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shè)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教學設(shè)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分享。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及重點]
l、了解《木蘭詩》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脈絡(luò),誦讀課文.
3、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4、學習本文詳細得當?shù)臄⑹路椒,領(lǐng)會故事情節(jié)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木蘭這個人物嗎?哪一個同學給大家講一下關(guān)于木蘭的故事?(學生講故事)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你認為木蘭成為世世代代人們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
。▽W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要點)木蘭是一位愛國的女英雄.她替父從軍,是出于關(guān)心國家安危,體恤父親年邁力衰;她不畏艱苦,勇敢作戰(zhàn),是出于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祖國的堅強意志;她厭棄高官厚祿,而渴望過和平勞動的生活——這些,都表現(xiàn)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們就來共同看一看《木蘭詩》中是怎樣塑造木蘭的形象的.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解決生字詞.
2.解題:《木蘭詩》是一首什么題材的詩?作品時代怎樣?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傳奇故事.該詩剛健清新,表現(xiàn)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邁的氣概,它成功地運用了對偶和排比等修辭方祛,使得全詩氣勢雄渾.它產(chǎn)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chǎn)生后魏,這詩產(chǎn)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jīng)后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本詩為北朝民歌,而又易記、易誦.
木蘭姓花,是古代時河南省虞城縣人.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zhàn)功.凱歸,皇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yōu)榧o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蘭祠.
樂府詩: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xiàn)一種能夠配樂的新詩體,叫做“樂府”.“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集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會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秦朝及西漢惠帝時設(shè)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guī)模較大.采集民間詩歌和樂曲.后來人們將樂府采集的詩篇稱為“樂府詩”.到南北朝時,社會上已經(jīng)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zhuǎn)變?yōu)樵婓w.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間歌詩,民間歌詩是樂府詩的精華.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才廣泛,格調(diào)雄頸、熱烈、質(zhì)樸.
3、出示小黑板,引導學生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義.
機杼:zhù,織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從“木”,不能與“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 hán,專用名詞,不能念kěhàn.
鞍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不能念jiàn.
轡頭:pèi,韁繩.
燕山:y。,山名,不能念yàn.
胡騎:jì,戰(zhàn)馬,不能念qí.
戎機:róng,軍事.與“戍”的念shù,當防守講,形音義都不相同.
朔氣: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與“析”的念xi,當劈開講,形音義都不相同.
紅妝:zhu。睿,裝飾,打扮.
著我舊時裳:zhuó,穿.與“著作”中的“著”,念zhù,當寫講,形同而音義不同.
傍地走:bàng,靠近,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注音
唧唧jī 濺濺jiān 啾啾jiū 霍霍huò
4.閱讀文言文,必須掌握一定量的詞語,請積累本詩的一些重要字詞.
多音字:
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帖,同"貼".
出門看火伴:火,同"伙".
詞語補釋:
唧唧:織機聲.一說嘆息聲.
復:又.
當:對著.
戶:門.
機杼:指織布機.杼:機梭.
惟:只.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即"所思何".所思,名詞性的"所"字結(jié)構(gòu).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何所憶"與此同,意思是“思念的是誰”.
無所思:沒有思念什么.
軍帖:軍中的文告.
可汗: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君主的稱號.
點兵:征兵.
軍書:指征兵的名冊.
十二卷:指多冊.
爺:與下文“阿爺”,均指父親.
長兄:兄長.
愿為: “愿為(之)”的省略,意思是愿意替父出征.
市: “買”.
韉:馬鞍下的墊子.
轡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旦:早晨.
但聞:只聽到.但,只.
濺濺:流水聲.
胡騎鳴啾啾:胡人戰(zhàn)馬啾啾的叫聲.胡,古代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騎,舊讀(jì),這里作"戰(zhàn)馬"講.現(xiàn)統(tǒng)讀為qí.啾啾: 戰(zhàn)馬嘶叫聲.
