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熱)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聯(lián)發(fā)現漢字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的奇妙。
2.積累成語,借助成語詞典自學“詞語超市”里不懂的成語。
3.通過“讀讀填填”,讓學生仿照例子說出幾個含有數字的格言警句。
4.指導學生書寫6個字,并練習寫毛筆字,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5.閱讀欣賞短文,查詞典,并結合文章說說“紙上談兵”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勇于發(fā)表不同見解的創(chuàng)新精神。
6.語文生活,培養(yǎng)聽故事講故事的能力。再根據所聽的故事,發(fā)揮想象,把《小鐵錘》這個故事寫下來。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格言警句。
2.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和聽說能力,發(fā)揮想象,進行習作訓練。
教學準備:
小黑板,《紙上談兵》故事的錄音,寫有毛筆書法“左點”和“右點”的掛圖以及寫好的范字。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小聲自由讀。
2.指名讀。評價是否讀得正確、流利。如有錯誤及時正音。
3.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和那戶人家素不相識,卻從門前的對聯(lián)里看出了這戶人家的貧困和急需的物品,送去糧食和衣物救了這戶人家的急,一副對聯(lián)使無米下鍋的貧困人家度過了年關。)
4.你能談談這副對聯(lián)妙在哪里?談談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感受。(這戶人家利用漢字諧音的特點,用對聯(lián)委婉地道出了家中缺衣少食,沒有東西過年的窘境!耙弧敝浮耙隆,“十”指“食”,“南北”就是沒有東西。)
5.小結: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多有趣。∴嵃鍢蚝瓦@戶人家的人也很聰明。你想了解更多有關漢字的有趣故事嗎?可以去圖書室借閱有關書籍,你會收獲更大的!
二、詞語超市。
過渡:了解了有趣的漢字,現在我們一起去逛逛詞語超市。
1.小黑板出示詞語:分組合作學習,讀一讀,和小組同學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不懂的可以借助詞典理解,也可以相互討論。
2.指名讀詞語,交流詞語意思。也可以用上一個或幾個你最喜歡的成語說一兩句話。
3.全班讀成語,每個成語讀三遍。
4.課外你積累了哪些成語,知道了哪些成語故事?自由發(fā)言交流。
三、讀讀填填。
1.出示抄有句子的小黑板,想想:你能說出下半句嗎?試著在書上填一填。
2.指名上黑板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3.全班齊讀。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讀到過這些格言警句,你理解了哪幾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而大逐漸積累的。出自《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民間傳說中的八個神仙。八個神仙各顯神通過海。比喻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辦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種植、培養(yǎng)。木,樹木!豆茏訖嘈蕖罚骸耙荒曛嫞鐦涔;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币馑际欠N糧食是為當年打算,種樹是為十年后打算,培養(yǎng)人是為長遠打算,F在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表示培養(yǎng)人才是長遠之計,也表示培養(yǎng)人才很不容易。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出自《三國演義》,周瑜定計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準備,只因未刮東風,不能點火。后比喻一切都已齊備,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
4.咱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最聰明,能仿照書上的例子再說出幾個含有數字的格言警句?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十六計,走為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認讀這幾個字。
2.歸類指導書寫六個字。除“牽”外均為左右結構,仔細觀察,寫時注意什么?
