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的基礎(chǔ)上,初步學唱歌曲。
2.體會小樹和小鳥之間的親密感情,了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孩子們,春天來了,大地變綠了,你們猜一猜,都有什么藏在綠色里面?(出示綠色紙)""誰最喜歡和小樹做朋友呢?小樹有了好多好多朋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你們聽。"2.副歌前置,老師范唱(配班老師彈琴):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提問:小樹是怎么唱的,誰來學一學?我們把這兩句連起來唱一唱。好,我們一起跟著琴聲來學一學小樹是怎么唱的。(再次彈沙這兩句)3.完整欣賞師:"小樹唱的真開心啊,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想你們聽完這首歌就會知道了。"
。1)幼兒欣賞老師范唱(配班老師彈琴慢)提問:好聽嗎?,那你都聽到什么啦?
。2)根據(jù)幼兒說的答案出示相應的圖譜。
(圖譜都出示了)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看著圖譜輕輕的唱一唱,(讓幼兒跟著老師輕唱)不需要彈琴剛才我聽小朋友到唱到……這里時,有一點困難。我們來聽一下。
會了嗎?我們一起跟著琴聲試一試。(配班老師彈琴)(3)遮蓋圖譜進行演唱:哇!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現(xiàn)在包老師要考考你們,我要把其中的一句圖譜藏起來,不給你們看,看看你們還能不能把這首歌完整地唱出來。準備好了嗎?聽好前奏。(全體幼兒唱)不錯嘛!這樣我們來比賽,我請一個女孩子上來藏圖譜時,男孩子就看著圖譜唱,我請男孩子上來藏圖譜時,女孩子唱,我們來比比誰唱得好,好嗎?哪個女孩子愿意上來藏圖譜的。
今天我們學唱的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綠色的家〉〉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樹為什么高興地笑呢。
小結(jié):你們說得都很對,其實樹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它不僅能美化環(huán)境,還能凈化空氣呢。到了植樹節(jié)的`時候,我們帶上爸爸媽媽一起多種點樹,讓我們還有小動物們都能擁有一個綠色的家。
活動反思:
大班音樂活動《綠色的家》是這次鎮(zhèn)江市第三次幼兒園教師教學基本功揚中賽的課題之一。拿到課題之初我們的心里都沒有低,不知道這個音樂活動應該如何處理。因為受了很多活動的影響,心里總是想著能從這個活動中找出一個亮點的部分。拿到課題到比賽只有一天的時間,在一天的時間里我們要完成從集體備課到教具制作到適應幼兒再到試教這一系列的事情,F(xiàn)在回想起來那一天真是緊張而匆忙。
在活動目標時就糾結(jié)了好久,到底這個目標應該怎么制定,如何制定才是適合幼兒年齡發(fā)展的。最后把重點放在了歌曲的學唱上,希望通過一個課時的學習讓幼兒更好的學會歌曲,原來教材中的創(chuàng)編部分被取消了。活動目標確定下來了以后我們開始斟酌活動過程了。活動開始的部分就直接進入主題還是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再進入主題產(chǎn)生了分歧。主張直接進入主題的老師覺得一個歌曲活動不需要太多的引子,不要為了所謂的引導而特意設(shè)置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主張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shè)的老師們認為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shè)能夠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歌曲中表達的情感,各抒己見之后還是才用了直接進入主題的方法,讓幼兒一下子就切入主題感知歌曲的內(nèi)容。
在緊張得還沒有感覺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競賽活動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活動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的活動設(shè)計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己在活動中的組織和駕馭也還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在學習的副歌前置的部分處理得不夠好,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幼兒掌握;其次是歌曲中出現(xiàn)的圖譜,沒有真正考慮到音樂活動中圖譜運用的科學性,一直都覺得音樂活動中的圖譜的運用是隨心的,忽略了其中的科學性,這成為了活動中最大的遺憾;最后是整個活動中的提問不夠明朗,最后結(jié)尾部分的提問好像連自己都覺得有點繞了。但是整個活動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歌曲學習得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音準的把握在我肢體語言的帶動下表現(xiàn)得很好!
