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精)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從幾方面有條理、比較具體地介紹一件小物品
2、懂得對反映事物特點的材料要寫得具體一些。
3、培養(yǎng)喜愛小物品的情趣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明確要求
1、揭題
2、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
※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是什么?
※課文要求從哪幾方面來寫小物品?
※應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小物品?
3、反饋、訂正
通過上面內(nèi)容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安排好介紹順序”就是“有條理”“反映小物品的特點部分寫具體一些”就是落實“比較具體地介紹自己喜歡的一件小物品”的要求。
二、學習教材中的例文——我的小花鹿
1、指名讀例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一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2、重點讀議例文第二自然段
※通過引讀法理清第二自然段的層次
教師讀第一句和圓圓的腦袋上
學生接著讀一對粉紅……像要跟我說話
教師讀小花鹿的身體是桔黃色的
學生接著讀上面還有大紅色的梅花斑紋
…………
※討論: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小花鹿”的`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的句式說,教師用板書引導)
3、齊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中的“小花鹿”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處?
三、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以進一步明確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
第二課時
一、觀察小物品
上課時請學生把小物品放在課桌上,老師可從中挑選幾件放在講臺上作為教具,進行習作指導。
二、說說作文構(gòu)思
1、準備介紹一件什么小物品
2、準備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
3、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小物品。
4、你準備怎樣把小物品的特點部分介紹具體
三、師生共同評議。
四、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五、習作交流。(抽取有代表性的習作)
1、指名讀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有否基本達到本次習作的要求)
六、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浙江省編義務(wù)教育教材第九冊中《背篼》是一篇短小優(yōu)美的散文,配畫明文 文畫共賞。文章以簡練而又富有情味的語言描寫了一個農(nóng)家孩子黃昏打柴歸來的形象,展現(xiàn)了一幅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讀此文,那勤勞、純樸的山娃子仿佛已活脫脫來到你眼前,令你無法抗拒內(nèi)心對他的愛。
怎樣讓此景、此情輕松留住,添一份永恒記憶中的甜點,成了我和學生共同的目標。為此,在教學此文時,我們采用了“配畫明文,文畫共賞”的方法。
一、初讀試畫,感知美
在出示課題后,通過簡筆畫“背篼”開篇,既掌握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斑@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它的每一個小節(jié)都可作畫,同學們不“見”的景物。學生喜愛作畫,他們迫不及待地自由讀文,邊讀邊畫下所“見”的景物。學生很快便感覺到了文章的“景物性”、“圖畫性”。當圖畫繪諸筆端時,他們又對課文語言作了揣摩,并自主地了解內(nèi)容。這一過程是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的。過去那種一味枯燥地讀文變得生動而有富有情趣,這無疑產(chǎn)生了“積極、主動”的態(tài)勢,充分發(fā)揮了情感功能。沒有生硬的詞語解釋,沒有刻板的.提問,一切都由學生自己發(fā)揮。于是,平時一位從未提過問題的學生向教師請教“坎”該如何畫?通過點撥,他成功作畫,愛創(chuàng)新的同學,有了發(fā)揮水平的機會,外加了許多合理的景物。初讀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得到回歸,強化了學生對深讀課文的興趣。
二、研讀添畫,拓展美
在課文初成畫后,讓學生自由說圖,再參考文章內(nèi)容說一說,把課文語言內(nèi)化為自身語言。比較中,學生能體會到課文語言的簡練,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配畫明文 文畫共賞》!澳芊駥⑦@簡練的語言再豐富一點呢?”讓學生再自讀自悟,聯(lián)系生活,切磋文章的遣詞造句,體會思想感情,然后合理添畫景物,為畫配詞。在發(fā)展他們的研讀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時,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
。ǎ保﹫D文并茂,形象生動,富有動畫性。如那飄過林梢的裊裊炊煙,畫成了高揚的手臂,配以“孩子,回來啦!”一路上,注明了“拐、繞、走、跨”,不同的走法。
。ǎ玻┲行木淝擅畹厣A!芭叮嚼锏暮⒆樱丑锸⒅粋勤勞的童年”。山里的孩子不只是打柴,他們拎水、割稻、種菜、拔草,這就是勤勞;也有學生畫了許多背篼、許多孩子,表明了山里的孩子共有的美德。對山娃的贊美之情早已注入其中,何用表白!
