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教案1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地點:室內(nèi) 知識領域:美術與語言
活動名稱:
(一)如果沒有水
活動目標:1、讓幼兒明白水的重要性。
2、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
3、訓練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準備活動:老師預先把幼兒園內(nèi)的水龍頭總水閘關掉。
1、預備大張麻將紙。
2、彩色筆。
主要內(nèi)容和步驟:
一、設定情景:玩沙后,老師帶領小朋友到廁所去洗手。
二、發(fā)現(xiàn)所有的.水龍頭都沒有水流出來。老師引導提問:現(xiàn)在沒水洗手,怎么辦?
三、讓幼兒自由發(fā)表,提出如何解決缺水問題,然后引導小組討論“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四、小組分享。
五、老師總結(jié):水是很重要及生物離不開水。
日常生活:提醒幼兒洗手后,記得關水龍頭。
家園共育:要求家長們,在家中也要提醒幼兒不要浪費水。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地點:室外知識領域:音樂
活動名稱:
。ǘ┧嬗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
準備活動:大小一樣的瓶。
主要內(nèi)容和步驟:老師先引導幼兒回憶昨天的活動情形后,告訴幼兒今天我們的活動內(nèi)容!逗寐牭囊魳贰
。ㄒ唬├檬⒂胁煌萘康乃壳么虺稣Ц枨。
。ǘ├蠋熡檬质痉杜墓(jié)拍。
。ㄈ┕膭钣變哼\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拍出節(jié)拍。
。ㄋ模┙坛枨耙龑в變簞(chuàng)編動作。
(五)律動表演。
日常生活:引導幼兒注意聆聽水的聲音。
家園共育:親子游戲:運用水制造出各種好聽的音樂。
內(nèi)容擴展:節(jié)約用水的有趣宣傳標語
1. 水房:別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
2. 浪費用水可恥,節(jié)約用水光榮。
3. 當你讓水白白流掉時,我們離干旱又近了一步。
4. 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
5. 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6. 節(jié)約用水造福人類,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7. 世界缺水中國缺水城市缺水,請節(jié)約用水。
8. 遠水不救近火。
9. 強化城市節(jié)約用水管理,節(jié)約和保護城市水資源。
10. 人體有%是水份,節(jié)約用水,尊重生命。
11. 樹立人人珍惜水,人人節(jié)約水的良好風尚!
12. 依法管水科學用水自覺節(jié)水。
13.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14. 高爐熱水煤炭耗,珍惜熱水莫亂倒。
15. 別再讓它傷心流淚--請自覺關好水龍頭。
內(nèi)容擴展:節(jié)約用水的有趣溫馨提示語
1. 滴水即生命,請珍惜水資源。
2. 惜水愛水節(jié)水從我做起。
3. 節(jié)約用水是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保障供水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4. 節(jié)約用水不光關系個人更關系國家世界的`未來。
5. 節(jié)約用水,重在合理用水,科學用水。
6. 流得多,留得少!
7. 堅持把節(jié)約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設節(jié)水型城市。
8. 流水不腐亦不復。
9.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10.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1.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業(yè)的血液城市的命脈。
12. 節(jié)約用水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措施。
13. 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全社會共同責任。
14. 珍惜點滴,珍惜生命之源。
15. 創(chuàng)建節(jié)水型城市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
16. 水池邊:不要讓流失的水成為后人的淚。
17. 加強節(jié)約用水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節(jié)水意識。
18. 請珍惜寶貴的生命之源--水!
19. 節(jié)約用水,浪費可恥。
20. 請珍惜每一滴水。
節(jié)約用水的有趣提示語推薦
1. 請動一下手,關好水龍頭。
2. 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請節(jié)約!
3. 一周無水,人則虛;一年無水,則國損;百年無水,將如何?
4. 為了我們的未來,請您珍惜每一滴水。
5. 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時方覺可惜。
6. 龍頭打開水嘩嘩,轉(zhuǎn)身莫忘關掉它。
7. 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
8. 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
9. 請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淚。
10. 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11. 一滴清水,一片綠地,一個地球。
12. 國之棟梁不可無,生命之水不可枯。
13. 節(jié)約用水,珍惜生命。
14. 水是生命之源,節(jié)約用水。
水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和樂趣,理解水的應用和危險性。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水、預防水災的意識和能力。
3.提高學生應對水災事故的緊急救援能力。
教學內(nèi)容:
1.水的特性及應用:水的物理特性、水的運動與變化等。
2.水的危險性:溺水、洪水等。
3.水的安全使用和預防措施。
教學步驟:
Step 1:導入(5分鐘)
教師通過展示一些與水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引起學生對水的興趣,并帶入本課主題。
Step 2:學習水的'特性及應用(15分鐘)
教師簡要介紹水的物理特性,如透明、流動等,并讓學生參與實驗展示水的運動和變化。教師還可以介紹水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應用,如飲水、農(nóng)業(yè)灌溉、發(fā)電等。
Step 3:學習水的危險性(15分鐘)
教師向?qū)W生介紹溺水的危險性和洪水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溺水和洪水事故的后果和救援工作。
Step 4:討論水的安全使用和預防措施(10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正確使用水、預防水災。教師可提供以下問題引導討論:在游泳或接觸水域時要注意什么?如何避免溺水事故發(fā)生?發(fā)生洪災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和周圍人的安全?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Step 5:小結(jié)(5分鐘)
教師總結(jié)本課的內(nèi)容,強調(diào)水的重要性和樂趣,同時提醒學生要正確使用水、預防水災,并學會緊急情況下的自救和救援措施。
Step 6:拓展活動(15分鐘)
教師布置拓展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水相關的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在下節(jié)課上進行展示。
教學資源:
1.圖片、視頻等展示素材。
2.實驗用水和相關物品。
3.討論問題的提示。
評估方式:
1.學生參與討論和答題的表現(xiàn)。
2.學生完成拓展活動的成果。
教學延伸:
1.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水資源,減少浪費。
2.組織學生進行水災應急演練,提高學生的自救和救援能力。
3.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單位、實地考察水資源利用和水災防控手段。
水教案3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的快樂。
2、養(yǎng)成遇事善于創(chuàng)新思考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玩水用的各種用具及玩具:
⑴大盆、桶。
、菩∨、勺子、杯子、瓶子、碗。
、腔@子、海綿、手絹、注射器、水管、海螺、塑料袋、煙盒、眼藥水瓶、浴棉、吸管、噴水壺、桔皮。
、燃堫悾盒l(wèi)生紙、報紙、卡紙。
2、磁帶《快樂的'小溪流》、錄音機。
3、教學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春天天氣干燥,小樹苗口渴了,你愿意幫小樹苗澆水嗎?
