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讓幼兒之間找到更合適的相處方式,每個人都能融入集體。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萌生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識,學習各種與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并能樂意分享,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各種各樣幼兒自帶的玩具。
3、人數(shù)安排:沒帶玩具的`幼兒占總?cè)藬?shù)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圖例:一起玩交換玩等著玩。
活動過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溫玩具帶來的快樂
二、在與同伴的玩樂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三、在再次的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1、師:原來一起玩有這么多好方法,那就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樂些,好嗎?
1、老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玩得快樂嗎?
2、老師:真奇怪,一個玩具兩個人玩,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一起玩的嗎?
1、老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帶玩具來了嗎?是什么玩具,能告訴大家嗎?
2、老師:你們的玩具都很好玩,現(xiàn)在我們都來玩玩吧。
教學反思
1、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2、強化幼兒的合作情感體驗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2
設(shè)計思路: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糾紛。如: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不會和別人一起玩。為此,設(shè)計本次教學活動。
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其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學習一定的交往方法,激發(fā)幼兒交往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同時,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和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情緒。
2.初步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和討論,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合作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合作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活動難點:
通過實踐和討論,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活動準備:
小騎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等; 活動音樂;
PPT:大家一起玩。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老師知道小朋友可愛玩玩具了,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玩具,現(xiàn)在就請大家一起玩吧” !
1.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觀察幼兒情況。
2.集中表達,體驗快樂。
提問: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好玩嗎?
。ù蠹乙黄鹜媸呛芸鞓返氖拢
二、看PPT(大家一起玩)前半部分,討論交流、樹立是非觀念。
1.討論:“他們?yōu)槲覀儽硌萘艘患裁词虑??/p>
2. 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應(yīng)該怎么做才對?
三、積極動腦、嘗試體驗,學習一起玩的好方法。
1. 教師出示小騎車,問:你們想玩嗎?
2. 提出問題: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xiàn)在只有一輛車,怎么辦呢?
。ü膭钣變悍e極動腦、舉手發(fā)言,教師可適時地引導(dǎo)幼兒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后玩,就是輪流玩)。
3. 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
四、看PPT后兩部分。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找到了大家一起玩的好方法,體驗一起玩的樂趣。玩時要勇敢地說出心里的想法,互相謙讓、有禮貌,愛惜玩具、注意安全、不影響妨礙別人。
五、結(jié)束部分,鼓勵幼兒正確與他人分享玩具。
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
六、延伸活動:
1.和臨班同伴分享玩具,體驗一起玩的樂趣;
2.分組一起玩角色游戲:超市、銀行、娃娃家等。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3
活動目標:
1、了解廢報紙的不同用途,懂得很多東西能變廢為寶,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能大膽地將自己的經(jīng)驗與同伴交流。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7、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一些生活中使用廢報紙的經(jīng)驗
2、廢舊報紙
3、PPT :鏡頭一:人們在衣服里面塞滿了廢報紙
鏡頭二:一個盒子、一個花瓶和一些廢報紙
鏡頭三:將廢報紙做成門簾、地毯將報紙做成沙發(fā)、椅子等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報紙
師:(拿出報紙)孩子們,看我拿來了什么?
眾幼:報紙
楠楠:廢報紙
師:哦。ㄎ矣悬c出乎意外)是嗎?你怎么知道這些是廢報紙?
