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籃球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籃球教學計劃1
籃球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煉的前提。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籃球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并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還應使學生懂得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使學生從籃球活動中受益,為形成持久的籃球興趣愛好。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對籃球的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
2、學習簡單的籃球基本技術,發(fā)展柔韌、協(xié)調和靈敏的身體素質;
3、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進一步發(fā)展發(fā)應、動作和移動速度;
4、加強心理訓練,提高意志和注意品質;
5、發(fā)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二、階段教學內容學習領域
一:運動技能
(一)技術基礎學習
(二)基本技術訓練學習領域
二:身體健康學習領域
三:心理健康學習領域
四:理論知識學習學習領域
五:社會適應能力
三、課時計劃周次
略
籃球教學計劃2
籃球是一項全面的身體運動,它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素質,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領導力、協(xié)作能力、適應能力和紀律性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在籃球的訓練中,行進間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提高球員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針對籃球行進間教學,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能夠更好地指導球員學習和實踐,提高其籃球技能水平和比賽能力。
一、教學目標
籃球行進間教學的目標是能夠幫助球員掌握基本的行進間技能和戰(zhàn)術,提高其比賽時的動作協(xié)調性和防守攻擊能力。具體而言,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掌握基本的行進間技能,包括傳球、運球、變換方向、加速減速等。
2.學習基本的防守戰(zhàn)術,包括一對一防守的技巧和團隊防守的方法。
3.學習基本的攻擊戰(zhàn)術,包括單打、配合和快攻等。
4.提高球員的動作協(xié)調性和反應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比賽中的各種場面和形勢。
二、教學內容
1.基本技能的練習
籃球行進間的基本技能包括傳球、運球、變換方向、加速減速等。這些技能是行進間教學的基礎,對于提高球員的技術水平和比賽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技能的細節(jié)和精準度,提高球員的技能水平。
2.防守技巧的教學
防守是籃球比賽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高球隊的勝率和球員的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行進間的教學中,要注重教授球員基本的防守技巧,包括體位的控制、腳步的移動、身體的接觸和手部動作等。通過實踐練習,提高球員的防守能力,使其在比賽中能夠更好地應對對手的攻擊。
3.攻擊戰(zhàn)術的講解
攻擊是籃球比賽的核心內容之一,其目的是得分。在行進間的教學中,要注重教授球員基本的攻擊戰(zhàn)術,包括單打、配合和快攻等。通過實踐練習,提高球員的進攻能力,使其能夠在比賽中更好地打出精彩的配合和攻擊。
4.實踐演練
行進間的教學需要將技能和戰(zhàn)術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實踐演練來提高球員的能力。在實踐演練中,要注意細節(jié)和模擬比賽環(huán)境,使球員更好地理解技能和戰(zhàn)術的運用,并能夠在比賽中自如運用。
三、教學方法
1.技能教學法
技能教學法是教學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注重技能細節(jié)和方法的指導,通過反復練習來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在行進間教學中,采用技能教學法可以使球員更好地掌握技能細節(jié)和方法,提高技能水平,并使其能夠在比賽中自如運用。
2.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它模擬比賽環(huán)境,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實踐。在行進間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可以使球員更好地理解技能和戰(zhàn)術的運用,并能夠在比賽中自如運用。
3.示范教學法
示范教學法是教師向學生展示技能和方法的教學方法,通過示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在行進間教學中,采用示范教學法可以使球員更好地理解技能的細節(jié)和方法,并能夠更快地掌握和運用。
四、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通過評估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在行進間教學中,要采用多種評估方法,包括個人評估和整體評估,通過評估結果來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
五、教學實施
行進間教學的實施需要有專業(yè)的教練來指導和教學。教練需要進行詳細的教學計劃制定和實施,注重技能的細節(jié)和戰(zhàn)術的講解,在教學評估中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
總之,籃球行進間教學是籃球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手段,可以幫助球員更好地掌握技能和戰(zhàn)術,提高其比賽能力和綜合素質。
籃球教學計劃3
一、目的和任務
樹立我隊快、靈,準的風格,培養(yǎng)頑強,團結戰(zhàn)斗作風。以身體訓練為重點,從技術入手狠抓五個環(huán)節(jié)(即體力素質,投籃命中率,籃板球,積極防守,傳接球)。堅持身體訓練,堅持大運動量訓練,爭取獲得好的成績。
二、訓練原則
1.訓練工作中突出練思想,練作風。并強調籃球基本功練習。
2.戰(zhàn)術訓練要從難、從嚴,從是實戰(zhàn)出發(fā),特別強調整體配合。
3.戰(zhàn)術訓練過程中,要進一步組織陣容,配合全隊力量,要十名隊員都能上場打球,充分發(fā)揮全隊的特長,克服弱點,全隊戰(zhàn)術逐漸形成完整的戰(zhàn)術體系。
4.每天的自練時間為半小時投籃練習。
5.“練”,“戰(zhàn)”結合,每周訓練5天,以練為主(練防守),打教學比賽兩次。
6.全隊戰(zhàn)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zhàn)術訓練,要區(qū)別對待,作到揚長避短。
三、訓練內容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傳接球,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3——5米間的中遠投。
。2)個別隊員要掌握6米以外遠投。
。3)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和勾手投籃。
。4)個別隊員要有單挑的能力。
達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籃強度與對抗性投籃訓練。
3.籃板球。
(1)強化籃板球意識,增加搶籃板球的人數(shù)。
。2)提高彈跳力,學會卡位提高搶籃板球的成功率。
。3)鼓勵有彈跳力的隊員沖搶前場藍板球。
。4)注意拿穩(wěn)球后快速傳出第一傳。
4.積極防守。
。1)提高個人防守能力,不斷提高搶、斷、封、補等攻擊性的防守技術。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種防守步伐,提高移動速度和擴大防守控制面。
。3)半場緊逼盯人防守與全場緊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戰(zhàn)術變化,鞏固和提高區(qū)域聯(lián)防。
5.快攻和防快攻。
(1)爭取一切時機反動快攻并要得分。(對方得分發(fā)底線球和發(fā)邊線球破對方緊逼)。
(2)長傳快攻與短傳快攻相結合。
。3)學會以多打少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與陣地進攻落位,各個位置的合理移動和移動的時機。
6.陣地進攻。
。1)進攻原則:
、賱又写颍\動中形成各個擊破,組織掩護配合。
②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為主,中投為主,重點培養(yǎng)中遠投手。 ③在策應的基礎上,發(fā)展移動中掩護與突破分球,發(fā)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籃。
、茉鰪妭人過硬技術,個人突破能力,發(fā)展底線配合,組織中投配合,調動防守。
四、進度安排表
1.第一周:學習移動技術
2.第二周:A學習運球技術、B雙手胸前傳接球
3.第三周:A復習移動技術、B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C復習原地運球技術、D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行進間高、低運球)
