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熱)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小豬用報紙上的洞洞幫助小兔克服害羞缺點的相關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的趣味。
2、觀察畫面,發(fā)現報紙上的洞在變化,并大膽說說自己的看法。
活動準備:
大圖書。
活動過程:
一、害羞的小兔(價值分析:通過對比了解小兔害羞的性格特征。)
1、出示圖一、二:認識小豬和小兔,引導幼兒打招呼。
小結:小豬和小兔是一對好朋友,它們喜歡站在窗口看風景。
2、你們覺得,當有人走過的.時候,兩個好朋友會怎樣呢?
小結:小豬很大方,每當有人走過窗口時,總是笑著和大家問好。
3、可是小兔呢?它怎么樣?為什么要躲到窗簾后面呢?
小結:小兔很害羞,看到路過的人就會躲起來。
過渡:可是這樣就看不到風景,更交不到朋友。小豬很想幫小兔,可是該怎么做呢?你們幫它想想辦法吧!
二、報紙上的洞洞(價值分析:通過觀察,前后比較、聯(lián)系,理解小豬幫助小兔克服缺點的相關情節(jié)。)
1、出示圖三、四:我們來看看小豬和你們想的辦法一樣嗎?
有洞洞的報紙,能怎么幫助小兔呢?
2、出示圖五、六
小結:原來,小兔每天只要躲在報紙后面,就可以通過報紙上的洞洞看見路上的人了,大家看不見它,
它就不用害羞了,這個辦法真不錯!
3、(依次翻看圖七至圖九,引導幼兒看報紙上洞)你發(fā)現洞洞有什么不一樣嗎?
4、觀察圖七:第一天的洞洞最小,小兔看見了什么?
小結:小兔看到了面帶微笑的路人,小兔心想:原來他們并不可怕。
5、觀察圖八:洞洞大一點了,小兔看見了什么?
小結:看著這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小兔覺得他們挺友好的。
6、觀察圖九:洞洞更大了,小兔看見了什么?它心里會怎么想?
小結:報紙上的洞洞一天天變大,小兔看到的人也越來越多,看到的風景也越來越美麗。慢慢的小兔已經
能躲在報紙后面對著路過的人微笑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7、出示圖十、十一
大家發(fā)現小兔了嗎?猜猜大家會說什么?
現在小兔還會害羞嗎?
小結:小兔扔下報紙,它不再害羞了,笑嘻嘻地跟大家打招呼。
三、完整欣賞(價值分析:鞏固了解故事情節(jié)。)
小兔再也不需要報紙了,現在它每天都和小豬一起站在窗口看風景,也能大方的和每一個朋友打招呼。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鍛煉幼兒反應的靈敏性,鼓勵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表現自己,同時讓幼兒感受到玩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紅花1朵個、鼓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花,告訴幼兒游戲的'名稱。
2、介紹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
幼兒圍成一圈,一人蒙眼在圈內擊鼓,圈上小朋友按順時針方向傳花,當鼓聲停時,花在誰手上,誰就站出來表演一個節(jié)目。表演玩,從表演者開始游戲繼續(xù)。
3、游戲開始,教師參與游戲中,隨時進行指導。
4、游戲評價。
四、活動反思
從“擊鼓傳花”的游戲中可以看出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有的小朋友為了能表演節(jié)目,表現出傳花的過程中有意的拖延時間,不往外傳的現象。這說明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增強了,膽量增大了。雖然,這是好現象,但是,我們做為老師也應當引起注意,在肯定孩子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幼兒應當遵守游戲規(guī)則,讓每個小朋友都能在游戲中體驗到其中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模仿幾種有趣的運動,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2、知道運動能使人健康。
活動準備:
1、錄音機、《我愛洗澡》、《走路》音樂磁帶。
2、幼兒掌握兒歌《動起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播放《我愛洗澡》,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動起來。引導幼兒模仿動物走、跑、跳等運動姿勢
——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兒歌《動起來》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引導幼兒回憶,邊說兒歌邊做模仿動作。
——剛才兒歌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是怎樣走(或飛、跳)的?(鼓勵、肯定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動作)
三、拓展兒歌內容,通過模仿不同動物的運動方式,充分鍛煉身體的不同部位
走一走: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模仿更多動物走路的姿勢。
——兒歌里說長頸鹿是怎樣走的?(讓幼兒模仿,教師可引導幼兒將手臂舉起做長脖子)哎,大象是怎樣走的?(用語言引導幼兒模仿大象鉤鼻子、喝水、噴水等情節(jié))你還會學哪些小動物走?它們是怎樣走的?(引導幼兒充分的表達,鼓勵幼兒敢于表演,并能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教師要適時的將幼兒模仿的小動物,以兒歌的形式說出來,并引導幼兒一起學做。(根據幼兒模仿的動物特點,配上恰當的音樂,以提高幼兒運動的樂趣。)
跳一跳:引導幼兒模仿動物不同的跳躍姿勢。
——剛才兒歌里說小白兔是怎樣跳的?
