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內(nèi)容與要求
1.初步感知螺絲構造。
2.體驗為螺絲與螺帽配對的喜悅。
3.嘗試小組分工與合作。
活動重點
為螺絲和螺帽配對,并簡要地說說為什么這樣配對。
材料準備
不同種類和大小的鐵制螺絲和螺帽若干,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探索發(fā)現(xiàn)
(1)師:我們教室里變成了三大組,每個組的桌子上有螺絲和螺帽,請各組小朋友為螺絲和螺帽配對。
(2)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指導要點:對于個別不愿意參與的幼兒給予提醒與指導。
2.交流共享
(1)請三個組的代表說說自己小組是怎樣為螺絲和螺帽配對的'。
(2)說說在為螺絲和螺帽配對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問題一:你們發(fā)現(xiàn)螺絲有哪些形狀?請用手指給其他小朋友看。三個組進行搶答,獲勝的一組得到一顆五角星。
(4)問題二:你們發(fā)現(xiàn)螺帽有哪些形狀?
(5)問題三:你們覺得螺絲像什么?螺帽像什么?
(6)問題四:你是怎樣為螺絲和螺帽進行配對的?請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7)小結:螺絲和螺帽有的是圓形,有的是三角形,相同形狀的螺絲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對。
3.模仿游戲
(1)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這么多的螺絲和螺帽,我們大家一起玩一個關于螺絲和螺帽的游戲好不好?
(2)螺絲和螺帽的要求:三個組自己推薦哪些小朋友當螺絲,哪些小朋友當螺帽。
(3)游戲設計:請幾個當螺絲的小朋友站成橫、豎兩排,組成“丁”字形狀。然后再請幾個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絲”縱排的空當中快樂地鉆S形。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去找找螺絲和螺帽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家中常見的植物。
2、感受照顧植物的樂趣。
3、了解植物成長的過程。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盆栽實物、植物掛圖;
2、觀察幼兒園、家里的`植物;
3、鏟子、剪刀、塑料盤子、澆水壺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觀察各種植物的葉子或花的形狀、顏色、氣味等。
2、討論:
A、哪些植物會發(fā)出香味?家里有能發(fā)出香味的植物嗎?這棵植物讓你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
B、哪些植物的葉子有多種顏色?你家有嗎?是些什么顏色的葉子呢?
C、哪些植物會攀爬?這些植物會開花嗎?開什么顏色的花?
D、哪些植物在房間、客廳里看到呢?
3、幼兒討論怎樣照顧植物,教師用鏟子、剪刀等修整一種植物枯掉的葉子或過長的枝葉。
4、活動延伸:幼兒每天給植物澆水,一周做一次觀察記錄。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并不是把現(xiàn)成的科學結論告訴幼兒,而是使幼兒成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我們的科學教育,就是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營造寬舒的心理環(huán)境,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讓幼兒在探究中驚異科學,在持久、深入地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jīng)驗。
中班教案 篇3
準備:
1.節(jié)日里的聲音(爆竹聲、煙花聲等)與民樂《喜洋洋》相結合的錄音帶及視頻。
2.小鼓、小鈴、沙球等樂器若干。
3.節(jié)奏譜:x一 | x一 |;xxxx xxxx | xxxx xxxx | ;x 二 | x 二|。
過程:
一、欣賞音樂,初步體驗——幼兒感受節(jié)日里的熱鬧氣氛
1.完整欣賞音樂《喜洋洋》,初步感受節(jié)日里的喜慶和熱鬧。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喜洋洋》。我們來聽一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幼兒完整欣賞。)
師:好聽嗎?有什么好事情發(fā)生了?
幼:過年了/過節(jié)了/結昏了……
師:大家說的都是些高興的事情。你們是怎么聽出來的?
幼:聽到了爆竹、煙花的聲音。
2.觀看視頻《喜洋洋》,再次體驗節(jié)日的喜慶和熱鬧。
師:看到什么開心的事情了?幼:放煙花/放爆竹/喜氣洋洋過大年了。
師:除了過年,我們還會在什么節(jié)日放煙花和爆竹來慶祝呢?
