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對象:
一年級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獅子、觀察獅子,了解獅子的基本特征,使學生熱愛大自然,增強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2.能夠抓住獅子的基本特征,并能描繪出獅子威武的樣子。
3.能夠大膽想象并用夸張的手法完成畫面,進一步學習獅子繪畫技能。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學習,能了解夠抓住獅子的基本特征,描繪出獅子威武的樣子。
教學難點:
能夠大膽想象并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獅子。
教學準備:
獅子圖片、師范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誰是森林之王———獅子請幾位小朋友來形容一下獅子的特征
二.講述新課
1. 欣賞圖片師出示獅子的照片,生仔細觀察
2.總結獅子的特征獅子的臉很大,全身長滿棕黃色的毛,獅子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哄叫起來聲音很大。注意雄師與母獅的區(qū)別介紹獅子的生活習性
3. 你在哪兒見到過獅子?獅子除了動物園你還在哪兒見過?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可以見到有關它的現(xiàn)象?·想一想 為什么在銀行、公園等大門口要放有獅子的'塑像? 獅子是森林之王漂亮又威風
4. 圖片欣賞------有關于獅子的藝術品,及名家作品。
5. 討論總結獅子面部特征、臉形師演示獅子頭部的畫法
6. 小組討論,你準備如何來繪畫表現(xiàn)出獅子的威武(注意棕毛的畫法,夸張表現(xiàn))想一想 獅子在哪里,在干什么(發(fā)揮想象)?
7. 學生作品欣賞,鼓勵大膽用色三.學生開始作畫練習,師巡回制指導
三.作業(yè)展評,教學小結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初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戲劇臉譜的有關知識,感受戲劇臉譜的造型規(guī)律及藝術特色。
2.用不同的方法設計一個有特色的臉譜,并能用臉譜作為元素設計美化一件生活物品,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3.通過臉譜欣賞,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感,引導學生參與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五彩繽紛的戲劇臉譜不同于面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獨具風格的造型藝術。如今,臉譜這一古老藝術非但沒有歷盡滄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廣泛應用于工藝美術中,形成很多品類,如彩塑、國畫、剪紙、竹刻、燒瓷、面塑、蠟染、風箏、面具、蛋殼、皮影、木偶、郵票以及裝飾包裝等,都有豐富多彩的臉譜造型,格調(diào)各異,絢麗多姿。選擇這一課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設計元素的借鑒能力。
臉譜是一種色彩濃重、線條分明、夸張與象征相結合的臉部造型藝術。特別是臉譜的色彩運用,富有褒善貶惡、評判好壞的涵義。如紅色臉譜大多用于表現(xiàn)忠義、勇敢善戰(zhàn)的人,如關羽等;黑色常表現(xiàn)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現(xiàn)陰險疑詐、飛揚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這一課安排了許多臉譜人物造型以及臉譜的化妝方法,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臉譜藝術的造型規(guī)律及藝術特色,引導學生參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傳統(tǒng)臉譜的藝術特色,能設計一個有特色的臉譜。
難點:能用臉譜作為一種設計元素,裝飾、美化生活物品。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搜集各種臉譜,繪畫工具、材料等。
。ń處煟┒嗝襟w課件、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1.京劇欣賞,初步感受。
。1)欣賞京。ㄒ魳罚L釂枺何覀兟牭氖鞘裁匆魳罚
。2)相互交流: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戲劇的知識?
。3)京劇片斷欣賞。(音樂、圖像、課件演示。)
(4)出示臉譜。板書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臉譜欣賞,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各種臉譜(戲劇音樂和臉譜一起出現(xiàn))。
提問:欣賞各種臉譜后,有什么感受?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介紹臉譜:
戲劇臉譜是中國民族戲劇獨有的一種化妝造型,這種面部化妝具有圖案的抽象性,在用色、描紋和構圖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與譜式,所以叫臉譜。在京劇表演中尤為講究,多種人物都有特定的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現(xiàn)對人物的褒貶。(課件出示各種譜式的臉譜。)
(3)欣賞臉譜,初步了解臉譜的顏色和造型特點。出示各種臉譜,邊欣賞邊介紹各種臉譜的顏色特點:紅色——忠勇;黑色——公正;白色——狡詐(重點欣賞關羽、包拯、曹操的臉譜,讓學生初步理解色彩在臉譜中的運用。)
3.學生創(chuàng)作臉譜,了解臉譜的制作方法。
。1)出示臉譜,了解臉譜的造型特點。
提問:臉譜的造型有什么特點?
