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通過誦讀,感受詩人感情的起伏跌宕、騰踔跳躍,體會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與煩憂。
【教學方法】
誦讀與感悟相結合,以讀引悟,以悟助讀。借助歌曲、圖畫等加深對詩作的理解與感悟。
【預習要求】
1.根據(jù)注釋理解詩作以及詩中的典故。
2.查找資料,了解李白的生平。
【教學結構】
誦讀詩—畫讀詩—品讀詩—讀唱詩
【教學過程】
(一)誦讀詩
1.看CAI課件,聽讀本詩。聽出輕重、節(jié)奏、感情。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出節(jié)奏、輕重、感情。
3.學生齊聲朗讀詩歌。
(二)畫讀詩
1.分別標出表明詩人情緒低沉與高昂的詩句。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低)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高)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高)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高)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低)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低)
2.畫出詩人情感變化的曲線。看看像什么?
像山峰,像波浪
3.體會詩人情感的跌宕變化。
(1)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從哪句詩中可以看出來?
明確:愁苦、煩悶。從“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中可以看出來。
(2)詩人為什么會煩、會憂、會愁?(展示詩的寫作背景)
明確:天寶以來朝政愈趨腐敗,李白的個人遭遇愈趨困窘。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尖銳矛盾引起了強烈的精神苦悶。詩作的發(fā)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結。
(3)詩人的感情有幾次變化?是怎樣變化的?
明確:兩次。當詩人看到寥闊明凈的秋空,遙望萬里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了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精神不覺為之一振,煩惱為之一解,感到心情舒暢:“走吧,我們一起去高樓酣飲,喝個痛快淋漓吧。”“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這兩句表明詩人內心由極端苦悶而轉向爽朗壯闊的境界。高潮過后是什么呢?我們凝神期待,屏息傾聽,聽到的卻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詩人的精神在幻想中遨游馳騁,詩人的身體卻始終被羈束在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之中,現(xiàn)實中不存在“長風萬里送秋雁”那種可以自由飛翔的天地。詩人從幻想的高空跌落到現(xiàn)實的土地上。面對長流不息的'宛溪水,寫出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力圖擺脫精神苦悶的要求。李白的進步理想與黑暗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入“不稱意”的苦悶之中。只有找到“散發(fā)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
(4)詩人最終選擇的結局是什么?
明確:“散發(fā)弄扁舟”(教師在圖上添畫一葉扁舟)
(5)以李白的性格,他會一直過著這樣“散發(fā)弄扁舟”的歸隱生活嗎?(學生自由回答)如:
生:從他的生平中可知,此后他曾參加過永王李粼的幕府,在他61歲的時候聽說李光弼率大軍征討史朝義,還由當涂北上請纓殺敵。所以他以后很難一直歸隱。
生:他接受的是儒家“濟蒼生”“安社稷”“安黎元”的思想,可知他的歸隱只能是暫時的。也許某一天他會把孤舟系上航帆,像《行路難》中所寫的那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笨梢栽趫D上添畫帆的圖形。(請同學添畫白帆)
小結:這才是李白。感情如風,變化無常,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徘徊、矛盾、痛苦,感情起伏跌宕,大起大落,大開大合,體現(xiàn)了詩人內心無法排解的煩憂。
4.看看這幅畫中還能添畫什么內容?(圖見后文)
秋雁、明月、高樓(請學生說出添畫的內容)
5.前文中“長風萬里送秋雁”一句提到,表明是白天,后文又說“欲上青天覽明月”應是入夜之景,餞別的時間是白天還是晚上呢?
明確:白天。因為下文說的是“欲”上青天覽明月,這是詩人的想像,是一種虛實相映的寫法。
(三)品讀詩
1.重新審視這首古詩,你認為有沒有寫得不好的地方?