戎機:戰(zhàn)場.戎,軍事.
度:過.
朔氣:北方的寒氣.
金柝:軍中守夜打更的器具.此指打更的聲音.
寒光:清冷的月光.
鐵衣:鎧甲.
百戰(zhàn)死:多次戰(zhàn)斗出生入死.
壯士:指木蘭等.
明堂:朝廷.
策:本義為竹簡,此處用為動詞,“記下”.
十二轉(zhuǎn):指多次.
賜:賞給.
百千強:百千有余.
不用尚書郎:不愿作.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為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guān).
馳千里足,希望騎上千里馬.馳,動詞,使……馳,這里可譯為"騎上".
重點實詞:
郭:外城.
扶將:扶持.
將:扶.
霍霍:磨刀的聲音.
閣:指閨房.
著:同“著”,穿.
云鬢:象云樣的`鬢發(fā).
帖:同“貼”.
花黃:婦女臉上的一種裝飾.
火:同“伙”.
撲朔:爬搔.
迷離:瞇著眼.
傍地:貼著地面.
走:跑.
安: “怎么”.
提示及答案:詩中屢次提到一些數(shù)字,如:"軍書十二卷"、"策勛十二轉(zhuǎn)"、"同行十二年"、"壯士十年歸".其實,"十二"是極言其多,"十年"不過是舉個成數(shù),都不能認作確實的數(shù)字.這樣的運用數(shù)字,不拘泥事實,和開頭寫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結(jié)尾吟唱者的話,還有中間的"東市買……北市買……"、"爺娘聞女來……小弟聞……"兩節(jié),都體現(xiàn)了民歌的特點.
古今詞義:旦(早晨)辭爺娘去(古:離開;今:前往)
卷卷有爺(古:父親;今:爸爸的爸爸)名
著(穿)我舊時裳(古:cháng裙子;今:泛指衣服)
同行(古:háng,行伍,泛指軍隊;今:同行業(yè)的人)十年
雙兔傍地(靠近著)走(古:跑;今:步行)
兩條成語:磨刀霍霍,朔迷離
5. 引導學生劃分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層次.
依據(jù)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寫出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
第二部分(3),寫出木蘭準備出征和奔馳征途.
第三部分(4),寫出木蘭經(jīng)過長期激烈戰(zhàn)斗勝利凱旋.
第四部分(5-6),寫出木蘭功成身退,返回家鄉(xiāng).
第五部分(7),吟唱詩歌的人贊美木蘭.
如果有學生把前三段合為一個部分,或把第7段與前兩段合為一個部分,也都有道理,應(yīng)予肯定.
1父從軍, 踏上征途;2赴前線,十年征戰(zhàn);3朝辭官,親人團聚;4喻贊美,謳歌英雄.
情節(jié) --性格
停機嘆息--勤勞善良
決定從軍--忠孝兩全
征途思親--堅強勇敢
征戰(zhàn)沙場--英勇善戰(zhàn)
凱旋辭官--淡泊名利
團聚改裝--熱愛和平
設(shè)喻回答--謹慎機警幽默風趣
6.朗讀指導
“東市......長鞭”:急驟跳躍,活潑明快
“旦、暮”重讀,上下句之間要讀得似斷實連.“不聞、但聞”重讀,兩句要前輕后重,讀出對親人的眷戀之情.
“爺娘聞女來......向豬羊”:熱烈歡快,起伏跳蕩前高后低
“開......坐......脫......著......當......對”:動詞要讀得響亮,極力表現(xiàn)喜悅之情
“出門......是女郎”:贊美驚嘆
朗讀節(jié)奏:
這首詩是五字句,讀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頓,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據(jù)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頓,或一字二字停頓.
例如: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三、共同探討
1.二百年來,木蘭這個形象為什么深受人們的喜愛?請根據(jù)課文進行探究分析.
