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必備(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方法目標:
以學定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朗讀、補白等方式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感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終于獲得了成功。
使學生懂得必須依靠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來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思路
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品讀重點語句和情節(jié),了解彼得·弗雷特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真金的曲折過程,并從課文延伸至課外,逐層深人理解“金子”一詞的多種含義。另外,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fā)情感,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質疑“金子”
1.(1)金子,光閃閃、黃燦燦的金子,我想,人人都喜歡。今天老師就給大伙兒帶來一個“金子”的故事。喜歡聽嗎?不過,可得動腦筋喲!看看哪個聰明的孩子聽了老師的范讀以后能根據大屏幕顯示的6個詞語(蜂擁而至、一無所獲、培育花苗、長滿鮮花、找到真金、實現(xiàn)夢想)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老師在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范讀全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3)學生根據6個詞語概括主要內容。
2.光閃閃、黃燦燦的金子多吸引人哪!所以一聽說薩文河畔有人發(fā)現(xiàn)了金子,往那兒趕的人就特別多。第一自然段有一個詞就是形容“人特別多”的,看誰能找出來?(蜂擁而至)你還能換上一個詞嗎?(學生體會讀)可是結果怎樣呢?(一無所獲)(學生體會讀)
3.多數人高興而來,掃興而去,但有一個人卻堅持留了下來。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這個勇敢追求夢想的人的名字。(學生大聲呼喊)彼得這一留就是五年多呀,他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了嗎?(大屏出示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4.讀了彼得說的這句話,大伙兒有什么疑問嗎?(引導學生質疑)
二、精讀感悟,明理“金子”
是呀,我們的彼得最終圓了自己的發(fā)財夢,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可他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呢?(自學標畫)
讀后交流: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畫的是哪些句子?
(指名讀所畫句子,并相機在大屏幕上出示。)
彼得走出小木屋……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1.彼得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我們知道彼得已經整整6個月沒有回家跟家人團聚了,就當他準備回家時,卻碰上了這倒霉的天氣。如果是你,孤單單地在這兒呆上6個月,吃不好,穿不暖,睡不好,會怎么樣?
3.彼得沒有埋怨,沒有放棄,這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啊!讓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來讀讀彼得的發(fā)現(xiàn)吧!
“這里沒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人們一定會買些花來裝扮自己的客廳。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幾年我就會成功……”
1.“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彼得悟到了什么?
2.請同學們讀一讀彼得的想法。(學生嘗試讀)
3.讀到這兒,你覺得彼得是個怎樣的人?(板書:充滿智慧)
彼得留了下來……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1.大伙兒想象一下,彼得培育花苗時,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2.填空練習
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他先平整土地,再一——,然后————。平時,不管是,還是,他都認真照顧花苗。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3.一份耕耘一
份收獲,彼得付出的勞動終于得到了回報。
讓我們一起分享彼得的勞動成果吧!(欣賞花卉圖片)你還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這美麗嬌艷的花呢?
4.彼得不但勤勞肯干,還是個熱心腸呢!大家請看。f師生進行接讀文字,其中畫線部分為學生讀)(大屏幕出示)
看望父母,送上康乃馨,代表幸福美滿。
祝賀生日,送上滿天星,代表吉祥如意。
祝賀新婚,送上百合花,預祝百年好合。
新店開張,送上黃菊,代表財源廣進。
朋友遠行,送上劍蘭,代表一帆風順。
d.彼得靠頑強的毅力、充滿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他笑著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1.你想怎樣讀這句話呢?能說說理由嗎?
2.老師激情引讀,學生接讀。(畫線部分為學生讀)
、倏吹阶约旱纳庠阶鲈酱螅说抿湴恋卣f:“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诒说每粗利惖拇蠡▓@,一邊擦著汗,一邊露出了了欣慰的笑容,他自豪地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畚迥臧胙,1980個日日夜夜呀,彼得終于在這塊土地上靠著自己的.辛勞、智慧得到了財富,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所以,我們的彼得不無驕傲地說:“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三、總結板書,揭示“真金”
1.學到這兒,剛才我們的質疑有了答案嗎?
2.看,老師給大伙兒帶來一個小小選擇題。告訴我你的答案,好嗎?
