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通用1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
小英雄雨來》這一篇小說內容很長,很多學生看到之后都心生畏懼,但有了前一課《夜鶯的歌聲》的鋪墊,學生無論是在概括文章內容也好,給文章概括小標題也罷,又或者是體會人物的情感,都比之前顯得更為簡單一些。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思考的.重點在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讓學生學有所獲。根據(jù)本課的問題特點,我在設計整個教學時,從小說的三要素來設計,即情節(jié)、人物和環(huán)境。首先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脈絡結構,再此基礎上,給文章的六個部分擬小標題,然后在小標題的基礎上擬定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曲線,加深孩子對小說情節(jié)的理解,抓住課題“小英雄體會雨來”的人物形象。
本節(jié)課,為了能更加讓學生自主學習,我設計讓學生根據(jù)前一課的學習方法,遷移運用,概括文章內容,歸納小標題,充分讓學生自學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小組交流討論,進而在全班交流匯報,體現(xiàn)了課堂學習的協(xié)作性,實際的課堂反饋也是出乎意料得好,我想,這一部分也歸功于學生的認真預習。
遺憾的是,由于自己課堂教學進度掌握得不夠緊湊,導致兩個難點沒有做好:
一是沒有強調自然環(huán)境描寫對小說整體的烘托作用;
二是沒有讓學生進行課堂拓展,語言訓練,由于這兩篇課文都是小說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原本可以讓學生模仿著課文的寫法,進行發(fā)揮、想象,加深記憶,但這現(xiàn)在只能放在下一堂課中。
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今天的課堂又讓自己成長了不少,也算是自己的“一課一得”吧!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2
雨來的故事,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它伴隨我走過童年的美好時光。我小時候,可供小孩子們閱讀的書籍不是很多,所以對一個喜歡的故事,我會反復地閱讀,甚至能達到背過的程度。而今,我又以教師的身份重拾雨來的故事,內心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的兒童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爭的故事,歌頌了抗日根據(jù)地兒童熱愛祖國、勇敢機智地和敵人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這篇小說,不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學生讀。為了講好這一課,我認真揣摸,精心準備,并做好了充分的預設。盡管如此,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所以一定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成功之處。以下是我的'點滴體會和反思:
本課我將體會雨來的英雄形象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且給學生充分交流的學習機會。我將“英雄”一詞貫穿全課,圍繞英雄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雨來的英雄氣概?第二、他小小年紀,為什么會具有這樣的英雄氣概?這樣,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也比較集中,教學思路也比較清晰。
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談一談感受和體會。如一個學生匯報的是“雨來仰浮的本領最高,能夠臉朝天在水里躺著,不但不沉底,還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一句,并從中體會出這里描寫雨來游泳本領高,為下文脫險埋下了伏筆。還有同學匯報“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我適時讓學生想象:雨來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討論: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從中你體會出什么?還有的學生匯報的是雨來與日本鬼子做斗爭的部分:“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個耳朵,向兩邊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牛。雨來半天才喘過氣來,腦袋里像有一窩蜂,嗡嗡地叫。他兩眼直冒金星,鼻子流著血。鬼子打得累了,雨來還是咬著牙,說:“沒看見1這部分我也做好了充分的預設。學生從中也體會雨來的機智勇敢、熱愛愛國的精神,本來這是課文中的重中之重,而我在教學時做得很不夠,應該引導學生分角色讀,齊讀等形式,使他們在讀中加深對“小英雄”的理解,體會雨來不畏強敵的崇高品質,并結合課文插圖,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的,雨來的的機智勇敢、愛國精神就更加深入人心了。當時講完課,校部的領導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真是一語驚醒了夢中人,我真是受益匪淺。
匯報第二個問題,則圍繞“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體會雨來的愛國情操,這正是他與敵人斗爭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寫景的句子,提示學生從景物的描寫,體會到:這如花的家鄉(xiāng),豈能讓敵人踐踏?這也是雨來堅定信念的原因。同時我也滲透了寫作方面的一些知識。但感覺沒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樣在分析、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自然而又有效地滲透寫作指導,將是我以后的教學中值得探究的一個方向。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3
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的兒童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爭的故事,歌頌了抗日根據(jù)地兒童熱愛祖國、勇敢機智地和敵人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篇幅比較長,課文共有六個部分,各部分都是緊緊地圍繞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雨來的斗爭事跡展開描述的。
