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
復習生字詞,明白獅子媽媽的話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獅子頭像圖、詞語卡片。
第二課時
一、開門見山,導入課題:
1、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隨機學習“獅”的讀音和字形,提示:注意“反犬旁”的寫法。
3、老師把這一對孿生兄弟帶過來了,你看他們雖然長相相同,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只小獅子。你們想真正認識他們嗎?
4、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
要想和這兩只小獅子真正認識,我們需要進行闖關活動,只有你們順利闖關,才能成為小獅子的好朋友,你們有信心嗎?
二、復習生字:
出示目標:認準字形,讀準字音。
1、出示生字
自己讀,齊讀,開火車讀。
2、復習本課生詞:
(課件出示,詞卡出示)開火車讀,齊讀。
三、圖文對照,感知內(nèi)容:
1、出示初步讀文目標:
、僮x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趯W會抓住重點語句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2、讀第1—2自然段。
(1)這兩段寫了什么?(一只勤獅子和一只懶獅子)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獅子的“勤”的?(整天,滾、撲、撕、咬)
。ò鍟嚎炭啵
“整天”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練的時間長,從早到晚,不怕苦,不怕累)
它整天都練些什么本領?誰能用手勢做一做滾,撲,撕,咬的動作?(滾可以練得身體靈活:撲能使動作迅速而兇猛,撕,咬能置獵物于死地)
指名讀,齊讀。
、 另一只小獅子整天在干什么?板書:懶
懶洋洋地曬太陽是什么樣子?(沒精打彩)還可以懶洋洋地干什么?(仿說短語)
、 看圖1誰是獅子媽媽?誰是刻苦的獅子?誰是懶獅子?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⑷ 帶著感情讀2自然段。
。、這只獅子為什么會這么懶?讀3~6自然段。
、 小樹向懶獅子提出了哪兩個問題? (讀出奇怪、關心、著急的語氣。)
⑵ 懶獅子是怎樣回答的?
“那苦頭”指的什么?說明什么?(怕苦)它說這話時是什么語氣?慢吞吞說明什么?誰來試讀?
、 懶獅子不練功,以后怎樣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樣想的?
“憑著”是什么意思?靠誰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領?它父母有什么地位?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板書:yī kào 父母
、 懶獅子說這話時是什么樣子?(得意、了不起)看插圖。為什么會這樣?(炫耀……)
、 它會生活得好嗎?為什么?
(6)有感情地讀3—6自然段。(男女生對讀,師生對讀,指名讀。)
5、獅子媽媽是怎樣教育懶獅子的?讀第七段,把媽媽說的話勾下來。
⑴ 媽媽一共講了幾句話?
、 讀第一句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沒有誰可靠,只有靠自己)
⑶ 要靠自己該怎么做?讀第二句。
“也”是什么意思?媽媽為什么這樣說?(讓他向勤獅子學習克服怕苦的'思想)
、 媽媽還告訴懶獅子什么?真正的獅子是怎樣的獅子(有獨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樣做林中之王)?
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獅子?(只有刻苦……學會生活的本領,才……)
四、拓展思維:
1、 小獅子聽了媽媽的話,他以后會怎么做?
2、要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人,那你從小應該學會哪些生活的本領?