音樂活動平時是很少用來進行展示更不要說是參加競賽,通過這一次的音樂專題的競賽活動還真是獲益頗多呢!從這一次的音樂活動中更清楚的知道了一個活動什么是對幼兒最重要的,老師最應該把握的是什么,如何更科學的設(shè)置圖譜等;叵攵潭虄商斓臅r間我覺得我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個新的升華!
大班教案 篇2
【教材簡解】
幼兒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像美麗的顏色一樣絢麗,而紅、黃、藍作為三原色,它們相互交融、混合,又會變成其他的顏色,這些神奇的變化更讓孩子們驚嘆不已!毒V要》中指出:科學活動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所以本次教學活動就是為了滿足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操作愿望而產(chǎn)生,激發(fā)孩子們探究顏色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他們提供一個廣闊的想象空問,進一步來探索發(fā)現(xiàn)顏色的神奇變化。讓幼兒在玩色這一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了顏色的奇妙,在此過程中產(chǎn)生的濃厚興趣將成為他們繼續(xù)探索的動力。
【目標預設(shè)】
1、了解藍黃兩色擁抱會變成綠色、藍紅擁抱變成紫色、黃紅擁抱變成橙色的現(xiàn)象。
2、引導幼兒大膽操作紅、黃、藍變色游戲,并記錄實驗結(jié)果。
3、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在玩色過程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積極探索變色的奧秘,學習用語言表達。
【設(shè)計理念】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科學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科學活動也越來越貼近孩子的生活。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但是,在現(xiàn)階段教育活動中,科學探索活動絕大部分都來自老師的預設(shè),對于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活動我們探索的較少。在科學活動中,看似自主的探索,卻是在老師約束的框框內(nèi)匆忙活動,有時,將活動伸展開來又局限于知識、材料、時間、精力等準備的有限而沒有很好的展開,這些都足以使孩子們無法深入探索科學活動,無法解決圍繞在孩子身邊的科學難題,從而對科學活動產(chǎn)生距離感,最終失去興趣。面對科學活動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疑惑,我們思考:科學活動中,要用怎樣的引導和形式,能始終保持孩子對探究活動的興趣與欲望,激發(fā)孩子探究的.靈性。帶著思考,我將源于孩子疑惑中的科學現(xiàn)象,引領(lǐng)孩子嘗試著做真實、簡單的探索活動。
【設(shè)計思路】
我班的孩子在玩橡皮泥的時候,常把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結(jié)果橡皮泥就變色了,這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為什么這種顏色和那種顏色加在一起就會變顏色呢?孩子在疑問中對顏色的變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從孩子的興趣點和問題出發(fā),開始了我們的探索活動。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有美麗的顏色寶寶到我們班里來作客?纯词悄男╊伾珜殞?(播放課件:藍色寶寶、黃色寶寶、紅色寶寶)看,藍色寶寶在和我們打招呼呢!(播放課件:藍色寶寶打招呼)藍色寶寶特別喜歡找好朋友,你們猜猜他會找誰做朋友呢?(幼兒猜測)瞧!藍寶寶找到黃色寶寶做朋友,親一親,抱一抱!好開心啊!誒!藍色寶寶怎么不見了?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藍色寶寶怎么不見了?怎么變成綠色寶寶了呢?(播放課件:綠色寶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幼兒自由想象、討論、交流)(分析:第一環(huán)節(jié)以創(chuàng)設(shè)情境和談話方式導入,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探究的好奇心,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藍色寶寶不見了,變成綠色寶寶的秘密。)
二、操作實驗,引導幼兒探索
1、師:孩子們,把你的藍寶寶和黃寶寶親一親,抱一抱,看看有什么變化呀?
