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3篇(精)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
2.能正確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蝸牛和小動物們對話的語氣。
3.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想像,還有哪些動物想教蝸牛學藝或者能新編一個蝸牛吸取教訓、虛心學藝的故事。
4.描寫獨體字“主、并”,2個左右結構的字“泳、浪”。
5.懂得學習要一步一步地學,不要一味求全。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蝸牛圖片,問:你認識它嗎?它叫什么名字?
2.蝸牛不會飛,不會游,只會在地上爬,它也學過藝,但沒有成功,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一看——蝸牛學藝(出示課題齊讀)。
3.學習生字:藝,找朋友(技藝,藝術,曲藝)課文中“藝”的含義是“技能、本領”。
二、學習課文和生字
(一)整體感知
1.聽錄音,思考:哪些動物想教蝸牛學藝?蝸牛學會了嗎?
2.交流,板書:兔子蝴蝶鴨子
3.為什么蝸牛沒有學會本領呢?自由讀課文,熟悉內容。
(二)重點學習1-4節(jié)
1.指名讀1-4節(jié)。思考:因為(兔子)只會,不會,不是全才師傅,所以蝸牛。
2.學習生字:主、并、傅、睬主——。徊ⅲ蟊且;師傅,連讀輕聲;睬:換部首。
3.指導朗讀:蝸牛忙說:“你并不是全才呀,我得找個全才師傅。”說完,再也不理睬兔子了,自己想前爬去。
4.同桌合作讀;男女生合作讀。
。ㄈ┬〗M合作學習5-12節(jié)
1.小組學習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蝴蝶和鴨子也要教蝸牛本領,可結果呢?
說話訓練:因為只會,不會,不是全才師傅,所以蝸牛。
3.出示句子:
A.蝸牛說:“你也不是全才呀。”說完,又向前爬去。
B.蝸牛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原來你也不是全才呀,再見!”,說罷,又向前爬去……
(2)指名讀句子,要求讀準字音。
(3)指導朗讀,讀出說話的態(tài)度和語氣。
(4)學習生字:浪、泳,積累三點水的字。
4.分角色朗讀課文。
思考:比較一下,蝸牛三次回答的態(tài)度和語言有何不同。
5.出示:蝸牛要找的全才師傅是會,會,會。這樣的師傅有嗎?所以小蝸!芭肋^坡,越過嶺,蝸牛還是沒找到全才師傅。”
(1)學習生字:越,半包圍結構;嶺,后鼻音。
(2)齊讀最后小節(jié)。
三、說話訓練:
1.還會有哪些動物想教蝸牛學藝,結果怎樣?和同學合作,先說說,再演演。
2.新編“蝸牛學藝”的故事,主要講蝸牛吸取了教訓,虛心向兔子、蝴蝶和鴨子學藝,結果學到了不少本領。
四、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學藝主動并且?guī)煾?/p>
理睬游泳波浪似的`
越過山嶺浪花主人
搖頭虛心翻山越嶺
3.指導寫字:泳、浪,左窄右寬。
五、作業(yè)布置
1.寫字本1。
2.詞語:主動師傅理睬招呼游泳
整堂課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生生、師生互動的交往中獲得知識,明白道理。如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體驗對與錯。又如通過教師引出“小蝸牛沒有學到本領,很煩惱,我們來幫它出主意”這一問題的思考,讓學生融入于故事中,承擔角色,從而悟出道理,即一點點積累,一樣樣地去學本領,不能一味求全。一年級的孩子天生就是一個演員,他們的表演繪聲繪色,高潮一個接一個,掌聲、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學生在掌聲中更加自信,在笑聲中懂得尊重別人,在歡呼聲中領悟了這個童話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養(yǎng)成公平公正的觀念。
2.理清文章的演講思路(本文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的結構。)
教學重點:
1、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賞本文的演講思路。
教學難點: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
1.教育學生珍惜寶貴的時光,把握機遇,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公平、公正、正義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學生尊重父母,感謝他們賦予每個孩子寶貴的生命。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ò鍟n題)請學生談談對課文標題的理解。
(這里把人生或是社會比作大海,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航行在這人生之海的航船中的船長。我們是自己命運的掌舵人,命運緊握在自己手中。)
。ǜ睒祟}——寄語十五歲,意為捎給十五歲的話,實際上是對十五歲的人談的話。)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學生的母親,20xx年3月3日,她女兒所在的北京101中學初三(4)舉行了一個主題班會,為全班孩子集體過15歲的生日。作者當時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在會上發(fā)言,本文就是她的發(fā)言稿。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積累字詞,完成練一練。
。1)心 ( fei) (2) (qi)視(3)無動于 (zhong)
。4)呱呱墜地( )呱呱,形容嬰兒啼哭聲。呱呱墜地,指嬰兒出生。
(5)幸災樂 (huo):別人遭到災禍時自己心里高興。
(6)交織:錯綜復雜地合在一起。
。7) : 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形容處于有利的地位。
2思考討論
。1)在主題班會上,作為學生家長代表的作者提出了哪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什么關系?