(3)填補空白。文章語言簡練,留下了許多空白之處,給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如一路問候村人,一路的山歌小調(diào);如何打柴,如何采藥,如何在山里“貪玩”,摘下紅紅的山柿子;那晚,孩子為賣藥做了一個甜美的夢……。這一切,豐富了課文內(nèi)容,使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程度的體驗。
此時,再讓學生說畫,課文原有的構(gòu)思又有了創(chuàng)新,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表情達意。再讀課文時,那簡練語言的內(nèi)涵就豐富多了,感情更為深厚。這樣,互為映襯,同中之異。異中之同的比較,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使課文形象更加鮮明。作畫與“學文”相輔相成,互促互補,使閱讀課堂教學達到了十分和諧的美的境界。
三、文畫同賞,表達美
當文已讀,畫已成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成為輕松自在的事了。作車再現(xiàn)了課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鮮明、準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給學生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他們帶入智力“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在研讀中細細品味了文章,深切感受到文章對山里孩子的贊美之情。這時,學生的朗讀就顯得入景入情,真切感人,做到了“以情傳聲”,可以說是真情的流露。
這堂課下來,把講讀的機會讓給學生,把練筆的趣味送給學生,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他們便會主動、生動地去閱讀。我認為,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挖掘他們的想象能力,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片沃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檢閱、俱樂部、挑選"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隊員們關(guān)注弱勢的美好的心靈。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隊員們關(guān)注弱勢的美好的心靈。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幻燈片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借助工具書,認識本課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讀文解題,感知全文
1.板書課題:檢閱
試問學生:什么是"檢閱"?
2.基于學生不甚理解,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檢閱。
3.交流:
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是"檢閱"了嗎?
4.出示插圖,看這就是在七月,波蘭首都華沙歡慶國慶節(jié)舉行的一次檢閱流行。
你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隨機指導朗讀文中有關(guān)描寫檢閱隆重場面的句子。
隨機讀詞:博萊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萊克
二、再讀課文,了解故事
就從這一隊孩子身上,發(fā)生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學生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思考:隊員們發(fā)生了什么事?
2.匯報交流,理清脈絡(luò):
。▋和爢T準備參加國慶撿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國慶節(jié)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在交流中隨機指名讀相關(guān)段落,及時正音,如:鴉雀無聲羨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進故事,品味語言
在這一次盛大的檢閱中,博萊克和兒童隊員們以他們出色的表現(xiàn)博得了觀眾的稱贊,他們是這樣說的`:
生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
這些小伙子真棒!
觀眾為什么稱贊他們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隊伍走得整齊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說什么呢?(我知道博萊克得到大家的稱贊是因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達這一個意思,對么?好。下面我們就先走進博萊克,去體驗一下,他"棒"在何處。誰來把博萊克參加檢閱時的情景展示給大家?
1.一生讀。多媒體出示帶有畫面的文字。
2.生自由讀,邊讀邊想:哪些話讓你感受博萊克棒。
3.交流
重點品讀: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倌男┰~讓你感覺到博萊克棒?(根據(jù)學生回答,抓重點詞指導朗讀。)
②想象當時博萊克在想什么?透過這個鏡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體會人物心情,引導有感而讀。)
③看著這拐杖,這高揚的頭,這挺起的胸脯,你想對博萊克說句什么話呢?(進一步指導朗讀)
4.博萊克真的讓我們佩服。好!同學們,這一幕幕鏡頭,一個個場景不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也看到了,所以,他們由衷的稱贊這個自信、堅強的孩子
生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
讓我聽到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稱贊!
生再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能力目標:
1.有情感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從閱讀的內(nèi)容想開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lǐng)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標: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lǐng)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難點:通過個性化的閱讀,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學生交流課前所搜集到的有關(guān)時間的名言警句。
2. 聽了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題:80多年前有一位年輕的作家也和我們有著一樣的感懷,于是他寫下了散文《匆匆》(板書課題,讀題。)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書:朱自清)
1. 你了解朱自清嗎?(生簡介作者)
過渡: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樸素、精煉,文筆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風,令人回味無窮。在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文章里,他是怎樣來抒發(fā)他的情懷呢?
設(shè)計意圖:師生談話,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時間的詩詞、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本文自主閱讀的狀態(tài)。
二、整體感知,讀中悟?qū)W
1. 整體感知:錄音朗誦《匆匆》。
聽了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文章,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懂文中的每個自然段。
。1) 老師選擇幾個難度的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正音。
。2)每個自然段分別說了什么?
