟻媽媽: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哎呀,下雨啦!我們趕快把“面包小路”抬回家吧!
2.把“面包小路”抬回家
鼓勵小螞蟻一起把“面包小路”“嗨喲,嗨喲”抬回家。
活動延伸
把靠墊放在區(qū)域角,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可以自由玩靠墊,并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靠墊的不同玩法,如可以玩“趕小豬”,背著靠墊走或跑等等。
小班教案 篇4
一、 新課導入:
教師首先問孩子們一些圖形的認知,日常生活中哪些圖形是圓形啊?正方形的物體有哪些?通過問答吸引孩子注意力。
給孩子一個驚喜:小朋友,你們做過敲擊小鼴鼠的游戲么?想不想玩?話題轉(zhuǎn)折,進入游戲環(huán)節(jié)。
二、 教師介紹游戲玩的方法:
1、 進入到游戲鍵面,點擊每個圖標,獲知每個圖標的作用。
2、 點擊游戲幫助了解游戲規(guī)則并且開始游戲。
3、 根據(jù)語音提示,用你手上的.槌子敲打一下正確的鼴鼠。隨機出現(xiàn)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幾種圖形。畫面上有4個地洞,隨機會有一只小鼴鼠手舉著一種圖形出現(xiàn)。點開始鍵后,大恐龍語音出題(隨機)。用鼠標(槌子)點擊正確的答案。
三、 集體游戲:
1、 教師演示,讓小朋友一起回答操作。
2、出題:首先草地景,根據(jù)語音提示,用你手上的槌子敲打一下正確的鼴鼠。
隨機出現(xiàn)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幾種圖形。
。看坞S機出一個形狀,共出20題,每2題得1顆星)
3、說明:畫面上有4個地洞,隨機會有一只小鼴鼠手舉著一種圖形出現(xiàn)。點開始鍵后,大恐龍語音出題(隨機)。用鼠標(槌子)點擊正確的答案。
地洞里每次會出現(xiàn)一只小鼴鼠,觀察它手上舉著的立體圖形,如果和I博士念得一樣,就趕緊用鼠標移動你手上的槌子敲打一下,注意不要敲錯了!
4、示意圖:
四、 師生互動:
選一個小朋友一起來玩這個游戲。
注意協(xié)助小朋友操作,鼓勵小朋友。
五、 活動總結(jié)和思考:
通過游戲認識了哪些圖形?生活中和這些圖形一樣的物體有哪些?
六、活動結(jié)束:
和家長進行交流,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加入到這個活動中。
七、附錄:
出題:看看白云讓的圖形哪一個和其他的不一樣?
(每次隨機出一個形狀,共出20題,每2題得1顆星)
題目:隨機出現(xiàn)一組共4個圖形,有一個和其他不同。
1. 4個圓形、其中1個大一些
2. 4個圓形、其中1個小一些
3. 4個圓形、其中1個扁一些
4. 4個圓形、其中1個顏色不同
5. 3個圓形、1個正方形
6. 3個圓形、1個三角形
7. 3個圓形、1個長方形
8. 4個正方形、其中1個大一些
9. 4個正方形、其中1個小一些
10. 4個正方形、其中1個扁一些
11. 4個正方形、其中1個顏色不同
12. 3個正方形、1個圓形
13. 3個正方形、1個三角形
14. 3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
15. 4個長方形、其中1個大一些
16. 4個長方形、其中1個小一些
17. 4個長方形、其中1個扁一些
18. 4個長方形、其中1個顏色不同
19. 3個長方形、1個圓形
20. 3個長方形、1個三角形
21. 3個長方形、1個正方形
22. 4個三角形、其中1個大一些
23. 4個三角形、其中1個小一些
24. 4個三角形、其中1個扁一些
25. 4個三角形、其中1個顏色不同
26. 3個三角形、1個圓形
27. 3個三角形、1個長方形
28. 3個三角形、1個正方形
共有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4種圖形。
說明:天空上每次飄來4朵白云,每朵云上有1個圖形,鼠標變成小鳥飛,移到正確答案上點一下。
看看白云讓的圖形哪一個和其他的不一樣?
