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望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望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望教學反思1
評價作為一項活動,存在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中,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適當、巧妙的評價能激勵、教育學生,自評、互評、他評的評價手段,能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這一節(jié)課,我主要以《課程改革標準》的理念為原則,積極圍繞著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為核心,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無論是我和學生之間,還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我都有針對性的以不同類型、不同手段及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積極評價學會評價。
例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時刻注意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了不同層次的評價,制作了小笑臉標志利作為獎品,大大鼓勵了學生,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其次,我還在教學中注重了把學生的自評、他評、互評作為評價的重點,讓學生自己說出對自己、對他人的想法。特別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給予了學生最寬松、和諧、團結(jié)的`評價空間,學生能暢所欲言,體現(xiàn)了評價的民主性。結(jié)果,有的孩子會說:“我覺得他們設計得很好!”,有的則說:“我覺得……小朋友表演得最好,歌聲很好聽!”,還有的卻說:“那個……他唱得不夠大聲,如果能再大聲些就更好了!钡鹊龋瓦@樣通過評比、獎勵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自評、同學評、老師評的評價手段,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促進自己的學習,讓他們更加愛上音樂課,更喜歡、更有信心的表現(xiàn)自己。
春望教學反思2
經(jīng)過緊張激烈的一番準備,《慈母情深》終于結(jié)束了,心中也松了一口氣。說緊張是因為我的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想找到一個準確的切入點,讓學生從帝王高的學習,由表及里的理解。說激烈是因為我們百利語文團隊在磨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談自己的想法,大家研究著,討論著……課后回想著,思索著,感受頗多。
1、朗讀指導
朗讀的重要我在這里勿需多言,沒了朗讀的課堂算不得真正的語文課,這節(jié)課我比較滿意的就是朗讀的指導。本節(jié)課具有指導性的朗讀有兩處:一處是母子的對話,一處是別人阻止母親給錢的句子。先說阻止母親給錢的句子“大姐,別給!沒你這么當媽的!供他們吃,供他們穿,供他們上學,還供他們看閑書哇!……”學生讀第一遍一定很平淡,我引導讀出前面的提示語“旁邊一個女人停止踏縫紉機,向母親探過身,喊”,一個“喊”字給了學生提示。此時學生的“喊”也是停留在淺層次的喊,并沒有喊出情感,(上課時沒有想到。⿲W生只有明白這個女人為什么態(tài)度這樣堅決的時候,對喊才能明白,讀出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對于母子的對話,教師先是誤讀,把孩子的語氣讀得理直氣壯,學生馬上判定老師讀法的錯誤,又對文字的內(nèi)容和標點符號重新考慮,從而知道怎樣來讀,也體會到孩子此時內(nèi)心的矛盾。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本文需要理解與感悟的句子很多,而且每個句子都值得一說,真是不舍得放棄哪一個。如果不舍,一節(jié)課是絕對完成不了的,可是舍哪個?留哪個?經(jīng)過語文團隊的討論,把能夠與前后文聯(lián)系到一起的.句子留下,就是“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zhuǎn)過身來了,我的母親。骯臟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兒疲竭的我熟悉的一雙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的眼睛…… ”和“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回答那個女人:‘誰叫我們是當媽的。∥彝Ω吲d他愛看書的’!”前一句能夠把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和家庭條件的艱苦聯(lián)系到一起體會,感受母親為兒子,為一家人生活的操勞。后一句能夠把母子的對話和女人的阻止聯(lián)系到一起來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懂得,感受慈母情深。
3、教學的起點
本節(jié)課的設計還有明顯的牽的痕跡,這也是我思想一直斗爭的地方。怎樣的切入才是從學生的實際切入?才能讓學生由表及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學習呢?閱讀與閱讀教學是完全不一樣的,閱讀時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做的事情,而閱讀教學卻是教師該做的事情。如果教師只是閱讀,那對學生就缺乏閱讀指導層面的東西。我的思想還在斗爭著,我也還在斗爭著……
春望教學反思3
首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多媒體放映“成都杜甫草堂”的圖片及朱德的對聯(lián):“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蹦康南胱尲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檢查學生對杜甫的了解情況。