4.第四周:A復習行進間運球技術、B學習移動技術(滑步、撤步)
5.第五周:A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B學習單手肩上傳球、雙手胸前反彈傳球技術
6.第六周:A復習移動技術、B學習變向運球技術、運球急停急起技術、C學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7.第七周:A復習行進間變向運球和運球急停急起技術、B復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C學習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術、
8.第八周:A復習防守移動技術、B學習防運球
9.第九周:A學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B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10.第十周:A復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B復習行進間運球技術
11.第十一周:A復習移動技術、B復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C復習行進間變向運球和運球急停急起技術
12.第十二周:A學習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技術、B復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13.第十三周:A復習防守移動技術、B罰球比賽、C學習防投籃
14.第十四周:A學習防守有球隊員、B學習搶防守藍板球技術、C學習防守無球隊員(放縱、橫切)
15.第十五周:A學習搶進攻藍板球、B學習防守無球隊員
16.第十六周:A復習進攻技術、B總復習
17.第十七周:A復習攻守技術、B復習防守有球隊員、C復習進攻技術
18.第十八周:A復習攻守技術、B復習傳切配合、突分配合、C學習掩護配合
19.第十九周:A復習攻守技術、B復習掩護配合、C介紹策應配合
20.第二十周:A學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B學習快攻戰(zhàn)術
過人:在直徑3米的圓圈內,2人各占半賀。一個防守,一個設法得用晃動,躲閃等假動作擺脫防守者進入對方防守區(qū),交替進行,要求不準拉人,撞人。
手觸膝: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雙方在移動中式機手觸對方膝蓋部位,身體素質良好者可加一些魚躍動作,觸膝次數(shù)少者受罰,要求積極主支進攻對方,
躲閃摸肩,2人站在直徑2.5米的圓圈中,做1對1巧摸對方左肩練習,要求計算30秒摸中次數(shù)。
如何過人以及攻防
過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人到地,盲目的過人是沒用的。
要使人倒地,必須是對方判斷錯誤方向才可以倒地。以你過人的那時與籃筐之間畫一條直線,如果你最后的動作是向右去的,在最后的那一刻,如果對方站在這條線以左,并且在晃到范圍內,就可倒地。而向后運球是當且僅當在晃倒范圍內,在這條直線的一個扇形上,對方正在后退,則會直接倒地。
后衛(wèi)過人十大招數(shù)(以90度正對籃筐向右過人為例)
招數(shù)一:普通過人(原始動作過人)
方法:在人離一個身位的同時,按方向左+A,然后按方向鍵右。 優(yōu)點:動作比較快,如果對方跟著你第一個動作向左的話就直接倒地。 運用:如果這個時候對方站的位置偏右,可以選擇直接方向鍵左+A。不需要再向右了也可以倒地。
招數(shù)二:胯下運球
方法:在離防守的人一對一點五個身位的時候用,方法同普通過人。 優(yōu)點:沒法判斷出方向,所有過人動作里面(包括F的背身運球)唯一一個沒法事先判斷方向的技能。放慢動作,可以組合為任何一個除原始過人的過人動作。
演變:同普通過人。
招數(shù)三:背身1運球
方法:在離人半個身位的同時使用。
優(yōu)點:動作幅度小,并且可以直接繞到防守隊員的后45度左右的地方,過人之后即使不倒地,也可以輕松且入內線。
演變:可以先做出胯下運球的起始動作,然后接背身1運球過人,對手預判方向性比較難。
招數(shù)四:背身2運球
方法:越近越好,后衛(wèi)最好的過人技巧。最遠1個半身位也可以晃倒人。是最實用的過人動作之一。
優(yōu)點:晃動的距離遠,除去準備動作外(用左右方向假動作),過人的時候動作位移快。但是比較容易被對手預判,幾乎無法使用“W”鍵撞一下。
籃球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xiàn)一個“改”字,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
1、按照學生生理和心理變化設計教學模式、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注重身心健康。
2、加強球類單個技術教學與實戰(zhàn)的聯(lián)系,增加田徑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的終生體育奠定基礎。
3、以“生動、自主、愉悅”為主旋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籃球一直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運球在籃球教材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熟練的掌握一種或幾種運球技術成為大多數(shù)高中生的迫切需要。通過本教材的學習,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
在以往的運球教學中,教學方法和形式比較單一,教學程序機械化,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本教材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教學中,豐富了教學方法,突出節(jié)奏教學,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改善方法,然后導出主題,再通過練習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從體驗到體會“變向”的節(jié)奏和方法
教學難點:手控制球和腳步的協(xié)調配合
田徑中的耐久跑相對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教材,但通過對該項目的練習,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耐力素質和意志品質。
本次課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趣味圖形跑,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在愉悅和輕松的環(huán)境中完成練習,并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同時在課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如何才能跑的輕松,從而導出本次課的重點:“呼吸節(jié)奏”。
教學重點:呼吸節(jié)奏
籃球和耐久跑這兩個教材搭配在一起,科學合理,同時這兩個教材內容有一個共同的鮮明的特點,就是提出體育課堂教學的一個“節(jié)奏”概念,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三、學情分析
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球類項目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基礎,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和求知欲。
四、教法分析
(一)游戲比賽法:
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游戲比賽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賽中練,進而達到提高技術動作和運用能力的目的。
(二)自主探究教學法:
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和分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問題,發(fā)展學生個性。
(三)評價教學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參與其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培養(yǎng)互助合作精神。
五、學法分析
(一)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
六、課的流程
開始部分
1、熟悉球性
基本部分
1、運球換位
2、“節(jié)奏”運球
3、行進間變向運球
4、組合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后投籃
5、耐久跑(“米”字型跑)
7、呼吸節(jié)奏
8、原地呼吸節(jié)奏
9、完整練習(兩次)
結束部分
1、集合并回收器材
2、放松練習
3、小結
籃球教學計劃5
第一周:創(chuàng)建籃球興趣班,召開家長會
第二周:球性練習(雙手拋接球、球在x腿之間繞“8”、身前兩手相互傳接球練習、單手托球經腋下、頭上繞環(huán)、胯下兩手前后顛接球練習)
第三周:運球(原地運球? )
第四周:運球(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 )
第五周:運球(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全場障礙物運球)
第六周:運球(行進間運球、全場8字型運球、障礙物運球)
第七周:體能訓練(俯臥撐、蛙跳)
第八周:運球(行進間運球、左右換手運球? )
第九周:傳球(學習雙手胸前傳球2人一組對傳? )
第十周:傳球(2人一組對傳3人一組原地三角傳球?
