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合集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主動探索磁鐵的特性,體驗合作快樂。
2、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磁鐵,知道磁鐵的基本特性--磁性。
難點: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將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磁鐵和釘子、針、塑料、紙片、硬幣、木塊)。小貓頭飾
2、小魚卡片(帶曲別針的和不帶的兩種)、系著磁鐵的魚竿。
3、多媒體課件。
一、活動過程:組織教學。
導入:釣魚游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① “今天的天氣真好呀,貓媽媽想帶著貓瞇寶貝去釣魚,你們想去嗎?
、谡垘孜回垖殞毶蟻磲灒凑l釣得多。要求下面的小朋友們注意觀察。
、郯l(fā)魚竿,開始游戲。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探索磁鐵的磁性。
1、 提問:為什么我們不用彎彎的魚鉤就能很快就釣上魚來呢?
(因為在魚的嘴上有鐵做的曲別針,我們的魚竿上系著一塊磁鐵,當我們用系著磁鐵的魚竿去釣魚時,帶曲別針的小魚就被釣上來了)可為什么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拿著小魚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有的魚沒有曲別針的就釣不上來)(對比兩種魚)
2、釣魚的游戲,我們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制的曲別針。
3、磁鐵真好玩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好玩的磁鐵。
《二》操作探索,了解磁鐵的磁性:
1、探索一:磁鐵可以吸住什么東西?
、偻嬗螒颍皫痛盆F找好朋友”
、诮榻B袋里的小東西,如果想知道誰是磁鐵的好朋友,你就用磁鐵吸吸看。
、蹖嶒炛疤釒讉要求,跟老師讀讀:
。ㄕn件出示:1、小組員之間要互助互愛,不爭不搶東西。2、用磁鐵去吸引各種小東西,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放一邊,不能被吸住的放另一邊,分成兩類擺放3、做完后請舉手)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最快。
④幼兒玩磁鐵,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每樣都去吸一吸。
、莼顒臃答仯禾釂枺耗愣紟痛盆F找到好朋友了嗎?已經(jīng)完成的小組請舉手(獎勵完成快的小組)你剛才用磁鐵吸住哪些東西呢?誰會說?請你用這樣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件出示:我會說“我用磁鐵吸住了××!薄按盆F不能吸住××)(實小結:原來磁鐵吸住了鐵釘、針、硬幣等等……
2、討論活動:
①、為什么有的東西能被吸住,有的東西不能被吸?
、、被吸住的東西是什么做的'?(鐵做的)
、邸⑿〗Y:鐵制品能被磁鐵吸住。所以磁鐵又有另外的名字——吸鐵石。
3、請小朋友把東西收到袋子里放好?茨慕M的小朋友動作最快。(獎勵動作快的小組)
《三》延伸活動。
(1)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佟⒋盆F有吸鐵的本領,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
、、(課件出示圖片)
。2)磁鐵游戲
1、鐵給我們生活提供了很多幫助,利用磁鐵還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戲呢。(出示圖片)
2、你還會用磁鐵怎么玩呢?現(xiàn)在你們可以自由玩玩。讓幼兒自由玩磁鐵.
三、總結下課。
今天我們知道了磁鐵的能吸秘密,你們開心嗎?磁鐵的秘密還有很多,以后小朋友再慢慢去發(fā)現(xiàn),看誰發(fā)現(xiàn)的更多,好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感知磁鐵的兩極,初步了解磁鐵指南北的性質,感知磁鐵的兩極以及磁性強弱。
2、發(fā)展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磁針一個,條形磁鐵7個,記錄表6張,ppt課件,回形針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驗,認識磁針。
1、師:(1)小朋友們,今天我?guī)砹艘患衩氐臇|西,瞧!就是它,兩端尖尖的,猜猜看它是什么?(幼兒猜測)2、回形針做實驗,引出磁針。
師:回形針是它的好朋友,是好朋友會怎么樣呢?(吸在一起)對,它就是磁鐵,而且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磁針。
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磁鐵有很多的秘密,今天我們就要做小小科學家來探索磁鐵的秘密,好嗎?
