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教案1
知識與能力:學習課程圖標設計與組合應用。
學習目標:學習制作課程表。 對課程圖標與組合的設計。
重點、難點:訓練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訓練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集體合作意識和參與班級活動的自信心,養(yǎng)成有序地進行設計與制作的工作態(tài)度。 學習制作課程表。 對課程圖標與組合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兩張課程表(一張文字表現(xiàn)的普通課程表;一張用圖表呈現(xiàn)的課程表)你更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2、小結:實用、美觀又個性十足的課程表是大家所喜愛的。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制作一張具有特色的班級課程表。揭示課題:美化教室一角 ——課程表圖標設計 二:探討方法
1、認知應用
。1)出示五線譜、音符、字母、符號?吹剿鼈兡銜氲绞裁凑n程?(音樂課、 數(shù)學課、英語課) 小結:字母符號是一些課程所特有的的,可用這些元素來體現(xiàn)課程特點。
。2)想一想,音樂課除了用音符表示,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樂器,這是學 習工具)
(3)還有哪些課程能用學具表示?(美術課、信息課、科學課、體育課)
2、欣賞比較 觀察三幅圖標設計,你認為圖例中哪一個最合適作為美術課的圖標?為什么? (第三幅) 第一幅內容多,且復雜。 第二副外形散,不精美。
小結:課程圖標設計,用最節(jié)約的圖案表明課程的特征是最好的。
3、嘗試訓練 任選一門課程,嘗試畫出這門課程圖標的草圖。 (1)學生上臺繪制草圖, (2)師生互評,指導與適當調整,符合圖形簡潔、平面化要求。
4、深入探究 出示打球的活動場景, 你能想到什么課程表?怎么把這些場景用簡潔的圖形表現(xiàn) 出來?
三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義: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智勝巴依的故事,學習他助人為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阿凡提的頭像,問:“這是誰?你們有沒有聽過有關與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講一個有關于阿凡提的故事——飯錢。
板書:飯錢
二、整體感知
1、聽教師范讀,思考(1)故事中寫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寫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書:阿凡提卡子
窮人巴依
2、交流,自由讀課文。
3、提出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內容劃出來,標上小結。
。ㄒ唬⿲W習1——4節(jié)
。薄⑻羁眨焊F人( )阿凡提幫助,阿凡提( )地答應了。
。、交流:“懇求”、“爽快”是什么意思?還有哪個詞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應)
。、指導讀出“懇求”和“爽快”的口氣。
。、那么窮人遇到了什么事?他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
5、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1——4節(jié)
。丁⒛阌X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ǘ⿲W習5——9節(jié)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樣幫助窮人付飯錢的?同桌分讀。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為哪幾步?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興地交談著。
問:巴依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談著什么?為什么顯得那么高興?
。场⑾胂蟊硌
。、巴依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他們的呢?通過朗讀,讀出語氣。
。怠⒎蔡崂F人大搖大擺地走后,巴依會怎么想?
三、做個聰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幫助窮人呢?
三年級教案3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1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jié)
四、教學準備:圖片
五、教學目的:
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用找出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讀懂第一段。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啟發(fā)談話。
中國人民歷來是勤勞善良、充滿著智慧,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其中就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筑,同學們知道有哪些呢?(長城、故宮等)趙州橋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樣的一座橋呢,有什么特點呢?
簡介趙州橋(播放趙州橋的圖片)
打開地圖,我國東部的川流映入眼簾,對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橋梁,古人有許多幻想和實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橋,造福人類而得到贊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fā)明了建橋技術,漢代的畫像磚上刻有為數(shù)不少的拱橋圖形。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拱橋,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橫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洨河之上,全長50.82米,拱券凈跨37.37米,橋面寬9米,是一座單孔坦拱式橋梁。趙州橋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建造。李春在拱橋建造工藝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創(chuàng)造。他創(chuàng)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橋法,在當時堪稱獨步,橋梁質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趙州橋結構合理,外型秀麗,富有民族風格,素有“奇巧固護,甲于天下”的美譽。
趙州橋建成之后,成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東都洛陽的交通要沖。歷經(jīng)千年風霜以及車壓人行、洪水沖擊的考驗,至今仍可通行車輛,成為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公元14世紀,法國在泰克河上建造過一座拱形橋,但已毀壞,趙州橋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橋。
我國古代造橋技藝在實踐中繼承發(fā)揚,留下了許多杰作,如廣西侗鄉(xiāng)的風雨橋,又稱廊橋;河北程陽的永濟橋等等。如今,橫跨江河湖海的大橋比比皆是,譜寫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嶄新一頁。
(二)、指導預習: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標標(自然段)、圈圈(生字)、劃劃(用直線劃出新詞,用波浪線劃出能回答上述問題的有關詞句。)
2、拼讀生字音節(jié),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
3、同桌交流:“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初知課文內容(建造年代久遠,堅固而且美觀。)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的意思。
2、指名回答查字典的結果。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四)、指導閱讀第1自然段。
1、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記錄。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密切。閱讀時,要找出這些詞句,想想跟其他詞句的關系,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2、下面我們來看第一段,大家仔細找找這一段的重點詞語是哪一句。板書: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3、討論:為什么說這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經(jīng)有1300多年了。解釋:“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距今1300多年。
設計上的獨特:這座橋聞名的另一個原因是設計上的獨特,我們在下一節(jié)課中將會學到。
4、指名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五)、課堂練習。
1、抄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2、預習課文并想想習題1、2的回答。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2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jié)
四、教學準備:有關趙州橋的圖片
五、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復習檢查。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回顧這一段的閱讀方法,說說這一段的段落意思,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句。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那么它為什么能如此聞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遠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獨特的.設計,是個創(chuàng)舉。第2段就寫了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2段,邊讀邊想下面的問題。(投影出示)
、、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5句話)
、啤②w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
⑶、找找這個自然段的重點詞語。
2、集體討論。
⑴、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相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第一個特點,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所以課文第1-3句具體介紹了什么?這樣的設計有什么好處?(第4句: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fā)大水時,河水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解釋:“橫跨”:因為發(fā)大水時,河水不但可以從大橋洞流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減輕了流水時對橋身的沖擊力,所以說它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
、、這段話的重點詞句是哪一句?為什么是這句?(出示這句話)
3、小結第二段。
結合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按課文內容填空,填好后讀一讀,集體訂正。
誰能說說這一段話主要講了趙州橋什么?(堅固)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第2自然段從它的設計上的創(chuàng)舉來說明趙州橋的堅固,而這一段則主要從什么方面來說明趙州橋的美觀,下面請大家看課文第3自然段。
1、請一名同學朗讀第3自然段。其余同學邊聽邊完成下列問題。
⑴、找一找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3句)
、啤⒄f一說這一段的重點詞句是什么?(精美的圖案)
2、回答問題。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請大家讀讀第3小節(jié)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安坏珗怨獭笨偨Y第2自然段的內容,“而且美觀”是指這段課文介紹的重點。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課文從哪方面來說明這座橋美觀?(從橋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來說明美觀。)
、、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①、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的……有的……還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纏繞”、“相互抵著、回首遙望”、“雙龍戲珠”。
、、精美圖案后面的冒號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內容有什么關系?
