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1
《山中訪友》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出本課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
為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對本課主題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過美文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淺層次的;通過美文美讀,學生此時對主題的感知是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過美文研讀中問題二的解決。
學生對本文的主題是有深度的,不在停留在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愛,同時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讓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要愛護、關心大自然中的一切。
本課設計以讀為主線,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又分別有所側(cè)重:美文聽讀中有美讀的示范,又是聽的訓練;美讀的要求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把她朗讀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是讀與說的'雙重結(jié)合。
研讀則要求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情境演讀、習作美文則主要進行寫作水平的訓練,等等。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訓練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整個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為主的,除了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其他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四人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的,整個課堂是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真誠對話過程。在輕松的學習交流中,他們的合作、探究中學習方法進一步完善。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2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文章。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象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讀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不熱愛生活呢?上課之前,我是陶醉了,對課文描寫的意境充滿向往。
因為是高年級的`閱讀課,所以,“感悟語言文字的情感”與“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成了設計這節(jié)課的兩個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我首先請學生在預習中找一找,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圍繞著兩個問題,抓住感受深刻的語句談自己的感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以及表達的方式。學生基本能找出文中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初步體會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但想象不夠到位,朗讀也缺少激情。問題在哪兒呢?我查找了一些相關的教學設計,再反思自己的教學,心想如能從以下方面改進,效果應該會更好:
1、制作或?qū)ふ液线m的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讓優(yōu)美的圖片,逼真的聲音感染學生,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就有了憑借,應該能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2、帶學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讓他們聞一聞花香,摸一摸溪水,靠一靠大樹,聽一聽鳥鳴……讓他們親近自然,豐富他們的生活,情感更容易激發(fā)出來。
3、深情的范讀是感染學生的最簡單、也最快捷的方法。
如果再上這一課,我會以“情”這條主線設計教學,把體驗文章的情感與學習文章的表達更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水乳融。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3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到文章的第3段時,讀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更加感到親切。作者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還恰當?shù)刈儞Q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本文想象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fā)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zhuǎn)、流淌,最后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作者把自己想象為一株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又如: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著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著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云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想像中,懸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
由此可見,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讀這篇文章,絕不會有呆板、陳腐的感覺,你會時時為作者的童心所打動,時時為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充滿詩意的畫面,你就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童話般的世界。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8-09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11-04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10-23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6-17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8-13
《山中訪友》的教學反思07-04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通用09-13
【精】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7-10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薦】07-10
(優(yōu)選)《山中訪友》教學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