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各民族臉部造型藝術的魅力及特征。
2、采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泥塑,創(chuàng)作一張奇特的臉,提高非寫實性造型能力,培養(yǎng)感知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xiàn)一張造型奇特、富有創(chuàng)意的臉。
難點:五官的造型與裝飾。
教學準備:
1、古埃及面具、京劇臉譜等圖片資料;
2、泥、羽毛、彈珠、瓶蓋等小物品或各種廢舊材料。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 教師出示古埃及面具、京劇臉譜、貴州面具等圖象,看看跟我們普通的臉有什么不一樣?請同學們看了以后,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些藝術品。
2、揭示課題: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做一張奇特的臉。
二、組織學生討論
1、 為什么這些臉看上去比較奇特?(分析這些藝術品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五官:夸張變形
色彩:對比強烈
2、 讓學生說說在哪里還見過類似的藝術化的臉,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3、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小朋友做的臉有多奇特!出示學生作品,看看他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奇特的?
。1)臉的'形狀
師:這些臉的形狀都各不相同,同學們觀察一下,它們接近什么形狀?
梯形 長方形 圓形橢圓 扇形
。2)臉的裝飾
設計時,要先想好臉的外形,可以是三角形、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面具上的五官、花紋越奇怪越有趣。臉上除了涂上鮮艷的顏色,還可以用羽毛、樹葉、骨頭、繩子、刀劍來進行裝飾,這樣的臉就變得更奇特了。
三、學生創(chuàng)作
1、師:看了這些小朋友做的臉,你們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啦?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準備設計一張怎樣奇特的臉。和你的小組伙伴說說自己的想法。(生討論交流)
2、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yè)展評
1、學生作品展示,請設計者介紹設計意圖、制作經(jīng)驗,請其余同學發(fā)表對作品的看法或修改建議。
2、教師對同學們的制作過程給予評價,對作品提出思考性建議并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研究、完善。
教學后記:
由于上學期學過一堂面具設計課,和這一課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學生學來比較輕松。更主要的是這一課的主要材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泥,他們把這堂課當作了一堂玩泥的課,所以,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更大的開發(fā),造型和裝飾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如果要說有不足的地方,我想,在裝飾材料上還可更豐富些,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會得到更多的啟發(fā),更多的發(fā)展。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手的結構特點,學習畫手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jīng)歷欣賞兒歌導出課題,觀察認識手、學習手勢、自學手的畫法,體會手的重要作用和畫手的方法,嘗試畫幾個不同的手的樣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表現(xiàn)力,養(yǎng)成勤動手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兒歌,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聽一首兒歌《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2、揭題,現(xiàn)在同學們來猜猜今天我們學習畫什么?(手)同學們愛自己的手嗎?為什么?對!我們的手最寶貴,我們的手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一切。
二、新授
1、觀察認識手
同學們,我們該怎樣畫手呢?
首先,要認真觀察手,然后認識手、熟悉手。
同學們伸出小手仔細看一看,然后回答:
(1)手是有哪兩大部分組成的?
(2)手掌、手指的基本形狀像什么?
。3)手有幾個手指?他們的名稱又分別是什么?
。4)手背一面手指頭上有什么?
(5)五個手指的長、短、粗、細一樣嗎?誰來說一說呢?
(6)中指和手掌比,哪個更長呢?
2、學習手勢
同學們通過認真觀察、仔細比較對手有了新的認識。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書本打開。
。1)模仿:看一看書上的手勢是什么樣的?你們也學著做做。
。2)設計:自己最喜歡做什么手勢呢?自己設計一個手勢。
(3)分析:手勢是千姿百態(tài)、千差萬別的。我們怎樣把各種各樣的手勢畫好呢?老師有一種畫好手的方法。就是基本形狀。同學們不管多么復雜的手勢總有一個基本形狀,你們看老師做幾個手勢,你們來分析分析。(張手):這像什么?(樹叉);這手勢像什么,是什么意思?(槍狀)
三、作業(yè)布置
自己做幾個手勢,然后把它畫下來。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針對學生的總的毛病提出改正意見,畫仔細。
五、作業(yè)講評
以學生自評為主,教師進行點評。
六、課堂總結
。ㄒ龑W生自己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哪些想要告訴大家的?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繪畫:秋天的樹林
活動目標:1、感知秋天艷麗的色彩和果園豐收的景象。
2、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樹冠,嘗試用紅黃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的樹林色彩。
3、學會與同伴合作作畫,感知集體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實物展示儀一臺。
2、油畫棒每組若干盒。
3、每組一張大的長方形白紙。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樹葉。
教師帶領幼兒有表情地隨著音樂演唱歌曲《小樹葉》,感知秋天的氛圍。
2、欣賞《秋天的'樹林》,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展示儀放大的示范圖或閱讀幼兒用書《秋天的樹林》畫面。
。2)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畫面上有什么?樹林是什么顏色的?
3、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樹木的形象和結構。
(1)樹是什么樣子的?它由哪幾部分組成?你看到的樹冠是什么樣子?