在“朗讀詩歌,把握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讀錄音,將學生帶到詩歌的情境中,更容易感受詩歌的意境。在聽配樂朗讀之后,采用齊讀、男女生比賽朗讀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讀書興趣,接著讓學生將難寫的字在練習本上書寫加以鞏固,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注重引導學生要重視課文注釋,為解讀詩歌內(nèi)容排除障礙。同時,借助多媒體標注詩歌中的疑難字詞的注音和意思,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語文難點,以便節(jié)省課堂教學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為了讓學生讀懂詩歌的內(nèi)容,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兩兩交換互讀,聽者閉眼想象畫面,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然后說說畫面特點。這其實是讓學生通過詩歌的意象,感受詩歌的意境。
在“品味語言,體悟情感”環(huán)節(jié),重點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詩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體會情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最后,在學習整首詩之后,不僅讓學生嘗試背誦,還動筆默寫,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
最后進行“課堂小結(jié)、背誦默寫”,當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布置拓展作業(yè),讓學生運用課堂學習賞讀詩歌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更深刻體會杜甫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同時也拓寬閱讀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但這節(jié)課跟以往的課不的是運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實施教學。
傳統(tǒng)的多媒體教學一般只能應用做到放映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課件,教師在授課時容易受到課件的牽制,而容易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問題。
而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可以更有效地整合教學內(nèi)容,不僅可以展示圖文,播放影音文件,還可以進行編輯、錄音、保存文件等。這樣,教師可以利用白板的注釋功能,對教學重點內(nèi)容進行圈點批注,提醒學生注意。還可以交互使用實物展示臺,將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練習進行展示講評。本節(jié)課上,利用了白板注釋功能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字詞進行圈注,提醒學生注意。并且在進行課堂小結(jié)時運用白板書寫功能,小結(jié)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
這一次課之后,我經(jīng)過反思發(fā)現(xiàn),在本節(jié)詩歌賞讀課中,我還可以充分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來提高我的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生默寫環(huán)節(jié),我只是讓學生在兩邊的黑板上默寫,然后進行修改。沒有運用電子白板,其實,可以放手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默寫,教師再運用白板的注釋功能對學生默寫的詩歌進行批改、糾正。同時,還可以交互使用實物展示臺,將各小組同學默寫得100分的練習展示出來,一來可以讓同學們看看大家默寫時的書寫是否規(guī)范;二來,可以對學生起到激勵性作用。
春望教學反思4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上這節(jié)課的前前后后,感慨萬端,梳理如下:
一、書到用時方恨少
這句話我常常掛在嘴上,卻不能常常落實到行動中。平時也讀書,但往往沒有目的,隨意性很大,而且依著興趣,不喜歡的書不讀。我不喜歡歷史題材、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總覺得用那么多人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統(tǒng)治者的榮耀,很血腥,也很殘忍。所以選擇了《春望》后,就捉襟見肘了,只好臨時抱抱如來的大腿。我用了一個周的時間,先復習了整個唐代的歷史,閱讀了各個時期詩歌代表作品;又把《唐詩鑒賞辭典》和《唐詩三百首》中杜甫的作品讀了一遍,感受了作者思想的變化和作品風格的變化;還上網(wǎng)搜集了教學視頻和朗誦視頻,學習朗誦詩歌。最后,才依照學校的“導學互助”教學模式開始備課。借著這個反思的機會,我要告誡自己,讀書要有計劃,讀書筆記要真寫,不能只在電腦里收藏。多練練寫作,把讀到的東西認真消化,這樣備課時才不會慌亂。對教學內(nèi)容更要細細涵詠,正如于永正先生說過的:“教學的藝術就是鉆研教材。對于一篇課文,只有通過仔細地閱讀,從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對文章的一詞、一句、一字甚至一個標點都要細加揣摩,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睂ψ髌愤要有自己正確而獨到感悟和見解,以期和學生的見解相互交流、碰撞。
二、絕知此事要躬行
常常搜集觀看名師課堂教學的'視頻,私下以為,有些人天生為教學而生,一如有天賦的演員,生來就是會講課的。而走進名師的博客,卻發(fā)現(xiàn),名師之所以為名師,是因為積淀豐厚,閱歷豐富,經(jīng)驗豐盈。我驚悟: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勢在必行。
1.要充分借助最美麗的集體智慧
每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課堂展示活動,我都感受到教研組集體有無窮的威力,可能這也是我們采用“互助 ”的原因吧。一節(jié)展示課,基本上凝聚了全校語文教師的智慧。從設計思路,到重點難點突破,到課堂上的言行神態(tài),老師們各有自己的“絕招兒”,采眾家之長,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藝,快哉!