幼:這是前幾天的報紙了,已經(jīng)是我們看過的報紙。/這些報紙都舊了。
你那張報紙上的鳥巢的新聞我們已經(jīng)讀過了。
今天是4月24日,這張報紙已經(jīng)過期了,不是今天的了。
師:是呀,我們已經(jīng)看過了的,過期了的報紙就是廢報紙。
分析:孩子的一句“廢報紙”打斷了我原有的預(yù)設(shè),但我馬上感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契機,我應(yīng)該接過孩子拋來的球,于是我追問到:你怎么知道這些是廢報紙?讓我的提問去激發(fā)孩子的討論,在討論中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什么是廢報紙。
師:你們家有人看報紙嗎?他們?yōu)槭裁匆磮蠹垼?/p>
幼:我奶奶一直要看報紙的,她喜歡炒股票,它可以從報紙上看他買的股票升高了,還是掉下去了。/去年我們要買新房子,我媽媽就一直在報紙上看房子的介紹。/我能從報紙上知道奧運火炬?zhèn)鬟f到哪里了?/我喜歡看報紙上的圖片……
分析:從幼兒的回答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對報紙是非常熟悉的,能從不同的方面說出家人看報紙的原因。而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分別給于了不同的總結(jié)。比如:對呀,報紙上有財經(jīng)信息,炒股票的人能從報紙上看到股票的漲和跌;是呀,我們可以從報紙上了解到房產(chǎn)信息;是的,我們從報紙上可以了解到國家大事,還有很多大家都在關(guān)心的重要事情;原來報紙還有欣賞的作用,我們還可以從報紙上欣賞到各種漂亮的圖片等等。這些總結(jié)給了孩子規(guī)范的提升。
二、分享交流
師:報紙真有用,可以讓我們知道國家大事,也可以了解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還真離不開報紙呢!那我這里一些已經(jīng)看過了的,過期了的廢報紙還有用嗎?
幼:有用。/沒有。
師:我們有的小朋友說有用,有的小朋友沒用,那說說你們的理由,誰先說?
幼: 我看見過阿姨用廢報紙擦玻璃。/我們畫畫時老師會把廢報紙幫我們墊在桌子上。/廢報紙可以和我們做游戲,做揪尾巴的游戲,還可以做手工。/廢報紙可以練毛筆字。/把報紙放在衣櫥里的話,向我身上這樣的毛衣就不會被小蟲子咬碎了。/小蟲子害怕報紙上的油墨味,所以把報紙放在衣櫥里,衣服就不會壞了。/奶奶說,廢報紙放在衣櫥里,可以吸掉衣櫥里的水,這樣衣服就不會發(fā)霉了。/媽媽把廢報紙卷好了好在她的靴子里,靴子就不會倒下去了。/爺爺把報紙上有用的地方剪下來貼在本子上。/我們家的報紙是賣給收廢品的爺爺?shù)摹?/p>
分析:他們能介紹廢報紙的各種用途,但孩子們說得很簡單,于是我通過一些追問,如:你看到過誰這么做的?為什么要這么做?等問題,引發(fā)孩子將自己的經(jīng)驗介紹清楚,讓孩子的個體的經(jīng)驗成為集體經(jīng)驗。
三、引深拓展
師:你們介紹了那么多廢報紙的用途,正好我這里有幾張關(guān)于生活中人們?nèi)绾斡脧U報紙的照片。想不想看?不過看的時候,要找一找,廢報紙在哪里?為什么要這么用廢報紙?(幼兒觀看PPT,邊看邊議論廢報紙的不同用途。)
鏡頭:人們在衣服里面塞滿了廢報紙
師:找一找,報紙在哪里?
幼:在那個人的衣服里。/在衣服里面的口袋里。
師:為什么要把報紙塞在衣服里面的口袋里?
幼:不知道。/為了不讓小蟲子爬到衣服里/不讓衣服濕掉。(因為前面有孩子介紹過報紙放進衣櫥里的作用)/我也是這么認為的。 師:(孩子們說了很多,但都沒說到點子上,我有點出乎意料)哦,你們說了這么多,到底對不對呢?我給你們一點點提示:這一天很冷,而這個人卻只穿了一件很單薄的衣服,現(xiàn)在我們再想想,為什么要在衣服里塞報紙?
幼:為了保暖(好幾個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
師:為什么?
幼:報紙放在衣服里,外面的'冷空氣就進不去了。/我們的身體和外面的冷空氣被報紙隔開了,冷空氣被報紙擋住了。
師:(孩子的回答似乎很對,我稍作了思考)是呀,你們說得很好,把報紙塞在衣服里,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和外面的冷空氣隔開來,報紙把我們身體上的熱氣包住了,我們身體的熱氣就不會傳到外面去,熱氣散不掉了,這樣我們就不會冷了。我們生活中會用到這種方法嗎?)
