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選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依據(jù)局部圖案的外形、顏色等線索,拼貼出完整的圖案。
2、初步感知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準備材料:
教具:教師準備大拼圖一個、番薯干
學具:操作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找朋友拼一拼
1.教師:今天我請大家吃好很好吃的'東西,這是什么呀?(拿出番薯干),番薯干可好吃了,我把番薯干發(fā)給小朋友,但是我沒請小朋友吃之前,可不可以吃。浚ㄓ變海翰豢梢裕。
2.我發(fā)給小朋友的番薯干和老師的是一樣的嗎?(不是),我發(fā)給小朋友的番薯干啊,只是一部分,它們都有一個好朋友,合在一起就是一整塊番薯干了,請小朋友找一找你的朋友在哪里?找到朋友,拿著你們的番薯干碰一碰,然后把它吃掉。
3.番薯干好吃嗎?還想吃嗎?把有三解形,長方形、圓形洞洞的番薯干發(fā)給小朋友,再在小朋友桌上放上填補洞洞的番薯塊,填好了,給師看,吃掉番薯干。
二、猜一猜拼一拼
1.昨天晚上,我家里啊來了一只小老鼠,它把我的車車都給弄壞了,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車車修補好。(發(fā)給小朋友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車車修好了,就請小黃老師看看對不對?
3、教師小結。教師出示大圖片,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修好的。
教學反思:
上這節(jié)課我很開心,小朋友也很開心,跟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番薯干。后面的操作材料又用了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車子,所有小朋友都能跟著我走,這是我最開心的,因為初入與小朋友上課,最怕的就是小朋友不跟著我走,我上我的課,他做他的事,這是我最擔心的事了。這節(jié)課我覺得環(huán)節(jié)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經(jīng)同事評價,這個活動的目標定的太低。所以一節(jié)課如果目標都沒有掌握好,應該是一節(jié)比較失敗的課了。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石頭和小石頭》這個活動,是在“石頭大玩家”主題活動中一個數(shù)學活動。本次數(shù)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體,學習按物體的大小差異進行4以內(nèi)的排序。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以幫助小螞蟻鋪彩色石頭路的游戲情境貫穿整個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通過兩次比大小,鋪一鋪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動手、動腦、動眼中不斷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體。
2.學習按物體的大小差異進行4以內(nèi)的排序。
3.樂意參與操作活動,并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石頭4塊、教學PPT、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中的《石頭路》。
活動重難點:能按物體的`大小差異進行4以內(nèi)的排序。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石頭比一比
1. 小螞蟻去找食物,路上遇到了幾塊大大的彩色石頭,路被堵住了,請小朋友來幫忙。(大家一起搬動石頭)
2. 將4塊大小不一的彩色石頭隨意擺放在桌面上,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一共搬動了幾塊彩色石頭。
3. 小螞蟻的提議:彩色石頭真美,可是搬掉了石頭,路上變得坑坑洼洼的,不如我們一起來用這些石頭來鋪一條彩色的石頭路吧(按大小排列)。請幼兒仔細觀察,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石頭。
以“幫助小螞蟻搬石頭和鋪石頭”的游戲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二、 石頭排一排
1. 最大和最小的石頭應該排在哪里?引導幼兒將最大和最小的石頭排在兩端。
2. 在剩下的兩塊石頭中,哪一塊大?哪一塊小?它們應該怎么排呢?