(冒號后面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都屬于精美的圖案)
、、把這三個圖案都寫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寫的?請一學生讀。
這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所以這一句話是把前面列舉的三種圖案作了概括。這里用先列舉后概括的方法把圖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4、小結這段話的第一句,總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接著通過三種圖案分述它的美觀,最后,又總結了“所有的龍……像活的一樣”這種用“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寫出了橋的美觀。
四、小結。
第二、三自然段課文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用過渡句連接起來。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讀、引背第3段。
板書:
趙州橋 堅固(設計獨特):長 寬 大橋洞 小橋洞
美觀(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第三課時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jié)
四、教學準備:投影片
五、教學目的:
1、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正確理解第4自然段,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六、重點、難點:
繼續(xù)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作業(yè)、板書……)
(一)復習鞏固(引讀)
1、課文寫趙州橋與其他拱橋的不同點有兩處: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這樣的設計。設計者考慮到平時_________,發(fā)大水時__________,這種設計是個創(chuàng)舉,是因為它有兩個好處,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復習第1段。
⑴、過渡:趙州橋在哪里?誰設計建造的?默讀完成填空(然后連起來說一段話。)
時間:
地點:
設計者:
⑵、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
(二)指導閱讀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要求讀后找出重點詞語。
2、指名回答,然后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3、討論:聯(lián)系上面3個自然段,說說什么地方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哪里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練讀。
2、引讀。出示投影片填空:
寫趙州橋的雄偉,課文從橋( )、( )和( )三方面來說明,趙州橋與其他拱橋的不同點有兩處,一是( ),二是( )這樣的設計。設計者考慮到平時( ),發(fā)大水時( ),這種設計是個“創(chuàng)舉”,是因為它有兩個好處,一是( ),二是( )。
(四)、課堂小結。
趙州橋是一座橋,一個建筑物,象這種寫建筑物的文章與別的寫事情的文章不同。它首先寫了什么?(趙州橋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時間建造的,是誰建造的。)簡單介紹趙州橋,并指出趙州橋世界聞名。接著講了它為什么世界聞名,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獨特的地方。(第二段)此外還寫了它的什么?美觀,最后第四部分講了這樣一座堅固美觀的橋是勞動人民設計建造的,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以后我們介紹一個建筑物時也可以嘗試這方法。
(五)、布置作業(yè):
1、摘錄有關句子。(1)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2)寫趙州橋美觀的。
2、用“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3、完成同步練習上的相應作業(yè)。
板書設計: 趙州橋
時間:1300多年前
地點:河北省趙縣交河智慧才干
設計者:李春
雄偉堅固(設計獨特):長 寬
大橋洞 小橋洞 歷史遺產(chǎn)
特點 有的互相纏繞
美觀(精美圖案) 有的回首遙望
有的雙龍戲珠
三年級教案4
授課時間:xxxx,累計xx,xx課時
我們的“過山車”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
科學探究目標
1.能根據(jù)已有材料,針對“過山車”的設計要求,按照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完成指定的任務。
2.能對自己小組或他人設計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進建議,在制作過程中及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測試和調整。
科學態(tài)度目標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務,并樂于反思和改進,體驗設計產(chǎn)品的成就感。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體驗科技創(chuàng)造中運用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2.體驗工程項目的建成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教學重難點
重點:設計過山車軌道路線并且根據(jù)設計圖拼搭過山車模型。
難點:制作過程中軌道鋪設及曲線軌道的調整。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塑料積木套件(或鐵架臺和泡沫保溫管)、小球、細繩、軟尺、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過山車視頻、教學課件。
聚焦
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17各種過山車的圖片。)大家認識這些游樂設施嗎?(預設:它們是過山車。)
2.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過山車由哪幾部分組成?(預設:軌道、支架和車。)它的軌道有什么特點?(預設:有些地方是直線,有些地方是曲線;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
3.追問:(教學提示:播放游樂場里過山車運動的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過山車的運動有哪些特點呢?(預設:有時在爬升,有時在滑落;有時做直線運動,有時做曲線運動;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滑得快,在坡度小的地方下滑得慢;……)
4.揭題:過山車看起來可真有趣。今天,我們就來設計和搭建一座自己的“過山車”吧!(板書:我們的“過山車”)
【設計意圖】由于3年級的學生缺乏乘坐過山車的經(jīng)歷,因此通過圖片和視頻來豐富學生的直觀認識,同時也為后續(xù)設計“過山車”的運動路線做鋪墊。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建造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1.過渡:我們知道過山車的軌道主要由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組成,現(xiàn)在,我們先來嘗試建造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2.演示:出示搭建“過山車”軌道模型的材料,簡單介紹并演示不同材料的作用及拼接方法。
3.活動:將相關材料分發(fā)給小組,指導學生建造一條直線軌道和一條曲線軌道。確認各小組均完成建造以后,收回材料。(教學提示:此環(huán)節(jié)用時不能太長,使學生對材料及其拼接方式有直觀感受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搭建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讓學生熟悉材料的特性,為后續(xù)的設計環(huán)節(jié)服務。
探索二:設計“過山車”的軌道路線
1.過渡:熟悉了我們將使用的建造材料,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設計。讓我們看看設計要求。(教學提示:出示“過山車”的設計要求。)
2.布置任務:要怎樣設計才能達到這些要求呢?請大家在組內進行研討。
3.過渡:現(xiàn)在各小組組內都達成了一致意見,接下來,大家去動手實踐吧!