2. 要主動磨煉授課的技藝
平時工作中,要特意地請老師們評價教學設計,邀請老師們進課堂來聽課、評課。主動去聽老師們的課,無論是哪個學科的,只要是課堂,都有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還要關注自己的課堂掌控能力,用心設計課堂儀態(tài)、導入語、過渡語、評價語,總結(jié)語等,我想只要用心,都有所提高。
3. 要看到孩子們無窮的潛力
每節(jié)課前,我們都有一種渴求感,希望學生好好和你配合,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好好鉆研學生。學生想到的,你要提前想到;學生沒想到的,你要怎樣引導他想到。所以我們要認真研究學生,看到孩子們無窮的潛力,根據(jù)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將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選擇、設計、創(chuàng)意、改造,以有效激發(fā)孩子們的潛能,使孩子們在他們所渴望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增強能力。時光總是匆匆的,匆匆的時光只是帶走了白天和黑夜,常常回首,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美好的記憶猶然心田。只要有積極進取的決心和行動,總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語文教學中學會 “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讓語文植根于學生的心靈世界,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凈的底色。
春望教學反思5
在學生自由讀完第二大段后,讓學生說說法國南部有一個著名的葡萄產(chǎn)區(qū),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jié)果怎樣?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jié)果的對比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談談如果自己作為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里?為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在教學第三大段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說說格羅培斯的方案是什么?為什么撒下草種?他是怎么想的?理解“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j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此舉和“老太太賣葡萄”有什么聯(lián)系?領悟其共同之處都是給人選擇的自由。
總結(jié)課文時,讓學生討論“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經(jīng)設計為什么被評為最佳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路徑又寬又窄,優(yōu)雅自然;有的說這種設計方法不同尋常,給人充分的自由;有的說這樣的路是大家自己走出來的,保證了游玩時的方便,最科學合理。最后提出希望,希望學生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上的最佳路徑。
設計歸設計,反思整節(jié)課教學,在“對比”部分牽扯的時間過多,“聯(lián)系”花的氣力少了點,導致有少數(shù)后進生不太明白格羅培斯撒草種的.意圖,有些同學不明白“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jù),之后想一想,如果引入魯迅曾經(jīng)說過的話“……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許對學生的理解有所幫助。
春望教學反思6
本節(jié)課,我主教了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詩詞五首中的《春望》,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課后聽取了各位老師的聽課意見和建議,自己也認真分析了此次教學,進行了如下反思:
我在準備教學古詩《春望》時,為了備好這節(jié)課,我查閱了許多教學書籍,同時閱讀了詩人相關事跡的資料,也在全國圖書館聯(lián)盟和知網(wǎng)上下載了許多相關論文,并請同校老師進行指導。
在本詩中,我主要從“望”字入手,深入分析詩人“眼望”、“盼望”、“渴望”,進而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這首詩歌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有兩種解釋的,第一種是詩人由于感傷國事,看到美麗的花兒都禁不住落淚,傷感離別,聽到婉轉(zhuǎn)的鳥鳴都會害怕;第二種是因為時局破敗,所以連花也在流淚,連鳥都在驚心。兩種理解的.動作發(fā)出者不同,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各不相同。“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通過詩人眼望之景過渡到詩人盼望之物,突出家書的珍貴,進而體會到詩人推己及人的偉大情懷!鞍最^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讓學生為杜甫的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而感動,要讓學生被本首詩歌感動,首先就應當讓我自己被它征服,于是我把自己的感動帶入到備課過程中,并將其帶到課堂,讓學生也被感染。
