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必備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
、逵螒虿遏~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浚ㄐ『樱
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2.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3.集體送魚。
㈡認識數字7
1.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2.教師:數字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戲貓捉老鼠
1.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2.幼兒操作
、杪犚魳吠嬗螒颍ㄘ堊嚼鲜螅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表現輪船各個部分的結構關系,學會合理布局畫面。
2、引導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輪船圖片、幼兒繪畫工具、范例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坐過船嗎?大河里有什么船呢?誰來說說?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言。
二、老師示范講解。
1、教師播放輪船圖片,小朋友看看這條大河里的船是什么船?(輪船)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呢?
2、出示范畫,我們看看這艘大船是怎樣畫的,先畫一條長直線做大船的底,然后在線條的兩端向上畫兩條斜線,船頭是尖尖的,船尾是彎彎的,船體有好幾層,每層船艙周圍都有欄桿,有門窗,還可以在船上掛上彩旗使船更漂亮。還可以畫些人在甲板玩耍。
三、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把船畫大些,畫清楚船的`各個部分的合理布局。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的輪船畫的好,好在什么地方?
活動反思:
《幼兒園指導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 本次活動教師能捉住幼兒天天感知到的生活環(huán)境中的美來引導幼兒進行欣賞、體驗,實現審美素質的提高。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回復漂流瓶,積極參與互動交往活動。
2.感受與人交往、合作的樂趣,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漂流瓶》、筆記本電腦和電子白板。
2.班級開展過漂流瓶的互動活動。
3.照相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1.出示課件。
2.師:又到了我們班級漂流瓶的時間啦,我們一起來瞧瞧今天班級互動海洋中哪些漂流瓶有新消息。(交往瓶、提問瓶,心情瓶和傳遞瓶)
二、逐一回復漂流瓶
(一)嘗試回復交往瓶,感受與朋友交往的樂趣。
1.打開交往瓶,觀看動畫。
2.教師提問。
3.個別幼兒示范講述。
4.幼兒相互自我介紹。
5.小結:交朋友真是件快樂的事情。通過這個交往瓶我們學會了如何主動介紹自己來結交新朋友,相信有了這個好辦法我們一定會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ǘ﹪L試回復提問瓶,感受合作解決問題的快樂。
1.打開提問瓶,出示問題圖片1。
。1)教師提問。
。2)個別幼兒示范。
2.出示問題圖片2。
。1)教師提問并提出探索要求:兩人合作/一段音樂的時間。
。3)幼兒兩兩合作嘗試。
。4)個別幼兒展示,拍照回復漂流瓶。
3.小結:只要同心協力的合作,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希望提問漂流瓶的主人能滿意!
。ㄈ﹪L試回復心情瓶,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1.打開心情漂流瓶。
2.教師提問。
3.幼兒自由回答。
4.小結: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想法漂流給他,相信有了我們的關心、幫助與分享,他的心情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四)嘗試回復傳遞瓶,體驗分享快樂的.喜悅。
1.打開傳遞瓶,出示教師圖片。
2.教師提問并講解逐一傳遞的要求。
3.幼幼互動傳遞信息。
4.全體幼兒送心情卡。
5.小結:原來一個人的快樂進行傳遞與分享,就能帶來這么大的快樂,分享快樂真是令人愉快!以后我們有快樂也要記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結束部分
師:小小的漂流瓶不但能結交新朋友,解決難題,幫助他人,還能傳遞快樂,真的很神奇。以后大家想交流、想分享心情或者是有困難的時候歡迎大家使用漂流瓶哦,朋友們一定會給你很溫暖的回復!!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兩個部分之間互換的關系。
初步探索、學習7、8的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兩份各有幾種分法。
能將記錄與同伴進行相互檢查并發(fā)現問題,養(yǎng)成互查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學過6以內各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7、8的涂色活動圓圈圖各一張,彩色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6頁)幼兒人手一支筆;剪下《幼兒用書》(p19、20頁),雙色圓片片;小簍子若干,內放數量為7或8的雙色圓形片片,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快樂圓點怎樣涂?