【設計意圖】明確設計要求,再引導學生組內討論設計方案,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有效的設計活動中來。
小實踐
1.設計:出示“過山車”設計圖繪制要求和軌道設計圖范例,指導學生在學生活動手冊上先獨自完成設計,再組內交流,確定其中一份作為小組拼搭“過山車”的設計圖,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
2.制作:分發(fā)制作材料,提示學生根據(jù)設計圖從低到高拼搭。如果拼搭和設計有一定的出入,指導學生適當調整設計。完成制作的小組,分發(fā)小球進行測試并指導調整。
3.評價:根據(jù)“過山車”的設計要求,指導學生先完成對“過山車”的組內自評,再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互評。(教學提示:提示學生,測量軌道長度時可以用軟尺直接測量;如果曲線軌道較多,不方便直接用軟尺測量,也可以先用細繩量出軌道長度,再用軟尺測量這段細繩的長度。)
4.布置任務:大家已經(jīng)完成了“過山車”的軌道制作,請將“過山車”軌道放置在桌子中央,并將多余的材料整理好后交還至材料箱。(教學提示:若第7、8兩課不安排連上,則要求學生給自己小組的“過山車”軌道貼上標簽并放置在指定位置,確保軌道不被損壞,可供下節(jié)課使用。)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將設計、制作和評價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時間優(yōu)化,確保大部分學生能順利完成“過山車”軌道的拼搭和評價。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先通過觀察過山車圖片和視頻聚焦過山車的運動,然后熟悉現(xiàn)有材料并明確設計要求,最后設計、制作和評價自己小組的“過山車”。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不僅應用了本單元前幾課所學的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在斜面上的.運動等相關知識,還針對一個具體的任務——建造“過山車”,按照設計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完成了指定的任務,將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有機地融為一體,綜合應用了跨學科和跨領域知識。同時,學生的交流和評價能力得到提高,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得到發(fā)展,并體會到“做”和“思”的成功和樂趣。
課后作業(yè)
見“狀元成才路”系列叢書《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對應課時訓練P14第三題。
三、選擇題。
1.下列工具不能測量軌道長度的是( )。
2.我們在設計“過山車”模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軌道的坡度不能發(fā)生變化
B.既要有直線軌道也要有曲線軌道
C.“過山車”可以發(fā)生脫軌現(xiàn)象,因為這樣更加刺激
3.設計“過山車”時,我們需要考慮的是( )。
、俚鬃睦喂坛潭
、谶^山車是否美觀
③過山車是否安全
、苁褂玫牟牧鲜欠窈侠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
三、1.C
2.B
3.C
三年級教案5
一、設計理念
情感素養(yǎng)是人的一切素養(yǎng)的血肉。沒有了情感,就沒有什么素質可言。兒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語)。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國的文藝創(chuàng)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扒檎呶闹(jīng)”、“情動而辭發(fā)”、“為情造文”等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學語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chǎn)物,其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學生”之間的情感的橋梁就是我們老師的情感,要由老師去傳遞,去強化,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課堂教學以情感為紐帶,變得更富誘惑力,使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好學、樂學中逐漸懂得愛,懂得熱愛崇高,追求美好。
二、設計思路
1、在初讀課文和激發(fā)動機中——入情
要讓兒童的情感伴隨著學習活動,這有一個過程,其間包含著兒童的心理進程,首先需要啟動。如果把兒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動;蚴窍褚恢或唑言谒陷p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面,那它就平靜不下來。新課啟始,教師要放飛一群“蜻蜓”,要送過一陣“微風”,讓孩子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關注的心理。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來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先來猜兩個謎語“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边@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荷花圖,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有個小朋友在看過荷花后,也跟我們一樣被荷花的美麗給迷住了,陶醉了,還寫下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荷花》。而后請學生初讀課文。
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
2、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聯(lián)。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們所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huán)是要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兒童只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因而,教師在引導兒童從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應該飽蘸著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直觀,讓學生仿佛看到,也聽到,整個心靈感受到,在學生眼前再現(xiàn)課文中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tài)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潔、高雅的'本色。我依據(jù)這個材料制成鮮活的課件進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瞧,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開放時的樣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著碧玉盤似的綠葉,透過荷葉的縫隙,一枝枝荷花從水里探出頭來,就像穿著潔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風中亭亭玉立。它們當中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則微露笑臉,含苞欲放;有的還未綻開,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魚兒在荷葉下快活地游著,蜻蜓在荷花上快樂地舞蹈。這是多么生動的一幅荷花圖啊!同學們,你們聽了老師說的話有什么感想呢?課文第二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荷花的形狀美,與插圖最為照應,我就采用“直奔重點段”的方法,以“課文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學習。
3、在領悟課文的神韻中——移情
兒童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并順勢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精讀。所謂“精讀”即是讀課文精彩片段詞句,讀出其神韻。課文語言不僅承載著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托著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個心靈。因此在精讀讀出語感神韻時,要引導學生更深地理解語言,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這雖是兒童情感的一種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還是需要外力作用的。這就是:①借助比較區(qū)別;②借助想象展開;③借助語言媒介。通過這些,學生的情感會向深層發(fā)展,并產(chǎn)生移情活動。
課文第三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1、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____,有的____,還有的_____。小小組討論,指名說,集體評議。
2.指圖引讀這一段最后一句話。
討論:作者為什么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這幅畫怎么會活起來的?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4、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來了,他們會不容自遏地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發(fā),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fā),相互感染。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是,因為要求表情朗讀,這就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shù)恼Z調、語速、語氣來表達,抒發(fā)他們對作品中人物、角色、場景是熱愛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悅的或是悲傷的,同情的或是厭惡的,留戀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讀是抒發(fā)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
因此,在課文第二、三段的教學中,我都設計了美讀環(huán)節(jié)。特別是第二段,還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品讀欣賞后,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圖文對照,學生定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一背誦環(huán)節(jié),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yōu)美語匯的積累和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fā)了學生的情感。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教學設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謎語激趣,課件激情,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地讀讀課文: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學生暢談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樣的呢?課件展示,教師用語言進行描述。
(三)、細讀第二段
1、課文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段,想想這段有幾句話,你最喜歡讀哪幾句,為什么?
。2)反饋,估計學生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
①后三句:為什么喜歡?讓學生在課件上找出三個句子所寫的相對應的荷花。引導學生把這三句話的意思說出來:有的剛開,有的全開了,有的將要開。并將它與課文原句在讀中比較,在比較中讀,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把它讀得很美很美呢?”激發(fā)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指名讀、評讀。
、诘诙洌簽槭裁聪矚g?并進一步討論寫荷花為什么先寫荷葉?感情朗讀寫荷葉的句子。
2、男、女生分讀寫荷花荷葉的句子。
3、指導背誦第二段。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荷花的形態(tài)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具體內容見設計思路)
3、指圖引讀這一段最后一句話,討論。
4、白荷花的美姿的確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讓我們也用陶醉的語氣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五)、略讀第一段
(六)、配樂朗讀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三年級教案6
課題:造船去遠航
年級:三年級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
2,通過對遠航船的設計繪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欣賞各種遠航船的外形,通過想象,設計并畫出“我們去遠航”的船。
通過對船的欣賞,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設計出“我們去遠航”的'船。
教學課件,學生用圖畫紙,黑色記號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范畫。
檢查學生備品準備情況。
黑板上畫出大海,今天啊老師要領大家去大海遠航!