3、實驗,了解磁針指南北的性質。
。1)師:有一次,老師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去爬山,走了很遠的山路,突然和朋友走散了。我不認識回家的路,只知道我們家在山的南面。這可怎么辦呢?小科學家們,你們能幫幫我嗎?(教師請幼兒說)大家說的都很好,可是我的背包里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磁針。
(2)教師用手輕輕撥動磁針兩次,讓幼兒了解磁針指南北的性質。
師:如果我用手輕輕撥動磁針,停下來后它會怎么樣?磁針始終指向教室的門和窗(指向門的那邊就是北面,指向窗戶的那邊就是北面)原來磁針像指南針一樣有指南北的本領呢!
二、用雪花片做實驗,了解磁鐵的指南北性質。
1、用雪花片和回形針做實驗(1)師:你能用什么方法把雪花片和回形針分開?(幼兒說)我們能不能用它來試試,瞧,回形針被吸出來了,它是什么呀?(磁鐵)(2)磁針有指南北的本領,那么磁鐵有嗎?它靜止下來是指向南北的嗎?小科學家們,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幼兒操作找南北。
(1)師:一會呀,就請小科學家們找兩個伙伴,看看磁鐵也是指向南北方向的嗎?
(2)教師介紹記錄表。
瞧,這就是記錄表,如果磁鐵停止的方向是這樣的,那么我們就畫上下兩個箭頭,說明箭頭所指的就是南北方向。如果磁鐵停止的方向是這樣的,那我們就畫什么樣的箭頭?(左右)。
。3)小科學家們,你們說說看,科學家要成功找到南北的話,要注意些什么?(一定要耐心地等磁鐵停下來)3、教師實驗,揭示實驗結果。
師:怎么樣,你們的磁鐵都靜止下來了嗎?大家仔細看看,磁鐵指的方向和磁針一樣嗎?是不是指向南北兩極?
教師總結:小科學家們現(xiàn)在知道了一個磁鐵的奧秘----磁鐵有指向南北的本領。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磁鐵的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1、教師提問:我有個問題要考考小科學家們,磁鐵是可以吸鐵的東西,但是磁鐵的兩邊和中間吸的東西都是一樣多的嗎?誰來說說看。
2、教師提出實驗要求。
。1)大家的意見都不同哦,那么就請小科學家們再次動動腦、動動手,用磁鐵和回形針做做實驗看,到底吸的回形針是不是一樣多或者誰多誰少。
。2)先請大家用磁鐵的中間去吸,再用磁鐵的兩端吸,看看是磁鐵的中間吸得多,還是兩端吸的多。
。3)提問:磁鐵的中間和兩邊比誰吸的回形針多?教師請個別幼兒說。
3、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實驗,揭示磁鐵的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四、 結束。
師:小科學家們,我們今天了解了磁鐵的兩個秘密,是什么呀?(磁鐵所指的方向是南北方向和磁鐵兩邊的磁性強,中間的磁性弱。)而且,我們也知道了這些秘密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其實呀,磁鐵還有許多的秘密,自然界也有許多的秘密,老師希望大家能好好學習本領,將來做個真正的科學家,為人類造福,好嗎?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區(qū)分以自我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2、能指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復合方位。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活動準備:
1、9個格子的塑料地墊每組一塊;幼兒畫的腳印卡每組5-6個,富有動感的音樂。
2、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17面<找找畫畫>,8種顏色的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我會分左右
1、我說你做,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做相應的動作,如,舉起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肩膀,碰碰你的左耳朵。
2、我說你猜。教師描述一物體的方位,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指示判斷,尋找。如一物長得長長方方的,它在電腦顯示器的右邊,請你說說它是什么?