2、給水搬家。(播放背景音樂)
、诺谝淮斡變鹤赃x工具(第一組工具)運水,要求每人只能運一次。及時總結(jié)幼兒表現(xiàn):你剛才選了用什么工具運水?
、圃俅芜\水。提問:除了用容器外,你有什么辦法可以將水運走?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想出與眾不同的新方法。幼兒大膽發(fā)言后,出示第二、三、四組工具,幼兒自由選擇工具運水。 教師總結(jié)幼兒表現(xiàn),看孩子使用了哪些與眾不同的方法,對于比較特殊的方法,可以請孩子進行演示。
⑶如果有孩子選擇了用紙運水,和孩子一起探討用紙運水的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運水有什么不同。
、仍俅畏纸M活動,每組選一名幼兒幫水搬家,只運一次,看哪一組選用的工具最多?總結(jié)幼兒表現(xiàn)。
3、幼兒依據(jù)生活經(jīng)驗討論發(fā)言:水的用處。
4、教育幼兒要節(jié)約用水。
水教案4
教材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探究的內(nèi)容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并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痹谌粘I罨顒舆^程中,孩子對水有濃厚興趣,他們對水真的是百玩不厭。在本節(jié)活動中,運用科學活動梯式教學法,結(jié)合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運用游戲的方式調(diào)動幼兒參與興趣;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主動探究,通過親身體驗、自主探究、分享交流的方式了解水的特征,體驗與同伴合作,運用多種方法齊心協(xié)力幫水寶寶搬家的成功感,以此激發(fā)幼兒的合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感知水會流動的特征。(重點)
2、能大膽嘗試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引導幼兒動手體驗玩水的樂趣,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難點)
3、萌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情感。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以前玩水過程中初步了解了水的特征。
2、物質(zhì)準備:自制小水路;玩水材料:水盆、水筐、注射器、海綿、空礦泉水瓶、毛巾、紙杯等;植物、平衡木、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通過幫水寶寶在小水路上玩滑梯活動,幼兒親身體驗,了解水的會流動的特征。
提問:水寶寶在水路上會怎樣?
小結(jié):水會流動,并能從高處流向低處。
二、提供材料,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幫水寶寶搬家。
1、教師出示搬水工具:礦泉水瓶、紙杯、注射器、海綿等,幼兒自選物品,自主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每人自選一樣物品,試一試幫助水寶寶搬家?提醒幼兒保護好水寶寶,不要把水寶寶弄丟。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講述幫水寶寶搬家的方法。
提問:你是用什么材料幫水寶寶搬家的?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么了?