本詩目標是讓學生多讀,“讀”始終貫穿于我的課堂,有人曾說:“讀是詩歌教學乃至語文課堂的生命,詩歌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情,體會詩意。”圍繞著“讀”,我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和著古箏曲《高山流水》中,教師朗誦引入,學生從節(jié)奏、感情、重音評論朗讀,接著指名一學生朗誦,其他學生閉上眼感受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氛圍自然形成。其次,在細細品讀中體會詩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讓學生自由讀、學生范讀、全班齊讀等。最后,運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讀《望岳》和《春望》,分析兩詩的異同,自然而然便呼吁大家多去閱讀杜甫的相關詩歌,體會不一樣的杜甫。
關于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遺憾便是由于個人語文素養(yǎng)有限,對詩歌的賞析不夠深入,許多知識點到即止,并未完全展開。另外,雖然將杜甫的兩首詩歌進行了對比閱讀,但讀得不夠深入,學生的合作、自主探究并未完全體現(xiàn)出來。
這次活動,給了我一個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也讓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優(yōu)點及不足。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更加嚴謹,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讓自己與學生同學習,共進步!
春望教學反思7
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對童話這種題材的講解不透側(cè),用這種方式有什么具體的好處教師的引導不到位,只能停留在表面層次上,比如說生動、具體、形象,沒有深入了解。
2、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只是理解,沒有對此引發(fā)出來的內(nèi)容進行鞏固和進一步了解,應該讓學生以寫作的形式或是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加深對環(huán)保意識的認識,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挖掘的不夠透徹。
3、課堂學習方式比較單一,沒有給孩子更多的探究和合作的時間,只是一味的`讓孩子自己品悟,對于童話的方式,學生也沒過多的體會,也沒發(fā)現(xiàn)孩子對這種文體的喜愛。這也是老師的失敗之處,童話以它生動的語言描寫,發(fā)散的思維方式,應該能贏得更多孩子的喜愛!
春望教學反思8
1、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可以讓課堂鮮活起來,有利于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古詩學習往往比較抽象、含蓄,學生的學習若脫離了想象、畫面,就比較枯燥,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鮮活的畫面、直觀的感受,反復的聽讀、吟誦,會加深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對詩人情感的體會,還會增進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使用多媒體上課,讓學生在圖片中找詩句,在短片中感受泰山的雄偉高大、神奇秀麗,不僅更直觀,而且更易于學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和遠大的抱負,同時也激起了同學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轉(zhuǎn)入《春望》的學習過程中,也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就情景,介紹背景,在情景創(chuàng)設中,同學們仿佛也走進了那個動亂的`年代,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距離,讓學生更易理解詩歌,更易于理解詩人思想感情。
2、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策略。以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既引導了學生學習的方向,又保證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參與意識,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
3、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從寫作背景、主題思想和詩作風格三方面比較兩首詩的不同,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杜詩“詩史”的特點,印象也更加深刻。
春望教學反思9
作者以別具一格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極其準確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一次奇異的游歷,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在神游這個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來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讓我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洋溢著的生活氣息。這篇課文我是第一次教,因此自己做了認真的準別,閱讀文本,熟悉教材,設計合理有效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完成本科的教學任務。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想象、擬人的'手法,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草蟲世界。讓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感受到這奇異的、靈幻的、快樂的世界,這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不足之處學生讀文時感情不夠充沛,缺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只限于對文字的了解缺少探索精神,今后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認、熱愛生活、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