——還有哪些動物會跳?它們是怎樣跳的?(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模仿,根據幼兒不同的跳躍能力,引領幼兒向高處和遠處的跳躍練習)
飛一飛:引導幼兒模仿鳥類、昆蟲等不同動物的飛翔姿勢。
——兒歌還說誰會飛?
——你知道還有誰會飛?它是怎樣飛的?(引導幼兒模仿小蜜蜂等不同動物的飛翔動作,并為幼兒的表演游戲配上合適的音樂。)
——小動物們除了走、飛、跳、還有其他本領呢!你還知道它們有什么本領?
爬一爬:引領幼兒進行全身鍛煉。(引導幼兒學動物)
教師小結:動物們的本領可真大呀!不但會走、跑、跳,還會飛、會爬。小朋友也很棒,我們學得也很像。
四、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結束活動
——哎呀,老師都出汗了,小朋友們你們出汗了嗎?我們?yōu)槭裁磿龊鼓兀?/p>
——對了,因為我們剛才又走又跳又爬,做了那么多運動!你們玩的高興嗎?
——小朋友,常做運動不僅我們玩得很快樂,還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不生病,所以小朋友們要經常運動!
——聽,這是誰走來了?(播放《走路》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表演,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小貓學本領
一、游戲目的
1、通過練習,鍛煉幼兒走、跑、跳、爬、平衡等動作技能。
2、通過啟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想象思維。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二、游戲準備:
1、弓形門、墊子、塑料圈、平衡木、小魚、塑料小籃。
2、錄音機、磁帶。
三、游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音樂做小貓走路進場。
2、小貓醒來了,小貓來做操: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
〈二〉基本部分:
1、小貓練本領:
(1)導語:小貓已經長大了,該練習更多的本領了。媽媽看誰最勇敢,想的'方法多,掌握的本領多。
。2)“小貓”自由地選擇弓形門、墊子、塑料圈、平衡木等器械練本領。
。3)“小貓”互相觀摩同伴的玩法,并選擇有創(chuàng)意的動作練習:走、跑、跳、爬、平衡等動作技能。
2、游戲:“小貓釣魚”
(1)游戲玩法:小貓勇敢地過草地(墊子)走過獨木橋(平衡木),鉆過山洞(弓形門),跳過山溝,到河邊釣到一條魚又拿回起點的籃子裝好,從新出發(fā)。
。2)在游戲過程中,鼓勵幼兒自創(chuàng)各種走、跑、鉆、爬、過橋等動作,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聽音樂做歌表演《走路輕輕》。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好玩的彩綢
活動目標
1、在彩色綢上嘗試不同的玩法,發(fā)展走、跑、爬、跳等基本動作。
2、依據不同的信號調整身體運動的方式,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藍大綢布若干;竹梯、平衡木;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ㄒ唬嵘磉\動:快樂小司機
[師]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開著小汽車去公園玩吧。犞魳纷雎蓜樱耗7虏淋、開車、摁喇叭、轉彎等動作。)
[師]公園到了,我們把汽車停好,進公園玩嘍!
。ǘ┣榫坝螒颍翰示I變變變
1、順著小路走一走――把綢布分別鋪在竹梯和平衡木上成小路
[師]這里有兩條小路,我們一起走一走。(帶著幼兒依次走過小路,提示幼兒保持身體平衡。)
2、經過小河跳一跳――把藍色綢布對折成小河狀
[師]前面有兩條小河擋住了去路,你有什么好辦法?(幼兒運用跨跳或并腳跳的方法過小河。)
3、看到山洞鉆一鉆――把紅色綢布做成山洞狀
[師]小朋友們都過河了嗎?我們一起鉆山洞嘍。(幼兒手腳并用爬行,身體盡量不要碰到“山洞”。)
(三)自由探索:彩綢真好玩
。ㄗ杂商剿鞑示I的多種玩法。)
1、[師]這里有好多彩綢,你們看看有些什么顏色?(紅、黃、藍)數數看一共有幾塊彩綢?
