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選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寬、蝦、撿、貝、殼、腳” 6個字,會寫“貝、 蝦”,畫家鄉(xiāng)(第一課時)。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麗的景色,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
4、學生感受祖國的美,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
二、學習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感受美麗景色,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
三、學習難點:畫中感悟,品讀文字。
四、學習過程:
。ㄒ唬┙翌}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可漂亮了,她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你們看--------
(出示課件:西藏群山、中國長城、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杭州西湖……)這里有連綿的群山、雄偉的長城、茫茫的草原、一座座現(xiàn)代化大城市,還有我們杭州西湖、到處是美麗的風光。)
2、導語過渡:
我們住在祖國的.各個角落,昨天老師認識了幾位小朋友,他們用自己的手,描繪出他們自己的家鄉(xiāng),想看看嗎?那我們一起打開課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畫家鄉(xiāng)(第一課時)》。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
。ㄗ宰x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本課生字詞,多讀幾遍)
2、再次讀文,畫出喜歡的詞句,讀一讀(初步感知語言)。
3、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學生自評、他評。
3、你最喜歡誰的家鄉(xiāng)?(孩子們自由回答)
小結(jié):看來這幾位小朋友的家鄉(xiāng)都有人喜歡。今天周老師就帶著大家隨著樂樂旅行團去看看他們的家鄉(xiāng)到底有多美,好嗎?
。ㄈ┘毤毱纷x,畫中感悟
一、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看圖(出示海邊圖) 這是誰的家鄉(xiāng)?
2、說圖 濤濤畫的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海藍、海寬、一艘艘船、貝殼等)
(相機理解:裝滿了魚蝦感受魚蝦的多、一艘艘、那么----那么------- 體會熱鬧、豐收;大海的美麗 蔚藍以及對大海的喜愛)
3、自由讀課文 (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是怎么介紹濤濤畫的家鄉(xiāng)?) 兩人合作讀 齊讀
4、美嗎?如果你來到濤濤美麗的家鄉(xiāng),你會干什么?課件出示貝殼,
5、看圖說話:“海灘上的貝殼是那么——,那么——!敝笇Ю首x。用上了“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說的事物。你還能用“那么-----那么------”說一句話。
6、再讀課文 這么美的地方真想去玩玩,那么讓我們再一起去書中感受吧。集體讀 自由讀 小組讀
小結(jié):濤濤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夠美麗了,聽你們讀完我覺得更美了,你們好厲害。
。ㄋ模、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哎呀!周老師居然忘記一件事情了,剛才我們?nèi)ズ_叺臅r候我遇到了生字寶寶, 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們?nèi)ニ麄兗彝,你們想去嗎?/p>
2、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先帶拼音讀,再去拼音讀,接著以游戲幫助學生鞏固。
3、指導寫字“貝、蝦”投影、評價。
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到了濤濤的家鄉(xiāng),好玩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去山山平平的家鄉(xiāng)。
語文教案 篇2
一、譯文
天地是萬物的旅舍,時光是百代的過客,人生漂浮無常,好似夢幻,歡樂的口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蠟燭,在夜間游樂,確實是有原因的!何況清明溫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來召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展現(xiàn)錦繡風光,F(xiàn)在聚會在桃花芬芳的花園里,暢談兄弟間的樂事。諸弟聰明過人,都有謝惠連的才華;大家詠詩歌唱,唯獨我不能和謝康樂相比而感到慚愧。靜靜地欣賞春夜的景色還沒有完,縱情的談論又轉(zhuǎn)向清雅。擺出榮華的筵席,坐在花叢中間;酒杯頻傳,醉倒在月光之下。沒有好的詩篇,怎能抒發(fā)高雅的情懷?如作詩不成的,按照金谷園的先例,罰酒三杯。
二、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理解關(guān)鍵字詞;