3.學生先描紅,再寫兩個。教師巡視指導,表揚寫得好的,發(fā)現問題及時指正。
二、閱讀欣賞。
1.自由輕聲讀短文,讀準生字詞語。
趙括(kuò)趙奢(shē)告誡(jiè)
接觸(chù)廉頗(liánpō)撤職(zhí)
同桌互相聽讀,說說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分段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什么?(趙王讓趙括代替廉頗為將,與秦軍交戰(zhàn),因為趙括只會空談軍事而沒有實際的本領,不善用兵,所以趙國的幾十萬大軍全部覆沒。)
3.查字典,并結合上下文說說“紙上談兵”的意思是什么?可以在文中找出說明這個詞語意思的重點句。如:“他熟讀兵書,談論起軍事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連他的父親也難不倒他!薄摆w括沒有實際的本領,只會空談!保埳险劚囊馑际窃诩埫嫔险務撚帽,比喻沒有真本領,不合實際的空談。)
4.這個故事對我們大家有什么啟示?(不能只說空話,說套話,要有真本領。)(看了書要能夠靈活運用,要有實踐操作能力。)
5.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第三課時
一、激趣導入,提出要求。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的語文生活,老師給你們講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小鐵錘。聽故事前老師有個要求,一定要認真聽,聽清楚小鐵錘是干什么的?他做了什么事?聽完故事后還要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聽呢。
二、聽故事錄音。
三、回憶故事內容,指導講故事。
1.同學們,故事好聽嗎?小鐵錘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他只有12歲,矮矮的個子,長得很結實,他很聰明也很勇敢。常常為民兵們探聽消息。)
2.小鐵錘做了件什么事?先概括說說。
3.誰的記性最好?能夠把小鐵錘機智應對敵人的過程具體說說?抓住他的語言、動作、心理來說。請幾名學生說。評一評,他講的怎樣?哪些地方他說得不夠完整、具體,誰能夠補充?不要求和故事原文一樣,只要抓住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能夠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出來嗎?四人一組練習講故事,比比誰講得最生動、最完整。
5.各組推薦代表上臺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四、指導習作。
1.激發(fā)寫作興趣:小鐵錘真是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偛磐瑢W們講得真好!怎樣才能讓小鐵錘的英勇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里呢?我們用手中的筆寫下來,好嗎?
2.寫故事又有什么要求呢?根據剛才聽到的,再加上你的'想象,把故事編得更有趣,更生動。
3.指導想象故事。比比誰最聰明?你想加些什么內容,使這個故事更有趣?可以在中間的段落加上一些內容。如:當小鐵錘看到敵人來了,怎樣想?小鐵錘是怎樣跟鄉(xiāng)親們說的?(例如:小鐵錘可能會想:不好,來了一隊日本鬼子,它們氣勢洶洶的。我得趕快去告訴鄉(xiāng)親們。小鐵錘急忙趕著羊群回到村里,把敵人來了的事告訴村長,村長趕緊敲響警鐘提醒鄉(xiāng)親們隱蔽在地洞里。小鐵錘說:“大叔,我現在馬上去把這個消息告訴民兵隊長!贝彘L說:“孩子,敵人就要來了,你得小心。 薄按笫,你就放心吧!我有辦法對付鬼子,我一定把信及時送到民兵隊長手上!毙¤F錘拍拍胸脯,神氣地說。)敵人來了以后,小鐵錘還想了什么辦法對付它們,巧妙、安全地把信送走?(小鐵錘為了引開敵人,只好把自己最心愛的小肥羊送給敵人做烤全羊吃。)讓學生充分想象,在你認為不夠完善的地方加上相關的情節(jié),還可以續(xù)寫故事,小鐵錘把敵人來了的消息告訴民兵以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
4.你想給故事取個什么有特色的名字呢?可以根據故事的主要內容確定題目。(如“機智勇敢的小鐵錘”“鐵錘送信”等。)
第四課時
一、動筆寫作。
回憶你聽的故事再加上想象,把小鐵錘的故事寫下來。
教師巡視指導。
二、講評。
請幾位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念他們的習作。注意輔導后進生。
評議: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
三、修改習作。
先自己修改,再同桌或好朋友之間互相修改習作。
四、認真地謄寫作文。
第五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一個新的又很基本的筆畫——點。
二、講授新課。
1.板書課題:點畫。
2.出示寫有左點和右點的掛圖。組織學生觀察,說說左點和右點的外形特點。
3.學生齊讀口訣歌:點畫頭尖尾圓。左點頭向左上,尾向左下。右點頭向左,尾向右下。
4.教師邊示范邊強調左點和右點的不同運筆方法。