(3) 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媒體映示句子: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3.指導有側(cè)重點地讀好問句。
(1)指名讀。要求:讀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強調(diào)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該怎么讀?指名讀、齊讀。
。3小結(jié)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讀法和感受。
設(shè)計意圖:緊扣題眼,用不同的語氣朗讀重點語句,通過不同角度的朗讀,引導學生獲取不同的體驗,引發(fā)聯(lián)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獲得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
三、 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1、課文中,作者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具體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來去匆匆,請同學們細細讀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關(guān)的語句,讀讀品品,并在旁邊做些批注,寫寫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自悟。
設(shè)計意圖: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彼栽谶@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在讀讀寫寫中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隨機映示語句,相機指導朗讀。
。1)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A.指名幾聲讀,談體會。(在交流中了解作者運用比喻的寫作方法,形象地寫出了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B.請讀的出色的學生介紹為什么能讀得好,讓學生們明白怎樣讀進文字中去。
C.小結(jié)方法:朗讀時展開豐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讀好。
D.運用上述方法朗讀這句話。
設(shè)計意圖:教學時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同時又充分發(fā)揮老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己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獨特體會,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于解決重難點,也體會了課堂的互動。
(2)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圈畫:“水盆”“飯碗”“雙眼”下面加點。)
A.讀了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B.學生評議:他讀得怎樣?聽了同學的朗讀,你還想到了什么?
C.讀出自己的感受。
設(shè)計意圖: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內(nèi)容,也不僅是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老師不斷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讀后的感受,創(chuàng)設(shè)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說話,落實了讀的訓練的同時指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3)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A.老師范讀,你能體會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時光飛逝的詞?
B.時間能”跨”能“飛”,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誰也能把日子的這種飛逝的感覺讀出來?和老師比一比。指名讀。
C.男女生賽讀。
D.喜歡這個句子的同學站起來讀。設(shè)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個性化閱讀的.時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重視學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視學生朗讀中談體會和朗讀中的師生評價、交流,真正達到有情感朗讀的要求。
四、配樂齊讀,深化情感
1學生配樂讀第2、3自然段,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讓我們再來回味文章開頭的問句,你是否有新的體會呢?再讀。
設(shè)計意圖:抓住文中的設(shè)問句在課堂首、尾的運用,既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又對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起到了很好的幫助。
五、總結(jié)全文
既然日子這樣容易匆匆而逝,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品味,尋找答案。六、作業(yè)
1、課外讀一讀《跟時間賽跑》。
2、協(xié)議據(jù)有關(guān)珍惜實間的句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3、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設(shè)計意圖: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老師要注意拓寬學習資源,使課內(nèi)外有機的融合,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并注意積累詞句。
3、領(lǐng)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fā)現(xiàn)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悟,并積累詞句,領(lǐng)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教具:
生字詞語卡片、收集愛迪生的相關(guān)資料、掛圖或課件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課
1、談話:出示愛迪生掛圖。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引導學生借助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愛迪生的生平及發(fā)明。)愛迪生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閱讀一篇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板題)
2、演示:利用課件展示愛迪生的部分發(fā)明(如:電燈、電話、電報、電影機等)引導學生聯(lián)想這些發(fā)明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大家猜想它們的發(fā)明者是誰?引出愛迪生,自然過渡到課課文內(nèi)容。
二、初毒感知
1、自由讀文,畫出生字新詞,難點字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同座互讀互查,生字掌握情況。
3、(課件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當引導學生利用新學的漢字擴詞。
4、學生分組讀課文,互相檢查讀文情況,讀通順流利。推舉一名讀得好的參加全班讀文。
5、指讀課文,師生評議。教師相機指導重點詞語和長句子的讀法。
6、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組內(nèi)朗讀展示。
7、再讀思考: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讀懂?