“金子”的含義:
、僖环N貴重的金屬
、谪敻
、劭少F、美好的品質
a.媽媽戴了一個金戒指。
( )
b.人們都說徐虎的心像閃光的金子。( )
c.彼得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上。( )
四、總結全文
1.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真心祝愿我們的每個孩子都能依靠頑強的毅力、充滿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金子”,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2.在作業(yè)超市里選做自己喜歡的作業(yè)吧!(大屏幕顯示)
、傥視e累詞語,并查字典:
金光大道金戈鐵馬
金鼓齊鳴金碧輝煌
、谖視e累句子,并查詞典: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畚視o爸爸媽媽講今天學的故事,還會說一說自己的夢想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父親面臨的是一個道德難題,深刻認識父親的誠信品質。
2.理解母親說的話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理解誠實與守信的珍貴。
【教學難點】
對“道德難題”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5課《中彩那天》。(板書課題)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下面我們將細細地讀這篇文章。
二、感受中獎心情
1.在學習之前,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幸運之神突然眷顧你,讓你中了500元錢,對小孩來說500元錢挺多的了,這500元錢由你任意支配,你最想干什么?
干自己想干的事,買自己想買的東西,雖然不是真的,但想想都挺開心,課文中的父親就中了一輛奔馳牌汽車,誰知道奔馳牌汽車?
2.看圖,啊,父親開著車來了,看看周圍的人,想想他們什么心情?車開到身邊,甚至會有什么動作,說些什么?
3.自由讀3~5自然段,說說“我”的心情如何?從哪能看出來?(興奮、簡直不敢相信)
指導讀出這種興奮的心情。
4.所有人都沉浸在快樂中、羨慕中、興奮中,父親又如何呢?(只是,他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看到父親的神情,我感到——(疑惑),那怎么讀這一句,誰來試試?
還能從哪看出父親不高興?(我?guī)状巍凰s了下來)
三、理解“道德難題”
1.我很疑惑為什么中了彩父親還不高興,自讀第6自然段,說說是什么原因?
2.自讀第7、8自然段,看看父親到底遇到了什么道德難題?(板書:留?還?)
3.如果父親要留下這輛車,他有足夠的理由嗎?讀課文,幫父親找理由,劃出相關語句。
a.“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據。”
你從這句話體會到什么?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拮據”是什么意思?誰能讀好這種語氣?孩子們生活在這個家里,他們就沒有想要點什么嗎?請你用“我想要( ),因為生活很拮據,只好( )。”來說一說。其實每個人對生活都充滿了欲望,可是孩子們無法實現(xiàn),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引讀句子)。哎,家里這么窮,今天終于中了彩,真想把這車留下!
b.“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
“夢寐以求”是什么意思?父親是汽車修理廠的技工,他如此熟悉汽車,如此喜愛汽車,多么想擁有一輛汽車呀,你能讀出父親那種渴望嗎?眼看夢想就要成真了,真想把這車留下!
c.“可是,庫伯是有錢人,我們家窮!”
這輛汽車對庫伯來說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對我們這個窮人家來說,那可是一筆巨大的財產!誰來讀讀這一句。面對中彩得到的汽車,卻又不屬于自己,誰能不激動!再讀。
d .“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張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終于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
你從這兩句中看出什么來了?(看出父親想要這輛車)這個K字是用鉛筆寫的,同學們,你們都用鉛筆寫過字,鉛筆寫的字擦起來感覺怎么樣?(很容易)但父親擦過還留下了淡淡的痕跡,誰能走進父親的內心世界,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父親當時心里不平靜,想到了什么?)正是因為父親這矛盾的心理,這K字才沒有被完全擦掉,留下了淡淡的痕跡。淡淡的.K字到底淡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讀出來?
看到父親如此為難,我們替他拿個主意,就把這輛車留下吧,行嗎?說說不行的理由。
是啊,怎么能這樣做呢?怎么能不守信用呢?請你用“就算……我也不能……”這樣的句式來推翻前面說的留車的理由。
四、感悟誠信
1.讀第9自然段,說說父親最后怎樣選擇了?
想想庫伯先生派人把汽車開走以后,“我們”全家人當時的表現(xiàn)。
2.文章最后寫到:“是呀,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睘槭裁凑f這個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呢?
3.文中有一句話與這句首尾照應,找一找。(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板書:誠實+信用=財富)
五、板書設計
5 中彩那天
《中彩那天》教學設計 留?