五、知識積累:
出示與勤學與珍惜時間的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語文教案 篇2
一、導入
齊背課文。
二、鑒賞
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游的內(nèi)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jù);以記游的內(nèi)容為喻,生發(fā)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fā),使完美的表現(xiàn)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諧統(tǒng)一。
前面記游山,后面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合得緊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應,結構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游內(nèi)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jù);議論是記游內(nèi)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游處處從后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后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游,賦予記游內(nèi)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于闡述要“有志”“盡吾志”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因此,的選材、詳略無一不經(jīng)過精心裁定,緊扣這兩個觀點。記游部分就寫景來看似乎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從略;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經(jīng)過從詳。前者又詳記仆碑文字,其余從略;后者又記前洞和后洞概況從略,記游后洞經(jīng)過頗詳。記前洞和后洞概況,又前洞略,后洞詳;記游后洞,又寫經(jīng)過略,補敘經(jīng)過、寫心情之“悔”詳。議論部分對應記敘部分,也有側重。議游華山洞的心得甚詳,借仆碑抒發(fā)感慨從略。議游華山洞的心得,又議“志”較詳,議“力”“物”從略。
3.文筆簡潔,語言凝練
本文的記游部分,除為說理之外,沒有多余的文字;議論部分,說理充分而有節(jié)制,沒有無用的筆墨。全篇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以致文字難以增刪改換。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都是平實而深刻、言簡而意豐的警句。
三、拓展
選一篇在記游的基礎上說理的游記(文言文、現(xiàn)代文都行),進一步領會、學習敘議結合的手法。
四、作業(yè)
自學蘇軾《石鐘山記》,并與《游褒禪山記》比較。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會認11個生字,正確認讀“歐洲、驟降、特殊”等詞語。
。、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薄Ⅲw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們見過或坐過列車嗎?那你們說說什么是“專列”?板書“專列”。
。、出示課件“列車圖”,生讀句子“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diào)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眴枺核麄兯偷氖钦l?板書“燕子”。你從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板書“愛”。今天所學的課文燕子專列就是圍繞人與人間濃濃的愛展開的,讓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同桌互相考一考。
。、檢查自學情況:
、耪n件出示生字,個別讀,開火車再讀。
⑵出示詞語,男女賽讀。
、侵滥膫詞語意思就說哪個,看誰說得準確。
三、學習課文
過渡: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用專列送呢?我們一起在讀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答案。
。、生找出句子后:
課件出示“當?shù)貧鉁伢E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已經(jīng)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抛杂勺x,從中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句中看出?
①天氣惡劣(驟降、風雪不止、昆蟲凍死)
、谘嘧犹幘澄kU。(疲勞、饑寒交迫、
找不到食物,瀕臨死亡)
、浦笇Ю首x。
、钦n件錄音,師配樂談話:風雨交加,成千上萬只可愛的燕子又冷又餓又累,他們在風雪中拼命的飛呀飛呀,可是怎么也飛不起來,他們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過渡:瑞士政府也想到這,他們和你們一樣關心小燕子的安危,這與政府的其他大事相比微不足道,能做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除了政府以外,為幫助燕子做出努力的還有很多人和事。讀讀下面課文,按照提示分組討論。
2、出示討論題:
、懦苏,人們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愛的,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瓢l(fā)揮想象,如果你是貝蒂,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场z查交流情況:
、呕卮鹩懻摚,出示句子: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頂著凍的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僮x一讀,體會到什么?
、趯Ρ染渥樱w會理解“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
③指導朗讀。
、茀R報討論2,學生發(fā)揮想象說一說。
、浅鍪尽拔蚁鄬ω惖僬f……”
把想對比蒂說的話寫在書上,全班交流。
四、小結
課件出示將開動的列車圖。
師:他們用愛為動物搭建了健康的橋梁,他們用愛鑄造了人與動物間的和諧,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愛護生命
保護環(huán)境
出示課件“愛護生命
保護環(huán)境”
五、板書
燕子專列
政府
愛
人們(貝蒂……)
語文教案 篇4
"是行動的種子。"我將以《談生命》說課為契機,借此與大家交流,希望成為教學改革中的一粒鋪路石,也愿我們的教學生命開出燦爛之花。
一、說教材
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47年寫的散文《談生命》安排在人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目,上接梁實秋的散文《孩子》,下承吳伯簫的散文《菜園小記》,具有重要的閱讀價值。課文以"春水""小樹"為喻,生動地描述了生命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表現(xiàn)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寫出了氣勢,很適合朗讀,結合單元教學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反復朗讀,揣摩文意,學習作者用形象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方法。前者為重點,后者為難點。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分析概括文字的能力。