2、[師]漂亮的彩綢寶寶要和我們做好朋友一起玩呢!你想跟它怎么玩呢?(引發(fā)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如倒爬;順爬;滾;抖動彩綢,幼兒用腳踩;幼兒與教師結伴玩吊竿;兩位教師拉住彩綢兩頭,幼兒雙手吊在上面蹦跳或搖蕩;用彩綢作漁網,玩捕魚、坐轎子等游戲。)
3、[師]下雨啦,快點找個地方躲起來吧。ㄒ黄鸲愕酱蠹t傘下)風好大呀,把大紅傘吹上去了,風小了,大紅傘下來了。 (變換傘的高度。)
[師]哎呀!一陣大風吹過來,把大紅傘吹跑了,我們快去把它追回來吧。ù蠹t傘四處移動,幼兒跟著目標快速追逐奔跑。)
[師]大紅傘終于追回來了,和好朋友靠得緊一點,我們再也淋不到雨啦!
。ㄋ模┓潘烧
[師]雨停了,天晴了,我們也玩累了,一起開著汽車回家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認真觀察圖片,并用語言來表述,知道下雨要撐傘。
2、學習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傘的輪廓中大膽的添畫。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各種各樣的傘。
2、畫好的傘的示范畫。自制的一把大雨傘。(雨傘媽媽)
3、油畫棒,畫好的雨傘輪廓作畫紙。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以下雨的場景表演)
——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了。)
——哦!下雨了怎么辦?用什么來擋雨呢?(雨傘)
二、觀察各種各樣的雨傘幻燈片,引導幼兒討論他們是怎么樣的,有什么不同?
1、師:“老師這給許多雨傘拍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2、提問:它們是什么顏色的雨傘上有些什么呢?它們的不一樣的`地方。
三、欣賞雨傘繪畫作品。
播放幻燈片,讓幼兒觀察、欣賞,說說這些雨傘上有些什么圖案,它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等。(激發(fā)幼兒的動手興趣)
四、裝飾雨傘。
1、“老師這有許多的小雨傘,可是他們都沒有漂亮的衣服,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它們,誰愿意呀?”(幼:我愿意。/老師,我來。)
2、教師先出示畫好雨傘讓幼兒欣賞。然后講解作畫的內容與要求及注意事項。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五、結束部分。
1、教師出示大雨傘(雨傘媽媽)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雨傘媽媽,聽說你們在給我的雨傘寶寶畫衣服,讓我來看看,誰畫的最棒!
2、“哦!我們小朋友的手可真能干把雨傘寶寶都穿上的漂亮的衣服謝謝你們哦,現在我請小朋友拿上你的雨傘寶寶一個跟著一個走,和我一起去做游戲吧!”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小腳丫
活動目的:初步認識自己的腳,了解腳的.用途,知道如何保護腳。
活動準備:跑、跳、走、踢球的圖片,歌曲〈大腳丫〉。
活動過程:
。薄⒄堄變好撔诘靥荷献杂苫顒,教師拿出小腳印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光腳比一比腳印,師引導幼兒認識腳掌、腳跟、腳趾等結構。
2、引導幼兒說說腳能做什么,再出示四幅圖,并請幼兒模仿圖上的動作。
。、師問幼兒是否感覺腳涼,引導幼兒說說如何保護腳。
。础⒂變哼叴┬m,師告訴幼兒穿鞋襪也是保護腳。
。怠熍c幼兒共同邊唱歌曲邊做動作,自然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識菊、賞菊、愛菊。
2、幫助幼兒獲得菊花在秋天開放的常識。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節(jié)假日帶幼兒到公園或社區(qū)賞菊。
2、在幼兒園觀賞菊花。
3、《菊花開》錄音帶、準備紙張和顏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秋天)那你們知道劉老師最喜歡秋天的什么嗎?(幼兒隨意回答)告訴你們吧,劉老師最喜歡秋天漂亮的花兒。你們看,秋天到了,許多漂亮的花兒都開放了,可漂亮了,有這么多漂亮的花我很想帶你們一起去看一看。今天呀,我想帶你們一起去花園玩,想不想去?”(想!)好,我們出發(fā)!
2、組織幼兒列隊帶戶外種植菊花處。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賞菊、評菊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秋天是一個豐收、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有許多水果、蔬菜、莊稼都是在秋天成熟的。而這些漂亮的花兒,就是秋天里開的時間最長、最漂亮的'一種花兒,它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嗎?”(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告訴你們,是菊花。
2)組織幼兒觀看菊花,引導幼兒比較菊花的大小、顏色、味道、形狀。
3)組織幼兒會活動室討論所觀察的結果,說說你還見過那些菊花?簡單介紹部分菊花的特別作用。
2、畫菊
1)師:“小朋友們,我知道,你們穿了漂亮的新衣服,特別喜歡照像,菊花姐姐這么漂亮,她也想照一張,我們也給它們拍一張照片好不好?”(好)
2)師:“哎呀,壞了,忘帶照相機了,這可怎么辦呢?哎,有了,我們的小朋友可以用棉簽沾的水彩把漂亮的菊花姐姐畫下來呀,你們看這是老師畫的菊花,漂不漂亮?(漂亮),漂亮咱們自己動手畫一張吧!”