2、幼兒自主操作,證實自己的猜測。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展示實驗結(jié)果。
3、引導幼兒在記錄表上記錄實驗結(jié)果。(教師提供記錄紙和筆)
教師小結(jié):好神奇!藍色和黃色抱一抱就會變成綠色。ń處煵シ耪n件:藍色與黃色的擁抱)(分析: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為幼兒提供材料操作實驗,從虛擬的課件轉(zhuǎn)入現(xiàn)實事物,獲得成功后再次回到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主題中"擁抱"的概念,并記憶藍色與黃色變化的規(guī)律)
三、深化問題,拓展幼兒思維。
1、師:藍色寶寶知道小朋友們找出了答案,開心的跳起了圓圈舞。看,他拉著紅色寶寶的手轉(zhuǎn)呀轉(zhuǎn)呀,誒,轉(zhuǎn)到哪里去了?(播放課件:兩種顏色快速旋轉(zhuǎn)變色)
2、提問: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播放課件:紫色寶寶)他是怎么變出來的?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請一幼兒做實驗)紅寶寶和黃寶寶也想抱一抱,誰來幫助他們呀?(幼兒操作)(分析:當幼兒通過探索獲得一定成果,并感受到自己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是有意義的同時,也就進一步地提高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熱情。)
四、提升經(jīng)驗,幼兒自主探索。
1、師:顏色寶寶們還想找更多的朋友抱一抱,跳圓圈舞呢!如果讓他們和其他的顏色寶寶擁抱跳舞,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教師提供各種顏色的橡皮泥材料)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jié)果。
3、啟發(fā)幼兒將變色的過程編出兒歌:紅寶寶黃寶寶,抱一抱,抱一抱,變成一個橙寶……
4、幼兒學念兒歌《色彩的擁抱》。(教師播放課件:擁抱時的變化)(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形象生動的課件模仿飛輪的旋轉(zhuǎn)對顏色變化的過程進行展示,又能夠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最后活動落下帷幕,首尾呼應,讓人惑覺整個活動有始有終,也給孩子帶來了下次再打開帷幕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變化的期待,為活動畫下圓滿句號))
五、活動延伸,抒發(fā)積極情感。
師:你們就像小小魔術(shù)師一樣,變出了這么多美麗的色彩!那你們猜猜:要是三個顏色寶寶在一起擁抱跳舞會變成什么顏色寶寶呢?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班的孩子對顏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了紅、黃、藍、綠、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體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快樂,并掌握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后的變化。整個活動以《小藍和小黃》繪本故事為主線。分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情景導入活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探索操作,引導幼兒觀察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后的變化。通過親自操作,讓幼兒更能切身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探索后的發(fā)現(xiàn)。在本次活動中我感覺做得較好的地方有:1、情境能夠貫穿始終,情境內(nèi)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2、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主動探索為中心,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自己去探索操作,保證了每個幼兒都能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顏色的變化。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分組活動沒有照顧到幼兒的個別差異,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時,沒有讓大多數(shù)幼兒發(fā)言。各種顏色的比例要課前試驗過,如紅和藍倒在一起變成紫色,紅色可以多點。課件的操作性不強,可作修改。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學習,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逐步完善。
小百科:擁抱,人類行為,禮儀名詞。拼音yōngbào,摟抱,多表示親愛。但也并非只能出現(xiàn)在情侶之間。出自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梁生》。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反復感受的基礎(chǔ)上,學習創(chuàng)編二拍子的節(jié)奏型。
2.幼兒在活動中學會用身體樂器(小腳)踩節(jié)奏,發(fā)展動作的靈活性。
3.幼兒體驗活動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大鼓一只,小鼓若干。
2.彩色節(jié)奏卡若干,音符娃娃若干,小節(jié)線若干。
3.幼兒已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活動過程:
一、復習節(jié)奏鼓《鼓旦旦》。
師:找只小鼓做朋友吧,讓我們敲起歡樂的鼓,熱情地歡歡迎客人老師!
