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用耳朵仔細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2、知道要保護自己的耳朵。
二、活動準備。
教具:寶寶熟悉的各種聲音的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放錄音。
師:什么聲音?
(1)讓寶寶逐一聽汽車、火車的喇叭聲和小貓、小狗等動物的叫聲。
(2)師:剛才,你們聽到了汽車、火車的'聲音,小動物的叫聲,你們是用什么聽到的?
2、教師引導寶寶認識耳朵。
師:寶寶的耳朵在哪里?小耳朵真正靈,小朋友用它聽聲音。
3、讓寶寶自由地說一說、學一學。
師:大家還聽過什么聲音?
4、請寶寶用雙手捂住耳朵,試一試能否聽到聲音。
告訴寶寶:耳朵的用處很大,我們要保護它。不沖它大聲叫喊,不挖耳朵。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鍛煉學生收集信息,分析資料,提煉觀點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進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能力。
2.引導學生關(guān)注中國的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sh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并引導學生關(guān)注造紙術(shù)的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代紙的種類,用途,擴大眼界,把學習生活的觸角伸向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3.學做再生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樹立環(huán)保意識。
4.了解各種紙藝,欣賞紙藝藝術(shù),接受美的熏陶,并學做折紙,剪紙撕紙,紙貼等。
5.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難,獨立思索等優(yōu)良品質(zhì)。
6.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交流表達的需要,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
二、活動準備:
1.教會學生利用網(wǎng)絡(luò)搜索的本領(lǐng)。
2.教會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方法。
3.教師提供參考書目。
4.準備做再生紙的工具。
5.準備各種紙藝的欣賞作品。
三、活動過程:
。ㄒ唬┗顒觿訂T
1.談話導入。
請同學們打開書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樣東西最多?
2.口語交際。
說一說,在你的.記憶中,你最早一次用紙的情形你還記得嗎?你用紙干什么了?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3.用一句話表達你對紙的了解。
用一句話表達你想進一步從哪個方面了解紙。
4.綜合表達:設(shè)計一份廣告,告訴大家你想研究的內(nèi)容,爭取幾個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ǘ⿲W生利用兩周的時間,到網(wǎng)上或圖書館查閱資料,了解紙及其文化。開展一些參觀和實踐操作,體驗紙文化。
。ㄈ⿲W做再生紙。
1.參觀造紙廠,了解紙的生產(chǎn)過程
2.自己動手做再生紙:
。.閱讀制作方法
B.看教師演示過程,聽清提示。
。.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制作
D.展示各自的作品
。ㄋ模┘埶囆蕾p
1.布置一個紙藝展覽,并對每種紙藝做文字說明。
主要有:剪紙,紙雕、刻紙、撕紙、折紙、貼紙……
2.請會剪紙,或折紙的同學為小老師,開辦小藝術(shù)技巧講座,輔導學生制作紙藝作品,并為自己的作品起名、配解說。
(五)綜合展示活動
1.紙文化知識競賽
2.看圖猜帶紙的成語
例如:紙上談兵、洛陽紙貴、命比紙薄……
3.各小組上臺演示各自準備的“我的紙文化之旅”五分鐘交流材料,可以用圖、幻燈片、文字、實物等展示對紙的了解,以及自己探究的過程和體會,并回答其他學生的提問。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學會提取植物體內(nèi)的水。
。2)初步學會安裝“觀察小草喝水”的裝置。
2.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水是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2)了解常見食物中的含水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水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分組實驗用的大試管、植物油、紗布、水果刀、小燒杯、記錄紙。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guān)生命離不開水的資料;蔬菜、水果、雞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筆等。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
1.師朗讀小詩:“因為有你,小草變得嫩綠;因為有你,魚兒游得歡暢;因為有你,地球才這樣美麗!
2.學生猜這首詩是贊美誰的?為什么呢?
3.揭單元題:“生命之源——水”
。ǘ┳灾鲗W習:
1.生命離不開水。
(1)師生討論:不有些什么用途?
。2)引導學生認識動物、植物和人都離不開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師生討論:哪些地方有水?
(2)認識植物體內(nèi)有水。
。3)學生想辦法把帶來的植物體內(nèi)的水擠出來,看看它們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誰想的辦法好。比如手擠、刀拍、搗碎、壓汁機等等。
。4)讓學生感受植物體內(nèi)有水。
(5)讓學生比較哪種植物體內(nèi)含的水多?哪種植物體內(nèi)含的水少?
(6)我們在吃食物時也補充了大量的水。還補充了大量的維生素等等營養(yǎng)。
。7)注意事項:注意安全。小刀不要傷著手、損壞桌子等。
3.比較人體及各種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學生新聞記者P24上的內(nèi)容并完成書上的作業(yè)。
4.觀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生閱讀P24下的實驗內(nèi)容。
。2)按照要求完成該項實驗。
。3)把實驗結(jié)果記在P78的表格中。
(三)課后作業(yè):
課后觀察比較哪些動植物體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11-21
科學教案11-22
科學教案11-23
科學教案11-23
科學教案11-23
科學教案11-25
科學教案11-25
科學教案11-26
科學教案11-28
科學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