1、想不想知道今天知道老師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模型)這就是一艘遠洋船的模型,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特點?由幾部分組成的?
2、老師準備了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誰能用這幾個圖形拼出一艘船來?
3、其實遠洋船的種類有很多,下面老師就領大家去見識一下它們。ǔ鍪菊n件);邊放邊講解,學生認真觀察。
4、看了這么多的遠洋船,你想自己親自造一艘這樣的船嗎?造船的工人叔叔們在造船之前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設計船。通常是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要造的船的外形結構(船的外觀造型,船艙等),還要表現(xiàn)出船的特殊功能的部分。
5、老師也設計了幾種遠洋船,你們看,有用線描的,有用排水法的,這些方法都可以設計遠洋船。畫的時候,第一步用水彩筆直接畫出船的結構和輪廓,然后用水粉或油畫棒涂色,也可以用勾線筆在輪廓內填畫花紋。*(邊講邊畫)老師看到有的同學帶的是彩泥,這些同學可以用你手中的彩泥塑造出一個船的模型來。
好了,現(xiàn)在就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設計一艘遠航船。
引導學生從設計上,從造型上,從色彩上講評,評出獎項,貼上小星星。
三年級教案7
一、教學內容:
原地雙腳跳短繩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跳短繩和踩繩的基本技術。
2、發(fā)展臂力和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促進上肢肌肉的發(fā)展,鍛煉關節(jié)韌帶。
3、培養(yǎng)勇敢頑強,團結互助,克服困難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點:
學習跳短繩和踩繩的動作要領。
四、教學難點:
甩繩子的方法以及跳繩時雙腳起跳并腳
五、課堂常規(guī)
1、整隊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
3、導入情境
六、徒手操
。1)導入:在我們進行下面的練習前,先讓我們來做套徒手操吧。
。2)老師誘導學生進行想象。
。3)師生示范,進行點評。
七、原地雙腳跳短繩
方法:兩手握繩的兩端,由后向前搖轉繩子,左,右腳并攏隨即跳起,繩子從兩腳下依次過去,搖繩和雙腳起跳要協(xié)調。(注)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1)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示范講解,可進行質疑,提出問題。
(2)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具體要求,集體進行練習比賽個數(shù)的多少。
。3)對不到位的動作加以糾正。
八、課后小結
九、安排收回器材
十、宣布下課
三年級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道大自然有種類繁多的有生命的物體,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能夠運用文字、圖表等記錄有關觀察、調查的結果。能夠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動的方法與結果。
3、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生命是多種多樣的。
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教師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校園內)。2、觀察記錄紙。3、調查用的一些工具(繩子、尺、放大鏡等)。4、課前準備好有關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課程標準中生命世界部分的開篇之作。本課通過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討論有生命物體的特征等活動,建立起符合學生思維發(fā)展特點的有生命物體的科學概念。學生對有生命的物體有著天生的興趣,對小動物的關注和對植物的觀察從他們幼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因此“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這種親身體驗會增加更多的感性認識。在活動中邊找邊記,能鍛煉學生的記錄能力,利于在收集證據(jù)過程中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為后面的研討提供大量的“食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
你喜歡什么植物?你對樹進行研究過嗎?從書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沒有到一棵大樹前觀察過?想去觀察嗎?
一、小組討論心目中有關樹的信息,并記錄在紙上。
。1)學生討論(四人一組)自己心目中的樹。
。2)把討論的信息寫于紙上。
二、怎樣觀察一棵大樹。
。1)如果你在來到一棵大樹下,你想觀察什么?學生討論。
(2)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學生討論。老師講述觀察要有序、有計劃,并把觀察得來的信息記錄在紙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帶動學生到大樹前,開始活動。
。1)有組織的帶領學生到事先選好的大樹下。
(2)學生根據(jù)自己想好的觀察順序、觀察方法觀察大樹。
。3)要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寫在記錄紙上。
四、讓學生通過討論后,知道看與觀察的不同。
(1)學生回教室,匯報交流。
。2)對照兩張記錄紙,討論以前看到的內容和現(xiàn)在觀察到內容有什么不同?
。3)為什么我再去看會知道的更多?
。4)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時候,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目的再去“看”的時候,我們的`科學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五、后續(xù)研究。
在你家附近選擇一棵大樹,自己確定觀察內容,進行觀察。
第二課時
導課: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到校園中觀察了生物,同學們主要對大樹進行了觀察,大樹的樹干上、樹枝上、樹葉上、樹根下,各個地方都有生物,我們要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
你能不能告訴我,你觀察到的那棵樹是怎么樣的?
一、用簡便的方法描述樹的形狀、粗細和高矮。
用動作比劃你看到的樹冠的形狀。
用手比劃你的大樹的樹干有多粗。
用比較的方法告訴別人,你的大樹有多高。
二、觀察、描述樹的其他方法
畫一畫,你所觀察到的樹的葉子,大樹。
展示一下你撿來的樹的果實。
你看到的樹皮是怎樣的呢?你用什么辦法把樹皮給同學展示一下。
教師教學生拓印樹皮的方法,學生到校園內拓樹皮。
小結:用畫畫,拓印做記錄,搜集實物標本等方法,都是我們觀察,描述大樹時可以使用的方法。
三、對記錄、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對大樹進行描述或記錄,那你是否能根據(jù)別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樹?
出示一份觀察記錄,讓學生猜猜是校園里的哪一棵樹。教師將落葉、樹皮拓片分發(fā)給學生每人1份,讓學生到校園去尋找大樹。
四、作業(yè):
寫一份樹的觀察記錄。
第三課時
導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觀察大樹和討論,大家對于大樹這種植物已經(jīng)了解得較為透徹了。下面請大家說一說你在校園內的觀察中,還看到了哪些生物?
一、學生匯報
說一說你的記錄紙上的內容,是如何獲得的?
你還在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物?
在操場上發(fā)現(xiàn)了青蛙、蜻蜓、卷葉蟲、蝴蝶、螞蚱等小動物。
還在操場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沒有把它畫下來呢?
二、討論
我們觀察到了這么多的動物和植物,大家為什么認為它們是有生命的呢?
生物名稱 發(fā)現(xiàn)地點
青蛙、螞蚱 校園圍墻邊
…… ……
它們能長大。
它們的生長都離不開水。
它們都需要養(yǎng)料。
它們都對刺激有反應。
……
生物體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兩類,引導學生分別說出它們。記下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內容勾出來。
三、小知識
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類。所有的生物都表現(xiàn)出生命的特征:生物體都有生長現(xiàn)象。生物體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通過吸取營養(yǎng)物質,個體會由小變大,顯示生物體的生長特征。
生物體都能生殖和發(fā)育,都有應激性,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都有新陳代謝的作用等,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沒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區(qū)別。
四、它們是有生命的物體嗎?