2.學生質疑:(1)作為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的開頭不太整齊,不如把它改寫得整齊一點。(2)這首詩的語言太重復。如“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中日、水、愁等字重復出現(xiàn)。3.引導學生誦讀、感悟。
(1)請學生改寫詩的開頭,把它改寫成整齊的七言。引導學生誦讀、感悟、比較,修改前后各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文章開頭散文句法的應用,更有助于作者感情的抒發(fā)。長長短短隨意自如的散文句式使作者的感情如駿馬騰韁,煩亂、憂憤之情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
(2)這幾句都用了一種什么修辭?明確:反復。在流行歌曲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用法,請舉一例,試唱出來。體會它有什么表達效果?誦讀體味“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幾句中反復手法的運用效果。
明確:有一種復沓的節(jié)奏美。使作者的感情表達得更充分,更淋漓盡致。
4.教師小結。
(四)唱讀詩
1.播放《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歌曲。
2.學生跟唱、學唱。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生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燕子、青蛙、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教學準備:圖片、課件、詞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猜謎語:雪花
冬天到了天氣變得怎么樣?(寒冷)人們是怎樣過冬的呢?(穿棉衣,戴棉帽,外出活動少,躲在房間里……(出示課件1)小動物們也有自己過冬的方式,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9課(出示課件2)《小動物過冬》,出示課件3:讀生詞 請小老師上前領讀。
《小動物過冬》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講了哪幾種小動物過冬,(學生邊回答,老師邊貼圖片:小燕子、小蜜蜂、青蛙)
三、 精讀訓練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出示課件4:一天,它們三個好朋友又聚到一起了,看,它們在干什么?
生: 商量過冬的事
師: 為什么要“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理解:聚到 商量)
生: 天氣漸漸涼了 (理解:漸漸)
它們是好朋友,互相關心
2、 齊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三——七自然段
1、 三種小動物都有各自不同的過冬方式,你覺得哪一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最有意思呢?生答
2、 下面我們分小組學習:每一小組任選一種小動物,看看哪個自然段介紹了它是怎樣過冬的,你們這個小組就學習哪個自然段。出示課件8:學習提示
2、 小組學習
3、 集體交流小組學習情況
學習小燕子:
、 小燕子是怎樣過冬的?出示詞卡:遷徙。
② 讀出你最喜歡的句子。理解:春暖花開
、 既然你這么喜歡小燕子,你還知道有關小燕子的其他知識嗎? 出示課件4
、 指名有感情朗讀。
學習小青蛙:
① 小青蛙又是怎樣過冬的呢?出示詞卡:冬眠。
② “這里”指哪里? “來年春天”指什么時候?
、 誰能向大家說說你所了解的青蛙。出示課件4
、 喜歡小青蛙的`同學起立,有感情讀第5自然段。
學習小蜜蜂:
、 小蜜蜂也是飛到南方去嗎?出示詞卡:備糧。
、 理解:蜂巢 看圖 課件4
、 人們?yōu)槭裁闯Uf“勤勞的小蜜蜂”?(學生介紹小蜜蜂)
④ “勤勞的小蜜蜂”們,一起來讀讀第7自然段。
師:老師不明白了,冬天到了,大家就各自去過冬,為什么還要“商量”?