學生初步討論后,教師歸納小結:臉譜以對稱為主,在繪制上采用線面結合的方法,使用色彩鮮艷,對比鮮明。
(2)課件演示臉譜的繪制方法。
設計臉型(圓形卡紙)——勾畫紋樣——定稿上色。
4.學生作業(yè)?偨Y:臉譜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在現(xiàn)代設計中這一元素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3.繼續(xù)欣賞,了解臉譜元素在設計中使用的要求。
。1)教師出示以臉譜為設計元素的生活用品。
。2)學生欣賞、思考:這些生活用品在利用臉譜設計元素中有哪些特點?
。3)欣賞交流。
。4)教師以實例說明:夸張、變形、組合。
4.學生設計,教師巡視。
。1)設計要求:在自己帶來的物品上設計京劇臉譜。
(2)播放音樂。學生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5.組織京劇臉譜生活物品展。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嘗試學習手指點畫。
教學準備:
西瓜、相關操作紙若干,黑色水粉,抹布等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講出有關西瓜的事。學習畫短的豎線;
教學過程:
1.出示西瓜,說說西瓜像什么?
看老師切西瓜,說說切開的西瓜像什么?
綠色的是什么?
哪些是可以吃的?
2.品嘗西瓜。一邊品嘗一邊找找,瓜瓤里還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3.點瓜籽。教師出示一張畫有西瓜片的.紙,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什么?
教師示范,提出要求:卷起袖子,用食指按以下黑顏色的海綿在西瓜圖片上點,然后再按一下海綿再點。但是不要在一處重疊點,點完后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凈。
幼兒操作,提醒幼兒適當點畫。
4.小朋友幫西瓜點好籽了,說說你的西瓜想給誰吃?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想象畫練習,學習簡單的構圖知識。
2進行色彩訓練,形象思維訓練與審美教育。
教學重點:畫熊貓的各種動態(tài)。
教學準備: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黑褲子、黑褂子、戴著一幅墨鏡子,模樣憨厚又淘氣,家住深山竹林中,人稱國寶誰不知!
2認知啟蒙:他們得樣子十分可愛,小朋友們都喜歡他。熊貓和我們中國的國寶。它們分布在中國四川地區(qū)。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們在中國的數(shù)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熊貓善于爬樹,嗜好飲水,最喜愛吃的是竹筍。
3,啟發(fā)造型:熊貓,通常只著黑白兩色,頭圓而大,白色的臉上嵌著斜長方形的`黑眼圈,頭上豎著一雙黑耳朵,黑色的前肢,后肢也呈黑色;全身其余部分都呈白色。從體形看熊貓似熊,體態(tài)豐腴富態(tài)。四肢粗壯有力,尾巴較小。大熊貓性情溫順,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或其它動物。當大熊貓聽到異常響聲時,常常是立即逃避,當逃不掉時,就會像深閨的淑女一般,用前掌蒙面,把頭低下,深深地埋在兩個前掌中間,并把背脊高高地拱起來。它還會表演節(jié)目:蕩秋千,玩皮球,騎車子等等。
4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展示熊貓的動態(tài),,引導幼兒豐富相關情節(jié)。
5小結:表揚畫的好的學生,把他們的作品給全班同學欣賞。指出不足之處。
教學反饋
美術教案 篇5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托班涂色的美術教案,我們來看看。
托班美術活動從色彩開始
作者:楊艷
來源:《新課程·小學》20xx年第03期
摘要:從教育實踐、美術自身價值和繪畫教學實踐幾方面來闡述了色彩教學不但符合托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而且這種教學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陶冶情操。同時,具體論述了在實踐指導過程中教師如何有效落實色彩教學。關鍵詞:托班;色彩教學;美術活動
在幼兒入園初期,他們剛接觸美術活動時,教師往往會選擇一些涂色塊、畫點、線和基本圖形來讓他們進行最簡單、最基本的嘗試。于是,我嘗試著讓色彩來吸引幼兒,對托班的幼兒進行色彩教學活動。
一、色彩是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動力
托班的幼兒,正處于涂鴉階段。從教育的角度講,幼兒的精細動作尚未發(fā)展成熟,如果就讓幼兒進行線條、形狀等較高水平的動作活動的話,效果不但不理想,而且還會產(chǎn)生很多負面效應。托班幼兒對色彩鮮艷的涂鴉十分感興趣,在他們眼里,任何的一個形狀、一塊色彩,都是一樣可愛的、有生命的東西,他們喜歡拿著畫筆揮灑心中美好的世界,雖然成人不一定看得懂。針對托班幼兒這些特點,我著重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的情境,精心選擇涂鴉的工具材料,避免枯燥,過于需要小肌肉工作的操作材料,結合色彩亮麗的`蠟筆、水粉、彩泥、卡紙,選用棉簽、玩具、刷子、紙團、胡蘿卜及一些廢舊物品等工具來開展美術游戲活動。嘗試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作畫的樂趣,感受色彩的絢麗美,從而使幼兒延伸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發(fā)展對色彩的感覺。
二、色彩是教師感知幼兒心靈的途徑
一幅美術作品往往代表著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生活經(jīng)驗和想象,所以,從美術作品本身的價值來看,它是教師感知幼兒心靈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教師也很難準確通過突出線、形的畫讀出幼兒的內(nèi)心想法。因此,從色彩的角度出發(fā),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有一定的價值,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色彩是放飛幼兒想象的手段