第十一周:傳球(3人一組原地三角傳球3人一組移動三角傳球
第十二周:傳球(學習雙手胸前反彈傳球2人一組對傳)
第十三周:體能訓練(耐力300米快速跑+100米慢速跑)
第十四周:傳球(2人一組對傳3人一組原地三角傳球五角傳球)
第十五周:傳球(2人一組行進間對傳)
第十六周: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練習
第十七周:行進間單手低手上籃
第十八周:攻防練習
第十九周:傳切、突分等技術的練習
第二十周:團內比賽
籃球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球隊將以全民健身綱要為宗旨,積極開展好訓練與比賽工作,以抓實效,促團結為核心,進一步提高隊員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逐步形成我們籃球隊的打法與特色,使球隊的整體戰(zhàn)斗力得到充分的加強。為10月份區(qū)籃球賽打下良好基礎。
二、訓練目標
1 個人訓練目標:努力提高籃球的各項基本技術,加強得分手段,明確球隊的打法,掌握自己場上位置的要點。
2球隊訓練目標:球隊將以防守反擊打快攻的戰(zhàn)術為核心訓練內容,要熟練掌握聯(lián)防的技術要點,并能夠了解半場盯人及全場緊逼的戰(zhàn)術打法,同時要進一步提高隊員的.理論水平,了解裁判規(guī)則,從而豐富我們的場上經驗。
三、訓練內容
1) 步伐
1、 交叉步:左右腳前后交叉,用于攻擊接應或是防守之用。
2、 滑輪步:以左腳或是右腳帶動另一腳作滑行地板之移動,是防守步伐基礎訓練。
3、 前進后退步伐:向前快速沖刺,在中場時改變步伐向后退前進,注意要求球員必須提起后腳根,避免向后摔倒。
4、 前后移動步伐:在低位與45度之間作前后來回移動防守,必須趨前舉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線向另一邊45度作趨前壓迫防守,再沿三分線下端線。
5、 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動作。
6、 擺脫向前接應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擺脫伸手做出接應動作。
7、 后轉身步伐:以「之」字型前進作轉身伸手要球接應動作。
8、 切斷步伐:兩人一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墻」接觸防守,這種切斷以雙手護胸阻斷對手順利移動接應。
2) 傳接球及持球訓練
1、面對面200對傳:4人一組作胸前、彈地、、傳球。
2、跨下8字型繞球:分成兩排,由跨下到腰部、頭部繞球。
3、大風吹傳球:4人一組以半場或是全場作移動式接應。
4、四角傳球:分成四組作四角移動傳接球。
5、四方位傳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傳球。
6、面對面?zhèn)鹘忧颍阂愿魇絺髑驗橹鳌?/p>
7、行進間背后、低手、單手傳球:兩人一組行進間傳球。
8、對墻傳球:以高度120公分對墻傳接球。
9、打板長傳:以雙手長傳前場或是單手長傳前場。
10、 五點切傳:訓練球員切傳戰(zhàn)術。
11、 中鋒接應傳球:由5位球員以「M」字型兩球相互傳給中鋒策應。
12、 半場或全場不運球進攻:必須以傳球及移動接應進攻。
3) 上籃訓練
1、全場8字型傳球上籃。
2、車輪式上籃。
3、全場7*5*3上籃。
4、三線上籃。
5、全場長傳罰球線接應上籃。
6、二人一組上籃。
7、三人一組上籃。
8、直線運球上籃。
9、半場三角上籃。
4) 運球訓練
1、全場障礙物運球。
2、全場跨下運球前進后退、轉身、反手、背后運球。
3、全場空中墊步、急停后仰前進、空中左右閃運球人。
4、全場8字型運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運球。
7、全場直線3-4拍運球上籃。
5) 投籃訓練
1、定點投籃。
2、兩組對角線接應投籃。
3、移動投籃。
4、騎馬射箭。
5、底線切入勾射。
6、后旋轉投籃。
7、三角底線擦板投籃。
8、全場來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應轉身投籃(假動作配合左右切投)
10、 三角擦板投籃。
11、 五點投籃。
12、 全場2-3人傳球急停跳投。
13、 半場接應挑籃。
14、 半場前進接應跳投或切投。
6) 假動作
1、右1-3道假動作切入。
2、下舉1-3次假動作。
3、外圍假動作切入籃下再做假動作投籃。
7) 籃板卡位訓練
1、半場1VS1至5VS5卡位訓練(配合口頭關照)。
2、半場3VS3卡位(配合口頭關照、教練持球)。
3、罰球后卡位訓練。
4、外線投籃卡位。
5、籃板球訓練:拋球抓球。
8) 防守訓練
1、全場1VS1背手防守。
2、半場對角線切斷攻守(教練持球、一攻一切斷)。
3、一守二攻防守訓練。
4、舉手防守(外圍)、在前防守訓練(禁區(qū))、趨前防守。
5、一線、二線、三線協(xié)助防守訓練。
6、全場陷阱包夾(1-2-2、2-2-1、1-1-2-1)。
7、半場包夾(1-2-2、2-1-2瞬間包夾)
8、半場盯人防守訓練。
9、全場盯人防守。
10、 區(qū)域防守移動訓練(配合以多打少)。
11、 三明治包夾防守訓練(針對中鋒)。
12、 盯人防守讓位、補位、交換防守訓練。
13、 禁區(qū)三傳二守、四傳三守。
14、 全場攻守、教練持球不定向來回傳球。
15、 教練哨音指揮移動防守。
9) 快攻訓練
1、全場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2、五人快攻路線布局來回攻擊。
3、快速推進交叉突破(45度、下底線、繞底線、上45度接應)
4、打板長傳接應上籃(2人、3人)。
10) 切傳訓練
1、陣勢中的切傳訓練。
2、底線切入勾射、擦板。
3、正面、45度大步切入投籃、低手給球。
4、空中接應加速切入、配合騎馬投籃、后旋轉投籃。
5、切入挑籃、放籃。
籃球教學計劃7
基于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背景,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高職生的學習質量。體育教師需要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中,采用與教學內容向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進而不斷優(yōu)化完善自我的教學方法,為高職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在學習情境中有效地提高自我的學習能力。文中主要對高職教育院校體育學科籃球教學活動中應用合作學習方法的具體策略進行闡述,以期可以為籃球教學事業(yè)健康發(fā)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合作學習
當前階段,被人們所廣泛應用的合作學習方法,其最初教學構思是由美國的威廉格拉瑟于20世紀70年代進行提出的。此教學模式中一再強調:“學生需要通過共同的努力來完成學習任務。”為此,教師需要充分合理應用此方法,進行體育籃球教學。此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緩解課堂教學的緊張氛圍,同時還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
二、當前高職體育籃球教學活動的實際發(fā)展現(xiàn)狀
就當前階段的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高職體育教育活動中籃球教學依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教學問題,即教師在進行具體開展教學活動中,依然沿用著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地導致學生在相對比較枯燥的學習情境中進行學習;學生逐漸開始厭倦籃球學習內容的學習,最終嚴重地抑制了學生個體籃球掌握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高職教育籃球教學活動中,存在著教學評價嚴重脫離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問題,進一步誘發(fā)教師在進行開展教學活動中無法完整地整合學生的學習信息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也是當前籃球教學活動中比較突出的一個教學問題。為此,教育院校需要在實際落實教學工作過程中,及時有效地提高自身對其的重視意識,并采取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法來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以此來全面推進高職體育籃球教學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三、籃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
。ㄒ唬╇S機型合作
隨機型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指,體育教師將班級中學生全部進行自然劃分成學習小組,使其學習小組前后、左右都可以結成學習伙伴,一同進行籃球知識的學習。在進行具體教學“正面?zhèn)髑颉边@一課時,教師需要將學生前后兩人編制成一個學習小組,并將籃球傳給學生后,要求學生再將籃球傳給對方。此種學習模式在進行具體操作過程中,十分簡單易于操作,有效地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能夠進一步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ǘ┩|型合作
同質型合作,主要是指體育教師需要將班級中學生體能與實際運動能力相結合,并將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進行重組。體育教師在進行具體應用同質型合作時,需要充分依據(jù)班級中學生群體的籃球學習基礎與綜合素質,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并注意對其進行籃球技術與聯(lián)系技巧等內容的教學。核心教學目的在于精準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教學過程中,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個體對于籃球學習技能的掌握能力。例如,在進行教學“籃球上欄”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學生劃分成為三個學習小組,其學習小組依次為基礎籃球技巧的學習、籃球學習興趣培養(yǎng)及籃球基本戰(zhàn)術的學習這三個類別。在進行實際籃球上欄練習過程中,小組內分別設置有教練1人、隊裁判1人、籃球隊員、替補隊員以及拉拉隊員若干人。此合作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全面增強教學活動的內在競爭性,還能進一步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ㄈ┊愘|型合作
異質型合作教學策略,主要是指體育教師考慮到班級中學生的體能與運動能力的實際情況等存在較大差異性,運用科學的方法保持學習小組內學習成員的學習能力相對持平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注重在進行實際籃球教學中,依據(jù)學生個體身體素質的不同,進行有效的學習小組的劃分。通過不斷優(yōu)化和調整男女學生的數(shù)值比例,以此來全方位地保證學習小組之前的整體學習能力。
。ㄋ模┯寻樾秃献
友伴型合作教學方法主要是指,體育教師依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結合班級中關系比較好的學生自主組隊,并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可以在相對比較自由的空間下進行籃球練習。教師這一做法,不僅可以極大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能進一步滿足學生對于學習伙伴自主選擇的要求。