(好朋友 互相關心 小燕子的問話)
第二年春天他們還會見面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第8自然段 理解:約定)
四、 練習:出示課件9、10
五、 分組 分角色朗讀全文 。
六、 擴展:出示課件11
七、 指導寫字:你們覺得哪個生字最難寫?老師范寫 學生描紅 (注意姿勢)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保莆找辉~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積累常用的文言詞匯。
。玻磸屠首x,體會形象生動的語言,領會比喻擬人,調動視覺聽覺了解天目特征。
。常畬W習作者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脫俗的生活態(tài)度。
【重點難點】
1.重點: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抓關鍵詞語,品讀“七絕”之妙及“幽邃奇古”。
2. 難點:字里行間表達的清高脫俗的生活態(tài)度。
【課文提示】
1.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記散文中的一篇,內容短小。它與一般的以介紹行蹤和沿途景色的游記散文有所不同,重點介紹了天目的“七絕”,緊扣“幽邃奇古”這個特征。
2.晚明詩歌、散文領域中,以“公安派”的聲勢最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們是公安(今屬湖北)人,故稱公安派。其中袁宏道聲譽最隆,是這一派的領袖。公安派的理論核心是“獨抒性靈”。
【正音正字】
邃suì 峭qiào 鮮xiǎn 迂yū 壑hè 縞gǎo 竦sǒng 逾yú 霽jì
【積累詞語】
從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
①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 顛:同“巔”,山頂。 )
②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 ( 縣:同“懸”,高懸。 )
③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 ( 直:同“值”,價值。 )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作者游歷天目,共逗留了幾天?(用文中的詞語作論據(jù))
從“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詞句可以看出,游歷天目共計三天。
3.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個詞語回答)
天目山的特征:幽邃奇古。
4.文中正面表達作者對天目山喜愛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
【課文簡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富有情趣的文章。作者避開對游程和沿途景色的描寫,重點歸納天目山與眾不同的“七絕”,并且斷然寫出“大江之南,……無逾此者”,表達了自己對天目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袁宏道的生平及其學派。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翻譯:天目山幽靜深邃奇特古樸無法用語言來表述。從(天目山的山腳)雙清莊到山頂,大約二十多里。
要點:顛:同巔,山頂。 可:大約。
原文: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翻譯:凡是山偏僻的大多荒蕪凄涼,陡峭的很少盤旋迂回;形狀蒼樸就不夠新鮮艷麗,骨架磅礴就缺少精巧雅致,以至于山高大就流水貧乏,巖陡峭就樹木稀少,這些都是山的缺點。
要點:凡:凡是,一般。 鮮:稀少。 骨:骨架。 毛枯:草木枯敗。 。好,缺陷。
原文: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
翻譯:天目山滿山都是溝壑峽谷,飛瀉的瀑布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絲綢,這是一絕了。
原文: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
翻譯:石頭的顏色深暗潤澤,石頭的棱角巧妙精致,石頭的小路盤旋迂回,石頭的懸崖陡峭聳立,這是第二絕了。
原文: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
翻譯:雖然山谷幽深巖石險峻,但寺廟都很精致美妙,這是第三絕了。
要點:縣:同懸。
原文: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
翻譯:我不喜歡聽到雷聲,而天目山的雷聲很小,聽到的好像嬰兒聲音,這是第四絕了。
原文: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
翻譯:拂曉起來觀看云彩,在峭壁的溝壑下,(云彩)潔白純凈得像棉花,飄蕩騰越同浪花,整個大地是琉璃五光十色的海洋,各個山頂露出云上如同浮萍,這是第五絕了。然而云彩的變化最不平常,它的樣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可能完全明白它的形態(tài)。
要點:悉:詳知。
原文: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
翻譯:天目山大的樹木,幾乎有四十圍,松樹的形態(tài)好像傘蓋,高不過幾尺,一棵樹價值上萬錢,這是第六絕了。
要點:“圍”是計量圓周的單位,但具體是多少,說法不一。 直:同值,價值。
原文: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
翻譯: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的香味,遠遠勝過龍井茶;(天目山)竹筍的味道類似紹興破塘的(竹筍),然而清淡遠遠勝過它,這是第七絕了。
原文: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翻譯:我說長江的南面,修身隱居的`地方,沒有超過這里的,于是有出家當和尚的念頭。
要點:修真棲隱:修心悟道,隱居深山。 出纏:出塵,超脫塵世。
原文: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
翻譯: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來看云彩,九時之后登上頂峰,晚上住在高峰死關。
要點:巳時: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死關:天目山地名,以險峻出名。
原文: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shù)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
翻譯:第二天,從活埋庵找到原來的路下山。幾天的天氣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認把(它)當作異常的,都下山互相慶賀。
要點:異:反常。 率:都。
原文:山中僧四百余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
翻譯:山寺中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謙卑恭敬地遵守禮節(jié),爭著請我們吃飯。
原文:臨行,諸僧進曰:“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
翻譯:臨近走的時候,和尚們說:“天目山荒涼偏僻狹小,不值得貴客觀賞,真不知怎么辦”。
原文: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币虼笮Χ鴦e。
翻譯:我說:“天目山和我們也有些緣份,僧人們不必過于謙虛,我們也不敢當面贊譽”。于是大笑告別了(天目山)。
要點:子分:緣分。 面:當面。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討論問題】
1.文章第1句有什么作用?