說一說,書上的幾幅圖的幾種東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沒有?
西紅柿、黃瓜、辣椒等蔬菜;
山澗中的流水;
機器人;
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
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鮮花。
三年級教案9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的方式基本解決字詞。
2、通過反復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激發(fā)學生熱愛綠色,熱愛生命,保護環(huán)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情。
教學重點:體會人們?yōu)楸Wo橡樹而體現(xiàn)出一顆高尚的心。
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huán)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準備: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詞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及讀書經(jīng)歷,想想哪些行為是高尚的。
2、投影:課文插圖及最后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讀寫樹詞語,出示課題,介紹橡樹
1、先讀班級“好詞花園”中有關樹的好詞語:參天大樹郁郁蔥蔥枝繁葉茂鳥語花香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天然氧吧綠色衛(wèi)兵
2、我們要學習一個有關樹的故事《路旁的橡樹》。
讀了這個題目,跳入你腦中的問題是什么?
出示橡樹圖。這就是橡樹,你有什么話想說?
老師從網(wǎng)上查了有關橡樹的資料,相信你會對它有更多的了解。
橡樹知識:橡樹是一種主干明顯而高大的落葉喬木;ㄊ屈S褐色的。果實長圓形,有厚厚的壁,叫橡栗,富含淀粉,是松鼠愛吃的食物。從樹中提煉的甜味劑是制口香糖的重要原料。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合作交流,提煉主要問題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你不太理解的詞語和句子上劃上──?讀后可以同桌交流問題和你讀后的感受。
2、學生學情預測
、旁~語問題
批示:用角色扮演法朗讀法來理解。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所謂詞不離句。批準表示。
楔子:直觀教學法,出示楔子。
瀝青:柏油馬路
、凭渥訂栴}
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
工人們?yōu)槭裁闯林氐貒@著氣?
人們?yōu)榱吮,用了什么方?
這是一棵怎樣的橡樹?
為什么說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這條路為什么在這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3、說說你讀后的感受,引導學生切入到主要問題。
三、抓重點句,研讀課文,補充空白,培養(yǎng)想象能力
主問題
1、為什么說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請你再仔細地讀一讀課文,可以有選擇地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答案。
2、分支問題
⑴這條路后來修成了一條怎樣的路?如果你讀懂了,請你用圖畫出來。
過渡:為了一棵樹,多修了路,多花了錢,多花了勞力,何必呢?把樹砍了吧?
⑵為什么不可以?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句子: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
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自己練習,然后再指名朗讀。
同學們讓我們用心去體味這是一棵怎樣的橡樹好嗎?
詩歌:一棵橡樹
一棵樹,一個綠色的生命。葉兒是可愛的精靈,在陽光中搖著閃亮的光環(huán)。
一棵樹,一個會唱歌的童話。枝條是神奇的琴鍵,鳥兒一邊彈奏一邊歌唱。
朵朵黃花,是可愛的鈴鐺,搖響四季的歡樂。
3、語言訓練
你還能用詩一樣的語言來形容這棵樹嗎?
4、補充空白
看到這樣一棵樹,誰都會為修路還是保樹而左右為難。請你細細體味寫工程師和工人們沉默的話。想一想,他們心中在想些什么。
過渡:是啊,每一個熱愛綠色熱愛生命的人,都會拋棄砍伐她的念頭。工程師不肯,工人們也不肯。最后他們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
讀句子,所以,這條路最后修成什么樣子?
它像箭一樣筆直,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所以工程師可以如釋重負地說:現(xiàn)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上級領導不會責怪我們了。熱愛大自然的人們也不會責怪我們了。這里的誰包括哪些人?
過渡句:我們?yōu)槁犯吲d,我們?yōu)闃涓吲d。人修了路,路讓了樹,樹又把清新的空氣帶給我們,把綠色奉獻給我們,把甜蜜的果實和黃色的花朵奉獻給我們,它又養(yǎng)育了人。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的畫卷啊。如果你行駛在這條寬闊的公路上,看到這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贊嘆?你還可以怎樣贊嘆?
四、自主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同學們,隨著地球環(huán)境的惡化,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也越來越強了。我們渴望著綠色,呼喚著綠意。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大地增添綠,做一個護綠的小使者吧。如果讓你給自己布置作業(yè),你會布置什么作業(yè)呢?
三年級教案10
動畫導入:
師:同學們,看大屏幕上有一些形狀,點下開始按鈕,接下來這些形狀會怎樣呢(變成一個人,并進行一些活動)生1:這個動畫中的形狀變成了人,然后人動起來了。生2:動畫中的人幫助了另一個做輪椅的人。師:你們說的非常好,這個動畫中的各種形狀就好比我們人體的各個部分,這些部分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人的身體,接著這個身體就開始了愛心助人的行動。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共同探究身體的結構。
觀察身體外形
師:首先讓我們來從外形上觀察和探究它。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觀察,探究中完成1你們組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2你們覺得身體是有哪幾大部分組成。
(小組展示匯報)
預設:
生1:我們組觀察的順序是從上往下,我們覺得可以分為頭、眼睛、鼻子、脖子、身體、胳膊、腿。
生2:我們組按照由下往上的順序觀察,得出人體分為腿,身體,胳膊,頭這樣的幾個部分。
生3:我們組也是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觀察的。我們覺得身體可以分為頭,脖子,胳膊,身子,腿。
師:各小組踴躍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探究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我們來看看科學界的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把人的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頸也就是同學們所說的脖子的大名。軀干也就是你們眼里的身子。其中的`每個大部分又包含許多小部分,比如同學們說的眼睛、鼻子都屬于頭部的組成部分。再比如,胳膊和腿,又分別叫上肢和下肢,由于形態(tài)和構造基本相同,都屬于四肢的組成部分。
(強調四大部分)來,全體起來,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活動下身體的幾大部分。(我把頭來點一點,兩手叉腰轉轉頸,再來彎彎小軀干,動動四肢坐坐好。)來我們一起再來說一遍身體的四大部分,生齊聲:頭,頸,軀干,四肢。
認識身體的對稱
師:同學們,拿起桌上的方紙(畫了半個人的),沿著虛線對折剪下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剪過后會變成了一個小人。生2:虛線左右兩邊是一樣的。
師:像這樣左邊和右邊一樣的物體,我們就稱為對稱。我們身體的外形上很多器官是左右對稱的。
(德育滲透)
師:在剛才的折剪活動中,同學們,看看他的有什么問題生:胳膊被剪壞了。師:再看看這位同學的,生:腿被剪壞了。同學們,當我們欣賞那藍天白云的時候,當我們聆聽美妙動聽的音樂的時候,當我們坐在這寬敞而整潔的教室學習的時候,在我們的身邊還有這樣的一些人,請看視頻。(關愛殘疾人)看完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殘疾人的生活很不方便,我們要多幫助他們。
師:你是個具有同情心的好孩子,殘疾人較我們常人而言,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要共同攜手溫情世界,傳遞愛心舞臺。
大家一定能獻出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目前有6000多萬殘疾人。國家為了讓大家都來關注殘疾人,專門設有全國助殘日(每年5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
觀察身體的內部