明確:(學生的發(fā)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結(jié)合課件適當引導并指導學生誦讀)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織”,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xiàn)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設(shè)置懸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親的發(fā)問,木蘭的回答(板書:母問女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
木蘭想到了什么?“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表明了軍情緊急.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
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替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 導入新課
美國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資將中國的花木蘭搬上了卡通銀幕,轟動了世界,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個英勇而美麗的奇女子。花木蘭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可她到底憑借什么魅力,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風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花木蘭故事的最早來源《木蘭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簡介“樂府詩”及“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是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xiàn)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
1.范讀課文(示范朗讀帶),學生在聽中指出應(yīng)注意的字音。
2.檢查預習效果,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唧唧( )機杼( )軍帖( )可汗( )鞍韉( )轡頭( )濺濺( )胡騎( )啾啾( )朔氣( )金柝( )十二轉(zhuǎn)( )百千強( )扶將( )阿姊( )霍霍( )舊時裳( )理云鬢( )
3.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jié)。 要求學生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jié)內(nèi)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嘆息、替父從軍、奔赴戰(zhàn)場、征戰(zhàn)沙場、辭官還鄉(xiāng)、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四、細讀課文,感受木蘭形象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表述。
(時間為10分鐘左右) ,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舉手發(fā)言,明確自己眼中木蘭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
學生1:我從課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讀到木蘭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復”字表明木蘭紡線不是短時間的,而是長年累月都在做!
學生2:我從課文“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薄败姇恚砭碛袪斆敓o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弊x到木蘭是一個勇敢,
堅毅,忠孝兩全的人,因為木蘭的嘆息聲是在為父親擔心,可見木蘭的孝順;“愿為市鞍馬”的一個“愿”字充分表明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勇于擔當重任,熱愛國家的人!
學生3:我從課文“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弊x到木蘭是一個英勇善戰(zhàn)的人,因為戰(zhàn)爭這么激烈,“十年”說明打仗時間很長,又死了很多人,而木蘭還能活著回來,足夠證明她的英勇善戰(zhàn)!還有,我從課文“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弊x到木蘭是一個不慕高官厚祿、情系故鄉(xiāng)、眷戀家園、熱愛和平生活的人,因為木蘭立了赫赫戰(zhàn)功,因功受賞,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的.決定,在她看來,打仗好像并不是為了建功立業(yè),也不是為了高官厚祿,純粹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使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學生4:我從課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讀到木蘭是一個熱愛生活、善于打扮、美麗可愛的女人,因為喜歡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說明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熱愛的;這些人也是可愛的、美麗的!
學生5:我從課文“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讀到木蘭是一個機智,小心謹慎的人,因為木蘭是一個女人,在軍隊里和戰(zhàn)友們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竟然沒有被發(fā)現(xiàn),很難做到,可木蘭做到了!
教師在其中要適時做出贊賞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為你鼓掌!