三、朗讀想像感悟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思考,想想愛迪生是怎樣想出辦法救自己的媽媽的?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說話練習。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斥責、恍然大悟”等詞語。
(結(jié)合課文插圖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畫想像課文中發(fā)生的故事,進行練習說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結(jié)合重點詞語的點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中的生字詞語。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竅門、借鑒已有知識分析看如何把字寫好。
2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認為難點的字。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師生共議,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復習生字詞語。
2、分段指讀課文內(nèi)容。回顧課文大意。
二、研讀理解
1、教師引發(fā)學生思考:課文的最后一段里寫道:愛迪生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你從課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個聰明的.孩子?找一找,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書,教師巡視啟發(fā)學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語言、神態(tài)等,認真閱讀,仔細體會。如:從父親對愛迪生前后的態(tài)度變化;從愛迪生的動作表現(xiàn);從房間內(nèi)的變化等方面理解。(隨機演示鏡子聚光實驗)
3、組織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師生共同研讀相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深入理解愛迪生善于思考、
觀察、動手的好品質(zhì)。(課件對比出示:愛迪生用鏡子聚光的前后情景)
4、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說話的語氣,體會課文內(nèi)容。
三、討論深化
愛迪生之所以能想出辦法救媽媽,原因是什么?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人物品質(zhì),在充分交流與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關(guān)于愛迪生的哪些資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愛迪生說的名言警句,積累下來。
3、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或做過哪些小實驗說一說。
五、總結(jié)、作業(yè)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2、把你觀察到的有趣想象或做過的小實驗寫一篇日記。
3、課外閱讀有關(guān)愛迪生的書籍。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試著背誦。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地情感朗讀,感悟詩歌的含義。
2、用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更多地了解天鵝。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人類對天鵝、對動物的關(guān)愛,也體會到天鵝的快樂和動物對人類的愛,讓孩子們自覺地去保護動物,熱愛自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天鵝嗎?為什么?(喜歡,因為天鵝雪白雪白的,非常漂亮,而且……)把你們課前搜集的關(guān)于天鵝的材料展示一下吧。(學生展示,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
天鵝真的是非常的美麗珍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guān)于天鵝的詩歌。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
1、想不想自己讀讀?那趕快開始吧,別忘了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2、把有疑問的詞語提出來,同學之間幫助解決。
3、再輕輕地讀一讀這首詩歌,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三、理解詩歌
1、誰能把這首詩歌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2——3名)
2、如此美的詩歌,你從中讀懂了什么呢?是從哪句讀出來的?
3、學生交流,并指導朗讀。
4、同學們,如果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美麗的天鵝,生活在這么美麗的環(huán)境中,感受著人們的關(guān)愛,在你們歡快的歌聲中,會唱些什么呢?
5、學生發(fā)揮想象,暢所欲言。
6、你們說的真棒,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的愛,讓我們滿懷著對動物對大自然的愛,再來讀讀這首詩歌吧。
四、拓展延伸
天鵝是非常珍貴的動物,需要我們的保護,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小動物,也包括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都需要我們的保護,為你今后的行動做個小小的打算吧。
五、指導書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賞讀品味有關(guān)描寫杏花的句子。
教學重點:
讀通全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嗎?
3、板書《第一朵杏花》。
4、讀課題,質(zhì)疑。
二、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課文后的拼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自由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杏花是在什么時候開放的?文章為何要寫第一朵杏花?
3、讀了課文你有了哪些新的問題?
4、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三、小組交流討論自己的自學情況。
四、全班匯報:
1、指名讀讀文后的生字,并組詞。
2、指名分節(jié)讀讀課文。
3、說說你讀了課文后有了哪些新的問題?
。▽τ趯W生提出的的價值的問題則留作第二課時解決。)
4、概括講講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五、賞讀品味:
本文多處描寫了杏花,請你找一找,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紅……已經(jīng)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
“春風吹綠了柳梢,吹綠了小草……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想想竺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受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析、演,感受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點。
1、自由讀,說說你感受了竺可楨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的?先自學,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重點理解“習慣地問”,“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體會觀察的精確、細致及長期的觀察習慣。
3、相機指導學生讀好對話。
過渡:“時間像飛箭,轉(zhuǎn)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記竺爺爺?shù)脑?當他看到第一朵杏花開時,他是如何告訴竺爺爺?shù)哪兀?/p>
三、情景演示,體會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讀課文,小組中分角色演示當時的情景。
2、指名演示對話,其它同學仔細看,仔細品,想想人物說話的語氣,想象人物說話的神情,評評同學的表演。
3、給這段對話加上一定的提示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5、導讀“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說說從這一大段中你體會到了竺爺爺又是個什么樣的人
四、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
2、理解“精確”一詞。
。ㄏ日f說“精確”是什么意思?再請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舉例說說什么才稱得上是“精確”。)
五、通讀全文,總結(jié)。
1、自由朗讀全文。想想課文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為題?
