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掩耳盜鈴》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掩耳盜鈴》,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寓言的含義,教育學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養(yǎng)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理解寓言的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不能自欺欺人;使得學生懂得真理越出一步就會變成謬誤,如果做多余的事,就會徒勞無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寓意。
2.培養(yǎng)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準備:幻燈錄音
教學過程:
一、指名講學過的寓言故事!掇朊缰L》、《亡羊補牢》
二、教師邊幻燈出示圖片邊講故事,學生猜故事結尾。
三、這個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ㄋ翟诓辉撐孀∽约旱亩淙ネ祫e人的鈴鐺。)
四、釋題。
掩耳:捂住耳朵。盜:偷。
掩耳盜鈴: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別人的鈴鐺。
五、理解故事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結合插圖板書“想偷鈴鐺”。
2.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議議。
。1)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鈴鐺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就會被人發(fā)覺,那他是想出一個什么辦法去偷鈴鐺的?(結合插圖板書“掩住耳朵”)
。2)那個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結果怎樣了?(結合插圖板書“被人發(fā)覺”)
3.小結:
4.用一個成語說說偷鈴人的行為。(自欺欺人)
六、小結。
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想欺騙別人,結果只是欺騙了自己的人,所以說是自欺欺人。
七、學生復述這個故事。
八、布置作業(yè)。
例舉掩耳盜鈴的事例。
板書設計:
掩耳盜鈴
想偷鈴鐺——掩住耳朵——被人發(fā)覺
(自欺欺人)
【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掩耳盜鈴》】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上冊教案設計07-31
北京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分數(shù)乘法》Lesson 601-17
三年級上冊長春版語文教案11-07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7-26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海濱小城》語文教案11-19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03-23
語文a版六年級上冊教案12-19
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案設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