3、德育目標: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考,感受并吸取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對人生有著許多朦朧認識,通過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有關散文的一些知識,還可以通過聯(lián)想、想象感受鮮活的生命形象,進行哲理性思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說教法
讀書之法,貴在熟讀精思。在整體構思的中,突出學法指導,抓住行文標志劃分層次,在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后,觀看課件,直觀地感受文章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引發(fā)對生命真諦的思考。于漪老師說過:"誰想成材,誰就要千方百計地學會運用語言去分析課文這一基本方法。""一江春水"、"一課小樹"究竟有何特點,是否揭示出了生命的真諦呢?我嘗試著讓學生從文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自由賞析、評點。在輕松和諧、自由民主的氛圍中,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才能;對文中暫時不懂的地方,提交小組討論,討論不能解決再由老師啟發(fā)、點撥,老師在這里發(fā)揮了主導作用。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探究學法,讓學生思考最能體現(xiàn)生命本質(zhì)的自然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象。鼓勵學生把這一現(xiàn)象繪畫下來,或描述出來。另外,我還采用自創(chuàng)名言法,引導學生寫出對生命的感悟,這樣更有助于加深理解課文的主旨。運用大量的課件來展示生命現(xiàn)象及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程序
1、導入新課:世紀的風雨中,有一個奇女子,人稱"白歲老人"--冰心。她為人類留下了不朽的詩文,令人仰慕。1947年寫下的散文《談生命》,在本世紀初,這文章被選入中學教材。有一種生命是不會隨歲月而老去的,那么生命到底要經(jīng)歷怎樣的歷程?冰心老人又留給我們怎樣的思索呢?且看《談生命》。(1分鐘)
。▽爰ぐl(fā)學習興趣,引起思考。)
2、明確學習目標:
。1)分析層次,理清作者的思路。
。2)反復閱讀,學習用形象的語言描述抽象的事物。
。3)思考:生命的本質(zhì)和人生的意義是什么?(2分鐘)
。鞔_目標,學習有的放矢。)
3、輔導自學,教師進行個別輔導答疑。(10分鐘)
。▊別輔導,有助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4、自學匯報
。1)應知應會的知識點有什么?
學生一:作者冰心簡介;
學生二:詞語有: 清吟 梟鳥 蔭庇 芳馨
學生三:文體是散文
。2)結構內(nèi)容手法,你知道什么?
學生七嘴巴舌地展開匯報。
(3)結合學習目標,逐題說說你的見解。
。ㄕn堂是學生的天地,給學生充足發(fā)表見解的機會。)(6分鐘)
5、精讀講析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分別經(jīng)歷了怎樣的歷程?暗示了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
(用課件輔助教學,演示江水的平和與激蕩的不同景象;再演示小樹的成長過程。觀看的同時讓學生復述課文的有關內(nèi)容。)
(2)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是什么?朗讀最后一層,找到主旨句。
(3)找到你認為最精彩的語句進行賞析。
(4)思考最能體現(xiàn)生命本質(zhì)的自然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象,鼓勵學生把這一現(xiàn)象繪畫下來,或描述出來。并采用自創(chuàng)名言法,引導學生寫己對生命的感悟。(用課件輔助學生,完成創(chuàng)意設計。)
。5):生命不是永遠快樂,順利時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要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zhàn)。遇到困難時,不要灰心,要勇敢地面對,堅信雷雨過后就是艷陽天。全文以"春水""小樹"為喻,寫出人生的不同境況,不同階段的美麗,給人啟迪。(18分鐘)
。ňx賞析,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6、發(fā)散思維訓練
。1)你學習之后,是否聯(lián)想到與生命有關的其他文章?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一:《敬畏生命》、《紫藤蘿瀑布》、《生命的意義》
學生二:相同點是都在告訴我們要熱愛生命、善待生命。不同點是用詩一樣的語言,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的描述中。
學生三:用了象征手法,用具體事物表現(xiàn)某種特殊意義。
。鞔_象征的手法,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要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難,結合你的經(jīng)歷談談你是如何戰(zhàn)勝困難使自己變得堅強的?(6分鐘)
7、一課一得的(2分鐘)(學生發(fā)言為主,教師鼓勵作結。)
四、反思
通過一節(jié)課,我們教給學生的畢竟有限,拓展思維,教給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課件的使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很受學生歡迎。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
2、認識自然段,讀通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并且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會讀生字,讀通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出示浪花圖片:大家看這是誰來了?小浪花非?蓯,它就像一個頑皮的娃娃,在大海**的懷抱中快樂地生活。你們可別小看它,雖然它的年齡小,但本領可大了,不信你就讀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
1、默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猜猜字的讀音,或向同學、老師請教。再對照下面的生字表,看拼音識字。
2、輕聲讀課文,對照課后生字表,在文中圈出生字,并將帶生字的詞多讀幾遍。
3、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認為自己讀得通順的句子,可兩個人一起讀讀。
三、識字
1、小組合作學習。同學們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
2、抽讀生字卡。
、偻篮献,抽讀生字卡片。
②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看看誰能把這些生字讀準。
3、做游戲:采摘“聰明果”。
教師出示“智慧樹”,“樹”上結滿了“聰明果”(果子覆蓋著生字)“聰明果”有幾種顏色,你喜歡哪個就摘哪一個,但是一定要將字音讀準,這個蘋果才能歸你。
四、誦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詞句訓練。(課件展示)
。1)出示句子比較。
浪娃娃多。
浪娃娃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讀一讀,感覺一樣嗎?