2.理解文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豪情逸興;
3.比較閱讀同類“宴序”文章,理解本序與古人作的“宴序”一類文章的不同之處,領(lǐng)悟李白飄逸瀟灑、豪情縱情的'詩意。
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理解,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豪情逸興。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同類文章,領(lǐng)悟李白獨特的文情詩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朗讀李白《將進酒》。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于是乎借酒抒情,揮灑個淋漓盡致。飲酒賦詩,自古是文人一大樂事。這篇散文,洋溢著詩情畫意,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長期以來,膾炙人口。明代大畫家仇英還把它轉(zhuǎn)化為視覺形象,繪成圖畫,流傳至今。
二、破題
題目點出了時間(春夜)、地點(桃李園)、人物(李白和諸從弟)、事件(聚宴)?搭}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李白于某個春夜在桃李園宴請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三、文體常識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四、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五、自讀,不明白之處、重點字詞梳理
六、比較閱讀。文章最后四句,《古文觀止》的編者說:“末數(shù)語,寫一觴一詠之樂,與世俗浪游者迥別!闭埥Y(jié)合所給課外閱讀材料,談談李白的文章與同類作品相比,有何不同。
提示:注意文中粗體字所表達的情感
《金谷詩序》:“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情調(diào)很悲涼;
《蘭亭集序》前文雖說“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結(jié)尾卻“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發(fā)出“悲夫”的慨嘆;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樂與時去,悲亦系之”,與王羲之序如出一轍;
《游斜川詩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調(diào)子是低沉的。
最近學過的《滕王閣序》“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興盡悲來”的情緒轉(zhuǎn)換,開始寫樂,繼而寫悲,成了一個套子。李白同樣寫游宴,卻完全擺脫了“既喜而復悲”的陳套,給人以樂觀情緒的感染。全文充滿著春天的生機,洋溢著健康的歡樂,意境高雅,格調(diào)明朗,雖有“浮生若夢”一句,但不會因這一句而生出消極情緒。
七、簡單探討作者性格與文風
李白性格豪放不羈,他的思想駁雜而矛盾。在儒家“達則兼濟”的思想影響下,李白有強烈的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在道家思想影響下,他蔑視權(quán)貴,追求個性自由、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莊子思想的鮮明印記。入世和出世、積極和消極的矛盾都統(tǒng)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輔時濟世,建功立業(yè),然后嘯傲山林,浪跡五湖,全身遠禍。
游斜川詩序作者:陶淵明
——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記鄉(xiāng)里,以記其時日。
后人評:文章短小優(yōu)美,點明出游的日期和地點,以游覽斜川、觀賞山水為題旨,著意刻畫了近觀遠眺之佳景,突出贊美了獨秀于澤畔的障山,抒發(fā)了對山水美景的濃厚情趣和愛戀,并由此引發(fā)出“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的慨嘆。
蘭亭集序作者:東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金谷詩序〔晉〕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從太仆卿出為使持節(jié)監(jiān)青、徐諸軍事、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金田十頃,羊二百口,雞豬鵝鴨之類,莫不畢備。又有水碓、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
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當還長安,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游宴,屢遷其坐。或登高臨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筑,合載車中,道路并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虿荒苷撸P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列時人官號、姓名、年紀,又寫詩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覽之哉!
