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共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作者關(guān)注社會、倡導文明節(jié)約的精神;
2.學習鞏固時事評論的寫法;
3. 學習鞏固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時事評論的寫法。
2.難點: 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字詞:
釅釅 yàn (味濃) 闔hé家(全家) 眼花繚亂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夷:平常)奢shē華(花費大量錢財擺門面) 令人咋zé舌(形容吃驚害怕,說不出話) 不敢問津(不敢探詢渡口,比喻不敢探詢價格和情況) 流風(正在流行的思潮、流行方式等) 競豪賽奢(比闊比有錢)
二、課文研討:
(一)研讀課文,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即標題:月餅消費要講文明。
(二)分析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 (給全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擺出月餅消費中種種不文明的現(xiàn)象(②分層歸納法)
第二部分: 分析這一現(xiàn)象,論證它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費。(④縮句法)
第三部分:結(jié)論。強調(diào)要進行勤儉持家和勤儉建國的.教育及其意義。(②分層歸納法)
(三)課文的邏輯思路是什么?(練習一)
提出問題(第一部分:擺出月餅消費中種種不文明的現(xiàn)象)──分析問題(“第二部分: 論證它的錯誤性──解決問題 (第三部分:結(jié)論,指出怎樣去作)
(四)第一部分中擺出月餅消費中哪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
——包裝上,形式大于內(nèi)容,而且造成浪費;用途上,偏離了人們一般的禮尚往來,成為一些人拉關(guān)系的“敲門磚”。
(五)學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對月餅消費中種種不文明的現(xiàn)象提出批評,指出應勤儉節(jié)約,要進行勤儉持家和勤儉建國的教育,這樣我們民族才能擁有遠大前程。
(六)這篇課文在論據(jù)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點?(練習三)
1、圍繞一個月餅消費問題,搜集社會上的大量材料,增強了說服力。
2、集中在第一部分分類使用,更顯得問題嚴重。
三、活動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按第2頁的《活動指引》開展活動,寫大作文。
【教學總結(jié)】
1、要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生活,進行原發(fā)性的生活思考,敏銳地捕捉話題;
2、圍繞論點展開論述,要靈活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如擺事實(要準備典型、新穎、有說服力的論據(jù)),講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3、要安排好文章的結(jié)構(gòu),讓讀者讀的時候能夠理出一個明確的框架。
五.作業(yè):
針對學生當中的考試作弊現(xiàn)象,參照課文寫法,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時評。
提示:先提出自己的論點:“反對作弊”,
然后具體分析:“作弊的表現(xiàn)、危害、實質(zhì)”,
最后解決問題:“怎樣克服作弊現(xiàn)象”。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nèi)容。
4、了解按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難點:初感知課文按發(fā)展順序敘的方法。
教學準備:
圖片,實物、生字卡片。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樹葉一都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見過藍色的樹葉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班19課。(板書課題)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結(jié)合生活實際,讀句子識字。
(1)小明削好鉛筆,放進鉛筆盒,準備上美術(shù)課。
(2)他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我的筆弄壞了!
2、重點指導:“術(shù)、惹、桌、注、皺”的讀音。
(吐:tu削:多音字,在本課讀xiao)
(四)利用加偏旁或換偏旁,記憶下列漢字。
木—術(shù)土—吐住—注沿—鉛
(五)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左右結(jié)構(gòu)“吐、注、課、鉛”:左窄右寬。
老師范寫:上下結(jié)構(gòu)的“筆”字。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藍色樹葉是怎么回事?
一、板書設(shè)計。
術(shù)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課文,說一說:林園園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讀讀有關(guān)的語句,并說一說理由。(樹葉那么綠,真惹人喜愛。)
自由認讀。
二、觀察第一幅圖,想象一下他們說了些什么。
1、讀一讀課文中的對話:從對話中體會說了什么?
2、角色讀對話:讀出語氣。
三、觀察第二幅圖。
1、自由讀課文:課文哪部分寫的是圖的內(nèi)容?