藝術活動特別是美術活動,它是一個人主觀意識和主觀情感的一種體驗和表達,極具個性化。所以,在幼兒最初參與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用固定的形和狀來束縛幼兒的手、眼和腦子。在這過程中,幼兒可以邊玩邊體驗顏料帶來的意想不到的變化,他們不受拘束,不怕構圖不完整、線條不流暢,只要放心大膽地去展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就可以了。蘋果可以是藍的,頭發(fā)可以是綠的,汽車的輪子可是方的,白天可以有月亮……只要他們想得到!這就是色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日標:
1.認識樹葉的形狀、顏色,初步了解魚的外形特點。
2.借助形狀簡單的樹葉,嘗試表現(xiàn)各種魚,體驗樹葉添畫咸魚的快樂與成功。
活動準備:
1.收集多種形狀、顏色的樹葉,并進行壓制處理。(葉子壓平整不要脫水,以防變色。)
2.布置各種魚的大圖片在教室四周墻面上,地面上撒一些落葉。
3.剪刀、雙面膠、畫紙、記號筆、范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風把樹葉吹落了?,它們躺在那兒。請你撿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的葉子有什么不同?
2.誰能向大家介紹你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提示:形狀、顏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小結:這些落葉有黃色、綠色、紅色、棕色。它們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形狀也各不相同,看起來有的像扇子、有的像手掌、有的像花兒,還有的小朋友說自己的葉子像小魚,我們今天就要把一些落葉“變”成魚。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欣賞圖片《美麗的魚》,感知各種魚的外形特征。
——你最喜歡哪條魚?它長什么樣子?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魚兒由哪幾部分組成(魚頭、魚身、魚尾、魚鰭)。小朋友學學小魚游一游。
2.出示范畫(葉子金魚),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看看老師這幅畫中的魚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魚身體的.一部分由樹葉組成。)
3.邊示范邊講解。
——怎樣創(chuàng)作這樣的“葉子魚”呢? (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自由地說。教師引導并示范樹葉畫制作步驟,交待怎樣用剪刀、雙面膠,并用記號筆添畫。)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請幼兒自由選擇樹葉,初步嘗試拼擺。
——你最喜歡哪種樹葉?它能“變成”什么樣的魚呢?可以先在畫紙上擺一擺。
2.請幼兒跟同伴說說自己拼擺的是什么樣的魚,相互啟發(fā)更好的創(chuàng)意。
3.幼兒創(chuàng)作,老師巡回指導,提供幫助。
引導幼兒可以用樹葉“變”出魚兒的身體,也可以用樹葉“變”出魚兒的尾巴,別忘了在樹葉上添畫上小魚的眼睛、嘴巴和美麗的外衣。適當調(diào)整或組合好樹葉的位置后進行粘貼、添畫。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鼓勵其在畫面上添上水草、海貝等。
四、作品展示評議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樹葉嘗試添畫其他動物,并舉辦“會變的樹葉”作品展。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ㄒ唬┩ㄟ^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并通過分小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ǘ┙虒W的重點: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ㄈ┙虒W的難點:如何充分發(fā)揮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的作品。
。ㄋ模┱n前準備:
學習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紙板、墊板)、顏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畫顏料、調(diào)色油)、漿糊或膠水、涂色工具、作業(yè)紙(不吸水的掛歷紙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賀卡等)。
。ㄎ澹┙虒W設計:
學習內(nèi)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通過畫、印等方法,制作對印版畫。對印是獨幅版畫的一種制作方法。通過在底版上涂色、壓印得到豐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并通過分小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xiàn)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興趣與情感。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水與色的關系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ㄒ唬┰O疑導入:
教師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紙壓印,讓學生猜猜:紙上會出現(xiàn)什么呢?教師揭紙展示,學生愕然,原來是一個怪怪的人臉,學生在哄笑中激發(fā)了興趣。也可將自然界形成的石紋、石形、木紋、葉紋等變化萬千的圖形造型做成課件讓學生觀賞,同樣可以起到誘發(fā)學生從自然形成的紋、形中發(fā)現(xiàn)美的欲望。
。ǘ┳灾魈骄浚
請學生仔細閱讀書上講授的兩種制作方法,抓住關鍵點,自己動手嘗試對印制作方法,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事先提幾個問題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不同輕重的壓印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不同的底版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先涂深色再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再涂深色會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圖形?通過思考和嘗試,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感悟和認識。