。2)照樣子說一說。
天上的星星多海里的'魚兒多
天上的星星()海里的魚兒()
(3)浪娃娃怎樣貪玩?
用“整天”說一句話。
3、朗讀:浪娃娃那么多,有那么貪玩而活潑,真惹人喜愛,用孩子天真活潑的語氣讀出浪娃娃的活潑可愛。
五、學習效果測評
練習朗讀第一自然段。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比較長的課文,文中生字特別多,讀通課文也就比較難。學生通過課下預習,基本上能把課文讀下來,教學時,通過讓學生默讀、一邊讀一邊找生字、同桌互讀,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找生字的這種讀法學生是第一次試用,效果不是很理想,以后的教學中這種方法要加強訓練。識字教學時采用了學生自學、同桌抽卡片互讀、教師出卡片開火車讀、摘卡片讀生字的方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識字效率較好,其中摘卡片讀生字的游戲更加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學過程中還設計了一些簡單的詞句訓練,不僅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成吉思汗和鷹》是“面對錯誤”主題單元的第二篇主體文章,講了成吉思汗一怒殺鷹又后悔的故事,告訴人們?nèi)嗽谑⑴臅r候處理事情往往會發(fā)生錯誤而追悔莫及的道理。從文本的語言來看,描寫通俗生動,易于理解;從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來看,貼近生活,符合現(xiàn)實;诮滩牡奶攸c、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般規(guī)律,執(zhí)教本課的主要目標可以確定為:1.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這句話的含義。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成吉思汗心理的變化。3.結合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生字新詞的含義,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思路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達成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始終站在引領者的角度上輔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領學生展開品讀、研究。把體驗閱讀作為重要的學習手段,通過教師的引導,自我感悟,讓學生體會到“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道理。體現(xiàn)“語文”源自“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教學觀點。
本課教學可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以整體感知,讀通讀熟教材,理清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內(nèi)容為主要目標;第二課時以有感情的朗讀為主要手段,通過內(nèi)化吸收,體會成吉思汗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不盡人意,所以每個人也都有生氣、發(fā)怒的時候,但是我們也常常遇到因為沒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實情況而沖動發(fā)怒,過后又后悔的情況。想一想,你有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歷?可以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2.學生簡短的交流之后,指名發(fā)言。
師生對話。教師也可以講述自己的相關經(jīng)歷,和學生平等溝通。引導學生體會到生氣、發(fā)怒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對自己的錯誤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結果。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學習關于一個偉大的人物的故事。(板書課題:成吉思汗和鷹)同學們結合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談一談對成吉思汗的'認識,對鷹的認識。
學生發(fā)言。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播放下面的資料,但要注意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
資料:
成吉思汗——被稱為“一代天驕”的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位偉人,他波瀾壯闊、金戈鐵馬的一生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大多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統(tǒng)帥之一。有人曾經(jīng)統(tǒng)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60多次戰(zhàn)爭,除十三翼之戰(zhàn)因?qū)嵙沂庵鲃映吠送猓瑳]有一次失敗過。因此有學者說:“成吉思汗是后人難以比肩的戰(zhàn)爭奇才!薄笆裁慈瞬拍芊Q得上戰(zhàn)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漢曾經(jīng)說過:“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盡管后人對他殘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詞,但這并不影響他做為馬背天驕的偉人的地位。
鷹——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正義的象征。它強健、兇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幼鷹常常被牧民馴養(yǎng),成為獵鷹,幫助人們捕抓野兔等獵物。