凡三十人,吳王師、議郎、關(guān)中侯、始平武功蘇紹,字世嗣,年五十,為首。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孫綽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談!非以停之則清,混之則濁邪?情因所習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故振轡于朝市,則充屈之心生;閑步于林野,則遼落之志興。仰瞻羲唐,邈已遠矣,近詠臺閣,顧深增懷。為復于曖昧之中,思縈拂之道,屢借山水,以化其郁結(jié),永一日之足,當百年之溢。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澗之濱,高嶺千尋,長湖萬頃,隆屈澄汪之勢,可為壯矣。乃席芳草,鏡清流,覽卉木,觀魚鳥,具物同榮,資生咸暢。于是和以醇醪,齊以達觀,決然兀矣,焉復覺鵬?之二物哉!耀靈縱轡,急景西邁,樂與時去,悲亦系之。往復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陳矣。原詩人之致興,諒歌詠之有由。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物體被拉長、壓縮、彎曲能產(chǎn)生彈力;了解一些彈力利用的知識。
2、指導學生學會用橡筋給小車安裝動力。
3、經(jīng)歷橡筋長度、繞的圈數(shù)、繞的方向?qū)π≤囘\動影響的研究過程。體驗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經(jīng)歷橡筋長度、繞的圈數(shù)、繞的方向?qū)π≤囘\動影響的'研究過程,體驗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方法。
2、使學生了解物體被拉長、壓縮、彎曲能產(chǎn)生彈力。
【教學難點】
1、經(jīng)歷橡筋長度、繞的圈數(shù)、繞的方向?qū)π≤囘\動影響的研究過程,體驗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準備】
1、每組學生:橡筋、小車、長條形的三夾板、彈簧、皮球、鋸條等能產(chǎn)生彈力的物體。
2、教師準備:有關(guān)彈力應用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引入
1、談話:車輛運動是需要動力的,你們知道車的動力來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氣、電力、太陽能等)
2、提問:能不能給我們的小車裝上動力,讓它自己動起來呢?你們有哪些辦法?(安裝
橡筋、彈簧、螺旋槳、氣球等)
3、師:我們先用橡筋作動力吧!
一、充分感受物體產(chǎn)生的彈力,認識彈力。
1、請學生壓一壓彈簧,拍一拍皮球,彎一彎鋸條,拉一拉橡筋,談談手的感受,了解物體被壓縮、拉長、彎曲時能產(chǎn)生一種力,叫彈力。
2、討論:人們利用彈力做些什么事情?
3、出示有關(guān)彈力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二、利用橡筋的力讓小車運動。
。ㄈ鐚W生在上面已說出了把橡筋安裝在小船或小車上,那就直接引導學生裝配。)
我們認識了彈力,就讓我們把彈力作為小車的動力讓小車運動,你覺得上面能產(chǎn)生彈力的哪一種材料最容易實驗呢?
1、學生分小組裝配橡筋。
2、請幾個小組演示他們的橡筋動力車。
三、研究安裝橡筋的方法與小車運動的關(guān)系。
1、提出問題:同是橡筋,為什么小車的運動快慢、遠近、方向會不一樣呢?跟橡筋的哪些因素有關(guān)?
2、猜測可能的因素:繞的圈數(shù)、長度、繞的方向等。
3、討論如何設(shè)計實驗來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的影響。提出注意點:
在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的影響時,其他條件都應相同。
每個實驗應該多做幾次。
如何記錄。
4、幾個因素的研究同時分組進行,并記錄實驗結(jié)果。
5、匯報交流,說說自己的不同發(fā)現(xiàn)或產(chǎn)生的問題:如繞的圈數(shù)可任意增加嗎?橡筋越長越好嗎?橡筋太多太長會有什么問題?橡筋帶動了小車的什么才使小車運動的?等等。
6、學生分別說說實驗心得,教師小結(jié)。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風景優(yōu)美、名勝古跡、高樓大廈、川流不息”中的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4、感受北京的美,熱愛祖國的首都。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本課生字。背誦課文第3、4段。
2、難點:用課后練習里6個詞語中的幾個詞語說兩三句話。
課前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第26課《北京》。齊讀課題。
2、到過北京的同學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過?
3、北京多美呀!沒去過的小朋友不用著急,現(xiàn)在我們馬上出發(fā)去北京游玩。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教師范讀,出示課件。學生看、聽。
2、聽教師讀課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三、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讀完后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2、檢查自讀情況。
3、指名朗讀課文。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看圖。
(1)課文有幾幅圖,圖上畫的'分別是什么?
(2)課文介紹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讀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錄音,學生邊聽邊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4、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
(1)讀完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課件,讓學生結(jié)合畫面和上下文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兩個詞語的意思。利用課建立節(jié)“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讀。
5、學生自由讀第四段,出示課件。
(1)這一段又給我們介紹了北京的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美嗎?