幼:國慶/元宵節(jié)/勞動節(jié)……
師(小結):這么多節(jié)日都可以放煙花、爆竹來慶賀。下面我們再來聽《喜洋洋》的音樂,請大家一起用小手學拍煙花、爆竹的聲音。
二、觀察節(jié)奏譜,匹配節(jié)奏——幼兒運用不同節(jié)奏表現(xiàn)聲音
1.跟隨音樂視頻,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拍爆竹、煙花的節(jié)奏。(如看到放爆竹,教師用語言指令及示范帶領幼兒拍打節(jié)奏:放爆竹了——砰一|啪一|。)
2.觀察圖譜,為不同聲音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型。
師:節(jié)日里有這么多熱鬧的聲音,請你仔細找一找,爆竹、煙花、百子炮的聲音分別躲在哪張節(jié)奏譜里?哪個節(jié)奏最像它們發(fā)出的聲音?
[教師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1)幼兒能否為聲音匹配合適的節(jié)奏型,能否用語言節(jié)奏、動作節(jié)奏表達表現(xiàn)聲音;(2)教師可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并學習表現(xiàn)那個加顫音的小尾巴符號。如,“這是誰發(fā)出的聲音?這個小尾巴是什么意思?看得懂嗎?‘哧……哧……’這是煙花連續(xù)發(fā)出的聲音。我們試一下!盷
3.跟著音樂,用拍手的方式給百子炮、爆竹、煙花的聲音配上節(jié)奏。
三、樂器配音,協(xié)作表演——幼兒適用不同樂器為各種聲音配音伴奏
1.出示小樂器。
師:看,老師帶來了什么?
2.演示小樂器。
師:它們也來為煙花、爆竹、百子炮配音了。聽一聽,它們像誰的聲音?(小鼓一爆竹,小鈴一百子炮,沙球一煙花。)
3.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成百子炮組、爆竹組、煙花組。
師:現(xiàn)在請你選擇喜歡的樂器。給節(jié)日里的聲音配上好聽的節(jié)奏。
4.幼兒根據(jù)視頻嘗試按節(jié)奏譜演奏。
(1)師:準備好了嗎?我們的表演馬上要開始了。我們要看仔細,看看哪個小樂器先演奏。
(2)幼兒演奏,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根據(jù)視頻及節(jié)奏譜演奏。(如教師用語言及動作提示:“放爆竹了,小鼓準備好,砰一|啪一|砰一|啪一|……放百子炮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煙花準備好,哧……|哧……|哧……|哧……|!)
5.幼兒再次表演,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和熱鬧。
(1)師:我們的小樂器表演了節(jié)日里各種好聽的聲音,真熱鬧!不過,剛才是我?guī)ьI大家一起表演的`,現(xiàn)在,你們看我的動作指令來演奏,行不行?
(2)幼兒根據(jù)視頻和教師的動作指令再次演奏。
(3)師:今天,我們又過了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高興嗎?現(xiàn)在,我們的小樂隊將去為弟弟妹妹表演節(jié)目,大家一起過節(jié),好嗎?
設計意圖:
每當過節(jié)時,人們總會通過各種手段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氛。燃放煙花、爆竹等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人以熱鬧、喜慶的感覺。于是我設計、組織了“節(jié)日的聲音”這一活動,重點讓孩子們從聲音的角度來重溫節(jié)日的歡樂。
中國民樂《喜洋洋》歡快活潑,節(jié)奏感強,容易把幼兒帶入節(jié)日氛圍,也有利于幼兒演奏表現(xiàn),所以我選擇該樂曲,并將與音色相符的打擊樂和節(jié)日里各種熱鬧的聲音相結合,讓幼兒真切地體驗節(jié)日的歡快,盡情地表現(xiàn)表達。
在活動中,我考慮到如果讓中班幼兒完全根據(jù)音樂的旋律進行演奏,難度太大,因此采用讓幼兒通過視頻欣賞、圖譜對照、樂器演奏以及教師的動作指令等策略,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降低難度,突破難點,而小步遞進的目標也使幼兒的演奏更具連貫性。
該活動把幼兒感興趣的生活情景、生活經(jīng)驗融入活動,與欣賞音樂、學習節(jié)奏、打擊樂器相結合,幼兒在活動中興趣盎然,充分享受到奏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目標:
1.欣賞節(jié)日里的各種聲音,感受節(jié)日的熱鬧氣氛。
2.嘗試用各種樂器與不同節(jié)奏來表現(xiàn)節(jié)日歡慶的場面。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春天,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jié)。我國是風箏歷史最為古老悠久的國家之一,我們有必要讓孩子了解一些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文化。因此,我們結合民間美術教學,開展了《美麗的風箏》這一主題式綜合性教學活動。根據(jù)本班所承擔的子課題《民間美術與各領域整合的研究》,我們在民間美術的教學中整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多個領域,讓孩子多角度、多層次地了解一些民間美術方面的知識,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欣賞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箏的.起源;
2。欣賞風箏,引導幼兒感受風箏的美;
3。大膽嘗試裝飾風箏,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美的情感。
活動準備:風箏起源的課件、風箏圖片、用實物將教室布置為風箏展廳、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風箏,引出課題。
1、你看見了哪些風箏,都在哪里見過風箏?