。ㄈ齻問題形成了一個系列,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們推己及人,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中心觀點,巧妙地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做一名稱職的船長。)
(2).通過三個問題,引出了作者什么觀點?歸納出了什么結論(演講詞的中心觀點,即作者希望孩子們具備什么樣的品質,成為什么樣的人)?
。ò鍟
。3)讀了這篇課文以后,你認為“你是你的船長”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養(yǎng)成公平、公正、正義的觀念,與“做自己的船長,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這一主題有何聯(lián)系?
。ㄟ@里把人生或是社會比作大海,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航行在這人生之海的航船中的船長。我們是自己命運的掌舵人,命運緊握在自己手中。
形成這種觀念是作為船長的一項重要素質,也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素質。)
。4)你如何評價這篇演講詞?總結感悟
如: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逐層深入。
演講針對性強。
演講富有鼓動性。(感染性)
語言具有親和力。(真切)
三、寫一寫
你將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你有哪些心里話要說,請寫到紙上。
示例:船長是一船之主,他應該能經(jīng)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具有臨危不懼、從容不迫的心理素質,還具有臨危決斷、指揮若定的能力。
只有憑著勇敢、智慧、不怕困難的精神,才能使我們的航船到達勝利的彼岸。
六、布置作業(yè)。
獨立完成思考練習二。
課外閱讀《戰(zhàn)勝自己》
板書設計
你是你的船長
——寄語十五歲
提出問題
作者觀點
得出結論
1自己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
敞開心扉、感受世界和世界上的人們
養(yǎng)成公平、公正的觀念,做一個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人
2別人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
3自己能否感到別人的疼痛
教學反思:
附:
1、演講要有針對性,在課文第一段,演講者是如何注意臺下聽眾的不同身份的?你能舉出其中的話簡要說明一下嗎?
。ㄋ謩e拋給家長和孩子們一段親切而富有激情的話,很快抓住了聽眾的心。
對于家長,她說:“當在座的……了不起的事!边@些話說出了家長們的心聲,令家長感到欣慰。
對于同學們,她說:“你們整整齊齊……能量!边@些話說出了孩子們活力無窮的特點,語言富有激勵性,調動了孩子們的情緒 。)
2、你贊同作者所說的“你自己也同樣會有弱點、不幸、失敗或缺陷”的說法嗎?在生活中,你是否見過或經(jīng)歷過因弱點、缺陷、失敗、不幸而遭人嘲笑,遭遇不公平、不公正的事?
(從小范圍看,這種說法可能不對,但從大范圍看,應該是對的。別人的這些情況可能是暫時的,說不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也會陷入這些窘?jīng)r之中,因此贊同。
如:嘲笑成績不好的同學。
3、你是如何理解“公平”、“公正”四字與課文第13段第3、4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的?
。▽τ谟腥觞c的不幸的人,我們不必嘲笑,因為我們自己也會有同樣的弱點,應該說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我們應有“公平”的觀念;所謂“公正”,指我們處理一件事情,無論雙方的地位如何,評判者都能根據(jù)正確的是非觀作出結論,不因為一方有某些缺陷而受到不公平待遇。第13段第3、4句話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你 是 你 的 船 長
---寄 語 十 五 歲
魏春燕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領悟文章的主題。 2.理解文意,挖掘課文的思想內涵。 3.理清作者的演講思路,特別是所提出的三個問題之間的關系。 4.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5.積累生字新詞。
(二)過程與方法:教師先解題,讓學生對本文的中心內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擬演講;引導學生體會文意,與學生共同探討本文的演講思路,體會重要句子的含義。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教育學生珍惜寶貴的時光,把握機遇,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公平、公正、正義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學生尊重父母,感謝他們賦予每個孩子寶貴的生命。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領悟文章的主題。2.理清作者的演講思路,特別是所提出的三個問題之間的關系分析欣賞本文的演講思路。3.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公平、公正的觀念,做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
難點: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人生的感悟。
教學突破: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設計當今社會是否需要同情心正義感的課堂辯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網(wǎng)上搜集有公平、公正觀念的人物事跡,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事跡材料。搜集有關材料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導入新課,解題。 1.分析題意,進入新課學習 。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2.積極配合教師,聆聽“船的忠告。