1.“比比哪只小鼓節(jié)奏最好聽!庇變焊鶕(jù)音樂伴奏的速度,完整演奏。
2.送小鼓休息二、節(jié)奏練習。
1.看一組幼兒在海灘上玩耍的錄像。
2.幼兒互相交流在海灘玩耍的情景。
3.節(jié)奏練習。
師:“我的大鼓想知道你們在海灘上都玩了些什么!
老師有節(jié)奏地邊敲大鼓邊問幼兒:你在|做什么|幼兒用同樣的節(jié)奏來回答:我在|踩文蛤|
。1)部分幼兒進行節(jié)奏練習。
。2)變換節(jié)奏,幼兒逐個練習。
師:你在做|什么|幼:我在洗|腳丫|
1.幼兒用腳踩出節(jié)奏。
師:你們的小腳丫在海灘上踩出的節(jié)奏就像一首快樂的歌。把你們的.快樂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出示節(jié)奏型x x x | x x x |,幼兒踩。
。2)個別幼兒隨意踩,大家學。
三、自編節(jié)奏型1.出示音符娃娃,引導幼兒說出每個音符是幾拍的。
2.和音符娃娃做游戲:用音符娃娃編二拍子的節(jié)奏型,編兩個小節(jié)。
3.幼兒分組擺節(jié)奏型,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用小節(jié)線隔開。鼓勵編好的,先打出自己的節(jié)奏,再用腳踩出來。
4.將各組編的節(jié)奏型排成一隊,幼兒集體練習踩節(jié)奏。
5.大鼓加入,幼兒再次練習踩節(jié)奏。
四、復習律動《快樂的啰唆》
師:玩了這么久,你們快樂嗎?還有很多快樂你們沒發(fā)現(xiàn)呢。走,我們一起找快樂去!
活動反思: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shù)美,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yǎng)、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jīng)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xù)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快樂是什么》這本圖畫書是我在書店中發(fā)現(xiàn)的。故事通過小老鼠與鼠媽媽之間圍繞快樂的問答,讓我們感受到母子間充滿愛和溫情的快樂。它溫馨的畫面、優(yōu)美的語言打動了我,我決定把它推薦給孩子們。但原書故事很長,有十幾幅畫面?紤]到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我從中選擇了六幅畫面與他們欣賞。由于畫面之間沒有遞進和因果關(guān)系,因此并不影響欣賞效果。
活動目標
1.在閱讀畫面語言的基礎(chǔ)上欣賞故事,感受故事表達的溫情。
2.理解故事角色對快樂的認識,能尋找并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中的快樂。
3.學習用的快樂是的句式完整地說出自己或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將繪本《快樂是什么》制作成ppt(插入與畫面相匹配的音樂數(shù)段),微笑表情圖,大字卡:的快樂就是、快樂是什么?。
2.事先向幼兒發(fā)放快樂調(diào)查表。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出示快樂的表情)看,這是什么表情?人的心情怎樣就會微笑?師:當我們心情高興、快樂時,就自然會在臉上流露出微笑。老師今天很開心,很快樂,因為我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老師知道你們一定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你愿意大聲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誰來說說,你什么時候很快樂?幼:我在做游戲的時候很快樂。幼:畫畫時我很快樂。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快樂,快樂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墒怯幸恢恍±鲜螅(點擊封面)它經(jīng)常問媽媽:快樂是什么?(出示字卡)想知道鼠媽媽是怎么回答的嗎?我們一起來看書吧。自評:以笑的表情圖導出快樂的主題,讓幼兒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快樂,從而自然引出了《快樂是什么》這本圖畫書,又為閱讀的開展積累了前期經(jīng)驗。
2.閱讀感知