2、小朋友喜歡放風箏嗎?為什么?
二、觀看課件,了解風箏的起源。
提問:
1、木頭風箏為什么掉下來了?
2、現(xiàn)在人們都用什么材料來做風箏呢?
3、教師小結。
三、觀看錄像,欣賞活動風箏和立體風箏。
四、分組操作,裝飾風箏。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每個人都有生肖,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2、學說新年祝福,體驗互相關心、互相祝福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生肖卡片一套
多媒體課件:《十二生肖兒歌》、《十二生肖送祝福》、鞭炮聲。
活動過程:
一、 引題談話:
1、小朋友們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屬相,你屬什么?(當幼兒回答的時候,老師把相對應的屬相“豬”、“狗”貼在黑板上)
2、你的爸爸媽媽屬什么,你知道嗎?(當幼兒回答的時候,老師把相對應的屬相貼在黑板上)
3、 你還知道到哪些生肖屬相?你們家有人是這個屬相嗎?
4、教師小結:有十二種動物被人們選為十二生肖,每一個人都有相對應的屬相。那么到底是哪十二種動物?它們又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呢?請小朋友先來看一段動畫《十二生肖歌》。
二、 了解屬相的排列規(guī)律1、欣賞動畫《十二生肖歌》第一段。
2、提問:十二生肖中有哪些?(幼兒回答時,老師就把相對應的.屬相貼在黑板上)
3、欣賞第二段音樂提問:這十二生肖是怎么排隊的?
4、 誰會幫生肖動物排隊?
師:請你上來試一試。他排的對嗎?誰愿意上來修改?哇,真能干呢,一下子就排好了。
5、 認讀生肖動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認一認。
6、 誰會用動作來表現(xiàn)十二生肖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吧。
三、 游戲“生肖捉迷藏”生肖動物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你能把藏起來的小動物找出來嗎?
哪個動物不見了?(兔子)兔子的前面是誰?兔子的后面是誰?
哪個動物不見了?(蛇)龍的后面是誰?蛇的后面是誰?
現(xiàn)在我們用動作來表現(xiàn)哪種動物不見了,好嗎?
哪個動物不見了?(豬)豬在誰的后面?豬的后面是誰呢?
師:是啊,十二生肖是圓圈排的,豬的后面就是鼠,我們肖豬的人雖然在十二生肖里是最小的屬相,可小班弟弟妹妹們肖鼠,卻都比我們要小一歲呢。
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十二生肖,還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鞭炮聲),聽,這是什么聲音?哦,是鞭炮聲。
四、 十二生肖送祝!靶履甑剑疟夼凇,你們知道明年是什么年嗎?哈哈,大家都不知道了,家長朋友們,你們誰知道呢?(對,明年就是龍年了,看,在老龍給我們送祝福來了呢)放PPT:“龍:“小朋友們好,xx是龍年,今天我來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天天開心,越來越聰明!蓖茫骸靶∨笥押,小兔子要離開大家了,祝大家能天天鍛煉身體,像我們兔子一樣身體健康,天天快樂!焙希骸褒埬甑秸鏌狒[,大家都來送祝福吧!”