左點:①左起順鋒,順斜向左②向左下運筆,折轉右下③回鋒向右上收筆。右點:①順鋒起筆,向右下運筆②下按頓圓③回鋒向左上收筆。
5.組織學生練習書寫左點和右點,教師巡視檢查。
6.出示三個帶有左點或右點的范字“斗、杰、頭”,指導書寫。教師巡視檢查,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表揚。
三、課堂總結。
小結本課的學習內容,指出學生書寫時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回家有空多練習寫毛筆字,練習寫含有左點和右點的字。
語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三年來的有關學習、生活等各種資料的搜集和整理,讓學生重溫初中生活的歡樂與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才藝展示的空間,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得到表現;
3.營造一個情意融融、心靈相通的環(huán)境氛圍,提供學生自主組織、積極參與活動的機會,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課程設計
一、成立活動小組
1.教師明確本次活動的學習任務:介紹本次綜合性學習中他們需要搜集的資料,活動的目的,活動的程序,并就這些內容同學生進行探討,實現師生間的互動與合作。
2.有效合理的分組。
根據活動的需要,成立若干專項小組:
策劃組(2~3人):負責對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策劃、組織和調度,管理和督促其他各小組的工作開展。
產生方式:提出要求(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與意義,有參與活動的熱情,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調度能力)。同學自薦(學生根據要求自我推薦),師生考評(由教師和全班同學根據其以前的各次綜合性學習的情況,進行考核確定)。
班史編寫組:主編一名;編委五名,負責資料的整理、有關圖片的搜集和處理、撰寫班級英才小傳、版面設計等內容。要求有工作的熱情、較好的文筆、能熟練操作電腦等;顧問(教師及編寫組邀請的有關人士,如出版社的工作人員等);資料提供;全班同學。
畢業(yè)晚會籌備組:主持同學由策劃組同學擔任。
節(jié)目組:由全班同學根據其志趣、愛好自由組成,每組人數原則上不超過9人,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負責準備本組的節(jié)目。節(jié)目要求主題突出、形式多樣、有感染力、有創(chuàng)意。并要在一周內將其確定的節(jié)目報策劃組同學處,以供其統(tǒng)籌安排。
二、活動準備時間:2~3周
三、課堂活動
導入:播放電影《城南舊事》里的那首畢業(yè)歌。同學們,聽著這熟悉的旋律,大家一定記起了我們在剛跨入初中學習的第一學期學過的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吧,在課文中,當英子小學畢業(yè)時,就是伴著這首驪歌和老師、同學們告別的,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時光已悄悄過去,我們也站到了分離的路口。本次綜合性學習,是我們在初中三年的.語文學習中的最后一次學習活動。既是對初中三年生活的一次愉快的回顧,又是對即將展開的新生活的一番美好憧憬。下面,就讓我們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歡笑共同奮斗過的難忘歲月,重溫那份永存于心的舊日溫馨吧。
活動一:往日重現
主持人現場采訪。
1.說說你在三年里碰到的最高興或印象最深刻的事。
2.校園劇表演:初中三年學習生活的片斷(初中生活第一天、八年級的那次運動會、九年級的一次考試)。
3.佳作朗誦:《我的初中生活》、同學小傳──《我班的“體育明星”》。
活動二:今宵難忘
1.唱表現青春和中學生活的歌曲(形式上可以是合唱也可是獨唱,還可以挑選一些曲子自己填詞唱)。
2.表演學生自編自演反映中學生活的相聲、小品。
3.讓學生以舞蹈的形式來反映其學習生活和情感世界。
活動三:同一首歌
1.說句心里話(與任課老師深情話別)。
2.帶著祝福遠航(師生臨別贈言)。
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結束本次活動。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
“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拍阒肋@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ㄗ寣W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⑵介紹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后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3、釋題:
“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⑴請說說詩應該怎樣讀?