教師可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 (女兒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教師小結(jié):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是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替父從軍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請學生舉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五、深讀課文,走進木蘭內(nèi)心世界
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伙伴、當朝天子和《木蘭詩》的讀者,說出此時你最想說的話,在隨筆本上寫200字的片段作文。
六、拓展延伸
木蘭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從軍是一種孝,保家衛(wèi)國是一種忠。那么我們現(xiàn)在作為中學生在現(xiàn)實和平的生活中,又應(yīng)該怎么樣來孝順父母,報效祖國呢?請你談?wù)勛约旱南敕ā?/p>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品味凝練語言。
2、完成課后習題二。
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蘭, 我想對你說”寫在隨筆本上。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習題見《課時檢測》和《完全解讀》)
1) 寫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寫戰(zhàn)爭激烈緊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詩中描寫邊塞戰(zhàn)地夜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突出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贊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男子的議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板書設(shè)計:
木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
“奇”
蘭 巾幗英雄 孝父愛國、渴望和平
詩
“英雄也嫵媚,
女子亦剛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九、教后反思
《木蘭詩》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塊瑰寶。一直以來,它都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絕對是一篇經(jīng)典。
在設(shè)計本課時,我力爭體現(xiàn)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注重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研討的能力。精心設(shè)計,層次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經(jīng)過實踐,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但在教學中,也反映出了以下幾點不足,比如:學生的知識面還不夠?qū),學生的朗讀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時,氣氛還不夠熱烈,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等。這些在我以后的教學中,都會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
附:
下水詩《木蘭贊》
你柔弱的身軀/卻負起了劍戟刀槍/為了一個決定/一聲嘆息,你選擇了戰(zhàn)場/為了一個信念/關(guān)山重重,你奔赴遠方/你馳騁疆場,披一身寒霜/絕不是為了贏得獎賞/你戰(zhàn)功赫赫,卻辭官還鄉(xiāng)/只是為了親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張揚/你隱忍而堅強/你愛武妝,更愛紅妝/你是一個傳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的: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替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美國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資將中國的花木蘭搬上了卡通銀幕,轟動了世界,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個英勇而美麗的奇女子;咎m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可她到底憑借什么魅力,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風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花木蘭故事的最早來源《木蘭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簡介“樂府詩”及“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是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xiàn)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赌咎m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
1.范讀課文(示范朗讀帶),學生在聽中指出應(yīng)注意的字音。
2.檢查預習效果,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唧唧( )機杼( )軍帖( )可汗( )鞍韉( )轡頭( )濺濺( )胡騎( )啾啾( )朔氣( )金柝( )十二轉(zhuǎn)( )百千強( )扶將( )阿姊( )霍霍( )舊時裳( )理云鬢( )
3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jié)要求學生以“木蘭__”句式概括每節(jié)內(nèi)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咎m停機嘆息、替父從軍、奔赴戰(zhàn)場、征戰(zhàn)沙場、辭官還鄉(xiāng)、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四、細讀課文,感受木蘭形象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表述。
(時間為10分鐘左右),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舉手發(fā)言,明確自己眼中木蘭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學生1:我從課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讀到木蘭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復”字表明木蘭紡線不是短時間的,而是長年累月都在做!
學生2:我從課文“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薄败姇,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弊x到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忠孝兩全的人,因為木蘭的嘆息聲是在為父親擔心,可見木蘭的孝順;“愿為市鞍馬”的一個“愿”字充分表明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勇于擔當重任,熱愛國家的人!
學生3:我從課文“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弊x到木蘭是一個英勇善戰(zhàn)的人,因為戰(zhàn)爭這么激烈,“十年”說明打仗時間很長,又死了很多人,而木蘭還能活著回來,足夠證明她的英勇善戰(zhàn)!還有,我從課文“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弊x到木蘭是一個不慕官職厚祿、情系故鄉(xiāng)、眷戀家園、熱愛和平生活的人,因為木蘭立了赫赫戰(zhàn)功,因功受賞,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的.決定,在她看來,打仗好像并不是為了建功立業(yè),也不是為了官職厚祿,純粹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使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學生4:我從課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讀到木蘭是一個熱愛生活、善于打扮、美麗可愛的女人,因為喜歡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說明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熱愛的;這些人也是可愛的、美麗的!
教師在其中要適時做出贊賞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為你鼓掌!