師:剛才龍和兔子都已經(jīng)送來了新年祝福,小朋友們會說新年祝福嗎?(幼兒送祝福)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爸爸媽媽們也有許多祝福要說呢,誰先來說?(家長送祝福)
謝謝爸爸媽媽們,你們的祝福讓我們聽了好感動,我也代表恩美幼兒園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龍年事事如意,龍騰虎躍、龍馬精神、虎步龍威,一年更比一年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為各種常見的事和物進行配對,初步了解它們之間互為依存的關系。
2、體驗找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誰和誰好》繪本、大樹找朋友,配對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意圖:初步理解常見事物間的依存關系。
1、出示繪本《誰和誰好》:你覺得誰和誰是好朋友?說出你的理由。
2、教師根據(jù)幼兒找出的朋友,在朋友旁邊出示數(shù)字表示第幾對朋友。
3、教師用兒歌的語句總結。
小結:兒歌中藤兒和瓜好、蜜蜂和花好,它們誰也離不開誰,所以它們是好朋友。
二、說一說
意圖:知道事與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可以是一對多的。
1、出示一棵大樹:大樹有許多的朋友,誰會是大樹的朋友呢?
2、說出一個大樹的.朋友,大樹就多一片葉子。
小結并過渡:大樹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真高興!老師這里也有許多朋友,它們會和誰好呢?請小朋友幫忙找一下。
三、找一找
意圖:嘗試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并體驗找朋友的快樂。
1、幼兒給物品找朋友配對。
2、它們中還有誰和誰會是好朋友呢?
小結:原來好朋友可以是兩個成為好朋友,也可以是三個成為好朋友,也可以一個物品有許多好朋友,它們誰也離不開誰。
2、延伸: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朋友,以后大家可以去找找看,誰和誰好……
活動反思:
一、這次活動是一次科;顒,讓幼兒理解和明白,好朋友有的是2個,有的是3個,也有的是多個。用這種環(huán)節(jié)設計,幼兒還是能夠明白理解。
二、活動中的問題大都是有效提問,所以能夠引導幼兒一步步去發(fā)現(xiàn)好朋友之間的秘密是誰也離不開誰。但是當問到小朋友說:“大樹能為松鼠提供果實,那么松鼠能為大樹做些什么呢?”這一問題,還沒有等小朋友思考回答,我就接著另外一個小朋友的思路,進行了下一個問題,處理的不當。
三、整個活動上的時間還不是很充足,如果在第三環(huán)節(jié)開始前,先介紹一下圖片里的東西,讓小朋友有所了解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那么時間上就比較豐滿,幼兒在“找朋友”時候就更加清楚了。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感受并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的快樂。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說“……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快樂、分享快樂。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制作“快樂口袋”的電腦課件。
2、用布制作的快樂口袋一個。
活動過程:
開場:孩子們與教師輕松的一起進教室和客人老師打招呼,音樂起,《快樂頌》“你快樂嗎?我很快樂”,大家一起舞蹈。
“讓我們一起大聲的說出我們的快樂口號是什么?——快樂一加一,開心你我他!”
幼兒坐下,教師:“每當我們跳舞的時候,我們大家心里都非常的怎么樣(快樂)?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一個關于快樂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一、聽一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jīng)驗。
教師打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邊聽故事邊看動畫,逐句講述故事前半段“森林里……我有這么多好朋友,我的心里真快樂!”。
故事講述中,讓幼兒進行猜想小動物對口袋說的快樂,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依次請小朋友猜想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的快樂)
提問:
1、“小猴發(fā)現(xiàn)的這只神奇的口袋只能裝什么?那這只口袋,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口袋?”(快樂口袋)
2、“哪些小動物跑來對著口袋說話了?
3、它們分別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學學!保ㄓ變阂来螌W習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小猴的話,并用適當?shù)恼Z氣和動作表現(xiàn)。)
二、玩一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作品經(jīng)驗。
教師:“小動物們有這么多快樂的事情,那你們有沒有快樂的事情想對快樂口袋說呢?”讓我們一起把快樂口袋喊出來吧——快樂口袋、快樂口袋。ǔ鍪究鞓房诖
1、分別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快樂。
2、幼兒自由找朋友講講快樂的事情。
3、跳一跳,老師邀請孩子跳快樂的舞蹈。
三、繼續(xù)講述故事后半段,引發(fā)幼兒對快樂的進一步理解。(播放課件,觀看故事后半段)
從“森林里找了一場大火——大家的心里都非常的難過”后提問:
1、“突然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為什么小動物們都不快樂了?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快樂起來?
講述故事最后一個部分,提問;
1、“小猴想起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最后小動物們怎么樣了?是誰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五、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這只快樂口袋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一起再來完整的聽聽這個故事,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講!