2、李麗和林園園他們分別在做什么?
3、他們可能在想些什么?(學生討論后發(fā)言)
4、分角色讀第三、四自然段:讀出語氣。
四、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些什么?(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六、板書設(shè)計。
19藍色的樹葉
綠樹葉——惹人喜愛
互相幫助
藍樹葉——不由得臉紅
教學反思: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nèi)心的感受。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我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了解作者和小獅子愛爾莎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
2、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餓順序敘述的。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1、2)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師:你們見過獅子嗎?覺得獅子怎么樣?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文中的“我”和獅子的感情如何?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些什么?
3、討論: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三〉、自學生字、新詞。
1、讀準字音:
鐘(zhong)、程(cheng)、喪(sang)、擇(ze)、資(zi)
2、認清字形:
配、喪、拋
3、理解詞語:
和睦相處、垂頭喪氣、教訓、資源
4、老師抽查、指導理解。
〈四〉、鞏固練習。
1、抽讀生字、詞,口頭組詞語。
2、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說說主要內(nèi)容。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第一部分:
1)、讀課文,說主要意思。
2)、討論理解:小獅子愛爾莎什么樣?為什么它“一刻也離不開我”?
“晚上和我一起睡”說明了什么?
2、學習第二部分:
1)、讀課文,說主要意思。
2)、討論理解:在“我”和小獅子的相處中,都發(fā)生了哪些事?
愛爾莎洗澡時的`情景如何?說明了什么?
愛爾莎碰到犀牛時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
愛爾莎在換牙時有什么舉動?說明了什么?
為什么“我用鞭子著實教訓了它一頓”?
愛爾莎對“我”的責打是什么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
“真正的關(guān)愛”是什么?
3)、再讀課文,體會其中的感情。
3、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讀課文,說主要意思。
2)、討論理解:“我”為什么要把愛爾莎放回大自然?
“我”都做了些什么?
3)、體會“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感情。
4)、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四〉、總結(jié)課文。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說說從什么地方看出“我”真正喜歡小獅子愛爾莎?
3、談談人與動物之間應當有什么關(guān)系。
4、找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5、談談自己的感受。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說給他人聽。
3、完成練習冊。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以動物為專題,編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學作品和“語文園地”。既有同一作家寫不同動物,又有不同作家寫相同的動物。全組共編排了《白鵝》《貓》兩篇精讀課文,《白公鵝》《母雞》兩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體會每一種動物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的可愛,比較文章表達上的不同特點,初步體會幾位作家語言的不同風格。配合本組專題語文園地也相應作了安排——“口語交際”和“習作”讓學生抓住特點說,寫自己喜愛的動物,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拔业陌l(fā)現(xiàn)“引導學深發(fā)現(xiàn)作家的語言特點,體會作家表達喜愛之情的特別方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注意這一特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二、教學目標
1、學認生字35個,學寫35個;在閱讀中理解和積累詞語45個;學習摘錄筆記,結(jié)合單元主題理解和積累詞語、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進行感悟,提高閱讀的能力;通過讀書感受到動物的可愛、可敬;使學生體會到,同樣是寫動物,觀察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語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進而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特點的。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五、教學建議
《貓》貓是常見的家養(yǎng)小動物,絕大多數(shù)學生見過貓,不少學生還養(yǎng)過貓,因此在教學本文時,要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貓的性格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學本文時,要注意圍繞“人愛貓,貓親人”這一情感主線,引導學生讀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品味詞句,將讀、說、悟、寫融為一體,將學生的語文實踐落到實處。
《松鼠》學習第一部分,啟發(fā)學生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到松鼠的美麗、討人喜歡?然后,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同時,朗讀課文,感受松鼠的美麗,同時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白鵝》教學時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讀的主旋律是鵝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厭,而是引人發(fā)笑、饒有風趣,因此,朗讀的情感基調(diào)是趣味性,要讀的妙趣橫生才好。
《白公鵝》要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課文語言的特點,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比著讀《白公鵝》和《白鵝》這兩篇課文中內(nèi)容相似的部分,讓學生領(lǐng)略同一個意思用不同方式表達的奇妙。
