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精選3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jié)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蟬脫殼教學反思(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1
《金蟬脫殼》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啟發(fā)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課文記敘脈絡(luò)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致、生動,適合學生邊閱讀邊想象,同時又易于學生遷移運用。
教學三四五自然段時,我先和孩子們一起理清脈絡(luò),以“脫殼過程”為內(nèi)在主線,了解這三節(jié)分別講了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然后引導他們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思考為什么把蟬叫做“金蟬”?孩子們結(jié)合插圖,從第三自然段中找到了有關(guān)的句子,我又進行了介紹,他們對金蟬有了比較多的了解。遺憾的是未能運用多媒體,讓他們真實觀看金蟬的圖片,僅靠插圖,效果不夠理想。
教學第四、五自然段,我先讓學生反復(fù)朗讀,圈出描寫動作和顏色的詞語,與孩子們邊閱讀邊交流,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從“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動詞入手,邊讀邊模仿表演,深刻感受脫殼動作的自然協(xié)調(diào),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后面翅膀身體的變化,對孩子們來說,真的很神奇,因為,他們從未見過變化如此之快的現(xiàn)象。因為課堂時間和設(shè)備問題,未能給孩子們播放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所以,后面肯定會抽出時間補上,眼見為實。
金蟬脫殼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了神奇有趣,后面我又補充了兩個反映蟬的奇特的資料,即“壽命長”、“鳴叫奇特”,學生們覺得更神奇了。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2
《金蟬脫殼》一文所描述的是自然界中一個神奇有趣的現(xiàn)象,平時不太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是很難看到這一奇特景象的。同學們也一樣,幾乎沒有人見過。文章的學習重點是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其奇特神奇。
教學第一自然段,我指導學生抓住句子“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干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因為這句話不僅簡要概括了金蟬脫殼的過程,還很形象地描述了金蟬脫殼的實質(zhì)。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告訴我們金蟬脫殼的時間(傍晚)、環(huán)境(樹上、枝繁葉茂)以及即將脫殼的蟬的外形(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同時,較為具體地描述了金蟬脫殼前的情景。字里行間把蟬兒這種并不引人注意的大自然的小精靈描繪得漂亮、可愛。
文章的第四、第五自然段是重中之重,我先讓學生自己學習,邊讀邊想象蟬脫殼的樣子,圈畫出關(guān)鍵的字詞。學生熱情高漲,學習興趣很濃。我一邊巡視一邊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許多同學都不太理解文中對“蟬尾脫殼”的描寫。(蟬兒把它已經(jīng)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由于教室內(nèi)沒有多媒體課件,所以不能以生動形象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我靈機一動,不如就讓孩子們自己當回蟬兒,根據(jù)文章的語言做出蟬尾脫殼的過程。于是,學生在我的課文講解中做出了“蟬尾抖動,騰空向后仰去,敏捷地向前撲來,用前腳(雙手)抓住蟬殼(桌邊)用力一抽(臀部抬起),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這樣反復(fù)地讓學生多做幾遍,學生興趣盎然,對蟬尾脫殼的過程了然于胸。而這樣的表演對接下來的課文背誦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3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敘述了“我”揭開金蟬脫殼秘密的經(jīng)過,富有情趣,學生很感興趣。課文條理十分清楚,因此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時讓他們按“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后”的順序來分,學生覺得十分輕松。
在讀了課題之后,我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然后讓他們說說你找到金蟬了嗎?有的孩子把蟬殼說成了金教學這一課時,我采取以“脫殼過程”為一條內(nèi)在的主線,對文本進行重新的組合。一節(jié)課時間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內(nèi)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學時我集中精力讓學生感悟脫殼時的情景。而對前面的1-2兩節(jié),只是提取了“肥肥的,……”這一句,讓學生感知了脫殼前蟬的樣子即可。然后就細致地引領(lǐng)學生感悟脫殼時,讓學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這復(fù)雜的脫殼過程映在自己的腦中。接著又有重點地感知“翅膀的變化”以及整體地感知顏色的變化。最后采取師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脫殼后的變成成蟲的蟬及殼。
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主線進行的同時,我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盡可能引領(lǐng)學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
第四、五自然段,先讓學生反復(fù)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圈出有關(guān)詞語,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yīng)找出了“抖動”、“伸著”、“仰”、“撲”、“抓”、“抽”這些動詞,并能試著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盡管課文中對金蟬脫殼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致,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離得較遠,根本沒有學生親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較抽象。因此,教學中,我相機播放了金蟬脫殼的畫面,由此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由于畫面不是動畫,過程不夠生動。
在此基礎(chǔ)上,追問:作者為什么能發(fā)現(xiàn)并用細膩的筆觸表現(xiàn)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是觀察,讓我揭開了金蟬脫殼的秘密;是觀察,讓我捕捉到了金蟬脫殼這奇特動人的情景?梢哉f,觀察揭開秘密、發(fā)現(xiàn)美好的鑰匙。怎樣才容易發(fā)現(xiàn)美呢?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種觀察方法:一是有順序,二是有重點,三是有感情。學生不僅欣賞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還學到了觀察的方法。整堂課的學習應(yīng)該說還是較滿意的。
“殼”這個字在課文中有兩種讀音:qiào和ké,但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讀qiào,在什么情況下讀ké,一開始我也拿不準,于是查了字典,還翻閱了一些語法參考書,知道ké有口語色彩,所以書上除了“金蟬脫殼”中的殼讀qiào,其他都讀ké。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10-01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15篇08-02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15篇)08-07
金蟬脫殼教學設(shè)計10-21
《金蟬脫殼》教案11-18
《金蟬脫殼》教案09-02
金蟬脫殼說課稿優(yōu)秀12-15
金蟬脫殼教案優(yōu)秀09-08
《金蟬脫殼》公開課教案10-16
《孔乙己》教學反思 孔乙己 教學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