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賦、淑、撅、叟、滌”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qū)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引入,猜讀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過《迷人的張家界》,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
2、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過渡:是的,仙境般迷人的張家界有著舉世罕見的自然風光,實在令中外游客流連忘返。今天讓我們一起到張家界市的另一個主要景點——索溪峪去看看好嗎?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1)野是什么意思?2)野字為什么要加上雙引號?(是“著重”的意思,此時應馬上指導學生個別、齊讀課題。)3)索溪峪野在什么地方?即課文圍繞“野”寫了哪些內(nèi)容?
4、在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fā)后,讓學生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二、一讀課文,讀通讀順,掃清理解的障礙
1、學生自學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上,思考上述的幾個問題。
2、同學們在讀的時候,是否發(fā)現(xiàn)課文特別多生字詞?它們是我們閱讀的障礙,我們齊心合力把這些障礙都搬了。(出示課件“我來讀讀”,檢查生詞讀寫:“賦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蕩滌” 指名讀,齊讀。)
3、這些小石子都踢開了,看這些大石塊能不能搬開。(出示詞語:斷壁懸崖、拔地而起、膽顫、磅礴、千峰萬仞、綿亙蜿蜒、浩氣長舒、隨心所欲、不拘一格、橫攔綠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指名讀、齊讀)
三、二讀課文,整體把握,感知索溪峪的“野”
1、這些詞放在課文中再讀,相信能讀得更好,對索溪峪的野會領略得更好。
2、隨機抽三個同學合作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檢查是否收到應有的效果。
3、同學們讀得太好了。相信理解得也不錯。先看看這些詞語在課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師出示圖片,有“千峰萬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團”“直插云天”“綿亙蜿蜒”
讓學生用文中的詞語加以形容,還可以追問:你為什么能想到是這個詞呢?以檢查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4、詞語理解得不錯。看看剛才那幾個問題都找到答案了沒有。
5、指名回答并板書。
第二課時
一、三讀課文,重點探究,讀懂索溪峪的“野”
1、剛才,我們已幾次進入索溪峪,也談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老師已把它寫在了黑板上,很不錯。但是,同學們,如果別人問你對索溪峪的印象如何,你的談話僅此而已,別人怎能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同學們可以從下面的幾個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反復研讀課文,把重要的句子讀得爛熟于心,肯定能讓人無懈可擊了。(課件出示)
1)為風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
2)以索溪水的語氣做自我介紹,告訴游人索溪的水是什么樣的。
3)現(xiàn)在你就是一名導演,你的任務是以“索溪峪的動物與人”為主題,拍一部影片。制定你的拍攝計劃。
4)將各種游人在索溪峪的表現(xiàn)通過表演和旁白加以展現(xiàn)。
2、學生自由組合,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研讀課文。
3、下面每個組選出一名組長。聽清老師的建議。
一要明確你們的任務是什么。
二想一想,重點研究課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讓你們把工作做得更好。
配音小組到老師使用的電腦前,小組長做好指揮,看畫面配音。
“水”小組活動,一定要體現(xiàn)你們的.創(chuàng)造性。
導演小組,你們也要脫離課文,體現(xiàn)你們的創(chuàng)造力。
表演組的表演要恰到好處,不要因過分的夸張讓人啞然失笑。
4、學生分組練習。
二、演繹索溪峪的“野”
1、剛才,大家興致很高,都有上佳表現(xiàn)。哪一個小組先匯報一下?覺得他們的匯報有哪些優(yōu)點缺點隨時記錄在小本子上,他說完后,大家共同評價。
2、學生匯報完先自己評價,然后讓其他學生評價。
三、漫談感受、總結升華、
1、同學們,索溪峪的山美不美,水美不美,猴子和人可愛不可愛。這種美是怎樣的美?
2、對,這種美是野性的美,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飾的美,就是天然的、質樸的純真的美。
3、學完課文,有什么感受?
4、總結
語文教案 篇2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體裁:
【七絕】
原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臺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后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于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注釋]
。1)擎:舉,向上托。(2)傲霜:不怕霜凍,堅強不屈。(3)最:一作“正”。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jié)啊!