、泼鞔_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jié)奏。
、锹牱蹲x
⑷個人自由朗讀。
、芍该囎x,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艜儯喊滋。
、圃牛撼。
、窃盘铮涸谔锢锍荨
、瓤兟椋喊崖榇瓿删。
、筛鳟敿遥焊魅硕紦撈鹨欢ǖ募彝ヘ熑。
、饰唇猓翰欢
、斯簠⒓。
、谈棧焊锟棽肌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結合課文,寫一篇贊美普通人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和表達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學、合作、探究理解本課的內容。
3、情感與價值:
使學生受到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誠實的勞動者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育學生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誠實的勞動者。寫一篇贊美普通人的文章
教學準備:
尋找值得尊敬的普通人的事例;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單元內容,導入新課
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圍繞“高尚”這一主題,學習了哪些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質?(學生自由回答,可以是一個人物的一種品質)
師:這些人物中有的像周總理這樣的偉人值得我們尊敬,有的像桑娜、看林人這樣平凡的人也值得我們尊敬。(板書:尊敬)你認為還有哪些人值得我們尊敬?(學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尊敬普通人》。(板書:普通人)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2、檢查朗讀,糾正學生的讀音,并交流預習中畫出的好詞佳句及生詞,交流文中破折號的作用。
3、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文章主要內容。
三、質疑問難,合作討論
1、分小組再讀課文,互相檢查閱讀情況,在讀中遇到的問題能解決的小組內自行解決,不能解決的記下來班內交流。
2、在預習及互讀中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者是難理解的句子?提出來全班交流。
四、深入閱讀,體會感情
1、自學的提示要求:
(1)思考:我們?yōu)槭裁匆鹁雌胀ㄈ?這些普通人有什么特點?
(2)如何理解“簡言之,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誠實的勞動者……創(chuàng)造者美好的'未來。”?
(3)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綜合出有價值的討論。
學生默讀文章,獨立思考,在書的旁邊做相應的批注。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內將自己讀書的感受,理解提出來,小組內共同探討。
3、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注意指導小組內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
五、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在文章中有“……”,它的作用是什么?(還有很多的普通人也值得尊敬)
2、課堂小練筆:除了作者寫的這些普通人,生活中我們還應該尊敬那些普通人?模仿課文自己寫一寫。(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從他們身上找到值得你尊敬的地方,要合情合理)
3、學生自由寫。
4、全班交流。
六、總結
師生互相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七、作業(yè)
結合課文,把自己課上的小練筆加以補充修改,寫一篇贊美普通人的作文。
八、板書設計
尊敬普通人
善良的普通人
誠實的勞動者
【教學總結】
孩子們學習了課文《尊敬普通人》,課文以一個世紀老人的視角,闡述了一個極其簡單但又不易做到的做人道理:應該尊敬普通人。應該尊敬外丑內美的人,應該尊敬能經受挫折失敗的人,應該尊敬真誠待人的人,應該尊敬熱愛國家和民族的人,應該尊敬拼死抗爭的士兵……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下了自己所尊敬的普通人,每一位同學寫了兩個自然段,然后選擇修改,以大組為單位寫出了流水作文。從中我挑選了一些形成了新的《尊敬普通人》。在字里行間能感受到孩子們的美好心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jié)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感受傳統(tǒng)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1、同學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看(課件),“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數春節(jié)最熱鬧了,但在我國,各地過春節(jié)的習俗還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重溫那京味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那獨特的民俗文化。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課文預習了嗎?自由讀課文,結合預習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預設:1、課文的作者是老舍。(介紹作者)、詞語
2、北京的春節(jié)十分熱鬧。
三、整體感知
1、作者寫了了春節(jié)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把這些日子快速找出來并做上記號。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jié)-----正月十九
2、不愧是大作家,抓住這幾個特殊的日子來寫,就使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習俗展現在讀者眼前了。哪些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這些日子很熱鬧,寫得很詳細。)
3、品讀體味,感受年味
選擇這三個日子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反復讀讀,想想從這個日子中,你體會到北京的春節(jié)是( )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老舍筆下的“北京的春節(jié)”下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老舍主要描寫了春節(jié)的那幾天?