二、自制跳舞毯
1、教師出示一塊9個格子的塑料地墊和若干腳印卡。這是一塊跳舞毯,腳印貼在哪,就表示腳要跳到哪里。
2、以中心格為準,將腳印卡依次放在中心格的上,下,左,右。請幼兒快速反應并說出“腳印”都貼在哪個位置。
3、將腳印卡依次貼在中心格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請幼兒說出以上復合主位。
4、幼兒分組在跳舞毯貼腳印卡,邊貼邊說出腳印卡放置的方位。
5、幼兒分組嘗試自制的跳舞毯,一幼兒喊口令,另一幼兒跳到相應的位置上,
其他幼兒做裁判,看看有沒有按指令跳到相應的`位置上。
6、播放動感音樂,教師喊指令,讓幼兒跳到相應的位置。
三、幼兒作業(yè)
1、找找畫畫請幼兒翻到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17面《找找畫畫》,根椐畫面上的提示,給小花涂顏色。
2、以紅色小花為中心,說說其他顏色的小花在紅色小花的什么方位。
3、請幼兒仔細聽提示語,
教師說:請找到第一排第一幅圖,找到紅花上面的花,并用黃色水彩筆做好標記(在畫上點上黃色,先不涂色)。
4、幼兒聽指令依次完成后,再完整涂色。
四、結束部分
完成的幼兒互相說說在什么方位涂了什么顏色。
課后反思:
選定科學活動《上下左右跳起來》課后,就開始寫教案。我自己認為對大班孩子來說:區(qū)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是一個難點。所以我把課的目標定為: 1。以自我為中心區(qū)分上下、左右。2。通過游戲,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復合方位;顒舆^程分三步走:一、我會分左右。主要是和幼兒一起復習上下,左右,我覺得只有孩子們分得清上下,左右,才能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為了讓幼兒感興趣,我把它分為:我說你做和我問你答兩個小點,讓幼兒在小游戲中復習上下,左右。通過復習,孩子們都能清楚地分辨上下,左右。二、學習區(qū)分左上等復合方位。通過給森林里的小動物搬家的游戲,讓幼兒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方位。孩子們都很愿意幫助小動物,通過這個游戲既讓幼兒學習了復合方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助人之心。三、游戲:跳舞毯。請幼兒站在跳舞毯的中間,聽指令跳到相應的格子中。游戲分三步:第一次游戲是老師當指揮官,幼兒聽指揮跳格子;第二次游戲是請能干的幼兒當指揮官,讓指揮官請自己的好朋友來跳格子;第三次是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角色游戲。通過游戲,讓每個孩子都跳起來,進一步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體驗游戲的快樂。
整堂課上下來,我覺得流程還算順利,孩子們也都很投入,在前兩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都說的很好,就是到了跳舞毯游戲時,有幾個孩子有點分不清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復合方位,但經(jīng)過我和其他孩子的提醒,他們能馬上改過來。
不足:
1、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搬家游戲后,還應加一個幼兒練習的環(huán)節(jié),這樣的話,
可能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游戲時,效果會更好些。
2、跳舞毯游戲中,當指揮官的孩子會直接從右邊報到左上,這樣,有的孩子就有點混淆,這說明游戲之前我的講解不太清楚,孩子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總之,課是上好了,但還有許多細節(jié)問題需要自己反思,只有不斷反思,才會有進步!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知道物體振動產生聲音,了解聲音的特性,引起幼兒的興趣。
2、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會幼兒養(yǎng)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振動、噪音。
活動準備:
1、鼓,鼓槌,紙折的青蛙一只。
2、各種操作器具:響筒、糖紙、撥弦、小鈴、水杯、響板各6份。
3、時鐘1只,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的產生
。ㄒ唬┏鍪厩嗤芎凸模層變焊兄曇舻恼駝印
1、出示青蛙和鼓
師:這是什么?(青蛙)
誰能讓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擊鼓面)
2、幼兒討論,青蛙為什么會跳動?
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鼓面有什么變化?(振動)
3、知道振動能產生聲音。
鼓面振動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現(xiàn)在呢?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豐富詞:振動)
。ǘ┯變航榻B自己,并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fā)聲時聲帶也在振動。
師:鼓面振動能發(fā)出聲音,人的聲音是怎么發(fā)出來的,讓我們摸一摸自己的喉嚨。
當我們不發(fā)出聲音時,喉嚨怎么樣?
現(xiàn)在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這時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
(三)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聲音的產生(分6組)
1、我這里有許多東西,你們能讓它們發(fā)出聲音嗎?我們去試一試吧。6種顏色為6組)
2、從小組的形式回答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現(xiàn)在,每組派一位代表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讓這些東西發(fā)出聲音的'?(。。。。。。)
二、感知聲音的特性
1、讓幼兒知道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1)請1——2位幼兒上來敲擊樂器(響板和小鈴)
師:現(xiàn)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動作,請你們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那響板、小鈴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到你們的耳朵里的?(空氣)
2、感知聲音的大小
。1)教師擊鼓,你們聽到鼓聲了嗎?