(2)結(jié)合課件理解“風景優(yōu)美、高樓大廈、名勝古跡”等詞的意思。
(3)指導學生帶著喜愛、贊美的感情朗讀這一段。
6、分組讀二、三、四自然段。
討論:你愛北京嗎?為什么?
7、提問引讀第五自然段。
(1)哪兒美?愛什么?
(2)這一段集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齊讀第五段,讀出熱愛北京的語氣。
五、指導背誦
懷著熱愛、贊美的感情,朗讀全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講名人故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jié)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
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舉行
1.調(diào)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nèi)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
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后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nèi)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二、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
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三、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nèi)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
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lián)系自身和現(xiàn)實情況發(fā)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
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交代任務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jié)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guān)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
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
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選材構(gòu)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概括介紹一下,口頭填寫下表。
人 物 該人物給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愛思考,善于提出問題
宋慶齡 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堅決做到
2.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3.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發(fā)生的時間事情發(fā)生的地點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jīng)過事情的結(jié)果
三、動筆起草
1.下面就請大家動筆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寫的事寫下來,注意著重寫清楚該人在
這件事中的舉動、表現(xiàn)。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
四、修改謄寫
1.大家邀請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
3.針對已發(fā)現(xiàn)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謄寫習作。提示格式及書寫字跡要求。
5.寫完后找機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描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樣。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讀文猜人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yōu)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
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引導學生明確,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guān)注他,做個有心人;寫作時要用心回憶。
二、再讀欣賞
1.請以其他人物為寫作對象的優(yōu)秀習作作者朗讀習作。
大家聽后議議評評。
2.教師朗讀其他同學習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nèi)容的小黑板或?qū)嵨锿队皟x顯示,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總結(jié)。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等,這部分內(nèi)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匚兑幌,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
語文教案 篇6
詞語超市
這道題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詞語積累和檢測。教師引導學生在記憶詞語時不應該脫離課本,應該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之后,可適當做一些改錯、造句的練習,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掌握。
金鑰匙
這項內(nèi)容是就《小船,小船》中的環(huán)境描寫專門安排的一項習作方法的點撥,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體會環(huán)境描寫在寫人、寫事的文章中的作用。
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回到課文,找出句子,談談體會,明確作用,再嘗試著在習作中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練筆。
名人名言
這道題要求學生積累,并且掌握這些關(guān)于友誼的名人名言。六條名言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友誼的內(nèi)涵,引人深思。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先理解它們的意思,再積累記憶。也可以以此為契機,鼓勵學生搜集更多的關(guān)于友誼的中外名言,從中感受友情的珍貴,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自助閱讀
“差生檔案”講述的'故事很貼近現(xiàn)實,許多學生都像故事中的蔡林一樣,因為被看作“差生”而受到同學的冷遇甚至奚落,自己也不能振作。教學時,先讓學生自由閱讀,讀后交流看法或設(shè)計問題讓學生討論,如“差生”應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等。老師可適當點撥,目的只有一個,啟發(fā)學生樹立“自我”意識,正確認識自己,同時要寬容、善待他人。
語文生活
本次習作要求寫與“朋友”之間的情感、故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習作要求,把握住“抒真情”“寫具體”兩個習作要點。
習作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學生帶來日記本,或與小伙伴相關(guān)的物品、相片。
二、說:請同學們自已選擇幾個要好的同學組成一組,互相談談自己最了解的、最喜歡的幾位“朋友”,以及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些事情。然后,幾個同學互相啟發(fā)、商討,要寫什么事情、寫什么內(nèi)容,按照什么順序來寫,以便說清楚、講具體。
三、寫:在小組交流的基礎(chǔ)上,學生自主寫自己的“朋友”。老師提醒學生寫前先想想,寫什么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清楚;還要把人物的動作、語言寫具體。
