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與浮》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科學教案【范例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手機資料和動手探究,萌發(fā)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嘗試將污水變干凈,提高探索能力 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了解污水處理廠是如何將污水變干凈的。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guān)水凈化的資料。
2.師幼共同收集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礦泉水瓶剪掉底部并在瓶蓋上鉆個洞)等材料;污水處理的錄像;水被污染的錄像(公園的湖水或社區(qū)的池塘被污染)。
活動過程:
1.相互交流收集來的資料。
--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污水凈化的方法。
2.了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過程。
--幼兒帶著問題看錄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jīng)過了哪些程序?
--提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jīng)過了哪些程序?污水處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
3.償試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幼兒觀察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等各種材料,猜測哪些材料使用于凈化污水。
--幼兒5人一組,分別用各種材料做實驗,教師分組指導。
--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結(jié)果。提問:你是怎樣讓臟水變干凈的'?你發(fā)現(xiàn)可什么? 哪種方法比較好?
--幼兒運用多種材料組合,再次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比較前后兩次凈化的水,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小結(jié)幼兒的操作情況。
4.討論: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帶著問題"水為什么被污染"看水被污染的錄像。
--討論:生活中我們怎樣保護水不受污染?怎樣節(jié)約用水?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參觀污水處理場,指導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凈化污水(用明礬等)。
2.幼兒學習的難點是比較前后兩次過濾的水那個更干凈,從而知道哪種材料讓污水變干凈更有效,教師知道的重點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比較。針對活動準備的材料,教師要先進行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認識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工程車,并了解其特征及用途。
2.學習給車子和用途進行配對。
3.感受車子配對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掌握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等的不同特征。
活動難點:
能正確的為車子和用途進行匹配。
活動準備:
PPT、車子及用途圖片人手一套、自制車子圖卡,并將圖卡剪成四份,塑封后做成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1.教師:“我們今天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教師:“在上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些什么?”
3.教師:“有沒有看到各種各樣的車子?”
4.教師:“你認識哪些車子呢?”
二、出示PPT,讓幼兒認識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工程車。
1.教師拿出各種車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自己認識的車子。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說說這些車子的特征、顏色。
3.請幼兒討論這些車子的用途分別是什么。
4.教師總結(jié)這些車子的用途。
救護車——可以救人。
出租車——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警車——可以救人,也可以抓壞人。
消防車——可以救火。
工程車——裝運建筑材料。
三、給車子和用途進行配對。
教師一一出示車子的圖片,請幼兒幫忙找出相應(yīng)的用途,并說出原因。
四、活動延伸:拼圖游戲。
1.取出救護車圖片的一半,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車,什么時候需要這種車子。
2.繼續(xù)請幼兒找找其他車子,說說不同車的特點。
3.將剪成四份的車子圖片放在晨間桌面游戲上,供幼兒繼續(xù)配對操作。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科學活動“插花”,是我們對導向式教學活動進行的一次嘗試。“插花”來源于生活,先拋給幼兒一個明確的任務(wù)——“插花”,讓幼兒圍繞任務(wù)去嘗試探索,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怎么插花瓶都會倒”,教師激發(fā)幼兒解決問題的欲望——“怎樣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兒完成。探索過程對幼兒很有挑戰(zhàn)性,“任務(wù)=材料+創(chuàng)意”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物體不易倒的原因。
2、探索多種使物體不易倒的方法,培養(yǎng)探究的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形成大膽質(zhì)疑、積極探索的意識,并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每組礦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塊、小石頭、橡皮泥、各種盤子、蓋子、硬板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拋出任務(wù)“插花”,發(fā)現(xiàn)花瓶易倒,引起探索興趣
1、師:老師做了很多花,想請小朋友幫忙把花一朵一朵插在花瓶里(礦泉水瓶)。
2、教師請一幼兒將三朵花插在瓶子里,提問:花插在花瓶里,出現(xiàn)什么情況?(花瓶很容易倒)
二、初步探索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在比較中了解不易倒的原因
1、師:今天帶來的花瓶都是容易倒的',我們要想辦法使花瓶不易倒。我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等會每人拿一朵花插在一個花瓶里,請你們用最短的時間使“花瓶”不易倒。如果你成功了就請你貼上自己的號碼,將花瓶放在花壇上(地面有條線)。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觀察。
3、幼兒操作后交流。
師:風來了,要看看誰的花瓶比較穩(wěn)固。(用紙對每個花瓶扇一扇)
預設(shè):
幼兒行為一:同樣裝了石頭,一個倒了,而另一個不倒。
教師的對策:拿出來比較。
師:剛才用了同樣的風力、為什么都裝了石頭的花瓶,一個倒了一個沒倒呢?