師:剛才我們觀察探究了身體的外部結構,身體內部我們看不見,哪位同學有好辦法去探究它生1:看猜,在身體表面會不會有模糊的痕跡。生2:用手觸摸,感受一下,可能也會有發(fā)現(xiàn)的。生3:我覺得可以用手捏一捏猜里面有什么。生4:聽一聽,是不是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師:你們可真有辦法,現(xiàn)在就用你們的這些方法試試看吧,給個小提醒,各小組要注意合作,在組內達成共識后記錄在記錄單上。開始吧。
小組匯報
生1:用耳朵可以聽到心臟的跳動,從而可以知道心臟的位置;
生2:說話時用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動的聲帶;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生3:吃飽飯后,脹起來的地方是胃;餓的時候,肚子咕咕叫,這里可能是腸子;
生4: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頭。
師:我們的身體內部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請同學們看一看(出示實物圖片)
師小結,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架機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架機器有人體這樣結構復雜,精巧,運轉靈活。
身體怎樣工作
師:身體這架機器是怎樣工作的呢讓我們共同來探討,老師想請一位小助手,請你來跳繩,其他同學觀察思考,他的跳繩活動中,身體的外部,內部哪些部位參與了這個活動。
生:胳膊、腿、心臟、大腦、肺
師:我們還可以用氣泡圖的方法來描述這項活動,氣泡圖的中間寫上活動,每個和活動相關的部位可以用一個線連接一個小氣泡。下面?zhèn)小組選擇人體的一項活動來探究下,并完成氣泡圖的制作。比比看哪個小組做的又快又好。
三年級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漢字,會寫9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順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話般的語言魅力。
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漢字,會寫9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順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話般的語言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你小時候喜歡做什么呢?當世界還小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
2、(齊讀課題):《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簡單說一說你所了解的情況。
3、請同學來讀課題,并對課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4、同學自由發(fā)問,自由解答,進行討論。(播放音樂:小時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3、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5、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同學們已經(jīng)讀熟了,現(xiàn)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紀、必、須、功、譬、糙、敏、式、簡、由、睜、秩、序、哦。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秩、序、糙、必、須、睜。
(1)通過認知“bì”的同音字,來加強對“必須”的“必”的掌握。
(2)通過認知“shì”的同音字,來加強對“方式”的“式”的掌握。
(3)“秩序”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占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配合圖片認知進行)
(4)比較“秩”和“鐵”,并進行組詞。
(5)通過“組字”的方法來學習“粗糙”的`“糙”,并輔助圖片認知理解。
(6)通過“反義詞”的形式來對比識記“睜”這個字,并輔以圖片認知。
5、開火車讀準字音。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導學:我們小時候總是對什么都好奇,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一起來認真學習《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吧。
1、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bìxū)學習怎么生活。
(讀得輕緩些,語調拉長,讀出娓娓道來的意思。)
2、太陽開始學發(fā)光,學著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說唱歌,它粗糙(cāo)的聲音,把這個敏(mǐn)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認真讀,讀通順,讀流利,這樣有趣味的語言要讀出太陽的“粗獷”啊!)
3、月亮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么。學發(fā)光嗎?白天它覺得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覺得這主意不錯。它一直無法決定,只好反反復復,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所以看起來有時圓有時缺。它學會的是不斷變化。
(認真讀,較長的句子要斷句準確,讀通順、流利!)
4、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往低處流”語速漸緩,讀得意猶未盡。)
5、那時候,生活就是這么簡(jiǎn)單。每樣東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體會段意,不丟字落字。)
6、世界在慢慢變化,萬物在自由(yóu)生長。雨從云里落下,滴進泥土里;人睜(zhēnɡ)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要讀出對這個世界的渴盼和贊嘆之情。)
7、哦(ò)!不要往下講了,再從頭開始。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要讀出無盡的想象……)
五、課堂展示
1、課文充滿了神奇的想象,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好好讀一讀。
2、有感情地讀一讀文章。
3、選一個開頭接著往下講……
(1)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流利,現(xiàn)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世、界、功、反、復、式、簡、弄、由。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世、反、式、由”的注意要點。(預設:“世”:最后一筆是“豎折”;“反”:撇要伸展開;“式”:臥鉤要伸展開;“由”:上出頭,下不出頭。)
4、學生臨寫生字。
七、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認讀,出示詞語練讀。
2、進行組詞訓練。
紀()須()敏()簡()
記()順()故()間()
3、出示詞語,大家搶讀,美讀,大聲讀,體會語言的美好。
4、出示換偏旁的練習,大家進行開火車組詞訓練。
5、出示同音字進行訓練與積累。
6、猜謎語識記生字:“糙”“敏”“簡”。
7、利用反義詞鞏固識記“簡”和“反”。
8、談話導入新課。
二、課文賞析與交流
(一)品讀第1—4自然段。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bìxū)學習怎么生活。
太陽開始學發(fā)光,學著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說唱歌,它粗糙(cāo)的聲音,把這個敏(mǐn)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么。學發(fā)光嗎?白天它覺得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覺得這主意不錯。它一直無法決定,只好反反復復,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所以看起來有時圓有時缺。它學會的是不斷變化。
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1、看誰讀得好,讀出了什么信息呢?
2、你從哪些詞語中讀到的呢?
3、“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指的是世界剛誕生不久的時候,點題。
4、“每樣東西都必須學習怎么生活!笨傤I下文。
5、太陽的發(fā)光和東升西落居然是“學會”的,真有趣!
6、“譬如說唱歌,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這樣的想象真是有趣。
7、月亮為什么會這樣的?你從這里理解了什么?
8、AABB式:反反復復、清清楚楚、飄飄灑灑。
9、誰可以來解釋一下月亮的“圓缺”現(xiàn)象。
10、“水開始學習流動!边@個句子很生動,是擬人的修辭。
(二)課堂展示。
在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有哪些事物在學習,它們學會了什么?
(三)品讀第5—7自然段。
那時候,生活就是這么簡(jiǎn)單。每樣東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世界在慢慢變化,萬物在自由(yóu)生長。雨從云里落下,滴進泥土里;人睜(zhēnɡ)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1、“那時候,生活就是這么簡單。每樣東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痹鯓永斫膺@句話的意思?