四、籃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設計實施策略
(一)合作學習方法在籃球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文中深入結合高職籃球教學的學習特點,依據(jù)合作學習的一般流程進行精心的設計。將全面構建學生內部積極交流學習作為教學主線,并將合作學習有效的運用于籃球教學活動中。
1.教學活動前期準備
在進行實際應用合作學習方法前,體育教師需要依據(jù)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學習特點、合作學習活動的總體教學目標、課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一系列相關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精心的設計。
2.科學設置教學目標
合作學習模式下的高職體育籃球教學,需要側重進行籃球動作操作技能與學生肢體協(xié)調的統(tǒng)一性的教學。要精準制定專屬于學生的籃球學習訓練內容,使其肢體發(fā)展、學習技能、心理需求等內容全部得到滿足。體育教師需要充分引領班級中的學生承擔自我的學習責任,使學生深刻認知到互愛互助、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3.科學劃分學習小組
體育教師在具體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前,需要深入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依據(jù)課堂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對班級中的`學生科學地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每個學習小組平均人數(shù)為5—6人。在進行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需要嚴格遵循均衡的劃分原則。體育教師還需要側重結合學生的分組意愿進行分組,并將兩個星期作為一個時間點,進行重新組合學習小組,充分體現(xiàn)“學習小組內同質,組內異質”的這一原則。
4.具體闡述學習目標和相關學習任務
高職體育教師在進行設計教學任務過程中,需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合作學習意識。在具體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前,細致地定制學習活動標準。將學習任務明確到學習小組內的各個成員,以此來強化學生對此學習角色責任的認知。學生在學習籃球基本技巧時,需要事先遵照體育教師進行動作模仿練習,然后在各自學習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教師此時需要深入到學習小組內,針對學習小組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指導。引導班級中的學習小組針對如何提高自身籃球運動技能、強化自我語言交際能力、實現(xiàn)互愛互助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此來全面深化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及學習認知。
。ǘ┲贫ǹ茖W有效的合作學習規(guī)范
在進行開展高職體育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事先制定一個科學、有效、具有實施性的學習規(guī)范。這一學習規(guī)范,不僅有利于幫助教師更好地管理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也會因此更加明確并掌握學習內容。教師需要在具體開展籃球教學過程中,依據(jù)自身的合作教學經驗,對當前班級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積極構建與之匹配的合作學習規(guī)范。要在學習規(guī)范中明確指出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義務及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習興趣;通過不斷強化自身的控制能力,來進一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例如,在進行教學“快攻二打一球員之間的配合方法”這一課時,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將不同的教學任務分配給學習小組內的不同成員,并要求其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查閱此內容,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其配合方法的理解及掌握程度。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需要在班級中展開定期的學習討論,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學習意見,充分匯聚學生的學習思想,并針對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自我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從根本上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優(yōu)化完善合作學習信息反饋機制
合作學習信息反饋機制,不僅可以為學生表達自身的學習見解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也幫助教師更加精準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教學不足,并及時有效地改正自身的教學錯誤。為此,教師需要充分提高自身對于合作學習信息反饋機制的重視意識,并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對其進行充分應用。通過不斷提高對于學生籃球運動掌握能力的關注,來進一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際學習問題,進而不斷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并最終實現(xiàn)合作教學方法與籃球教學活動的有機融合,切實有效地提高班級中學生的整體籃球運動能力。
。ㄋ模┤鏍I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體育教師需要在進行實際籃球教學過程中,在具體教學完成籃球專業(yè)知識后,要求班級中學習小組內的組長自行進行組織籃球訓練活動。進而使學生可以在學的有效督促下,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在具體組織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有可能遇到的學習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析,并對學生個體所掌握的籃球學習能力,進行專業(yè)性的教學指導與評價,以此來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需要應用合作教學方法,為班級中學生全面營建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籃球技能;在有效提升班級中合作學習氛圍后,需要在具體開展籃球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安排與之對應籃球比賽活動,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班級中學生學習小組為主要單位,教師需要深入?yún)⑴c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精準把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而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ㄎ澹﹤戎貙Ω呗毶M行合作學習方法的教學引導
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生掌握合作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下,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進行實際合作學習活動中,需要對合作學習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從簡單的教學內容分析、到學習小組的科學劃分、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的核實與科學的教學評估等方面,全部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并事先高職班級中的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的學習問題,充分進行引導班級中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學習。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在高職教院校體育籃球教學活動中應用合作教學方法,已經取得了諸多的教學成效。但是,在具體應用此教學模式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教學問題,需要體育教師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與解決,以此來推動我國高職體育籃球教學工作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籃球教學計劃8
訓練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zhàn)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zhàn)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進而為安陸市初中籃球聯(lián)賽做準備.
訓練原則:
1.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做好學員遲到,早退,請假等考勤記錄.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后繼續(xù)提高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能力.(身體、戰(zhàn)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訓練次數(shù)為每周四次,分別是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四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時長45分鐘.
6.全隊戰(zhàn)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zhàn)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訓練內容:
一、身體素質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二、投籃訓練:(1)罰籃.