教師可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教師小結(jié):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是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替父從軍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請學生舉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五、深讀課文,走進木蘭內(nèi)心世界:
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伙伴、當朝天子和《木蘭詩》的讀者,說出此時你最想說的話,在隨筆本上寫200字的片段作文。
五、拓展延伸:
木蘭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從軍是一種孝,保家衛(wèi)國是一種忠。那么我們現(xiàn)在作為中學生在現(xiàn)實和平的生活中,又應(yīng)該怎么樣來孝順父母,報效祖國呢?請你談?wù)勛约旱南敕ā?/p>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品味凝練語言2、完成課后習題二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蘭,我想對你說”寫在隨筆本上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習題見《課時檢測》和《完全解讀》)
1)寫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寫戰(zhàn)爭激烈緊張的句子是:________4)詩中描寫邊塞戰(zhàn)地夜景的兩句是:_________
5)突出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6)贊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男子的議論句是:_______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反復誦讀,并背誦全詩;體會本文排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臄⑹路椒?/p>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復述等方式,體會詩歌情節(jié)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認識木蘭的形象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2、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4、體會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攸c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問: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須眉”這句古語吧,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等)
是啊,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可同學們卻不一定知道這個故事來自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學習這首詩
二、背景解題,認識時代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gòu),后人把這個機構(gòu)所采集的詩歌都稱為“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文學史上的“樂府雙璧”
三、詩歌誦讀初步感知
1、教師帶表情范讀讓學生邊聽邊勾劃出不認識的字,并注意教師朗誦時節(jié)奏的`變化
2、解決生字詞教師重點強調(diào):
機抒:zhù(織布梭子) 可汗:kè hán 鞍韉:ān 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頭: pèi(韁繩 )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騎: jì(戰(zhàn)馬) 戎機:róng(軍事)
著我舊時裳:zhuó(穿)紅妝:zhuāng(裝飾,打扮)) 傍地:bàng(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3、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情感
4、學生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走近木蘭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初步理解,復述木蘭故事
2、《木蘭詩》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jié)的?
時間順序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教師板書內(nèi)容,引導學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節(jié):
木蘭停機(嘆息)——決心(替父從軍)——從軍(準備)奔赴(戰(zhàn)場)——十年(征戰(zhàn))拒賞(厚祿)——與親人(團聚)
五、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學生四人一小組分組討論、探究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總之,木蘭形象特點: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品讀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①渲染戰(zhàn)前緊張氣氛,表明戰(zhàn)事緊迫②表現(xiàn)木蘭準備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樂府詩常用的一種鋪陳寫法
。2)第4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xiàn)木蘭的什么情操?
運用夸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xiàn)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蘭一家人團聚、歡樂的氣氛,表現(xiàn)了木蘭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結(jié)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對木蘭的贊美再一次表現(xiàn)木蘭的機智謹慎
。5)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3、詳略分析:
(1)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
從軍緣由――詳寫 出征前準備――詳寫 出征中的思親心理--詳寫,詳寫女兒情態(tài)
關(guān)山飛度,征戰(zhàn)沙場――略寫,略寫英雄氣慨 凱旋辭官――詳寫
家人迎接――詳寫 木蘭改裝――詳寫
。2)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
。ㄔ趦(nèi)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tài),豐富木蘭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jié)構(gòu)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總之,詩歌對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一般的就略寫
六、體驗反思
1、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動
2、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fā)揮合理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戰(zhàn)斗生活
七、課堂小結(jié)
1、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shù)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guān)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2、學生查閱資料,列舉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等 劉胡蘭、秋瑾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5
學習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2、能有節(jié)奏地誦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歌語言的形象和優(yōu)美。
3、繼續(xù)學習和積累文言詞語。并認識對偶和互文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賞析人物形象。
2、對偶和互文的知識以及一些生僻字的認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預習:圍繞課后思考與練習,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試串譯課文,解決生字詞。
2預習課后練習二,與同學們交際。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朗讀課文,串譯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試背誦課文。
課文導入:(2分鐘)
在歷史上,有許多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她們橫刀躍馬,慷慨赴難,像穆桂英,梁紅玉,她們是女中豪杰,而花木蘭更是她們的楷模。今節(jié)課就讓我們穿透歷史的煙云,一睹這位金戈鐵馬的女英雄吧!