小結(jié):水會流動,并且通過小朋友的幫助,水寶寶成功的搬進了新家。
三、延伸活動,引導幼兒感受水的重要性,萌發(fā)節(jié)約用水的情感。
1、幫小白兔解決缺水問題,體驗成功運水的樂趣。
2、分享交流,感知水的重要性。
課后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于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xiàn),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的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如幫水寶寶搬家等,了解水的特性,同時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fā)現(xiàn)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借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xiàn)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把東西擬人化,賦予他們感情、思想,于是我就把水比喻成水寶寶,利用幫水寶寶玩滑梯、幫水寶寶搬家等情節(jié)把整個活動串起來,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nèi)容。
水教案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發(fā)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經(jīng)驗準備:
感知水的流動性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盡量不灑出來。
材料的準備: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里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里面有毛巾)和裝有適量水的量杯;海綿、棉花、石頭、水果網(wǎng)、餐巾紙等材料若干;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
1、出示一個八寶粥罐,將量杯里的水倒進去,請幼兒猜還能倒回杯子。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罐,并做相同操作。
3、請幼兒猜一猜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集體交流討論水娃娃不見的`原因。
1、請幼兒上來把蓋子打開找出原因(原來里面有一條毛巾)。
2、得出結(jié)論毛巾把水娃娃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
三、為幼兒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進行記錄
1、以實物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2、集體猜想部分: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進行記錄(請幼兒自主選擇笑臉、哭臉娃娃去貼一貼)
3、分組實驗。
4、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進行記錄。
四、拓展經(jīng)驗,說說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
2、延伸: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利用會吸水的物品整理實驗臺,實地操作)。
會變魔術的稻草
適宜對象:中、大班幼兒(4—6)歲
價值指向:
1、利用稻草進行剪、扎、辮、變形、裝飾、組合等,創(chuàng)造出具有民間特色的小工藝品。
2、活動中能大膽嘗試,相互合作,充分感受稻草的利用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
3、萌發(fā)幼兒自我欣賞和愉快的情緒,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愿望,增強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材料設計:
1、用剪斷的稻草(長短不一)、紙、木膠、各種形狀的紙片供幼兒選取拼貼成各種圖案。
2、供草簾架、包裝線、稻草,用紙線前后交叉夾稻草的方法編草簾。
3、剪稻草末端三份之一長、用細銅芯線或彩色線綁扎,做成笤帚。
4、稻草扎成稻草人,再用紙、蠟筆、塑料袋、毛線、彩紙等材料來裝飾稻草人。
5、提供稻草、扣嘴,拿5—6根稻草用線扎住,盤起來(盤到稻草一半)作草墊的中心圓盤,然后用扣嘴穿過盤中心,用兩根稻草放在扣嘴中抽出后擰緊,附在原來的稻草上,編一圈后扣嘴移置外層,依次編成草墊。
6、用兩根稻草十字放置,豎放的一根上端往下折,然后添上一根橫著平行放在上面,把原來橫放著的稻草兩端往前翻折,依次進行,編到長約10CM左右,用線綁住下面的稻草,照此方法再編一個,兩個對合起來做成草龍。
玩法提示:
1、用長端不一的稻草拼成不同形狀的物體如“運動的人”、“各種車輛”、“形狀不一的房子”布置在活動室里。
2、用編成的草簾送到農(nóng)家園里給雞庶陽。
3、用稻草扎、編出笤帚,讓幼兒打掃活動室或包干區(qū)。
4、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裝飾材料或繪畫方式裝飾不同的稻草人,放在農(nóng)家園里或投放在區(qū)域里做游戲材料。
5、將編好的草龍玩舞龍游戲。
6、草墊,可當作坐墊或體育游戲材料。(如樹樁、障礙物等)
指導要點:
在操作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和材料的互動,去操作嘗試,并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能力差異去選擇操作。
問題1、小朋友你是怎樣讓稻草斷與其它材料混合、變出其它物?
問題2、小朋友你是怎樣用稻草、包裝線編成草簾的?
問題3、小朋友你是如何用稻草、扎辮的方法做成笤帚的?
問題4、小朋友你是怎樣用稻草與其它裝飾品裝飾成不同的稻草人?
問題5、小朋友你是如何用稻草編出草龍的?
問題6、小朋友你是怎樣用稻草扣編出草墊的?
水教案6
教學目標
感受愛斯梅拉達的人性美
學習多角度對比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主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字音 創(chuàng)新設計 自主學案
2、熟悉文章內(nèi)容,按小說三要素在文中劃下關鍵內(nèi)容。
一、上課檢查預習情況,理清文章思路。
解題:兩位主人公——伽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
重要事件——愛斯梅拉達在眾人的嘲笑聲中給伽西莫多伽西莫多喂水
注:點明相關段落
二、研習文本
過渡:兩張圖片
1、填空,要求——表情
圍觀的群眾 嘲笑 口干舌燥的伽西莫多
愛斯梅拉達 微笑著 給伽西莫多喂水
2、圖中中同學們最感動的表情是什么?最厭惡的表情又是什么?
明確:笑
過渡:同是“笑”,卻各不相同。
驗
3、且先看圍觀群眾的`“笑”——嘲笑,落實到言行有怎樣的表現(xiàn)?
提示:閱讀體驗
三次請求換來的是什么?(抓住變化,揣摩伽西莫多的心理)
伽西莫多——動物似的咆哮聲“給水喝” 群眾——笑的更厲害了
伽西莫多——更另人心碎的聲音“給水喝” 群眾——一陣哄笑
伽西莫多——喘息著“給水喝” 群眾——(想象)
三求三笑
苦——樂(對比)
思考:體現(xiàn)了圍觀群眾怎樣的人性?
明確:愚昧、無知,缺乏同情心
4、再看看“愛斯梅拉達給伽西莫多喂水”這一情節(jié)
愛斯梅拉達——溫柔、微笑
思考,她的人性又如何?
明確:善良
聯(lián)系圍觀群眾 美——丑(對比)
溫柔的愛斯梅拉達微笑著給伽西莫多喂水,他哭了。
笑——哭(對比)
淚——水
5、受盡圍觀群眾嘲笑時,伽西莫多沒有委屈流淚,為何現(xiàn)在會流淚呢?