籃球教學計劃9
一、教學的指導思想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增強了學生體質和技能傳授是學校體育的主要目的。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激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為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課堂學習它將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角度,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同學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強烈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二、教材分析
通過學習籃球樂于參與體育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展示自我。通過體驗學習,讓學生能掌握基本的籃球技術動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促進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的興趣。
三、教學任務
1、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和相關理論,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
2、學習籃球攻防技術,了解籃球戰(zhàn)術配合。
3、掌握一項終身體育的技能,并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全面素質。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樂于參與體育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展示自我。
2、運動技能目標:通過體驗學習,讓學生能掌握基本的籃球動作。
3、心理健康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促進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的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于學生零基礎的籃球技能,初步讓學生掌握簡單基本的籃球動作。教學難點: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yǎng)。
六、教學內容剛要和學時分配
教學總結
籃球是集競技、健身、娛樂和益智為一體的集體性運動項目,深受小學生喜愛,也是小學最熱門的`教學內容之一。新課改形勢下,怎樣促進競技籃球普及化來滿足小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怎樣促進籃球項目教材化以適應不同水平段學生的學練水平,怎樣積極有效地利用籃球這一集體性競技游戲為廣大兒童健身鍛煉和身心健康服務,這些都是籃球教學需要探討的問題。
目前,小學籃球教學正面臨著以下問題。其一,現(xiàn)代競技籃球運動的技戰(zhàn)術及規(guī)則都發(fā)展到了極高的水平,對參與者的身體、心理、技戰(zhàn)術素養(yǎng)以及場地器材等方面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二,當下小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狀況、技術技能水平、體質健康狀況及參與時間,都很難適應現(xiàn)代籃球的學習要求。其三,《標準》對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對教師課程開發(f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現(xiàn)代競技籃球的技戰(zhàn)術等內容直接編入教材,并分解到小學各水平段進行教學,無論對學生的學還是教師的教,無論對規(guī)則的理解還是場地器材的要求都有相當難度,教學也往往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順利進行。
小學生尤其喜歡籃球游戲,他們打籃球實際上是參與籃球為載體的各類游戲和競賽活動。學生打籃球、參與籃球游戲與競賽,其主要目的是進行游戲活動,在集體性玩耍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從而娛悅身心;而次要目的是在學練技能、技巧中體驗運動樂趣,以及結伴交友和鍛煉身體。
小學籃球教學既要重視其技戰(zhàn)術教學實效性,又要積極思考教學內容與形式的趣味性。小學的籃球教學要將籃球技戰(zhàn)術進行游戲化處理,對已有活動性游戲進行必要的選擇和改編,并一定要進行相應的分層配套開發(fā)。選擇和創(chuàng)編籃球活動性游戲,要體現(xiàn)其層次性、簡易性、趣味性、競賽性、娛樂性和健身性;要盡量采用小場地和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并簡化其規(guī)則和要求。采用游戲化教學形式,通過籃球游戲教學掌握技術技能,增進學生各方面能力,是小學水平段籃球教學的最好做法。
通過本學期的籃球教學,使同學們從不了解籃球到了解籃球,以及初步掌握籃球基本的技術動作;讓同學們對體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及對籃球運動的喜愛,培養(yǎng)他們從事終身體育的觀念,讓體育運動陪伴他們的一生;通過籃球興趣課的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的健康,從而達到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篇三:20xx年上學期幸小籃球班教學訓練計劃
籃球教學計劃10
教材解讀:
本次籃球課把行進間運球技術應用于游戲、比賽教學中,本課通過學生對籃球運球技術的反復運用、感知和體會其動作,能有正確的手型,掌握好力度,并做好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從而在愉快氛圍中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形成基本技能。
學情分析:
泡桐樹小學作為籃球傳統(tǒng)示范性學校,籃球運動有著很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文化積淀,開展得異常順利也取得過驕人的戰(zhàn)績。以此為背景,我們在平時體育課中加強了宣傳和訓練,并讓籃球運動真正走進了課堂。但由于我校學生畢竟是小學生,身體條件的有限決定了技術、技能水平的有限,據(jù)我觀察,五年級學生對各種傳球、運球技術的掌握還不熟練,當然也就談不上運用自如了。然而多數(shù)學生對單純的籃球技術學習并不是十分的感興趣,他們希望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這樣,他們反而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頁更能自覺、主動和積極地參加進行鍛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能在練習中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對籃球運動有較高的興趣,能自覺地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籃球基礎知識。
2、技能目標: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球能力,并能將運球技術運用于各種環(huán)境。
3、情感目標:在練習中能積極并動腦筋,學會合作與交流,通過相互協(xié)作不斷向新的目標挑戰(zhàn)
教學重點:
按拍球的位置和力量的控制。教學難點:上下肢協(xié)同配合。
課前準備:
籃球55個,一個籃球場。課時安排:第3課時共3課時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整隊集合,清點人數(shù),安排見習生。 1分鐘
2、宣布本課教學內容和相關要求。
3、取球環(huán)節(jié)學生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站立,女生第一排站在籃球場的一條邊線上,老師口令指揮全班學生原地踏步走成立定。男女生同時向左轉,兩腿左右分開成一通道,排頭同學拿球,拿球后做背后傳球比快,背后胯下交替?zhèn)髑,左轉,右轉傳球比快,最后各排最后一個同學迅速跑向球筐處,拿一個球后迅速站到隊伍前列,依次進行,直至所有同學拿球完畢。 5分鐘
二、拓展部分
1、運球追拍球
一人追一人,適時交換。(同學兩人一組組合后,進行相互運球搶奪球練習,2分鐘里看誰拍擊對方球的次數(shù)最多)2分鐘
2、運球追拍球
一人追多人,適時交換。(被拍到的同學最多不超過三人,即組合為一組,站在場中做人墻和障礙物,每組人墻之間間隔5米)
4分鐘
3、指揮學生一路縱隊變成兩個大圓圈(同心圓,女內男外),此時老師講解原地運球及行進間運球技術。為了保證圓圈要圓,圓上確定四個點,即基準同學。 1分鐘
4、拋接球練習
A、自拋自接(要求把球向上拋起來)2分鐘
B、拋球換位(拋球后向右跨一步接右邊同學的球)2分鐘
5、“同號追拍”
圓圈上的男女同學先進行原地運球練習,再做行進間運球練習。(此時老師要講解原地運球與行進間運球的方法和要領),學生已經進行了1—5報數(shù),此時老師隨機叫一個數(shù)字,要求大一號的同學逆時針運球追拍前一個同學,(此時圈上其他同學集體蹲下在原地)一圈之內追拍到被追拍的數(shù)字的所有同學做相應數(shù)字的原地縱跳練習。 6分鐘
6、運球接力跑教具:接力棒和籃球
四路縱隊,各組排頭同學左手持接力棒,右手拿籃球。比賽開始時,排頭同學拿著接力棒并運球迅速跑向終點,到達終點后把籃球放到軟墊上(球沒放穩(wěn)自己撿球重放),迅速跑回將接力棒交給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接過接力棒迅速又跑向終點后拿起籃球運回將籃球和接力棒交給第三個同學,如此進行下去,直到最后的同學完成。 10分鐘
三、整理部分
1、整隊集合
2、收還器材
3、課后小結
4、整理放松
課后反思:由于是隨堂課,因此整個課的結構、安排考慮得還不夠細致,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個人認為有幾個很多地方還需要改進:
1、進一步加強課堂紀律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功夫在平時。
2、在學生行為出現(xiàn)偏差或錯誤時,教師的強調、糾正還不夠及時。
3、運球的技術要求還需再稍微細一點,多一點。
4、在進行圓圈練習時,將圓圈給學生畫出來或用實物設置標志。
5、內容稍多了點,取消一對一合一對多的運球追拍球游戲。
6、圍繞圓圈練習時,老師要適時示范、講解并找優(yōu)秀學生示范。
六、組織與教法
根據(jù)本課目標,教學組織與教法的設計思想是:
1、重視體育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傳授,通過學習讓學生有所收獲。