六、談一談——什么叫快樂,遷移作品經(jīng)驗。
教師:“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了,小朋友們對著快樂口袋也說了很多自己的快樂事兒,老師也找到了你們快樂的片段,讓我們來看一看。(在播放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回憶快樂的片段,并一起說說快樂的事情。)
教師小結: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要學會發(fā)現(xiàn)快樂,并與別人共同分享快樂,使大家都快樂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結束:讓我們把我們的快樂也帶給我們的客人老師吧,“快樂一加一,開心你我他”!
附故事《快樂口袋》
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每天都在一起勞動、游戲,個個都是要好的'朋友。
這天,小猴在河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這個口袋只能裝一樣東西,那就是快樂。只要你把自己的快樂對著口袋說出來,你的快樂就會被裝進去。這口袋太神奇了!
小青蛙跳了過來,對著口袋說:“我在稻田里提了許多許多害蟲,看到莊稼長得這么好,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小鳥飛了過來,對著口袋說:“媽媽病了,我捉了蟲子喂媽媽吃,媽媽說我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小象走了過來,對著口袋說:“我昨天卷了許多木頭幫山羊爺爺蓋房子,看見山羊爺爺住進了新房子,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小豬也來了,對著口袋不好意思地說:“我,我昨天打針沒哭,媽媽說我變得勇敢了,我心里可真快樂!
聽了小豬的話,小伙伴們都哈哈地笑了起來。這么多快樂鉆進了口袋,口袋一下子變得鼓鼓的。
小猴撓撓頭說:“你們說了這么多快樂的事情,我也要說一說!毙『锵肓讼,對著口袋大聲說:“我有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快樂!”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小動物們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森林里著了大火,燒死了許多許多樹,小動物們的家沒有了。小鳥和小豬傷心地哭了起來,大家都很難過。小猴忽然想起一樣東西,那就是快樂口袋!
小猴飛快地取出快樂口袋,悄悄地解開了口袋上的繩子。啊!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小伙伴們一下子想起了以前許許多多的事情,臉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小象站起來說: “大家別難過了,以前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現(xiàn)在我們一起動手蓋新房子,我們還會和以前一樣生活得快快樂樂。”“對,對!”小伙伴們一齊答應,他們馬上動手蓋新房子。過了幾天新房子蓋好了,他們又開始種樹、養(yǎng)花,自己的家變得更加漂亮了。
現(xiàn)在。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仍然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那個快樂口袋又變得鼓鼓的。因為小動物們每天都有快樂的事情對它講哪!
活動反思:
《快樂口袋》是一個內(nèi)容生動有趣、情節(jié)構思巧妙的故事,它以大口袋為線索,引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富有童趣,容易引發(fā)孩子們的思考,孩子們也非常的喜歡;顒又,我通過輕松愉快的音樂將他們先帶入了一個快樂的氛圍之中,然后又借助課件引導孩子欣賞故事,學習觀察細節(jié);運用猜測、提問、體驗來讓孩子體會故事中角色的心理特點,學會換位思考,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感受真正的快樂。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欣賞故事的前半段,在輕松的音樂中我們快樂的進入了活動,隨著課件的播放,孩子們一下就被帶到了故事中。當開始講述故事讓孩子猜想小動物的快樂時,我先將第一個出現(xiàn)的小青蛙的快樂講了出來,這樣以便孩子們模仿句式。因為我以前的課上換位思考用到的相對較少,所以還很擔心孩子們說不出來,但是他們卻非常積極的加入到了猜想活動中,陽陽說:“如果我是小青蛙,我吃到很多的害蟲,我的心里真快樂”;馬克斌說:“如果我是小象,我給大家用長鼻子洗澡,我的心里真快樂”;胡佳怡說:“如果我是小鳥,我會飛得很高,我的心里真快樂”等等,孩子使我的活動能夠很順利的進行到了下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這樣的猜想過程讓孩子發(fā)展了語言、發(fā)揮了想象。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說自己的快樂,分享快樂。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借助實物教具快樂口袋引起了幼兒的極大興趣,并且有了小動物說快樂的鋪墊,他們能夠講出很多自己快樂的事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不但說出了現(xiàn)在的快樂,還聯(lián)想了以后的快樂,莎莎說:“我和王老師一起上課,我的心里真快樂”;徐澤州說:“我長大了要給媽媽買寶馬,帶著他們?nèi)ヂ糜,我的心里真快樂”;汪子涵說:“跳舞的時候,我的心里真快樂”,還的小朋友說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公園,他們很快樂等等。