那姑娘的水不僅滋潤了他干渴的喉,
那姑娘的善舉滋潤了他因受盡嘲弄而干渴的心靈
這是他感動于那姑娘善舉的眼淚,眼淚中映著水。
點題:一滴眼淚換一滴水
6、美德的力量是有感召力的,受到感動的不僅僅是伽西莫多,還有圍觀群眾。
對“圍觀的群眾看愛斯美拉達給伽西莫多喂水感動的拍手叫好”這一情節(jié),你有怎樣的理解、感悟?(自由討論)
提示:抓住群眾前后變化的反差,談談自己想法。
此處情節(jié)安排正體現(xiàn)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作者有意凸顯愛斯梅拉達的美德,是作者對人性美好的期望。
小結(jié):引用名言
三、拓展思維
在這美好的結(jié)局后,有沒有一絲隱憂
四、練習
書本“問題探討3”
水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知道大自然里有各種各樣的水。
2.初步感知疊詞的特點,學習使用疊詞。
3.初步接觸重點字詞:水、跳舞、臟、西瓜、汗水。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喜歡觀察生活中的水,對水感興趣。
2.物質(zhì)準備。
掛圖、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
活動過程: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讓幼兒猜謎語,教師說水的謎面,讓幼兒猜測。教師隨機出示大字卡“水“,讓幼兒感知。
二、感知理解活動
1.分享與講述。
。1)你在哪里看到過水?它是什么樣的?是什么味道的?鞏固幼兒對水的形態(tài)、特征的認識。
(2)擴散性猜想:水。
小小的水是什么水?大大的水是什么水?
會跳舞的水是什么水?靜靜的水是什么水?清清的.水是什么水?臟臟的水是什么水?甜甜的水是什么水?咸咸的水是什么水?
教師適時出示相應的打字卡“水”、“跳舞”、“臟”等,讓幼兒感知。
2.幼兒有序取書,進行自主閱讀。
啟發(fā)幼兒說說畫面上有什么水。
3.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幼兒認真傾聽詩歌《水》。
4.師幼看掛圖,共同討論,理解詩歌內(nèi)容。重點講述詩歌中的疊詞。
(1)圖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水?為什么說噴泉是跳舞的水?為什么說湖水是靜靜的水?西瓜水是什么樣的?汗水真的是咸咸的嗎?
引導幼兒從各種水的特點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出示相應的大字卡。
。2)引導幼兒對比、發(fā)現(xiàn)疊詞的特點。
請幼兒嘗試說說其他疊詞。
三、結(jié)束活動
交流小結(jié),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收書,整理自己的物品。
水教案8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2、幼兒能感知水的三態(tài)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四、說活動的重點難點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水滴旅行記》、電熱水壺一個、涼玻璃片、裝有熱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塊冰、圖表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數(shù)1、2、3把它請出來好嗎?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調(diào)動幼兒得積極性。
2、出示冰塊,感知,討論教師出示冰塊,引導幼兒感知,教師啟發(fā)式的提問。
(1)小朋友這是什么啊?(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進行參與,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
(2)討論水和冰有什么不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滿足幼兒得求知欲,也促進幼兒同之間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朋友,那水為什么會變成冰?(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敢說敢想,教師并充分給予肯定,做到以幼兒為主)
3、觀察和實驗:
實驗一:教師將電熱水壺中的水燒開,幼兒仔細的觀察,之后教師再出示相應的圖表一。
提問:(1)小朋友,你們要仔細的觀察熱水壺,告訴老師你看見什么了?(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2)那水和水蒸氣一樣嗎?(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jié)論,而不是教師直接告訴幼兒答案,那樣就忽視了幼兒的發(fā)展)
(3)想想水為什么會變成水蒸氣。浚ㄓ變褐g討論,知道誰經(jīng)過加熱就會比那成水蒸氣)
實驗二:在熱水杯上放塊涼玻璃片,幼兒再觀察,并出示圖表二。
提問:(1)小朋友,老師在熱水杯上放了一塊涼玻璃片,你們仔細地觀察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們想一想為什么會有小水滴呢?(知道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
實驗三:幼兒分組實驗,自己操作
教師發(fā)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冰,幼兒自己操作,感知觀察,動手體驗探究的樂趣。小朋友想一想剛才小朋友說了,水在很冷的地方就會變成冰,放冰箱里,在冬天放到外面等等。那擬制到究竟多冷嗎?老師告訴你叫0攝氏度以下,很低的溫度。出示圖表三。
4、聽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過程。
提問:(1)小水滴被太陽公公曬著變成了什么?(水蒸氣)
(2)水蒸氣在天空遇到冷變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變成了什么?(雪)
(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海)
八、小結(jié):水遇熱會蒸發(fā)成水蒸氣,水遇冷會變成冰。
水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活動中探索管子運水簡單的運程,使其知道管子運水既快又方便。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嘗試愿望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管子、海綿、針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M織幼兒玩水運水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水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水好不好!薄安贿^要求,讓你們把盆子里的水運到小碗里,看誰先運滿一碗!
1、 幼兒操作
提問:“你剛才是用什么運水的?”(用碗舀、海綿吸再擰出水等)
小結(jié):小朋友們真能干,會用不同的東西想辦法運水,
。ǘ┮龑в變河霉茏舆\水
1、 出示圖片
“剛才大家玩得真開心,可是有個小弟弟正在發(fā)愁,愁什么呢?原來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動,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幫小弟弟能運出水來?”
2、幼兒第一次嘗試
提問:
。1)“你用什么運水的?水出來了嗎?”