(1)師:(點擊第一頁)猜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櫻花盛開的景象。)師:對,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著懶腰走出家門,回過頭問媽媽:快樂是什么?鼠媽媽回答:快樂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開門,頭頂便嘩啦啦落下來一陣櫻花雨。什么是櫻花雨?幼:櫻花花瓣飄落下來,好像下雨一樣。師:說得真好,櫻花是很美很美的一種花,櫻花雨落在頭上會有什么感覺?幼:會很香,還很舒服。(教師引導幼兒復述鼠媽媽的話并加上動作。)自評:直觀的畫面不僅讓幼兒欣賞到了美好的櫻花雨,還促使他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它的含義。在復述鼠媽媽的話時,我邊講述,邊帶領(lǐng)幼兒做動作。我陶醉的表情感染了幼兒,他們也仿佛體會到了櫻花雨落到頭上的幸福感。
(2)師:(點擊第二頁)瞧,小老鼠在干什么?師:小老鼠啊,把山坡當成了滑梯,他在滑滑梯呢!山坡上長滿了藍色的風鈴草(點圖)。長滿了草的山坡,踩上去會有什么感覺?幼:軟軟的。師:對啊,如果不小心滑倒,也不會摔痛。所以小老鼠一不小心滑倒了,他還捧著肚子笑呢!這時,他問媽媽:快樂是什么?鼠媽媽說:快樂就是在藍色風鈴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帶幼兒一起學說鼠媽媽的回答。)
自評:指向準確的提問引導幼兒想象著踩在風鈴草上的感覺,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了鼠媽媽關(guān)于快樂的回答。
(3)師:(點擊第三頁)喲,這老鼠母子倆什么事這么開心呀?幼:他們在蕩秋千。師:小老鼠緊緊抱著鼠媽媽,無限開心地問:快樂是什么?鼠媽媽會怎么回答呢?幼:她說快樂就是把秋千蕩得高高的,和小鳥飛得一樣高。師:你猜對了。鼠媽媽說:快樂就是蕩著秋千,像鳥一樣飛進高高的云端。你們蕩過秋千嗎?喜歡蕩秋千嗎?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種感覺:緊緊抱著媽媽,蕩起來(隨音樂做蕩秋千的動作)?鞓穯?
自評:前兩幅圖片的講述,激發(fā)了幼兒想說的愿望,他們很想表達自己對畫面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快樂的理解。這時,我及時給予了他們說的機會,而幼兒連貫的回答也證明他們能理解圖書的畫面風格和表達主旨。之后,三拍子音樂的動作體驗,將幼兒帶入了情景。他們飄蕩著,快樂著。
(4)師:(點擊第四頁)畫面上除了小老鼠,還有誰?他們在做什么?幼:小老鼠騎著自行車,在追大母雞。師:嗯,他們在游戲。咦,鼠媽媽在哪里呢?(請幼兒找出來。)師:鼠媽媽在遠遠看著呢!你們想鼠媽媽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老鼠問快樂是什么,鼠媽媽會怎么說?(幼兒爭相發(fā)言。)幼:快樂就是鼠寶寶玩得很開心。幼:鼠寶寶開心,他的媽媽就很快樂。師:不錯,鼠媽媽說:快樂就是看你開心地玩,吸著鼻涕舔棒棒糖。(幼大笑)誰會學鼠媽媽的話?(請個別幼兒復述。)
自評:這是故事中唯一出現(xiàn)其他人物的畫面,幼兒在有序的觀察中,連畫面中站在很遠地方、很小很小的鼠媽媽,也毫不費力地找到了。鼠媽媽的前半句回答在大家意料之中,而后半句回答則充滿了幽默的意味。在笑聲過后,幼兒更深切地體會到了鼠媽媽對鼠寶寶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
(5)師:(點擊第五頁)什么季節(jié)到了?冬天到了,外面飄著雪,非常寒冷,可是小老鼠家里卻是暖烘烘的。這母子倆為什么這么高興?幼:他們在喝著熱湯。師:小老鼠的小肚肚吃得像西瓜一樣圓?鞓肥鞘裁?小老鼠舔著手指,摸著西瓜一樣圓的小肚肚問。這時,鼠媽媽會說快樂是什么呢?幼:快樂就是外面很冷,家里很熱。師:熱可以說成暖烘烘。鼠媽媽說:快樂就是在飄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噴噴的青豆湯喝。(帶幼兒學說鼠媽媽的話。)
自評:用遞進式的提問,促使孩子們以自己的理解幫鼠媽媽作出了生動的回答。
(6)師:(點擊第六頁)小老鼠把頭靠在鼠媽媽的身上,他們在看什么?幼:他們看著太陽落山了。師:對,他們在看夕陽。你覺得這時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幼:很安靜,很舒服。師:快樂是什么?小老鼠又問?鞓肪褪庆o靜地看海,靜靜地看夕陽,靜靜地和你在一起。師:鼠媽媽說和誰在一起很快樂?來,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這種快樂一一(音樂起)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靜靜地,靜靜地真舒服啊!