[設計意圖:教材僅僅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憑借。因此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沒有急于讓學生接觸文本,而是從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出發(fā),把生活作為學習的切入點,結合學生已有經(jīng)驗,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內(nèi)涵和外延,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二、整體感知
出示學習提綱,學生自主學習。
1.自由讀書,結合教材后面“生字條”,給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注上拼音。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如:悠閑自得、寵愛、滿載而歸、懊悔不已等。
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課文的內(nèi)容,談談自己初步讀書的感受。
找出“鷹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水杯”的部分,反復閱讀。
2.生生交流,反饋學習情況。
在學生獨立感知的基礎上,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發(fā)現(xiàn)問題。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適時找出重點的語句段落,指名朗讀。讓學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五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只是發(fā)揮自己宏觀調(diào)控的作用,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比較雜亂的問題。本環(huán)節(jié)還重視了學生積累詞語的訓練和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重點詞語的理解一般有三個步驟:不理解、結合工具書理解、工具書與文本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結合來理解。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這些關鍵的詞語,實際上也就基本理解了教材的內(nèi)容,為后面的深入研讀奠定了基礎。]
三、及時鞏固,讀寫結合
1.抄寫課文中你認為應該重點記住的生字和詞語,不太熟練的可以多寫幾遍,但一定要注意工整規(guī)范地寫好每一個字。
2.讀課文,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填寫下面的括號。
( )的泉水 ( )的季節(jié)
( )的天氣 ( )的狩獵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成吉思汗_______次接水都被鷹撞翻了,于是他就__________。結果把那只鷹_________射殺了。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到_____________ 。成吉思汗從這個教訓中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diào)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但是并沒有要求削弱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因此聽說讀寫,不可偏廢,語文基本功訓練要扎實到位。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動口、動腦、動手相結合,各種學習感官的積極配合,不單使得課堂結構錯落有致,張弛有度,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不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下面的詞語:
悠閑自得、狩獵、手腕、擰斷、懊悔不已、寵愛、小心翼翼、滿載而歸
2.用一句話說出《成吉思汗和鷹》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走進文本,研讀課文
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內(nèi)容,指導讀書,體會人物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1.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結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鷹心里在“想”什么?把自己的個性理解聲情并茂地表達出來。
引導學生抓住“悠閑自得”、“他最喜愛的鷹”、“它在前面飛行,它認得回家的路”等描寫,體會成吉思汗和鷹之間的密切關系。又要抓住“渴的急不可耐”與“正準備一飲而盡”來理解成吉思汗的境況,來體會他的情緒。
從“嗖”的一聲、“這只鷹前前后后飛了好幾個來回,一直在他的上空盤旋!钡让鑼懕悴浑y體會到鷹是怎樣“想”的。
2.用學習“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時此刻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鷹心里在想什么?怎么讀?成吉思汗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又接滿了第四杯水,鷹是怎樣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樣做的?這段話該怎樣讀?要讀出變化的語氣來。
教師在組織學生匯報時,把重點放在有感情的閱讀指導上。
[設計意圖: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展開品讀、研究。學生能夠快速找出“成吉思汗發(fā)怒殺了鷹”這一點,但他們?nèi)菀缀雎?“為什么愉快變成了憤怒”,這個環(huán)節(jié)把體會人物 的內(nèi)心活動作為重點來探究,不但使教學僅僅圍繞中心目標展開,而且完成了“把書讀薄”到“把書讀厚”的經(jīng)過,學生在切身體驗的情況下,會情由心生,情動而辭發(fā)!課堂就不但是讀書的過程,還是學生經(jīng)歷生命成長的過程。]
三、升華認識,汲取文本精華
1.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成吉思汗終于發(fā)現(xiàn)了鷹撞翻水杯的秘密,而這個秘密是用鷹的生命換來的。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成吉思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鷹是一只什么樣的鷹?