2、匯報交流。
3、學習了本文,你覺得竺爺爺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態(tài)度?從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六、課后作業(yè):
進一步搜集竺可楨的有關(guān)資料。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讀寫結(jié)合,重視語言文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轉(zhuǎn)換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2、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父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3、通過學習,學生能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父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1、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對比“打”與“送”,升華父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角度切換,建立父親形象。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遲到》,還記得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嗎?不急,老師有個建議,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選一個角度來概括。
“我”上學遲到了,父親打了我,幫助我改正了錯誤。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直到70多歲時仍然記憶猶新。(出示課件)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能影響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樣一位父親。同學們,你們能說說嗎?(嚴厲、關(guān)心女兒、疼愛女兒、慈祥……)
二、感情誦讀,品析“嚴慈并濟”的父親形象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別寫出了父親的嚴和慈。
感受“嚴”
1、說話要有根有據(jù),自由讀課文6—13自然段,找找哪些語句具體寫出了父親的嚴厲,感受特別深刻的地方勾畫下來,還可以簡單批注。比如一個詞語、短語或者簡單的一句話。3分鐘以后交流行嗎?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感嘆號不僅可以表示贊嘆還可以表示氣憤,三個嘆號足以說明父親氣極了。從語氣上我們感受到父親的嚴厲。(分角色朗讀對話)
B、“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我挨打了!”
怎樣才能讀出嚴厲呢?自己試試。(指名)
我仿佛看到了高舉的雞毛撣子,聽到了令人膽寒的咻咻聲!巴、抄、掄”這些動作直接寫出了父親的嚴厲。能從其它句子中有所感受嗎?
C、“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尾,外面的雨聲……被宋媽抱上了洋車。”
外面的雨聲有多大,我的哭號就有多響,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fā)著熱。”
父親下手狠,鞭痕讓人有鉆心的疼痛,怎么不嚴厲呢!
3、一次遲到,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時,教師點撥學生注意聯(lián)系前文。
小結(jié)過渡:
父親恨鐵不成鋼,怕我養(yǎng)成壞習慣,所以才會這樣狠狠地打我。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同學們還讀出了他的慈祥。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沒說什么,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給我!
1、指名回答。
2、送來的僅僅是夾襖和銅錢嗎?送來的還是什么?同學們,這簡單的兩句話背后究竟蘊藏著什么?請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點撥。
(雖然打在我身上,卻痛在父親心里,他懊悔不已。父愛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過行動來表現(xiàn)。此時無聲勝有聲!)
B、每一動作后都承載著父親沉甸甸的愛。同學們,用心用情去讀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讀——指名(朗讀中注意方法點撥,情感渲染)
教師小結(jié):我們看不見父親的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父親關(guān)愛的眼神,觸摸到父親那份厚重的愛!
三、入情入境,體味“我”的內(nèi)心世界
父親打了我,又送東西給我,作為女兒,“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變化?結(jié)合具體語句說說。
挨打時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師點撥。(傷心、不解、難過、委屈……)
送東西時的心情:
小結(jié)過渡:
(感動、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氣,我不解甚至怨恨,因為那時我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親追到學校送東西給我,看著他關(guān)愛的眼神,“我”的內(nèi)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學們看啊,“我”在接過父親送夾襖和銅錢時,眼里分明閃著淚光。
愛之深,責之切。聽著我慘烈的哭喊,看著我狼狽的樣子,想起我紅腫的傷痕,父親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來了,帶著夾襖和銅板來了,可見到我了,卻什么也沒說。父親的愛就是這樣,有時是打的.嚴厲,有時又是愛的深沉。
四、對比中升華父愛的高度
1、現(xiàn)在你覺得“打”和“送”,哪個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聲討論。
2、指名回答。
補充資料:
其實《遲到》這篇課文選自她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她在寫這篇文章時,父親早已經(jīng)去世了。她是帶著對父親的懷念來完成這本書的。讀書時,我們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帶給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時的皮肉之苦是短暫的,就像過眼煙云,一吹就散了;而送東西時的感動卻是永久的,就如一塊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記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濃濃的父愛!
3、嚴而有情的父愛有效果嗎?讀課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后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是的,因為有了父親這份厚重的愛,也因為我讀懂了,理解了父親的愛,所以我才會有了從遲到到早到,甚至來不及吃飯也要趕到學校的變化,這樣父親足以影響我一生!可是父親早已去世,要是時光能倒流,要是父親此刻就站在我面前,“我”該有多少話想對父親說呀!拿起你的筆代替女兒把心里最想對父親說的2、3 句話寫下來。3分鐘夠嗎?