師:“用管子怎么運水呢?你來試一試吧。
。2)“你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師:“大家想不想用他的辦法試驗一下?”
2、 幼兒第二次嘗試
提問:
。1)“你的管子出水了嗎?是怎么做的?
。2)“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兒討論)
師:“因為管子里有空氣,剛才吸的時后沒把空氣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來試一次嗎?”
3、 幼兒第三次嘗試
提問:“這次有沒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幾種水的運輸
提問:
。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聰明的人就利用這樣的.原理發(fā)明了好多東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東西是利用這個原理的嗎?”(幼兒個別回答)
。3)“讓我們長大后發(fā)明更多有用的東西,給大家?guī)砗锰幒头奖恪?
活動反思:
玩水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為幼兒營造了輕松、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著、思考著、表現(xiàn)著;顒又泻⒆觽兺ㄟ^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讓孩子們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樂,少一些約束,少一些畏懼。架起一座幼兒嬉戲與學習之間的橋梁,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水教案10
本組課文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它雖然是選取有關山水景物的文章來組織單元,但實際上暗含著圍繞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來編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還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學習運用,體會優(yōu)美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這一組課文語言優(yōu)美,易于朗讀背誦,在誦讀中體會山水景物之美!豆旁娫~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憶江南》都是名家寫大好河山的,畫面感強,有拓展的空間。
教學目標:
1.認識24個生字,會寫29個生字,正確讀寫有關的詞語,能借和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背誦三首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學習通過看注釋,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說出有關景物的特點。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能模仿課文例段寫話。 教學重難點:
1.品味詩句,理解詩句句意,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景物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4.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習作,順序清晰,生動具體. 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古詩詞三首》 3課時
《桂林山水》 2課時
《記金華的雙龍洞》 2課時
《七月的天山》 1課時
《語文園地》 4課時
教學措施:
教學時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采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誦讀。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指導,要緊密聯(lián)系詩詞的內(nèi)容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啟發(fā)學生思考。
《桂林山水》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記,教學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還要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結(jié)合貫穿教學的始終。
《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并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對他們的發(fā)言作評價,對獨到的見解加以肯定和鼓勵,不夠到位的則加以點撥,引導他們再次回文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資料
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主題:以誠待人
單元簡析:
本組教材以“以誠待人”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中彩那天》《尊嚴》,略讀課文《萬年牢》《將心比心》,還有一個語文園地!吨胁誓翘臁贩从沉艘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們懂得了誠實守信是人的精神財富,遠比物質(zhì)財富更為重要!度f年牢》告訴讀者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實在!蹲饑馈分v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秾⑿谋刃摹冯m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能給人心靈的震撼,告誡人們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四篇文章充滿了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語言樸實,但內(nèi)容生動感人。學習本組課文學生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修養(yǎng)。
學習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會寫28個生字,正確讀寫有關的詞語,能借和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父親在還車之舉中表現(xiàn)出的高尚品質(zhì),幫助學生樹立誠信的觀念。學習以誠懇的態(tài)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5、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fā)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要求。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中彩那天》 2課時
《萬年牢》 1課時
《尊嚴》 2課時
《將心比心》 1課時
《語文園地》 4課時
教學措施:
學習本組課文學生在受到精神熏陶,情操陶冶的同時,也能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進行有效的課外拓展與延伸會豐富學生的見聞,增加學生的積累。
1.鼓勵學生利用網(wǎng)絡搜索、查閱圖書及調(diào)查訪問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有關“以誠待人”的資料。
2.組織學生召開“以誠待人”資料交流匯報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的資料展示出來,并給予一些鼓勵的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的熱情。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資料
第三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主題:大自然的啟示
單元簡析:
本組教材以“大自然的啟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達》,略讀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自然的啟示》,一個綜合性學習,一個語文園地。《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告訴我們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規(guī)律,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蝙蝠和雷達》《大自然的啟示》是講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告訴我們大自然也是人類的老師。本組課文的學習是對以前所學習的觀察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等專題的延伸與發(fā)展,并有新的內(nèi)涵。讓學生獲取新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并能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示,同時獲得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學習目標:
1.認識28個生字,會寫26個生字。能會寫會運用31個詞語,會讀會認3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規(guī)律的興趣,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體會關鍵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
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自然現(xiàn)象中受到有益的啟示。
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自然之道》 2課時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1課時
《蝙蝠和雷達》 2課時
《大自然的啟示》 1課時
《語文園地》 4課時
教學策略
1.加強學科整合意識,有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關注自然,了解自然,熱愛自然。
2.通過師生共同查找有關人類與自然聯(lián)系的資料,深入感受人類應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并從自然中受到啟示,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這一思想。
3.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語文綜合素養(yǎng)。
4.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 課前準備
1、搜集人類與自然關系方面的有關材料。
2、制做多媒體課件。
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主題:戰(zhàn)爭與和平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以“戰(zhàn)爭與和平”這個專題,選編了幾篇適合四年級學生特點的課文。《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都是講的戰(zhàn)爭中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兑粋中國孩子的呼聲》通過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信,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兒童詩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共同心聲。每篇課文都緊緊圍繞專題,給學生越來越鮮明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戰(zhàn)爭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擊碎了多少美麗的憧憬。人類不需要戰(zhàn)爭,讓我們共同祈禱未來的世界永遠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絢麗綻放。
教學目標:
1、認識27個生字,會寫2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真摯情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
3、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5、推薦一些戰(zhàn)爭題材的文學作品以及電影、電視作品。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2、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教學措施:
1.以“戰(zhàn)爭中的孩子”為主線貫穿整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貼近文本,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2.師生共同查找有關戰(zhàn)爭的資料,讓孩子對戰(zhàn)爭有更充分的了解,讀書時體驗會更深刻,更獨特。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4.推薦一些戰(zhàn)爭題材的文學作品以及電影、電視作品。
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13、《夜鶯的歌聲》 3課時
14、《小英雄雨來》 2課時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2課時
16、《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1課時
《語文園地四》 5課時
教學準備:
1.收集戰(zhàn)爭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從報紙電視等渠道了解國內(nèi)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tài),尤其關注最為動蕩不安、仍彌漫著戰(zhàn)爭硝煙的地區(qū)局勢。了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及工作狀況。
3.收看有關戰(zhàn)爭題材的電影、電視。
第五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主題:熱愛生命
教材簡析:
本單元以“熱愛生命”為主題來組織安排教學內(nèi)容,這個單元共安排了四篇主體課文《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氣》,一個“閱讀鏈接”,一個語文天地!队|摸春天》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來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內(nèi)心創(chuàng)造著繽紛美麗的世界!队郎难劬Α分v述了“我”的母親、父親在死后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器官──角膜的故事!渡肥且黄h論性散文。作者對生活中極為普通的“飛蛾奮力掙扎逃生”、“小苗頑強地從墻縫里鉆出來”、“傾聽自己的心跳聲”作了深深地思考,表達了“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要讓自己獲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氣》細致描寫了“陽光下藏在花叢里的花”和“涼風細雨中一下子全冒出來的花”的變化過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實現(xiàn)自己生命價值的勇氣”,借此表了自己對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氣”。 教學目標:
1、認識22個生字,能寫出17個生字;積累詞語,會寫會用28個詞,認識、記憶31個。
2、學習四篇課文,摘錄并感情朗讀自已喜歡的句子、片斷,部分會背誦。
3、領會同一個主題能用不同的題材來表達,同一主題可以有不同的命題;在最初接觸文章的時候,抓住題目展開閱讀是一種高效的方式。體會作者命題與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聯(lián)系。
4、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考。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yǎng)理解語言的能力,并引導學生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
2、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fā)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教學措施:
1、本單元教學按照整組教學的思路來進行綜合設計:用綜合實踐活動貫穿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把課文學習、語文園地的教學有機地排在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單元教學過程成為一次融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實踐活動于一體、語文學習與熱愛生命教育為一體的系列化綜合活動過程。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從總體上感知、把握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單元學習主題進行探究的欲望。
2、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細心感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點問題展開討論。
3、注意引導學生把具體的人和事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道理結(jié)合起來,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認真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并聯(lián)系自己讀過的和身邊發(fā)生的感人故事,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17 、《觸摸春天》 2課時
18、《永生的眼睛》 1課時
19、《生命生命》 2課時
20 、《花的勇氣》 1課時
水教案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2、愿意參加操作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
3、初步了解水與人類生活關系,激發(fā)幼兒保護水資源。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
活動準備:
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nèi)有蘋果,一缸米內(nèi)有桔子)。每組一份白糖、沙。
每組一條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課題
請幼兒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東西?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前面有兩個金魚缸,一個缸里裝著水,一個缸里裝著米。閱讀時保持安靜,不大聲講話,不影響別人。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幼兒講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見;米不透明,看不見)
二、讓幼兒動手操作
1、請小朋友米米蘿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米籮和有洞的塑料袋,請你們用它們來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來?為什么?
(請幼兒講出結(jié)果,使幼兒明白水是會流動的)
2、請幼兒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攪一攪,看看會怎樣?
3、請幼兒講述實驗結(jié)果。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杯子里還能看到東西嗎?
(引導幼兒講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擴散性思維: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東西會被水溶解。
5、請幼兒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攪一攪,看看會怎樣?
6、請幼兒講述實驗結(jié)果。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杯子里還能看到東西嗎?
(引導幼兒講出沙不會被水溶解)
7、請幼兒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魚缸里。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過幾天,水會變得怎樣?
(引導幼兒講出水會變黑變臭)
三、教師總結(jié)
師:我們知道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則不會,剛才我們小朋友把自己做過實驗的`水倒到金魚缸里,水立刻變渾了,過幾天,水還會變臭,我們就說水被污染了。以后我們小朋友出去玩的時候就記住了,千萬不要把東西扔進河里,不要污染我們的小河,我們要學會保護環(huán)境,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再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總結(jié)水的性質(zhì)。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讓幼兒通過猜一猜、嘗一嘗、看一看、抓一抓,去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發(fā)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沒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讓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質(zhì)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的進步,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又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為理念,考慮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和現(xiàn)有知識,給幼兒創(chuàng)設應有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孩子們就會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水教案12
一、活動設計意圖:
水是幼兒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的課題之一,但是幼兒對水卻不一定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本次活動的設計旨在讓幼兒明白我們喝的水是從江河中、地下開采水等過濾而來的,并結(jié)合身邊的資源:太湖水數(shù)年飽受藍藻的侵襲,已嚴重威脅周邊水域的用水安全,教育幼兒明白水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應該從我做起珍惜水資源,從小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稚園單方面能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本次活動幼兒園與家庭密切合作,緊緊依靠家長的力量,親子參與環(huán)保,以家庭帶動社區(qū),使環(huán);顒釉诩彝ズ蜕鐓^(qū)間互動起來。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誰來源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
2、通過觀察顯微鏡下面的水,了解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得經(jīng)過工廠的加工、過濾等程序,才能飲用。
3、通過體驗活動讓幼兒知道要保護水資源;家、園、社區(qū)攜手環(huán)保。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通過“家長園地”讓家長了解活動的目的、要求、方法;家長配合采集水樣;顯微鏡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揭示活動
1、師提問:我們喝的水從哪里來的`?