。2)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樹干,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出不同的樹冠、(圓圓的、高高的、三角狀、花瓣形的、多個三角形狀)
。3)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畫樹冠?
4、探索用紅黃色系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的色彩。
(1)你看見的秋天樹林是什么顏色?
(2)教師在黑板上用黃、橙、紅三種顏色給大樹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筆畫出一個涂色的區(qū)域,然后,一筆接一筆來回涂色,幫助幼兒把握均勻涂色的要領。
5、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在紙上畫出大地和樹林。
6、作品展示。 活動前收集各種關于秋天的樹林圖片資料,讓幼兒觀察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學習描繪秋天的樹林。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的教學,啟發(fā)學生的記憶和想象,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大膽的畫出具有歡樂氣氛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出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最歡樂的事情并畫出來。
教學難點:把想象出來的東西大膽的畫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兒童生活的圖片。
2、播放一些兒童歌曲片斷
3、板書課題:歡樂的童年
二、出示圖片,提供表象
1、你的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如:在什么地方玩過,開展過哪些活動,作過什么有趣的游戲等)請詳細描述。
2、學生討論回答,師小結
3、出示“歡樂的'童年”學生作品。
4、根據(jù)學生作品講解別人的童年生活。
三、學生、教師共同演示
1、教師根據(jù)學生描述,在黑板上畫出一些風景和場景。
2、學生添加人物,包括“自己”,注意人物表情。
3、用想象作補充,再請同學補充場景、人物,完成構圖。
四、學生自由回憶、練習
教師下班輔導,及時出示好的構圖,提示:構圖飽滿
五、作業(yè)展評,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命題畫歡樂的童年
1、回憶
2、描繪
4、聯(lián)想補充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通過對自然的觀察,發(fā)現(xiàn)自然界豐富的色彩,感受季節(jié)美。通過對畫家作品的欣賞,對風景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語言產(chǎn)生一定的認識。
(2)技能領域:通過欣賞、討論、觀察、感受、敘說,借鑒大師和畫家的手法和表現(xiàn)語言,嘗試用筆墨等工具表達,讓學生互相學月,互相研究,掌握一定的風景繪畫技能和技巧。
(3)情感領域:通過欣賞,盛受風景畫(西方一般稱為風景畫,中國傳統(tǒng)的風景畫一般為山水畫,與西方表現(xiàn)手段、意境和觀察方法、構思不同)表現(xiàn)的藝術美,并盡可能多地了解名畫家的風景畫作,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健康高雅的審美意趣。
。4)創(chuàng)新領域:通過觀察、欣賞井進一步感悟,讓學生在理解表現(xiàn)語言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通過自己的理解嘗試運用各種語言進行風景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感受,運用自己的表現(xiàn)手段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然界的美,抒發(fā)對自然界的熱愛,體驗美術探究活動的快樂。
【教學難點】
引導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界,體悟畫家作品中對光、色、樹木的姿態(tài)、季節(jié)的轉換有何種反映,用自己的心靈和情感去表現(xiàn)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創(chuàng)造性的美術語言體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天分。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選擇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的自然景點,多媒體課件,教學常規(guī)用具,將學生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組。
學生:從網(wǎng)上或書籍上查閱有關大師的資料,初步欣賞他們的作品。自己選擇各種美術表現(xiàn)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進入活動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自然界的景色,F(xiàn)在請同桌之間討論一下自己的`感受,說一說自然界中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你最喜歡哪些自然界中的景物,它們跟你有關系嗎?它們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對它們有什么樣的感覺和感受?
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表述。大膽發(fā)言。
請小組選派代表將自己帶來的關于自然的圖片資料送到講臺前進行展示,介紹一下圖片的內容、來源、精彩之處和給人帶來什么樣的美的享受。
●發(fā)展活動
a·欣貫書中第6、7頁畫家的作品,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風景,從繪畫構成、表現(xiàn)手法、色彩感覺、表現(xiàn)內容等方面進行觀察、理解和討論。b·畫家所表達的自然界的景色有的是安詳?shù),有的是熱鬧的,每個人內心世界不一樣,觀看的角度和理解的內容不一樣,就會有不一樣的表達。結合畫面內容和畫面表達的形式和效果等,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理解畫家的心情。
c·結合自己的課前收集和課外閱讀,說一說自己理解的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
d·討論畫家描繪自然風景時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說說他們的構圖和表現(xiàn)技巧。教師進行適當?shù)目偨Y。
e·思考:自然風景畫的表達和中國傳統(tǒng)的什么繪畫有點關系?它們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嗎?
f·你準備用什么工具表現(xiàn)畫面?