春望教學反思10
對杜甫《春望》一詩耳熟能詳?shù)贡橙缌鞯娜艘欢ㄊ翘嗵,而因囿于傳統(tǒng)解讀對《春望》之“望”究竟應為何意而進行思考的人恐怕甚為寥寥。傳統(tǒng)解讀中,人們總把“望”解釋成“遠望”、“遙望”,有一些人還把“望”在本詩中解釋成其他意思:盼望、渴望、希望、期望……等,但本人總感覺這些解釋都流于膚淺,未能弄清楚杜甫《春望》之“望”的真正含意,因而對《春望》一詩的總體解讀也就失之偏頗!洞和分巴,作為統(tǒng)領全詩內(nèi)容的關鍵詞,也是一個被人稱之為“詩眼”的詞,在全詩中的意義和作用,本應一以貫之,但在傳統(tǒng)的解讀中,把“望”字理解成“遙望”、“盼望”等,實在是難于一統(tǒng)到底,給人的感覺甚是不爽。直截了當?shù)刂v,如果說第一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還姑且可以一“望”的話,以后的內(nèi)容便沒法“望”下去了。試問,“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中因感慨時勢而落淚,因怨恨離別而驚心,完全是一種心情,怎么“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是一般陳述或評論,又怎么“望”?抑或解釋為“盼望”、“渴望”?那這與第一句之“望”字之意顯然已經(jīng)不是一個概念。如此一首短詩,一個題目當中的中心詞、關鍵詞的詞義不能一以貫之,不能堅持始終,實在叫人難以接受。而“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則是更加的沒法去“望”了。請問,哪位能“望”到自己頭頂稀疏的白發(fā)?或者頭發(fā)再長一點的話,那與自己也不過是近在咫尺的距離,也需要一“望”嗎?老杜的創(chuàng)作思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傳統(tǒng)的.解讀為什么讓人感覺如此別扭呢?究其原因,本人認為,傳統(tǒng)的解讀者還是未能結(jié)合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深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里去進行品讀,從而造成對該詩全面理解把握的失當。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結(jié)合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深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里去進行品讀的話,也許對該詩的理解會更接近本人抒情言志的初衷。
縱觀杜甫之仕途,可謂極不順利。先是考取進士落第,受困長安,繼則投詩獻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亂,長安陷落,玄宗入蜀。本欲北投肅宗,卻陷于賊手,羈縻半載。好不容易冒死逃歸獲左拾遺,又因房案私情,犯顏直諫,幾近一死。長安收復以后,雖然官復原職,而旋即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不久關中饑荒,杜甫遂棄官攜家隨民加入逃難之列。此后在好友嚴武處(成都)稍有短暫的安定生活(就是感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的那段時間,這兩句恐怕也并不僅僅是感慨諸葛武侯吧?),但隨著嚴武之死,再落漂泊不定,直至病死在湘江之上。
杜甫胸懷遠大志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卻不能腳踏實地(“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喜歡做官(“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卻又有失約束、滿腹牢騷(“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喜歡關心天下大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又高談闊論不切實際,他甚至是一個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養(yǎng)活不了的人(“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人必然會在現(xiàn)實中到處碰壁不為所容,而終將一無所成(“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從而醞釀出《離騷》式的滿腔“怨恨”情緒。人們把杜甫的詩歌風格概括為“沉郁鈍挫”,其“沉郁”之風恰恰道出其作品內(nèi)容及主題的深沉厚重、所抒情感的壓抑郁悶。讀他的詩歌作品,隨處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深切的“怨恨”。可以說,“怨恨”已經(jīng)成為老杜解不開的終身情結(jié)。
查閱多種工具書,都可以在“望”字詞條下檢索到“怨恨、抱怨”之義項。如:
《康熙字典》:怨恨,責怪
絳侯望袁盎!妒酚浽魂隋e傳》
時人望之!逗鬂h書賈彪傳》
不意君望臣深也。——《史記張耳陳馀傳》
黯褊心,不能無少望!稘h書汲黯傳》
又如:望沮(怨恨沮喪);望言(怨言)
《漢語大字典》:望,埋怨、責怪:怨~。
《中華詞典》:望,埋怨、責怪:怨~。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望,埋怨、責怪。
在一些古代典籍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關于“望”字這個義項的用法: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史記報任安書》)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史記帝君列傳》
“魏其大望曰:“老仆雖棄,將軍雖貴,寧可以勢奪乎?”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臣賤,將輕臣;臣用,將多望于臣!