。2)教師拿出一只時鐘,請幼兒聽一聽(不讓幼兒看到)
師:現(xiàn)在你們聽到什么聲音?(有:你聽到什么樣的聲音)
拿時鐘請每一位幼兒聽一聽
。3)教師小結:
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沒有空氣,我們就聽不到別處的聲音,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對人體有害,教會幼兒保護嗓子
1、請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聽到哪些聲音?喜歡聽什么聲音?
2、放錄音
師:錄音中的聲音你喜歡聽嗎?為什么?這些令人感到難聽的是噪音。
3、小結:
在生活中,有的聲音優(yōu)美動聽,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會損害人的健康,在平時,我們不能大聲說話,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四、聲音的保存
師: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讓我們一起來歡慶一下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樣東西,合著春天的音樂,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吧!
1、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伴奏
2、讓我們把這些美妙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吧。ń處熤笓]。。。)
五、結束部分
科學教案 篇4
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處處彌漫著美的氣息,如美麗的風景、圖畫、音樂等。本次活動選用的材料都來來源于如錢幣,有凹凸面的字、畫、樹葉等物品,對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幼兒在園里經(jīng)常做些美工活動,但利用這些物品來進行美工活動,對幼兒來說卻充滿了新奇,因為興趣是幼兒探索問題的根源,我利用幼兒熟知的事物,在探索操作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節(jié)中班科學課《拓印》,我將本次活動目標定位于:
1、知識目標: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探索拓印的奧秘。
2、技能目標:讓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進行拓印。
3、情感目標:讓幼兒對拓印產生興趣。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
讓幼兒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嘗試、再操作,加上教師的指導,對拓印的方法有所了解。
難點是:
引導幼兒探索拓印的奧秘,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引起興趣。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進行操作,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為什么會印在紙上畫,想辦法知道。教師作為引導者及支持者,通過多種手段,引導幼兒探索拓印的奧秘。因此我為本次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樹葉,硬幣,有凹凸面的字畫若干。
2、教師范例畫一幅。
3、膠棒、紙、鉛筆人手一份。
根據(jù)《綱要》中對科學所定的目標、內容等要求,結合本次活動的重點及難點,我為本次教學活動設計的流程是:
激發(fā)興趣——探索討論——動手操作——互相交流——繼續(xù)操作——展示作品
一、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范畫,讓幼兒欣賞,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引出興趣!靶∨笥芽纯催@幅畫和你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一樣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二、探索討論
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并探索其中的秘密。“小朋友想想這是怎么畫上去的,你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討論一下再告訴老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發(fā)言。
三、動手操作
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討論結果來進行拓印示范,然后請幼兒自己選擇材料進行操作!懊總盤里都有許多材料,你喜歡什么,就拿什么來進行拓印,看看你們選擇的材料拓印出來的是什么樣子的。”在操作的過程,教師要注意幼兒發(fā)展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可進行個別指導,為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的體驗,多注意幼兒操作過程。
四、互相交流
幼兒自選材料后,與其他幼兒交流自己選的材料是否能拓印,拓印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澳愕漠嬐赜『昧藛?如果印不出來,為什么呢?看看你旁邊的小朋友有沒有印出來?為什么?”