文本疏通,整體解析。
1檢查預習情況,解決不懂的.生字詞。(5分鐘)
2朗讀課文,(要求:朗讀時注意有節(jié)奏,聲音響亮。
A:指名讀,B:集體讀。(8分鐘)
3、課文串譯。(12分鐘)
4再讀課文,思考:(8分鐘)
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結(jié)合插圖,說說全詩可分幾部分,按什么順序來寫?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7分鐘)
6、教師小結(jié):略。(2分鐘)
三:布置作業(yè)。(1分鐘)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分析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繼續(xù)學習積累文言詞語,并認識對偶和互文這兩種修辭手法
引入新課。(5分鐘)
背誦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尤其對文言和詩歌,背誦更是不二法門。上節(jié)課的背誦《木蘭詩》的作業(yè)完成得怎么樣呢?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齊背……
問題探究,品讀賞析。(33分鐘)
1、文章開頭從木蘭的停機嘆息寫起,寫出了什么,表現(xiàn)了木蘭的什么性格。(6分鐘)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第3節(jié)寫了“東……西……南……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3分鐘)
3、第3節(jié)寫“旦辭……暮宿……不聞……但聞……”
“旦辭……暮宿……不聞……但聞……”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5分鐘)
(認識對偶,反復詠嘆的修辭手法。)
4、作者如何寫出木蘭十年的征戰(zhàn)生活,運用什么的修辭手法?(5分鐘)
。ㄕJ識互文的修辭職手法)
5、試列舉課文還有哪些修辭手法。(5分鐘)
6、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7分鐘)
7、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小組討論)(3分鐘)
課堂小結(jié):(5分鐘)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通過種種藝術(shù)手法造了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木蘭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
布置作業(yè):
。2分鐘)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互文等修辭手法。
3、背誦全文。
4、掌握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互文等修辭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簡介木蘭其人及《樂府詩集》
花木蘭是古代時河南省虞城縣營廓人。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zhàn)功。凱歸,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yōu)榧o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蘭祠,祠內(nèi)現(xiàn)存元代立《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和清立《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石碑,詳細記載了花木蘭的身世、籍貫、業(yè)績及歷代修祠情況。近年來,又修復了木蘭祠大殿等一大批景點;咎m祠已收入《中國名勝詞典》。
《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選自南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樂府雙璧另一:《孔雀東南飛》),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傳奇故事,刻畫出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三、一讀詩歌。
1、正字音。
機抒Zhù(織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韉ānjiān(馬鞍下的墊子)轡頭Pèi(韁繩)燕山:yān
胡騎jì(戰(zhàn)馬)戎機róng(軍事)朔氣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紅妝zhuāng(裝飾,打扮)著我舊時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2、要求學生參看注釋,閱讀詩篇,理解詞義、句意、詩篇大意。
3、引導學生劃分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層次:依據(jù)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概括本詩情節(jié)并復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寫出木蘭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寫出木蘭經(jīng)過長期激烈戰(zhàn)斗勝利凱旋。
第三部分(5、6段),寫出木蘭,還朝辭官,功成身退,返回家鄉(xiāng),家人團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詩歌的人用比喻贊美木蘭。
四、二讀詩歌。
1、詩歌怎樣寫出故事的開始?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織”,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xiàn)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fā)問,木蘭的回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表現(xiàn)了木蘭的勤勞孝順。
2、木蘭的答話表明了什么情況?表現(xiàn)了她的什么特點?