本單元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能力,并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主要圍繞著以下幾點來進行教學設計的: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文本的能力。
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需要有較快的速度。三次讀文本,分別提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快速地讀課文”三種要求,就是要學生學習并掌握較快地閱讀文本、默讀課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合作意識,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英雄雨來》一文內容較長,但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課文的各部分都是緊緊地圍繞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雨來的斗爭事跡展開描述的,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于閱讀和理解。教學時,要著重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圍繞課文重點、難點,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讓學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了解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3、滲透對話意識,彰顯個性體驗。
閱讀教學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缎∮⑿塾陙怼芬晃乃v述的內容和孩子們現(xiàn)在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如何拉近這個距離,這就需要我們既重視學生閱讀中獨特的情感體驗,又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老師的對話、與同學的對話,甚至與文本中人物的對話,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斷修正,從而感受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以上就是我對于這篇課文的相關認識和反思。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4
《小英雄雨來》一課,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的兒童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爭的故事,歌頌了抗日根據(jù)地兒童熱愛祖國、勇敢機智地和敵人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這篇小說,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動人,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小學生閱讀興趣濃厚。今天,教學本課之后有以下幾點反思:
1、長課文怎樣教?要抓住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上課時,我重在引導學生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課文寫了雨來的幾件事?在學生交流過程中,趁勢引導孩子用概括每段內容的方式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練習加小標題;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雨來的英雄氣概?畫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說說體會。學生們學習起來,有重點,有目標,因此學習比較輕松、愉快。
2、學會抓住重點句子,很關鍵。課文內容較多,文字較長,怎樣抓住重點句子進行理解?需要老師加以引導。我引導學生緊緊圍繞“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雨來的英雄氣概?”這一問題入手,按照課文的先后順序找出一些關鍵句子,先讀,再想,再談。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5
這篇略讀課文節(jié)選自作家管樺寫的同名中篇小說,選入課文時有改動,講的是在那戰(zhàn)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本文篇幅較長,因此要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內容。抓住重點部分導讀。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地與文本“對話”,為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豐富學生的精神底蘊,確認價值指向的導讀目標。引領小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體悟與對流,有美感的激發(fā)與生成。
這篇課文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強。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前“連接語”的要求自讀課文。然后鼓勵學生用學習《夜鶯的歌聲》的方法也試著給每一部分加一個小標題。因為有了上一節(jié)課的經(jīng)驗,先概括寫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提煉最簡練的語言擬小標題,所以比較好。
接下來我從題目入手:課題中有一個關鍵詞“英雄”,你覺得文章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雨來是個小英雄,快速地默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在交流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找到相關的句子。學生談完體會后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表現(xiàn)雨來英雄的句子大多都在故事三掩護李大叔和故事四勇斗鬼子上。既然從這兩個故事中就可以體會到雨來的英雄形象,那么課文為什么還選了另外幾個故事呢?快速默讀課文,思考這一問題。開始,學生還表情疑惑,不一會兒,用小手舉起來了,又過了一會,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老師,我知道為什么寫雨來游泳本領高。如果雨來游泳本領不高的話,那么他很難逃脫,同時也表現(xiàn)了雨來很聰明,很機智!庇械恼f:“老師,我知道為什么要寫雨來上夜校讀書。因為是上夜校讀書使雨來知道,身為中國人,就應該愛自己的祖國。也正因為雨來熱愛自己的祖國,所以在掩護李大叔上,在與敵人的斗爭中表現(xiàn)得那么勇敢,寧死不屈!边有的說:“我知道為什么要寫后兩個故事。因為聽到槍聲,全村的人都以為雨來死了,都為雨來感到惋惜,雨來的小英雄形象體現(xiàn)得更為深刻,所以安排了第五個內容。而雨來機智逃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更體現(xiàn)了雨來的機智勇敢!薄罢f的多好呀!其實作者安排每一材料都是有目的的。老師更佩服你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