幼兒兩人互相討論,集體交流
2、師指出:水可以從天上的雨水落下來,也可以從江河中、湖水中來……
3、談話:這些江水、湖水、雨水可以直接喝嗎?我們今天來進行觀察和學習。
。ǘ⒂^察實踐,開展活動
1、出示湖水樣本,供幼兒在顯微鏡下觀察
指出:水中含有的一些微生物和細菌,對我們?nèi)梭w有害,不能直接飲用,得經(jīng)過過濾。
2、師談話:我們請某自來水廠的技術員阿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喝的水”
3、多媒體播放某自來水凈化和輸送水的影片資料,組織幼兒觀看
4、師幼交流:通過影片的觀看,你知道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要經(jīng)過怎樣的處理才能飲用呢?
幼兒講述剛才獲取的間接經(jīng)驗。
5、師小結(jié):自來水廠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設備把這些江河里的水經(jīng)過加工、過濾使水變得干凈,再傳輸?shù)降叵滤苤校堫^就和這些水管連接著,通過水龍頭我們就能用這些干凈的水了。
6、幼兒用顯微鏡比較河水、自來水兩種水樣。
(三)、互動體驗、深入活動
1、師談話:我們附近的太湖,遠近聞名,讓我們?nèi)タ纯。多媒體播放太湖美麗風景。
幼兒交流:景色美、湖水藍、閃閃的……
2、出示太湖水水樣,幼兒體驗:看一看、聞一聞、蘸一蘸,說一說
交流:太湖水臭臭的、粘粘的、黑乎乎的顏色
3、提問:這樣的水我們能喝嗎?
4、師講述:以前的太湖風景秀麗,魚蝦成群,現(xiàn)在的太湖受到污染,經(jīng)常大規(guī)模爆發(fā)藍藻,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用水安全。
5、多媒體播放:夏季太湖水爆發(fā),無錫地區(qū)缺水的各種情景,沒有洗澡水、喝的水靠外地輸送……
6、師幼互動討論:讓太湖水變干凈,我們小朋友能做什么?讓爸爸、媽媽和身邊的人做些什么?
7、師總結(jié):節(jié)約用水、不往河里扔垃圾、工廠不排放污水、進行漂流物的打撈……人人都應該為保護水資源做出努力。
四、家園倡議、延伸活動
幼兒回家和父母共同起草保護水資源倡議書,教師修改后張貼在幼兒園、社區(qū)公告欄里。
水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碘灑與淀粉所產(chǎn)生的變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實踐來尋找答案,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課件2.碘灑、土豆、青菜、鏝頭、蘋果、筆、記錄紙人手一份3.寫字板、紅旗若干活動過程:
〈一〉結(jié)合故事,了解淀粉的作用1.教師講述故事一遍,提問;彬彬長得怎么樣?為什么?
2.教師簡單介紹淀粉的作用。
〈二〉幼兒猜測1.出示記錄紙,引導幼兒一一指認記錄紙中的`食物。
2.請幼兒猜一猜,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猜測在記錄紙中進行記錄。
4.各自交流自己的猜測。
〈三〉實驗驗證1.出示碘灑教師以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這是“魔水”。
2.引尋幼兒記錄“魔水”的顏色。(荼褐色).
3.介紹“魔水”遇到淀粉時會變成深藍柴色。
4.幼兒實驗,并將實驗結(jié)果記錄。
〈四〉交流討論1.介紹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
2.根據(jù)幼兒的介紹,教師一一驗證。
〈五〉游戲:找一找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猜測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點擊課件:一一驗證3.賽一賽:看看哪組找到的含淀粉食物多?
A介紹比賽規(guī)則;根據(jù)課件和食物,各組討論并將猜測的結(jié)果寫在寫字板上,哪組猜對的多,就在哪組上插上一面紅旗。游戲共進行四次,哪組旗幟多,哪組就贏。
B幼兒比賽延伸:當?shù)鉃⒂龅降矸蹠r,有時變色深,變色淺,為什么?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水教案14
活動設計背景
臨近期末,我園“陽光寶寶”的創(chuàng)評活動正在積極開展著。針對我班實際,有的幼兒在洗手時玩水,喝水時把水灑在地上,甚至接多了倒掉這些浪費水的現(xiàn)象,我班確定以此為契機,開展一次節(jié)約用水的主題活動。希望通過活動使我班幼兒得到收益。
活動目標
1、認識國家節(jié)水標志,了解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讓幼兒認識到缺水給我們的生活生產(chǎn)帶來的不方便,知道節(jié)約用水是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3、幼兒學習一些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在生活中努力做到節(jié)約用水,向身邊的'人宣傳節(jié)約用水,督促自己的家長節(jié)約用水。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PPT及我國西南大旱的視頻材料)
2、節(jié)水標志。(教師自己設計的半成品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教師用PPT出示大樹因為缺水干枯而哭泣的圖片。并設問:“大樹為什么哭了?”