《中彩那天》教學設計 道德難題
還?
誠實+信用=財富
語文教案 篇3
一、授課時間
20xx年3月9日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三、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圖片、古箏曲。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ㄉ杂砂l(fā)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教師個案:
1、直接揭題。
2、設疑:
、磐ㄟ^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剖裁礃拥娜瞬拍芙锌茖W家?
有學問的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fā)生故事呢?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畫生字新詞。
2、找出小朗志萬說的話,做上記號。
。ㄈ⿲W習生字。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識字游戲:
A、將生字卡片發(fā)到守紀律的學生的手,師問:誰是xx。生答:我是x,xxx。
B、開火車讀。
4、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lián)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謎語:士兵的心(志)
5、認讀新詞:
伊琳娜志氣問題提問提水浪漫朗讀哄騙起哄喝水騙人哄騙
6、寫字指導。
喝、哄:口要寫得高、小一點。
朗:左邊不是良。
提、題:兩個是的區(qū)別。
教師個案: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和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⑴說說你幫同桌糾正了哪個音。
板書這些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谱R字游戲:①師說生字偏旁,學生猜字;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谛⊥瞄_門游戲。
⑶認讀生字詞語。
4、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朗、喝、騙”字。
5、初步感知課文。
、耪n文講了朗志萬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瞥鍪纠手救f的話:一個杯子裝滿……這是為什么?
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可做以下引導:別的東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會漫出來?
用句式“除了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其他東西,水都會”
、悄銓@個問題有什么疑問嗎?
。ㄋ模┥殞懮。
第二課時
。ㄒ唬⿵土曥柟躺。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ǘ├首x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①讀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復讀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fā)爭辯
①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谠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fā)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qū)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ㄒ凶约旱闹饕,不輕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ㄈ├手救f的話,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ㄋ模┛偨Y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ㄎ澹⿲嵺`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fā)現(xiàn)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教師個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動手做做看
為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yè)布置: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qū)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fā)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關鍵!也是現(xiàn)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yè)……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yǎng)的機會。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詞語,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體味本文準確的語言,學習幾種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朗讀,小組討論,教師啟發(f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和盧溝橋是石拱橋的杰作,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了解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學習幾種說明方法,體味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對說明方法的區(qū)分
【課前準備】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2、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課題引入生活中,你見過很多橋,這些橋各有各的特點,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兩幅圖片,說說這兩座橋各有什么特點?(投影拱橋和梁橋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中國橋梁的文章《中國石拱橋》。學生討論并回答它們各自的特點。
小結:橋梁有兩種形式,橋洞呈弧形,中間高起的叫拱橋;橋洞并不彎曲,橋身與水平面平行的叫梁橋。拱橋承受的壓力比梁橋大。就外形看,拱橋具有曲線美;梁橋橋式單調。我國的拱橋大多是用石塊砌成的。石拱橋具有外形美觀、橋身堅固、取材方便等優(yōu)點,所以我國橋梁很多是石拱橋。 1、激發(fā)動機 運用投影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盡可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二、作者:茅以升。
看注釋①,了解作者的有關資料。
三、交代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教師進行學法指導:這是一篇說明文,閱讀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習說明文的方法,對象、特征、順序、方法、語言。
檢測字詞的預習情況。
2、教師范讀課文,并投影下列問題。
、僦袊皹虻目偟奶攸c是什么?
、谟靡痪湓捀爬慷味我猓砬灞疚牡恼f明順序。
、壑袊皹蚝芏,文章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重點說明的例子?
3、提問、啟發(fā)、歸納以上問題,并板書。
、傩问絻(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谟梢话愕絺別的邏輯順序。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典型杰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fā)展。
③這兩座橋是我國石拱橋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備石拱橋的共同特點,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這兩座橋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獨拱,后者是聯(lián)拱,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選擇兩者可以互相對照,互相補充,說明中國石拱橋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的特點。
五、重點研讀“趙州橋“段落
本文先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又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做了具體說明。那么作為杰出代表,趙州橋和盧溝橋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樣說明的呢?
問題:
、僮髡呤前丛鯓拥捻樞蚪榻B趙州橋的?
、谮w州橋有哪些特點?