另外,我還抓住文中的幾處景物描寫,一是引導學生體會景物描寫的美,開展小練筆,恰當?shù)厥褂脭M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鄭贊同學這樣寫到:“清晨,被朝霞染紅了臉的小池塘里,魚兒在水中慢慢地游蕩。美麗的荷花不時擺動優(yōu)美的.身姿,好像在與朝霞媲美。啊,多美的早晨呀!”子康同學這樣寫到:“荷花開的時候,它展開自己那嬌嫩的花瓣,非常耀眼!遠遠望去,靜靜的荷葉上就像躺著一位睡美人。風一吹,荷花就在池塘里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陳威寫到:“太陽下山了,天空出現(xiàn)了火燒云,像一團團火焰;馃频褂吃诩亦l(xiāng)的小河上,像許多快活的小紅魚在游動。河邊的蒲公英被火燒云染上了紅色,被風一吹,在空中翩翩起舞。”二是引導學生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這么美的家鄉(xiāng)誰會不愛呢?誰會讓他人任意踐踏呢?也正因為如此,雨來才與敵人進行頑強的斗爭。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6
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作家管樺的同名中篇小說,是本學期學生第一次接觸小說。
一、 從預習入手。
這篇小說很長,學生一看就產生了“眩暈”的感覺,很多學生對我說,劉老師,你知道嗎,這篇文章有42個自然段。很多學生還不知道,小說是不能以自然段劃分的,只能按章節(jié)理解。如這篇小說本身就已經(jīng)被改動過了,文章的標題就是很好的切入點。在此,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自擬標題。用較快的速讀閱讀課文,了解內容,在學生閱讀每一部分時,我都會對閱讀時間做出要求和限制,促使學生加快閱讀速度,只要學生能夠基本概括本部分的內容,語句通順即可,不必強求一致。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擬出一游泳本領高、二生夜校讀書、三掩護李大叔、四勇斗鬼子、五寧死不屈、六機智逃生;也有的同學用了課文中的語句做了小標題:一望著媽媽笑、二我們愛祖國、三把缸挪回原地、四什么也沒看見、五有志不在年高、六雨來沒有死。
二、 引導學生自主感悟,感受小英雄的偉大。
這篇課文講述了雨來雖然頑皮,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果敢、堅強,機智的同敵人作斗爭。學生雖然掌握了基本內容,但對于每一個點是如何具體描述的,學生并不清楚,這是小說的特點,高潮部分是最吸引人的,我決定放手然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精讀。學生抓住雨來掩護李大叔一段,找到了“濺”這個字,從這個字中,學生體會到雨來寧死不屈的`堅定意志,對雨來懷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三、 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講故事大賽。
有利于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根據(jù)本組教學的內容的特點,我們組織了“心目中的小英雄”故事大賽。學生把搜集到的中外抗擊侵略者的故事先在小組內互相互評,再推薦展示,學生都對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感嘆不已。
四、 推進運用。
我為祖國做什么?讓學生進一步抒內心之所想。
在教學中有幾點也需要注意:
1、 不要講得太多。有時和學生聊的比較投入,圍繞一個話題會浪費時間。
2、 學生理解故事內容較真。說明這是個小說,小說的文章特點與紀實文學有著差異,故事來源與生活。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7
《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講的是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
文章由六部分組成,要求學生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通過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還要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在這篇課文前,有課內容相似的精讀課文《夜鶯的歌聲》)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將近花了2課時都未能完成教學任務。(講述課文背景的'相關介紹)或許是自己比較投入吧?加上我們班有許多學生都看過《小兵張嘎》《雞毛信》等故事片,我就聯(lián)系他們的已有感知進行點撥,使他們能樹立更明確的愛國意識。我這樣處理或許不太合理(時間不允許,進度要落下很多漢拔高了要求,超出本課的目標),但最起碼,學生的感情目標是達到了,而且效果不錯,我個人覺得本單元的總體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體驗戰(zhàn)爭時代的孩子的生活、愛國精神等,我想也算達到了吧?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8
一看到這個題目,內心就會有一種暖暖的感覺,雨來的故事,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它伴隨著我走過小學,走過童年的時光。今天,又重拾雨來的故事,內心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的兒童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爭的故事,歌頌了抗日根據(jù)地兒童熱愛祖國、勇敢機智地和敵人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這篇小說,不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學生讀。教學之后有以下幾點反思:
1、長課文怎樣教?要抓住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上課時,我重在引導學生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課文寫了雨來的幾件事?在學生交流過程中,趁勢引導孩子用概括每段內容的'方式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練習加小標題。
2、體會雨來的英雄形象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我將“英雄”一詞貫穿全課,圍繞英雄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雨來的英雄氣概?第二、他小小年紀,為什么會具有這樣的英雄氣概?這樣,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教學內容比較集中,教學思路很清晰。