語文園地中的內(nèi)容,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按排。將“我的發(fā)現(xiàn)”——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穿插在課文的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尋找規(guī)律!叭辗e月累”中的內(nèi)容重在誦讀,不必過于在理解上下功夫。
六、課時安排
《白鵝》2課時《白公鵝》1課時《貓》1課時《母雞》1課時《語文園地》3課時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小發(fā)明救媽媽》是本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愛迪生小時候利用平面鏡反射光線,增強了室內(nèi)的亮度,協(xié)助醫(yī)生順利地給媽媽做完手術(shù),救了媽媽命的故事,贊揚了小愛迪生愛動腦筋的品質(zhì)。課文語言平實自然,但充滿懸念,引人入勝。
設(shè)計理念
1.突出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以讀為主,讀中感悟,使學生在反復閱讀中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悟課文主旨。
2.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shè)多種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小愛迪生用小發(fā)明救媽媽的故事,學習愛迪生從小善于觀察,遇事愛動腦筋思考的好品質(zhì)。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偉、肚、痛”等9個生字。
教學準備
1.關(guān)于愛迪生的圖片、資料。
2.蠟燭、鏡子等實驗用具。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zhì)疑,圖片激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非常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小發(fā)明救媽媽》。(板書課題)
2.看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小發(fā)明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是小發(fā)明救了媽媽?)
3.出示愛迪生的畫像,簡介愛迪生的事跡。
4.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八》,了解小時侯的愛迪生。
二、自主學文,整體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分段讀課文,同桌互相讀、正音,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重點看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4.匯報讀書收獲(讀了課文,你了解了哪些內(nèi)容,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5.讀讀課文前的閱讀導語,為什么說7歲的愛迪生了不起呢?讓我們再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小組合作,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標記。
2.將自己的疑問告訴小組內(nèi)的同學,請大家?guī)椭庖伞?/p>
3.反饋組內(nèi)未解之疑,全班討論。
。1)媽媽發(fā)生了什么危險?醫(yī)生和爸爸有何反應?(指名讀第3自然段,畫出描寫醫(yī)生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2)愛迪生想出了什么辦法?他為什么會想出這樣的辦法?(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急切和驚喜的感情,教師隨機板書“善于觀察動腦思考”。)
。3)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文中的小愛迪生為什么了不起。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實驗說理
1.觀察插圖,談談自己對鏡子反射光線的認識。
2.小組拿出自己準備的蠟燭、鏡子模擬表演。
3.師生合作實驗。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一講平面鏡還有哪些作用。說說通過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五、回歸文本,檢查識字
1.出示本課要認識的字,到文中把它們?nèi)Τ鰜恚x一讀。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多種形式反復認讀、識記。
六、擴展篇目,豐富閱讀
請學生翻開《小學語文閱讀資源(注音版)》第25課,讀《身邊的發(fā)明》,讀后說說文中介紹了哪些身邊的發(fā)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故事情節(jié)。
2.分析文中的幾個懸念及表達效果。
3.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先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讓學生講述歷史上以多勝少的戰(zhàn)例,然后讓學生熟讀課文,了解文章內(nèi)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脈絡(luò),最后針對楊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并學習八路軍不畏艱苦、靈活應戰(zhàn)的作風。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文中的懸念及表達效果。2.語化的語言特色。
難點:學生可能會覺得文中所寫的幾個騎兵打亂敵人作戰(zhàn)部署的偶然性較大,在教學時要加以分析。
教學突破要解決教學中的難點,應對課后思考與練習一著重探討。
教學準備
1.了解楊朔散文的風格。2.了解時代背景。
學生準備1.搜集有關(guān)資料,了解中外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2.預習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啟發(fā)思路,導入課文講述戰(zhàn)例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luò)找出文眼,理清脈絡(luò)
4.分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特點領(lǐng)略本文的結(jié)構(gòu)美和語言美
5.解題,指導完成練習剖析題意,完成課堂練習
一、啟發(fā)思路。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大家平時愛看戰(zhàn)爭影片,聽戰(zhàn)爭故事嗎?2.師:很好。戰(zhàn)爭的雙方如果人數(shù)懸殊,勝負便不言而喻,特別是在過去軍事科技不是很發(fā)達的時代,雙方對陣,人數(shù)便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你們認為是這樣嗎?
