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情境中理解兒歌,學念兒歌。
2、會選擇適當?shù)牟牧习缪堇瞎w驗參與集體游戲的快樂。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動畫片《老公公》
2、白棉花、白紙、白毛巾、小鏡子、漿糊等
活動過程:
1、觀看動畫片。
第一遍看后討論:(1)動畫片里誰來了
。2)老公公長什么樣?
。3)他做了什么事?
第二遍看后討論:(1)老公公為什么走路會摔跤?
。2)一摸胡子怎么會掉下來的呢?
小結(jié):原來這個老公公是小朋友裝的,他是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
2、請出教師扮演的老公公。
。1)老公公一邊出場一邊表演兒歌。
。2)老公公和小朋友做模仿表演游戲。
學著老公公的樣子摸摸胡子、走路、大笑等。
3、幼兒利用材料扮演老公公。
(1)介紹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并給予適當?shù)膸椭?/p>
4、幼兒扮演成老公公的樣子跟著音樂做游戲。
附兒歌: 老公公
老公公,出來了
白胡子,白眉毛
點點頭,彎彎腰
滑一滑,摔一跤
一摸胡子掉下了,
樂得大家哈哈笑
活動反思:
《老公公》的活動是戲劇活動《拔蘿卜》中的一次角色體驗活動。該活動從動畫片入手,通過觀看動畫片調(diào)動幼兒對老公公這個人物的興趣,并了解老公公的形象特點,感受兒歌幽默詼諧的游戲氣氛。接著,教師扮演的老公公出場,與幼兒近距離接觸,并和幼兒一起玩老公公摸胡子、點頭彎腰哈哈笑的游戲,調(diào)動幼兒模仿、裝扮老公公的欲望。在動手裝扮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提供了一些簡易且容易裝飾的材料:白胡子、白眉毛、白頭巾等給幼兒自己裝扮老公公,并提供小鏡子讓幼兒看看自己裝扮的形象。最后,師生裝扮成老公公一同跟著音樂做游戲,體驗裝扮成功的快樂,體驗參與集體游戲的樂趣。
培養(yǎng)注意力和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態(tài)度是本次活動隱含的'心理教育目標,不管是電教手段還是表演和裝扮等形式,都為這條隱含的目標服務(wù),對于小班剛?cè)雸@兩個月的孩子來說,采用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專注于集體活動之中,并喜歡與同伴一起游戲,使其在集體中找到快樂,是心理教育的重點,也是戲劇活動所要呈現(xiàn)的重要目標。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多交朋友才能得到朋友的幫助。
2、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詞匯“輕蔑”。
3、能大膽在集體面前回答問題。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電子大書、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2頁)師:小朋友看,小老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繩子嗎?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3頁)師:原來是獅子的尾巴。你看獅子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師:獅子很生氣,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閱讀故事《獅子和老鼠》吧。
二、閱讀圖書。
1、幼兒嘗試閱讀:教師將幼兒用書發(fā)給幼兒,要求在閱讀的時候,從左往后,一頁一頁地翻看。
2、共同閱讀。
。1)教師打開電子大書,講述故事內(nèi)容。
(2)通過以下問題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
——師: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誰?
——師:獅子為什么生氣?(老鼠把獅子的尾巴當成草又拉又扯吵醒了獅子)
——師:獅子有沒有吃小老鼠?小老鼠說了什么?
——師:獅子聽了老鼠的話,輕蔑地笑了笑,獅子為什么笑?“輕蔑”是什么意思?(因為獅子看不起老鼠,認為小老鼠太小,不可能有機會救它)
——師:不久獅子遇到了什么困難?
——師:是誰幫助了獅子,怎么幫助它的呢?
——師:故事的'結(jié)尾怎么樣呢?
3、教師利用電子大書,再將故事完整講述一遍。
三、樂意多交朋友,學習互助幫助的精神。
——師:如果當初獅子把老鼠吃了,獅子能得救嗎?
——師:獅子放過了老鼠,所以在困難的時候才有老鼠幫助它。
——師:我們也不要看不起不如你的人,要多交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有朋友幫助自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誰?為什么?
——師:有人喜歡大獅子,可是也一樣有人喜歡小老鼠。因為小老鼠雖然小,但是它很勇敢,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而且朋友有困難也會幫助朋友。小朋友,你們有朋友嗎?和好朋友會互相幫助嗎?