3.分析作者演講思路 。 3.理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
4.組織學生辯論。 4. 融入課件中的畫面,體會自己所產(chǎn)生的真實情感。
5.寄語學生。 5. 積極參與辯論。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ㄔ儐枌W生的年齡,引出十五歲)十五歲是一個花一樣的年齡,十五歲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年齡,十五歲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年齡。十五歲的生活里有友情的溫馨,愛的漣漪和成功的喜悅。十五歲的你們就像一只只小船,點亮了理想的航標,張滿了帆起航。
然而,人生的海洋是波瀾起伏的,穿過涓涓細流,你也許會遇上驚濤駭浪,激流險灘。因此,在前行的過程中,你們除了要做一名勇敢的水手,還需要一位智慧的船長。那么誰能為你擔當船長呢?告訴大家:“那就是你自己”。正如一首小詩中說的:人生是艘航船/讓風留給帆/方向留給舵/船長站的位置/留給我。所以我說,你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長。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你是你的船長》這一課。聽聽一位老船長的對我們提出的忠告。
二、理解課文標題
這里把人生或是社會比作大海,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航行在這人生之海的航船中的船長。我們是自己命運的掌舵人,命運緊握在自己手中。副標題——寄語十五歲,意為捎給十五歲的話,實際上是對十五歲的人談的話。作者當時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在班會上發(fā)言,本文就是她的發(fā)言稿。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提示:語重心長、情真意切、充滿希望)
2、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集中力量朗讀后三段
四、研討課文
。ㄒ唬┒嗝襟w顯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其中。
1、這篇文章的中心觀點是什么?(即作者希望孩子們具備什么樣的品質,成為什么樣的人)。
2、為了表達自己的中心觀點,作者設計了一些問題,請同學們找出這些問題?
3、作者設計的三個問題的次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4、在提出三個問題之后,作者要求我們去做一件什么事?
5、作者為什么要求我們這樣做?
6、文章最后作者對我們提出了什么希望?
7、你認為有同情心有正義感對于人生很重要嗎?
8、你認為做好人生的船長,除了具有公平、公正、正義、善良這些品質外,還應具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
。ǘ⿴熒舆^程
1、教師提問討論題第一題,學生在文中找到答案。
明確:作者希望孩子們具有公平、公正的觀念,做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
2、教師提問討論題第二題,學生回答。
明確:問題一: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自己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
問題二: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別人能否感到自己疼痛)
問題三:別人能夠感到我們的疼痛,而我們是不是也能夠感到別人的疼痛?(相互之間能否感到疼痛)
問題四:親人之間能相互感受,其他人之間甚至陌生人之間會有這種感受呢?(人們都能相互感受)(多媒體顯示消防官兵解救被夾在墻縫中的小孩的畫面;親人離別的畫面,學生體會自己的感覺。)
。ㄟ呌懻撨叞鍟鹤约焊械阶约禾;別人感到自己疼;自己感到別人疼;人們都能相互感受)
3、教師提問討論題第三題,明確:這三個問題是并不是毫無關系的,由自己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問到別人能否感到自己疼痛,由親人之間的感覺問到陌生人之間的感覺,由淺入深,推己及人,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
4、教師提問討論題第四題,明確:作者讓我們感受世界。 理解:“一身化作千萬身” 作者是讓我們富有同情心,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別人。當我們去感受去分擔別人的不幸時,我們會贏得許多人的信任,我們會擁有許多朋友,我們不再是孤單的自我,而是豐富多彩的 “大我”。
5、教師提問討論題第五題,明確:我們不是孤獨的、孤立的,作為人類成員,我們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生活在社會中,不能孤立在存在。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的,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個人就像一滴水,如果注入大海就獲得了生命,而一旦離開大海,再美的浪花也會干涸消失,感受別人、感受世界是融入大海的過程,因為從根本上說,生命是一個整體。)
6、完成其余的討論題。
。ㄈ┱n堂辯論
作者在文章結尾強調了同情心正義感對人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但也有人對這一觀點持否定態(tài)度。有人說,同情心值幾個錢?正義感有什么用?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無需同情心,無需正義感,因為它們不當飯吃。下面我們就來一個小小的辯論。
甲方:同情心、正義感對人生極其重要。
乙方:同情心、正義感對人生無用。
多媒體顯示資料供學生參考:
1、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時空調查:誰來作證”節(jié)目,有幾個故事:主人公有的貼告示,有的舉牌子,更有的跪地哀求,目的是尋找證人。尋找證人難,找到了讓他們出庭作證更難。有這樣一個數(shù)字----10,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各類訴訟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率平均不超過10,證人不肯出庭作證,案件的是非就很難分清,當事人欲哭無淚,法官也愛莫能助。(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4月11日) 如果你是一起案件的目擊者,你會出庭作證嗎?