。ㄈ┩卣箘(chuàng)新:
教師在玻璃底版上從冷到暖地有序涂色,覆蓋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紙,用右手掌按住紙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邊的紙角一起旋轉45度左右。產(chǎn)生變化豐富并具動感的肌理。請學生也來試試看,能不能發(fā)明一種新的對印方法,要做到別具一格。完成后請學生大膽地到臺前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獨特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其他的學生也可談談對他人作品的視覺感受。
。ㄋ模┳髌氛故荆
對本小組的作品匯總進行集體討論,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觀效果的或某些類似于人物、動物的對印作品,能否經(jīng)添加形成一張具象作品。對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經(jīng)過剪裁,組合成一張抽象作品。討論之后或集體創(chuàng)作或指派一人主筆,完成本組作業(yè)。凡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給予展示,全班評出最有創(chuàng)意獎。
學習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
教案《七年級美術上冊《對印的樂趣》教案及反思》,來自網(wǎng)!
水與色的關系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壓印時紙張不可移動,可用小夾子或雙面膠固定。(加說明圖例)
。ㄈ┊敳捎梦詮姷牟馁|(zhì)做底板時。顏色要水少色濃。
三、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采用2個步驟進行,首先觀察學生對制作與拓展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方式的參與熱情,其次觀看學生的對印作品。
評價點:
(一)學生是否對對印制作有興趣?是否體驗到快樂?
。ǘ┠芊裨诿佬g活動中大膽地運用色彩壓印,得到各具特色的對印效果?
。ㄈ┠芊駪{借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ㄋ模﹦(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否提高?
。ㄎ澹┯袥]有發(fā)明出新穎的對印方法?
。┠芊襁M行自主學習和發(fā)揮合作精神?
。ㄆ撸┦欠衽c同學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對印的創(chuàng)作活動?
。ò耍┠芊襁\用各種技法,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ň牛┌聪卤碓u價自己的作品(用短語自評)。
自然天趣肌理效果色彩搭配獨創(chuàng)性制作方法師生評價
四、教學點評(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于[造型。表現(xiàn)]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xiàn)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學生的興趣與情感。由于本課的難度較低,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拓展創(chuàng)新,同時還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和深化創(chuàng)作主題。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運用媒體的教學手段,引導幼兒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畫出新穎的形象。
2.鼓勵幼兒想象、大膽嘗試,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電腦、投影儀,視頻轉換儀各一臺。
2.自制軟件一份
3.幼兒繪畫用品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哥哥、姐姐的畫,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畫中的小秘密?(原來這些畫都由各種手形變成的。)
二、玩一玩、變一變,引導幼兒探索:
1.讓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引導幼兒講述:我把兩手握一握,并一并,翹起小指變成小貓……
三、多媒體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手形畫: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這個手形會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這個手形是怎樣變成孔雀的?孔雀的身體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體,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頭和頸就變成了美麗的孔雀。)
(2)這個手形能不能再變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這個手形是怎樣變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體,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長長的,還掛上了一個個果子,多可愛)。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展示雞)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雞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腳)
四、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1.鼓勵幼兒自己變化手形,大膽嘗試。
2.指導幼兒在紙上擺好要畫的手形用筆從最外面的手指開始,仔細地沿著手的形狀走,一直畫到最后一個手指,啟發(fā)幼兒添畫并進行裝飾。
五、用視頻轉變儀展示作品,清幼兒介紹,你的小手變成了什么?怎么變的?