孩子們無拘無束的回憶著自己的快樂,并把這些快樂的事情講出來和自己的同伴們共同分享。講述快樂的事情,讓那些平時不敢說話的孩子們也能主動參與,興趣盎然,而且我在教學過程中也適時引導,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回憶思考的空間,讓孩子們在聆聽中思考,在思考中懂得:什么事情讓我們快樂。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什么是快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當我提出怎樣幫助小動物重新快樂起來時,他們說出了幫助小動物蓋房子和找消防員叔叔滅火。對幼兒給予小動物的幫助,我及時用小動物的口吻感謝了他們,我能看到他們小臉上露出的那么一點高興!皫椭鷦e人自己也很快樂”我想他們會知道的,有時道理不用直白的語言講出來幼兒才會明白,是靠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經(jīng)驗的總結提升,我開始播放幼兒自己的生活片段,孩子們開始三言兩語說: “那是我們過新年的時候”“快看,李旭把香蕉皮頂在頭上當帽子,哈哈……”“這個是我和哥哥在海邊照的”…… 孩子們,看著、笑著、說著,感受著快樂的滋味。最后我總結到:“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要學會發(fā)現(xiàn)快樂,并與別人共同分享快樂,使大家都快樂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育家認為,影響人一生最重要的因素是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素質(zhì),而個性心理素質(zhì)在七歲前就已成形,根據(jù)多項研究表明:快樂的童年是塑造良好個性心理素質(zhì)的必要環(huán)境。確實,環(huán)境漸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性格,幼兒性格是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快樂的情感經(jīng)驗浸潤、積綻的結果。所以幼兒教師要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充滿民主、平等、和諧、歡樂氣氛的環(huán)境,讓每位幼兒時時處處感受到老師的尊重與愛意,體驗到同伴的溫情與友誼,感受快樂,也許一個活動并不能帶給孩子許多,但至少是一次快樂的經(jīng)歷。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由來:
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里,正是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好時機。同時,又逢植樹節(jié)即將來臨之時,可以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樹木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幼兒愛護樹木的良好行為,于是便形成這次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壁報
區(qū)域活動
相關內(nèi)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1、通過分部分認識樹木的特點,使幼兒了解樹木的相關知識。
2、了解樹木與環(huán)境的關系及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3、知道一些保護小樹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愛護樹木的良好習慣及情感。
1、秋天的時候為什么有的'樹葉落下來,有的樹葉一年到頭都是綠的?
2、樹為什么不能沒有樹皮?
3、年輪告訴了我們什么?
4、樹朋友是怎樣保護我們?nèi)祟惖模?/p>
5、我們應該怎樣愛護樹朋友?
利用空白墻面創(chuàng)設“找一找換新衣、穿舊衣的樹朋友”、“樹葉家族”、“奇特的小圈圈”、“人類可貴的樹朋友”等板塊,將收集的樹葉或相關資料展示出來。
自然角:
收集各種樹葉標本進行展示。
圖書區(qū):
增添各種有關樹木的書籍和圖片。
益智區(qū):
1、有關年輪紋路的圖片
2、常青樹與落葉樹的分類卡片
3、有關保護樹木的游戲棋。
美工區(qū):
增加有關制作小樹、裝飾樹干的材料。
1、利用家長專欄展示主題活動網(wǎng)絡圖。
2、豐富孩子關于樹木的知識。
3、帶孩子外出時,提醒孩子愛護樹木。
4、與孩子共同尋找“樹木的特點”及“保護樹木”相關資料。
圖書資料:
《保護我們的森林》、《十萬個為什么》
網(wǎng)絡資料:
有關大自然、森林、樹木、及環(huán)保的圖片和資料。
周邊環(huán)境:
園外觀察活動、園內(nèi)種植角維護活動、攝取宣傳活動。
主要活動:
1、 換新衣和穿舊衣的樹朋友
2、 樹葉家族變化多
3、 奇特的小圈圈
4、 樹朋友的小衛(wèi)士
活動一:換新衣和穿舊衣的樹朋友
活動目標:通過此次活動,使幼兒初步區(qū)分落葉樹和常青樹,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做好到社區(qū)花園內(nèi)找春天的準備。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
1、幼兒對大自然中的植物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從興趣入手,讓幼兒自己議論、質(zhì)疑。
2、引導幼兒尋找答案。提高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
1、今天,在社區(qū)花園內(nèi)尋找春天,小朋友們都認為小樹長出新葉子,表示春天來了。
張彤說:“現(xiàn)在不算是春天,松樹葉就沒有長新葉子,還是以前的舊葉子。”
楊沐藝說:“松樹的葉子秋天的時候是不會落下來的!