二、精讀課文,重點突破
1、熱鬧的除夕
從除夕這個日子中,你體會到北京的春節(jié)是熱鬧、團圓的
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課文從哪些方面具體分述“熱鬧”?
從“味、色、音、情”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lián)”“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寫香味的是哪一句?
。1)指名讀:你能把這香味讀出來嗎?
。2)評價:你們聞到這酒肉的香味了嗎?
。3)再讀-男生齊讀師:這就是濃濃的年的香味呀!
寫顏色的是哪一句?寫了哪些顏色?這色彩、這景象讓人一下感受到過年的—喜慶
。1)指名讀:能通過朗讀把喜慶傳遞出來好嗎?
。2)多喜慶呀!女生一起讀
寫聲音的是:引讀——“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
聯(lián)系你們的除夕夜,在這燈火通宵的夜晚除了鞭炮聲還可能有什么聲音?(歌聲、笑聲、談話聲等)這個晚上大家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就叫——守歲。知道守歲意義嗎?(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
除夕也是團圓之時呀,引讀——“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眻F圓飯,守歲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年的.情味兒。
閉上眼,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這熱鬧團圓的除夕之夜吧!
過年嘍,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聽著這喜慶的爆竹聲,聽著這歡快的音樂聲,你似乎看見了什么樣的場景?回憶起怎樣的畫面?
除夕真熱鬧。∽屛覀冊賮眢w會體會。
這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看屏幕,讀——
這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讀
這還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讀
一句話一番景,老舍的語言就是簡煉。
2、正月初一
過渡:如果說除夕是繁忙、熱鬧的,那么正月初一就是——悠閑、快樂的,所以文中說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
都寫了有哪些悠閑、快樂的事?最快樂的是(逛廟會)逛廟會,這也是北京老百姓過年的一個傳統(tǒng)風俗。誰知道什么叫廟會?
。ǔ鍪菊n件) 一起逛逛廟會吧!廟會是小孩兒和年輕人的快樂世界?少I一大串的糖葫蘆和棉花糖,可以欣賞無數的彩色風車,可以看各式各樣的表演。
多么快樂的日子呀,齊讀第九自然段,一起再感受一下初一的快樂。
3、元宵節(jié)
過渡:如果說元宵是春節(jié)的一個**,那元宵的**就是——(花燈)找出描寫燈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指名讀)自由讀讀這些句子,說說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了什么?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出示課文插圖)引讀——同學們看課文的插圖,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再讀讀這些句子,讀出元宵的紅火、美麗,讀出這濃濃的年味。
同學們看過我們今年元宵燈會嗎?老師拍些燈會上照片請你們欣賞欣賞,能用課文中“有的……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寫寫你看到的花燈嗎?