3. 請幼兒說說用什么辦法可以將4塊石頭的大小排列出來。
4. 教師總結比較石頭大小的方法。
通過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石頭并進行排序演示,通過疊一疊的方式,可以方便幼兒理解大小排序方法。
三、石頭路鋪一鋪
1. 幼兒將操作材料1上的石頭取出來,并找其中最大和最小的“石頭”,然后按從大到小的的順序鋪成石頭路。
2. 幼兒將拼好的石頭路貼于黑板上,集體評價。
3. 幼兒將操作材料2上的石頭取出來,找出最大最小的“石頭”,然后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鋪成石頭路。
4. 每人到“路邊”撿起一塊石頭,一起到操場上鋪一條超級彩色石頭路。
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數(shù)學操作活動中,體驗“從大到小”和“從小到大”的排序方式。
將幼兒排好的石頭路進行集體展示,可幫助幼兒鞏固對排序的認知。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并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糖果若干, 記錄卡每人一張,小貓頭飾一個、手偶一個,兩個圈,幼兒人手一張數(shù)字寶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找朋友 復習2的組合(在寢室)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小貓的好朋友在哪呢?跟我一起去找找吧。(去活動室)
二、幫小貓分糖。 小貓的好朋友是誰?(小豬和小兔)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美味的糖果,有多少?(3顆)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那怎樣把數(shù)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動動小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shù)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在視頻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顆糖果,1顆糖果分給了小兔,2顆糖果分給了小豬。 我把3顆糖果,2顆糖果分給了小兔,1顆糖果分給了小豬。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你說的真好聽 獎勵一個大笑臉娃娃。 5、你們看看自己是這樣分的嗎?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分的,不一樣的再分一分。
6、在請幼兒說自己是怎么分的 獎勵2個大笑臉娃娃 小結:原來把數(shù)量是3的糖果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3可以分成2和1,3還可以分成1和2.
7、剛才誰幾個笑臉啊,1個2個,猜猜我剛才手里有幾個?(3個) 2和1合起來是3,1和2合起來是3.
三、去小貓家,游戲?qū)W習3的分解。
1、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愿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游戲)“呀,看,有條河,踩著2個木樁過河 ,3個人怎么一起過河?
2、幼兒商量 過河并實踐
3、有二說過河辦法,老師梳理小結。
四、游戲?qū)W習3的組成。 小貓家到了,門上有數(shù)字3,這個只允許數(shù)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先變成數(shù)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shù)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shù)字寶寶幾呢? 是數(shù)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shù)字變成3呢?(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真聰明,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教師檢查) 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真棒!” 師:“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shù)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我是數(shù)字寶寶1,我找到的是數(shù)字寶寶2,我們一起過了魔洞。 幼:我是數(shù)字寶寶2,我找到的是數(shù)字寶寶1。 老師與幼兒小結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大家一起學念。
五、到了小貓家(延伸) 小貓說:“歡迎小朋友來我家做客,由于我家椅子不夠,請小朋友4個人坐2把椅子!闭埬銈兓丶蚁胂朕k法,下節(jié)活動我們一起解決它。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guī)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能力及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ppt、圖形寶寶、三角形和圓形貼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導入ppt,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1、火車已經(jīng)開到我們班里啦,圖形寶寶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出來跟我們班的小朋友認識了,我們一起睜大眼睛看一看。
2哪個圖形寶寶來啦?出示圓形圖形.來了幾個.(1個)
3、教師邊放圓形邊說:圓形寶寶請你排在小花后面,圓形寶寶后面跟著誰?同時出示三角形圖片。三角形寶寶請你排在紅線上,三角形寶寶后面跟著…….出示圓形
4、圓形寶寶請你跟緊三角形后面,圓形后面會跟著誰呢?你們猜會是誰?(三角形)
5、圓形和三角形寶寶怎么排排隊的呀?(一個跟著一個)
6、一個跟著一個,誰跟著誰呀,三角形跟著誰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嗎?(伸出小手說)
7、誰排在最前面呀,圓形后面跟著誰呀,教師指幼兒念完,教師繼續(xù)念空位的圖形,哎呀,糟了,還有兩個寶寶掉隊了,我得趕緊把它找回來。
8、手拿圓形和三角形,這兩個調(diào)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呀,像前面的圓形寶寶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的排。
9、請幼兒來操作,并集體檢查。
三、.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1、記住它們怎么排排隊的嗎?小眼睛遮住,不許偷看哦,師將圓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個調(diào)皮的圖形寶寶藏起來了?