2、近日,一段令人氣憤的網(wǎng)絡視頻廣為流傳:11月7日,武漢561公共汽車上,兩名男乘客因與司機就1元車錢產(chǎn)生分歧,遂暴打公交司機,并打傷阻攔的一名車隊調度,還將車玻璃砸碎。這一幕均被車上的車載攝像機拍攝下來,根據(jù)攝像機記錄,當時車上還有28名乘客,但均未理會此事,而是在事發(fā)后紛紛下車離開。讀了這則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3、最近,有人在網(wǎng)上發(fā)了一個貼子:我不曉得你們公安局的在忙些啥子,前天中午大概是12點左右,我在林業(yè)局門口看到起搶人的,那些搶人的在光天化日下,眾目睽睽之下?lián)屓,你們還在林業(yè)局門口安裝了視頻監(jiān)控,看來那個東西是裝起騙人的,我在那里等了近半小時沒有看見一輛警車來詢問,而且在福樂多超市到農(nóng)業(yè)局這一小段路之間,在大白天搶劫的事情是經(jīng)常發(fā)生,我卻沒有發(fā)現(xiàn)有警察來制止或者是詢問過,真不知道你們在忙些什么~~~~~~~~~~~想起來就氣,希望你們能來管管,社會還有沒有正義感?讀了這個帖子,你有什么感觸?
4、臘月二十九這天,你出門買年貨,看見馬路上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拄著拐杖在乞討,你會有什么反應?
學生充分辯論后教師總結:有正義感,路見不平一聲吼,你換來的是贊許的目光,贏得的是大家的信任,你會很幸福。有同情心,你會去理解別人,幫助別人,會獲得別人對你的贊許,你在社會上就會擁有許多朋友,你會很快樂地生活。同時,當你有困難挫折時,你對別人的種種關心和幫助也會得到回報。
五、小結:(教師寄語)
在生活的海洋上,我們每個人都應做自己人生的船長,尋找人生的方向。撐起一片藍天,繪出一片彩虹,奏起動人的樂章。“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只要相信自己,就會有成功的人生。我們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再大的風浪也不要退縮,請相信,走過風雨,走過陰霾,前面總有彩虹;走過平淡,走過惆悵,前面總有希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毕M课煌瑢W都駕著你的“勇氣號”啟航。
六、能力拓展
1、以“做好自己的人生船長”為話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朗讀散文《生命的啟程》
板書設計
你是你的船長 自己感到自己疼
——寄語十五歲 別人感到自己疼 生命是一個整體 — — —
公平、公正、同情心、正義感
自己感到別人疼
人們都能相互感受
資料鏈接
生命的啟程
不要因為我們曾經(jīng)跌倒,就不再愿站起來,而忘記趕路,到頭來只會使自己一無所有,不要因為前方一路風雨,就猶豫徘徊畏縮不前,到頭來只會使充滿希望生命之花凋謝枯萎,不要因為往昔的輝煌而忘記乎所以,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到頭來只會使如火的激情悄然熄滅,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我遇到什么,擁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忘記啟程,忘記趕路。
只有啟程,我們才不會浪費寶貴的光陰,讓生命之樹結滿豐碩的果實,只有啟程,我們才會向理想的目標靠近,從而有機會和成功握手,只有啟程,我們才會創(chuàng)造嶄新的自我,讓執(zhí)著的追求書寫無悔的人生,
鮮花和掌聲從未賜予那些守株待兔者,而只有饋贈給那些風雨無阻的前行者,空談和闊論從來不會讓你的夢想成真,到頭來只會留下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嘆,只有啟程和前行者才是達到成功彼岸的唯一路途。
只吶喊不沖鋒的不是好士兵,只瞄準而不射擊的不是好獵手,躺在搖籃里的嬰兒永遠不會站立而行,把自己關在黑暗的屋子里永遠不會看到外面世界的光明和精彩。
啟程,需要你堅強自信,滑堅強自信的啟程,在前行的路上遇到急流險灘閃電雷鳴時,要么是畏首不前,要么是半途而廢。
如同險峻的高山擋不住光澤的波濤,光澤的波濤也擋不住你前行的孤舟,就像廣闊的晴空擋不住突來的風景,突來的風景也擋不住你遠行的背影,即使世俗的圍墻擋住了你萬丈的豪情,但決擋不住你鏗鏘的步伐,即使厚重的夜幕擋住了滿天的星斗,但決擋不住你心中點燃的一盞燈火,即使歲月的樊籬擋住了你堅強的軀體,但決擋不住你渴望的信念。
也許,你航行了終生也沒有到達彼岸,也許你攀登了一世,也沒有到達頂峰,也許所有的耕耘都沒有收獲,,也許,所有的汗水都白白的揮灑......但是,敢為天下先,未必不是勇士,敢于面對失敗的,未必不是英雄,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不必太在乎奮斗的結果,奮斗了問心無愧;生命其實就是一次播種,播種了不一定就有結果,但不播種卻永遠沒有結果。
所有的退卻都是逃避的借口,所有和徘徊都是懦弱的表現(xiàn),只有真正的啟程,才是堅強的證明和詮釋,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邁步,路就會在腳下延伸,只要你上路,就會發(fā)現(xiàn)誘人的風景,只要你啟程,就會體會到跋涉的快樂。
上路盡可以創(chuàng)造你五彩的年華!