簡評:此活動設計的最大優(yōu)點是:教師能較好地把握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與提高幼兒美術技能的關系,既給幼兒留有較大的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又能幫助幼兒解決繪畫技能上的難點。 開始部分,通過欣賞作品和手形變化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幫助幼兒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 中間部分,教師抓住了如何"將幼兒的想象通過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個重難點。
在方法上,變傳統(tǒng)的'教師示范、幼兒模仿的注入式、封閉式為教師點拔、幼兒創(chuàng)造的啟發(fā)式、討論式;在手段上,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將幼兒的想象以動感的畫面展示,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觀察、比較、判斷的機會,找準了由手形添上什么變成什么這一技能上的關鍵,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結束部分,利用視頻轉換儀,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兒參與評價,促進交流。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欣賞 表述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樣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材料特性。
2、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的愉悅,激發(fā)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3、引發(fā)喜愛動物之情和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藝術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色、動態(tài)之美。
教具學具:課本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授:
。ㄒ唬⿲耄海úシ琶枥L動物的音樂《野蜂飛舞》)
師說:同學們聽這是描繪什么的音樂?
生答:蜜蜂。
師說:在大自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它們的顏色和紋樣真漂亮。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些動物、植物。
。ǘ┬率
1、講述有漂亮顏色或紋樣的動物、植物
。1)月季花:低矮直立落葉灌木,莖有尖刺;葉面平滑有光澤,花冠肥大,花瓣很密,有的是重瓣,有的是單瓣;花的顏色大部分是紅色,深淺不同。
。2)斑馬:是非洲大陸的特產(chǎn)動物,主要產(chǎn)于埃塞俄比亞南部和東部、索馬里、肯尼亞北部。斑馬的外形與一般的馬相似,是馬的近親,各種斑馬都有深色的條紋遍布在較淺色的身體上。這些光滑的條紋,看上去很像一幅抽象派繪畫,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色彩斑斕,格外耀眼。這些條紋是為了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而衍化出來的保護色。因為在陽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線各不相同,起到了模糊或分散斑馬身體輪廓的作用,遠遠望去,很難將它同周圍環(huán)境區(qū)分開來。
。3)向日葵:圓形的花盤外長著黃色的花瓣,花盤上有密密麻麻的籽。
(4) 蝴蝶:翅上布滿絢麗的花紋,優(yōu)美的飛舞姿態(tài)倍受人們的喜愛。
。5)大獅子:雄獅體貌雄偉,體長約3米,頭大臉闊,從頭部到頸部有鬃毛,毛通常為黃褐色或暗褐色,尾端有長的毛束。
。6)蒲公英:葉子肥厚,葉子中伸出一直長長的莖,莖上頂著一朵黃色的花,花瓣落后變成圓圓的絨球,輕輕一吹隨風飄蕩。
。7) 長頸鹿: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高的動物。它的頭頸和腿都非常長,站起來能達到6米高,就像一座高高的瞭望臺。長頸鹿的長頸長腿,使得它站得高,看得遠,容易發(fā)現(xiàn)敵情,便于及時拔起長腿快速逃離險境。
。8) 虎:屬于大型貓科動物,淺黃色的皮毛上布滿黑色橫紋。圓圓的腦袋上長著一對小耳朵,耳朵背面的毛色呈黑色,中央有一明顯的白斑十分醒目;⑺闹延辛Γ舶陀执钟珠L上面布滿了黑色的條紋。
。9)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態(tài)、形形色色的鳥兒。有雄健勇猛的山鷹,有小巧玲瓏的異蜜鳥,有美麗多姿的孔雀,有歌聲優(yōu)美的黃鸝,有勤勞靈巧的縫葉鳥……鳥兒以它們婉轉悅耳的啼聲,艷麗豐美的羽毛,給人們帶來愉悅,帶來美的享受。
2、學生分小組共同欣賞每人帶來的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實物或標本,仔細觀察它們的漂亮顏色與紋樣,展開自由的.聯(lián)想與想象。
3、選擇幾幅圖片讓學生用簡短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播放描繪動物與植物的音樂)
孔雀、企鵝、長頸鹿、熊貓、斑馬……
牡丹、櫻花、荷花、茉莉花、菊花……
4、賞析以動物、植物為題材的藝術家的作品,并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評價。
。1)欣賞盧梭作品
師說:畫家盧梭在他的畫中畫了什么?你喜歡他的畫嗎?