【出處】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耙褵o”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致,“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將對劉氏品格和節(jié)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于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集體由許多人組成的,每一個人都在影響著集體,如果大家都為集體出力,集體才能越來越好,而在一個好的集體中生活,又有利于個人的成長。
教學目的
1、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幼兒能基本認識生字,指讀課文。
2、通過教學讓幼兒了解什么是好集體,以及萌發(fā)對集體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重點與難點
對生字的認讀,并有感情的指讀全文。
過程設計
1、版面設計,角色激情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36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大集體,多讓人開心,那怎樣才能組成一個好集體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朋友眼中的好集體吧。”
出示詩歌《好集體》。
2、指讀掛圖
。1)拍手跟讀一遍
老師及時表揚并提出新要求
。2)指讀掛圖一遍
注意指字的正確并進行常規(guī)教學
3、生字教學
。1)孩子們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但是有些生字孩子們還是不能完全念好。要我們一起來把生字寶寶都學會好嗎?
逐個出示生字并組詞:
集(集合、集體) 體(身體、體積) 滴(雨滴、水滴) 買(買車、買房) 習(學習、習慣) 團結
(2)文字搬家
反復敲打交織照應生字,并把生字分發(fā)給上課表現(xiàn)好的孩子。
。3)文字回家
字寶寶和小朋友玩的很開心,可它們想回家了,孩子們能找到字寶寶回家的路嗎?
要求孩子能把字卡放回掛圖的相應文字上面
4、看書本指讀詩歌。
。1)分發(fā)課本,孩子正確指讀全文,遇到困難及時幫助。
。2)生活談話“我們的班集體”。
5、搶答字卡分發(fā)禮物結束課堂
“孩子們今天的表現(xiàn)真是棒極了,會指會念還認識了這么多生字,為了表揚大家,我還有一份禮物哦。只要你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字寶寶就會跟著小朋友回家了!
活動反思
懂得個人離不開集體,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自教學活動誕生起,教育實踐者和教育研究者都一直在追求著以最少的教學所耗獲得最大的教學所得,重視并尋求有效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精心地設計活動,投入地組織教學,卻是收效甚微。這些低效的教學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我們確立了從以下角度來思考幼兒園集體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學目標的價值理性;教學中介的工具理性;教學的復雜性對有效教學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和使用有效教學的標準。
這次活動讓我真的收獲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讓我學習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讓我在自己的語言課上嘗試了一下自己的方式,從中我也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不要緊守教參中的設計過程,教參只是教師的一個參考資料而已。另外我有了一個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盡量去做好,不要想結果,只有你放開了,孩子才會無拘無束。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掌握幾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了解太空醫(yī)院的神奇之處,感受想象的神奇,激發(fā)科幻意識
教學重難點:了解太空醫(yī)院的神奇之處,激發(fā)想象力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掌握10個生字
2、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到太空已不是夢想,太空到底是怎樣的?和地球是否一樣?太空上有醫(yī)院嗎?今天我們將學習一件發(fā)生在太空醫(yī)院里的離奇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度課文思: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新詞學生在書上勾劃生字、新詞,同位相互檢查自學情況
3、檢查生字重點指導:詫紐書寫知道:舔
4、學生輪讀課文,梳理課文條理
5、石說大意
三、:講述了“我”到太空醫(yī)院治療燒傷的神奇的故事。想知道太空醫(yī)院到底如何神奇,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揭秘。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生詞
2、書讀課文
3、上查找有關太空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太空醫(yī)院的`神奇之處
2、體會“我”第一次來到太空醫(yī)院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重點品析
師:由于燒傷“我”住進了太空億元,在太空醫(yī)院的整個治療過程中,太空醫(yī)院的神奇讓“我”新奇不已,難以置信,默讀3-20節(jié),思考: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太空醫(yī)院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給作者帶來哪些感受?學生默讀課文勾劃句子并批注
二、與文本對話,引發(fā)共鳴
1、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神奇一:“可是干裂的嘴唇發(fā)出了火灼般的疼痛……朝我嘴里伸來。”a.學生感受讀悟b.此時“我”的心情怎樣?感受如何??學生移情體驗,讀句子
神奇二:“真奇怪……我很容易地轉過去。”
a.學生談感受讀悟
b.此時“我”的心情又如何?從哪里看出?
c.分角色讀10-14節(jié),感受心情由迷惑到詫異的變化
神奇三:“突然,一個奇怪的景象使我大吃一驚!瓚覓煸诳罩!
a.學生談感受讀悟
b.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神奇四:“我調過頭一看……在給我打針呢!
a.學生談感受讀悟
b.如果此時是你在治療,你心情如何?
c.帶著感受讀句子
神奇五:“你現(xiàn)在可以把身上的……敞開著!
a.學生談感受,提出質疑估計質疑:為什么要在身上涂上一層乳白色的保護膜?
b.學生自己展開猜想
c.在書上尋找謎底,談談此時自己有何感受
d.此時的”我”還有什么疑問?學習22節(jié)
e.當”我”的疑惑解答出來后,心里會想些什么?