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菊花。幼兒作品簡介。
幼兒作品區(qū)角展評。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
以表揚、鼓勵為主,組織幼兒集體參觀幼兒作品。
2、提問:花兒真美,我們應該怎么愛護它呢?(激發(fā)幼兒愛護花的情感)
四、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一起到戶外尋找其他的秋天景象。領略秋天的美,并告訴幼兒其他的一些秋天的知識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通過活動不僅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發(fā)現了不同的作畫方式所帶來的無限樂趣,小小的棉簽體現大本領。只是有的小朋友在能力方面較弱,因此都只畫了一個個的花骨朵,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畫盛開的花,通過教與孩子們自己嘗試后,大部分的孩子已能較完整地畫出一朵盛開的花來,所以本次活動也還是比較成功的。而其他區(qū)域中的孩子們也都玩得較開心。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名稱:美麗的泡泡
活動班級:草莓班
執(zhí)教:陳美英
活動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交流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2、感知理解數量“3”。
活動重點:感知理解數量3。
活動難點:愿意在集體中大膽的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手偶小猴子、圖片、練習紙及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設計思路:這是我班近階段開展的主題活動“快樂的六個寶”
中的一次數活動。在前一個學習活動“找泡泡”后,孩子們對泡泡產生了較大的興趣,貼出的調查表總會去看看、說說。根據孩子的興趣及結合有關數的內容,我設計開展了本次活動。通過交流、粘貼泡泡的過程中讓幼兒形成3的數概念。
活動流程:
情境導入 交流感知 操作體驗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小猴子在哭,原來它找不到泡泡。
2、小朋友幫幫小猴子,哪里有泡泡?
二、交流感知
1、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前期活動,幼兒的經驗準備)
2、教師在相應的物體圖片上貼泡泡。(根據幼兒的表達)
3、看一看,我們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泡泡?一起數一數,找到了幾個泡泡?
三、操作體驗
1、提出要求:練習紙上貼3個泡泡。
2、幼兒貼泡泡,老師觀察與指導。
3、數數粘貼的泡泡,將美麗的泡泡送給小猴子,體驗快樂。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輕輕的走和跑。
2.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在場地周圍放些障礙物供幼兒躲藏,活動前學習游戲中的兒歌。
活動過程:
一、幼兒與教師站成一個大圈,面向圓心。
1.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做個有趣的游戲。你們看這是誰呀?(出示小貓頭飾)
2.小朋友喜歡小貓嗎?小貓是怎么叫的?一起來學一學。
3.小貓是怎樣走路的?一起學一學。
二、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師:今天老師做貓媽媽,小朋友做誰呢?讓我們活動一下身體吧!
三、整體部分。
1.講解活動規(guī)則。
師:下面由老師蹲在中間當貓媽媽,寶寶圍著貓媽媽當小貓。貓媽媽和小貓一起說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小貓小貓愛游戲,輕輕跑到外邊去!”說完兒歌,貓媽媽就睡著了。小貓要輕輕地走或跑到小椅子后面藏起來。過一會,貓媽媽醒來睜開眼睛說:“老貓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必垕寢尣灰娏诵∝,心里可著急了,貓媽媽就會嘴里“喵喵喵”叫的找小貓。小貓最聽貓媽媽的話了,小貓聽見貓媽媽叫聲時,一邊“瞄瞄瞄”地叫,一邊趕快地跑回貓媽媽身邊蹲下。
2.師生共同游戲。
師:跟著老師一起來試試看。
3.換角色游戲。
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當貓媽媽,其他小朋友跟老師一起當小貓。
4.變換方式游戲。
師:下面我們換一個方式,請小貓藏好后不要出來?簇垕寢屇懿荒苷业叫∝垺?纯茨膫小貓藏的最好。先被找到的小貓要和貓媽媽一起找其他的小貓。
5.找到所有的小貓后,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的游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為老師應該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fā)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游戲時顧正浩總喜歡橫沖直撞,跑來跑去,聽到“貓媽媽”的.召喚,總是跑回位子,不到媽媽身邊來。剛開始時我還提醒他“輕一點”,然而這種干涉并沒有起作用,于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關注,F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為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只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媽媽面前來的!边@樣既滿足了他的要求,又間接影響了他。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12-13
小班教案12-14
小班教案12-14
小班教案12-14
小班教案12-14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