四、改:寫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同學之間互相品一品、評一評,是不是把事情說清楚了,講具體了,是不是講清楚當時的感受,要怎么說才會清楚、具體;ハ嘧h一議,提出修改意見,并自主地改一改。
五、賞:把自己的習作在全班交流,大家共同欣賞,取長補短。教案《語文A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樂園四》教案》,來自網(wǎng)!,語文A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樂園四》教案
語文教案 篇7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文章是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埃里!じチ_姆《愛的藝術(shù)》中節(jié)選出來的!稅鄣乃囆g(shù)》一書闡述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種能力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性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孩子愛的能力發(fā)展階段及特征,理解父愛和母愛的特點與本質(zhì)區(qū)別,了解作者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念;
2.把握的結(jié)構(gòu),體會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膶懽魈攸c。
(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作者對父愛與母愛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經(jīng)驗等,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學生初步掌握梳理結(jié)構(gòu),并抓住關(guān)鍵句子,深入體會含蓄蘊藉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信息與作者的觀點;
2.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體會觀點與材料的結(jié)合,探究作者對父愛與母愛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對文章進行結(jié)構(gòu)分析。體會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膶懽魈攸c;
2.難點:對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的理解及部分關(guān)鍵語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
1.教法:點撥法、提問法、歸納法
2.學法:品讀感知法、勾畫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設(shè)想】
由于理論性比較強,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一下子把握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有相當?shù)碾y度。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過渡句、總結(jié)句、中心句等標志性語句弄清課文結(jié)構(gòu)層次,理清思路,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然后,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通過討論、發(fā)言交流等形式體味關(guān)鍵語句、難點語句的含義。最后,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其中把握“父母對孩子的愛”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鼓勵學生對弗羅姆的觀點大膽質(zhì)疑,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評價。以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情感,引導學生學會愛父母,做一個具備愛的能力、懂得愛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大家還記得孟郊的《游子吟》嗎,現(xiàn)在我們一齊朗誦一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味了慈母的溫情,同學們想一想,之前我們學過有哪些描寫父親的文章,可能我們初中時學習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最為記憶深刻,父親的背影一直印刻在作者與我們讀者的心中。父母之愛是我們永恒的歌唱,父母給了孩子最質(zhì)樸最無私的愛,而孩子也應懷感恩之心去回報父母,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交流愛的傳遞。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從理性高度審視人間至愛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二、整體性感知:
(一)作者簡介
弗羅姆(1900~1980)德國精神病學家,新精神分析學家。他是“新弗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最重要的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一生寫下了大量著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選自他1956年所著《愛的藝術(shù)》一書,是其中第二章《愛的理論》的第二節(jié)。弗羅姆認識到父愛和母愛的不同,并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分析父愛的性質(zhì),典型地體現(xiàn)了他的學術(shù)淵源——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綜合,既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又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
(二)學生閱讀課文,并勾畫文中關(guān)鍵句,提出問題
1.題目為什么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而不叫“父母對孩子的愛”,說明原因。
因為包含兩個方面的愛:一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另一個是孩子對父母的愛。
2.那么哪些部分主要寫孩子的愛,哪些主要寫父母的愛? 這兩部分的過渡句在哪里?
1-3 段 寫孩子的愛,愛的能力的發(fā)展4-8段 寫父母的愛,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母愛父愛的根本區(qū)別9-10段 綜合父母,達到靈魂健康成熟過渡句:同愛的能力發(fā)展緊密有關(guān)的是愛的對象的發(fā)展
(三)梳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并把握文章說明的內(nèi)容
再一次瀏覽全文,學生討論后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概括每一段內(nèi)容。
文章共分三個部分
1.一個人的愛的能力發(fā)展。(1—3)
、賸雰簳r期,是一個自戀階段;
、谏L發(fā)育階段開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且被母親無條件地愛,作者還談到了母愛的本質(zhì);
、凵倌陼r代通過自己的努力喚醒愛,創(chuàng)造愛。
2.愛的對象的發(fā)展及原因。(4—7 )
、茏畛鯉讉月和最初幾年,同母親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
、葜赋瞿笎鄣谋举|(zhì)是無條件的,因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渴求母愛
、弈笎叟c父愛性質(zhì)上的根本區(qū)別;
⑦闡述父愛的本質(zhì)
3.探討了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chǔ)就是父愛與母愛的綜合的問題。(8—10)
、嗵岢鰧Ω笎酆湍笎鄣牟煌
、崽岢龀墒斓娜司褪亲约旱母改
、饪偨Y(jié)全文
三、理解性研討:
1. 引導學生簡要概括文中所論述的母愛和父愛的特點,分析母愛和父愛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來認識其各有什么積極面與消極面?