5、指名交流。
五、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真切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為你已經(jīng)把自己當成了林海音。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她70多歲時所說的話。生齊讀。
林海音的故事影響了我,要是這個故事也能影響同學們那該多好啊!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學習散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散文中洋溢的生活情趣。
2、萌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繪畫能力,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欲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幼兒感受散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貼圖、頭飾、背景音樂
教學時間:
一課時(30—35分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不光老師來到你們這做客,同時呀!老師還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她是誰嗎?(教師出示小女孩貼圖)
2師:哦!原來是一個小女孩呀!她的名字叫妞妞,我們大家和妞妞打個招呼吧!(生:妞妞,你好。
3、現(xiàn)在就讓我們大家和妞妞一起去草地上走走,看看吧!
你們看到草地上有些什么呢?(生:紅紅的花,綠綠的草,高高的山,漂亮的蘑菇)
4、這時,我們看看這美麗的草地上誰出現(xiàn)了呢?(教師出示蘑菇貼圖)我們快和這個可愛的蘑菇娃娃打個招呼吧!(生:蘑菇娃娃,你好。
5誰能說說這蘑菇娃娃長什么樣嗎?它像什么呢?
二、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學生初步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
可愛的蘑菇娃娃家今天發(fā)生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們和妞妞一起去看看,行嗎?我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吧!
音樂背景下,教師邊朗誦邊表演散文
三、利用活動貼圖,引導學生了解散文的主題和內(nèi)容
1、蘑菇娃娃家的故事我們聽完了,誰知道下完雨后,蘑菇娃娃它怎么樣了?
2、我們一起來做蘑菇娃娃撐開小傘的樣子好嗎?(教師帶領(lǐng)學生一起做動作)
3、蘑菇娃娃撐開了小傘時,我們看看草地上誰飛來了呢?(教師出示小蜜蜂貼圖)我們和小蜜蜂打個招呼吧!
4、誰知道小蜜蜂最喜歡干什么?(生:采花蜜)那我們大家一起學學小蜜蜂采采花蜜吧!
5、蘑菇娃娃見到小蜜蜂,它想把美麗的小傘送給小蜜蜂,小蜜蜂是怎么說的呢?
6、蘑菇娃娃的小傘那么漂亮,小蜜蜂為什么不要呢?
7、這時,我們看看誰又飛到草地上了呢?(教師出示花蝴蝶圖)我們也和它打個招呼吧!
8、漂亮的花蝴蝶最喜歡干什么呢?(生:在花叢里跳舞)那現(xiàn)在我們把這當做是花園,學學花蝴蝶跳跳舞,好嗎?
9、蘑菇娃娃要把小傘送給花蝴蝶,花蝴蝶是怎么說的呢?花蝴蝶為什么不要蘑菇娃娃的小傘呢?
10、你們瞧!這時草地上誰跑來了?(教師出示梅花鹿貼圖)我們快和它也打個招呼吧!
11、梅花鹿最喜歡吃什么呢?
12、蘑菇娃娃要把漂亮的小傘送給梅花鹿,梅花鹿怎么說的呢?梅花鹿為什么也不要蘑菇娃娃的小傘呢?
13、這時候,我們大家想想,蘑菇娃娃還會把小傘送給誰呢?他們會怎么說呢?
14、現(xiàn)在我們瞧瞧,站在一旁的妞妞見到小動物們都不要蘑菇娃娃的小傘,這時,她會對蘑菇娃娃說什么呢?她要蘑菇娃娃的`小傘干什么呢?
15、爺爺見到妞妞送的蘑菇小傘,為什么會樂得胡子翹?
四、表演散文
1、這個故事這么美,你們愿意和老師站起來一起表演表演,行嗎?(音樂背景下,教師帶領(lǐng)孩子表演散文)
2、分角色表演散文
這個故事里有大方的蘑菇娃娃,勤勞的小蜜蜂,漂亮的花蝴蝶,可愛的梅花鹿,還有一個美麗的妞妞,誰愿意上來演一演他們。
五、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想象
如果蘑菇娃娃把小傘送給了你,你會怎么樣呢?
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行嗎?
六、延伸活動
春姑娘見你們大家表現(xiàn)得那么棒,想讓老師交給你們一個小任務(wù),她想讓我們大家畫一畫蘑菇,看看誰畫得好,你們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