分析:在活動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孩子怎么回答也會達不到點子上的情況,有的老師著急了就會把正確答案告訴孩子,今天活動中也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因為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報紙的保暖作用,此時我并沒有急著將正確答案告訴孩子,而是給了孩子一點點提示,鼓勵孩子在老師給與一定暗示的情況下繼續(xù)去思考。這樣不但沒有撲滅孩子積極思考的火花,而是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思考、發(fā)現(xiàn)的欲望。當孩子說出答案后,我并沒有停止,而是及時地進行追問:為什么?激發(fā)孩子的進一步思考。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從引導(dǎo)啟發(fā)幼兒感知廢紙的用途,進而引出故事,揭示故事中蘊涵的利用廢紙、愛惜廢紙的情感教育,逐漸過渡到讓幼兒自主探究嘗試利用廢舊報紙。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4
設(shè)計意圖
我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叭瞬蛔R禮儀,寸步亦難移”,這是我國人民廣為傳頌的一句名言。禮貌用語是人們?nèi)粘9ぷ、學習、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約定俗成的一些禮貌語言。在一定意義上,它標志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反映著社會風尚,也反映著每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素養(yǎng)。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禮儀意識,特別是把這種“意識”轉(zhuǎn)化為幼兒的自覺行為就更為重要,這也是設(shè)計《我是有禮貌的小朋友》本次活動的主旨。
組織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禮貌含義,并愿意積極參與和認真做好。
2、讓幼兒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責任,體驗自己的價值。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yīng)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6、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yīng)答。
活動準備:
兒童經(jīng)驗基礎(chǔ)去過公共場所。環(huán)境準備掛圖、禮貌牌若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禮貌”含義。
教學難點: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懂得人與人交往應(yīng)該懂禮貌,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過程與策略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這是什么地方?你去過嗎?
2、我們來當幼兒園有禮貌的小朋友。在商場里,我們要注意什么?
3、請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加深對禮貌的理解。在幼兒園里,怎么做是有禮貌的小朋友?你是怎樣做的呢?
(1)幼兒自由結(jié)伴練習禮貌用語。請你看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并推選出誰是最有禮貌的小朋友。你們覺得哪個小朋友最有禮貌?
(3)給有禮貌的小朋友掛上禮貌牌。
活動反思:
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選用“圖示”的手段,把幼兒應(yīng)掌握的具體形象地描述出來,說明禮儀的'具體內(nèi)容,這樣幼兒一看就明白,也容易記住。在社會交往中使用禮貌語言,有利于協(xié)調(diào)入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促進人們之間的團結(jié)。因此,從小對幼兒進行說話有禮貌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課旨在通過活動,教育幼兒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文明有禮的好傳統(tǒng),知道了日常生活中為什么要使用禮貌用語,懂得人與人交往應(yīng)該懂禮貌,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形成人人使用禮貌用語,處處使用禮貌用語的風氣,逐漸形成習慣。體會對人說話有禮貌、正確使用禮貌用語給生活帶來的和諧和快樂,為自己做到說話有禮貌而感到自豪。激發(fā)了幼兒產(chǎn)生做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的愿望。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5
【活動設(shè)計】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糾紛。究其原因,幼兒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不會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合作交往。為此,設(shè)計本次教學活動,旨在引導(dǎo)幼兒學習使用協(xié)作、商量的口吻與人合作交往,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tài)度、友好的方式與人合作。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半個紅心小卡片;紙制立體交通工具:4輛、輪船4艘、三輪車2輛以及圖片各2份。
2、錄像片段。
(1)在拼紅心游戲葉,一幼兒站在旁邊不敢和問伴交往,沒有找到朋友。
(2)—幼兒用蠻橫無理的態(tài)度占和別人拼人紅心做朋友,沒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開展一些有關(guān)幼兒商量、協(xié)作方面的游戲活動。
【活動過程】
一、游戲“拼紅心,找朋友”,引起幼兒交往興趣。
1、提問:今天我們要去公園,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好嗎?