幼:因為這個瓶子石頭裝得比較少……
師小結(jié):對,石頭裝多了就比較重,能使花瓶更穩(wěn)固。
幼兒行為二:用光碟,一個放上面,一個放下面。
教師的對策:
師:這兩個都是用了“光碟”。這個為什么倒了,而這個不倒呢?
幼:一個放在上面,一個放在下面。
師小結(jié):對,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容易倒,而粘在下面使花瓶的底盤變大了。
三、探索多種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培養(yǎng)探究意識1、師:桌上還有很多材料,這回要請你想出跟剛才不一樣的方法去試一試,你可以使多個花瓶站穩(wěn),比比誰想的辦法最有創(chuàng)意。在花瓶上也貼上自己的號碼。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孩子可以想出兩個以上辦法)
3、交流討論。師:我們來看看你們都用了哪些辦法。
預設(shè):
幼兒行為一:會用多種材料,探索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如:增加重量、使底盤變大、將花站直。
教師對策:考慮進人下一環(huán)節(jié)“探索不借助材料,使花瓶不倒”,對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發(fā)展他們的逆向思維能力。
幼兒行為二:大多數(shù)幼兒都采用增加重量一種方法。
教師對策:調(diào)整計劃,改變原先預設(shè)的第四環(huán)節(jié),改為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繼續(xù)探索用不同的材料使花瓶不易倒。
四、不借助其他材料,探索使花瓶不倒的原因,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能力1、師:現(xiàn)在桌上就只有許多花和花瓶,你們有沒有什么辦法使花瓶不易倒?
2、幼自由探索。
3、展示幾種成功的方法。如:將幾束花插在一個瓶子里,將小瓶放在大瓶里再插上花。
師:我也有一種方法可以使花瓶不倒(教師將花莖折短再插在花瓶里),知道為什么嗎?我們在區(qū)角活動中再去試一試是什么原因。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比較豆子泡水之前和泡水過后的變化。
2、了解泡過水后的豆子的構(gòu)造;顒訙蕚洌焊牲S豆和泡過一夜的濕黃豆若干,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回憶泡豆子的情形。
1、想想昨天我們是怎樣泡小豆子的?泡的是什么豆子?它是什么樣的.呢?
二、觀察泡過水的豆子的形狀。
1、出示兩種豆子:泡之前的豆子和泡過水后的豆子大小有什么不一樣呢?哪個大哪個小?泡過水后的豆子外皮怎樣?形狀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2、請你們拿一個小豆子,輕輕剝開兩瓣,看看里面怎樣?你知道里面長出細細的小芽叫什么嗎?胚芽有什么作用呢?(
3、小結(jié):植物的胚芽是植物胚的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胚軸的頂端,突破種子的皮后發(fā)育成葉和莖。
三、畫一畫。
1、請你將泡之前的豆子的樣子和泡過水后的豆子模樣畫出來。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說出泡過水后的豆子的構(gòu)造。
四、延伸活動。
我們將這些豆子種植起來,看看它們都會有什么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12-29
大班科學教案12-18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04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2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25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31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7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