在討論第一個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注意抓住一些關鍵句子,讓學生想,讓學生談。如“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讓學生想象:雨來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討論: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于日本鬼子做斗爭的部分,引導學生找到雨來被敵人四次逼問時的表現(xiàn)的句子,讓學生深入課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結合課文插圖,體會他的機智勇敢、愛國精神。學生也是樂此不疲。
討論第二個問題,則圍繞“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體會雨來的愛國情操,這正是他與敵人斗爭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寫景的句子,提示學生從景物的描寫,體會到:這如花的家鄉(xiāng),豈能讓敵人踐踏?這也是雨來堅定信念的原因。
3、讓學生廣泛收集課文外的其他抗日小英雄故事,讓英雄的故事激勵孩子們奮發(fā)向上。
4、這篇課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學生效仿的。周立波先生曾評價說:這篇文章寫得有骨頭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能很好地領悟這個寫作方法,引用了周立波先生的這句話。但在分析理解課文的同時,這個寫作特點的滲透不夠,感覺沒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樣在分析、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自然而又有效地滲透寫作指導,將是我以后的教學中值得探究的一個方向。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9
《小英雄雨來》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抗日小英雄雨來機智勇敢,冒著生命危險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在鬼子面前寧死不屈、英勇抗爭的動人故事。
今天用了兩個課時的時間學習了略讀課文《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主要是教給孩子學習默讀的方法,讓孩子提高閱讀的速度。作為四年級的孩子了,但是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布置預習任務,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完成。于是我決定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默讀的.練習。經(jīng)過計時默讀,學生的默讀有所提高。至少他們懂得了如何進行默讀。四年級的課文篇幅較長,如果課前預習不到位就會出現(xiàn)課堂上上課進度慢,跟不上節(jié)拍,老師也很難流暢的將課講完。所以我感覺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比趕進度會更有效。
第二課時學習時,我抓住“小雨來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一問題,進行自主學習。然后交流,對于引導雨來上夜校讀書時,我拓展了文中兩次提到“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這一句話,他們有什么聯(lián)系嗎?從而了解雨來掩護李大叔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xiàn)是因為夜校的學習做的鋪墊。于是這時,我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學習語文是為了什么?大部分孩子聽后一言不發(fā),愣了大約半分鐘,才有部分孩子,說學語文是“為了找到一份工作;是為了考上大學”等等,站起來的孩子的回答不外乎就是這些答案。居然沒有一個孩子表達出對語文的熱愛。我們從出生就接觸語言,到了四年級了還每天都在學語文,但是孩子們就認為學習語文是必須學的內容,卻從沒有一個知道為什么學語文,只知道學習好就可以,不知道學習語文到底作用有多大。這就是教育的失敗,老師只是教知識,并沒有“育”孩子的靈魂。這也是我所欠缺的。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0
《小英雄雨來》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的最長的一篇課文,所以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除了感受雨來的人物品質,還把練習速讀作為其中的一個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自我認為是處理的比較好的。第一,要求學生在快速初讀課文之后,我利用課件出示了一幅小英雄雨來的宣傳圖片,讓學生通過看人物肖像圖片談談自己對雨來的印象,本班學生課堂上有些拘謹,所以一開始學生反映不是很好,學生很少進行這方面的鍛煉,舉手的同學不是很多。而我對他們算是較為了解,所以我并不著急,而是盡力地去等待他們的思考,并簡單地給予提示,比如:看看雨來的表情怎樣?說明什么?姿態(tài)怎么樣?能感受到什么?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和等待,學生的思維慢慢活絡起來,開始有更多的同學舉手發(fā)言了,“從這張圖片我能感受到他是個樂觀的小孩子!薄八莻勇敢的男孩!”“能感受到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從這里我能感受到我們的'課堂上教師不能太著急,一定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與空間,并給予實時的幫助,才是教學之道,哪怕是這樣的教學中微不足道的小環(huán)節(jié)。第二,教學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目標就是給課文的各個部分加小標題,說實話我以前的教學這課時一般是喜歡看教參,教參上就有現(xiàn)成的小標題。覺得教參就是權威,一般在教學時板書標題肯定是在學生說完之后,把教參上的小標題板書出來,從而讓學生認為我們的老師給出的答案才是最好的?墒沁@次我是盡力地讓學生自己給每個部分加小標題,在學生的小標題中我覺得有個比那教參上說的更好,更有概括性,比如,課文第六部分的教參上給了一個小標題是“機智逃生”,而班上有個學生卻說了一個“英雄再現(xiàn)”的小標題,啊,孩子的說的真好,說明他對課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我就把他的小標題板書在黑板上,看著這個學生興奮的表情,我也很高興。其實,語文的學習不就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學習嗎?這就叫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啊。課標一再強調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不能再覺得自己是知識的灌輸者了,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師生關系。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1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fā)展什么!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討論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體會雨來機智、熱愛祖國的品質”是本課的情感教學重點,教學時把這一問題融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體會雨來的機智,明白雨來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他上過夜校,受過愛國主義教育,也明白課文為什么反復出現(xiàn)那句話“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同時也讓學生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