啟程盡可以奏響你生命的樂章!
《你是你的船長》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本文的深刻內涵。
2、學習本文的談話方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
【背景】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學生的母親,20xx年3月3日,她女兒所在的北京101中學初三(4)舉行了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主題是“你是你的船長”,為全班孩子集體過15歲的生日,作者當時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在會上發(fā)言,本文就是她的發(fā)言稿。
【講解】
1.本文題為“你是你的船長——寄語十五歲”,你能說說“你是你的船長”的具體含義是含義嗎?
答: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船長,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線,掌握自己的命運。
2. 你能給這篇發(fā)言分一下段落嗎?
答:第一部分(第1節(jié)),由對孩子成長的感慨引入話題。
第二部分(第2節(jié)~第12節(jié)),以三個問題層層深入地引導孩子們積極去感受這個世界和世界中的人們。
第三部分(第13節(jié)~第14節(jié)),引導孩子們從根本上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教育他們要養(yǎng)成公平、公正、正義的觀念。
3. 作者為什么要進行請同學們掐一掐自己的胳膊,看疼不疼這一環(huán)節(jié)?
答:因為作者發(fā)言的中心是培養(yǎng)學生對他人的關愛之情,如何讓學生學會感受他人?那就應該讓學生先意識到自己的感受,所以設計了讓學生掐自己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說明道理。
4. 從哪幾句話能夠看出:“作為人類成員我們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答:敞開自己的心扉,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沒有障礙地去感受這個世界和世界中的人們,于是,“一身化作千萬身”,許許多多人的幸福和快樂便都印在我們的心中,許許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們眼里。
5.這幾句話寄予著作者怎樣的希望?
答: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世界和世界中的人們,希望孩子們富有同情心,能夠以一個善良的心去感受別人的幸?鞓泛筒恍彝纯。
6. 作者以親切的話語勸告孩子們在感受世界以后應該養(yǎng)成公平、公正的觀念。你怎么理解公平、公正和正義?結合文中的內容回答。
答:公平是指平等待人,不對別人的弱點和不幸抱譏諷嘲笑的態(tài)度,不對別人居高臨下;公正是指正確看待和評價別人,不對別人暫時的失敗或某些缺陷持幸災樂禍的立場,要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也要符合整個社會公正的原則;正義是對真理的認識和支持,對真善美的堅持和倡導,對假惡丑的堅決反對和斗爭。(答案不唯一,可以有自己的見解。)
【小結】
作者用真切的語言和孩子們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緊緊扣住“你是你的船長”這一主題代表全體家長表達了心聲,教育孩子們要養(yǎng)成公平、公正的觀念,將來還要發(fā)展自己的正義感,成為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演講思路
2、引導學生體味重要語句在語境中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板書課題。請學生談談對課文標題的理解,并進一步思考:作為一名稱職的“船長”,應具備哪些品質呢?(啟發(fā)學生自由討論)
作者作為一個有著多年行“船”經(jīng)驗的“老船長”,又給我們什么樣的忠告呢?一起來看課文。
參看課文正文前的說明文字,了解作者的身份以及演講背景。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
1、根據(jù)演講者與聽講對象的關系,選擇適當?shù)淖C據(jù)朗讀。(語重心長,情真意切)
2、找出這一演講詞的.中心觀點,即作者希望孩子們具備什么樣的品質,成為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明確:作者希望孩子們具有公平、公正的觀念,做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
3、提問:如何才能成為作者希望的那種人呢?
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既然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傷害一個人”),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文字。
4、鼓勵學生針對這段文字,舉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5、提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公平公正、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人,那么,我們人生的航船將駛向何方?反之,又將是什么樣的一種結果?