●拓展活動
a·透過窗戶看外面,自然界有什么樣的風景呢?
b·用手做成方形的取景框,決定一下取景的范圍,看看取景框里的世界。c·選擇自己喜歡的取景范圍,或是憑借自己平時的觀察和理解,畫一張自己喜歡的大自然的景象。
d·通過觀察、體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會,豐富學生的表現(xiàn)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色彩與季節(jié)的關系并大膽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現(xiàn)。表現(xiàn)形式是多樣的,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可以任意組合,相互交流自己的表現(xiàn)方法。
●延伸活動
讓我們在這個美麗的季節(jié)里與大自然合個影吧!試試看,把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們添到自然界的畫面里,我們將會多么幸福!現(xiàn)在就動手吧,把我們畫迸美景中去。
●評價活動
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師評、同學互評、自我評價等方式,內容包括:學生活動積極性的情況、環(huán)境衛(wèi)生維護情況。對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態(tài)度進行評價。對學生語言表述、構思創(chuàng)意和畫面表現(xiàn)的效果進行評價。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xié)作與配合進行評價。
●總結活動
學生說一說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受。教師簡單總結。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師組織學生到校園欣賞、觀察樹木。分成小組,有重點地研究樹木的形狀、顏色、生長規(guī)律和給人的感覺。
●各組選派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描述,如整體形狀像什么,局部形狀像什么,仰起頭來向上看,一簇簇茂密的樹葉鋪天蓋地而來,給人什么樣的感受,走向前去,用手摸一摸粗粗的樹干是什么樣的感覺¨
●回教室。欣賞書上作品。看一看,想一想,感受一下,自己的觀感和他們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幾·高畫面的顏色和筆觸,庚斯博羅的層層秋意,張振華的靜謠,都能感受得到嗎?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嗎?
●詳細研究一下達·芬奇畫的樹木,理解一下從根到主干、分枝、樹葉的表現(xiàn)方法。一般來說,越往上的枝越細,根和主干要畫得重一些,粗一些。研究一下枝干之間,樹葉之間是怎么街接的。
●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表達看到和感受到的樹木。同組的同學可以合作一張大的畫,注意技法、形狀的個性表現(xiàn)。
●相互評價,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肢體發(fā)育還不協(xié)調,動手能力弱,這節(jié)美術活動可以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動手練習,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1.感受圖畫的快樂情境,愿意與同伴一起游戲。2.會使用彩筆畫波浪線和圓圈。
活動準備:《小魚游游》視頻及涂色卡片、彩筆、水草、小魚頭飾,《小魚游》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視頻(小魚在水草間游來游去)
提問:視頻中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小魚是怎樣游的?我們來模仿一下。
小魚在玩什么游戲?他們都躲到了哪里?
2.幼兒再看視頻中的圖片(畫面定格)
觀察圖片中的`色彩,感受圖片的美。(告訴幼兒圖片中,彎彎曲曲的水草線條是波浪線)
3.涂色
小朋友,讓我們來畫一幅小魚游游的圖畫吧!(圖中水草和泡泡是虛線,讓小朋友連線,練習畫曲線和圓圈)
4.游戲
小朋友帶頭飾(魚、水草),扮演水草的小朋友要不停地扭動身體,扮演魚的小朋友在水草見游來游去,并播放背景音樂《小魚游》。
活動反思:幼兒能夠用筆順利地畫出波浪線和圓圈,深切感受線條美,能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分享快樂。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在冷兵器時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當今生活中的用途。
2、結合現(xiàn)有的資料和材料,從外形、圖案、色彩等方面進行設計和制作。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從小樹立防范意識,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盾牌外形及圖案的特點并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作。
2、難點:讓學生感受威武的含義并能做出讓敵人膽戰(zhàn)心驚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學準備:
彩色卡紙、蠟光紙、瓦楞紙、剪刀、雙面膠、彩色筆及大鍋蓋、雨傘等。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盾牌,問是什么?
2、教師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讓學生配上聲音。
3、導出課題。
(二)、欣賞盾牌圖片
課件顯示盾牌圖片(8幅),著重介紹北約和平之盾,讓學生在視覺上初步接觸盾牌,并有簡單了解。
。ㄈ、探究式學習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嗎?
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設計出哪些形狀?
A、左右對稱。
B、請四位同學上前設計盾牌形狀,其他同學在白紙上畫,比一比誰畫的又多又好。
3、盾牌的圖案設計有什么特點?給你怎樣的感受?
A、學生回答盾牌圖案設計的特點,并談感受。
B、你能例舉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威武的形象?
。ㄐ蕾p課件顯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獅子、鋪首、青銅器、面具。)
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選一選這幅圖片中的三個形象哪個最威武嗎?為什么?
D、你認為要顯得威武,關鍵是抓住哪個部位的'變化?
E、你能不能上來做一下威武的樣子?
F、課件顯示兩只不同形象的老虎,問:哪只更適合做盾牌?
。ㄋ模┧囆g實踐
1、小組討論、分配每位同學的具體工作任務。
2、課件顯示作業(yè)要求:
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
B、用動物頭的圖案來設計盾牌。
C、裝飾盾牌的色彩要對比強烈。
3、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做游戲。
(六)課的延伸
師:在古代,人們遇到危險時用盾牌來保護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險,將用什么來保護自己呢?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7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