在這紅火而美麗的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男女老少觀燈賞月品元宵,心情多么舒暢,怪不得老舍先生由衷贊嘆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四、閱讀練筆,課外拓展
1、今天,我們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重溫那京味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到北京的春節(jié)那濃濃的年味,這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
2、拓展閱讀:其實不同的人感受的春節(jié)是不一樣的,梁實秋就不特別喜歡過年,斯妤又覺得過年是大忙特忙。課后請大家讀一讀“閱讀鏈接”。
3、小練筆:你眼中的春節(jié)又是什么樣的呢?寫下來?梢詫W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寫的方法,注意詳略得當。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jié)
熱鬧 喜慶 團圓 祥和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時間為序 詳略得當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奶奶的白發(fā)》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主要寫了奶奶和孫子之間的一段對話,表現了兩代人之間的親情。它篇幅雖短,但意趣橫生,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課文。
教學理念
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讀書和心靈交匯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閱讀的激情;使學生在質疑解讀中流露真情;助學生在想、述、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全面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兩句。
2.學會3個生字。
3.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兩句。認識到長輩為撫養(yǎng)我們成長所付出的艱辛、勞苦,懂得要尊重、關心長輩,不要讓長輩為我們操心。
教學流程
師:小朋友,從上學期到現在,我們已經學了很多首兒歌。最近老師又教了大家?guī)资,不知道還記不記得?(生高呼:記得。)好,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看圖猜兒歌的游戲。
。ń處煶鍪緢D。眾生搶猜兒歌名。師生一起繪聲繪色地背誦。)
思想小點撥:這兒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墒變焊瓒寂c情感教育有關,選自《詩文賞讀》。一首名為《紫葡萄》,另一首名為《變只大雁往南飛》。)
師生齊演唱與之相關的歌曲《爺爺奶奶》。
【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我校自編的課外讀本趣味性很強,又和課文相配套,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常常選擇一些兒歌指導學生閱讀。這堂課,在課前我采取看圖猜謎語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背兒歌,活躍了氣氛,增添了趣味。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我想:如果小朋友從小就能把閱讀當作是他們喜愛的活動,那該有多好!】
一、啟動情感,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在剛才背的兒歌和唱的歌中,我們都提到了同一個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師點板書,生齊說:奶奶)奶奶,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朱老師也有。來,揮揮小手,朝奶奶親熱地打聲招呼吧!
2.請學生用親熱的聲音呼喚奶奶。
3.師:看來大家都很喜歡自己的奶奶。課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歡奶奶的小朋友。他說呀,他奶奶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頭白發(fā)。(出示奶奶頭像圖貼。)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故事(邊揭題邊范讀:奶奶的.白發(fā))。
。1)指名讀;(2)齊讀。
【所教課文是《奶奶的白發(fā)》,因此,在此時通過讓學生跟奶奶親熱地打招呼,能勾起學生對奶奶的熟悉感、親切勁,乃至一種莫名的沖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步感知,質疑探求。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若有疑問,可在聽完朗讀后提出。
2.學生紛紛質疑。
3.小結:瞧,我們的小朋友多聰明、多會學習,一下子就提了好多問題。別急,待會兒我們通過學課文一個一個地來解決,好嗎?(生:好。)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如在聽完故事后,我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積極、主動向老師提問。小朋友愛提問是天性,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提問、愛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更是張揚個性的需要。對小朋友提出的不同問題,我都用贊賞的目光、鼓勵的言語給予肯定,這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更為自由、舒展的平臺。】
三、充分誦讀,巧破疑難。
1.導讀第一段。
。1)學生充分地、自由地讀第一自然段。
。2)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3)巧解好奇。
①示范演好奇的樣子。
②詢問過渡:好奇的樣子看到了嗎?明白了嗎?
、壑该吓_表演。
>
師:A.哎,看他剛才把眉頭都皺起來了,這好奇的樣子還真像。
B.瞧,小朋友剛才這一臉不明白的、奇怪的樣子,可好奇啦!
、軐W生齊演。
。ㄈ暨@是某個學生一開始提出的疑問,那在操作步驟③后就應有反饋,問問他明白了沒有,讓他給大伙兒演一演,在演中給予反饋。當然有此之后,步驟④可以省略。)
2.導讀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兩句。
。1)過渡:那奶奶聽了我的話后,她又是怎么說的呢?
。2)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3)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4)指導看圖(實物投射教學插圖):看哪,這個奶奶說話的時候表情、動作是怎樣的?
。5)學生自由學著樣子準備表演。
。6)指名上臺表演。
。7)妙破難句一半一半。
、賻熯呝N邊述,變換句意,降低難度。哎,對呀,奶奶怎么會說她的這一頭白發(fā)有的有的
、趯嵤虑笫,喚起眾生疑難,引起共鳴和關注:我不明白(作舉手狀),你明白嗎?那你呢?你呢
③引導學生說說平時奶奶都是怎樣關心他們,為他們操心的?