6、小結
提問: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作者希望的那種人嗎?“既然我們有這樣的能力,”一句中,“這樣的能力”是指什么能力?根據(jù)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來歸納。
討論明確:是一種能感受、分擔別人痛苦的能力。
三、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演講思路,體會文章逐層深入的結構。
1、演講一開始,作者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緊扣演講詞的特點層層引出中心的?
2、討論總結:這些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現(xiàn)場氣氛熱烈,并逐步引導使孩子們思考。使孩子們推己及人,從根本上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順理成章地得出演講中心,巧妙地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做一名稱職的“船長”。在結構上,這篇演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
四、體察感悟
人生的航程有激流、險灘、暗礁,作者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作為自己的船長。讀完課文后,你有哪些心理話想說?試作即席發(fā)言。
五、再次深情朗讀課文。
體會家長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殷切期望,體味文章睿智而感人的語言,學習體會文章在演講思路上的巧妙安排。
六、歸納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
七、布置作業(yè)
1、完成“思考與練習”二
2、學寫演講稿《我有一個夢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意,挖掘課文的思想內涵。
2.把握作者獨具一格的演講思路。
過程與方法
教師先解題,讓學生對本文的中心內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擬演講;弓懈學生體會
文意,最后與學生共同探討本文的演講思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教育學生珍惜寶貴的時光,把握機遇,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公平、公正、正義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學生尊重父母,感謝他們賦予每個孩子寶貴的生命。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賞本文的演講思路。
難點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突破
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景,對課文進行適當修改后模擬演講,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互動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對本文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用于課堂模擬演講上。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解題,導入課文 1.分析題意,進入新課學習
2.營造氛圍,講讀課 2.積極配合教師,聆聽“母親”的諄諄教導
3.分析作者演講思路 3.理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4.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4.完成課堂練習
一、解題.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師: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學生的母親,20xx年,她女兒所在的北京101中學初三(4)班舉行了一個主題班會,為全班孩子集體過15歲的生日。作者當時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在會上發(fā)言,本文就是她的發(fā)言稿。請大家看課題——你是你 的船長,誰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 解? (板書課題)
2.師:不錯,大家說得非常好。另外,本文還有一個副標題——寄語十五歲,這個詞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師:誰能給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4.師:很好。這位母親對十五歲孩子們的這番話語重心長,情真意切。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靜靜聆聽…… 1. 踴躍發(fā)言。
生:“你是你的船長“,意思是我們要 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線,掌握自己的命運。
生: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 的船長,這艘船將駛向何方,命運如何,完全看我們怎樣駕駛它。
2.齊聲回答:借代
3.生:寄語十五歲,意為捎給十五歲的話,實際上是對十五歲的人談的話。
4.帶著好奇和渴望進入新課學習。
二、營造氛圍,講讀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營造氛圍,朗讀課文,注意此時想像這篇文章是自己對在座學生的寄語,是貼心地交談。讓學生合上課本,配合你的朗讀。 1.合上課本,聽教師充滿感情的話語,漸漸融人教師用心創(chuàng)造的情景。當教師讀到“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后停下來時,
師:……我能感受到你們熱切韻視線交織在一起,你們年輕的生命在互相交換著能量,……現(xiàn)在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來,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 讀到此處停下來,凝視學生,看他們的反應。 2.師微笑著繼續(xù)朗讀:好極了!祝賀 你們!知道自己的疼痛,“……但是 別人是否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現(xiàn)在我來問一位同學,“萍”(一位女同 學的名字),如果“風”(“小麗”的好朋 友)的手被刀劃破了,正流著血,你感覺怎樣?
3.師:聽見了沒有,孩子們?不僅“風” 會覺得疼,他的好朋友“萍”也會感 到他的疼痛。那么…… 后面的課文照此模式進行下去。 學生開始均木吶地望著教師,隨后恍然大悟,紛紛伸手去掐胳膊或臉,此起彼伏地叫道:“疼!
2.紛紛想像如果此事發(fā)生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
小麗:我會覺得很心疼,因為我能感到他的疼痛。
3.完全沉浸在情景中,主動跟著教師 的節(jié)奏完成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 知。對“母親”的教誨有所感悟。
三、分析作者演講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好了,謝謝大家。剛才我并沒有要求你們做什么,你們卻能主動配合我來完成這篇文章的朗讀,這是 為什么呢?