三、合理補白,全文
1、當“我”健康出院,準備返回地球時,“我”會對白衣大夫說些什么?
2、你覺得作者關于太空醫(yī)院的想法,將來有可能實現(xiàn)嗎?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3、師: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以前許多人們的夢想都變成了現(xiàn)實,以前人們夢想自己有“順風耳”現(xiàn)在人們發(fā)明了電話,有了因特,以前人們夢想自己有“千里眼”,現(xiàn)在有了電視,可視電話?茖W技術的神奇讓人們有了呼風喚雨的巨大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空醫(yī)院能變成現(xiàn)實,每一個人都應該懷揣一顆夢想之心,并又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的決心。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
2、畫一幅科幻或編一個科幻故事
板書:21.太空醫(yī)院
翻身——懷疑——神奇——迷惑——打針——詫異——涂保護膜
尼龍絲病床夢想成真
語文教案 篇5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過程與方法:會通過比較,掌握形聲字的識字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愿意并積極參與小組合作。
二、教學重難點:
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三、教學方法:利用圖片、卡片幫助學生掌握生字。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是春、夏、秋、冬。春天過去了,夏天就要來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夏天吧!(出示夏天的掛圖)
師:在這個美麗的季節(jié)里,都有哪些小動物呢?他們都在干什么呢?想不想跟它們成為朋友?你瞧,它們帶著生字寶寶來了!
(二)認識生字
誰先來讀讀它們的生字寶寶?(找2人讀)
還有兩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讀讀。
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寶寶,跟老師一起讀一遍,
哪位同學也想試試,來領大家讀一讀?(找2人)
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
同學們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說說。
哪位同學起來說說?(有很多字都帶有蟲字旁)
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那這么多帶蟲字旁的字,我們怎樣才能記住它們呢?跟你同桌說說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你是怎樣認識的?
總結:誰認識“蜻蜓”,你是怎樣認識的?(蜻蜓的蜻,右邊是青,所以讀起來跟青同音)
這個方法好不好?掌聲鼓勵
那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今天學的字里,除了“蜻”是這樣的字,還有哪些字也能這樣記呢?(蜓、蝴、螞、蟻、運、蝌、蚪、蚯、蚓)
這么多呢!那我們今天學生字可方便多了,這種認字方法你學會了嗎?
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剩下網(wǎng)了,網(wǎng)這個字我們怎么來記呢?(像魚網(wǎng)的`形狀)
他說的好不好?咱們也給他掌聲鼓勵一下
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咱們再來一起讀一讀好嗎?
同學們你們看,這樣你會讀嗎? (去拼音讀)
你們真棒,你們看,這樣你會讀嗎?(去副字讀)
同學們真了不起,下面咱們做個游戲活動活動好嗎?小火車開起來,(學生排著讀)小火車開回來(學生倒著讀回來)
我們的小火車順利的到站了!我們勝利的完成了第一個任務,給我們自己掌聲鼓勵一下。剛才我們動動我們的小嘴,完成了第一個任務,下面咱們一起來動動小手,完成第二個任務,有信心把它完成好嗎?
(三)學習寫字
我們來看一下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生字,(打印 貼在黑板上)前4個字大家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帶蟲字旁、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蟲字旁比右邊部分稍微小一些)同學們很善于發(fā)現(xiàn),這里老師再給咱們同學一個友情提示:螞蟻中蟻右邊的義筆順是——蝌蚪中蚪右邊的斗的筆順是————,你明白了嗎?下面動動咱們的小手一起來描一描寫一寫,比一比誰寫的最規(guī)范!
大家都寫完了,咱們一起看看這幾位同學的字,大家給評一下。
我們還剩下4個字,咱們小組一起先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這些字應該怎樣寫,然后一起寫一寫,評一評好嗎?咱們比一比哪一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規(guī)范的寫出這4個字。評出今天的寫字冠軍!