1.紛紛回答:愛看。2.因為課前已搜集相關(guān)資料,所以對教師的觀念并不同意。生:不是。
3.師裝作不解:哦,歷史上發(fā)生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嗎?4.師總結(jié):看來大家課外都搜集了不少資料,這點很好。本文也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戰(zhàn)例。在抗日戰(zhàn)爭中,八路軍的一個騎兵班,竟打亂了敵人的作戰(zhàn)部署,這件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呢?好,下面我們就來進入課文學習。(板書課題)
3.舉手回答,講述自己了解到的相關(guān)戰(zhàn)例,涉及內(nèi)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4.進入新課學習。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介紹文章背景及作者簡介。2.讓學生閱讀課文,了解故事的發(fā)生、經(jīng)過和結(jié)果。3.抽學生復述課文。
1.聽教師講解,作好相應記錄。-2.閱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jié)。3.講述課文內(nèi)容,注意情節(jié)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脈絡(lu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結(jié)構(gòu)美的集中表現(xiàn),本文的文眼是什么?2.組織學生討論:這句話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luò),并將其板書。(見板書)
1.思考,舉手回答。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脫離軌道,就會隕落,八路軍掉隊了,卻能主動打游擊”。2.討論回答,在教師指導下明確答案。3.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四、分析本文的`結(jié)構(gòu)美和語言美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楊朔的散文講究結(jié)構(gòu),在布局上往往是峰回路轉(zhuǎn),跌宕起伏,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現(xiàn),請大家加以分析。指名學生回答,并加以總結(jié)。2.師:楊朔的散文在語言上以活潑明,快的口語為底色,配襯以古典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種俏麗、典雅的風格。本文有哪些描寫表明了這_特點。點明學生回答,并加以總結(jié)。3.師:當騎兵們得知昨晚想騎馬渡過的河流是黃河時,為什么“一起驚得..‘啊’了一聲,隨后不覺大笑起來”?抽學生回答,明確答案:“驚”是因為不知那是黃河,還以為是條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為昨晚的冒失,竟想騎著馬淌過水流湍急的黃河,另還含有慶幸的成分:幸虧沒有強渡,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
11.思考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生:本文開篇就寫在大部隊行進的途中,有一班騎兵掉隊了,這就留下了一個懸念:這班掉隊的騎兵命運如何?接著寫騎兵偶然來到了一條河邊,準備渡河卻發(fā)現(xiàn)水很深,于是放棄了,這又有了一個懸念:這到底是條什么河?后來騎兵發(fā)現(xiàn)了一座城,便靈機二動朝城中放了-排馬槍,引起了騷亂,這到底是座什么城呢,他們放槍會造什么后果?這幾處懸念讓讀者欲罷不能,充分顯示了楊朔的寫作功夫。2.生:“龜兒子,咱們闖到什么地方了!”生:他帶著這一幫人怪巧妙地甩開了追擊的敵人。生:一時從城里響起來,亂放一氣。生:“是黃河,水才急呢,根鵝毛掉下去,也會旋到水底下去!3、思考回答,在教師指導下明確答案。
五、解題,完成課堂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討論,解決課后思考與練習一。2.師:本文的標題為什么?鐵騎兵呢?相信大家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該有自己的理解了吧。抽學生回答,歸納總結(jié)。3.指導學生完成隨堂練習。
1.從敵我兩方面來分析為什么我軍的一班騎兵竟能打亂敵人軍事部署。2.積極思考。生:“鐵”字表明了我軍的頑強和難以戰(zhàn)勝。生:“鐵”說明我軍有鐵打的身軀和意志,不管環(huán)境多么艱苦,都不會屈服。3.完成隨堂練習。
六、本課小結(jié)。本節(jié)課按照導人、整體感知、理清脈絡(luò)、分析結(jié)構(gòu)及語言特點的順序完成了課文的教學。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還領(lǐng)略到了楊朔散文的魅力,這對學生的寫作及散文鑒賞水平的提高有相當大的幫助。
七、板書設(shè)計
鐵騎兵楊朔