2、尊重“需要”,注重“了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查閱資料、或播放影片、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時代背景,我在教學《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時,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我找來《小英雄雨來》的影片,當鬼子威逼利誘雨來時,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憤怒的眼神緊緊地盯著鬼子;當鬼子把明晃晃的鋼刀架在雨來脖子上時,我眼前出現(xiàn)的是孩子們挽起袖子,握緊拳頭,繃緊筋骨,跨步上前的動作。孩子們個個激情滿懷,憤怒不已,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學生體會到雨來寧死不屈的堅定意志,對雨來懷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2
教學時,我將“英雄”一詞貫穿全課,圍繞英雄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雨來的英雄氣概?
第二、他小小年紀,為什么會具有這樣的英雄氣概?這樣,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教學內容比較集中,教學思路很清晰。
在討論第一個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注意抓住一些關鍵句子,讓學生想,讓學生談。如“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讓學生想象:雨來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討論:他為什么要這樣做?與日本鬼子做斗爭的部分,引導學生找到雨來被敵人四次逼問時的表現(xiàn)的.句子,以及敵人引誘不成,惱羞成怒,動手責打雨來部分,邊找邊讀,邊讀邊體會,讓學生深入課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結合課文插圖,體會他的機智勇敢、愛國精神。學生的情緒一直被文章精彩的情節(jié)所牽引著,他們時而緊張,時而憤怒,不光讀得好,體會得也很不錯。
討論第二個問題,則圍繞“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體會雨來的愛國情操,這正是他與敵人斗爭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寫景的句子,提示學生從景物的描寫體會到:這如花的家鄉(xiāng),豈能讓敵人踐踏?這也是雨來堅定信念的原因。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中其他幾處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我也引導學生去讀,在讀中去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并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不管學生以后能不能在寫作中適當?shù)剡\用,我想就這節(jié)課而言,學生應該是有所收獲的,我覺得足矣。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3
《小英雄雨來》一文中,作者運用了一個最突出的寫作方法——反復。教學中,我就這一寫作特點進行了簡單介紹,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加以指導。
為了強調某一個意思,突出某種情感,文章的作者往往將某些詞語或句子重復使用,稱為反復!缎∮⑿塾陙怼分卸嗵幊霈F(xiàn)了反復,它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突出人物形象
例: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拉出去!”句子中的詞語反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鬼子軍官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露出的氣急敗壞的情態(tài),表現(xiàn)了敵人窮兇極惡的性格特征。反復的妙用,成了塑造反面人物的點睛之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增強抒情效果
例:大家都高興得叫起來,“雨來沒有死!雨來沒有死。”這是句子的反復,抒發(fā)了大家見到雨來活著之后的萬分欣喜和激動的感情。反復的作用,把人們又驚又喜的情態(tài)、又疼又愛的內心刻畫得淋漓盡致,躍然紙上。
深化中心思想
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边@是雨來的識字課本上的.兩句話,作者精心地選擇它,并安排在師生的誦讀中,它會深深地撥動讀者的心弦。反復地使用,也暗點了小英雄雨來機智勇敢的力量源泉——“愛自己的祖國”,所以它起到了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望學生在今后閱讀中能夠辨識,在寫作中能夠應用此方法。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4
在教學《小英雄雨來》一課時,我正引導孩子們交流課文第四部分的學習體會,一個孩子對雨來為什么不要“扁鼻子軍官”遞給的糖和金戒指很感興趣。我便鼓勵其他孩子針對這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初,一部分孩子都認為雨來不要鬼子的東西是因為他知道即使要了,有可能也是死路一條,還不如不要。我便啟發(fā)學生思考:那么雨來不要,他就沒有危險嗎?他害怕鬼子嗎?于是孩子們又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認為,雨來之所以不要鬼子的東西是因為他從小就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他是一個愛國的孩子。”一個孩子說完。另一個孩子急著站起來說:“雨來一定不會要鬼子的東西,因為雨來是絕對不會貪這個小便宜,而出賣李大叔!蔽冶沩槃菀龑В骸笆前!同學們想想,如果當時雨來接受了扁鼻子軍官的.東西,他們會怎樣看待我們中國人?”“他們會覺得我們中國人很貪財,愛貪小便宜!