2、集體檢查,跟著幼兒找一找,邊指邊念。我們一起把它喊回來好嗎?圓形寶寶快回來?
3、小眼睛閉起來,請一幼兒將圖形寶寶藏好,哎呀,這次哪個調(diào)皮的圖形寶寶不見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把它喊回來,集體檢查。
四、開火車游戲
五、結束活動
師:圖形寶寶今天跟我們小朋友玩的可開心了,你們開心嗎?它們要回家休息了,我們跟圖形寶寶們揮揮手說再見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各種糖果的特征,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認識方、圓標識,并通過形狀、軟硬將糖果分類。
3、喜歡參加數(shù)學游戲,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烘托緊張氣氛),PPT,實物投影儀;
2、大嘴怪手偶,移動黑板,方形、圓形糖果教具少量,糖果屋兩間;
3、幼兒操作圓、方糖果(粘貼于椅背、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4、布袋兩個(內(nèi)裝軟糖1硬糖N)(硬糖1軟糖N),糖果抽取箱。
【活動過程】
一、引入,出示PPT,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在一個神奇的糖果王國里,住著好多好多的糖果寶寶,他們是誰?(幼兒自由說自己看到的分別是什么糖)
這些糖果寶寶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突然有一天,糖果王國里來了一位大嘴怪(放緊張音樂),它要吃掉這些糖果寶寶,可憐的糖果寶寶該怎么辦呢?(幼兒自由想象如何拯救)
如果你是糖果寶寶,在外面遇到了壞人怎么辦?(聯(lián)系實際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講出將糖果寶寶送回家)
二、出示方、圓教具糖果,請幼兒幫忙送回家。
好,那我們就把他們送回家去。這些糖果寶寶該去哪個家呢?(引導幼兒觀察糖果外形,說說分別住進哪個家,再請幾名幼兒去黑板上演示)
還有一些調(diào)皮的糖果寶寶躲在你們的椅子后面,我們趕緊去找到它們。(放緊張音樂)
你們都找到糖果寶寶了嗎?看看你們的糖果寶寶長什么樣子?應該送到哪個家呢?
糖果寶寶都送好了嗎?我們來檢查一下。(幼兒評價糖果寶寶是否都送回了正確的家)
小結:方方的糖果送到了方方的.家,圓圓的糖果送到了圓圓的家,糖果寶寶想跟你們說,謝謝小五班的小朋友。
三、判斷糖果的軟硬。
大嘴怪這下可沒勁了,他在大街上東找找,西找找,怎么一個糖果寶寶都不見了。誒,突然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布袋,原來是迷路的糖果寶寶躲在里面了,大嘴怪說:“哈哈哈,我要把布袋里不一樣的糖果寶寶吃掉!”
我們趕緊來拯救它,來,摸摸看,誰不一樣?(請個別幼兒摸一摸)
1、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布袋里的糖果,區(qū)分軟糖和硬糖。
軟軟的怎么來表示呢,我們來用身體試試看。軟軟的還像什么呢?(棉花、被子、白云)
咦,這兒還有一個布袋(同上)
硬硬的怎么來表示呢,我們來用身體試試看。硬硬的還像什么?(石頭、木頭、鋼琴)
四、和糖果寶寶玩游戲。
你們真棒,糖果寶寶都拯救好了,大嘴怪什么也沒吃到,灰溜溜的走了。
沒有了大嘴怪,糖果寶寶又想出來玩了,你們愿意帶他們出來玩嗎。
出示糖果箱,請幼兒上來聽清指令摸取相應的糖果。(像被子、棉花、白云一樣,像喝水的桌子、電視,像太陽、皮球一樣,像石頭一樣)多請幾個。
五、活動結束。
——把糖果寶寶放在口袋里保護好,千萬不要被大嘴怪看見咯。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交集、分類,了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物體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內(nèi)物體的特征。
2、學習用符號表示交集的關系。
3、在觀察、討論中感受、理解交集的意義,學習按交集的要求分類。
活動重點:
學習交集、分類,了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物體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內(nèi)物體的特征。
活動難點:
學習用符號表示交集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p36,每人一份。
2、黑板、彩色粉筆。
活動過程:
一、感知兩個集合的交集部分。
1、教師分別出示紅圈和藍圈(見附圖一)。
師:這里有兩個什么圈?