自評:借助音樂,讓幼兒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母子相親相愛的快樂。舒曼的《夢幻曲》舒緩、安靜、溫馨,極好地烘托出畫面的氛圍。
3.欣賞故事
師:小老鼠一直在問媽媽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對,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快樂是什么》。那現(xiàn)在小朋友就當小老鼠,老師就是鼠媽媽,我們一起欣賞故事,分享他們的快樂,好嗎?小老鼠們要記。好繐Q一個地方,你們都要問媽媽快樂是什么?(提醒幼兒問時要用開心、好奇的.口吻。)好,開始。(師生合作,分角色講述故事。)
自評:以分角色問答的形式,讓幼兒參與講述,較好地集中了他們傾聽故事的注意力。字條快樂是什么的反復出現(xiàn),巧妙地提醒了幼兒問話的時機,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這幾個漢字。
4.拓展講述
(1)師:鼠媽媽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樣,因為她的快樂有好多好多。你最喜歡鼠媽媽的哪句話?(引導幼兒回憶并復述鼠媽媽的話。)
自評:對已欣賞過兩遍畫面的幼兒來說,單純的復述肯定顯得乏味,而讓幼兒講述最喜歡的話則不同,它使幼兒回顧故事,并按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交流,形成與同伴的共享。幼兒爭先恐后地表達,特別主動。
(2)師:你們羨慕小老鼠嗎?為什么?師:小朋友有家人的疼愛,有老師的關(guān)愛,有同伴的友愛,你們的快樂一定比小老鼠更多,F(xiàn)在請你來介紹一下你自己的快樂,或者你認識的人有哪些快樂,說的時候,要用的快樂是這個句式來說,要說得很好聽哦!(請幼兒拿著快樂調(diào)查表,和同伴進行交流。)師:誰能夠上來和大家分享你的快樂?(個別幼兒講述。)幼:我爸爸的快樂是抽煙。(眾大笑。)師:哦,這可是不好的習慣,你得勸他別為了一時的快樂損害了健康的身體。幼:我媽媽的快樂就是我能乖一點。師:是啊,看著你慢慢長大就是媽媽最大的快樂。
自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順利幫助幼兒進行了經(jīng)驗遷移。在前期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幼兒能運用故事中的句式,講述自己和他人的快樂,達成了預期目標。
5.結(jié)束活動
師:我們一起跳支快樂的舞蹈吧!自評:坐了很長時間,舞蹈使幼兒身體得到了放松。所選歌曲《快樂頌》旋律歡快,歌詞呼應了活動主題。
附故事:
快樂是什么快樂是什么?小老鼠伸著懶腰走出家門,回過頭問。快樂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開門,頭頂便嘩啦啦落下來一陣櫻花雨。鼠媽媽回答?鞓肥鞘裁?小老鼠不小心滑倒了,抱著肚子笑?鞓肪褪窃谒{色風鈴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鞓肥鞘裁?小老鼠緊緊抱住鼠媽媽,無限開心地問?鞓肪褪鞘幹锴,像鳥兒一樣飛進高高的云端。快樂是什么?小老鼠騎著自行車,追得大母雞滿院跑?鞓肪褪强茨汩_心地玩兒,吸著鼻涕舔棒棒糖?鞓肥鞘裁?小老鼠舔著手指,摸著西瓜一樣圓的小肚肚問?鞓肪褪窃陲h雪的冬夜,家里暖烘烘的,有香噴噴的青豆湯喝?鞓肥鞘裁?小老鼠把頭靠在鼠媽媽的身上問?鞓肪褪庆o靜地看海,靜靜地看夕陽,靜靜地和你在一起。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愛同伴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對歌曲的'感受能力和表演力。