2、教師提出游戲規(guī)則:每名幼兒手拿半個紅心去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紅心,就可以成為好朋友。
3、提問:你應(yīng)該怎么說,才能讓人家愿意和你拼紅心?(評:幼兒嘗試個別與個別之間的合作交往。合作目標明確,幼兒的興趣很濃,教師在分發(fā)紅心時,注意突破幼兒原有的交往圈子,讓活動目標真正落到每個幼兒身上)
4、幼兒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問: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嗎y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說的?(我對他笑了笑;我對他說:能不能把紅心給我拼——下嚴引門一起拼紅心吧……)
6、小結(jié):跟人家——起做事時態(tài)度要友好,要有禮貌,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很客氣,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
二、觀看錄像片段,引導(dǎo)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學習協(xié)商性語言:
1、提問:這邊有幾個小朋友,我們一來看看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2、觀看錄像片段1,提問:
①他們?yōu)槭裁礇]和他一起玩?(他膽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講話……)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我勇敢地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嗎;我參加你們的游戲好嗎;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3、觀看錄像片段2,提問:
①他們?yōu)槭裁匆矝]和他一起玩?(他很兇,他沒有禮貌;他態(tài)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說話時態(tài)度要友好,有禮貌;我輕輕地對他們說;笑嘻嘻地說……)
4、小結(jié):當我們和大家一起玩時,要態(tài)度友好,有禮貌;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試著和人家商量一下,說一些“行嗎”、“好嗎”、“行不行”這樣好聽的話,取得人家的同意,這樣你才會玩得開心。
(評:通過對直觀的、來自幼兒生活的錄像進行觀看,突破了教學難點,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三、找朋友去公園。
1、出示三種交通工具,“請小朋友商量——下,你們準備乘什么去公園廠(討論)提問:你們是怎么商量的(原來我想乘輪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后來我們商量,好朋友應(yīng)該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他要乘三輪車,我要乘,我隨了他……)
2、出示相應(yīng)的數(shù)字,提出要求:三輪車滿4人能走,滿6人能開,輪船滿8人能開。問:一對好朋友只有兩個人,不滿人數(shù)怎么辦?(再去找朋友和我們一起乘……)
3、提出活動要求:在要求別人時,你應(yīng)該怎么說,才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找朋友,聽音樂開、輪船、三輪車去公園。
5、提問: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說了什么話,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們乘的是,我們在找朋友時,先問他們:你們想乘什么?你們愿意和我們一起乘嗎?然后他們就同意了……)
6、小結(jié):和別人一起做事時,不僅要態(tài)度友好、有禮貌,而且和別人商量時,應(yīng)該先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原望,征詢別人的意見,取得別人的同意,這樣,別人就會喜歡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戲。
(評:游戲進行中,能注意目標落實的遞進性,先進行單個方面的協(xié)商,再進行群體交往。教師對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顧到能力差別,滿足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多次交往。)
活動評價: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兒在交往活動中存在的一大障礙。本次社會活動立足于讓幼兒運用一定的交往語言學會合作交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注重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以找朋友——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結(jié)伴而行為線索。在這樣的游戲線索中,幼兒都以主人公的姿態(tài)介入,愉快、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教學層次遞進。
1、交往語言目標的遞進性。體態(tài)語(禮貌友好的表情、態(tài)度…)、協(xié)商性語言、了解別人意愿語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范圍的遞進性。單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兩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多個之間的交往…在交往游戲中,每一次的交往范圍不同,逐步遞進。
(三)教具的投放滿足不同的需要。
1、教師有意把“得顆紅心”投放在兩個不常交往的幼兒,以便擴大該幼兒的交往范圍。
2、有游戲規(guī)則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滿足能力弱的幼兒,讓其進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游戲,也滿足能力強的幼兒,讓其進行多次交往完成游戲。
總之,本次社會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歡快的合作交往過程中,教師自然引導(dǎo)讓幼兒學會了初步的交往技巧。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yīng)該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相關(guān)文章:
托班語言《大家一起玩》教案09-02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2-20
小班主題大家一起玩教案03-16
玩具大家玩教案02-02
大家一起畫教案09-12
小班社會我和爸爸一起玩教案03-21
小班社會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教案02-25
小班社會教案我和爸爸一起玩10-20
小班語言大家一起吃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