教師:許多小圓圈來和我們玩游戲。出示7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并說出總數,知道今天分合游戲的總數是7。
教師:我們來變個小魔術,把每排圓圈中的一些變成彩色的,你想怎樣變。
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涂圓點,提醒幼兒按一定的順序涂色,如:提醒幼兒按一定的順序涂色,如:第一排涂一個圓圈,第二排涂兩個圓圈……引導幼兒涂一色后用兩種方法記錄。
教師再出示8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總數是幾。
引導幼兒猜測:把8分成不同的兩份,可能有幾種分法?鼓勵幼兒去試一試,看自己猜的對不對。
2、小組操作活動--涂色,觀察每排蘋果的.數量和顏色,請你依樣按序給蘋果涂色,按顏色把蘋果分成兩份,并在左邊記錄,完成7的分合式。
連線。觀察閱讀花朵里的數字和花盆上的總數,請你劃線將兩個花朵合起來的總數與相應的花盆連起來。
翻泡泡,幼兒先將圓片按一種顏色排成一排,記錄總數,然后翻一個圓片記錄兩次,最后說一說每次分合的結果。
3、活動評價--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結果,展示幼兒的記錄單,進一步鞏固按順序記錄的方法。師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兩份有6種分法,8分成不同的兩份有7種分法。
展示按互換關系記錄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這種記錄方法和按序記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請幼兒介紹是怎樣記錄的,鼓勵幼兒也可以嘗試用該種方法進行記錄。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前不久,我們剛結束了動物園的親子社會實踐活動,與各種動物的近距離接觸,激發(fā)了孩子們對于動物的濃厚興趣。小班的孩子本來就對動物有著天生的喜愛之情,因此,《動物花花衣》的主題自然而然地進入了。
隨著主題的進展,我發(fā)現我們班的孩子對于動物的皮毛特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比如他們知道斑點狗身上到處都是黑色斑點,斑馬的條紋是一條一條的,奶牛的身上到處是一塊一塊的等,但孩子們的這些已有經驗都還比較零散、個體。同時我也發(fā)現,很多孩子對有著相同顏色、不同花紋的一些動物皮毛特征還缺乏仔細判斷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重在讓幼兒發(fā)現幾種常見動物皮毛花紋、顏色的不同,由此引發(fā)幼兒喜歡、親近各種常見的動物,分辨動物明顯的特征。
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直觀形象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鮮明色彩的森林背景和形象生動的幾種常見動物形象,并創(chuàng)設了易于孩子融入的捉迷藏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在情景之中說說、找找、玩玩,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我將幼兒帶入了一個捉迷藏的游戲情景,通過找尋藏起來的三個小動物,感知動物花紋的不同之處;環(huán)節(jié)二,在幫動物找朋友的同時,讓幼兒感知原來同樣花紋的花花衣還有不同的.顏色;環(huán)節(jié)三,幫動物穿花衣,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感知動物的不同花花衣。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動物,發(fā)現幾種常見動物皮毛花紋的不同。
2、在找找、貼貼皮毛的過程中,激發(fā)親近動物、喜歡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動物背景圖片和相匹配的動物衣(花紋卡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動物穿著花花衣。
1、出示背景圖: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要和小朋友們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看看都有誰躲起來了?(幼兒根據皮毛顏色、花紋等尋找背景中隱藏的幾種動物)
2、小結:斑馬、長頸鹿、斑點狗都穿著不一樣的花花衣,有的是一條一條的花花衣,有的是一點一點的花花衣,有的是一塊一塊的花花衣。
二、找一找——為小動物找朋友
1、斑馬、長頸鹿、斑點狗這三個朋友又要和我們玩找朋友的游戲。(出示老虎、梅花鹿、
奶牛等其他動物圖片)
2、幼兒操作,找出相同花紋的動物朋友。
3、小結:原來相同花紋的花花衣,顏色也有不同。好多小動物都找到了跟自己穿著相同花
紋花花衣的朋友,真開心!
三、幫一幫——給小動物穿花花衣
1、出示若干動物輪廓圖:
現在又有幾個小動物也想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可它們還沒有穿好漂亮的花花衣,請小
朋友們來幫助它們穿上花花衣。
2、 幼兒操作:自由選擇動物皮毛圖片進行黏貼。
3、 和動物朋友合影。(結束)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使用各種材料打扮雞蛋寶寶。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3、激發(fā)幼兒熱愛雞蛋寶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熟雞蛋一個。
2、各種裝飾材料:油泥、顏料、蠟筆、彩色紙片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打扮好的雞蛋寶寶,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個雞蛋寶寶與你們平時的雞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
二、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1、教師:"你們想不想打扮雞蛋寶寶?""平時爸爸媽媽怎樣為你打扮的?"