3、反復傾聽歌曲,知道名稱,了解內(nèi)容。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磁帶《小娃娃跌倒了》
活動過程:
一、設(shè)置懸念,由“哭聲”引出課題。
提問:“咦,聽什么聲音啊?那么是誰在哭呀?為什么要哭?”(讓幼兒自由說)
二、欣賞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
1、老師問:“是誰在哭啊?”(小娃娃在哭)“小娃娃為什么哭呢?”(摔疼了,喊媽媽)“后來,誰來幫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幫助了他)2、老師清唱歌曲,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運用圖譜說歌詞,演唱歌曲并表演,給歌曲取名字
1、老師和幼兒看圖譜說歌詞
提問: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著喊媽媽,這時候誰來幫助小娃娃呀?(我)我是怎樣幫助他的?
歌曲里的小朋友為什么幫助小娃娃呢?(因為小娃娃摔疼了,哭了------)
2、隨音樂磁帶看圖譜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小聲跟唱。
3、師幼共同表演并演唱歌曲(跟磁帶)
4、給歌曲取名字
幼兒討論,老師小結(jié),歌曲名稱《小娃娃跌倒了》,幼兒重復。
四、幼兒自己說一說當小朋友遇到困難時該怎樣做?
大班教案 篇6
游戲目標:
1、讓幼兒知道植物生長要靠陽光和水,培養(yǎng)關(guān)心、愛護樹木的情感,加強環(huán)保教育,加強親子教育。
2、練習蹬腳踏車,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平衡和靈敏,提高平衡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愛護小動物的精神。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小樹苗頭飾若干、太陽、水珠單個圖片若干。
游戲玩法:
幼兒分別拿著太陽、水珠圖片、站在起點線上,家長戴著樹苗頭飾蹲在終點線上。游戲開始,幼兒讀“我是水珠和太陽,能幫樹苗快快長”之后向前跑,跑過場地的中間的曲線,到達終點的樹苗的后面把手中的'卡片舉起,家長馬上站立表示樹苗長大了,以最快者為勝。
大班體育游戲活動:勇救小動物
游戲準備:
腳踏車2輛、變形平衡木2個、大紙箱2只、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的小動物玩具若干(為幼兒人數(shù)2-3菲倍)
游戲玩法:
將幼兒分xxxx數(shù)相等的2路縱隊,站在場地一端;每隊之間放置大紙箱一個;場地中間設(shè)置"山洞";場地另一端的變形平衡木兩側(cè)放置小精靈玩具若干。
老師發(fā)令后,各隊第1名幼兒蹬滑跑冰車鉆過"山洞"、到達"浮橋"。上橋救起1個小動物,并帶著小動物踩腳踏車原路返回,第2名幼兒再出發(f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比哪一隊救到的小動物數(shù)量多為勝隊。
游戲規(guī)則:
1、必須雙手扶把腳踏車至"浮橋";待上橋后才能救小精靈。
2、若游戲中途發(fā)生意外情況或未帶小動物成功返回應在原地重新通過。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大班教案【精選】08-01
大班教案[精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