“幽邃奇古”,概括天目山的總特點!安豢裳浴,極言天目山的奧妙。這句話,具有引人入勝的作用。
2.第2段的內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內容:寫一般山的種種弊病與不足。 作用:襯托天目山的完美。
3.本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比喻:①飛流淙淙,若萬匹縞
②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
、蹠云鹂丛,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
、芩尚稳缟w
排比:①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
②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
③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
對偶:①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
、诿补艅t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 )
4.分別寫出下列比喻句的本體、喻體、喻詞和類型。
、亠w流淙淙,若萬匹縞 (本體:飛流;喻體:萬匹縞;喻詞:若。明喻。)
、诙炷坷茁暽跣,聽之若嬰兒聲 (本體:雷聲;喻體:嬰兒聲;喻詞:若。明喻。)
、蹠云鹂丛,在絕壑下,白凈如綿 (本體:云海;喻體:綿; 喻詞:如。明喻。)
④奔騰如浪 (本體:云海;喻體:浪; 喻詞:如。明喻。)
、荼M大地作琉璃海 (本體:大地;喻體:琉璃海;喻詞:作。暗喻。)
、拗T山尖出云上若萍 (本體:山尖;喻體:萍; 喻詞:若。明喻。)
、咚尚稳缟w (本體:松; 喻體:蓋; 喻詞:如。明喻。)
5.概括“七絕”內容及其特點。
一絕:水絕;特點:多而壯美。
二絕:石絕;特點:俊秀陡峭。
三絕:庵絕;特點:精致美妙。
四絕:絕雷;特點:輕柔細小。
五絕:云絕;特點:壯觀多變。
六絕:樹絕;特點:茂盛名貴。
七絕:食物;特點:清香新鮮。
6. 第4段的內容是什么?用“余曰”的話作結有什么作用?
內容:簡單交代游覽的行程。 “余曰”是針對自己受到山僧禮待而言的,其作用:表達了對天目山的深厚感情,含蓄地贊美了天目山的絕美,并且回應文章開頭的贊語。
7. 為什么偶然游覽天目山的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七絕”,而久居山中的僧人卻說“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
作者具有積極的審美情趣,擅于在人們司空見慣的山水中欣賞美;作者具有敏感的審美眼光,善于從人們熟視無睹的景象中發(fā)現(xiàn)美;具有高超的文學造詣,擅長從表面紛繁無序的事物中歸納美。這些,不是凡夫俗子能夠做地的。
【課外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模仿本文,寫一篇緊扣特點、歸納幾“絕”的游記。(200字左右)
3.預習《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7個一類生字,識記7個二類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蘊含的豐富情感。
3.感受自然美景,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體味作者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學習課文敘述的順序。
2.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概括并體會大興安嶺景物特點,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有關大興安嶺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基礎知識:
1.生字:
峻 高山峻嶺、險峻、崇山峻嶺
俏 俏貨、俏麗、俏皮、俊俏
樺 樺樹、白樺
蝴 蝴蝶、黃蝶
礦 礦石、礦物、礦產(chǎn)
恰 恰好、恰如其分、恰巧、恰當、恰似
廈 大廈、廣廈
2.多音字: 廈 shà(大廈) xià(廈門)
3.正音字: 摸[mō] 峻[jùn] 樺[huà]
4.詞語:
奇峰怪石:奇形怪狀的山峰和巖石。
高不可攀:攀,攀登。高得沒法攀登。形容難以達到。
云橫秦嶺:云與秦嶺平行,形容秦嶺很高很險。
孤峰突起:孤,單獨。突起,高聳。指單獨的一個山峰高高地聳立著。
盛氣凌人: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侮。傲慢的氣勢逼人。
目之所及:及,達到。指眼睛所能看到的。
千山一碧:許許多多的山嶺都是一種碧綠的顏色。
萬古長青:這里指永遠蒼翠。常用來比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不衰退。
椽柱: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面板和瓦的木條。椽子和柱子。
疾駛:(車輛等)急速行駛。 疾馳?:(車馬等)奔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識記生字,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你看過海嗎?它什么樣?