一個孩子憤憤不平地說。這個孩子話音剛落,另一個孩子接著說:“他們一定會覺得中國人沒骨氣!蔽荫R上表示贊同,適時對孩子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笆前!同學們,做人就一定要有骨氣,不能喪失自己的尊嚴”。這時,教室里還有一只高高舉起的手遲遲不肯放下。這部分的重點內容都分析完了,這孩子怎么還舉著手?不會又給我出難題吧?教學改革以后,孩子們上課時的思維空間得到了拓展,可我卻對有些孩子的獨特感悟感到有些招架不住了,真擔心又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可看到孩子那張著急的臉,我還是尊重了他,示意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他漲紅了臉,眼睛盯著我說:“老師,我覺得雨來可以接受鬼子的東西,當然前提是假裝給鬼子帶路,把鬼子帶到我軍的埋伏圈,就像王二小一樣,然后趁機把鬼子殲滅!甭牶,我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這孩子居然有這樣的想法,我馬上對他進行了大力表揚:“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老師覺得你比文中的小英雄雨來還有機智,真佩服你!”可我的這一句表揚卻引起了周圍孩子們的議論,一只只手齊刷刷地舉起來!巴瑢W們,你們有意見嗎?”孩子們紛紛點點頭。“老師,我不太贊成肖闖同學的意見,因為鬼子是絕對不會跟著雨來走,他們都很狡猾。”
一個孩子發(fā)表完他的意見,教室里馬上熱鬧起來,同學們都爭著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雨來這樣做不行,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因為他如果說一個假設的地點,鬼子信以為真,那么雨來對鬼子來說就沒有了任何利用價值,鬼子就可能會殺害雨來。其二是因為鬼子也不會相信雨來,一定會讓雨來在前面帶路!薄袄蠋,我認為鬼子絕對不會相信雨來,因為他們看見交通員李大叔跑進了這間屋子!薄牭竭@里,我真感到慚愧,同時又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xiàn)而感到高興。我馬上又做了一個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會思考,這位同學的這個點子的確挺好,但任何一種方法都得結合一定的環(huán)境來周密的考慮,不能只看到片面就得出結論!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5
這是一個紅色故事,講述了小英雄雨來為掩護交通員李大叔,與鬼子展開機智勇敢的對抗,由于自身良好的水性幸免于難的故事。雖是略讀課文,但篇幅較長,全文共分為六個部分,因此也要用兩個課時的時間來進行上課。并且該篇課文存在大量的生字詞,因此在閱讀起來存在著非常大的困難。真為小宋這個文弱的姑娘你餓了把汗。
較上次上課相比,小宋對于課堂的把握成熟了很多。而且,在課堂上,真正把自己擺在了一個教師的`角色之中,沉浸在身為教師的快樂中。上課過程中能夠對學生進行較為準確的引導,而且可以對于學生表現(xiàn)出的錯誤不斷地糾正。這可以讓整節(jié)課堂看起來更加的完整。
本節(jié)課,小宋接受了第一次上課的教訓,將課文的講授歸結到閱讀上來。在上課過程中她不僅用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來閱讀課文,而且注意到了美讀教育,即摘錄文章中寫的好的句子進行朗讀示范,并且傳授朗讀技巧,試圖使學生能夠讀出句子的韻味,把握文章句子的美感,從而在日后的閱讀與寫作中掌握一種語感,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增強朗讀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習作中進行借鑒。
但是,在美讀示范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明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沒能及時對他們進行更加鼓勵與引導。當問“老師讀得好不好”時,他們沒有進行及時的回應。如果,他們回答“不好”,那么就稱贊他們比老師更強,如果他們回答“好”,則對他們進行鼓勵,相信他們日后可以做的比老師還要好。這一點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遺憾點。并且,在閱讀課文的時候,要提前出示閱讀要求,在講授第二部分的時候,忘記了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書,這不利于他們的閱讀效率與目的性。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6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可讀性強。教學時主要結合快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能力。
課文篇幅較長,為了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需要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教師教學時分別提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快速地讀文"三種要求,讓學生學習并掌握較快地閱讀文章的能力。
2、培養(yǎng)合作意識,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時,著重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圍繞課文重難點,抓住“為什稱雨來是小英雄”這一主要問題,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采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讓學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了解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3、滲透對話意識,彰顯個性體驗。