母愛
特點: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最為渴求的。
消極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取,不能受掌控和支配。
本質(zhì)區(qū)別:無條件的
有條件的
父愛
特點: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象。
積極面: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2.“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 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句中“祝福”和“和平”是什么意思?
“祝福”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真切關(guān)心與愛護,包含有無私的、純粹的、不求回報的意味。而“和平”一詞用得尤為巧妙,韻味頗豐。它不僅指出了母親溫柔、平和的特點,而且有一種博大、寬厚的感覺,與下文的“大自然”“大地”“海洋”等詞語結(jié)合起來,更能寫出母愛的深度。
3. 文章提到兩種愛的原則,一種是“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 另一種是“我被人 愛,因為我愛人” “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說說這兩種愛的原則的區(qū)別?
前一句,“被人愛”是原因,“愛人”是結(jié)果。因為被人愛,所以我愛人。以自己為中心,強調(diào)先獲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愛的方式。后一句愛人是原因,“被人愛”是結(jié)果。因為我愛人所以我被人愛。先付出再獲得,是對愛成熟的理解。童稚的愛是單向的、簡單的、自我中心的,而成熟的愛是雙向的、相互的,更加復雜,也更加美好。
四、拓展延伸:
作者認為,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著他不是依賴父親、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1. 一個成熟的人為什么要把父親的良知和母親的良知綜合起來?
2.回想自己成長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這兩個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么樣的境界呢?
3.我們又怎樣努力在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五、評價性鑒賞:
在深入理解作者觀點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閱讀體驗,對于作者的觀點,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闡發(fā)、評價。
1.作者指出的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以及他們的積極面、消極面,你認同嗎?并說出理由。
2.你認為作者所說的母愛與父愛的不同之處在于母愛是無條件的這種觀點成立嗎?(言之成理即可)
六、本課小結(jié):
不是簡單的對父愛與母愛的歌頌,而是為了構(gòu)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fā)展進行的剖析。也就是“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guān)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guān)系,最后達到綜合!本腿缤腥苏f過“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同學們現(xiàn)在是高中生了,如果像弗洛姆說的應該是“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guān)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tǒng)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的階段了,我們應該來想想怎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培養(yǎng)訓練自己對父母的愛?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七、布置作業(yè):
讀了文章,對母愛、對父愛,你一定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你會給自己的父母提出怎樣的建議?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書設(shè)計】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
母愛 + 父愛
孩童的愛
愛的能力 ← ← ← ← 愛的對象
愛他人,創(chuàng)造愛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賓語前置的句式特點。
2.了解《戰(zhàn)國策》。
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shù),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德育目標
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
理讀課文,總結(jié)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自讀、齊讀、默讀等各種形式的朗讀中感知課
文,理解課文。
2.討論點撥法 教學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多設(shè)疑,巧設(shè)疑,啟發(fā)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shè)計
“人貴在自知。”齊國的謀臣鄒忌就是這樣一位賢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與徐公相比卻還不及,妻子偏愛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說他比徐公美。鄒忌由此聯(lián)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尋找答案。
二、資料助讀
1.《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的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國策》《國事》等名稱,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33篇。主要記載的是戰(zhàn)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
戰(zhàn)國時代七雄并立,兼并戰(zhàn)爭比春秋時代更為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于是“士”這一階層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 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tǒng)治集團服務,并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游說諸 侯!稇(zhàn)國策》就是著重記述這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zhàn)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涑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 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稇(zhàn)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后 世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鄒忌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jù)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藉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 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出了關(guān)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jié) 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 治家。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8-03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