明確:“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十二卷”(虛數(shù))的夸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zhàn)爭氣氛!鞍敓o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霸笧槭邪榜R,從此替爺征”,表現(xiàn)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jīng)過停織嘆息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表現(xiàn)了木蘭的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第三段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路,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虛指),運用鋪排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匆忙購置戰(zhàn)馬鞍具的情景,表現(xiàn)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操辦而又井然有序。
4、這一部分還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間構(gòu)成對偶并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暗┺o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復,層嬗遞進,表現(xiàn)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復,緊相呼應(yīng),在荒涼夜間環(huán)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xiāng),思念親人,離鄉(xiāng)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5、第四段前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騁戰(zhàn)場,引到描寫戰(zhàn)場上的生活和戰(zhàn)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寫出征途之遙,夸張地表現(xiàn)出木蘭身跨飛馳戰(zhàn)馬,萬里奔赴戰(zhàn)場,穿過關(guān)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
后四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對偶: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在艱苦環(huán)境的烘托中,表現(xiàn)出木蘭在戰(zhàn)場上的艱苦生活,從而烘托出木蘭的勇敢堅強。
明確:“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對偶,又是互文,互相滲透:將士們出征十年,經(jīng)歷過上百次激烈戰(zhàn)斗,有的戰(zhàn)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寫出戰(zhàn)斗之多,時間之長,戰(zhàn)況之烈,表明了木蘭身經(jīng)長期激戰(zhàn),英勇善戰(zhàn),凱旋歸來。
6、分析第三部分1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朝見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夸張,對偶,互相補充,表明天子為木蘭記多次功、賞賜甚豐,并且還“問所欲”,意將封任高官;這就有力地襯托了“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表現(xiàn)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xiāng)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zhì)。
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回到家園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chǎn)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xiàn)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征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xiàn)出木蘭久征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xiàn)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jié)束。
7、分析第四部分。這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jié)束以后的吟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有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xiàn)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贊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fā)現(xiàn)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
。ㄈ缬袑W生把這四句詩歸入上一部分,理解為木蘭自己的話,認為木蘭在這以兔自喻當中閃耀著風趣、智慧的光芒,體現(xiàn)了喜悅、自豪的感情,也應(yīng)予以肯定。)
五、三讀詩歌。
小結(jié)木蘭形象。
明確:木蘭既是一個女孩子,更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她勤勞善良,純樸孝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為國家盡忠效勞,表現(xiàn)出深明大義、勇敢堅毅,果斷的效國忠心和英雄氣概。從軍十二年,她憑著自己的堅強毅力和機智謹慎,女兒身份一直沒被揭穿。在凱旋歸來后,她不貪圖富貴,甘愿過回簡單安定的農(nóng)家生活。她是我國古代北方優(yōu)秀勞動婦女的象征。
六、4讀詩歌。
分析這首詩詳略敘述的恰當。這首詩詳寫什么?略寫什么?詩人為什么這樣處理題材?
明確:這首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zhàn)場生活、百戰(zhàn)情況。所以這樣詳略地處理題材,原因在于這首詩不是重在表現(xiàn)木蘭怎樣作戰(zhàn)勝,而是重在表現(xiàn)木蘭這個年輕女郎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zhì)高貴。所以詩中扣住從軍故事的始末,著重寫她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她的思想感情,刻畫出了這個血肉豐滿的年輕女郎英雄形象。
在內(nèi)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tài),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jié)構(gòu)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這樣根據(jù)人物特點、詩篇主題來詳略地處理題材,非常恰當。
七、主題
明確:歌頌了木蘭的英雄形象,贊美了我國北方勞動婦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課外延伸:學生列舉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等。
八、布置作業(yè):背誦并進一步品味這首詩。完成課后練習。
九、板書設(shè)計
木蘭詩
故事情節(jié):一代父從軍、踏上征途。(詳寫)
二奔赴前線,十年征戰(zhàn)。(略寫)
三還朝辭官,家人團聚。(詳寫)
四吟唱比喻,贊美木蘭。(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詳寫)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略寫)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木蘭詩》教學設(shè)計03-26
木蘭詩教學反思05-08
《木蘭詩》簡短教學反思02-23
木蘭詩教案10-18
木蘭詩的教案12-06
木蘭詩說課稿04-27
【薦】《木蘭詩》教案09-24
《木蘭詩》教案優(yōu)秀05-08
馬詩教學設(shè)計05-20
《木蘭詩》教案15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