仔細觀察屏幕上的圖形,找出哪一個和其他的不同,移動你手上的小鳥,讓它飛到圖形上點一下!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鮮艷的顏色對幼小兒童的視線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早期掌握多種顏色會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美的情操,陶冶幼兒幼小的心靈。為此,我選擇了《顏色的秘密》主題中的教學內(nèi)容。因為偶爾聽到班內(nèi)孩子哼唱了《粉刷匠》的歌曲,同時結(jié)合幼兒心理活動的特點,給我靈機一動,想到以“小小粉刷匠”為主線展開情景教學。其中我創(chuàng)設了三個不同形式的情境展開活動:首先是表演情境,在第一環(huán)節(jié)“認識顏色”的過程中,我借用《小手拍拍》的歌曲,在一問、一答、一指的的表演中完成第一條目標中的“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其次是實踐情境,通過實踐,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認識,而他們也對實踐過程、實踐結(jié)果充滿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第二環(huán)節(jié)就采用此策略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第三環(huán)節(jié)主要運用了游戲情境,讓幼兒在進行“顏色寶寶回家”的游戲中達成了按顏色標記分類的目標。總之,在本次活動過程中,以情境和游戲為主,結(jié)合課堂教學活動和認識事物的指導活動,把學習和運用揉合在一起,使孩子在興高采烈的活動中認識并掌握抽象的顏色,體現(xiàn)了活動的教學情趣性。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學習按照顏色標記進行分類。
2、樂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并能自己動腦完成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屋頂分別是紅、黃、藍顏色屋頂?shù)姆孔樱?/p>
2、紅黃藍三種顏色紙片若干;
3、顏色片片掛牌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1、初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教師扮粉刷匠邊唱邊出示紅、黃、藍三座房子:師:“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瞧,粉刷匠在刷新房子,看看房頂是什么顏色的?”(個別講述,請兩三個幼兒說說;游戲:“那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我來問,你來指出來,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紅色在哪里?請你指出來”幼兒一起指;集體講述:一起告訴我,這是紅房子------)
2、通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引導幼兒將顏色片片貼到相應顏色的屋頂下面。師:“這幾座房子還沒有粉刷好,要請小朋友幫忙呢!,請你們拿起顏色片片貼到一樣顏色的房頂下面,把房子變得更漂亮!币螅合瓤匆豢,說一說自己拿的是什么顏色的片片,然后邊貼邊說:紅片片刷成紅房子(幼兒操作)
3、簡單小結(jié),糾正幼兒的錯誤。師:小朋友把房子刷好了,你們看看刷對了嗎?
二、認識顏色標記出示顏色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哇,紅房子、黃房子、藍房子真漂亮!老師這里有三個顏色標記,紅色的叫紅標記,黃色的叫——藍色的叫——
三、按顏色標記回家。
1、分辨自己是什么顏色寶寶師:“今天我們身上都掛了漂亮的顏色片片,看看高老師身上掛的是什么顏色片片?(幼兒回答)。那我今天就是紅色寶寶了。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掛的`是什么顏色的片片呢?你就是什么顏色的寶寶(幼兒回答)
2、游戲:顏色寶寶回家?guī)煟骸胺孔铀⒑昧,顏色寶寶要住新房子了。想一想紅色寶寶應該要回什么顏色的家呢?”幼兒回答游戲:顏色寶寶回家。我們一邊唱一邊回到自己的家。教師帶領幼兒游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房子刷好了,寶寶快回家。寶寶聽到快回家就趕緊回自己的家!币螅哼吇丶疫呎f:“xx寶寶回xx的家”。(游戲一到二遍,檢查并糾正回錯家的寶寶)
3、結(jié)束師:我們幼兒園還有好多地方等著小朋友們?nèi)ニ,小小粉刷匠們,我們(nèi)ニ⒎孔涌!唱著《粉刷匠》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選擇了“認識顏色”為題材的內(nèi)容,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通過情境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中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黃、藍三種顏色,并進行分類。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并在活動中斷糧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于剛?cè)雽W的小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xiàn),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后,對顏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體驗在游戲中學習的樂趣,初步學習將紅、黃、藍三種顏色分類并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在做游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讓“粉刷匠”找相應的顏色片片和“顏色寶寶回家”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有的能力強的幼兒會很快找到并貼到相對應的房子上,而有的幼兒卻對顏色有點混淆,可以說“舉棋未定”。