2、根據(jù)《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理念,教學過程要實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兩個結合。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體現(xiàn)接受式教學和新課程學習方式相結合的教學過程。
3、教學過程重視學習方式的轉變,體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籃球運球”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
4、采用小組合作、分組練習的教學組織形式,根據(jù)學生運球的技術水平,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互動來感受籃球活動的樂趣,老師在巡視中給予指導。
5、重視保護幫助和安全意識的教育,在學習技術的同時,學會保護幫助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七、教學流程
變向跑球性練習運球練習“你追我趕”接力游戲放松小結
本堂課的設計在準備部分當中,我設計了專門性的熟悉球性的練習(原地手拋球、原地左右手滾球、原地前后推拉球、原地圓形滾球),進入課的基本部分,我設計了分層運球的差異性練習,在分層次運球的差異性練習中,學生對照學習提示進行不同內容,不同難度,不同方法的差異性練習,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自覺的進行對照,進行自我定位,向更高一層的學習目標進發(fā)。學生練習好之后,再集體進行展示評價。在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原地運球的技術后,讓學生再練習一下行進運球,以便接下來進行本課的最后一個練習內容“你追我趕”接力。課的最后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進行身心的放松。
籃球教學計劃11
校本課程就是根據(jù)自己的學校的特色進行練習,在這個基礎上有所提高,并得到展示。那么我校的特色是籃球,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和改進動作技術。教師組織學生做些相關籃球球性的動作,進入練習情境當中,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同時起到活動熱身的目的。每個學生人手一球進行自由練習,根據(jù)學生自己平時看到或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玩法進行練習。給學生提供思考、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自練、自學能力,鼓勵學生在同伴面前大膽的展示,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可以把學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學當中來,不斷改進校本課程的進度和傳授的方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和身體素質。讓學生通過實踐得出經驗,只有在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很好的練習,掌握簡單技能和方法。作為教師根據(jù)不同年級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
低年級著重以原地運球為基礎,也可以不同形式的游戲進行運球,提高學生興趣和能力,能較好的掌握運球節(jié)奏、動作的熟練性;中高年級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水平,進行不同的動作技能,因材施教,有不同層次的水平,在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的目標,讓學生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練習,提高不同水平的學生。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懂得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高年級基本上掌握運球、傳球的技能,進行一些稍微復雜的.運動技術,小測試、評比等形式鍛煉學生意志和體能練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不怕苦和累的精神。
每周上兩節(jié)校本課程,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提出不同要求和方法,進行分別的練習,同時也展示給大家看一看,有沒有進步,并談一談你的體會,和同伴交流經驗。在不同組內進行比賽,同過比賽,可以看到自己動作還需要哪個地方改進,再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再比一比,有沒有提高。在提高這個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到快樂。由不懂到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通過練習,在不同的層次上有所不同的進步,也體驗到不同的感受,也掌握到動作的方法和規(guī)律。雖然有所提高了,還需要加強努力學習,那么教師在今后教學的方法上采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到有樂趣而愿意參與,同時也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活動。
籃球教學計劃12
一、 指導思想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遵循高中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注重學生的運動技能提高,增強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在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采用先練后教,讓學生在練習中去發(fā)現(xiàn)掌握了跨步接球、邁步傳球技術,才能較好的完成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學生能積極主動嘗試教師安排的練習方法,使全體學生都有所提高,從而達成本課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
籃球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
籃球專項素質練習。
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次課學習使學生明確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與地位。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85%左右學生初步完成行進間雙手傳接球的.技術。
40%左右的同學能夠熟練掌握跨步接球,邁步傳球這項技術。通過專項素質練習發(fā)展學生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及同伴之間團結協(xié)作配合能力。
四 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對抗運動項目,而傳接球技術則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lián)系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基本技術。傳、接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進攻戰(zhàn)術配合質量,也反映一個隊的進攻戰(zhàn)術水平,因此必須重視傳、接球技術的學習。高二學生對行進間傳接球技術掌握肯定有問題。因此本次課在教學中重點解決側身跑中跨步接球邁步傳球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能力和傳接球到位等技術。讓學生在不帶球跑情況下連貫的完成傳接球技術。
五、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術差異較大,但學生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強,生長發(fā)育趨于穩(wěn)定,心理上日趨成熟,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求知欲望非常強。通過本次課的教學練習,使學生初步完
成行進間傳接球傳球技術動作。讓學生明確籃球運動傳接球的作用,積極地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去。使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成功的感受,體驗籃球運動的樂趣。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跨步接球,邁步傳球 協(xié)調配合。 難點:把握時機、傳球到位。 七、教學策略和手段
本課采用遞進式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教學內容。首先練習原地傳接球練習、行進間傳接球,讓學生在學習中去發(fā)現(xiàn)行進間傳接球與原地傳接球的有什么不同。如何讓原地的傳接球技術過渡到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后抓住“跨步接球、邁步傳球、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傳球到位”是行進間傳接球的關鍵。讓全體學生通過學習都由所提高。再循序漸進從走動中、慢跑中、快速推進中練習,逐浙提高練習難度,有效地完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八、生理負荷預計
平均心率120次/分 最高心率 145次/分 練習密度35%左右 九、教學(流程) 1.準備部分
采用NBA 籃球比賽出場形式,相互鼓勵擊掌,體現(xiàn)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開始。繞場并裂隊隊形和側身跑、球性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充分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使身體達到最佳狀態(tài),為下一步學練傳接球技術做好準備。 2.基本部分
先復習籃球傳接球練習,鞏固提高原地傳接球技術動作。穩(wěn)定學生傳接球的時機、速度、落點,加強同伴間合作。在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中采用了先練習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共同提高的辦法 通過講解示范、糾錯、展示。很抓重點、突破難點,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合作學習。技術動作從易到難,在練習中逐步掌握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動作,讓全體學生都由所提高。 4.結束部分