、奂偃缒闶菍в危埬愀鶕n文內容和插圖,設計一段話,然后向游人介紹趙州橋的有關情況。
學生齊讀課文課文第4、5段,思考左邊的問題,并在小組內討論完成。
歸納:
、傧瓤傉f、后分說的順序。抓住“著名”“最古”兩個詞語,先概括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和寬;然后逐一分析橋身的結構特點及其科學原理。
、诠为毠埃还凹缂庸;拱圈拼成;結構勻稱。
、坌〗M交流,全班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和研討,我們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理清了本文的說明順序,領略了趙州橋這座獨拱石橋的獨特魅力。那么作為聯(lián)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又有哪些與眾不同的魅力呢?下節(jié)課探討。
七、布置作業(yè) :
A(學優(yōu)生):識記說明文知識,深入領會本課內容。
B:(中等生):識記說明文知識。
C:(后三分之一學生):字詞小卷。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為了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進行說明。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部分,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趙州橋的特點?
過渡: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杰出代表,那么我們今天來看看作為聯(lián)拱石橋的杰出代表——盧溝橋有什么特點?(播放盧溝橋的圖片,投影本課時目標) 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內容,回答提問。
二、合作探究:
1、小組內交流所查找的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
2、對照圖片,參照課文內容,小組研討盧溝橋與趙州橋的異同點。 學生齊讀第6、7、8段盧溝橋部分;小組內交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思考左邊的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
3.探討“盧溝橋”的特點及說明方法。
三、拓展延伸——齊讀課文后半部分
解放后,中國石拱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橋梁的畫面。
四、布置作業(yè):
A(學優(yōu)生):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座橋梁,畫出示意圖,并寫出簡要的介紹。 學生設計橋梁,畫示意圖,寫出介紹文字。
B:(中等生):完成練習冊。
C:(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第三課時
一、探討說明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教師講授
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
2.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教師引導
(1)舉例子:本文在我國的石拱橋中,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最具有代表性。
。2)列數據:第4、5、6、10段都列舉了數據。
。3)引用古籍:第7段,馬可·波羅的游記,贊美盧溝橋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寫盧溝橋的外形,唐代張嘉貞《安濟橋銘》寫橋設計!奥萌藰颉
(4)作詮釋:第5段“大拱的兩肩上……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5)作比較:第6段“永定河發(fā)水時……足見它的堅固”。
。6)打比方:第1、5段
(7)摹狀貌:第6段最后一句
3. 小結:
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作用,闡明整理,使人們對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認識,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這就是說明文的特征。本文就是說明文特征顯著的典范。
二、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 說明文要準確說明對象,語言運用要做到恰到好處。舉例說明:
(1)第2段中說石拱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是由外表到內在,是從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即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來寫的。它們之間是遞進關系,詞語次序不可移動。
。2)第3段中說到旅人橋,用“大約”“可能”,是根據寫文章時僅能占有的資料,還不可能有更確鑿的證據,如果去掉“大約”“可能”,就變成絕對的結論語氣了。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是對“到處都有”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處都有”,因為事實上不可能到處都有,這里用語準確。
。3)第5段“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可算”一詞表示估計,作者在說明事物特點時,既有一定的資料作依據,但又有資料掌握不全的顧慮,故必須留有余地。這 是從時間上相對的說,不犯絕對的毛病。
2. 數字的精確,是說明文語言準確的一個重要方面。
如第6段對盧溝橋的介紹,從修建年代、長度、寬度、石拱數、甚至每個石拱的長度,都運用數字說明,使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了更精確的了解。
3. 第9段“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省”“巧”“高”三個字不僅用得準,而且用得精,位置絕不能變動。
△說明文中要準確運用詞語,這樣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嚴密性,達到預期的說明效果。
三、布置作業(yè):
A(學優(yōu)生):完成課外說明文語段。
B:(中等生):書后習題
C:(后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說明對象: 趙州橋和盧溝橋
對象特征:
說明方法: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 限制性詞語的使用:(大約、幾乎、左右……)
2. 運用數字說明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三年級語文上冊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困難,終于爬上了天都峰。在學習了生字新詞的基礎上,本課轉入深究課文內容,以梳理課文條理,在品詞析句的基礎上解決教學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了解課文1~7自然段的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三、教學重點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點及“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峰的艱難。
四、教學資料準備
1、教學掛圖。
2、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激趣。
上課時我們學習了第3課的生字新詞,接下去我們來深入理解課文。
1、(師故意將課題誤寫成“登天都峰”)讓學生指正題目中的錯誤。
2、釋疑:課題中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出示掛圖。
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天都峰給你怎樣的感受?那么,課文又是如何來描寫天都峰的呢?