2、那什么樹的葉子是一到秋天就要落下來的呢?
幼兒自由討論:“楊樹、柳樹、槐樹……”
3、我們管這種樹叫落葉樹,而像松樹葉一樣常年樹葉都長在樹枝上的樹叫常青樹。
王心鴿:“一到春天,這種落葉樹真像在給小樹換新衣服。”
教師說:“那還有沒有像穿舊衣服的常青樹一樣的樹木呢?”
幼兒思考討論,無人回答。
4、那我們小朋友都一起找一找,還有那些樹是常青樹,那些樹是落葉樹。
大自然是最好的活教材,孩子們喜歡大自然,在與其接觸時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在花園這個優(yōu)雅寬松的環(huán)境里,孩子們就會主動去觀察、探索,一次次發(fā)現(xiàn)問題,向老師質(zhì)疑,在教師的引導下,漸漸地學會了解決問題,并獲得新知識。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附點音符和切分音,能用歡快的聲音表現(xiàn)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
2.嘗試用“咪咪笑”“小鳥飛”“伸腿”等動作表現(xiàn)歌曲中小朋友做早操的快樂心情。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快樂的幼兒園生活》教學掛圖、《太陽小鳥夸獎我》音樂CD。
2.教師抓拍的幼兒在園愉快生活和做游戲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小朋友在幼兒園生活中的照片,帶領幼兒回憶自己快樂的幼兒園生活,引出活動內(nèi)容。
2.教師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下畫里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畫里面的小朋友在玩游戲、跳舞……)他們的心情怎樣?(高興、開心)幼兒園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拍球、唱歌……)教師結合畫面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內(nèi)容。
3.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學習歌曲。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提問:誰來告訴老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感覺怎樣?(很歡快、很高興)小朋友到幼兒園做了什么事情?(唱歌、講故事、做早操……)教師引導幼兒邊看圖片便跟隨老師輕聲演唱。
(2)師:小朋友在幼兒園鍛煉身體,心情怎樣?可以用怎樣的聲音演唱?(幼兒相互交流)教師帶領幼兒用高興的表情與歡快的聲音表達,唱準歌曲中連音。
(3)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
4.師:小朋友歌曲我們學會了,我們根據(jù)歌詞“踢腳”“伸腿”“咪咪笑”“唱歌謠”等動作來表現(xiàn)這首歌曲怎樣?(如小鳥飛的動作可上臂張開,上下擺動,也可以在一側(cè)上下擺動等。)
5.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完整表現(xiàn)。
6.結合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使幼兒懂得應該堅持上幼兒園,才能夠?qū)W到更多的'本領。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畫一畫“快樂的幼兒園生活”,感受教師和幼兒在一起生活、游戲的快樂。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大豆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食物。
2、能仔細聽辨故事并回答問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老豆豆過生日》,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或親子活動中已體驗過剝毛豆、黃豆發(fā)芽、磨黃豆等活動。
【活動重點】
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豆類。
【活動難點】
分辨各種豆類。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這是誰的.家?”
2、交代故事標題,請幼兒猜想故事內(nèi)容:“誰會來給老豆豆爺爺過生日?”
二、教師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
——“有誰來為老豆豆爺爺過生日?”
“為什么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為老豆豆爺爺過生日?”
三、組織幼兒分析討論,理解故事:
——“你們認為小豆豆長大了,能夠做些什么?”
四、請幼兒完整聽賞故事,對故事內(nèi)容提出質(zhì)疑:
——“故事里哪些事情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食品也是大豆做成的?”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選)08-04
[精選]中班教案08-21
(精選)中班教案07-2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