根據學生回答強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勞、勞累、忙。
、苄〗Y:A.是呀,奶奶為你們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這一頭黑發(fā)就是這樣為你、為你、為你們才變白的。所以,奶奶笑著說:(點著板書前半句)這白發(fā)一半是你給的。你們明白了嗎?(明白)那你呢?你呢?B.知道嗎?(點著板書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時候,奶奶也是這樣關心他,為他操心!
【這里我摒棄了以前那種追求整齊劃一、尋找統(tǒng)一結論和標準答案的告之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例舉談論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訴,也不是外塑,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是自我建構和生成的!
(8)過渡:那么當奶奶說,她的這一頭白發(fā)有的是你給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呢?
。ㄔ儐柋娚,引起共鳴,營造氛圍。)
。9)指名多人讀下一句話。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為此,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要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這是我實施教學的首要重點目標。在教學中,我無時無刻都在努力營造著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或通過精心設置的導語;或用激勵性、挑戰(zhàn)性的話語;或在學生朗讀之后,給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在整堂課中就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當然,這讀也不是枯燥、刻板、一味地念書唱山歌,而是在以讀為本的基礎上有所思、有所悟,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魅力、明白樸實的道理、提升閱讀的樂趣。】
三、以講代背,自然內化。
1.小朋友,現在我們來講一講這個關于《奶奶的白發(fā)》的故事,好嗎?
2.學生自由練習。
3.指名上臺講演。
【內化語言是一個能動的自我構建過程。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語言的初步階段,光積累不行,還要學轉化、學表達。為此,我竭力運用多種途徑給予學生切實的幫助,通過自讀欣賞、聽讀欣賞、用眼觀察、身心一體地多感官參與,語音、語意、圖像、情感、觀念等要素融合,幫助學生感受、積累語言,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表現語言,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地完成背誦積累的任務!
四、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寫生字:指、半、給(讀準字音)。
2.指名口頭擴詞。
3.自學課文后筆順。
4.書上田字格中描紅,描好觀察:怎樣寫才能寫得漂亮?
5.當小老師當堂交流。
6.習字冊上練習書寫。
【讓學生在實踐描紅、自主觀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寫好字的要領,并讓其當小老師上臺交流,而后在讀帖、描紅、仿影和臨帖的系列過程中,再次讓學生從認識和操作上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并獲得進一步的深化。為此,寫字教學中要堅持既動口,又動手,更動腦的三動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語文教案 篇7
八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課文背影預習教案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學習重點】:
1、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 神的細節(jié)描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課前自學、課中交流】
《背影 》是一支愛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牽夢繞,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淚下。文中處處都凝聚著愛,一種細致入微、無處不在的深沉而熱烈的愛。
1、言行中看父親
A縱觀全文,找找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情,體會父親對兒 子細致入微的愛。
B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 :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找 出來并體味父親言語里面蘊涵的深厚感情。
2、細節(jié)中悟父愛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要費事些。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帽子,穿著褂子和棉袍,走到鐵道邊,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著上面,腳向上縮;他身子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 他的背影,我的淚流下來了。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 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八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課文背影預習教案第二課時
比較閱讀,問:你認為文中哪些細節(jié)特別打動你,為什么?
3、感動中談父愛
“背影”成了父親 最好的詮 釋,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動人的篇章?吹竭@篇文章,我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你也一定被父親深深地打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個眼神,也許是一份特別的禮物……請你敘述一次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課堂小結】:
教師贈言:
同學們,世間的.愛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 暖我們的生命歷程。如果你們對父母、親人心存感激,就趁他們還健在的時候,趁他們還愛著我們并能接受我們的愛的時候,珍惜這份愛并好好地表達出來吧。哪怕只是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淺淺的微笑,哪怕只是給父母端上一杯水,或盛上一碗飯……有關親情,有關愛,老師沒有確切的答案給你們,今天的課只能算是一塊“磚”,拋給你們,希望引 出你們對家人愛的“玉”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19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4
語文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