(通過辨析“爬天都峰”與“登天都峰”的優(yōu)劣,引出天都峰“高與陡”的特點;再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對天都峰的險峻峭拔有了更為直觀的印象。)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讀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覺。
(2)說說課文是怎樣把天都峰的“高”與“陡”寫具體的?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板書:
A、 高:“抬頭望”、“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嗎?”――――(猶豫、懷疑)有什么好處?
B、陡:“筆陡”、“天上掛下來”、“發(fā)顫”
什么叫“發(fā)顫”?真的'害怕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讀促思,以讀促情。
(4)小結,悟理。
寫天都峰的高與陡,正說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氣、力量和決心的。
(對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能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學生學寫句子的有效途徑。)
2、學習3~5自然段。
那么,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頂的除了我和爸爸,還有誰?那是一位怎樣的老爺爺?你怎么知道他也是來爬天都峰的?
(1)課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你也來爬天都峰?
(2)思考:
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樣”。)
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xiàn)了他們什么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3)教師小結: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紀這么小,老爺爺年紀那么大,卻都來爬。我們是互相驚嘆,互相欽佩。表現(xiàn)了這一老一少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
讀出兩個人之間互相羨慕、佩服的語氣。
(一個“也”字,在文中并不顯眼,但通過點拔,進行挖掘,使學生感覺到這個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3、學習第6~7自然段。
受老爺爺的影響,我開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樣爬的?
(1)課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 )向峰頂爬去。
A、“奮力”是什么意思?
B、課文是怎樣來描寫我“奮力”爬山的?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手腳并用”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這樣爬?
(2)我們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奮力向上爬,結果怎樣?
A、“終于”是什么意思?
B、從這個詞中,體會到了怎樣的心情?
(3)拓展,啟發(fā)想象。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假設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爺爺,在爬山途中,你會怎樣去鼓勵對方?
爬上峰頂,“我”和老爺爺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又會有哪些感覺?
(4)指導朗讀。
(通過創(chuàng)設的語境,讓學生自然地融入課文,達到文本合一的境界,并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
(三)課堂小結,領悟道理。
學習如登山,我們只有不怕困難,知難而上,憑著堅強的毅力、非凡的勇氣,才能攀上知識的高峰。
(四)布置作業(yè)
把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積累好詞好句,學以致用,來拓展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
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峰
“我” 老爺爺
互相鼓舞 汲取力量
【教學總結】
《爬天都峰》這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一、以讀感悟,體驗“高、陡”
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時,由于教室的多媒體不能使用,無法展示天都峰的圖片,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課堂上我就和學生談了談這個假期爬黃山的感受,讓學生有個印象,這樣對學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艱難和不易會更加容易。然后讓學生對第二段進行多次形式多樣地朗讀,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峰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峰的陡。
二、研讀對話,揣摩心情
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揣摩“我”和老爺爺各自的內心的復雜心情,想像他們的思想起伏和斗爭,體會他們是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再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反復朗讀體會,讓學生聯(lián)想“我”和老爺爺登山的艱難,他們是怎樣互相鼓勵和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學生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兩個人爬上天都峰之后,為什么會互相道謝,學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說的話了。
三、發(fā)揮想像,進行補白
在學習爬天都峰這一部分內容時,課文抓住“我”爬山時的動作詞進行了描寫,而沒有描寫老爺爺是怎樣攀登的,然后讓學生聯(lián)想老爺爺會怎樣爬山,用上“一會兒……一會兒”。有的孩子說:“老爺爺一會兒拄著拐杖,彎著腰向上爬,一會兒手扶鐵鏈向上爬。走走停停,十分艱難!庇械恼f:“一會兒手扶鐵鏈向上爬,一會兒手放在膝蓋上支撐著向上爬!睂W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體會了人物的內心,從而讓學生豐富了語言,思維更加活躍。
四、教學中的不足
本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剛剛開學,學生上課發(fā)言不夠積極,以后還要多運用一些方法激勵孩子多思考,多發(fā)言。教師講解過多,學生主體地位不夠突出。在今后教學中,對于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反思。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跳水》教案12-10
[經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經典】08-1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