2、談一談你對當時世界的認知。
3、這個世界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四)課堂展示。
1、你覺得當時還會有什么在發(fā)生變化呢?讀一讀,想一想,討論一下。
2、“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闭勔徽剬@句話的理解。
(五)品讀第8—9自然段。
哦(ò)!不要往下講了,再從頭開始。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1、很久很久:很大很大、很長很長、很黑很黑。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一句點題,照應開頭,留下想象的空間。
(六)課堂展示。
1、這個世界上誰發(fā)生了變化?說一說,分享出來。
2、這些變化告訴我們什么?
預設: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要遵循規(guī)律。
3、這些事物是如何變化的,誰可以說得詳細一些。
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日月的詩句嗎?和同學交流分享吧!
三、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一起來闖關吧!
四、作業(yè)布置
1、講一講這個故事。
2、積累關于日月的成語。
三年級教案12
課型:綜合課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通過節(jié)奏練習,發(fā)現(xiàn)6/8拍節(jié)奏的與眾不同之處,掌握其節(jié)拍、節(jié)奏特點。
2. 欣賞合唱曲《回聲》,學唱歌曲《晚風》的高聲部旋律,通過聽、唱、擊拍、律動等多種學習方法,感受6/8拍的韻律之美。
3. 通過聽辨、作曲練習,進一步鞏固6/8拍的知識。
教學重點:
正確地擊拍、視唱6/8拍的樂譜,感受其特有的韻律感。
教學難點:
聽辨、創(chuàng)作6/8拍的樂曲。
教師教法:
1. 根據(jù)同學的能力形成過程(模仿、再造、發(fā)明)來科學地布置課堂教學結構,使同學能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
2. 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同學成為教學的主體,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 運用情境教學法,協(xié)助同學進入歌曲的意境。
同學學法:
1. 充沛調動口、眼、耳、手、身體等音樂學習器官,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2. 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與本課所學的知識相結合,進行初步的旋律創(chuàng)作。
教學用具:
鋼琴、電子琴、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軟件、竹筷
教學過程:
一.課間音樂:在《海濱之歌》的音樂中,同學愉快地進入教室。
二.節(jié)奏練習,導入新課:
1. 復習已學的節(jié)拍:
、 展示節(jié)奏譜:
要求:用竹筷敲擊節(jié)奏,并標出拍號。
、
、
、 同學自學準備后,進行個別扮演和集體敲擊。
2. 導入 6/8拍的學習:
、 教師示范后同學敲擊,并標出拍號。
、 分析、講解6/8拍的'節(jié)拍、節(jié)奏特點和指揮圖式。
三.欣賞6/8拍的合唱曲《回聲》:
邊欣賞邊在教師的引導下?lián)襞模惺芷漤嵚商攸c。
四.學唱6/8拍的歌曲《晚風》(高聲部):
1. 教師有表情地范唱(多媒體播放晚景的錄象)。
2. 同學考慮并回答:
⑴ 歌曲描繪了怎樣的一副晚景圖,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 歌曲的節(jié)拍、調式、調性是什么?
3. 同學討論回答后,教師小結并簡介歌曲(屏幕顯示歌曲樂譜)。
4. 跟琴用“l(fā)u”音哼唱、熟悉旋律。
5. 同學自學樂譜:劃分樂句,熟悉各音唱名。
6. 擊拍視唱旋律:
要求:氣息連貫、流暢,聲音柔和。
7. 填詞歌唱。
8. 有表情地歌唱全曲,并伴以身體的律動(用課前制作的多媒體畫面、音樂伴奏)。
9. 分析、討論6/8拍給人的感受:流暢、起伏,充溢活力
五.聽辨、作曲練習:
1. 聽辨節(jié)拍:教師用電子琴演奏三首樂曲,同學聽辨節(jié)拍。
、 《賣報歌》
⑵ 《海濱之歌》
、 《小步舞曲》
2. 創(chuàng)作旋律:
⑴ 出示題目:
根據(jù) 6/8拍節(jié)奏、節(jié)拍特點和“啟、承、轉、合”的樂意,完成下列旋律:
、 同學創(chuàng)作。
、 用多媒體展示同學的創(chuàng)作效果。
課堂小結。
三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正確讀“紅彤彤”等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詩歌的氣氛,體會生活的快樂幸福。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太陽、晚霞圖、日落圖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們看,這是誰?(出示“太陽”圖)
2、是啊,今天太陽也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咱們也熱情地和太陽打聲招呼吧!
3、有人說太陽是個神奇的魔術師,也有人說太陽是個技藝高超的畫家,還有人說太陽是個辛勤的園丁。在詩人的眼中,太陽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關于太陽的詩歌。題目就是——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詩,意境很美,咱們先來聽聽吧。(聽課文錄音)
2、聽后,你們想讀嗎?(想)讀是有要求的,請你們仔細把課文讀兩遍:第一遍要把字音讀準;第二遍爭取把句子都讀通順,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開始練習讀吧。
3、檢查生字詞
。1)、課件出示:彤、紅彤彤、晚霞、浪花、睡覺、睡夢
。2)、指名讀,師檢查正音。
重點指導:a、“紅彤彤”的“彤”的變調,“彤”在平常情況下讀二聲“tóng”,組成“abb”式疊詞時就得讀成“一聲”了(紅tōng tōng),誰來讀一讀?
b、“彤”在字典里解釋就是紅,你想三個表示紅的'字連在一起會是什么感覺?一起讀出它的味道來。
c、讀到“紅彤彤”這個詞,我會想到“紅彤彤的晚霞”,你會想到什么呀?(紅彤彤的蘋果、紅彤彤的臉蛋……)
d、“浪花”要讀出它的兒化音(師范讀),這樣讀顯得多親切多有味道呀。◣燁I讀兩遍,強調詩歌中的“鮮花”也要這樣讀)
。3)、齊讀生字新詞。
4、這首詩歌一共四小節(jié),請四名同學分小節(jié)讀一讀,其他同學要做個認真的小聽眾,看他們是否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通順了。
三、指導精讀,積淀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來讀一讀了,可以嗎?我讀第一小節(jié),請你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用心想象,在你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一幅怎樣的畫面?
2、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匯報)我也看到了這樣的畫面,瞧。ㄕn件出示“晚霞圖”)
3、太陽讓西天邊上的朵朵白云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變成了————(引讀),多美哪!