五、繼續(xù)操作幼兒失敗后,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幼兒不斷嘗試、探索來解決問題。只有在失敗中吸取經(jīng)驗,才能再創(chuàng)新。掌握了拓印的方法及什么樣的物品才能進行拓印。小朋友發(fā)現(xiàn)有的物品可以拓印而有的物品沒法拓印,為什么呢?原來只有表面產生凹凸不平的才能拓印,較薄的可以拓印,過厚的物品不易拓印,在拓印時還要把上下兩張紙固定好。
六、展示作品
幼兒拓印完,請每位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區(qū),進行展示。一起分享探索拓印畫帶來的快樂。
本次教學活動按照新《綱要》的要求,以幼兒為主,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讓幼兒主動參與探索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也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1.觀察法:教師出示范例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幼兒運用各種感官了解事物的特點及獲取一些感性經(jīng)驗。教師要引導幼兒全面、系統(tǒng)、有序的觀察,即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事物的整體,又要引導觀察其細節(jié)。以保證幼兒觀察的全面性,同時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的觀察空間,以免造成幼兒被動學習。
2、討論法:教師通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學習在“碰撞”中對不同觀點進行相互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培養(yǎng)幼兒樂于探究和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和品質,接納、尊重同伴的觀點和經(jīng)驗。這種方法能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并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思維社會化。
3、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睅в變哼x擇材料進行拓印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不怕失敗,在失敗中吸取經(jīng)驗,享受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其探索的興趣,鼓勵幼兒進行猜想并對其驗證,讓幼兒親歷科學知識的獲取過程及成功的體驗。此法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
新《綱要》指出:
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靶问胶献魈骄渴健钡膸熡谆。此外我還運用加入了操作法、審美熏陶法、激勵法,使整節(jié)課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和諧統(tǒng)一。同時促進了幼兒身體的、認知的、社會性的發(fā)展。
效果:
本節(jié)活動我們打破了以往教師教授,幼兒學習的舊觀念,讓幼兒自主參與活動,探索問題,操作解決,充分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保持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讓他們喜歡參與。我預想本節(jié)活動的效果應該不錯。
教學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后,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tài),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jīng)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鮮明、熱烈的節(jié)奏和旋律變化,在觀察周圍的建筑和了解現(xiàn)代建筑的基礎上,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各種建筑物。
2.萌生對未來建筑的向往,產生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把收集到的過去的、現(xiàn)在的、國內外的著名建筑物的資料布置在活動室周圍。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感受節(jié)奏——想象動作——合作表演
一、感受節(jié)奏。
1.聽音樂,用拍手、跺腳的方式反映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的'變化。
2.聽音樂,用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映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變化。
二、想象動作。
1.說說周圍的建筑特點和標志性建筑。如有的高樓像燈塔;有的用球體串成似明珠;有的像海鷗展翅飛翔;有的像一支筆,筆尖直沖云天……
2.分組編動作,設計建筑物的造型,互相討論這是一組什么樣的建筑。
3.對未來的建筑物進行想象和設計。
三、合作表演。
1.幼兒聽音樂,自己設計動作和自由表演。
2.練習在音樂停頓(休止)處做動作造型。
3.在同伴合作下,用幾個或多個動作的組合,完成設計和表演。
4.小組交流動作設計和造型創(chuàng)痍,有條件的可用照相機拍攝。
5.在熱烈的音樂聲中,幼兒個體或小組合作用動作表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6
重點
①正確描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谀苡枚喾N方法論證地球是個球體。
難點
現(xiàn)在研究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意義。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利用絡或書刊收集世界各國古代人類關于地球形狀傳說的資料或圖片。
教學器材:收集相關圖片、資料;籃球、直尺、鉛筆;相關投影片;地球儀。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引入):茫茫的宇宙浩瀚無際,它不斷的吸引著我們人類去探索,你知道人類目前了解的宇宙中生命物質只存在于哪個星球嗎?
(板書)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ㄌ釂枺┠阒赖厍蚴鞘裁葱螤畹膯?你知道古人對地球形狀有哪些看法嗎?
(學生交流)介紹、展示自己資料。
()老師可根據(jù)情況做適當?shù)难a充(結合相關投影圖片):
1.印度人認為世界是由幾只巨象的背撐著,世界的中央是高聳的山脈,巨象站在一只大烏龜?shù)凝敱成希瑸觚攧t騎在一只盤踞的眼鏡蛇身上(書中有插圖,可讓學生自己看圖敘述)。
2.埃及人認為天被高高的山撐著,星星則從天上垂下,太陽乘著一艘小船,順著一條大河流到各地。
3.人則認為天像一只圓圓的大鍋蓋,蓋在方形的土地上,天是由八根柱子支撐的,形成了“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的說法,后來隨著人們視野的擴大,很多現(xiàn)象說明大地不是直覺的那么平,于是人們臆想的大地變成了一只倒扣的盤子,天像一頂半圓的斗笠,于是又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盤”的說法。
(提問)在今天看來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在古人卻一直是一個難解的迷,你認為古人只能觀察到“天圓地方”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ㄌ釂枺┱埬阆胍幌,用什么方法才能夠看到地球的全貌?你能進一步出觀察巨大物體形態(tài)特征的方法嗎?