學生可能各抒己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識,但又不要盲從學生的認識,特別是對成吉思汗的認識可能存在分歧:成吉思汗既有叱咤風云的一面,又有兇悍暴戾的一面,但是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和背景來全面認識偉人的形象。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及時引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面對錯誤,成吉思汗有什么想法?有哪些行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安排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小結:成吉思汗面對錯誤的發(fā)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沒有一味的“苦惱”,而是積極面對:不找借口,積極彌補過失,并善于從錯誤的經(jīng)歷中吸取教訓。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閃爍著人性的關懷。教學不是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欣賞方面,而是由淺入深,逐步走進文本的精髓部分。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這門交際和交流的工具,更讓語文學習的過程來陶冶學生的性情,幫助學生學會面對生活、面對世界的本領。]
四、課堂延伸,設置作業(yè)
從下面的作業(yè)中任選一項來完成。
1.學習《成吉思汗和鷹》一課,有什么認識、感想和體會,認真組織語言寫一篇讀書心得。
2.搜集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錯誤,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的材料,擴大閱讀量,總結經(jīng)驗。
[設計意圖:積極使用教材,并努力憑借教材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立足課堂教學,并努力超越課堂的局限,使語文學習向生活延伸。]
五、快樂作業(yè) (出示課件)學習《成吉思汗》一課,有什么認識、感想和體會,認真組織語言寫一篇讀書心得。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本,注重閱讀教學的整體感悟,突出廣泛而自主的大量閱讀,突出全方位的閱讀技巧和能力的指導與訓練,以多種渠道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閱讀帶動聽說寫能力的全面提高。
1、閱讀教學中學習方式的選擇。 閱讀教學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給他們提供自我創(chuàng)造的空間和可能性,教師絕不先將自己的結論交給學生,限制學生思維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間留給學生,把判斷的權力讓給學生,把表達的自由交給學生,真正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在執(zhí)教《成吉思汗和鷹》一課中,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展開品讀、研究。
2、閱讀教學中人文因素的滲透。 語文教學意在實踐“語文學科承擔著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即實現(xiàn)對人的全面關懷”這一思想。學生語文學習成功與否的標志,不應該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一生成長的甘泉,使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世界豐富的人、有思想深度的、脫離低級氣味的有品位的人。在《成吉思汗和鷹》一課中,為了讓語文課堂閃爍著人性的關懷,使教學不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欣賞方面,而是由淺入深,逐步走進文本的精髓部分,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有沒有在發(fā)怒的時候做出令自己懊悔的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默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jīng)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3.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介紹“朱鹮”。
朱鹮:鳥類的一科,身體大,嘴細長而彎曲,腿長,生活在水邊。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要求: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三)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ㄐ」夂突锇閭儙ьI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尋找朱鹮并精心養(yǎng)護的事)
(四)理清文章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ò词虑榘l(fā)展順序,先講小光遇到幾位尋找朱鹮的考察隊員,然后和小伙伴們帶領叔叔們尋找來鹮,最后講他們終于找到了朱鹮并認真觀察,精心養(yǎng)護它們)
2.朱鹮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讀一讀。
3.小光和伙伴們?yōu)榱藢ふ,保護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4.討論: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fā)?
(學生從保護里野生動物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兩方面來談感受)
(五)總結、擴展
經(jīng)過小光的小伙伴們以及考察隊員叔叔們的努力,使得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朱鹮得以生存、繁衍下來,那么在當今的社會中,又有多少野生動物會有如此幸運呢?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我們應做點什么呢?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一些野生動物的資料,圖片、向人們宣傳并呼吁大家共同保護它們,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讓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民俗風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課堂交流讓學生了解更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2.通過活動初步學會調(diào)查探究的方法,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有關的故事,完成習作,展示成果。
4.通過識字加油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5.通過詞句段的運用,介紹手工制作過程以及學會圍繞一個中心寫一段話。
6.積累日積月累中的相關知識。
【學習重點】
1.通過活動,了解一些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了解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人物故事并完成習作。
2.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3.學會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
【學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和生字詞卡片。(教師)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一、播放視頻,激發(fā)興趣。
1.(播放過春節(jié)的視頻)到處張燈結彩,真熱鬧呀!這是什么節(jié)日呢?
2.你們喜歡過節(jié)嗎?
3.過春節(jié)是我們大家最喜歡的節(jié)日,看,有的同學眉飛色舞,原來是收到了紅包,難怪那么高興。其實每個節(jié)日都蘊含著大學問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板書:傳統(tǒng)節(jié)日)
二、談談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補充。
3.你了解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嗎?