請每個小組讓你們小組寫的最好的同學把自己的字帶到前面來我們展示一下。
(總結點評)
大家覺得哪位同學的字最規(guī)范?那么他就是我們今天的寫字冠軍。
大家想不想也做冠軍啊?
那就要向冠軍學習,把字寫好,拿出練習本來,認真地把每個字寫3遍,然后小組評一下,自己組的寫字冠軍。
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不論是讀還是寫,希望每位同學都有機會成為冠軍。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1、學習《詩經(jīng)》的有關常識,培養(yǎng)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詩作的能力。
2、反復朗讀并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初步培養(yǎng)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1、熟背本詩,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2、比興手法的運用,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放錄音)讓學生聽歌曲《在水一方》。
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詩經(jīng)》中的《蒹葭》,
教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詩經(jīng)》中的其他作品。
二、 簡介《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社會生活。
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jīng)》按其表現(xiàn)內(nèi)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共160篇,大都是民間的歌謠,最富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jīng)》表現(xiàn)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與 風、雅、頌合稱為《詩經(jīng)》六義。
三、 引入《氓》
在春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chǎn)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漸產(chǎn)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chuàng)傷。
四、 指導誦讀
放錄音:第一遍,提醒學生注意 字音和節(jié)奏(二二節(jié)拍)
指名兩位學生朗讀,并讓其說明這樣讀的理由。
集體朗讀(要求讀出詩歌的語氣 語調,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 詞匯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無—毋 說—脫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詞語(至于 以為 泣涕 子 賄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詞語并解釋
其黃而隕:黃,名詞活用作動詞,變黃。
士貳其行:貳,數(shù)量詞作動詞,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數(shù)量詞作動詞,經(jīng)常改變。
4、匪:fēi 愆:qiān 將:qiāng 載:zài 于:xū 說:tuō
徂:cú 湯: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六、小組討論 理清思路(用兩個字概括詩歌大意)
明確:戀愛 婚變 決絕(板書)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jié),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請一位同學說說故事情節(jié)。
1. 學習“戀愛”部分(一二章)
、艑W生集體朗讀此部分后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nèi)容。
明確:相見 定情 送別 約期 (布置作業(yè):將這一部分改寫成現(xiàn)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破肺丁跋嗉s送別”場景中的語言,概括兩人性情。
明確:氓:急噪 任性
姑娘:溫柔 體貼 癡情 遷就男子 這也預示兩人今后的悲劇婚姻生活。
[3] 從“子無良媒”到“秋以為期”,女子的思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討論) 明確:女子先言“子無良媒”,是出于對“禮”的一種遵從,古禮認為女子嫁人,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后又言“秋以為期”,說明女子沖破了“禮”
的束縛,勇敢地與“氓”私訂終身。
[4]朗讀第二章,請學生展開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讓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當時女子的心理細 微變化。(“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保
提問:從這兩章中我們能不能對當時的社會風俗習慣有所了解?
明確:
A、當時的商業(yè)活動是物物交換—“抱布貿(mào)絲”
B 、占卜文化—“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2. 學習“婚變”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讀第三章,提問:
、 本章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勸誡女子不要癡情。)
② 既然是勸誡女子不要癡情,為何又要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同樣提到了桑葉,有何特殊含義?
明確: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興手法。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意濃密;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之情狀,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由桑樹引發(fā)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興手法可以激發(fā)聯(lián)想,增強意蘊,產(chǎn)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 請一學生朗讀,提問:開頭幾句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試舉例說明。
[明確]比興,“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莆闹械谋扰d有何特點?
[明確]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庇稚H~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n 朗讀4、5兩章,提問:
、 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確:女子嫁給男子后辛勤勞作,任勞任怨,盡妻子的職責,而男子卻“至于暴矣” “二三其德” “士貳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 兄弟為何嘲笑她?(學生討論)
總結:(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會對兄弟說什么話?)
a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終身,違背當時禮節(jié)。
b兄弟認為女子不懂得順從丈夫。
、 推測當時社會女子的地位和命運?(由于社會政治歷史原因,女子將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托在愛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聯(lián)系現(xiàn)實,不要喪失自我個體的獨立性。)
、 面對男子的背棄,女子是否是忍聲吞氣,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轉意?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