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1
教學準備: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及三角形穩(wěn)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鄉(xiāng)村
我們在都市生活習慣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鄉(xiāng)村看一看田園風光,今天我們就一起跟著這幅圖來感受一下鄉(xiāng)村的風景吧。
看,這幅圖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數(shù)學模型
1、這幅圖上還有許多數(shù)學圖形呢?從圖上找出你認識的圖形,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畫出你找到的圖形嗎?試試看。
2、把你找到的圖形進行分類,采用標號的方式進行。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可以根據(jù)邊來分,看,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你能把這些四邊形再分類嗎?你認為這里什么圖形很特殊?
3、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老師這準備了幾根小棒,你能選幾根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你認為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四條邊?
4、在第21頁的點陣圖上畫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頁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平行四邊形?為什么?
在這些平行四邊形中,你覺得哪個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兒?
如果用一個圈把平行四邊形都放在里面的話,請你也畫一個圈來表示長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外面再畫一個圈,你覺得這應該是什么?再用一個圈畫出梯形的地盤,應該怎么畫?試試看。
三、總結,F(xiàn)在再試著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再把它旋轉。
教學反思:先從圖中找出認識的圖形。分類--為什么這樣分類--找出這類圖形的共同點--探索出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定義。這樣課的結構好,讓學生在理解與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學會思考的方法,學會學習。
課時2
教學準備:平行四邊形、梯形紙片、框架、剪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及三角形穩(wěn)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基本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師帶來了幾根小棒,可以作為圖形的邊,請你挑選合適的小棒,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二、自主探究,形成數(shù)學模型
1、你打算挑選什么的小棒?
用螺絲固定后:拉拉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平行四邊形的框架容易變形;
。2)變來變去還是平行四邊形。
再來拉拉看,指令:變小,變大,變得最大。原來就是長方形。
看來隨便玩一玩都能發(fā)現(xiàn)好多數(shù)學的問題。
生活中你見過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這個特性的情況嗎?
2、如果是其它圖形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特性呢?
試一試梯形、三角形。拉一拉,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角形有穩(wěn)固性。
生活中見過運用這樣的特性的情況嗎?
分析怎樣利用這兩種圖形特性的優(yōu)勢,避免這樣的缺點。
3、我們再來看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木板,可以拉動嗎?為什么不可以了?
不過我們也可以來研究它。拿出平行四邊形的紙片,你能剪出兩個平行四邊形嗎?還能剪出什么?能剪出兩個三角形嗎?看一看這兩個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狀怎么樣?
一張三角形的紙片,能剪出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嗎?
4、第23頁。第2題。
。1)下面哪兩個圖形能拼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剪下附頁1圖形1中的圖形試一試。
(2)下面哪些圖形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拼成的?
5、如果把一個梯形,一條邊不斷地變小,一直小到一個點,就是什么形狀?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狀?
三、總結。你對這幾種圖形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教學反思:
02、課題:動手做
內容: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課時:1
教學準備:讓學生帶軟尺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做成一個長方形,找到高,體驗高的基本特征。
2、會畫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
3、根據(jù)圖形的高和底畫圖形。
基本教學過程:
一、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木版,想做成一個最大的長方形桌面?梢云,該從哪里鋸開呢?
二、動手操作
6、動手剪下附頁1圖2中的圖形。
7、你認為應該沿著什么樣的線條剪?還可以怎樣剪?
8、畫一個平行四邊形,請你做一下設計師,用圖形來表示設計意圖。
這條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從兩條對邊之間畫垂直線段。)
三、數(shù)學概念
1、這條線段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邊就叫做底。發(fā)現(xiàn)底和高有什么關系?(垂直)還有哪條邊和這條高也垂直嗎?(也是底。)
2、你還能畫出一條高嗎?(檢查三角板的擺放)
3、梯形也有高,判斷:下面哪條是梯形的高?必須是從平行的那組對邊之間畫的?
4、三角形也有高,你覺得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
5、練習:第25頁第1題。
三、運用概念
1、第25頁練一練第1題。
2、第2、3題。
3、可以畫指定底與高的圖形嗎?
四、總結。
教學反思:動手做一做對于孩子掌握高的概念,形成高的表象非常有效,他們很容易就能掌握高的特點--垂直。幫助他們總結高的概念,可以總結一些關鍵詞語,比如:垂直(重合)、對面(邊或頂點)。
注重孩子畫高方法的培訓,讓他們熟練地畫高。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2
教學內容:認識梯形--教材第144頁的內容,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三十二4-6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梯形并掌握梯形的特征。
2.弄清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和腰的意義。會畫梯形的高。
教學重、難點:梯形的認識。掌握梯形特征,弄清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點?