2、說一說自己的設計。
教師:"你們打算怎樣打扮雞蛋寶寶?"
三、幼兒選擇所用的裝飾材料,開始動手為雞蛋寶寶打扮。
幼兒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四、觀看幼兒的作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雞蛋寶寶,并為雞蛋寶寶取名字。
1、教師:"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雞蛋寶寶的?"
2、教師:"請你為你的雞蛋寶寶取個好聽的名字。"
活動目標:
1、能夠使用各種材料打扮雞蛋寶寶。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3、激發(fā)幼兒熱愛雞蛋寶寶的情感活動準備:
1、熟雞蛋一個。
2、各種裝飾材料:油泥、顏料、蠟筆、彩色紙片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打扮好的雞蛋寶寶,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個雞蛋寶寶與你們平時的雞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
二、為雞蛋寶寶設計形象:
1、教師:"你們想不想打扮雞蛋寶寶?""平時爸爸媽媽怎樣為你打扮的?"
2、說一說自己的設計。
教師:"你們打算怎樣打扮雞蛋寶寶?"
三、幼兒選擇所用的裝飾材料,開始動手為雞蛋寶寶打扮。
幼兒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四、觀看幼兒的作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雞蛋寶寶,并為雞蛋寶寶取名字。
1、教師:"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雞蛋寶寶的?"
2、教師:"請你為你的雞蛋寶寶取個好聽的名字。"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充分利用各種材料裝扮角色,注意相互協助。
2、拓展故事情節(jié),豐富表演內容。
活動準備:
三只小豬和大灰狼、豬媽媽的`頭飾,自制草房、木房、磚房等道具,事先布置好表演的場景:自制頭巾、裙子、披風等道具。
指導要點:
1、請上次游戲過程中的個別幼兒分別示范表演豬媽媽、小豬和大灰狼。
2、請一組幼兒示范利用各種材料裝扮角色及相互協助情況。
3、提出表演要求。
(1)生動形象、夸張地表現不同角色性格特征。
。2)用心裝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注意相互幫忙。
4、幼兒分組游戲。
5、評價:
學習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表演情況。
6、拋出問題:
怎么擺放道具更便于我們收拾?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以圖片、語言引導幼兒理解體驗故事情節(jié),探索獲取新知識;
2、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維并會講述;
3、教育幼兒遇事會動腦筋想辦法;
4、結構文字的認識:對岸、爬、夠、馱、摘、互相幫助。
【活動重點】
1、理解故事內容,教育幼兒遇事會動腦筋想辦法;
2、結構文字的認識:對岸、爬、夠、馱、摘、互相幫助。
【活動難點】根據圖片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知道猴子和水牛的習性;游戲:摘桃子;謎語2則。
物質準備:猴子和水牛的卡片各一張,和故事相關的圖4張,字卡(對岸、爬、夠、馱、摘、互相幫助)3套,桃樹畫一張,桃子卡片若干,“幫我早讀書”第五冊一本及磁帶一盤,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主題。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新朋友,但是他倆現在不愿意出來跟我們的小朋友見面,他們說要你們猜猜他倆是誰,猜對了就出來。
1、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桿上樹是能手,擅長模仿人動作,家里沒有山里有。你們猜猜他是誰?(猴子)出示卡片。
2、兩彎新月頭上長,常常喜歡水中躺,身體龐大毛灰黑,勞動是個好榜樣,你們猜猜他有事誰?(水牛)出示卡片。
師:我們的小朋友都很聰明,那你們看看今天誰來了?(猴子和水牛)。
二、運用圖畫、文字、理解故事內容。
師:猴子和水牛是遇到了問題,他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讓我們來幫助他們好嗎?(好)那他們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1、出示第一幅圖畫。
提問:這幅圖畫上有什么?(幼兒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出示字寶寶對岸。
教師總結:河對岸有很多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