教師采用簡單的放松動作,示范引領,帶領學生調整呼吸和身心。最后進行語言總結與評價,與學生交流心聲,體驗成功。
籃球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敬重學生為主體地位,努力做到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教學中從敏捷采納多種運球練習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愛好,在練習中啟發(fā)學生視察、思索和探究實力,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運動體驗,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享受勝利感,促進學生的身心及社會適應的健康發(fā)展。
。ǘ┙滩姆治
籃球作為當今世界三大球之一,擁有很高的群眾性,是學生非常寵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它既與學生過去的生活閱歷有親密的聯(lián)系,又能對學生今后的'生活產生主動的影響,反復練習,可有效地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協(xié)作精神,并為學生終身從事體育熟煉打下基礎。
。ㄈ⿲W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7~11歲的初小學學生,他們已經具備愛動,好動、好學,求知欲強,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具有肯定發(fā)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實力。但籃球基礎還存在著不太平衡的現(xiàn)象,尤其是籃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待于提高。
(四)學練目標
1、學會行進間直線運球的方法和基本駕馭其技術動作要領,在跑動完成,用低運球突破擺脫防守的要點。
2、激發(fā)學生愛好,發(fā)展學生速度,協(xié)調性,靈敏性。
3、培育學生擅長視察、樂于溝通,主動主動參加學習,團結協(xié)作,力爭成功的良好習慣。
(五)學習重、難點
重點:運球手型和手觸球部位;
難點:上下肢協(xié)調協(xié)作與跑動過程中限制球的落點。
(六)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采納四部分教學
第一部分:情景導入部分,上課前用教練展示今日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通過語言的激勵,建立自信念,增加團結合作意識。在課堂常規(guī)上:
整隊檢查人數(shù)和服裝,其次部分:在熱身活動部分,教練在各組分別進行活動指揮,通過不同速度與形式的跑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熟識球性上,讓學生感知對籃球的的球感,加上教練的語言提示提高原地運球技能的基礎上,使學生身體充分活動開,為下一步學習行進間直線運球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第三部分;學習實踐階段,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行進間直線運球,在學習之前,先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通過剛才原地運球練習與我們即將學習的行進間直線運球有有何不同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在練習中體會,教練指揮學生,通過不同速度的行進間運球,指揮學生練習,誘導學生體會,讓學生在練習中通過各人的感知怎樣去協(xié)調并限制著行進間直線運球,通過練習讓學生回答問題,加深學生的記憶,之后,再一次鞏固練習,形成行進間直線運球的正確概念,嫻熟駕馭的學生可用左手去練習,并努力的去提高。
其次階段:學習低運球突破練習,學習之前,問學生在打籃球中遇到防守怎么辦,學生回答有傳球,投籃,體前變換運球,引出我們今日要學習的低運球突破防守,教練示范,學生細致視察動作要領和要點(減速,降重心,抬肘護球,頂肩,眼看透防過隊員,運球高度在膝蓋處),指揮學生進行低運球突破練習,然后讓學生二人一組進行相互視察,相互訂正,相互溝通,讓學生示范,學生思索,汲取勝利之處,改進不足之處,共同提凹凸運球突破實力。
第三階段:通過行進間運球的練習,利用繞桿接力嬉戲,來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引導學生遵守競賽規(guī)則,團結協(xié)作,力爭成功的集體主義精神。
第四部分:調整復原部分,利用調整呼吸和意念放松,使學生漸漸復原到安靜,師生共同總結本堂課所學學問,指出須要提高和改進不足之處,加強練習,提高籃球技術水平,增加學生體質,樹立終身熬煉的意識,利用網(wǎng)絡資源了解其他籃球技術,提高籃球的學問面。
(七)平安措施
在練習中注意自身平安,失誤后撿球留意視察四周狀況,做一個文明的球員。
教學安排支配
1、球性
①、原地球性基礎練習
第一課時:
、旁厍虿
⑵行進間球性
、且(guī)則:球籃、籃架和籃球
②、行進間球性基礎練習
其次課時:
⑴原地球操
、菩羞M間球性
、且(guī)則:籃球場地
2、腳步移動
①、跑動
第一課時:
、呕咀藨B(tài)
、8字放松跑
、亲兯倥
、茸兿嗯
、珊笸伺
、蕚壬砼
⑺曲線側身跑(嬉戲)
⑻規(guī)則:限制區(qū)
、、急動急停
其次課時:
、牌饎
、葡蚯耙徊郊蓖
、窍蚯皟刹郊蓖
、葌认蛞徊郊蓖#ê筠D身、順步和交叉步)變向
、梢(guī)則:三分線
、、滑步
第三課時:
⑴滑步基本姿態(tài)
、茩M向滑步
⑶前后滑步
、群蠡浇訐尶绮剑ㄗ窊舨剑
⑸規(guī)則:競賽計時方法和停表
、、起跳
第四課時:
、抛笥覇巫闾
⑵單足跳摸球
、巧喜诫p足跳(摸球)
、冉徊娌诫p足跳(摸球)
⑸規(guī)則:跳球
3、接傳球
、佟⒔忧蚧炯夹g
第一課時:
⑴三威逼
⑵雙手胸前(頭頂)接球
⑶雙手接反彈球
、刃羞M間單手接球
、蓡问肿話佔越
、室(guī)則:中樞腳
、凇㈦p手傳球基本技術其次課時:
、烹p手推拉模擬傳球
、齐p手胸前傳球
、且苿又须p手(單手)接球胸前傳球
、入p手頭上傳球
⑸規(guī)則:兩次運球
、、單手傳球技術
第三課時:
⑴單手胸前(肩上、體側)傳球
、茊问中厍埃w側)反彈傳球
、菃问中厍皟龋ㄍ猓﹤葌髑
⑷規(guī)則:球回后場
④、行進間傳接球技術第四課時:
、庞媾芙觽髑
⑵雙人行進間接傳球
、菆A圈跑動接傳球
⑷三角跑動接傳球
⑸規(guī)則:時間違例
4、運球
、佟⒃剡\球
第一課時:
、牌鹎
、茊问智昂螅ㄗ笥遥┩评
⑶體前換手運球
、瓤柘虑昂髶Q手運球
、杀澈笞笥覔Q手運球
、室(guī)則:翻腕
、凇⑿羞M間運球
其次課時:
⑴直線運球
⑵直線變速運球
⑶起動急停運球
、润w前凹凸變向
、梢粌刹睫D身變向
、时澈罂柘伦兿
、艘(guī)則:阻擋
5、接傳運連接
接傳運連接技術
第一課時:
、彭槻浇徊娌浇舆\球連接
、茊坞p手接、運、傳球連接
⑶體前后轉身變向接、運、傳球連接
、纫(guī)則:帶球撞人
6、持球突破
、、持球突破技術
第一課時:
、旁爻智蚪徊娌巾槻酵黄
⑵運球交叉步順步突破
、墙忧蝽槻酵黄
、冉忧蛞徊蕉郊蓖=徊娌酵黄
、杉賯髡嫱
7、防守技術
、、防守技術
第一課時:
、艙尰@板球技術
⑵打、挑、捅球基本技術
、欠莱智蛉说幕緞幼
、绕讲椒朗鼗炯夹g
⑸規(guī)則:防守
8、投籃
、、定位投籃技術
第一課時:
⑴雙手模擬投籃
、茊问滞痘@基本姿態(tài)
⑶自投自接單手模擬
、仍赝痘@
、蛇\球一步急停兩步急停單手投籃
、、行進間投籃技術
其次課時:
、判羞M間高手上籃分解
、菩羞M間高手上籃手腳協(xié)作
⑶行進間高手上籃
⑷行進間運球接球高手上籃
⑸行進間運球低手上籃
⑹體前、后轉身、背后、胯下變向運球低手上籃
、邸⑻都夹g
第三課時:
、抛酝蹲越幽M跳投
、茩M向運球交叉步跳投模
、沁\球一步急停跳投
、葯M向接球、運球、變向移動兩步急停跳投
9、基礎協(xié)作
、、傳切協(xié)作
第一課時:
、艃扇艘唤M縱切、橫切、反切協(xié)作
、苾扇艘唤M隔位切協(xié)作
、且(guī)則:垂直原則
②、策應協(xié)作
其次課時:
⑴前鋒策應縱切協(xié)作
、魄颁h假策應
、乔颁h假策應回傳
、惹颁h策應包投
、梢(guī)則:居中策應
、、掩護協(xié)作第三課時:
、沤o運球隊員做后掩護上籃跳投
、坪笱谧o擋拆
、欠囱谧o
、榷ㄎ谎谧o
、杉傺谧o
、室(guī)則:掩護與非法掩護
、、突安排合
第四課時:
、胖新45°突破傳外線
、频拙突破傳罰球線
⑶中峰突破傳邊角
、纫(guī)則:帶球撞人與阻擋籃球培訓。
籃球教學計劃14
一、訓練任務:
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與精神。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zhàn)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zhàn)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備戰(zhàn)20xx年武清區(qū)中小學籃球賽。
二、訓練原則:
1.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后繼續(xù)提高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能力。(身體、戰(zhàn)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2月2號開始:每天上午8:00—11:00。
6.全隊戰(zhàn)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zhàn)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三、訓練運動員花名單:
男籃:孫瑞清、吳建楠、李陽、宋蓬松、李志鵬等。女籃:馮怡、高雨竹、楊軒、高依然、王鳳杰等。
四、訓練內容:
1.身體訓練:
(1) 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 投籃:
(1) 罰籃
(2) 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 三分線外遠投。
(4) 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 各鋒、衛(wèi)隊友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3.籃板球:
(1) 強化籃板球意識、掌握原地起跳搶籃板球動作。
(2) 提高彈跳力,學會先擋人后搶籃板球。
(3) 注意搶到籃板球后第一傳的處理能力。
4. 積極防守:
(1) 提高個人的防守能力,不斷提高封堵快攻路線、積極搶斷、補位、調位的防守技術。
(2) 掌握各種防守步伐練習,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動速度要快,學會揚開雙手去擴大防守控制面積,做好防投、傳、切的準備。
(3) 掌握半場、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 注意戰(zhàn)術的變化,鞏固和提高區(qū)域聯(lián)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動快攻的時機,并打成功率。(搶到籃板球后的發(fā)動、對方得分底線球和發(fā)邊線球出現(xiàn)緊逼的情況)
(2) 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相結合。