2、教師將紅圈和藍圈的一部分交叉重疊在一起(見附圖二)。
師:現(xiàn)在紅圈和藍圈怎么了?
師:紅圈和藍圈交叉的位置在哪里?誰來指出交叉的部分?
師:這個交叉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既是紅圈部分,又是藍圈部分)
二、根據(jù)特征標記在集合圈中放物體。
1、教師出示各種氣球(如附圖四)
師:這里有什么?都是些什么樣的氣球?
2、教師出示標記放在相應的`位置(如附圖三)
師:這里有些什么標記?
師:想一想,根據(jù)這些標記,這些氣球分別應該住在哪個圈里?
3、幼兒根據(jù)標記選擇擺放相應的氣球。
師:誰能看著這些標記將氣球分別放進相應的圈中?
三、學習按交集要求分類。
1、師:紅圈中住著什么樣的氣球,藍圈中住著什么樣的氣球?中間的圈里又住著什么樣的氣球?
2、師幼討論:為什么小的黃氣球可以住在中間的圈里?
3、教師出示一個小的紫色的氣球。
師:這是個什么樣的氣球?
師:這個氣球能住在紅圈、藍圈交叉的位置嗎?為什么?
四、幼兒完成操作練習。
1、畫圈。(幼兒操作材料p36,第1組)
師:畫一個大圓圈將紅蝴蝶圈在一起,再畫一個大圓圈將小蝴蝶圈在一起,看看哪些蝴蝶在兩個圓圈交叉的部分,想一想中間交叉部分的蝴蝶有什么共同特征。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是小蝴蝶。(師幼一起認識一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小蝴蝶,因為材料紙上的蝴蝶大小不太明顯)
2、畫標記。(幼兒操作材料p36,第2組)
師:黑圈中有幾根棒棒糖,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籃圈中有幾根棒棒糖,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黑圈和藍圈交叉的部分中有幾根棒棒糖,它們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請在旁邊的空格中畫出相應的特征標記做記錄。(同樣做練習之前和幼兒一起認識一下大小棒棒糖)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學習5以內(nèi)的點數(shù),能獨立完成。
2.保持良好的操作(做作業(yè))的習慣。
3.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點數(shù)卡片若干、紅黃藍圓形卡片若干、黑板、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剛才啊,張老師請你們畫了許多漂亮的五彩泡泡,你們的泡泡都是怎樣的?(有的.大有的。
諾,余老師這里也有一張泡泡圖畫,請你們看一看,余老師這張圖畫里的泡泡也是怎樣的?但它只有哪些顏色?
二、教師示范操作。
請你們幫余老師數(shù)一數(shù),我的大泡泡、中泡泡、小泡泡各有幾個?
隨即出示數(shù)字卡片,把數(shù)字卡片與泡泡相對應貼上。
提問:為什么是貼這張?
三、幼兒操作。
1.請幼兒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泡泡個數(shù)。
2.然后在桌子中間找一張相應的點數(shù)卡片貼在泡泡紙上。
3.貼完后請幼兒拿著紙頭回到座位上,說一說自己的泡泡個數(shù)。
四、完成數(shù)學練習“數(shù)泡泡”。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3
小班數(shù)學教案06-10
小班數(shù)學教案06-15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0
小班數(shù)學教案糖果11-03
小班數(shù)學教案比長短03-28
小班數(shù)學教案【熱門】02-12
【精】小班數(shù)學教案02-12
【推薦】小班數(shù)學教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