——教師小結(ji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要像小老鼠一樣相信自己能行,而且要多交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有朋友幫助自己。
活動應(yīng)變
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情況,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重點討論其中一個道理:1、不要看不起不如你的人,要多交朋友;2、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要自信。
活動延伸
語言活動:教師可以制作獅子和老鼠的頭飾,請幼兒學習故事對話,戴上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區(qū)角活動
語言區(qū):將獅子和老鼠的圖片貼在積木上,再投放背景圖和水果網(wǎng)袋,讓幼兒邊操作邊講故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用廢舊紙盒制作獅子、老鼠等的頭像作為吊飾懸掛在活動室。
家園同步
請家長在家陪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書,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
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勵幼兒多交朋友,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
活動反思
運用了雙向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在看看想想、講講、問問中有淺入深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蘊含的意義,提高幼兒思維的深刻性,調(diào)動幼兒語言、思維的積極性,提高幼兒主動參與語言活動的能力。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大膽參與討論。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能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3、學習按指令快步和漫步。
二、活動重難點:
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能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學習滾輪胎的方法。
三、活動準備:
紅、黃、綠顏色的牌子
四、活動過程:
。ā嵘砘顒。
走走、跑跑、跳跳
。ǘ┙處煼謩e舉起紅、黃、綠顏色的牌子當作交通信號燈,請幼兒分別來說說。三種顏色代表是什么意思。
——“紅燈”時問幼兒可不可以走?(不可以走)
——“綠燈”時問幼兒可不可以走?(可以走)
——“黃燈”時問幼兒該怎么辦呢?(若是沒通過馬路,看到黃燈就要停下來,若周到一半,就要快步通過。)
。ㄈ┓纸巧婕t綠燈的`游戲。
——老師當警察,手拿“紅綠燈”,幼兒當司機。
——游戲中提醒幼兒保持距離,以免互相沖撞或撞到其他的東西。
。ㄋ模┯螒颉都t綠燈》
——這里有首好聽的兒歌。
——交警出示紅燈,車要停下。
——交警出示綠燈,車則繼續(xù)前進。
游戲規(guī)則:司機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則退到一邊接受處罰,趕快說“紅燈”,然后就在原地不動,要等其他司機來摸一下并喊“綠燈”,才能自由行動。
。ㄎ澹┙Y(jié)束活動:對于堅持到最后的司機,可以授予他們“文明小市民”稱號。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nèi)容。
2、愿意學習兒歌,初步掌握兒歌。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云朵,星星,月亮。音樂:《公主圓舞曲》
2、泡沫座墊每個幼兒一個,一面粘上云朵。
活動過程:
一、玩藏貓貓游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老師藏,幼兒找。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玩躲貓貓的游戲嗎?今天,老師要和寶寶們玩躲貓貓的游戲,把眼睛閉起來。""你們怎么找到老師的啊?"
2、幼兒藏,老師找。
二、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兒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學說完整的話。
師:"小耳朵聽,這后面有說話聲,誰藏在里面呀?""它們在說什么呀?"
(播放公主圓舞曲)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師邊演示邊朗誦兒歌《躲貓貓》。
師:"小月亮也想來玩躲貓貓游戲,寶寶們眼睛趕緊閉起來。"
(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兩只腳。)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兒歌《躲貓貓》。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
誰在天上飄呀飄?
小月亮藏在哪里?
小月亮的腳藏起來了嗎?
誰眨眼笑?做做、學學眨眼笑的動作。
4、集體學習兒歌《躲貓貓》。
.師:"看著圖片寶寶一起和老師來說說兒歌《藏貓貓》。"
跟著音樂,再次學習。師:"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跟著音樂再說一次?"
三、《躲貓貓》游戲表演。
1、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進行集體游戲表演。
師:"小月亮飄呀飄怎么做,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教師帶領(lǐng)寶寶一起表演下面的兒歌內(nèi)容
2、再一次集體表演,要求:邊說兒歌邊表演。
四、結(jié)束活動,大家都玩累了。休息、再見。
附兒歌:
躲貓貓
小月亮,飄呀飄,
找塊云朵躲貓貓。
藏著頭,露著腳,
逗得星星眨眼笑。
課后反思: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為了引起幼兒運用語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顒又形蚁群陀變和娌刎堌埖挠螒,用一塊大的布遮住上半身,然后讓幼兒猜猜我是誰?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然后我又采用了聽講結(jié)合法,讓幼兒自己觀察,通過視頻的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聽,是教師采用語言啟發(fā)幼兒,配以背景音樂進行朗誦,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感官;講,是我和幼兒交流體驗兒歌,豐富幼兒的語句。我讓幼兒先感受兒歌的有趣性,理解兒歌中月亮藏貓貓的有趣情節(jié)。
接著我通過設(shè)計圖片:小鳥藏在白云后面;小兔藏在小草后面;小魚藏在荷葉下面,這樣幼兒在生動有趣的畫面中理解了兒歌的內(nèi)容。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讓幼兒通過學習和理解兒歌來完整朗誦兒歌,并且啟發(fā)幼兒運用生活已有經(jīng)驗遷移拓展兒歌內(nèi)容,其中初步嘗試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讓幼兒理解兒歌,這樣就能充分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了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guān)愛。
2、愿意表達自己對父母的熱愛。
3、初步了解自己及別的幼兒的父母的工作。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錄音機、攝像機。
2、幼兒與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錄像。
3、父母與幼兒曾交談過其工作情況。
4、彩色皺紋紙若干、橡皮泥及輔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冊子。
過程建議
1、談話:我的家人
(1)幼兒拿出與爸爸媽媽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體觀看生活錄像。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其他成員,注意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如“這是我爸爸”等。
。2)幼兒大膽表述,教師記錄在小冊子上。講講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師,在工廠里設(shè)計機器。
2、幼兒思考、討論
。1)家中成員為你們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媽媽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們天天跟著爸爸媽媽,那他們會怎么樣呢?小朋友不能跟著爸爸媽媽,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歡到幼兒園來嗎?為什么?
3、為家庭成員送一件禮物
。1)說說自己在幼兒園里學到的本領(lǐng)(說、唱),教師錄音記錄。
(2)拿出攝像機:你們在幼兒園學到那么多本領(lǐng),想告訴爸爸媽媽嗎?將幼兒的講述記錄下來。
(3)激起幼兒為爸爸、媽媽制作禮物的愿望。教師引導:爸爸媽媽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餓,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條、點心等)
讓幼兒自主選擇完成。教師可在幼兒遇到困難時,進行幫助指導。
延伸提示
把幼兒與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動室的墻面,幼兒隨時可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父母。家人為小冊子添加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趣事、愛好)。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春風小班教案 小班《春風》教案05-0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1
小班教案11-18
小班教案11-18
小班教案11-19
小班教案11-17
小班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