。ㄌ釂枺┤祟愂侵钡嚼萌嗽煨l(wèi)星拍攝到地球照片后才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體的嗎?
。ㄌ釂枺┠悄阒廊祟惗纪ㄟ^觀察哪些現(xiàn)象,完成哪些活動開始逐漸認識地球是個球體的嗎,你能提出一些證據(jù)嗎?
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老師可根據(jù)情況做適當補充(結合相關投影圖片):
1.兩千五百年前,希臘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坐在海邊的高山上,看著海上的船,他發(fā)現(xiàn)船桅桿會先出現(xiàn),然后船身才出現(xiàn),所以他認為地球的表面應該是彎曲的。
2.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發(fā)現(xiàn)月食時,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圓弧形的,因此他推測地球是圓的。
3.在哥倫布之后,過了二十多年,麥哲倫率領一支船隊從西班牙出發(fā),他向西航行經(jīng)過大西洋,再繞過南美洲南端,越過太平洋,他的船隊終于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繞地球一周的創(chuàng)舉,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
(實驗驗證)學生利用老師的材料,設計實驗驗證人們觀察到“在海邊看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桅桿頂最后消失,觀駛向岸邊的船只,先看到桅桿頂,后看到船身”這一現(xiàn)象能說明地球是彎曲的。
。ǔ修D)隨著人們活動范圍的擴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認知過程后人們終于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體。
(板書)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學生觀察:觀察人造地球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描述地球的面貌。
。ǔ修D)人造地球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確證了地球是個球體,可通過科學測量人們又有了新發(fā)現(xiàn)。
(學生觀察)“地球大小”的圖片,說出地球赤道半徑、極半徑的長度,描述地球形狀。
(練習)計算出地球赤道半徑和極半徑二者的差值,體會“地球看上去是很圓”的說法的含義。
。▽W生觀察)“精確測量的地球”圖片
。ń榻B)通過科學測量人們發(fā)現(xiàn)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且經(jīng)過更精密的測量發(fā)現(xiàn)地球也不是一個規(guī)則的橢球體,北半球稍微細長一些,南半球稍微短粗一點,夸張的說,有點像“梨”,稱為“梨形體”,但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沒有窮盡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觀測和計算精度的提高,人們對地球形狀將會有更新的認識。
。ǎ┈F(xiàn)代測量顯示,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赤道半徑約為6378千米,極半徑約為6357千米,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是陸地面積的50多倍,它為我們了廣闊的空間。在太陽系中論大小地球排列老五,與太陽比,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與太陽比起來又顯得十分渺小,在宇宙中就更是滄海一粟了,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
(學生計算一人日行40千米,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走多少天?多少年?
。ò鍟┭芯康厍蛐螤詈痛笮〉囊饬x
(學生討論)你認為研究地球形狀和大小有什么意義?