2. 那你見過林海嗎?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老舍的腳步走入林海,看看置身其中的感覺吧!
3. 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學習基礎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梳理層次。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自然入文。
1.作者初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怎樣?(親切、舒服)
2.指導朗讀,讀出這種親切、舒服的感覺。
3.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林海的?
二、精讀重點,領悟林海之美。
1.學習第2自然段。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嶺有什么特點?
(多、美、溫柔)
(2)作者是怎樣抓住嶺的特點寫的?
按照“讀句子—抓特點—談理解”的步驟說說自己的理解。
(3)自由練讀并讀出感情。
2.自由讀3、4自然段,看看林的特點是什么。(綠而像海)
3.指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還寫了什么?(花)
(1)花有什么特點?(數(shù)量多,種類多,多姿多彩)
(2)你覺得這段中哪句話寫得好?讀一讀。
4.讀最后一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覺得興安嶺越看越可愛?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林海之美,語言之美。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總結全文,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
二、完成課后習題。(答案如下)
1.作者是從山嶺、樹木和花朵這三方面來寫林海的。
2.作者是按照由遠到近,由上到下的順序來描寫的。
3.(1)這句話是用擬人和對比的方法突出了興安嶺溫柔的特點。
(2)這句話將連綿不斷的山嶺比作了波浪,可見森林之大,樹木之多,不愧為“林!边@一稱號。
(3)這句話運用了反問和比喻的修辭方法,說明了白樺樹又多又美,像海邊的浪花。
(4)這句話用擬人的方法把靜止的景物寫活了,從而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嶺 多 溫柔
林海 林 綠 像海 熱愛
花 繁 絢麗
語文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自然美,陶冶美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關注自然生態(tài)的現(xiàn)狀,樹立環(huán)保意識,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3.訓練學生閱讀、寫作、采訪及制作課件的能力。
4.學會在合作中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質量。
二.活動重點
1.欣賞、體驗自然
2.樹立環(huán)保意識。
3.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活動地點及主持人
地點:最好是微機室(靈活安排) 主持人:語文課代表
四.課前準備
全班分成三個組 準備時間:兩個星期
第一組:進行主題為“嶗山之美”的采訪
要求:學生到嶗山相應的景點進行拍攝,并就此景點的特點、游客流量,水土植被,開發(fā)保護,發(fā)展前景等問題,對景點管理者及嶗山風景管理處負責人進行采訪,或者咨詢身邊的知情人,以便獲得更詳盡準確的資料;組員合作,制作精美生動的Powerpoint課件,并利用文字資料做簡潔生動的畫面解說。(技術問題可請教學校信息中心的老師)
目標:在活動中增進學生對家鄉(xiāng)自然景觀的了解,熱愛美麗的青島。
第二組:寫題目為《我家住在 》的想象文
要求:教師應做示范指導,如填上草原上、森林里等詞語,引導學生構思自己向往的自然家園,內容要具體,防止寫大寫空。學生自選角度,自選文體,想象合理,字數(shù)500字左右。學生可利用美術特長,繪制相應圖片附以說明。
目標: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xiàn)美的世界,美的自然。
第三組:辦《人與自然》的手抄報2份
要求:收看中央臺的《人與自然》節(jié)目,并就感興趣的問題做簡單記錄;閱讀雜志《人與自然》上老師推薦的文章,例如《20xx年生態(tài)事件回顧》、《中國沙漠化對策與反思》、《對人與自然的再認識》等。第一份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對自然生態(tài)的某些現(xiàn)狀進行描繪和記錄,如沙漠化問題;第二份手抄報就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的問題做一些摘抄和整理,并能針對第一份手抄報提出的具體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兩份都可附上相關圖片以及準確的數(shù)據(jù)。
目標:讓學生認識到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一味的征服和破壞。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責任感。
五.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主持人:冰心老人曾經(jīng)在《繁星 春水》中這樣來描繪我們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我們臥在宇宙的搖籃里……其實,大自然不僅以它博大的胸懷哺育了我們,還以它澄清、透明、不需要雕琢的美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凈化著我們的靈魂。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自然,欣賞并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種種美的愉悅。下面我們先來欣賞第一組同學帶來的嶗山風光。
。ǘ餍〗M派代表展示活動結果
第一步:風景篇(2名代表)
第一組一名同學操作演示過程,一名同學隨著畫面的解說詞可做適當?shù)慕忉尯脱a充。因為嶗山是大家熟悉的,所以主持人可在此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所了解的嶗山,描繪自己喜歡的嶗山風光。
第二步:想象篇(3名代表)
在欣賞嶗山風光之后,我們再來想象和描繪我們心中美麗的家園。第二組的同學事先組內交流,然后選出代表在課堂上朗誦自己的優(yōu)美文章,描繪美麗的自然圖景。有圖片的可進行簡潔生動的說明。主持人可讓另外兩組同學來評價作品及作者的朗誦。
第三步:關注篇(2名代表)
在感受到現(xiàn)實、想象中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之后,第三組的兩名同學將兩份手抄報分別進行展示和介紹。主持人可讓其他組的同學就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內容、書寫等進行點評,或者結合關注的具體問題談出自己的見解。