2.師: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打動了你們,它所流露出的真情深深地感染了你們,讓你們 不自覺地去思索,去領悟。你們說是嗎? 1. 思考原因。
生:您不像在朗讀一篇課文,倒像在和我們談心,我們完全融入了您的話語中。
生:是啊,確實是這樣。
3.師:作者在這篇演講中提出了問題,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課本,瀏覽文,把它找出來 。
4.組織學生討論: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呢? 與學生一起明確答案,將梗概板書。 3.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提問。 生: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t
4.討論交流作者的演講思路,在教師引導下明確答案。
四、完成課堂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置隨堂練習,讓學生自主完成,不確定處給予指導。
2.導人課后思考與練習二,讓學生獨立思考,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
3.組織學生作即興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感恩的心、同情心、正義感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1.自主完成隨堂練習。
2.閱讀重點語句,體會其含義。
3.積極發(fā)言,說說自己學了這篇課文后的體會。
五、本課小結
六、板書設計
你是你的船長
——寄語十五歲
提問: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
自己會感覺到疼痛--->家長可以感覺到孩子的疼痛--->孩子可以感覺到家長的疼痛--->人們都會對他人的處境有所感受——>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應對任何人抱漠視態(tài)度—>應該培養(yǎng)同情心和正義感,培養(yǎng)公平、公正的觀念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如何理解文中的“一身化作千萬身”?
練習設計
教學反思
本文內容較容易理解,不必花功夫來逐句講解。只需循序漸進, 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將這篇演講稿稍加修改,在班上來個模擬演講,這不失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一個好辦法,且更能讓學生理解文意。
你是你的船長
-------寄語十五歲
四川省資陽市第八中學 李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意,挖掘課文的思想內涵。
2.把握作者獨具一格的演講思路。
過程與方法
教師先解題,讓學生對本文的中心內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擬演講;弓懈學生體會
文意,最后與學生共同探討本文的演講思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教育學生珍惜寶貴的時光,把握機遇,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公平、公正、正義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學生尊重父母,感謝他們賦予每個孩子寶貴的生命。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賞本文的演講思路。
難點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突破
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景,對課文進行適當修改后模擬演講,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互動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對本文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用于課堂模擬演講上。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解題,導入課文 1.分析題意,進入新課學習
2.營造氛圍,講讀課 2.積極配合教師,聆聽“母親”的諄諄教導
3.分析作者演講思路 3.理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4.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4.完成課堂練習
一、解題.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師: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學生的母親,20xx年,她女兒所在的北京101中學初三(4)班舉行了一個主題班會,為全班孩子集體過15歲的生日。作者當時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在會上發(fā)言,本文就是她的發(fā)言稿。請大家看課題——你是你 的船長,誰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 解? (板書課題)
2.師:不錯,大家說得非常好。另外,本文還有一個副標題——寄語十五歲,這個詞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師:誰能給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4.師:很好。這位母親對十五歲孩子們的這番話語重心長,情真意切。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靜靜聆聽……
踴躍發(fā)言。
生:“你是你的船長“,意思是我們要 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線,掌握自己的命運。
生: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 的船長,這艘船將駛向何方,命運如何,完全看我們怎樣駕駛它。
2.齊聲回答:借代
3.生:寄語十五歲,意為捎給十五歲的話,實際上是對十五歲的人談的話。
4.帶著好奇和渴望進入新課學習。
二、營造氛圍,講讀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營造氛圍,朗讀課文,注意此時想像這篇文章是自己對在座學生的寄語,是貼心地交談。讓學生合上課本,配合你的朗讀。
1.合上課本,聽教師充滿感情的話語,漸漸融人教師用心創(chuàng)造的情景。當教師讀到“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后停下來時,
師:……我能感受到你們熱切韻視線交織在一起,你們年輕的生命在互相交換著能量,……現(xiàn)在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來,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 讀到此處停下來,凝視學生,看他們的反應。 2.師微笑著繼續(xù)朗讀:好極了!祝賀 你們!知道自己的疼痛,“……但是 別人是否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現(xiàn)在我來問一位同學,“萍”(一位女同 學的名字),如果“風”(“小麗”的好朋 友)的手被刀劃破了,正流著血,你感覺怎樣?
3.師:聽見了沒有,孩子們?不僅“風” 會覺得疼,他的好朋友“萍”也會感 到他的疼痛。那么…… 后面的課文照此模式進行下去。
學生開始均木吶地望著教師,隨后恍然大悟,紛紛伸手去掐胳膊或臉,此起彼伏地叫道:“疼!
2.紛紛想像如果此事發(fā)生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
小麗:我會覺得很心疼,因為我能感到他的疼痛。
3.完全沉浸在情景中,主動跟著教師 的節(jié)奏完成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 知。對“母親”的教誨有所感悟。
三、分析作者演講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好了,謝謝大家。剛才我并沒有要求你們做什么,你們卻能主動配合我來完成這篇文章的朗讀,這是 為什么呢?