。2)播放課件(播放以動物、植物為題材的藝術家的作品)
。3)你知道動物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4)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怎樣的?
。5)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
三、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好多的動物與植物,感受到它們的顏色與紋樣的美麗,并能用簡單的話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課后我們可以大膽的想象用繪畫與拼貼等方法來表現(xiàn)出漂亮的動物與植物。
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xiàn)生活中的蔬菜、菜肴,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強調(diào)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的。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彩泥表現(xiàn)生活中的蔬菜、菜肴。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今天在后面坐著的是你什么人呀?(學生自由回答)讓我們用掌聲向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爸爸媽媽要工作要關心我們的學習,還要為我們做好吃的,得多辛苦!為了感謝父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為父母做幾個拿手的好菜,親自體驗一下給爸爸媽媽當廚師的滋味。每個小朋友就是一名“小廚師”,每個小廚師都要學會做一道色香形俱全的菜,然后我們請坐在后面的爸爸媽媽來參觀“品嘗”,好不好?
2、要當廚官啦,今天的菜單是什么呢?(板書課題)
二、引導回憶,了解菜單
1、交流討論:首先,我們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向大家介紹介紹?說說你為什么喜歡?是喜歡它的顏色、味道、還是漂亮的造型?
2、學生自由回答,老師適當補充。
3、啟發(fā)回憶:除了最喜歡吃的菜,你還見過什么非常有特色的菜嗎?或者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樣的菜才是最好吃、最漂亮的!
4、學生自由回答,老師適當補充。(水煮活魚、青椒炒肉、油炸螃蟹、白灼蝦、松仁玉米……)
5、:大家說了這么多好吃的菜,老師都好像聞到香味啦。老師這里也準備了幾道好吃漂亮的菜,想不想欣賞“品嘗”一下?“想”,好!但是老師有個條件,你得猜猜這些菜是怎么做成的?
三、欣賞激趣,討論方法
1、欣賞教師制作的菜肴,感受其色形美。小組討論一下:這些菜的主料是什么?它們都是怎么做成的?都用了些什么方法?(彩泥作品)
2、指導分析構圖:你覺得哪個菜最漂亮?擺得最有特色?為什么?
3、復習泥工的一些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團、壓等,并進行適當?shù)腵示范。比如做魷魚卷:先團成小圓球,在桌面上壓平,再用小刀切成方塊,然后用小刀畫出小格子,最后進行卷曲。
四、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1、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我準備制作一盤什么樣的菜?都有些什么主料和配料?”
2、小組進行簡短的匯報,老師及時作出調(diào)整和補充。
五、布置作業(yè),實踐探索
1、學生根據(jù)喜好利用彩泥制作一至兩盤自己最喜歡吃的菜肴并給它取個名字。
要求:色彩醒目,造型有趣,外形美觀漂亮。
六、展示作品,評析
1、每個小組的同學到別的小組去欣賞別人的作品。
2、依次參觀完后,說說各自參觀后的感受或印象最深的菜、最漂亮的菜、最有特色的菜。
3、把最漂亮的、最有特色的菜集中起來,放在投影儀下,全班欣賞評述。
七、課堂拓展
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積極合作,精彩地當了一回小廚師,做了一道有趣美味的菜,還品嘗了許多有特色的菜肴。收獲大不大?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用橡皮泥做菜,真是太棒了,現(xiàn)在就請你們把自己親手做的菜拿給爸爸媽媽品嘗一下并且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感謝或祝福的話。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7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