。ㄈ處熯M行總結
本次活動的準備工作是關鍵。因為每位同學都是盡己所能,而且各小組發(fā)揮了集體的力量,所以有了今天這節(jié)生動豐富的交流課。主持人的主持也很精彩。大自然的美應該是永恒的,大家在欣賞之余,也應該從我做起,去關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為維護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獻出一份力量。
活動案優(yōu)點說明:
1.本活動課在選題上較為豐富,角度多。沒有機械的執(zhí)行教材列出的選題,而是將自然的美和它的現(xiàn)狀結合起來,讓學生有了一些反思和更深刻的關注;同時因地制宜,利用了本地的語文課程資源。
2.本次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使信息技術由輔助教師的“教”向輔助學生的“學”轉變,學生收集到了比課外書更多的資料,同時增強了處理信息的能力。
點評:
此綜合性活動案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彈性與開放性的特點。教師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沒有按照教材提供的選題,而是結合地方課程資源并充分利用;總活動下設若干個子活動,讓學生根據(jù)條件和興趣進行自由選擇,又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開放性。另外,通過語文實踐活動獲取寫作與口語交際的素材,使學生的說與寫建立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提高語文的能力。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僬J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谀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蹚拿鑼懩贻p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
●學生自讀課文
、僮詫W生字新詞。
、谫|疑問難。
、巯胍幌耄n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贆z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②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壑该止(jié)朗讀課文。
、苤该爬ㄕn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zhí)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課堂作業(yè)
、俪瓕懮中略~。
②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深入朗讀,品味詞句
、僖髮W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伙子神態(tài)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個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谝龑W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上體會思想。
③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點撥,揭示中心
①討論:年輕人的表現(xiàn)令人欽佩,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②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么使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筆計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誠實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
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指導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
①自由讀。
、谥该x。
、鄯纸巧x。
●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出示有關“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讓學生讀一讀,并試著擬一條人生格言。可提示學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查閱各種資料,了解動物的特點,學會用第一人稱準確、生動地介紹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有關趣聞,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把圖片和所寫的文字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求異,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動物名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在觀察動物收集資料為動物設計名片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收集有關的圖片和資料,為你喜歡的動物設計一張圖文并茂的名片,力求與他人有所不同。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制作邊框,收集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和文字資料,也可制作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先給你們猜幾個謎語,看誰最猜得最準。úシ耪n件)
剛才同學們猜的這幾個謎語都屬于哪一類的?(動物)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動物王國去和我們喜愛的動物交朋友。
一、學習,指導寫法
師:大家瞧,海龜?shù)艿芤渤鰜砩⒉搅耍。ǔ鍪菊n件,點海龜圖,海龜邊說話,邊出示海龜名片)
“你們可能在電視里和水族館里見過我,我的名字叫海龜,個兒挺大,體長可達2米多,體重有500多千克。我的潛水本領非常出色,可以在水下停留一晝(zhou)夜或更長的時間。我還有一種“特異功能”,外出旅游不管走多遠,從不迷失方向。我一從蛋殼里鉆出來,便爬向大海,尋找安全。當我產(chǎn)卵時,又回到我出生的海灘。”
師:這是一位同學為海龜設計的名片,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朗讀名片,聽了海龜?shù),你知道了什么?/p>
生: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師板書:名字
生:我知道了它的外形特點。(師板書:外形特點:)
生:我知道了它的本領。(師板書:本領,)
師:小作者是怎樣介紹的?感覺怎么樣?