2、那猴子和水牛遇到什么問題了呢?出示第二幅圖畫。
師:猴子和水牛遇到的問題就是猴子想吃桃子,水牛也想吃桃子,但是有什么辦法他們才能都吃到桃子呢?小朋友們來幫忙想一想?(幼兒討論)。
教師引導出示字寶寶:爬、夠。
教師總結:猴子想吃桃子,它會爬樹,但不會游泳,過不去。水牛也想吃桃子,它會游泳,但不會爬樹,夠不著。
3、那他倆該怎么辦呢?小朋友來想一想?出示第三幅圖畫。
教師引導出示字寶寶:互相幫助、馱、摘。
教師總結:于是它們互相幫助,水牛馱猴子過了河,猴子爬上樹摘到了桃子。
4、出示第四幅圖畫。
他倆都吃到了又紅又大又甜的桃子。
三、給字寶寶照相。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字寶寶都出來了讓我們給他們照張相吧。記住他們的樣子。
四、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故事聽兩遍,邊聽故事邊聯系圖畫、字寶寶跟讀。
五、復述故事。
根據圖片、字寶寶讓幼兒復述。
(注:可集體復述也可請個別幼兒復述。)
六、鞏固字卡:游戲摘桃子。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像小猴子一樣到桃樹上去摘桃子啊,(想)但是老師有一個要求,小朋友把桃子摘下來以后,念對桃子后面的字寶寶桃子才能屬于你,否則就要把桃子再粘到樹上,由下一個小朋友來摘。
。ǚ椒ǎ涸O計一顆簡單的大樹,用雙面膠把桃子貼在樹上(桃子后面有字寶寶)然后讓小朋友摘桃子,要說對桃子后面的字寶寶桃子才能屬于你,否則就要把桃子再粘到樹上,由下一個小朋友來摘。)
七、結束部分。
。ㄒ唬┲R遷移:讓幼兒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互相幫助。
導語:小朋友們,我們幫助猴子和水牛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是不是也要互相幫助!
。ǘ┗顒友由欤赫埿∨笥褌兓丶野堰@個故事講給我們的爸爸媽媽聽。
附原文:猴子和水牛
河對岸有很多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
猴子想吃桃子,它會爬樹,但不會游泳,過不去。水牛也想吃桃子,它會游泳,但不會爬樹,夠不著。
于是它們互相幫助,水牛馱猴子過了河,猴子爬上樹摘到了桃子。
它倆都吃到了又紅又大又甜的桃子。
中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好奇,愛冒險,有探索精神,有初步的競爭意識。喜歡看動畫片,并常模仿故事情節(jié)中的人物,會分辨正義與邪惡。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我用故事情節(jié)貫穿與教學活動中,使孩子在活動中學習投擲的動作。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投擲動作,并掌握一定的投擲技巧。
2.通過尋寶游戲,激發(fā)孩子對學習投擲的興趣。
3.復習鞏固立定跳遠、匍匐前進、饒物走、平衡動作,培養(yǎng)幼兒動作協調能力和正義感。
活動準備:
地圖、紙球、塑料瓶、沙包、紙盒、軟墊、老虎模板、字卡、輪胎,孩子已有相關的故事人物的經驗,知道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
活動重點:
肩上揮臂擲準。
活動難點:
能擲準左右移動的物體。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ǘ┗静糠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和紙球做游戲看看你們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你是怎樣玩游戲的?
小結:①找出幾名完法與眾不同的幼兒進行展示。
、诠膭詈⒆娱_動腦筋想出不同的玩法。
2.練習投擲動作
動作要領: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稍彎曲,身體往后傾。右手拿紙球高舉與肩上,眼睛向前看,數一、二、三的三時右腳用力蹬地把紙球投向目標。
教師在場地上掛上頭飾,呼拉圈等引導孩子投準。
小結:這位小朋友練得真棒,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投紙球的。
3.游戲:戰(zhàn)勝黑心虎
。1)玩法:教師收到飛鴿傳書:前面有座 山,山上有只黑心虎,需要我們去尋找寶物消滅它!地圖在水溝前方的箱子里。
教師:咱們找好同伴一起跳過小水溝找地圖,看看地圖上有什么提示!
孩子根據地圖提示的.順序分別爬過軟墊,走過竹銻,跨過輪胎,行進跳過沼澤。找到寶物后一起用手上的寶物攻擊會活動的黑心虎。
(攻擊時離目標約2米遠)
。2)規(guī)則:孩子必須按照地圖提示的順序完成尋寶過程。
4.小結
、俦頁P不怕困難的,勇于接受挑戰(zhàn)的孩子。
、诼蓜臃潘。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2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01-03
中班教案01-03
中班教案01-03
中班教案01-03
中班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