本文結(jié)構(gòu)
起因:掉隊--打游擊經(jīng)過:夜渡河水--水深未能過去--第二日才知是黃河發(fā)現(xiàn)敵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馬輪--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頭結(jié)果:打亂敵人軍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隊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騎后們明明只是朝著城中放了一排馬槍,為什么第二天包頭的百姓紛紛傳說八路軍有一團人來攻城,并且“差一點把城攻破”?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這一現(xiàn)象作分析。
練習設(shè)計
隨堂練習設(shè)計1.找出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1)沒日殞落懸崖勒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殞婷婷玉立斗轉(zhuǎn)星移宿營
(3)搔亂斗膽猶豫不決戰(zhàn)戰(zhàn)兢兢
(4)天馬行空恪守部署凌亂
2.下列語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1)他們想沖過來,可是鬼子火力太緊,只好像流星一樣,離開大隊,單獨活動。
(2)班長的臉頰抽動著,臉上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個性練習設(shè)計文中寫道,斑長“靈機一動,吩咐騎兵朝著城中放了一排馬槍”,試分析此時班長
的心理。
教學探討與反思
因為本篇課文較短,且內(nèi)容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但要作深入分析,稍嫌緊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加快節(jié)奏,主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和體會,教師只在重點處加以點撥。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描寫了假設(shè)記憶可以移植后種種奇特而有趣的情景,激發(fā)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探索未來。學習課文,體會想象的神奇,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移植”、“啟迪”、“嫁接”、“出類拔萃”、“博士”、“碩士”等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
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
【教學難點】
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釋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想象力十分豐富的詩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釋題:
移植的意思是:
、侔巡シN在苗床和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連土掘起種在田地里。
、趯⒂袡C體的一部分組織或器官補在同一機體或另一機體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漸長好。
問題:在這篇課文中,移植應該選哪種意思呢?
二、檢查復習字詞
請同學們認讀以下字詞:
教授碩士蝴蝶苦澀嫁接努力移植啟迪博士幻想有趣
探索創(chuàng)造奇跡實現(xiàn)現(xiàn)實不懈
堅持不懈出類拔萃
出類拔萃:意指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類而拔尖。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申指同類叢聚。后以“出類拔萃”形容卓越出眾,不同一般。
三、自讀提示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生活該是多么有趣。要求: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詩歌主要講了什么?
問題:詩歌主要講了什么?
第一節(jié)總寫了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生活該是多么有趣。第二至第四節(jié)描寫了假設(shè)記憶可以移植后的種種奇特而有趣的情景。
。▽W生朗讀)
四、指導朗讀
詩歌的朗讀,要注意詩的特點。要通過恰當?shù)耐nD,讀出鮮明的.節(jié)奏,不能讀破詩句,還要注意把韻腳讀得響亮,讀出詩的韻味。這首詩押的是“i”韻。
五、想一想
。1)假如你有了爺爺?shù)挠洃浐螅瑫吹叫┦裁茨兀?/p>
。2)爺爺看到的你是如何頑皮的?
。3)假設(shè)宇航員或潛水員他們都移植了對方的記憶,他們見了面,會說些什么?