用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感覺親切,面對面交談,使人覺得不僅在了解一種動物,更是在認識一位朋友。)
師:聰明的同學用第一人稱通過一張名片介紹海龜?shù)艿,讓我們不僅了解了它,而且喜歡上了它,動物王國里還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大家瞧!看看這些動物你們認識嗎(課件)
師:喜歡這些動物嗎?
師:可是這些動物還沒有名片呢,我們也來象%%同學一樣為你喜歡的小動物設計一張名片。設計名片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
用第一人稱“我”
名字
外形特點:比喻句,用我們學過的好詞好句
本領: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
生活習性:(生活在哪里、喜歡吃的食物、怎樣活動的)
二、四人小組討論(選一種你最喜愛,最熟悉的小動物)
師:剛才這個同學在介紹%%的時候介紹了**的名字、外形特征(長相)、本領、生活習性(生活在哪里、喜歡吃的食物、怎樣活動的),有趣見聞。聽完以后我們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還了解哪些動物?你是怎么了解的?(觀察查資料看電視)
四人小組討論:
師:同學們知道的動物有很多,現(xiàn)在大家按照剛才學的的方法把你喜歡的動物的名字、外型外形特征(長相)、本領、生活習性(生活在哪里、喜歡吃的食物、怎樣活動的)和有趣見聞介紹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也可以只抓住一、二個你最喜歡的方面介紹給別人,只要說得有趣,大家愛聽,就說明你介紹的好。
師:你可以介紹剛才看到的動物,也可以介
紹你課前畫的小動物,介紹的時候還可以加上動作。
(學生小組內交流)
師: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動物介紹給全班同學聽?指名介紹。
三、學生設計名片
師:剛才XX的真是太精彩了,連我也喜歡上!
師: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為自己喜歡的.動物設計出一張精美的名片。現(xiàn)在開始動手寫了!動手制作名片要注意一下幾點 n1、動物語言要生動有趣。
n字跡要工整(可以先打草稿)
n2、有疑問可以找其他同學交流,請教。
n3、畫動物一定要抓住動物的特點,
n3、要注意名片的整潔,裝飾要漂亮哦!
學生制作。(配樂)
四、名片展示
師:有幾位同學已經(jīng)制作好了,請沒寫好的同學暫時停下來。誰愿意把自己設計好的名片拿上臺來展示看。(生上臺來讀)
生。(抓住特點,語言簡明生動,內容有趣)
五、拓展延伸
今天,咱們學會了給動物設計名片,沒有制作好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制作;到時候我們把大家制作精美的名片帖到教室的墻上,讓其他的同學也了解更多的動物,也讓爸爸媽媽今天下午欣賞。
板書:
用第一人稱“我”
名字
外形特點:比喻句,用我們學過的好詞好句
本領: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
生活習性:(生活在哪里、喜歡吃的食物、怎樣活動的)
有關趣聞
反思
今天,我執(zhí)教了蘇教版上冊習作5《給動物設計名片》習作課,本節(jié)課,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根據(jù)兒童特點,運用具有親和力的語言進行教學活動,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2、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運用例文引導教學開門見山,明確告訴學生方法。
4、運用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
不足之處:
1、課前準備不充分,要求學生不夠明確,很多學生沒有充分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2、從句到章的教學沒有鏈接起來。學生在的過程可能會遺漏
3、課件沒有充分的利用到教學中。讓學生看著動物說活學生就有話可說。
4、教師沒能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講授多,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不夠。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語文教案(精選)08-27
語文教案04-24
語文教案04-24
語文教案04-24
語文教案04-25
語文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