老師可做適當?shù)囊龑Вㄒ韵聝热菘筛鶕?jù)學生回答進行引導,不必涉及過多、過深):
繪制精度較高的地圖,首先就要詳細而準確地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研究地球氣候、植被、生物等資源的分布規(guī)律,探求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等自然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成因都離不開對地球形狀的研究。
進行雷達探測、火箭、衛(wèi)星的發(fā)射,無線電通訊的轉播等人類活動時都不能忽視地球形狀對其的影響。(見上圖)
研究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時,離不開研究地球形狀和大小。
。ǎ┩ㄟ^本課學習我們能正確的描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了,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是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的,并體會到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是社會的需求。
教案點評:
教會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觀察圖片、設計實驗驗證等多種方法了解前人對地球形狀、大小的認識過程,感受人類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是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完善的,使學生從小就有敢于質疑的勇氣,這比教給學生現(xiàn)在人們認識的地球是什么形狀更重要;而對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提出:“現(xiàn)在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還有什么意義?”這樣的問題,利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體會知識的有用性。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色彩變化的美,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合后產生的新變化。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眼鏡人手一副、顏料(紅、黃、藍)勺子、透明杯子、紅、黃、藍標記、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一看,幼兒戴上眼鏡觀察周圍的變化。
2、說一說,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
3、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二、情境魔術表演,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當一回變色的魔術師,請魔術助手介紹魔術臺上魔術材料:(紅、黃、藍顏料、魔術勺子、魔術杯)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顏料來幫忙,這三種顏色寶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原色,集體說一遍,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這三種顏色寶寶非常的調皮,他們兩種顏色寶寶在一起會變成一種新的顏色,你們信不信,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我把紅色和黃色放在魔術杯子里,輕輕搖晃瓶子,變變變,請幼兒觀察,變成什么顏色了?讓幼兒猜一猜。(橙色)
2、讓幼兒說一說還可以哪兩個好朋友在一起,(黃色和藍色、紅色和藍色)這兩個魔術留給小魔術師們來變了。
三、 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看看有什么變化。和身邊的朋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
。1)小心不能把顏料弄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2)在玩的過程中要學會讓一讓、等一等,慢一點沒關系。
。3)在玩的過程中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比較變出來的新顏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發(fā)現(xiàn)。
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剛才把兩種不一樣的顏色放在了一起,那誰來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五、幼兒再次進行嘗試活動。
1、幼兒再次玩色,并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簽。
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么才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 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并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六、幼兒再次操作。探索三種顏色的變化。
紅、黃、藍三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幼兒探索操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了黑色。
1、小結:放視頻:小朋友真聰明,學會了變色的魔術師的本領,老師把剛才你們在操作時的發(fā)現(xiàn)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色彩謠》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
黃色藍色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色紅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葡萄。
紅色、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眼睛。
2、在老師的帶領下念兒歌。
七、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國慶節(jié)馬上到了,我們把變出來的顏色去打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教學反思: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于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的日;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
本活動的重點是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難點是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探索的興趣;顒又形野凑湛茖W探索活動的四個步驟即"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操作實驗--得出結論"來進行。我將教學目標定在,讓孩子通過實驗感知三原色的變化,嘗試用調色的方法使顏色發(fā)生變化,激發(fā)孩子探索的興趣。
顏色,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喜歡的, 科學活動 《變色的魔術師》,這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色彩的變化的確能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種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一開始,讓幼兒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再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個活動我?guī)е繕巳ビ^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顏色變化的現(xiàn)象,感受其中的樂趣,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對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然后,引到用顏料來變魔術。
活動開始時,我沒有象以往直接示范,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顏色到底會不會變,給幼兒留了懸念,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加在一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操作更有積極性了。在幼兒第一次實驗后,教師請各組的幼兒代表上臺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并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用什么顏色和什么顏色加在一起變的。接著讓幼兒第二次操作,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么才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 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這次操作活動驗證他們之前的猜想。
但在活動中存在許多不足:如操作要多元化呈現(xiàn),來跟吸引孩子,觀察要全面,操作活動后有明確的小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準備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孩子們恰如其分的指導,融入孩子當中并以幼兒的心態(tài)、興趣和目光去參與教育和開展教學活動。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嘗試那些物品可以動。
2、體驗自己身體滾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球、瓶、紙盒、桶、積木、輪胎、圈、瓶蓋等材料若干。
2、適合滾動的場所、墊子。
活動過程:
1、探索發(fā)現(xiàn)會滾的東西。
、 玩一玩準備的`東西,說說哪些東西會滾。
、 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會滾,交流找到的是什么。
③ 找一找操場上有哪些東西會滾,交流找到的是什么,是怎么樣滾動的。
2、探索身體滾動。
、俳榻B游戲《乒乒乓》的玩法,將手臂彎曲,按兒歌節(jié)奏在胸前環(huán)繞邊做邊說“乓乒乓乒乒乓,轱轆轱轆一,轱轆轱轆二,轱轆轱轆三,轆轱轆轱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大家一起滾起來。
②幼兒在墊子上嘗試身體滾動的方法。
、圮S然自由滾動,說說自己像什么。
3、自由組合練習滾動。如:身體伸直向左右翻滾,抱著膝左右翻滾,像求、坦克、圓木、小蝸牛等。
科學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制作出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2、能用畫圖(模式圖、卡通圖)的方法揭示能量轉換的過程。
3、能夠選擇合適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能量轉換就是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轉換的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3、知道模式圖、卡通圖是用來結實研究過程和結果的`一種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
2、愿意合作與交流。
3、體驗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學重點:知道能量轉換的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三、教學難點:能夠選擇合適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四、教學準備:紐扣、線、賽車、電池、剪刀、畫筆等。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 效果分析
一、導入新課
1、復習:什么是能量?