所以,從活動中我感覺到:根據(jù)不同幼兒的能力水平,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對幼兒的活動要求,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對于能力弱的幼兒,操作難度也應相應地降低一點。另外,在活動中孩子們都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就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展開活動,沒有對孩子的行為積極回應,這是這堂課中老師所缺乏的教學藝術(shù)性。今后要在回應幼兒方面更加注意,孩子想說的,盡量讓他說出來,孩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就要給她們充分的學習主動權(quán)。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在輕松活動的環(huán)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此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xiàn)和掌握的程度,也使我受到了啟發(fā):數(shù)學活動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創(chuàng)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在輕松、愉快、活潑的狀態(tài)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和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有許多不同的樹,感受綠色樹林的美麗,引起幼兒觀察、探索樹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學習用拓印的方法作畫,體驗不同工具材料繪畫活動的樂趣。激發(fā)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愛好。
二、活動準備:
幼兒大張繪畫紙、水粉顏料(檸檬黃、草綠、翠綠)拓印用布團、紙團、泡沫塊。
三、活動過程:
1、感受幼兒園樹林的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小山坡上的樹木,引導幼兒了解樹木的主要特征,并請幼兒議論以下問題。 這是什么樹,叫什么名字? 教師小結(jié):春天,樹木都長出了新葉,嫩嫩的、綠綠的。在我們?nèi)粘I钪锌梢姷胶芏鄻,它們的高矮。粗細、姿態(tài),以及它們?nèi)~子的形狀、顏色都不一樣。它們也有一樣的地方,如它們都有樹干、樹葉。現(xiàn)在請閉上眼睛,讓自己走進樹林里,邊聽邊用心去感受一下春天樹林的美(播放音樂)這美麗的樹林深處還會有什么呢?……春天的樹林是多么的迷人。樹葉有很多的綠色,有的`綠色較深,看起來像老樹葉;有的綠色淺一些,像長出不久的新葉;有的還是檸檬黃色的,像剛長出的嫩芽。春天的樹林是多么的迷人。
2、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體驗不同工具材料繪畫的樂趣。小朋友,剛才我們欣賞美麗的樹林。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動手把春天美麗的樹林畫出來呢? 教師:用什么方法畫最好又最有趣呢?讓我們試試用布拓印的方法,也許能畫出更加迷人的樹林。
(一)介紹各種拓印材料。
(二)示范拓印的繪畫方法:用布團蘸水粉顏料拓印,輕輕拍在樹干和樹枝周
圍。先用檸檬黃,再用草綠色,最后用翠綠。每種顏色要集中一點。印的時候要拍(不能拖),顏料印完后再蘸色繼續(xù)印,直到畫紙印滿。
(三)幼兒合作完成作品: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3、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展出幼兒作品,組成大幅《春天的樹林》。以游戲“去樹林散步”,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說說春天樹林的美麗和迷人,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秋冬季節(jié),孩子感冒發(fā)燒的情況特別多,在孩子剛?cè)雸@的時候就已能聽從教師的建議,有的已主動會把小手洗干凈,但有的孩子還是會忘記。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養(yǎng)成愛洗手的好習慣,我設計了此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周圍的許多東西是不干凈的,許多臟東西是看不見的,吃東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導幼兒關(guān)心周圍的.人,愿意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動準備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濕毛巾;玩具、圖書等物品。
2、剛剛洗過手,分三組坐在桌旁,看圖書、玩玩具、聊天。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大班哥哥姐姐送來好吃的食物老師: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到我們班有什么事嗎?大班幼兒: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給弟弟妹妹送晚點來了。我們吃晚點時,覺得幼兒園的晚點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還沒有吃過,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點送來啦。老師: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東西自己不吃,給我們小弟弟小妹妹吃,我們應該說什么呀?(謝謝哥哥姐姐。
2、請幼兒聞一聞晚點的味道,激發(fā)幼兒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導幼兒商量吃的方法。
提問:
1)哥哥姐姐送來的好吃的真香,誰想吃呀?請幼兒將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這么多小朋友都著急吃一袋好吃的,我們怎樣做才能快點吃到呢?