。4)記憶移植能實現(xiàn)嗎?
明確:移植不僅限于植物。人體骨髓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肝臟移植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六、合作探究
問題:假如記憶能移植,你想移植誰的記憶呢?
七、拓展練習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你會想些什么?試著寫一寫。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的:1、認清這篇“記”的特點,理清這篇“記”的思路。
2、探究文章的主旨:以竹喻人,贊揚任光祿不務紛華、不陷流俗的孤高獨立的人品。
課前學習:反復朗讀課文。記識實詞的詞義。
一、復習鞏固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1:有問必答:學生自出題,學生搶答。組織問答。 一問一答,復習課文字詞的讀音和釋義。
教學反思
二、分析課文,探究主旨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設(shè)計:1、文章開頭為什么用了近一半的篇幅論述世人對竹的態(tài)度?2、作者為何對任君治園植竹之事只用寥寥數(shù)語,而對任君的一番話卻記之甚詳? 小組討論、交流
2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三、拓展遷移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比較閱讀:龔自珍《病梅館記》 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病梅館記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chǎn)梅;蛟唬骸懊芬郧鸀槊,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第10課時 口語交際 (可放在課外進行)
學習目標: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思想觀點,不離話題。
學習過程:1、收集有關(guān)網(wǎng)絡(luò)的資料。
2、向?qū)W生征集一個“網(wǎng)絡(luò)與中學生”的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3、在課代表的主持下開展活動。
第11、12、13課時 寫作
第11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運用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nèi)容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自學 自學“運用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nèi)容”
2 寫作指導: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歸納他們的結(jié)構(gòu)特點并尋找共性。1、“形散而神不散”2、寫景狀物的順序。 回顧、歸納、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準備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可把前面布置的觀察筆記整理出來)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事物,展開聯(lián)想,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詠物抒懷的`作文。 學生討論自定
2 明確寫作要求 寫作
3 組織學生自改 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nèi)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第14課時 單元小結(jié)
總結(jié)方面 獲得收益 存在問題
。1)課堂發(fā)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yè)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語文教案 篇9
整個教學活動突出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五個一”。
一、創(chuàng)設(shè)氛圍貫穿一個情境。
全課始終圍繞著“到大森林里的動物王國去玩,了解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這一情境而展開。課的開始,教師戴上動物頭飾,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到我們與動物關(guān)系非常密切,渲染了課堂氣氛。隨后,教師用親切的語言,形象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緒、情感帶入了動物過冬的神秘世界。學生帶著想知道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到課文中找答案,很自然地投入到對課文的學習之中。學生了解了課內(nèi)知識后,教師又用“動物王國中還有很多動物呢,斑馬阿姨只記錄了幾個動物的過冬方法,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朋友的過冬方法嗎?”這樣的語言,把學生的視野又帶入了課外更廣闊的動物世界。此時,學生仿佛置身于動物的王國里,隨后,學生興致極高地模仿著各種動物進行對話交流。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目的在于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是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整個教學過程貫穿一個情境,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感到這不是在嚴肅的課堂里學習,而是在充滿樂趣的動物王國里暢游。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了愉悅的`情感。
二、能力訓練突出一條主線。
這條主線就是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本課內(nèi)容非常淺顯,動物過冬的方法都是通過小動物間對話交談的方式交待的,學生只要通過讀書就能獲得這方面的知識。這類科普知識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識課,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掌握動物過冬的方法這一知識點上。語文課的重要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新課程改革把口語交際訓練作為低年級語言訓練的一個重點。為此,姬老師把本課教學重點定位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上。這項訓練分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內(nèi)訓練——基本訓練。組織學生先按照原文想象動物說話時的神態(tài)、表情,模仿動物進行朗讀的訓練。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再在小組內(nèi)分工合作,分角色進