2.師: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打動了你們,它所流露出的真情深深地感染了你們,讓你們 不自覺地去思索,去領悟。你們說 是嗎?
思考原因。
生:您不像在朗讀一篇課文,倒像在和我們談心,我們完全融入了您的話語中。
生:是啊,確實是這樣。
3.師:作者在這篇演講中提出了問題,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課本,瀏覽文,把它找出來 。
4.組織學生討論: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呢? 與學生一起明確答案,將梗概板書。
3.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提問。 生: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t
4.討論交流作者的演講思路,在教師引導下明確答案。
四、完成課堂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置隨堂練習,讓學生自主完成,不確定處給予指導。
2.導人課后思考與練習二,讓學生獨立思考,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
3.組織學生作即興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感恩的心、同情心、正義感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1.自主完成隨堂練習。
2.閱讀重點語句,體會其含義。
3.積極發(fā)言,說說自己學了這篇課文后的體會。
五、本課小結
六、板書設計
你是你的船長
——寄語十五歲
提問: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
自己會感覺到疼痛--->家長可以感覺到孩子的疼痛--->孩子可以感覺到家長的疼痛--->人們都會對他人的處境有所感受——>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應對任何人抱漠視態(tài)度—>應該培養(yǎng)同情心和正義感,培養(yǎng)公平、公正的觀念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如何理解文中的“一身化作千萬身”?
練習設計
教學反思
本文內容較容易理解,不必花功夫來逐句講解。只需循序漸進, 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將這篇演講稿稍加修改,在班上來個模擬演講,這不失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一個好辦法,且更能讓學生理解文意。
語文教案 篇3
一、導入: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蔽也坏珴补嗔撕堂纾帨炝嘶覊m,也浸潤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東西?
——雨。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閱讀鄭愁予的詩《雨說》,看看這位天空的淚水是如何給田野帶來微笑的?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注意:
2、標題為“雨說”,那么,雨說了些什么呢?
(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萬物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三、局部品味:(逐一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既然“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那么,“雨”為什么要來探訪四月的大地?第一節(jié)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注:齊讀第一節(jié)詩后,討論板書如下)
田圃
禁錮
種子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魚塘
滯留
游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大地枯旱的景象
小溪
喑啞
調子
。ò凳玖松鐣畹钠D辛)
2、“雨說,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澳銈儭笔侵甘裁矗空f說“雨”怎樣來親近它們的?作者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揭示了怎樣的思想意義?(重點探討:第5、7、8這三節(jié)詩。)
踩——田圃——潤如油膏
看——牧場——抽發(fā)新苗
繞——池塘——說聲好
聽——溪水——練習洗衣謠
物
柳條——笑彎腰
石獅子——笑出淚
小燕子——笑斜翅膀
大地復蘇的景象
教
愛的使者和美好生活情景
旗子——笑得嘩啦啦響
人(兒童)
注:(1)、聯(lián)系上面的內容,說清對比手法的運用。
(2)、聯(lián)系寫作背景以及雨的作用,揭示中心。
(3)、認真體會第五節(jié)詩中采用擬人手法的運用并充分的聯(lián)想,說說牧場是如何的抽發(fā)出怎樣的新苗?雨是如何對魚兒說聲好?溪水是如何的練習怎樣的洗衣謠?
。4)、想象第七節(jié)詩所描繪的畫面。
(注:采用讀的形式來完成。)
。5)、第八節(jié)詩中的“旗子”有什么深刻的含義?“春天”僅指季節(jié)嗎?為什么?
。6)、討論以下的問題3。
3、為什么說雨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它所說的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A、白云——自由的象征。
B、
(1)、雨具有返老還童之心;即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2)、雨是帶給下一代人以自由、幸福的`使者,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3)、雨希望萬物都像它一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所以這句詩也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憧憬。
4、雨為什么說“來了就不再回去”?“有一天,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句中的“蘋果”的含義是什么?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注:
A、見書中句子;
B、引導學生體驗吃蘋果時的感受以及“擦著嘴”的神態(tài)后。點明:“蘋果”的深刻含義具有雙關語意:一是指真正的蘋果;一是指作者帶給少年兒童的自由、快樂、幸福就像甜美的“蘋果”一樣。
C、表明了“雨”的真正來意。
四、作業(yè):
1、說出描寫春雨的詩句。(至少兩句)
《初春小雨》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五。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眠》孟浩然:“春…處處…夜…花…”
2、以“雨的自述”為題,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提示:“我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精選)08-27
語文教案【精選】07-27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4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精選)08-11
(精選)語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