二、教學新課
1.投影下圖,說說這些圖形有什么相同點?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ㄟ@些圖形都是四邊形,①、②、④、⑤都是平行四邊形,③、⑥不是平行四邊形,它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梯形。板書課題:梯形)
2.投影課本上的梯子、堤壩和水渠截面圖。指出這些物體形狀都像這樣的。(老師畫出一個梯形)。
3.拿出三角板,打開教材第144頁檢驗上面一個梯形的兩組對邊是否平行?
4.學生匯報檢驗結果。老師:什么是梯形?
5.引導學生概括: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老師板書,學生齊讀)
6.梯形有什么特征?它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而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四邊形。)板書:
7.自學第144頁教材。回答以下問題:(投影出示)
。1)什么是梯形的底?怎樣區(qū)分上下底?
。2)什么是梯形的腰?
(3)什么是梯形的高?
8.學生回答問題,老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多指名復述。
9.強調梯形高的作法。問:一個梯形內可以作多少條高?能不能在腰上作高?
10.做教材第144頁“做一做”第1題。
向學生說明圖③是直角梯形,它的高其實就是連結上下底的直角邊。
11.老師拿出等腰梯形紙片由學生指出上下底,腰。沿上下底的中線對折,指名學生看看,兩個腰重合了沒有?告訴大家,兩腰重合說明什么?
(兩腰相等)
12.老師指出: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種特殊的梯形。(繼續(xù)完善板書,在梯形集合內畫上等腰梯形的集合圈)
三、課堂小結
1.什么是梯形?梯形的上下底、腰?
2.什么是平行四邊形?有哪幾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完成板書)
四、鞏固練習
1.做教材第144頁“做一做”第2題。
在釘子板上圍成不同的梯形。要求學生變換方位。諸如
等形狀。
2.作出下列梯形的高。(投影出示,指名學生在投影片上畫)
3.判斷(投影出示)。(對的在括號錯的打“×”)
(1)梯形就是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2)梯形上面的底叫做上底,下面的底叫做下底。()
(3)梯形是一種四邊形。()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三十二的第4-6題。第6題要求把幾種分法都畫出來。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3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46-4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認識梯形的高及各邊的名稱,認識等腰梯形。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經(jīng)歷梯形的認識過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畫梯形的高。
設計理念: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自主探索梯形特征,促進學生的思維;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ǔ鍪疽恍┢矫鎴D形)你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稱嗎?紅色線段圍成的是什么圖形呢?如果學生答不出,告訴學生這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梢钥吹教菪巍#ǔ鍪窘滩牟鍒D)像上面這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梯形(板書:認識梯形)
學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梯形特征
2、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
3、教學“試一試”
4、認識等腰梯形
同學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梯形?每個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比較,有什么不同呢?(板書: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請拿出剛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這個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的距離呢?動手畫一畫、量一量。
梯形的各條邊都有自己的名稱,請先閱讀課本第47頁例題下面的一段話,并觀察右邊圖,說一說梯形各邊的名稱及梯形的高。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上底
腰腰
下底
你能量出下面每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嗎?完成試一試。
提問:第二個梯形高在哪里?為什么第二個梯形的高就是它的一條腰呢?
像這樣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ǔ鍪镜妊菪危┻@個梯形與我們剛才做的梯形有什么不同呢?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請同學量一量書上47頁中間的那個梯形。
我們把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學生動手操作并展示作品。
學生討論得出: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學生口答后獨立操作并交流畫法。
學生閱讀課本后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回答: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是梯形的腰。從上底的一點到下底所畫的垂直線段是梯形的高。
學生動手量。
因為梯形的一條腰與梯形的底相互垂直。
學生測量。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判斷哪些是梯形并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腰。
2、做想想做做第2題,開動腦筋找一找,能在圖形中找到幾個梯形?看誰找的多?
你能在七巧板中選幾塊拼出不同的梯形嗎?拼一拼,再在小組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題。你把這個梯形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
4、做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畫出幾個不同的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畫一畫。
5、做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按要求完成后思考: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呢?
6、完成思考題。
學生口答。
同桌合作,嘗試找梯形。
學生拼好后交流。
學生匯報。
學生畫好后交流各自畫法。
學生按要求操作后交流、匯報。
學生口答。
四、評價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梯形,你有哪些收獲呢?