(3) 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 快攻一傳的接應與前鋒快下位置選擇的配合。
6.陣地進攻:
(1) 增強個人進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動進攻。
(2) 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線為主,大膽突破及中遠距離投籃。
(3) 多運用小配合練習(掩護、策應)。
(4) 組織后衛(wèi)的發(fā)動配合。
五、訓練重點安排:
1. 第1——2周:
(1) 討論和制定計劃。
(2) 恢復性身體素質訓練、熟悉球性練習。
(3) 個人投籃與防守技術訓練。
(4) 熟練掌握各種傳球技術訓練(原地、行進間)。
2.第3——4周:
(1) 柔韌性練習。
(2) 半場小配合練習(掩護、傳切)。
(3) 罰籃、三分球練習。
(4) 小力量訓練。
3.第5——6周:
(1) 半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2) 全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3) 五點投籃練習。
(4) 罰籃練習。
4.第7——8周:
(1) 加大運動量,進一步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2) 防守步伐練習,看手勢方向練習防守動作。
(3) 半場、全場一打一、二打二練習。
(4) 速度、力量、耐力訓練。
(5) 區(qū)域聯(lián)防(2——3、2——1——2)。
5. 第9——10周:
(1) 半場各種運球突破上籃技術。
(2) 半場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 罰籃、五點投籃。
(4) 教學比賽。
6. 第11——12周:
(1) 籃板球訓練。
(2) 強調后衛(wèi)、前鋒與中鋒的配合。
(3) 破解聯(lián)防訓練:如1——3——1進攻打法。
(4) 教學比賽。
(5) 罰籃。
7.第13——14周:
(1) 陣地進攻,強調配合訓練。
(2) 快攻路線訓練。
(3) 進攻多打少訓練(二打一、三打二)。
(4) 教學比賽。
(5) 五點投籃。
8. 第15——18周:
(1) 全面進行戰(zhàn)術準備,以迎接上級有關比賽。
(2) 保持訓練水平,積極、認真投入到今后的訓練比賽中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籃球運動教學計劃推薦,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籃球運動的本質與特點、籃球運動的發(fā)展趨勢以及中國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概況。
籃球教學計劃15
一、明確訓練目的,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
中學生正處在第二次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協(xié)調性、靈敏性素質較好,身體各器官機能、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要針對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特征及生理、心理特征,明確訓練目的,制定正確的訓練計劃,逐步提高訓練水平。
中學生籃球運動員的訓練要以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學習和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戰(zhàn)術;加強身體訓練為目的。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和設計新穎有趣的訓練方法來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中學生進行培養(yǎng)。
訓練計劃是進行訓練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和保證。訓練計劃要有預見性,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訓練目標,使訓練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系統(tǒng)地進行。為保證訓練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計劃性,要定好年度計劃,階段計劃,并具體安排課時計劃,落實到每一節(jié)訓練課中去。訓練計劃可以反映教練員的訓練指導思想,訓練的重點方向以及參加比賽的戰(zhàn)略思想等。能否做到科學地制定計劃,是教練員理論知識、技戰(zhàn)術素養(yǎng)、決策思維和訓練工作等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它是教練員必備的重要素質之一。鑒于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教練員在訓練方法上要采用多種形式的練習方法。以提高隊員訓練的積極性,保證訓練質量。
二、以技術訓練為基礎
籃球技術是籃球戰(zhàn)術的基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著教練員在進行中學生基本技術訓練的過程中,不重視基本技術的訓練,對學生技術動作訓練要求不夠嚴格等問題,致使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術不夠全面、準確。青少年階段籃球訓練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形成規(guī)范、合理的技術動作,為其以后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奠定良好的基礎。
。ㄒ唬┲匾暬炯夹g動作的正確性培養(yǎng)
中學生訓練階段,其技術動作正處于學習―分化階段,以及從分化向動力定型轉變的過程。在訓練中,教練員要對每個技術動作常抓不懈,保證技術動作的正確性,避免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發(fā)現(xiàn)基本技術練習過程中的問題要早提醒,早糾正,并不斷強化,避免形成錯誤動作后再去糾正。在練習中要為學生分析每個技術動作的使用情況,要求學生練習的時候要想象有防守環(huán)境下的動作運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使用動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ǘ┘訌娊M合技術的學習
在籃球比賽中,技術動作的運用具有多個動作綜合運用的特點。根據(jù)這個特點,教練員在訓練中就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組合技術動作的訓練,細致分析技術動作的要領與變化,讓學生們理解技術動作的變化規(guī)律,為在攻守對抗情況下靈活運用各種技術打好基礎。
。ㄈ┛茖W合理地使用假動作
在比賽中,進攻和防守的雙方都有假動作,對對方的動作變化和反應要有預判和對策,真動作和假動作相互結合。教練員要傳授各種假動作的使用時機以及假動作的使用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運用技術的能力。
。ㄋ模┨岣邔嶋H運用技術的能力
所有技術的訓練,最終都是要在比賽中去加以靈活運用。平時訓練時,在掌握基本技術以后,要加強基本技術在對抗中的運用,教練員要逐步提高學生運動技術動作的難度,人為的創(chuàng)造阻擾和制約,提高學生運用技術動作的能力,達到及時、準確、合理地運用技術。
三、重視基礎戰(zhàn)術訓練,加強籃球意識培養(yǎng)
(一)要重視基礎戰(zhàn)術配合的訓練
籃球的'基礎戰(zhàn)術配合,是兩三人之間有目的、有組織地協(xié)調行為的方法。它包括進攻與防守兩部分,是組成全隊戰(zhàn)術的基礎。只有熟練地掌握與運用戰(zhàn)術基本配合,才能使全隊戰(zhàn)術更加靈活、有效地發(fā)揮出來。在青少年訓練中,教練員要使學生了解戰(zhàn)術基本組合的方法,了解戰(zhàn)術基本組合所要達到的目的。應當注意的是,在青少年訓練中,不易過早地進行整隊的戰(zhàn)術組合訓練,要避免使青少年的頭腦中形成固定的戰(zhàn)術模式,否則會影響青少年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ǘ┘訌娀@球意識培養(yǎng)
1、加強文化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只有隨著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學生才能對籃球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比較深刻,對技術戰(zhàn)術的理解比較透徹,才能在比賽中正確運用技戰(zhàn)術。學生除了進行籃球專項理論知識的學習外,要加強一般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必然是德才兼?zhèn)涞,在青少年時期,要加強文化課的學習,又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綜合素質。
2、重視戰(zhàn)術思維訓練
要注意提高學生在球場上對各種情況的判斷能力。只有判斷準確,才能采取適當?shù)募夹g戰(zhàn)術行動。因此,要重視戰(zhàn)術思維的訓練,要求學生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想練結合,這是形成籃球意識的重要訓練手段。
3、重視基本技戰(zhàn)術在籃球意識培養(yǎng)方面的基礎作用
籃球技戰(zhàn)術是籃球意識的基礎。因此在籃球技戰(zhàn)術訓練中,不能孤立地去練習,而應該滲透籃球意識的內容,把基本技戰(zhàn)術訓練與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有助于在練習技戰(zhàn)術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技戰(zhàn)術的運用能力,加快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
四、重視學生身體素質訓練
中學生正處在第二次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協(xié)調性、靈敏性素質較好,身體各器官機能、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要針對中學生生長發(fā)育的客觀規(guī)律,并根據(jù)各項素質提高的不同敏感期,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內容,采用有效的訓練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籃球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籃球教學計劃02-02
籃球培訓教學計劃05-10
籃球興趣班教學計劃11-04
小學籃球興趣班教學計劃02-19
初中學期籃球教學計劃10-30
小學籃球教學計劃7篇(實用)02-02
籃球活動教案11-17
籃球教案范文10-22
小班籃球教案11-02
籃球教案通用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