4.學生談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了解。
5.教師進行小結。
三、進行實踐性活動。
1.你最喜歡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
3.學生交流了解的內(nèi)容及方式。
。1)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收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的人物故事。
。2)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當?shù)氐膽c;顒。
。4)上網(wǎng)或查找書籍收集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知識和圖片;詢問長輩。
4.各小組制定活動計劃,交流展示活動方案。在小組討論交流后,各小組派組長匯報本組的活動方案。
5.教師評價指導。
四、課堂小結。
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愿同學們能在這座寶庫里繼續(xù)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課時
。ㄕ故境晒瓿闪曌鳎
一、交流評價活動。
1.回顧前期活動,引入交流評價活動。對本小組自開展本課題以來的做法和感想進行總結,并對整個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
2.展開交流活動。
。1)自主交流,談談收獲。
。2)集體匯報,總結評價。
3.展示成果。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樣,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餅,表演寫春聯(lián)等。
。2)展示成果時,本小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問。
。3)評選優(yōu)秀活動小組。
二、寫一寫過節(jié)的過程。
1.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2.指名反饋,教師小結。
。1)可以寫過節(jié)的過程。
。2)可以寫節(jié)日中發(fā)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導選材。
。1)從開展綜合性學習,同學們了解了許多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知識,有飲食文化,有風俗習慣,有傳說故事等。
(2)在選擇時,一定要選擇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或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準備寫什么,打算從哪幾個方面來寫。
5.全班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寫清楚過節(jié)的經(jīng)過;要有一定的順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6.學生獨立習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習作。
1.出示習作范文。
端午節(jié)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快樂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
說起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珊髞沓趼犘帕诵∪说淖嬔,疏遠了屈原,最后還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駕著船捕撈屈原的遺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又怕魚蝦吃掉屈原的遺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jié),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種有許多,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是紅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最快樂的要數(shù)我們小朋友了。端午節(jié)這天,我們小孩的胸前都掛著個香噴噴的掛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狀的……個個香氣撲鼻。端午節(jié)真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
點評:你知道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嗎?讀了小作者的這篇習作后,你就會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傳說和習俗,條理清晰,語句通順。
2.老師指導學生評議范文。
3.同桌交換習作,交流點評:過節(jié)的過程是否介紹清楚?有沒有寫出自己當時的感受?有沒有錯別字?
4.根據(jù)同學的意見修改習作。
第三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學生自讀“交流平臺”,體會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
2.本單元還有哪些課文的段落是圍繞一個意思把這段話寫清楚的,找出來讀一讀。
3.練一練: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話,把內(nèi)容寫具體,寫完整。
。1)果園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來了,樹葉也換上了新裝。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標牌:
稅務局、檔案館、咖啡館
閱覽室、廢品收購站、農(nóng)貿(mào)市場
2.認讀生字“稅、檔、咖、啡、閱、廢、貿(mào)”。
3.小組讀、帶讀、齊讀、開火車讀。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并用生字組詞。
5.小結:今天我們通過標牌又認識了不少生字。同學們,只要我們留心周邊事物,我們還會認識許許多多的生字。
三、詞句段運用。
。ㄒ唬⿲φ樟鞒虉D讀下面這段話,照樣子口頭介紹一次手工活動的過程,如剪紙、捏泥人、拼裝玩具、編花繩。
1.出示流程圖:剪碎或切斷→浸→搗→撈→曬
2.結合本單元課文說一說這是什么制作過程。(蔡倫造紙的過程)
3.對照這樣的流程介紹蔡倫造紙的過程。
4.小結:流程圖其實就是活動過程中所采用的表示動作的詞。
5.小組討論一次手工活動的流程圖。
。1)分小組討論,每小組討論一種手工活動的流程圖。有同種愛好的同學可以自己組成小組。
(2)各小組交流自己組的活動流程圖。
。3)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流程圖,全班評議是否完善。
(4)各小組推薦代表用自己小組的流程圖介紹一次手工活動的過程。
6.評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
。ǘ┳x一讀,想想下面兩段話在表達上有什么共同點,再照樣子寫一段話。
1.課件出示課本第46頁的兩段話。
2.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兩段話有什么共同點?
4.全班交流。
師小結:這兩段話都用一個排比句圍繞第一句話進行了具體描寫。
5.練一練。
操場上真熱鬧: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日積月累。
1.導入: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它讓國人引以為豪,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2.課件出示: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讀一讀,說一說。文房四寶指的是什么?
。2)師補充介紹: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書工具,歷史上把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合稱為“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時期。
3.課件出示:
雅人四好:琴棋書畫
花中君子:梅蘭竹菊
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
(1)讀一讀,試著介紹。
(2)師補充介紹:①古人常把琴棋書畫稱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
、诿、蘭、竹、菊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高潔、清逸、氣節(jié)和淡泊的四種品格。因為它們具有自強不息的特點,被人們稱為“花中四君子”。
、弁剢柷惺侵嗅t(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4.師指導背誦。
5.全班進行背誦比賽,獲勝者給予獎勵。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04-08
語文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