舉例說說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能量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有什么關系?
2、揭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能量的知識。
二、認識什么是能量轉換。
1、游戲研究:搓手。
請大家做個游戲,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學生游戲思考,學生匯報。
3、這些能量是怎樣產生的?
板書: 食物的化學能—人運動的機械能—摩擦產生的熱能
4、通過簡單的分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是能量一個重要特征。
6、請你舉例: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轉換的事例。
7、學生匯報。
8、實物投影或看P45圖分析:
圖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這些能量是如何轉換的?
9、學生討論分析并匯報記錄。
10、小結。板課題。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轉換的過程。
1、過渡:在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遇到一些能量轉換的問題,它們之間是怎樣轉換的呢,我們通過研究已經(jīng)有共識了,那怎樣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了?我們可以繼續(xù)運用上節(jié)課畫卡通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
2、學生自由構思繪畫。
3、展評小結。
四、做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1、過渡:我們每個人都有玩具,在這些玩具中也隱藏著能量轉換的科學知識。
2、如:小三輪車、小火車、遙控賽車、溜溜球……,你說說。
3、我們一起來做個玩具,來研究它的能量轉換方式。
4、學生看圖制作。
5、學生分析,匯報。
6、小結: 科學知識隱藏在生活中,需要我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
五、布置作業(yè)
1、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2、回家觀察各種物品使用能量的情況。
板書設計:
2.能量的轉換
化學能→機械能→熱能 ……
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樂意探索各種蓋子,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驗探索的快樂。(情感目標)
2、初步了解蓋子的作用,發(fā)現(xiàn)有螺紋與沒有螺紋蓋子其中的秘密。(認知目標)
3、嘗試用擰、按等方法操作各種瓶蓋,發(fā)現(xiàn)蓋子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技能、認知目標)
活動準備
提供各種蓋子與瓶子
媒體演示PPT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大膽表述
。ㄒ唬、玩玩說說
。ǘ、比比說說
小結
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發(fā)現(xiàn)這么多蓋子的不同之處。我們?yōu)樽约旱陌l(fā)現(xiàn)鼓鼓掌。
演示比較,了解蓋子的作用
(一)、問題情景,引發(fā)思考
。ǘ⒀菔颈容^,了解作用
小結
有了蓋子,瓶子、盒子里的物品就不會不會弄臟,比較衛(wèi)生;也不會擠出來,攜帶起來也比較方便;而且還可以防潮,保持里面食品的新鮮與原來的味道。
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蓋子的秘密
(一)、幼兒操作
(二)、幼兒表述
。ㄈl(fā)現(xiàn)蓋子的秘密
1、發(fā)現(xiàn)“擰”的蓋子有螺紋
2、 發(fā)現(xiàn)“按”的蓋子沒有螺紋
3、 發(fā)現(xiàn)既可“擰”又可“按”的蓋子
4、 再次操作再次體驗
四、媒體演示,生活延伸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幼兒在購買食品、用品等,都會遇到各種蓋子,這個蓋子怎么使用?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都有其中的奧秘所在。因此我通過有趣的.蓋子這一科學活動,讓幼兒在玩玩說說中,發(fā)現(xiàn)蓋子的不同之處,以及蓋子的作用。并讓他們通過擰、按等動作,發(fā)現(xiàn)蓋子之所以這樣設計的目的所在。并通過媒體的演示,讓幼兒進一步的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有趣的蓋子,他們的存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從而激發(fā)幼兒進一步的探索與觀察,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7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