――――《戰(zhàn)國策燕策二》
“侍御使以為光(人名)望不受女”。
――――《漢書楚元王傳》
據(jù)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春望”這個標題的意思絕不是指“在春天里“望”(看)到什么”,而應理解為“春天里的怨恨”。這個“望”字便是杜甫發(fā)自肺腑的強烈的“怨恨”之情!這個題目的語法結(jié)構(gòu)可在王昌齡《閨怨》一詩的題目中找到印證!
在唐代其他詩歌中也可找到關于“望”字作為“埋怨、怨恨”義項的印證,而且常常與“悵”連用,組合為“悵望”一詞(本人認為,這個“望”實在與眼睛沒有什么關系)。如: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一詩“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中,江水之“聲”肯定是不可以“望”(遠看)的,“惆悵怨恨”于江邊的“江水聲”才符合李商隱“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春恨”“秋恨”!再如:徐凝《七夕》一詩“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中,前兩句為寫景,后兩句為抒情,其中“悵望不如河鼓星”句,很明顯是感慨“河鼓星”(牛郎星)尚有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惆悵怨恨”自己還不如牛郎那樣可以在每年七夕,“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相會有時,而不是“遙望”“河鼓星”的問題。再如謝朓(南朝齊)《新亭渚別范零陵云》:“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廣平聽方籍,茂陵將見求。心事俱己矣,江上徒離憂”中“悵望”和“夷猶”都是寫內(nèi)里的心情,而不是寫外部的動作,送行的人充滿了“悵惘怨恨”,被送的人則顯得猶豫不決。還有把“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中的“望”解釋為“在風煙中遙望五個渡口”實在是牽強附會,免為其難。我真不知道詩人身處三秦之地拱衛(wèi)之中的長安城宮闕,隔著“危呼高哉”的秦嶺蜀道,對遠在“蜀州”且在“風煙”當中的“五津”怎么“遙望”!其實,這個“望”正是王勃面對自己的好友“知己”即將遠赴蜀州上任而對“五津”所產(chǎn)生的一種不情之“望”(怨恨)!正因為朋友間的離別充滿了離愁別恨(“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所以送行者才對即將遠去的朋友進行寬慰(“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依照以上幾個方面的闡述,對《春望》一詩應作如下解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從大自然之面貌上看,山河依舊,但國都卻早已淪陷破敗,物是人非,所謂“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從時令上看,雖然已是春暖花開,然而故國城池卻雜草叢生,林木蒼蒼,“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一個“破”字,使人頓覺滿目瘡痍,倍感國亂之痛;一個“深”字,托出滿目蕭然之景,黍離之悲油然而生。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面對“安史之亂”后的第一個春天,怎能不讓躊躇滿志而丟失用武之地的杜甫頓生“怨望”之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恨時事,傷懷離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這句表面上是寫花鳥,實則寫杜之本心;B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此時之見,卻讓墮淚驚心。詩人觸景生情,移情于物,“怨望”之情得到了進一步的表達。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此句因為寫出了在戰(zhàn)爭動蕩的歲月里“消息隔絕久盼親人音訊而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地會使人心產(chǎn)生廣泛的共鳴,故成為千古傳誦之名句。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zhàn)火仍然連續(xù)不斷,“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烽火苦教鄉(xiāng)信斷”!多么盼望一封勝過“萬金”的家信能夠帶來家中親人的消息啊!但僅僅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心愿,在這樣特殊的時期竟然不能實現(xiàn)!“怨望”之情在此向親人故友方向進行了縱深擴展。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書不見。近觀面前的頹敗之景,遙斷遠方親人的慘戚之象,不覺于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猛覺稀疏短發(fā)幾不勝簪!“白頭”為愁所致,“搔”則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之程度。這樣,在深受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再加之年邁體衰、日暮途窮之感,還有什么比這種情境更讓人倍感無奈呢?此情此景,能無怨乎?“怨望”之情達到了極致!