2、引入水娃娃,多媒體出示活潑可愛的水娃娃形象。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讓幼兒認識水的重要性。
1、教師以水娃娃的口吻設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用到我?”
2、教師補充介紹除了我們生活中需要水,動物,莊稼,工廠生產(chǎn)都離不開水,并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
3、播放我國西南地區(qū)大旱視頻材料,使幼兒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加深幼兒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
(二)幼兒學習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1、幼兒說說自己,家人是怎樣節(jié)約用水的。
2、教師多媒體介紹一些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
(三)行為指引
讓幼兒說說身邊的小朋友是怎樣節(jié)約用水的,那些小朋友沒有節(jié)約用水,應該怎樣做。
(四)教師介紹國家節(jié)水標志及世界水日。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1、教師小結(jié)。告訴幼兒做一個“節(jié)水小衛(wèi)士”,自己主動節(jié)約用水并向身邊的朋友家長宣傳節(jié)約用水的知識。
2、教師出示大樹喝飽了水笑了的圖片,同時展示水給我們的生活生產(chǎn)帶來方便的圖片。
四、拓展環(huán)節(jié)
教師同幼兒一起制作節(jié)水標志并張貼在幼兒園合適的位置。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從本班幼兒實際出發(fā),針對幼兒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從小處著眼及時組織主題活動,正確指引幼兒的行為,所以非常具有時效性。在活動中我運用多媒體給幼兒提供活潑可愛的水娃娃形象,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fā),通過與可愛的水娃娃對話等形式讓幼兒認識水的重要性,通過播放西南地區(qū)大旱情況的視頻材料,觸及幼兒心靈深處,使幼兒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自覺地做節(jié)約用水的“小衛(wèi)士”。活動后,幼兒在接水喝時,都互相提醒“節(jié)約用水”,每個幼兒接水都小心翼翼,生怕滴在地上,洗手時也把水擰得很小,沒有再浪費水。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關注幼兒,認真傾聽他們的發(fā)言,抓住在課堂中臨時生成的教材,結(jié)合本次活動內(nèi)容適時地給予引導,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水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水的組成,了解并區(qū)分單質(zhì)和化合物。
過程與方法
1.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認識實驗探究的重要性。
2.通過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難點: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的定義。
教學工具
直流電源、水電解器、電解用水、火柴條、酒精燈、小試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自然界中還有什么物質(zhì)與人類活動、生產(chǎn)密切相關呢?對,是水。從太空上觀察。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這種蔚藍色物質(zhì)是什么呢?對,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廣,江、河、湖、海約占地球表面積的約,所以有人戲稱地球為“水球”。水與生物關系非常密切,各種生物體內(nèi)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維系必需物質(zhì);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離不開水;水力發(fā)電利用的是水,水還能為人類提供水運的航道和宜人的環(huán)境。那么,你對水的組成、水的凈化、水資源等知識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單元將引領我們走進水的世界,首先,我們一起來研究水的組成。
二、推進新課
師:古人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構(gòu)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chǎn)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huán)不息。因此他們認為水不可以繼續(xù)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演示實驗4-25]水的電解實驗
教師先進行演示,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圖中所示進行水的電解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和試管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
[提示](1)提示學生觀察兩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有何差異。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增強水的導電性。
[現(xiàn)象](1)通電后,正負電極上都出現(xiàn)氣泡,即產(chǎn)生氣體,氣體都是無色的。
(2)一段時間后,試管1和試管2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
[提問]兩極上得到的氣體分別是什么呢?
學生猜想:可能是氧氣、二氧化碳、氮氣……
師:下面,我們就來檢驗這兩種氣體分別是什么。
2.實驗驗證
(1)(教師演示實驗):用帶火星的火柴條檢驗試管1中的氣體,將試管2移近火焰檢驗試管2中的氣體。
[提問]試管1和試管2中的氣體分別是什么?
[現(xiàn)象]試管1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火柴條復燃,試管2中的氣體能夠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2)學生討論后回答:
、僭嚬1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火柴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②試管2中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通過預習可知是氫氣。
師:試管2中產(chǎn)生的這種無色氣體是叫氫氣,也就是拉瓦錫所謂的“易燃空氣”。
[結(jié)論](1)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氧氣。
(2)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一種新的氣體叫氫氣。
(3)水可以電解生成氧氣和氫氣。
師: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師:對,讓我們一起來把這個變化表示出來。這個反應中,水為反應物,反應條件為通電,生成物為氫氣(H2)和氧氣(O2),所以可表示為:
水(H2O)氫氣(H2)+氧氣(O2)
師:從上面這個反應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氫(H)、氧(O)兩種元素。
師:電解水的反應類型是什么?
【水教案】相關文章:
《水》教案03-03
水教案模板01-09
水的變化教案04-02
水的游戲教案02-28
關于水的教案06-20
《水的秘密》教案09-20
水小學教案03-16
大班水的教案01-18
水的心情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