3)小朋友現(xiàn)在能吃好吃的嗎?為什么?
4)誰不愿意去洗手?為什么?(手不臟,手沒摸臟東西,周圍的物品不臟。)
3、小實驗:它們干凈嗎用白色濕毛巾擦拭幼兒認為干凈的物品如:圖書、桌椅和玩具等,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毛巾顏色的變化。結(jié)論: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不干凈的,許多東西臟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來,臟東西還會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呢。干凈的小手,摸了這些東西就不干凈了。
提問:
1)毛巾為什么變臟了?臟東西是哪兒來的?(圖書、桌椅和玩具是臟的,毛巾一擦,臟東西就跑到毛巾上。)
2)剛才小朋友為什么說它們是干凈的?(看不見)
3)小手洗干凈后,再摸圖書、玩具、桌椅和衣服等東西,還干凈嗎?
4)現(xiàn)在誰愿意先去洗手,把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臟東西洗掉,再回來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嘗食物,引導幼兒將好吃的送給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東西,想著送給我們小弟弟妹妹吃,他們真好!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隨故事情節(jié)展開聯(lián)想。
2. 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啟發(fā)幼兒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中美麗的色彩。
3. 通過圖色活動,鞏固對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的認識。
活動準備:
1.“牛!、“妞妞”人物手偶。
2.每人一張白描畫。
3.每人一份油畫棒。
4.掛圖(小班下冊57號掛圖)。
活動過程:
1. 出示手偶。
給小朋友介紹兩個小畫家。“大家好,我是牛牛!”“大家好,我是妞妞!”很高興見到你們。今天我們兩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尋找顏色
2. 欣賞故事,邊講邊出示圖片。
尋找顏色……
提問:(1)“牛!焙汀版ゆぁ闭业搅四男╊伾?
(2)這些顏色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3)你喜歡這些顏色嗎?你還喜歡什么顏色?你喜歡的顏色在哪里可以找到?
小班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住故事名稱、主要角色及對話。
2、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學習詞語:蹦蹦跳跳、摘、頂著。
3、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團結(jié)、互相幫助。
二、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角色頭飾、雨傘
三、活動過程:
。ㄒ唬┏鍪居陚悖鹩變旱呐d趣
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把什么?(雨傘)
那我們什么時候要用到這把雨傘呢?(引導幼兒說:下雨的'時候)小朋友真聰明,都知道下雨的時候我們要用到雨傘、雨衣,這樣我們身上就淋不到雨了,就不會濕了。
(二)學習故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下雨了,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沒帶雨傘,那它是怎么辦的呢 ?下面聽老師給你們講這個故事。
1、交待故事名稱后,直接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么?
2、逐一出示故事圖片,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
剛才,老師講到誰在草地上玩?(小白兔)小白兔是怎樣來到草地上的?(學習詞語:蹦蹦跳跳)跟幼兒一起用動作表示。小白兔玩著玩著天怎么樣了?(下雨了)小白兔有沒有淋到雨,那它想了一個什么辦法來避雨的?(學習詞:摘、頂)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這些動詞。
3、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然后提問:
小白兔走呀走,前面遇到了誰?(小雞)小白兔看見小雞被雨淋到了,它連忙說了一句什么話?(引導幼兒說出:小雞,小雞,快到葉子底下來吧!)請個別幼兒回答,集體練習。這時候,小雞有禮貌的說了什么?(讓幼兒學說:謝謝你,小白兔)請個別幼兒上來扮演角色,練習動物間的對話。
方法同上,讓幼兒練習小白兔、小雞和小貓之間的對話。
4、幼兒與教師一起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5、啟發(fā)幼兒說一說:“如果下雨,手中沒有雨具,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6、利用角色頭飾,請部分幼兒表演,啟發(fā)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ㄈ┙逃變合嗷ラg要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助。
聽了這個故事后,你喜歡誰,為什么?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藝術(shù)領域教案 小班教案04-0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精選)小班教案08-04
小班教案04-06
小班教案04-06
小班教案04-06
小班教案04-06
小班教案04-06
小班教案04-06
小班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