至此,本人認為:只有把“望”理解為“怨恨、埋怨、責怪、悵恨”等一種情感郁積,才能準確解讀《春望》全詩,才能更加貼近或合乎杜甫“春望”之創(chuàng)作初衷。
春望教學反思11
這次課有幾個地方值得自己總結(jié),一是古詩文字詞的解釋、積累,一是預設與生成的問題。
幾乎所有的語文老師教古詩文時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對古詩文感覺艱難,很難理解古詩文的字詞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現(xiàn)在還很茫然。上課的`時候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就不懂的字詞句提出疑問,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比如“不遑啟處”如何解釋,這句話雖然書上有注解,但這個學生不理解單獨解釋“啟”為“跪”,“居”為“坐”,怎么合起來解釋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載渴載饑”的“載”不知道什么意思,實際上在講《氓》的時候就已經(jīng)提到了這個字,“載笑載言”,這說明這個學生課后的復習和必要的知識整理沒有到位。
又比如“彼爾維何”的“維”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實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釋,而這兩句話是相似的結(jié)構(gòu),根據(jù)古文對應法則,“維”與“斯”意義相同,這說明這個學生還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車既駕”的“既”不知道理解,實際上在《燭之武退秦師》中已經(jīng)學過了,“既東封鄭”,到了這里,學生又不知道遷移了。所以想到了韓軍老師提到的“舉三反一”,難道學習語文,學生真的只能是“舉三”才能“反一”嗎?這要耗損多少時間啊。但要解決這個問題,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幾次練習外,沒有更多的辦法。
春望教學反思12
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了,課后聽取了各位老師的聽課意見和建議,自己也認真分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著重于教學的全局,重導入,重常識的積累,重背景知識的介紹。強調(diào)學生朗讀的能力和對內(nèi)容感知的能力,注重對詩歌閱讀的方法指導,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探討的自主性,注重拓展,尤其是注重學生對詩歌畫面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讓學生討論,讓學生寫。
我采用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增強教學效果。首先,我自己錄制了一個介紹寫作背景的音頻,這樣增加了學生的新奇感,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運用視頻朗誦渲染氣氛,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與感情基調(diào),更好地把握詩人的情感。配樂朗誦也為此目的而設計,且收到很好的效果。最后,歌曲《國家》使情感再次升華,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目標。
詩歌教學重在品、重在讀。在品讀中去感受詩歌的魅力和作者表達的情感。于永正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學的藝術就是鉆研教材。對于一篇課文,只有通過仔細地閱讀,從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對文章的一詞、一句、一字甚至一個標點都要細加揣摩,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為了備好這節(jié)課,我查閱了很多教學書籍,閱讀了大量詩人的生平事跡的材料,還在《唐詩鑒賞辭典》中查找了《春望》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深入研究了這首詩的相關分析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詩人因“國破”而見花落淚,聞鳥心驚的心情,被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所感動。我想要讓學生們被杜甫的這首詩,被杜甫的偉大情懷所感動,那么我首先被他所征服,所感動是很重要的,我要將這種情感帶入我的課堂只中去,用我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師生共同感悟。在教學中我做到了,學生也較好地把握了詩歌主題,認識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和破壞性,體會到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并從中受到了教育。
授課之后,還有很多遺憾留在心中。
教學設想是讓學生多讀老師少分析,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進行感悟理解?蓪嶋H授課時還是講多了,直接導致課堂上讀的時間少了,預想的一些讀和背誦的程序沒有進行。
另一個方面,課堂上學生的反應沒能跟上老師的預想,這也應反映了備課環(huán)節(jié)上的一個不足————備學情。
當然,我的這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希望今后通過個人教學經(jīng)驗的提高和積累,在學校的各種教學活動中的學習和取經(jīng),我的水平能不斷提高。
春望教學反思13
通過這首詩歌的教學,收獲良多。
一、課堂教學的時間很寶貴,教師要爭取把力用在刀刃上。我的`設想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盡量多讀,并達到當堂背誦的目的。在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思,以讀帶學,課堂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思路是正確的。
二、讓學生多思考,主動學習。
在教學中,老師多提問,少講解,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會分析問題,總結(jié)問題。所以我設計了很多思考題目,目的就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
三、課后作業(yè)既緊扣課文,又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
布置的擴寫題目,老師可以示范性的先寫開頭,以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效果。
春望教學反思14
在上課時,我首先讓學生進行質(zhì)疑,我們班一向走神的療國欣站起來就問:“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意思?我讓學生分解字來解釋,“柳暗”柳是指什么?學生回答:“柳樹”,“暗”呢?“就是柳樹很多,很蔭深。”“花明”,學生對這個沒有能理解,我引導說春天的鮮花開得怎樣,“鮮花一叢叢,顏色很鮮艷”。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梁樂儒拿起書:“這句詩是說陸游騎著驢走在山間,山一座又一座,水一條又一條,陸游懷疑前面沒有路了,忽然他發(fā)現(xiàn)柳樹蔭深,鮮花鮮艷,不遠處看到了一個村莊!