4、噢,原來優(yōu)美的詩句還能變成美麗的圖畫 ,誰來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的前兩行,讀出它的美來。ㄖ该x)
5、太陽就要從西山落了,眼前的這一切美好都將會消失(課件出示“日落圖”),此時的你會有什么感受?(舍不得、留戀……)
6、請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咱們一起讀三、四兩行。
7、師:優(yōu)美的詩句能變成美麗的圖畫,看到美麗的圖畫就會想起優(yōu)美的詩句,F(xiàn)在,你看著這兩幅圖能想起第一小節(jié)的詩句嗎?(看圖試背)
8、指名背。
。ǘ、學習第二小節(jié)
1、太陽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享受,還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關懷,看看他一天中為我們做了多少好事?
三年級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的態(tài)度。
重點難點:
讀好對話,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么,“書”里有什么學問,應該怎樣讀這本“書”。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石頭、小黑板、掛圖、一堆石頭。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指導書寫生字。
一、我的十分鐘,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 師:書是我們常見的學習用品,(板書:書)同學們,你們能說說書的好處嗎?
生交流匯報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從書中我們能汲取營養(yǎng),獲取豐富的知識!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把書比作是燈塔,書是方向性的!
“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還可以使人進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師,說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學知識,長見識,增長才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共同來讀一本書。 (在“書”前板書:石頭)
2.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3.同學們,你們剛才提出的疑問,書上已有明確的答案,只要我們認真學習課文,就會弄明白的。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 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勘探 足跡 聚精會神
礦物 地殼 刨根問底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足跡 礦物 一冊 腳印 叔叔 勘探隊員
奇怪 礦石 煤炭 化石 貝殼 刨根問底
(2)指名逐個讀,注意讀準平舌音:冊、足 翹舌音:叔叔
前鼻音:印、勘、炭 后鼻音:礦
(3)找出正確的讀音。
地殼(qiào ké) 好奇 (hǎo hào) 埋藏(cáng zàng)
貝殼(qiào ké) 好看(hǎo hào) 寶藏(cáng zàng)
(4)課文中有很多與地質勘探有關的詞語,通過課前查課外書,你知道了哪些詞語的意思,給大家介紹介紹。
(5)齊讀生字詞。
(6)出示生字黑板。指名讀,你能給他們找朋友嗎?(成語)
這些生字中,你認為哪些特別容易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選擇你認為比較難的字描一描,寫一寫。
(7)試讀課文。
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輕聲試讀課文。
找出自己認為讀得好的段落展示給大家聽。
三、自主練習
1.出示多音字組詞
殼ké ( ) 禁jīn( ) 好hǎo( )
qiào( ) jìn( ) hào( )
2.擴詞。
怪 ( ) ( ) ( ) ( )
礦 ( ) ( ) ( ) ( )
跡 ( ) ( ) ( ) ( )
3.讀句子,再用帶點詞語造句。
(1)川川好奇地問:“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2)石頭是一本很特別的書。
特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理解課文,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么?“書”里有什么學問,應該怎樣讀這本“書”。
一、導入新課
(1)(指著石頭)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2)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這些石頭,你們還想不想繼續(xù)探索這些石頭的奧秘?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石頭書》。
(3)檢查朗讀: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過渡:課文中有這樣一個詞“刨根問底”,誰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學問就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這節(jié)課,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做到“刨根問底”。
(4)我的十分鐘
師:“什么”這個詞在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意思一樣不一樣?
生討論
師總結:同樣的詞,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一定一樣。
想一想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生思考 交流
生:《蒲公英》一課中“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個“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第二個“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義。
“如果我們光讀書,卻不用心思考,提不出問題,這可是個問題”
“提不出問題”的“問題”是想回答的題目。
“這可是個問題”的“問題”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師:例子舉得不錯,兩個“意思”“問題”的意思的確不一樣,通過剛才的討論,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詞語,用在不同的地方,他們所表達的意思不一定一樣,我們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二、質疑激趣,精讀課文。
1.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出示
“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1) 指名讀這句話。
(2) 看到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繼出示:石頭怎么做成書呢?
“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呢?
該怎么讀這本“石頭書”呢?
2.這三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答案就在課文里,現(xiàn)在請你自己讀讀課文,讀完后再與同座同學交流交流。(給予充分的時間)
3.全班交流。
(1)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在第幾小節(jié)?誰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讀,再回答第一個問題。板書:石頭 像 書
a聽同學們這樣說,老師倒有個問題了:石頭怎么能像書呢?你看我們平常用的書,語文書啦,思品書啦,它們都有什么特點?(板書:一頁一頁,字、畫,獲得知識)。 b 而這石頭光禿禿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兒像書呀?你能幫老師解答嗎?怎 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師教你一種讀書方法。拿出筆,一邊默讀一邊想: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石頭像書?用筆在這些自然段前做一個記號。
C交流: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這一段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寫了石頭哪兒像書?(一頁一頁)
指導朗讀這一段。
練習說話。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說石頭像書?
d 按以上步驟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們讀書能獲得知識,那石頭會告訴我們什么呢?
a 自由讀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練習說話:(出示)
化石告訴我們:這里曾是( )。后來,這里變成了( )。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 ),這里又變成了( )。石頭書會告訴我們( )···
(3)川川和磊磊聽了叔叔的話后高興地說“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边@里的“讀”是我們平常讀書的讀嗎?那這個“讀”字該怎么理解?
(讀:鉆研、探索)
(3)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理解練習
3、小結:今天,我們跟隨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石頭里竟蘊含了這么多的學問。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我們現(xiàn)在應該努力學習,掌握知識,長大了去揭示那些奧秘。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朗讀課文
自主練習
1、“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個歇后語的意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從石頭書中“刨”到了哪些學問?
板書設計:
石頭→書
一層一層 一頁一頁
雨痕、波痕…… 字
樹葉、貝殼、小魚…… 畫
告訴…… 獲得知識
三年級教案15
一、簡介作者,導入課題。
教師簡介作者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讀準下列字音。
荒、笛、罰、假、裳
2.交流、識記生字。
。1)加偏旁記憶的字:由——笛
(2)換偏旁記憶的字:慌——荒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歡、放假、互相、能夠、猜出、揚起、雙臂。
4.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1)潤濕:潮濕潤澤。
。2)荒野:長滿野草或無人耕種的地方。
。3)狂歡:縱情的歡樂。
。4)急急忙忙:心里著急,行動加快。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1.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請四名同學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思考每一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3.說說每部分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衣裳,沖了出來。
第四部分(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他們對準媽媽揚起了雙臂。
四、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欣賞的句子。
1.聽教師朗讀。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課文。
3.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欣賞的句子。
4.同桌交流,說一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佳句。
6.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賞。
【三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蜜蜂教案11-20
三年級下冊教案02-21
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11-10
三年級教案《童年》09-04
三年級蘇教版音樂教案07-25
三年級科學教案07-21
三年級教案:《丑小鴨》11-16
三年級英語教案11-16
三年級《撈鐵!方贪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