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口語交際訓練的基本要求(有禮貌交談,說清楚要表達的內(nèi)容——動物過冬的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課外訓練——提高訓練。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組織學生拓展交流各種小動物的過冬方法,然后,讓學生遵循課文中小動物對話的框架,自己組織語言說清某一小動物的過冬方法,隨后,同桌間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課內(nèi)外知識兩個訓練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遵循了學生能力形成由低到高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能力培養(yǎng)的漸進性。
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基本掌握了口語交際的方法,并具有了進行簡單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促進發(fā)展留有一定的空間。
《標準》在前言的基礎(chǔ)理念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教學建議”中又重申:“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边@就明確了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標準》思想的指導下,姬老師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多處給學生留有發(fā)展的空間。
1、教學內(nèi)容開放。教學不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適當補充教材中沒有而生活中學生知道的一些動物過冬的知識,以此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展課外知識。
2、思維空間開放。學生在想象課文中小動物說話時的神態(tài)、表情、聲音、動作方面,不受任何限制與約束,大膽地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在拓展課外訓練方面,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加開放,在不違背動物過冬方法這一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所想去說,按自己的創(chuàng)意去表現(xiàn),按自己的優(yōu)勢去發(fā)揮。
3、拓展知識空間開放。在拓展不同動物過冬方法這一知識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搜集資料,了解不同動物過冬的方法。課上給學生提供展示知識的空間。
4、評價標準開放。教師堅持以評價促發(fā)展的原則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特別是對口語交際訓練過程的評價,體現(xiàn)了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師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以鼓勵性評價為主,注重張揚個性,對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出眾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敢于追求與眾不同,敢于標新立異。
四、學習方式體現(xiàn)一種結(jié)合。
即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jié)合。在課內(nèi)知識學習、能力訓練與課外知識拓展、能力提高訓練兩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個體活動的基礎(chǔ)上,帶著自學自練的收獲,再在小組內(nèi)或同桌間進行分工訓練、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方式的結(jié)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面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五、人文教育滲透一種思想。
教學中,無論是教師與學生談話時的語氣、表情、聲調(diào),還是學生模仿動物對話時的合作、演練,都滲透了尊重別人、文明處事、禮貌交談的思想教育,給學生以人文思想的啟蒙教育。
總之,這節(jié)課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思想,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在游戲中歡暢,在情趣中漫談,在快樂中體驗,在自主中思考,在合作中演練,在參與中發(fā)展。教師的角色是參與游戲,引導訓練,駕馭課堂,服務學生。
語文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寓言故事《鄭人買履》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學習成語“隨機應變”、“急中生智”。
2、通過多種形式鞏固所學過的成語,激發(fā)幼兒對中國豐富的語言文化的興趣。
3、豐富幼兒的語言,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數(shù)字卡;圖書、成語字卡若干;
2、表情類、動物類成語圖卡若干。
3、油畫棒、白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書的排序,鞏固一至十的成語。
1、幼兒選擇一本圖書,提問:你選擇的是什么圖書?它的'價錢是多少?
2、請幼兒按從最便宜到最貴的價錢順序給書排序。
3、引導幼兒復習一至十的成語。
二、游戲《成語對對碰》,鞏固所學成語。
每兩個幼兒為一組選擇兩張圖片,組成一個成語。游戲進行2~3次。
三、聽寓言故事《鄭人買履》,學習成語“隨機應變”、“急中生智”。
1、幼兒邊看大圖書,邊猜故事情節(jié)。
2、告
訴故事名稱,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3、通過探望與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兒遇事要靈活。
4、學習成語“隨機應變”、“急中生智”,啟發(fā)幼兒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成語的理解。
四、通過看圖片,鞏固所學成語,并對成語給以分類。
1、動物類
2、表情類
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學過的成語。
1、教師做動作,幼兒猜成語。
2、個別幼兒做動作,幼兒猜成語。
3、教師出示成語字卡,幼兒做動作。
4、在音樂伴隨下,幼兒自由發(fā)揮表演成語。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9-23
語文的教案11-2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2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