我一聽,騎驢,就知道他是從看插圖知道的,我立即傳遞給學生另一種學習詩歌的辦法,看插圖。借助機會,我順勢讓學生找找,“這句詩中寫了哪些景?”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山、水、柳樹、花!蔽抑钢娋漭p聲地問:“只寫了景物嗎?有寫心情的嗎?”學生受到了挑戰(zhàn),悄悄地誦讀了詩句,“有,疑字,詩人看到重重山,懷疑沒有路了!蔽壹拥卣f:“好,讀得真認真,再看看,還有嗎?”另一個學生說:“老師還有,又字,我體會到了陸游當時看到村莊他很高興!薄澳馨迅吲d換一個詞嗎?”“驚奇”接近了,又高興又驚奇,可以說“驚喜”,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體會到了詩人心情的轉(zhuǎn)變過程,我告訴學生這種寫法就是“情景交融”。學生聽得特別的認真。
平時問題最多的.蒙哲平站起來問:“張老師,這句話說詩人去山西村的路上,為什么放在后面寫?是不是弄錯了。”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故意說;“是啊,是詩人弄錯了吧?同意嗎?”學生若有所思地進入了思考,有個同學說:“我不同意,詩人沒有寫錯,他是把他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回憶說給山西村的村民聽!闭f得對啊,其實這是一種倒敘的寫法,這樣更加的突出了最后兩句,我這樣一說學生,就聯(lián)系到上個學期學習的《燕子專列》也是采用了這種寫法。
春望教學反思15
首先,在這節(jié)課的整個磨合中,我始終在“教師跟著學生走”還是“學生跟著教師跑”這兩者之間徘徊。學生在運用字典大致理解字詞含義之后,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是質(zhì)疑,并盡量依靠學生資源互享的原則自行解決。顯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以讀促學,讀是訓練學生養(yǎng)成文言語感的有效之途,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學生對于文本缺乏認識和鉆研,就無法產(chǎn)生有實際價值的疑問,那么所謂自主探究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在實際操作中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雖然不能準確把握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思路,但根據(jù)經(jīng)驗也大致有個猜測。比如,對“奔倚其下”一詞的理解,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初步判斷學生會從上下文去合理揣摩。我企圖把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傳遞給學生,但是,學生不領情,有一個學生偏偏從對“動作”的理解遷移到對“心理”的`揣摩。這一思路大大出乎我的意外,我不得不承認,他這一思考方式要比我出色得多。既然如此,那么我又何必苦苦抓著那些事先想套在學生身上的思路不放呢?學生的一次回答,使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再一次深刻反思。
第三,忽視了檢查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檢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赡苓@種熱情會迫于一種無形的自我“壓力”,可我們毋庸懷疑,這種壓力應該是一種積極的壓力,因為這是學生的不服輸?shù)木、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在起作用。畢竟教育是面向全體的,應當盡量使他對自己的錯誤印象深刻,并且能夠當堂掌握所學內(nèi)容,也避免了往!案陕牎钡膲牧晳T。
【春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春望教學設計10-16
《春望》教學設計07-31
望洞庭教學反思02-10
《春望》教案02-17
《春望》說課稿01-15
[優(yōu)]《春望》教學設計15篇09-24
《春》的教學反思02-11
《春》教學反思07-25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