評價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與測試
教后反思: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4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發(fā)現(xiàn)梯形的基本特征,認識梯形的高。
2、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學會用不同方法做出一個梯形,會在方格紙上畫梯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梯形,能測量或畫出梯形的高。
3、學生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梯形的基本特征,認識梯形的高。用不同方法做出一個梯形,會在方格紙上畫梯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梯形,能測量或畫出梯形的高。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教
學
程
序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一、生活導入
1、出示例1的圖片,你能在這些生活場景中找到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嗎?(重點可讓學生上臺指一指梯形)
2、你能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嗎?
3、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梯形。你還記得我們昨天是怎樣研究平行四邊形的嗎?
根據(jù)學生回憶板書:
(1)探究特點
。2)認識高、底
(3)多種練習
有了這些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經(jīng)驗,你想自己來進行研究活動嗎?在小組里討論一下,你們準備開展哪些活動來完成(1)和(2)。
老師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時注意和平行四邊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將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組活動
。ㄒ唬┨骄刻攸c
1、展示小組內制作的梯形,介紹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歸納梯形的特點: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ǘ┱J識高、底
1、介紹小組內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礎上指導看書自學: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間的距離,這就是梯形的高。這樣的高有多少條?為什么?
與平行四邊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稱。說說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試一試: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條邊,量出每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說明:第二個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幾個直角?
三、練習提高
1、想想做做1,哪些圖形是梯形,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檢驗)
在這些梯形中分別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畫出高。
2、想想做做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塊、3塊、4塊......分別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組里交流是怎樣拼的。
3、想想做做3,在梯形里畫一條高,可以把梯形分成兩個圖形,你能有不同的畫法嗎?(可分成兩個梯形或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4、想想做做4,用粗細、顏色不同的'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不同的梯形,并記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再畫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記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
5、想想做做5,用兩張長方形紙疊在一起,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用這兩個梯形能拼成哪些圖形?
想一想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五、獨立探究
學有余力的學生可探究思考題
六、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重點研究了哪種平面圖形?它有什么特點?你認為它和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還想探索梯形的什么特點?(如梯形是否也具有不穩(wěn)定性)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八冊P46-4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認識梯形的高及各邊的名稱,認識等腰梯形。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梯形的認識過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重點:
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學會畫梯形的高。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在過去的時間里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很棒,那么老師給大家看一些平面圖形,看看你們還認識嗎?
(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師:看來這些都難不到大家,那么下面這個平面圖形大家認識嗎?
師:這是一個梯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梯形。(導入課題:認識梯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多媒體出示例題,讓學生說說這些是什么圖片,紅色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什么?
2、小組合作,想辦法自己做也個梯形,在小組里交流。
3、師:各小組做的非常好,拿出你們手中的梯形與以前學過的平行
四邊形比較,有什么區(qū)別?板書(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4、師:再拿出剛才做好的梯形,能不能量出這個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的距離?想一想,怎樣畫出線段再測量梯形的各條邊都有自己的名稱。
5、請先閱讀課本第47頁例題下面的一段話,并觀察右邊圖,說一說梯形各邊的名稱及梯形的'高。
上底
下底
6、師:出示一個等腰梯形跟我們做的梯形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兩腰相等)
7、師: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請同學量一量書上47頁中間的那個梯形。我們把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哪些圖形是梯形,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檢驗)
在這些梯形中分別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畫出高。
2、想想做做
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塊、3塊、4塊......分別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組里交流是怎樣拼的。
3、想想做做
在梯形里畫一條高,可以把梯形分成兩個圖形,你能有不同的畫法嗎?(可分成兩個梯形或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4、想想做做
用粗細、顏色不同的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不同的梯形,并記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再畫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記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
5、想想做做
用兩張長方形紙疊在一起,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用這兩個梯形能拼成哪些圖形?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重點研究了哪種平面圖形?它有什么特點?回想一下,我們通過哪些活動進行研究?
[反思]
本節(jié)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梯形,包括認識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和已經(jīng)認識的平面圖形,再出示一個梯形,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梯形的興趣。接著出示四幅生活中的梯形,讓學生對梯形有個初步的感知,到導入課題;其次,讓學生通過“想辦法做一個梯形”進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平行四邊形的比較,發(fā)現(xiàn)并總結梯形的基本特征。
第二道例題,先通過“量出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間的距離”,引導學生聯(lián)系平行四邊形高的含義,初步認識梯形的高,并揭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的含義;在讓學生量出書上等腰梯形兩腰的長度,通過比較,認識等腰梯形。最后通過試一試和想想做做,鞏固新知。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相關文章: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09-20
認識梯形教案01-25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經(jīng)典(9篇)01-09
《認識梯形》教學反思02-16
《認識梯形》活動教案02-25
認識梯形教學反思03-07
《梯形的認識》教學反思08-22
中班認識梯形教學反思08-24
幼兒園認識梯形教案02-20