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課文所講述的'內容和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有巨大差異。如何弱化這一差異?這就需要教師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與課文對話,與老師對話,與同學對話,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斷升華,從而感受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英雄本色。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17
在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雨來是一個英雄,要讓英雄的故事激勵孩子們奮發(fā)向上。
然而一堂課下來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由于直播課堂的限制也沒能實現(xiàn)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于是把它放到了下一節(jié)課,這也就違背了本單元長文短教的初衷。但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建議指導之下,我深刻認識到了這一節(jié)課無論從設計還是到實際教學過程都有著深深的不足,諸多不足卻也令我收獲滿滿。
第一,閱讀教學,讀不可少,再特殊的文章也要能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讀好,而本節(jié)課讀的引導上明顯欠缺。
我雖有意強化雨來的“小英雄”形象,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小英雄雨來”這個詞組,其實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倒使得教學過程有些繞來繞去,形成了局限性,需要斟酌細節(jié)設計。
因為是第二課時,學生對小雨來的“英雄”形象在上一節(jié)的基礎上已經(jīng)有了初步感知,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除了感受人物形象,還應該重視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這一點,教學時我雖有做總結,但是應該在前面品析人物形象時就滲透進去。
第四,對教材理解不夠深刻到位。本單元雖不是閱讀策略單元,但是“如何把握長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也是一種閱讀策略;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與上冊某些單元的語文要素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和層次性,但方法又不同于前面,應理解準確到位,只有理解到位,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明白。比如這篇課文就在“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這一閱讀策略上體現(xiàn)了小說這一題材下的“串聯(lián)情節(jié)法”;明確了不同,還要關注怎樣在方法引導下正確、有效地落實本課這一閱讀策略目標的達成。
第五,問題設計沒有思維含量。只有有效的問題才能引領學生思維向深處漫溯,從而步步達成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長。比如在主問題“為什么說雨來是小英雄”的設計處,學習活動應該是放在讓學生在句子下理解、體會為什么,讓學生在想理由的思考過程中去感受人物形象,從而讓形象深入內心,而不應該只是簡簡單單畫一畫和套路步驟的說一說這種表層化的`活動;再比如,這是一篇有六部分的長文章,應引導學生關注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性,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引領性問題——“每一部分去掉行不行”、“為什么不行”,如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領他們主動去探究。
第六,沒有關注文章特質。針對本文的小說題材,雖不需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小說的三要素,但是關注課后習題時,老師自己要心中明確,課后習題的設計就是站在了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的角度。這樣整合了本單元語文要素和課后習題再加上關注文章特質設計出來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活動才能站得高、看得全面,才能幫助教師全面把握好本課學習內容、合理分放課堂教學,這樣針對這一節(jié)課來說才能達到長文短教的教學效果。
綜上,這就提醒并要求我在研讀教材時一定要深入,學習目標定位一定要準確,問題設計一定要有思維含量。所以備課就一定要用心和精心。有效的學習活動應該是自上而下又渾然一體水到渠成的達成教學目標,而不應是自下而上禁錮學生的思維發(fā)散的。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英雄雨來的教學反思07-20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06-24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04-08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10-24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熱門)10-24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精選[15篇]06-30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匯編15篇05-22
[精華]《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15篇06-30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優(yōu)秀9篇12-23
《小英雄雨來》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